因為有了玻璃,二丫就把原來的老房子拆了,建了兩層帶暖氣的小樓,第一層還是原先的那些東西,養殖木耳、柳菇,後來又培植了香菇、茶菇、金針菇。還有蒜苗、蒜黃、豆苗,以及發豆芽這些。第二層是全透明的玻璃房,裏麵種的是小黃瓜、茄子、西洋柿、辣椒這些在冬季尤為金貴難得蔬菜,作為限量贈送菜品,和山上那些溫泉暖棚裏種出來的黃瓜、茄子、辣椒、西洋柿一起,專門用於供應縣城和府城的火鍋店。
馮良山迴複:“現在還沒有進入隆冬季節,就有人托陳掌櫃的人情想要在過大年的時候,給他們供應一兩框子西洋柿、小黃瓜、辣椒、茄子。我沒敢應人家,隻說這事有史管家管。
府城也有大戶人家做了暖棚,但是隻能種一些小白菜、菠菜、香菜什麽的,像我們這種黃瓜、茄子、辣椒、西洋柿的,他們怎麽也種不成。不是不接果子就是爛根,還有的花剛開就掉了,有的葉子長黑點,過一段時間就死了。他們跟我打聽是什麽原因,我沒遇見過這些情況,也說不上來。”
二丫迴道:“過年的時候,我們反正要放假,幾個店裏都用不上,可以供應給那些求到陳掌櫃的人家。不過,劉文柱他們種的菜,你需要征求孫華文他們的同意才能幫他們賣出去。免得他們有另外安排,到時候搞得難看。”
“哎!到時候我再問他們!”
二丫接著別人家種植溫室菜的問題又說道:“他們出現的那些問題,我看大多是人為的。有可能是授粉不成功、根部排水不好、施肥過度這些原因,隻是葉子長黑點問題有點大,如果沒有人為原因的話,那就很有可能是病蟲害。”
馮良山跟兒子們雖然養了這麽多年的溫室蔬菜。但是都是東家怎麽說他們怎麽做,其中有什麽講究,他們其實也不是很明白。但是這麽多年的經驗讓他們能夠明白問題可能出在哪,隻是不敢確定罷了。這迴聽了東家娘子這麽一說,倒是為他自己的判斷增加了一些自信。
二丫又問了二壯、三壯、仁章(馮良山的小兒子,以前的老先生給取的名字)和小丟子(大名叫鄭良鵬也是原先的老先生給取得)。
銀花娘迴答東家娘子:“二壯現在到處教人養蚯蚓,忙得不著家。馬上天冷了。估計能夠脫得開身了。三壯明年春我們打算讓他下考場試試。能不能中倒是沒敢報多大希望,隻想著他通過這次考試,知道自己還要不要繼續讀下去。小丟子念書倒是不錯。聽說這新來的老舉人很賞識他,想要好好培養他。我家仁章可能在我胎裏就沒有養好,剛出生的時候,我的奶水又不好。這身體一直夯巴巴的。我跟他爹都愁得要命,想他念書有出息。以後不用做苦力活,又怕他身體不好熬不過封在考場裏的一次次考試。......”
銀花娘在這邊訴著心裏的憂愁,馮良山在一邊略有不滿的說道:“那也是你太慣著他了,他身體其實沒有那麽弱。都是你東怕西怕的,反而害了他。要我說就跟良鵬一樣,跟在小東家他們後麵學一身武藝多好。既能強健身體又能自保,就你老是擔心他吃不下那苦。”
二丫也附和道:“嬸子!馮叔說的對。練武雖然吃苦,但是對身體確實好,尤其像您家的仁章,更應該練練。要是擔心他吃不消,就減半,人家一個時辰他就半個時辰。您要總是這樣溺愛反倒會害了他!”
銀花娘或許聽不進孩子爹的話,但是東家娘子的話她是絕對信任的。她之所以這麽緊張小兒子,倒也不是別人以為的那樣,就因為是她的親生子她才這麽寵溺。而是馮家的三個兒子和她自己女兒銀花,都比這小兒子命好。在娘胎裏的時候,至少不像這小兒子正是趕在大旱之災時,到處都是無食逃荒的人,就是一日能夠喝上三頓稍微粘稠一點的大米稀飯都是可想不可望的事情。別的更加沒有可以求到的!她從來不覺得自己懷著孕沒有什麽好的補身子是自己受苦,卻總覺得是自己虧待了肚子裏的孩子。是以,孩子一下地又瘦又弱的樣子,就在她心裏成了一個解不開的結,總覺得是自己虧欠了這孩子。
她聽不進自己男人的話,多少也有些遷怒在裏麵,總覺得當初小兒子能夠受到這些苦,自己男人也有責任。但是東家娘子也這麽說的話,那就不一樣了。不說自己跟東家娘子有這親戚關係,就單單自己一家子在東家手下過活,東家娘子的話那分量也是足足的。
又說了今年雨水最多的時候,大家都忙著防洪,並且做好了一切抗洪的準備,結果又是沒有大洪水來,大家夥反而有些失落。
銀花娘在旁邊插話:“這是日子好過了,家家都有存糧,所以洪水不洪水的也不怕。這要是擱在以前,光聽到人家說洪水,都能緊張的渾身哆嗦。哪裏還能跟現在這樣,站在河邊看著河水說:今年看來也就這樣了,不會有大洪水來了。好像巴不得有大洪水似得,真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呢!”
二丫家那麽多的田地水產,當然是不會希望發洪水的,所以不發洪水才是她願意看到,雖然年年都準備著,但這隻是一種防患於未然的做法。
兩口子一直說到乳娘做晚飯的時候才走,知道他們還要迴去做飯給幾個孩子吃,就沒有客氣說什麽留飯的話。下學迴到家吃飯的不光光是文超、青竹,後麵還跟著青木和明浩,幾個小子這是看著嬸子在家,就把吃飯的根據地從大奶家轉移到文超家了。
現在的孩子即便是父母不在身邊,也不會像曾經的世界裏那些留守的孩子。他們比父母在家時更加自警,對爺爺奶奶的恭敬不隻是表麵上的,那是真正的發自內心。所以他們都非常服管教,從來沒有說哪一個因為不服管教走上了歪路。在學堂裏可以說他們幾個的家勢最強,但是卻也是他們幾個最低調,從不在別人麵前炫富、炫身手。
對於孩子們的功課,二丫是沒有那個本事考較的,隻在於他們自己自覺和先生的監督。這時候的先生地位高,負的責任也全,家長隻負責給孩子穿衣、吃飯、住行還有束脩就行了。先生絕不會把先生當負的責任推給家長,家長也不會因為不放心孩子而對先生嘰嘰歪歪。二丫也是如此,即把孩子交給了先生,就不會插手先生的教導。好在她家幾個學堂裏都還沒有發現那種品德不好、誤人子弟的先生。
二丫帶著文超和青竹,每日早出晚歸在王家莊和劉家嶺之間穿梭,一直持續了半個月的時間,終於把所有可以製酒的葡萄都給踏碎裝進了發酵容器裏。之後的事情,如過濾、分離、再發酵等,就交給去年跟著她後麵學的差不多的文超獨立帶人去做。她得趕緊迴去西部,要不然等到那邊下大雪就沒法趕路了。
當再次趕到西部的時候,這兒的第一場都已經下過了,不管有沒有上凍,開荒的事情都已經停了下來。從北地過來開荒的大批人都跟著大滿一起迴去貓冬,留下的是秦將軍送過來沒多久的退役老兵,還有就是帶著牲口和放牧人員過來的彭運江、彭運海、彭運來三弟兄。
這些人過來首先要有住處!好在有錢好做事,錢到位了,時間也就不是問題。他們沒有時間像當地人那樣,慢慢的挖土搗實做冬暖夏涼的窯洞,就隻能選擇操作最快的材料——磚瓦,在安全的地方建房。並且按照小虎他們家建房方式,裝了火龍走道還有燒煤球的壁爐。從這個地方往東北過去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半露天煤礦,雖然全是那種劣質的有煙煤,不過,比起燒柴卻要強很多。
二丫迴來的路上就看到了一排排帶著院牆的房子,正房牆麵和院牆用的都是大青磚,房頂用的是彎彎的小瓦。這種瓦的壞處時,經不住人腳踏,換瓦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翼翼才行,否則一腳下去,十幾塊瓦就報廢了。好處是它可以盡量高的加大坡度,坡度高的屋頂就不易積雪,即便有了積雪,扒雪的時候也容易。在西部、北部動不動就是雪災的地方,這種屋頂的安全係數相對來說是最高的。她知道那很可能就是她家的人蓋得房子,但她沒有過去看一眼,而是直接迴到府裏。
兩口子到了一塊兒,一個關心他這邊怎麽樣,一個關心她那邊解決的怎麽樣。
二丫先迴答小虎:“那邊的後續事情都交給了吳風剛,隻是小吳現在的手段已經不像以前在我手裏那樣軟,或許是跟天下行的人行事有關,他現在變得有些狠辣,那些老百姓在他手裏不可能討得了好。隻是這樣有些違背我的初衷,我這心裏總有一些不安。
其他的都很好,我們不在家,他們反倒能夠放開手腳管事,我發現各方麵比我們在家時要更加正規。一級歸一級、一行歸一行,各部之間分的很清,賬務來往也非常清晰,不像我在家時,來迴的調用救急,反而弄得各部之間有些混亂。”
小虎知道就是自己迴去也沒有媳婦迴去的效果好,隻是心裏還是希望能夠聽媳婦說說家裏的情況,似乎這樣就能真正的放心了似得。(未完待續。)
馮良山迴複:“現在還沒有進入隆冬季節,就有人托陳掌櫃的人情想要在過大年的時候,給他們供應一兩框子西洋柿、小黃瓜、辣椒、茄子。我沒敢應人家,隻說這事有史管家管。
府城也有大戶人家做了暖棚,但是隻能種一些小白菜、菠菜、香菜什麽的,像我們這種黃瓜、茄子、辣椒、西洋柿的,他們怎麽也種不成。不是不接果子就是爛根,還有的花剛開就掉了,有的葉子長黑點,過一段時間就死了。他們跟我打聽是什麽原因,我沒遇見過這些情況,也說不上來。”
二丫迴道:“過年的時候,我們反正要放假,幾個店裏都用不上,可以供應給那些求到陳掌櫃的人家。不過,劉文柱他們種的菜,你需要征求孫華文他們的同意才能幫他們賣出去。免得他們有另外安排,到時候搞得難看。”
“哎!到時候我再問他們!”
二丫接著別人家種植溫室菜的問題又說道:“他們出現的那些問題,我看大多是人為的。有可能是授粉不成功、根部排水不好、施肥過度這些原因,隻是葉子長黑點問題有點大,如果沒有人為原因的話,那就很有可能是病蟲害。”
馮良山跟兒子們雖然養了這麽多年的溫室蔬菜。但是都是東家怎麽說他們怎麽做,其中有什麽講究,他們其實也不是很明白。但是這麽多年的經驗讓他們能夠明白問題可能出在哪,隻是不敢確定罷了。這迴聽了東家娘子這麽一說,倒是為他自己的判斷增加了一些自信。
二丫又問了二壯、三壯、仁章(馮良山的小兒子,以前的老先生給取的名字)和小丟子(大名叫鄭良鵬也是原先的老先生給取得)。
銀花娘迴答東家娘子:“二壯現在到處教人養蚯蚓,忙得不著家。馬上天冷了。估計能夠脫得開身了。三壯明年春我們打算讓他下考場試試。能不能中倒是沒敢報多大希望,隻想著他通過這次考試,知道自己還要不要繼續讀下去。小丟子念書倒是不錯。聽說這新來的老舉人很賞識他,想要好好培養他。我家仁章可能在我胎裏就沒有養好,剛出生的時候,我的奶水又不好。這身體一直夯巴巴的。我跟他爹都愁得要命,想他念書有出息。以後不用做苦力活,又怕他身體不好熬不過封在考場裏的一次次考試。......”
銀花娘在這邊訴著心裏的憂愁,馮良山在一邊略有不滿的說道:“那也是你太慣著他了,他身體其實沒有那麽弱。都是你東怕西怕的,反而害了他。要我說就跟良鵬一樣,跟在小東家他們後麵學一身武藝多好。既能強健身體又能自保,就你老是擔心他吃不下那苦。”
二丫也附和道:“嬸子!馮叔說的對。練武雖然吃苦,但是對身體確實好,尤其像您家的仁章,更應該練練。要是擔心他吃不消,就減半,人家一個時辰他就半個時辰。您要總是這樣溺愛反倒會害了他!”
銀花娘或許聽不進孩子爹的話,但是東家娘子的話她是絕對信任的。她之所以這麽緊張小兒子,倒也不是別人以為的那樣,就因為是她的親生子她才這麽寵溺。而是馮家的三個兒子和她自己女兒銀花,都比這小兒子命好。在娘胎裏的時候,至少不像這小兒子正是趕在大旱之災時,到處都是無食逃荒的人,就是一日能夠喝上三頓稍微粘稠一點的大米稀飯都是可想不可望的事情。別的更加沒有可以求到的!她從來不覺得自己懷著孕沒有什麽好的補身子是自己受苦,卻總覺得是自己虧待了肚子裏的孩子。是以,孩子一下地又瘦又弱的樣子,就在她心裏成了一個解不開的結,總覺得是自己虧欠了這孩子。
她聽不進自己男人的話,多少也有些遷怒在裏麵,總覺得當初小兒子能夠受到這些苦,自己男人也有責任。但是東家娘子也這麽說的話,那就不一樣了。不說自己跟東家娘子有這親戚關係,就單單自己一家子在東家手下過活,東家娘子的話那分量也是足足的。
又說了今年雨水最多的時候,大家都忙著防洪,並且做好了一切抗洪的準備,結果又是沒有大洪水來,大家夥反而有些失落。
銀花娘在旁邊插話:“這是日子好過了,家家都有存糧,所以洪水不洪水的也不怕。這要是擱在以前,光聽到人家說洪水,都能緊張的渾身哆嗦。哪裏還能跟現在這樣,站在河邊看著河水說:今年看來也就這樣了,不會有大洪水來了。好像巴不得有大洪水似得,真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呢!”
二丫家那麽多的田地水產,當然是不會希望發洪水的,所以不發洪水才是她願意看到,雖然年年都準備著,但這隻是一種防患於未然的做法。
兩口子一直說到乳娘做晚飯的時候才走,知道他們還要迴去做飯給幾個孩子吃,就沒有客氣說什麽留飯的話。下學迴到家吃飯的不光光是文超、青竹,後麵還跟著青木和明浩,幾個小子這是看著嬸子在家,就把吃飯的根據地從大奶家轉移到文超家了。
現在的孩子即便是父母不在身邊,也不會像曾經的世界裏那些留守的孩子。他們比父母在家時更加自警,對爺爺奶奶的恭敬不隻是表麵上的,那是真正的發自內心。所以他們都非常服管教,從來沒有說哪一個因為不服管教走上了歪路。在學堂裏可以說他們幾個的家勢最強,但是卻也是他們幾個最低調,從不在別人麵前炫富、炫身手。
對於孩子們的功課,二丫是沒有那個本事考較的,隻在於他們自己自覺和先生的監督。這時候的先生地位高,負的責任也全,家長隻負責給孩子穿衣、吃飯、住行還有束脩就行了。先生絕不會把先生當負的責任推給家長,家長也不會因為不放心孩子而對先生嘰嘰歪歪。二丫也是如此,即把孩子交給了先生,就不會插手先生的教導。好在她家幾個學堂裏都還沒有發現那種品德不好、誤人子弟的先生。
二丫帶著文超和青竹,每日早出晚歸在王家莊和劉家嶺之間穿梭,一直持續了半個月的時間,終於把所有可以製酒的葡萄都給踏碎裝進了發酵容器裏。之後的事情,如過濾、分離、再發酵等,就交給去年跟著她後麵學的差不多的文超獨立帶人去做。她得趕緊迴去西部,要不然等到那邊下大雪就沒法趕路了。
當再次趕到西部的時候,這兒的第一場都已經下過了,不管有沒有上凍,開荒的事情都已經停了下來。從北地過來開荒的大批人都跟著大滿一起迴去貓冬,留下的是秦將軍送過來沒多久的退役老兵,還有就是帶著牲口和放牧人員過來的彭運江、彭運海、彭運來三弟兄。
這些人過來首先要有住處!好在有錢好做事,錢到位了,時間也就不是問題。他們沒有時間像當地人那樣,慢慢的挖土搗實做冬暖夏涼的窯洞,就隻能選擇操作最快的材料——磚瓦,在安全的地方建房。並且按照小虎他們家建房方式,裝了火龍走道還有燒煤球的壁爐。從這個地方往東北過去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半露天煤礦,雖然全是那種劣質的有煙煤,不過,比起燒柴卻要強很多。
二丫迴來的路上就看到了一排排帶著院牆的房子,正房牆麵和院牆用的都是大青磚,房頂用的是彎彎的小瓦。這種瓦的壞處時,經不住人腳踏,換瓦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翼翼才行,否則一腳下去,十幾塊瓦就報廢了。好處是它可以盡量高的加大坡度,坡度高的屋頂就不易積雪,即便有了積雪,扒雪的時候也容易。在西部、北部動不動就是雪災的地方,這種屋頂的安全係數相對來說是最高的。她知道那很可能就是她家的人蓋得房子,但她沒有過去看一眼,而是直接迴到府裏。
兩口子到了一塊兒,一個關心他這邊怎麽樣,一個關心她那邊解決的怎麽樣。
二丫先迴答小虎:“那邊的後續事情都交給了吳風剛,隻是小吳現在的手段已經不像以前在我手裏那樣軟,或許是跟天下行的人行事有關,他現在變得有些狠辣,那些老百姓在他手裏不可能討得了好。隻是這樣有些違背我的初衷,我這心裏總有一些不安。
其他的都很好,我們不在家,他們反倒能夠放開手腳管事,我發現各方麵比我們在家時要更加正規。一級歸一級、一行歸一行,各部之間分的很清,賬務來往也非常清晰,不像我在家時,來迴的調用救急,反而弄得各部之間有些混亂。”
小虎知道就是自己迴去也沒有媳婦迴去的效果好,隻是心裏還是希望能夠聽媳婦說說家裏的情況,似乎這樣就能真正的放心了似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