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心裏想,反正馮建業一死,裴月珍也不算是馮家人了,還是等建國的磚窯廠建起來了,五千塊錢落袋為安,再去找裴月珍解釋吧。
可沒想到,如今機器才剛下了定金,裴月珍就這麽抱著孩子找上門來了。建國媳婦兒嘴上又是個不饒人的,把裴月珍給惹惱了。
他一直以為裴月珍是個柔弱性子,沒想到她脾氣一上來,居然說要鬧上法庭!著實讓他大吃一驚。
若是真鬧上法庭,被馮家村的人知道了,他的老臉都是要丟盡了。
*
“建國媳婦,這事兒是你起的頭,現在鬧成這樣,你說怎麽辦?”爺爺說。
大伯母說:“爸,你可不能胳膊肘往外拐,她不過就是個嫁進門兩三天的外人,憑什麽拿那麽多錢啊?馮康可是你親孫子啊,她生的也就是個丫頭,不帶把兒的賠錢貨,你可不能不疼你親孫子啊!”
大伯母見爺爺不說話,又說:“爸,這麽多年的窮日子你還沒窮怕啊?我可是過怕了!要是沒這筆錢,咱這個年可連肉都買不起,如今能買多少好糧食啊。這可是5000塊錢呢,多少公分多少斤稻子才掙得迴來?爸,咱家不是還想建磚房嗎,還想多買點機器嗎?”
大伯母這幾句話顯然戳中了爺爺的心思,他確實有私心:
裴月珍這個兒媳婦,畢竟是個外人,也沒給馮家生出個男丁來。建業是他最有出息的兒子,本指望著他養兒防老,可他這一脈就算是徹底斷了。但若是這一大筆錢能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也算是建業在天之靈對全家有個交待。到手的五千塊,五十張大團結啊,要種多少年的地才掙得迴來啊!給出一張別人他都覺得心疼。
爺爺:“你……可她若真是告上法庭怎麽辦?”
大伯母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說:“她要是想告就讓她告,我還不信真的拿我們怎麽著!況且,法庭怎麽判還不一定呢,你們怎麽還沒開庭就先服軟啊!
奶奶一聽說“法庭”兩個字就急了,指著大伯母罵:“呸,你這是真想讓你男人進局子啊,敢情出了事兒不是你進局子!我看裴月珍今天這態度,是真狠了心要死磕了!”
爺爺又歎了一口氣:“我這幾天在公社找有學問的人打聽過,說,五幾年的時候,哪家當兵的死了,若是父子已經分了家的,撫恤金都是給那當兵的老婆,爸媽一分錢都拿不到的也是有的。建業去城裏都好些年了,這早就算分家了,這……若是真打起官司了,別說兩千五,可能咱家一份都拿不到了。”
奶奶:“真的?”
“可不是。”爺爺歎了一口氣。
奶奶:“這又你不早說,哎……這什麽事兒啊。”
*
馮笑笑氣衝衝的甩門出去後,立刻就後悔了。屋外天已經黑透了,伸手不見五指,連個路燈都沒有,還能聽見遠處的狗吠聲,感覺挺滲人的。
三十年前的馮家村,一窮二白的,哪有什麽“招待所”啊。好在附近的居民看起來都很淳樸,她找了一戶老鄉家,給了這家五塊錢求留宿,這家人拿到錢就樂嗬嗬的給她準備了一處屋子。
馮笑笑一直以為大伯母對馮家人的苛待是從他家的磚窯廠走下坡開始的,沒想到早在1984年,她早早就惦記上了她爸的撫恤金,隻是這件事,她從未聽母親裴月珍說過。上一世,她就知道,大伯和大伯母早年就是靠一家磚窯廠發的家,她隻是做夢都沒想到,他們居然靠的是她爸的撫恤金起家。如今知道了,真真是覺得萬分的震驚,人生觀都顛覆了。
憑什麽啊?憑什麽啊?憑什麽啊?
她不知道上一世發生了什麽事,也不知道母親究竟有沒有拿到這筆錢,拿到了多少,她都是一無所知。可看今天這架勢,母親估計沒少受委屈,興許一分錢都沒拿到她都不奇怪。
母親就這麽一輩子老老實實做個包子任人宰割了嗎?不僅被人欺負了不說,還每年帶著馮笑笑迴馮家村看望公婆。又為何要把這五千塊錢的秘密對自己保守了三十年?即使在大伯家發家致富的時候保持心態平衡的?又是為何三十年幾乎沒有跟自己說過馮家人的半句壞話?
這麽一想,母親不僅是個寬厚的人,簡直是個蠢人!
因為住的遠、父親又早逝,再加上農村和城市的巨大差異,馮笑笑和爺爺奶奶一直不親近,但是她內心還是知道,爺爺奶奶雖說有點重男輕女,但是對她還是不錯的。她記得每次迴來,爺爺奶奶會不停往她的碗裏夾菜,用這種最質樸的方式表達對她的關心,她都能感覺得到。因此,一想到爺爺奶奶晚年被她苛待的場景,她就覺得心酸,她真想到爺爺奶奶麵前跟他們說,你們睜睜眼吧,究竟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請你們看清楚一點!
還有小叔和小姑,他們生長在農村,沒有機會得到最好的教育,以至於成年後與爺爺奶奶疏離,使得爺爺奶奶晚年無法一家人團圓的天倫之樂,她覺得這其中也有不少的誤會,恐怕與這個刻薄的大伯母不無關係。
她明明關心著每一個馮家人,可一想到此刻,馮家人正同仇敵愾的一致對外——對她這個姓裴的城裏媳婦兒,她隻覺得傷心。她真想走到爺爺奶奶麵前說,我是馮笑笑啊,是你們的親孫女兒。可四十多歲的爺爺奶奶,根本對馮笑笑這個人還毫無感情,真讓她有一種“有話說不出、有力使不出”的憋悶感。
馮笑笑越想越煩,思緒千絲萬縷,就這麽輾轉反側一整夜,她決定效仿母親,不能跟馮家人徹底撕破臉。他們可以對她不仁,她不能對他們不義,如果就這麽斬斷了親情,不知要多久才能修複。更何況,爺爺奶奶、小叔小姑在這裏麵又多少是無辜的,不能連累到他們。
*
第二天,馮笑笑又來的時候,見一家人的臉色依然陰沉陰沉的。她歎了口氣,真的不想為了5000塊錢就和上一世的親人翻臉,可她一想到昨天大伯母和大伯父那咄咄逼人的態度,立刻血氣上湧。
今天大伯母倒是顯得很沉默,躲在角落裏不說話。爺爺出來主持大局,他口氣顯然比昨天軟了不少。
爺爺:“月珍,我們商量了一下,覺得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畢竟你一個女人在城裏生活不容易。這樣吧,我們一人退一步,一人一半。”
馮笑笑聽爺爺這句話,大致是定下了今天談判的主旋律了,心中提著的一口氣總算是鬆了下來。看來昨天的“威脅”還是起了作用,做人果然不能太軟弱。
爺爺把一摞厚厚的大團結放在桌子上,馮笑笑迴到1984年後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麽厚的一摞錢,可他們明明昨天還說錢都花掉了,果然又是扯了個大謊,究竟有沒有實話!
爺爺:“還有,你嫂子她心直口快,昨天說話不好聽,你別介意啊,這法庭咱們真的是不能去啊,可不能給別人看笑話,有什麽事兒都是一家人,坐下來好好說。”
馮笑笑心想,昨天還親兄弟明算賬,今天就又是一家人了?
雖然心裏還是有氣,她口氣還是軟了些,說:“爸,我也不是真心想要去法院告你們,實在是你們逼的我沒辦法,都說親兄弟明算賬,你們一開口就說一分錢都不給我,我也急了不是……”
她見這時大伯母又有些想要跳出來斯的衝動,故意轉過身背對著她,不給她開口的機會:
馮笑笑:“你們放心,我不會拿著這筆錢當嫁妝改嫁的。”她瞪了一眼大伯母:“這錢我肯定是拿來養丫丫的。”
又說:“雖說我嫁到馮家的時間短,你們有時候不信任我也是正常的,可我希望,你們二老千萬別把我當個外人,建業沒了,但是我還是你們媳婦兒,丫丫也是你們孫女,別總把我當個外人,真的很傷人。以後每年我都會帶著丫丫迴來給建業掃墓,還來看看您老二。”
這句話她想了一晚上,以她對爺爺奶奶的了解,覺得打動爺爺奶奶肯定有用。
馮笑笑抬頭,爺爺和奶奶的眼神果然有些動容了。
馮笑笑:“爸,您想支持大哥辦廠子我不反對,但是我也有我的困難不是?我一個女人,帶著個孩子,孤兒寡母的在城裏生活不容易,這些錢本該就是我的,更何況對我來說也是救命錢,所以我死也會要迴來。你們可別嫌我狠!”
她依舊看也不看大伯和大伯母一眼,卻爺爺奶奶的臉色已經不太好,隻是是沉默著不說話。
這個ending她想了一晚上,本覺得該說的話都說完了。突然又覺得少了些什麽。
她迴頭瞥了一眼大伯母,惡狠狠的對她說:“嫂子,您記住了,剩下的錢2500塊錢不是你和大哥的,是爸媽的,是他們借給你們的,你們要知恩圖報,記得還!以後爸媽要有用錢的地方,別想著不拿錢出來,否則被我知道了,還是能告你們!”
說罷,她就拿著錢,在馮家人的注視中開門走了。
作者有話要說: 家長裏短告一段落,開始好好做生意
☆、第17章 賺錢(一)
(1984年12月)
從馮家村迴來,馮笑笑就拿了500塊錢給外公還剩下的外債,她沒有說自己在馮家村的經曆,知道外公外婆心重,怕他們多想擔心,隻說是撫恤金下來了,馮家人和自己各分了一半。
剩下的錢該如何處理,她一連思考了好幾天。最保守的辦法當然是存進銀行,八十年代中期,銀行的利率很高,有百分之五六個點,但馮笑笑記得,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的通貨膨脹嚴重,貨幣貶值十分厲害。這些錢若是一直存在銀行,到了九十年代至少會貶值一半。
至於其他的投資手段,無非就是買房、買基金和買股票。可現在寧城幾乎沒有商品房可買,家家戶戶都住著單位的分房。股票要到九十年代才有,基金更是無從談起。
馮笑笑心想,這錢還是拿來做生意做好,現在物質貧乏,人們正對新生事物的需求十分旺盛,隻需要通過經濟活動最基礎的手段——簡單的商品流通——低買高賣,應該就能讓她賺到第一桶金。
既然打定了主意做買賣,她還是打算做迴母親的老本行——服裝生意,畢竟如今有店鋪,還有固定的客戶,打開市場應該不會太難。沒過多久就要過年了,她打算用剩下2000塊錢做本金,去江州進一些服裝和飾品迴來。
她在江州上了四年大學,談得上熟悉。雖說當時她隻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可四年的時間也逛過不少地方,至少在心理上有一種熟悉感和親近感。江州靠近港澳,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那裏湧入了大量來自港澳和海外的商品,和國內大部分城市到處都“一片黑、一片藍”的景象不同,江州的街頭早就已經效仿隔壁的港澳,出現了花花綠綠的各式服裝,可以說走在全國的潮流前列。
馮笑笑去了火車站一打聽才發現,寧城去江州的火車每兩天才有一趟,還是每一站都停的那種慢車,要開足足十五個小時,馮笑笑一想到就覺得屁蛋疼——大學時,她曾經坐火車跟同學去青海旅遊,當時坐了兩天一夜的火車,那酸爽的記憶讓她印象深刻。
寧城火車站比她記憶中小了不少,廣場上站滿了候車的人,她走進候車廳,上了月台,火車頭是燒煤的綠皮車,每個卡座坐4個人,車上座無虛席,過道上也熙熙攘攘站滿了人,幾乎很難通過,和二十一世紀的春運有的一拚。
整整坐了一夜火車,終於熬到了江州,一出站,江州的景象和她印象中也差了很多。車站前的大樓上掛著粗字體的大幅廣告牌——產品是輪胎、白酒、飲料、保健品,車站前的馬路並不算十分寬闊,兩旁也隻矗立了幾座七八層高的樓房,大多是矮層建築。小轎車不算多,偶爾路過幾輛大辮子電車和公交車,到處是騎著自行車和走路的行人。
出了火車站,“飛馬市場”就在馬路對麵,這是一幢建於七十年代末期的六層樓的“大廈”,在附近目可及處的幾乎是最高建築,從八十年代開始,飛馬市場就成為全國服裝批發的中心,即使在2016年這樣的市場在全國已經遍地開花,飛馬市場依然每天還是熙熙攘攘,承擔了半個南中國最大的服裝交易中心的角色。
和很多大學生喜歡去服裝店買衣服不同,馮笑笑上大學時囊中羞澀,飛馬市場就成了她淘衣服的“聖地”,很多當地人才知道,這裏的服裝可以批發也可以零售,而且價格低廉,同樣的服裝出去外麵的店起碼貴三四成。
她把兩百張大團結藏在防盜內衣裏(八十年代江州治安不好,馮笑笑身為一個現代人,還是不免覺得丟臉),擠進熙熙攘攘的市場,隻是第一層就有好有幾百個攤位,每個攤位上都掛著時下流行服飾——喇叭褲、健美褲、蝙蝠衫、上海羊毛衫、腈綸羽絨服、絲絨棉襖……顏色、款式之多看得她眼花繚亂,攤位前都站著奇貨可居的老板,逢人就喊“老板,進來看看”,都是一副精明能幹的模樣。
馮笑笑先隨便逛了一圈,見一家店的服裝款式主賣各式褲子,生意不溫不火,但是款式比較齊全。依照她的經驗,飛馬市場生意最好的店,老板都不屑於與小顧客講價,還是這種門庭冷落的店比較適合她的采購量。
她走進去,環視了一圈,問:“老板,你家的喇叭褲、健美褲怎麽賣?”
老板上下打量了一下她:“批發還是零售?”
“批發。”
“這可是香港的品牌夢蘭嬌,便宜給你,一件四十。”
馮笑笑熟悉這裏的運作方式,甚至深諳講價之道。她一聽這價格,心中嗬嗬一笑,夢蘭嬌不可能賣這麽便宜。她拿起樣品,翻來覆去的仔細看看,一眼就看出標簽是仿冒的。
她知道飛馬市場不可能走的正規的進口渠道,更不可能是走私貨——這個年代走私特別嚴重,但大多是走私高檔的消費品,從沒有聽說過走私服裝的,她斷定這不可能是香港真貨,估摸著大概是江州附近的小廠子生產的仿冒貨,但看針腳做工和用料,質量還算可以。
馮笑笑說:“老板,別欺負我不懂行啊,這怎麽可能是香港貨呢,就是本地貨吧,十二塊一條怎麽樣?”
飛馬市場講價的金科定律——三折開始講起,四折左右成交。雖然馮笑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心裏難免有些心虛,不知道這個定律是不是三十年前也同樣奏效。
老板目光流轉,笑了笑,露出一臉心照不宣的“原來是懂行的”表情。“小姑娘,你年輕輕輕怎麽這麽狠,這麽講價我沒賺頭啊!我看你長得這麽靚女,二十塊一件給你啦,賠本啊賠本啊。”
見老板喊價這麽果斷就減了一半,她更有信心了,說:“十五一條,不能再多了。”
“太少了!不行不行!”
馮笑笑作勢要走,老板拉住她:“給你給你,今天還沒開張,討個好彩頭,虧大了。”
喂招拆招,都是套路啊。
馮笑笑用隨身的行李箱裝好了褲子,又一連掃了幾十個鋪子,忙忙碌碌了一個上午,進了一千多塊錢的各式服裝、男女式皮帶什麽的,不知不覺就已經塞滿一個行李箱了。
手上的錢還沒花完,她就已經走的腰酸背痛,打算出了市場吃點午飯再殺迴來。一出門,一個小販圍了上來,手裏拎著一個黑色的男士手提包。
“大姐,你從內地來進貨的?要不要買走-私煙,走-私手表,萬寶路、勞力士、卡西歐,應有盡有啊。”
“你叫誰大姐呢!”馮笑笑心裏有些不爽,瞪了他一眼:“不要、不要。”
小販平時見的中年商人居多,還挺少見到馮笑笑這樣的脆生生的小姑娘,笑了笑說:“原來是個靚妹,這麽年輕啊,你看你進這麽多服裝有什麽搞頭,賣幾條煙就掙迴來了,又簡單又輕鬆。”
馮笑笑見小販的樣貌還算老實,心想,這小販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如今她的行李箱已經裝滿了,再進貨也沒地方裝了,不如買點輕便的走私品迴去。她拿過一條萬寶路看了又看,不懂香煙,也看不出個門道,倒是小販手上的幾條日本電子表引起了她的興趣。
這種電子表的外形一直沒什麽變化,隻是八十年代的設計更粗線條一些,方形的頻幕上有數字,分別顯示時、分、秒,旁邊還有小串的數字顯示年月日、星期。小販手上隻有黑色、灰色、紅色三種顏色,上麵印著日本品牌的英文單詞。
“電子手表多少錢?”
“二十塊錢一條。”
她心算,一條女士海鷗機械表要賣到七八十塊甚至上百塊,這種日本電子表大概就是八十年代初推出市場的,成本低廉,如今人們手上還沒什麽錢,卻都開始想要麵子,這種電子表是進口貨,樣式又新鮮,在寧城那個小地方很多人甚至還沒見過,應該能滿足消費者的獵奇心理,若是進迴去和服裝一起搭配著賣,應該會挺受歡迎。她又和小販講了會兒價,把成本價壓倒十二塊一條,進了三十條各種款式的電子表,又順手帶了一條萬寶路,想著迴去孝敬隻抽過國產煙的外公,這麽一算,身上的錢差不多就花完了。
馮笑笑拉著行李箱迴到了招待所,仔細清點了一下貨物和錢財:
健美褲 20件成本價 300
喇叭褲 20件成本價 300
上海羊毛衫 2件成本價 200
風衣 5件成本價250
男女式皮帶 10條成本價 100
女士絲襪 50雙成本價 50
男女式電子表 30個成本價 360
香煙 1條成本價 100
如今,手裏就剩下幾十塊錢的現金,招待所的住宿費和返程的車票都已經付過了。她看看窗外,正是下午四五點,江州依然陽光燦爛。返程車票是明天下午的,還有幾乎一整天的時間可以浪費。
可沒想到,如今機器才剛下了定金,裴月珍就這麽抱著孩子找上門來了。建國媳婦兒嘴上又是個不饒人的,把裴月珍給惹惱了。
他一直以為裴月珍是個柔弱性子,沒想到她脾氣一上來,居然說要鬧上法庭!著實讓他大吃一驚。
若是真鬧上法庭,被馮家村的人知道了,他的老臉都是要丟盡了。
*
“建國媳婦,這事兒是你起的頭,現在鬧成這樣,你說怎麽辦?”爺爺說。
大伯母說:“爸,你可不能胳膊肘往外拐,她不過就是個嫁進門兩三天的外人,憑什麽拿那麽多錢啊?馮康可是你親孫子啊,她生的也就是個丫頭,不帶把兒的賠錢貨,你可不能不疼你親孫子啊!”
大伯母見爺爺不說話,又說:“爸,這麽多年的窮日子你還沒窮怕啊?我可是過怕了!要是沒這筆錢,咱這個年可連肉都買不起,如今能買多少好糧食啊。這可是5000塊錢呢,多少公分多少斤稻子才掙得迴來?爸,咱家不是還想建磚房嗎,還想多買點機器嗎?”
大伯母這幾句話顯然戳中了爺爺的心思,他確實有私心:
裴月珍這個兒媳婦,畢竟是個外人,也沒給馮家生出個男丁來。建業是他最有出息的兒子,本指望著他養兒防老,可他這一脈就算是徹底斷了。但若是這一大筆錢能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也算是建業在天之靈對全家有個交待。到手的五千塊,五十張大團結啊,要種多少年的地才掙得迴來啊!給出一張別人他都覺得心疼。
爺爺:“你……可她若真是告上法庭怎麽辦?”
大伯母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說:“她要是想告就讓她告,我還不信真的拿我們怎麽著!況且,法庭怎麽判還不一定呢,你們怎麽還沒開庭就先服軟啊!
奶奶一聽說“法庭”兩個字就急了,指著大伯母罵:“呸,你這是真想讓你男人進局子啊,敢情出了事兒不是你進局子!我看裴月珍今天這態度,是真狠了心要死磕了!”
爺爺又歎了一口氣:“我這幾天在公社找有學問的人打聽過,說,五幾年的時候,哪家當兵的死了,若是父子已經分了家的,撫恤金都是給那當兵的老婆,爸媽一分錢都拿不到的也是有的。建業去城裏都好些年了,這早就算分家了,這……若是真打起官司了,別說兩千五,可能咱家一份都拿不到了。”
奶奶:“真的?”
“可不是。”爺爺歎了一口氣。
奶奶:“這又你不早說,哎……這什麽事兒啊。”
*
馮笑笑氣衝衝的甩門出去後,立刻就後悔了。屋外天已經黑透了,伸手不見五指,連個路燈都沒有,還能聽見遠處的狗吠聲,感覺挺滲人的。
三十年前的馮家村,一窮二白的,哪有什麽“招待所”啊。好在附近的居民看起來都很淳樸,她找了一戶老鄉家,給了這家五塊錢求留宿,這家人拿到錢就樂嗬嗬的給她準備了一處屋子。
馮笑笑一直以為大伯母對馮家人的苛待是從他家的磚窯廠走下坡開始的,沒想到早在1984年,她早早就惦記上了她爸的撫恤金,隻是這件事,她從未聽母親裴月珍說過。上一世,她就知道,大伯和大伯母早年就是靠一家磚窯廠發的家,她隻是做夢都沒想到,他們居然靠的是她爸的撫恤金起家。如今知道了,真真是覺得萬分的震驚,人生觀都顛覆了。
憑什麽啊?憑什麽啊?憑什麽啊?
她不知道上一世發生了什麽事,也不知道母親究竟有沒有拿到這筆錢,拿到了多少,她都是一無所知。可看今天這架勢,母親估計沒少受委屈,興許一分錢都沒拿到她都不奇怪。
母親就這麽一輩子老老實實做個包子任人宰割了嗎?不僅被人欺負了不說,還每年帶著馮笑笑迴馮家村看望公婆。又為何要把這五千塊錢的秘密對自己保守了三十年?即使在大伯家發家致富的時候保持心態平衡的?又是為何三十年幾乎沒有跟自己說過馮家人的半句壞話?
這麽一想,母親不僅是個寬厚的人,簡直是個蠢人!
因為住的遠、父親又早逝,再加上農村和城市的巨大差異,馮笑笑和爺爺奶奶一直不親近,但是她內心還是知道,爺爺奶奶雖說有點重男輕女,但是對她還是不錯的。她記得每次迴來,爺爺奶奶會不停往她的碗裏夾菜,用這種最質樸的方式表達對她的關心,她都能感覺得到。因此,一想到爺爺奶奶晚年被她苛待的場景,她就覺得心酸,她真想到爺爺奶奶麵前跟他們說,你們睜睜眼吧,究竟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請你們看清楚一點!
還有小叔和小姑,他們生長在農村,沒有機會得到最好的教育,以至於成年後與爺爺奶奶疏離,使得爺爺奶奶晚年無法一家人團圓的天倫之樂,她覺得這其中也有不少的誤會,恐怕與這個刻薄的大伯母不無關係。
她明明關心著每一個馮家人,可一想到此刻,馮家人正同仇敵愾的一致對外——對她這個姓裴的城裏媳婦兒,她隻覺得傷心。她真想走到爺爺奶奶麵前說,我是馮笑笑啊,是你們的親孫女兒。可四十多歲的爺爺奶奶,根本對馮笑笑這個人還毫無感情,真讓她有一種“有話說不出、有力使不出”的憋悶感。
馮笑笑越想越煩,思緒千絲萬縷,就這麽輾轉反側一整夜,她決定效仿母親,不能跟馮家人徹底撕破臉。他們可以對她不仁,她不能對他們不義,如果就這麽斬斷了親情,不知要多久才能修複。更何況,爺爺奶奶、小叔小姑在這裏麵又多少是無辜的,不能連累到他們。
*
第二天,馮笑笑又來的時候,見一家人的臉色依然陰沉陰沉的。她歎了口氣,真的不想為了5000塊錢就和上一世的親人翻臉,可她一想到昨天大伯母和大伯父那咄咄逼人的態度,立刻血氣上湧。
今天大伯母倒是顯得很沉默,躲在角落裏不說話。爺爺出來主持大局,他口氣顯然比昨天軟了不少。
爺爺:“月珍,我們商量了一下,覺得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畢竟你一個女人在城裏生活不容易。這樣吧,我們一人退一步,一人一半。”
馮笑笑聽爺爺這句話,大致是定下了今天談判的主旋律了,心中提著的一口氣總算是鬆了下來。看來昨天的“威脅”還是起了作用,做人果然不能太軟弱。
爺爺把一摞厚厚的大團結放在桌子上,馮笑笑迴到1984年後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麽厚的一摞錢,可他們明明昨天還說錢都花掉了,果然又是扯了個大謊,究竟有沒有實話!
爺爺:“還有,你嫂子她心直口快,昨天說話不好聽,你別介意啊,這法庭咱們真的是不能去啊,可不能給別人看笑話,有什麽事兒都是一家人,坐下來好好說。”
馮笑笑心想,昨天還親兄弟明算賬,今天就又是一家人了?
雖然心裏還是有氣,她口氣還是軟了些,說:“爸,我也不是真心想要去法院告你們,實在是你們逼的我沒辦法,都說親兄弟明算賬,你們一開口就說一分錢都不給我,我也急了不是……”
她見這時大伯母又有些想要跳出來斯的衝動,故意轉過身背對著她,不給她開口的機會:
馮笑笑:“你們放心,我不會拿著這筆錢當嫁妝改嫁的。”她瞪了一眼大伯母:“這錢我肯定是拿來養丫丫的。”
又說:“雖說我嫁到馮家的時間短,你們有時候不信任我也是正常的,可我希望,你們二老千萬別把我當個外人,建業沒了,但是我還是你們媳婦兒,丫丫也是你們孫女,別總把我當個外人,真的很傷人。以後每年我都會帶著丫丫迴來給建業掃墓,還來看看您老二。”
這句話她想了一晚上,以她對爺爺奶奶的了解,覺得打動爺爺奶奶肯定有用。
馮笑笑抬頭,爺爺和奶奶的眼神果然有些動容了。
馮笑笑:“爸,您想支持大哥辦廠子我不反對,但是我也有我的困難不是?我一個女人,帶著個孩子,孤兒寡母的在城裏生活不容易,這些錢本該就是我的,更何況對我來說也是救命錢,所以我死也會要迴來。你們可別嫌我狠!”
她依舊看也不看大伯和大伯母一眼,卻爺爺奶奶的臉色已經不太好,隻是是沉默著不說話。
這個ending她想了一晚上,本覺得該說的話都說完了。突然又覺得少了些什麽。
她迴頭瞥了一眼大伯母,惡狠狠的對她說:“嫂子,您記住了,剩下的錢2500塊錢不是你和大哥的,是爸媽的,是他們借給你們的,你們要知恩圖報,記得還!以後爸媽要有用錢的地方,別想著不拿錢出來,否則被我知道了,還是能告你們!”
說罷,她就拿著錢,在馮家人的注視中開門走了。
作者有話要說: 家長裏短告一段落,開始好好做生意
☆、第17章 賺錢(一)
(1984年12月)
從馮家村迴來,馮笑笑就拿了500塊錢給外公還剩下的外債,她沒有說自己在馮家村的經曆,知道外公外婆心重,怕他們多想擔心,隻說是撫恤金下來了,馮家人和自己各分了一半。
剩下的錢該如何處理,她一連思考了好幾天。最保守的辦法當然是存進銀行,八十年代中期,銀行的利率很高,有百分之五六個點,但馮笑笑記得,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的通貨膨脹嚴重,貨幣貶值十分厲害。這些錢若是一直存在銀行,到了九十年代至少會貶值一半。
至於其他的投資手段,無非就是買房、買基金和買股票。可現在寧城幾乎沒有商品房可買,家家戶戶都住著單位的分房。股票要到九十年代才有,基金更是無從談起。
馮笑笑心想,這錢還是拿來做生意做好,現在物質貧乏,人們正對新生事物的需求十分旺盛,隻需要通過經濟活動最基礎的手段——簡單的商品流通——低買高賣,應該就能讓她賺到第一桶金。
既然打定了主意做買賣,她還是打算做迴母親的老本行——服裝生意,畢竟如今有店鋪,還有固定的客戶,打開市場應該不會太難。沒過多久就要過年了,她打算用剩下2000塊錢做本金,去江州進一些服裝和飾品迴來。
她在江州上了四年大學,談得上熟悉。雖說當時她隻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可四年的時間也逛過不少地方,至少在心理上有一種熟悉感和親近感。江州靠近港澳,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那裏湧入了大量來自港澳和海外的商品,和國內大部分城市到處都“一片黑、一片藍”的景象不同,江州的街頭早就已經效仿隔壁的港澳,出現了花花綠綠的各式服裝,可以說走在全國的潮流前列。
馮笑笑去了火車站一打聽才發現,寧城去江州的火車每兩天才有一趟,還是每一站都停的那種慢車,要開足足十五個小時,馮笑笑一想到就覺得屁蛋疼——大學時,她曾經坐火車跟同學去青海旅遊,當時坐了兩天一夜的火車,那酸爽的記憶讓她印象深刻。
寧城火車站比她記憶中小了不少,廣場上站滿了候車的人,她走進候車廳,上了月台,火車頭是燒煤的綠皮車,每個卡座坐4個人,車上座無虛席,過道上也熙熙攘攘站滿了人,幾乎很難通過,和二十一世紀的春運有的一拚。
整整坐了一夜火車,終於熬到了江州,一出站,江州的景象和她印象中也差了很多。車站前的大樓上掛著粗字體的大幅廣告牌——產品是輪胎、白酒、飲料、保健品,車站前的馬路並不算十分寬闊,兩旁也隻矗立了幾座七八層高的樓房,大多是矮層建築。小轎車不算多,偶爾路過幾輛大辮子電車和公交車,到處是騎著自行車和走路的行人。
出了火車站,“飛馬市場”就在馬路對麵,這是一幢建於七十年代末期的六層樓的“大廈”,在附近目可及處的幾乎是最高建築,從八十年代開始,飛馬市場就成為全國服裝批發的中心,即使在2016年這樣的市場在全國已經遍地開花,飛馬市場依然每天還是熙熙攘攘,承擔了半個南中國最大的服裝交易中心的角色。
和很多大學生喜歡去服裝店買衣服不同,馮笑笑上大學時囊中羞澀,飛馬市場就成了她淘衣服的“聖地”,很多當地人才知道,這裏的服裝可以批發也可以零售,而且價格低廉,同樣的服裝出去外麵的店起碼貴三四成。
她把兩百張大團結藏在防盜內衣裏(八十年代江州治安不好,馮笑笑身為一個現代人,還是不免覺得丟臉),擠進熙熙攘攘的市場,隻是第一層就有好有幾百個攤位,每個攤位上都掛著時下流行服飾——喇叭褲、健美褲、蝙蝠衫、上海羊毛衫、腈綸羽絨服、絲絨棉襖……顏色、款式之多看得她眼花繚亂,攤位前都站著奇貨可居的老板,逢人就喊“老板,進來看看”,都是一副精明能幹的模樣。
馮笑笑先隨便逛了一圈,見一家店的服裝款式主賣各式褲子,生意不溫不火,但是款式比較齊全。依照她的經驗,飛馬市場生意最好的店,老板都不屑於與小顧客講價,還是這種門庭冷落的店比較適合她的采購量。
她走進去,環視了一圈,問:“老板,你家的喇叭褲、健美褲怎麽賣?”
老板上下打量了一下她:“批發還是零售?”
“批發。”
“這可是香港的品牌夢蘭嬌,便宜給你,一件四十。”
馮笑笑熟悉這裏的運作方式,甚至深諳講價之道。她一聽這價格,心中嗬嗬一笑,夢蘭嬌不可能賣這麽便宜。她拿起樣品,翻來覆去的仔細看看,一眼就看出標簽是仿冒的。
她知道飛馬市場不可能走的正規的進口渠道,更不可能是走私貨——這個年代走私特別嚴重,但大多是走私高檔的消費品,從沒有聽說過走私服裝的,她斷定這不可能是香港真貨,估摸著大概是江州附近的小廠子生產的仿冒貨,但看針腳做工和用料,質量還算可以。
馮笑笑說:“老板,別欺負我不懂行啊,這怎麽可能是香港貨呢,就是本地貨吧,十二塊一條怎麽樣?”
飛馬市場講價的金科定律——三折開始講起,四折左右成交。雖然馮笑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心裏難免有些心虛,不知道這個定律是不是三十年前也同樣奏效。
老板目光流轉,笑了笑,露出一臉心照不宣的“原來是懂行的”表情。“小姑娘,你年輕輕輕怎麽這麽狠,這麽講價我沒賺頭啊!我看你長得這麽靚女,二十塊一件給你啦,賠本啊賠本啊。”
見老板喊價這麽果斷就減了一半,她更有信心了,說:“十五一條,不能再多了。”
“太少了!不行不行!”
馮笑笑作勢要走,老板拉住她:“給你給你,今天還沒開張,討個好彩頭,虧大了。”
喂招拆招,都是套路啊。
馮笑笑用隨身的行李箱裝好了褲子,又一連掃了幾十個鋪子,忙忙碌碌了一個上午,進了一千多塊錢的各式服裝、男女式皮帶什麽的,不知不覺就已經塞滿一個行李箱了。
手上的錢還沒花完,她就已經走的腰酸背痛,打算出了市場吃點午飯再殺迴來。一出門,一個小販圍了上來,手裏拎著一個黑色的男士手提包。
“大姐,你從內地來進貨的?要不要買走-私煙,走-私手表,萬寶路、勞力士、卡西歐,應有盡有啊。”
“你叫誰大姐呢!”馮笑笑心裏有些不爽,瞪了他一眼:“不要、不要。”
小販平時見的中年商人居多,還挺少見到馮笑笑這樣的脆生生的小姑娘,笑了笑說:“原來是個靚妹,這麽年輕啊,你看你進這麽多服裝有什麽搞頭,賣幾條煙就掙迴來了,又簡單又輕鬆。”
馮笑笑見小販的樣貌還算老實,心想,這小販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如今她的行李箱已經裝滿了,再進貨也沒地方裝了,不如買點輕便的走私品迴去。她拿過一條萬寶路看了又看,不懂香煙,也看不出個門道,倒是小販手上的幾條日本電子表引起了她的興趣。
這種電子表的外形一直沒什麽變化,隻是八十年代的設計更粗線條一些,方形的頻幕上有數字,分別顯示時、分、秒,旁邊還有小串的數字顯示年月日、星期。小販手上隻有黑色、灰色、紅色三種顏色,上麵印著日本品牌的英文單詞。
“電子手表多少錢?”
“二十塊錢一條。”
她心算,一條女士海鷗機械表要賣到七八十塊甚至上百塊,這種日本電子表大概就是八十年代初推出市場的,成本低廉,如今人們手上還沒什麽錢,卻都開始想要麵子,這種電子表是進口貨,樣式又新鮮,在寧城那個小地方很多人甚至還沒見過,應該能滿足消費者的獵奇心理,若是進迴去和服裝一起搭配著賣,應該會挺受歡迎。她又和小販講了會兒價,把成本價壓倒十二塊一條,進了三十條各種款式的電子表,又順手帶了一條萬寶路,想著迴去孝敬隻抽過國產煙的外公,這麽一算,身上的錢差不多就花完了。
馮笑笑拉著行李箱迴到了招待所,仔細清點了一下貨物和錢財:
健美褲 20件成本價 300
喇叭褲 20件成本價 300
上海羊毛衫 2件成本價 200
風衣 5件成本價250
男女式皮帶 10條成本價 100
女士絲襪 50雙成本價 50
男女式電子表 30個成本價 360
香煙 1條成本價 100
如今,手裏就剩下幾十塊錢的現金,招待所的住宿費和返程的車票都已經付過了。她看看窗外,正是下午四五點,江州依然陽光燦爛。返程車票是明天下午的,還有幾乎一整天的時間可以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