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九月。


    秋高氣爽。


    京城裏諸多白事,還未落下帷幕,丞相殷開山已是聚集十萬禁軍,備選能人異士,各軍悍將,誓師出征。


    當日,唐皇親自賜酒壯行。


    有八百鼓手沿路轟出天雷之音,蘊天雷滅魔除妖之意,此次平叛,當一戰功成,不建功不迴還。


    “愛卿,一切拜托你了。”


    李世民滿麵哀容:“想我大唐忠勇將士,沒有死在滅魔除妖,護國安民的邊境大戰之中,竟然亡於宵小之手,實在是可悲可恨。


    此次出征,愛卿切切不可大意,自身安危為重,寧願緩圖,不可急進,江州大逆不道,無論如何也不能放過,朕,要看到陳光蕊此人的首級,看看他到底是不是妖魔附體。”


    皇帝此言一出,殺氣騰騰,四周所有將領都紅了眼睛。


    他們全都感受到了這位至尊心中藏著的濃重殺機。


    四海清平,威加海內。


    大唐雖然有著妖魔小患未除,但是,大軍所向,三百六十州之地,全都老老實實,不敢有半點違逆。


    別說是中原大地,就算是外蠻番邦,聽到大唐名聲,也是羨慕畏懼。


    結果呢?


    這種威嚴,在本土中原內陸之地,竟然被一個州刺史踩在腳下,不屑一顧。


    殺欽差,斬朝臣,全無顧忌,大膽至極。


    沒把朝廷放在眼裏啊。


    長此以往,大唐皇家還有什麽威嚴,還能鎮壓得了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令不下州,天下皆反……


    李世民萬萬不想見到此等局麵。


    所以,江州作為不聽話的典型,必須要摧毀。


    而江州刺史,也必須得身與名俱滅,毀家滅門,不留活口,才可警示天下人。


    身為皇帝,李世民這時候,自然不會認為,那江州刺史還是原來的狀元公陳光蕊,或者,覺得那是英國公李府的大公子李無定。


    以往的種種消息,在他看來,全是虛妄。


    對方本身實力高強,麾下又有著如此數量的神通之士,絕非一個貧寒門第走出來的狀元書生可以做到的。


    也肯定不是將門世家一個小有名氣的將領可以經營得出來。


    他們沒那麽大的氣魄,也沒那麽大的膽子。


    到底是誰呢?


    他想不明白。


    但也無需去想,天兵壓下,玉石俱焚即可。


    作為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李世民隻想看到結果,不想追根究底。


    “請聖上放心,那孽障倒行逆施,取死有道,此次出征,老臣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管那人是不是妖魔亂世,該要大義滅親的時候,老臣絕不手軟。”


    殷開山其實很為難。


    當日,他覺得把那便宜女婿早點送走,送到江州去,令其自生自滅,再不會牽涉到自己家人。


    這些年,也沒個來往。


    卻沒想到,就算是自己早就撇清了幹係,事情還是牽扯到了自家身上。


    讓他這位久已未經戰陣的老丞相帶兵出征。


    與其說是信重有加。


    還不如說,這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一旦心懷異誌,家中老小,肯定會付諸一炬。


    天家無情,不僅僅是兄弟父子之間,對大臣和百姓,更是如此。


    往日的功勞和苦勞,在大是大非麵前,其實不值一提。


    稍有行差踏錯,隻是死路一條。


    無論他心裏怎麽想,其實,隻有一種做法。


    那就是,攻破江州,殺人滅門。


    如此而已。


    “出征!”


    殷開山頂盔貫甲,高據馬上,放聲高喝。


    旆旗動處,大軍出動。


    有鑒於上次發兵,尉遲風中軍大帳被刺客夜襲,軍中大將被一網打盡,這次行軍,殷開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一路真的緩緩前行。


    十萬人首尾相連,如長龍般搖頭擺尾,氣機相連,精神意誌匯為一體,與軍中眾將,聯結成一個個的小陣圖,再融匯一起,匯入主帥體內。


    中軍所在之地,殷開山身上紅光灩灩,精氣衝宵,直壓浮雲。


    氣勢磅礴之處,籠罩數十裏地,與十萬大軍如同一體。


    “這種情況下,看你還怎麽襲擊?”


    他暗暗想道。


    不但十萬大軍攜軍氣國運匯聚一體,精氣神合一,堅不可摧,並且,還從軍陣之中,生成三十六把尖刀,隨時可以出擊。


    這是由道門修士,佛門高僧,以及監察司、斬妖滅魔司,聯同軍中將領組成的三十六人。


    全都是五階實力,後期九位,中期十三位,初期十四人。


    經由軍陣流轉,隨時借力,每一人都能發揮出五階巔峰,直達六階的實力。


    更可以在結界的壓製下,以人道王氣為本,高出半階力量。


    也就是說,在結界的籠罩之下,如果是妖魔仙佛,隻能發揮出五階巔峰實力,而人道軍隊匯聚之下,這些人可以發揮出半步六階的實力。


    從境界上就壓製了外敵。


    這也正是大唐天下,能夠壓製四方妖魔,軍威鼎盛,維持正統的一大殺招。


    以人為本,兵多為王。


    這一招,真正的上層人士,大多都是懂的。


    就算是長安百姓,其實也是明白。


    看著大軍出城,殺氣直衝宵漢。


    就有人歎息:“這次,江州那位狀元公,可能是在劫難逃了,軍陣不散,他們根本就衝不動陣腳,更別提殺將斬首,唯一的辦法,也隻能學著朝廷兵馬,結陣相抗。


    但是,江州那些歪瓜劣棗一樣的雜兵,又怎麽可能與十萬百戰精銳相比,將領不如,兵卒數量也不如,真正對陣沙場,肯定就是一個死字。”


    京城多豪傑,總有一些有識之士,指點江山。


    此時就看出情況不對,他們也想不出,江州刺史府,到底還有什麽辦法,可以應對危局。


    “隻是可惜了,沒有掀起太大風浪,就這麽悄無聲息的被平息掉,我等,竟然找不到一絲機會。”


    這是前隋遺臣,眼中稍稍亮起火光,又沉寂下去。


    這天下,終究還是大唐的天下,無可動搖。


    有識之士如此認為,也是理所應當。


    無論從哪一方麵來看,江州都必敗無疑。


    甚至,不能給朝廷造成一丁點的威脅。


    前事種種,隻不過是跳梁小醜一般的舉動。


    必將成為天下百姓茶餘飯後的笑談。


    但是,百姓們自己卻不這麽想。


    茶館酒肆之中,還有一些地方已經開出了堂口。


    一些勇不畏死之輩,偷偷的下了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演武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魚兒小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魚兒小小並收藏演武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