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杜允和傷心的是,《福建時報》竟然隻字未提永曆帝!
要知道,天傘公司的兩個董事,可是他有情有義的兩個手下啊!
當然,他們現在還在印度大陸上——
杜允和出這一份邀請後,現整個氛圍都變了!
場麵出現了驟然的冷場——竟然一時間無人應對!
杜允和當時隻能笑笑說:“老夫可以毀家紓難,可以馬革裹屍,但是,老夫相信人世間不可以沒有三綱五常,韃虜作亂皆由此生,漢唐惑人皆從此,諸位君子,有願隨老夫前往的嗎?”
一片冷場。
哈哈,杜允和當時就明白了,真正隻為了利的是他們呀!
越是德之所缺,越是要別人有德啊!
他輕輕吟誦著,輕鬆地去尋永勝王了,他要辭行嘍。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當他找到了永勝王鄭彩後,永勝王鄭彩恨不得一腳想把他踢飛了。
但是不能。
反而多加了些馬票和隨行物品,還為他找好了可以送往的船隻。
後來,當杜允和見到了永曆帝後,大哭不已,血珠泣下,曰:“行屍走肉久矣,如今見君,心可安定!”
第七百二十三章 實用主義的世界
送杜允和走的時候,永勝王鄭彩心中大恨!
他已經踢出去一些腐儒了,這裏麵還有一些《福建時報》報社裏的寫手。
氣死了,確實像漢唐集團所說的那樣,說話不講邏輯的人,大有人在!
自從他從漢唐集團的人那裏,明確明白邏輯這個含義後,永勝王鄭彩簡直就把邏輯這個詞掛在嘴邊了。
龍岩煤礦發生坍塌,死了一百多礦工!
但是這很正常,漢唐集團的礦山上,經常也發生這樣的事情,那個《漢唐時報》上總有報道,然後他們指責這個,指責那個的,也是忙亂一陣子,總有後續報道。
挖礦死人和出海死人是常態,不算啥,進山打獵還死人呢。
但是對這次礦難,《福建時報》報社裏有個寫手在報上寫了“多難以固邦國”的一篇文章,內容差點把永勝王鄭彩氣死了。
這還講邏輯不了?!
永勝王鄭彩知道這句話是來自晉劉琨《勸進表》的一句話,“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啟聖明”。
但是人家可是用了或可以,但是到你這裏變成必然了!沒有了或可以,怎麽可能直接做到多難以固邦國?!
再說了,你不學著他們《漢唐時報》的寫法,倒好像是多盼著來幾場礦難,我龍岩,安溪之地便會超過漢唐集團的水平?!
這是什麽邏輯!
當然,也不是真踢了他們,全都安排到孔子學院教書去!
開辦了孔子學院後,永勝王鄭彩心情格外高興,特別是聽說在熱蘭遮城的孔子學院,那是經常被各路蕃子給擠得爆滿!
這絕對是好事情!
傳播我儒家文化,南孔的;弘揚我大明精神,漢族的!
這是功在千秋,見效於今的好事情——
紅毛蕃來了,請自己去巴達維亞建孔子學院,因為漢唐集團的漢語言培訓中心不去那裏,他們竟然認為那裏是蠻夷地區,治安可能無保障!
因為知識分子不是商人——
好,我鄭家集團去!
紅毛蕃給地方,給建房,這可以,但是咱不能讓紅毛蕃笑了去,占那個小便宜不值得,書本免費,這個教學免費!
他們想要會說漢唐式漢語的老師?
其實這幾年下來,基本都會——
倭商也來了,請自己去江戶建孔子學院,因為漢唐集團的漢語言培訓中心不去那裏,他們竟然認為那裏是蠻夷地區,治安無保障!
好,我鄭家集團去!
倭商的情況,永勝王鄭彩太明白了,若是沒有漢唐集團的人來,我先前還要向他們買武器啊!
明末時期,所謂的“海禁”政策有所寬鬆,日本德川家康迫切要求恢複中日通商貿易。
當時,鄭家大哥鄭芝龍,把日本作為主要海貿對象,開辟了從泉州到日本長崎的海貿航道,此後日本與泉州、漳浦往來貨船頻繁。
鄭芝龍帶著鄭彩等人,用平底船運往日本一些明大陸的大宗商品,這裏主要是生絲及絲織品。
而且他還與葡萄牙商人秘密合作,把澳門貨物海運日本,再把日貨銷往呂宋,賣給西班牙人。
總之,從1641年至1646年間,鄭芝龍的商船絡繹不絕地往返於福建、台灣、澳門以及日本和東南亞各國之間,其貨船進出日本港口數量,比荷蘭船多出7倍~11倍。
這其實還得利於鄭芝龍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完全的實用主義。
與荷蘭人做生意時,他可以入新教。
與葡萄牙人做生意時,他可以受羅馬公教洗禮,同時信仰道教海神媽祖與佛教的摩利支天菩薩。
與日本倭商做生意時,還可以參拜神道教的八幡神。
隻要有利於生意的發展,隻要得到利益,你讓他信啥教都可以。
當他實力真的發展起來後,在日本,鄭家的勢力大到可以直接聯係到日本各家大名。
而且,在對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貿易中,鄭芝龍海商集團與荷蘭商人建立貿易關係,可以把大明的大量砂糖運往波斯及歐洲各國。
如此,當年的鄭彩眼看著以鄭芝龍為代表的鄭家勢力,以龐大的船隊、雄厚的資金、多渠道的貿易,獲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他那時在海貿中,完全掌控了台灣海峽製海權,並向外國貨船征稅。
海氛頗息,通販洋貨,內客外商,皆用鄭氏旗號,無儆無虞,商賈有二十倍之利。
海舶若不得鄭氏令旗,不能往來,每一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芝龍以此富敵國,滄海大洋如內地矣。
永勝王鄭彩還知道,那個現在在潮州城地區的大木,還有一個胞弟,田川七左衛門,他還在日本。
當初鄭芝龍將這個次子過繼給妻子田川氏娘家,因此名為田川。
1645年時,鄭芝龍派人把田川氏接到安平,而其次子七左衛門被留在日本。
七左衛門長大後,曾擔任鄭氏家族在日本的代表,從事中日貿易。
在鄭家勢力如日中天時,鄭芝龍是規劃其為貿易線上日方分部的主持人,就算在現在的時候,田川七左衛門仍還不斷輸送人力、物資供應其兄,且維持組織海上貿易命脈,所有大木在潮州地區有一部分人馬采用日本武士的裝備了。
這些個情況,永勝王鄭彩都很清楚。
如同在明大陸的南宋時期一樣,當遭受到異族入侵的關鍵時候,他們都會向日本求救,但是,結果一樣的,在最需要他們的時候,從來得不到這個原先仰慕他們的國家和地區的幫助。
因為,日本國家和地區也從來都是實用主義者。
早在日本正保三年吧,也就是1646年,鄭芝龍派遣的正使黃征明從福州向日本出航,最終到達長崎。
使者帶來鄭芝龍的書信總共八封,其中致日本的正京天皇兩封,將軍三封,長崎王,也就是長崎奉行三封。
其中給正京天皇的一封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附隆武皇帝(唐王)之赦旨,引周之彭濮、唐之迴鶻之事,意在求借勁兵也。前雲借兵五千,今欲更多,以戰勝敵兵。”
他們還帶來許多禮品,要求對方派遣強大的援軍。
那時幕府接到這些書信後,以老中們為中心,反複地討論了數天。
其結果,禦三家均讚成出兵,當時的主持者之一,雲尾張大人雲:“三人中,吾居長,應派吾為主將。”
同時,他自己要求出陣。
當時反對的隻有井伊直孝一人,他反駁說,禦三家的意見有一定道理,是可以信賴的,但……關於求援事,吾以為不會立任何功勞,亦無益之至。
結果大家認為井伊直孝言之有理,取消了派遣援軍。
事實上,當時的德川賴宣還說:“國家出援兵,無功則不僅為本邦之恥,且長期與外國結仇,成為永世之害;如我兵有功,得其地亦荒其田,於國無益,反招後世之弊,不可從其請……”
由此看來,反對的不是井伊直孝,而是禦三家中的一家,紀伊的德川賴宣,也就是大家說說罷了。
不過,總的來說,他們在口頭上,有相當多強有力的讚成意見,讚成的似乎占優勢。
但最後大概是慎重論取勝,暫且決定觀望靜候。
這裏說暫且,是因為一般人認為雖然暫時決定采取拒絕的態度,在內心裏始終沒有完全放棄出兵的意圖。
接著準備特派豐後府內城主日野根織部正等人為正使去長崎,直接向鄭芝龍的使者轉達幕府的意見。
但是,這個時候傳來了唐王和鄭芝龍的據點福州淪陷的消息,特別是鄭芝龍主動投降吧,於是把一切都取消了。
以後鄭芝龍投降了韃虜,但其子鄭大木仍舊孤軍奮戰,支持大明朝,並向日本國派來了使者,要求援軍和物資,想借著當年父親的餘威乞師、乞資。
還是早有1648年,鄭大木在信中說:“……餘生於日本,思慕日本之心尤深。今處艱難之際,懇請日本以叔侄、兄弟之情待餘,施予恩惠。”
當時這個血緣相連的唇齒真情很感人,可是有用嗎?
當時的幕府也進行過討論,但是未複信,幕府當時判斷鄭家已經毫無可能翻身,打算拋棄了他們。
可是,後來事情出現變化了!
鄭家氏族的另一旁枝突然暴起,在幕府還正在盤算,這個突然冒出的漢唐集團完全擊敗紅毛蕃後,會有什麽變化時,永勝伯鄭彩占領了福建地區全境!
而且聽說他有比鐵炮更兇猛的火器!
1543年,葡萄牙人把鐵炮,也就是火槍帶到日本種子島,然後種子島的藩主種子島時堯購買了這些鐵炮,讓家臣學習了它的製法,逐漸將火槍推廣到全國諸大名。
但是,聽說鄭家的這一旁枝還有比這鐵炮更兇猛的火器時——有的大名在意了,有的不在意,但是幕府改變了做法。
一方麵他們恢複了與鄭大木的來往,鄭大木開始在三個雞蛋上跳舞了。
要知道,天傘公司的兩個董事,可是他有情有義的兩個手下啊!
當然,他們現在還在印度大陸上——
杜允和出這一份邀請後,現整個氛圍都變了!
場麵出現了驟然的冷場——竟然一時間無人應對!
杜允和當時隻能笑笑說:“老夫可以毀家紓難,可以馬革裹屍,但是,老夫相信人世間不可以沒有三綱五常,韃虜作亂皆由此生,漢唐惑人皆從此,諸位君子,有願隨老夫前往的嗎?”
一片冷場。
哈哈,杜允和當時就明白了,真正隻為了利的是他們呀!
越是德之所缺,越是要別人有德啊!
他輕輕吟誦著,輕鬆地去尋永勝王了,他要辭行嘍。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當他找到了永勝王鄭彩後,永勝王鄭彩恨不得一腳想把他踢飛了。
但是不能。
反而多加了些馬票和隨行物品,還為他找好了可以送往的船隻。
後來,當杜允和見到了永曆帝後,大哭不已,血珠泣下,曰:“行屍走肉久矣,如今見君,心可安定!”
第七百二十三章 實用主義的世界
送杜允和走的時候,永勝王鄭彩心中大恨!
他已經踢出去一些腐儒了,這裏麵還有一些《福建時報》報社裏的寫手。
氣死了,確實像漢唐集團所說的那樣,說話不講邏輯的人,大有人在!
自從他從漢唐集團的人那裏,明確明白邏輯這個含義後,永勝王鄭彩簡直就把邏輯這個詞掛在嘴邊了。
龍岩煤礦發生坍塌,死了一百多礦工!
但是這很正常,漢唐集團的礦山上,經常也發生這樣的事情,那個《漢唐時報》上總有報道,然後他們指責這個,指責那個的,也是忙亂一陣子,總有後續報道。
挖礦死人和出海死人是常態,不算啥,進山打獵還死人呢。
但是對這次礦難,《福建時報》報社裏有個寫手在報上寫了“多難以固邦國”的一篇文章,內容差點把永勝王鄭彩氣死了。
這還講邏輯不了?!
永勝王鄭彩知道這句話是來自晉劉琨《勸進表》的一句話,“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啟聖明”。
但是人家可是用了或可以,但是到你這裏變成必然了!沒有了或可以,怎麽可能直接做到多難以固邦國?!
再說了,你不學著他們《漢唐時報》的寫法,倒好像是多盼著來幾場礦難,我龍岩,安溪之地便會超過漢唐集團的水平?!
這是什麽邏輯!
當然,也不是真踢了他們,全都安排到孔子學院教書去!
開辦了孔子學院後,永勝王鄭彩心情格外高興,特別是聽說在熱蘭遮城的孔子學院,那是經常被各路蕃子給擠得爆滿!
這絕對是好事情!
傳播我儒家文化,南孔的;弘揚我大明精神,漢族的!
這是功在千秋,見效於今的好事情——
紅毛蕃來了,請自己去巴達維亞建孔子學院,因為漢唐集團的漢語言培訓中心不去那裏,他們竟然認為那裏是蠻夷地區,治安可能無保障!
因為知識分子不是商人——
好,我鄭家集團去!
紅毛蕃給地方,給建房,這可以,但是咱不能讓紅毛蕃笑了去,占那個小便宜不值得,書本免費,這個教學免費!
他們想要會說漢唐式漢語的老師?
其實這幾年下來,基本都會——
倭商也來了,請自己去江戶建孔子學院,因為漢唐集團的漢語言培訓中心不去那裏,他們竟然認為那裏是蠻夷地區,治安無保障!
好,我鄭家集團去!
倭商的情況,永勝王鄭彩太明白了,若是沒有漢唐集團的人來,我先前還要向他們買武器啊!
明末時期,所謂的“海禁”政策有所寬鬆,日本德川家康迫切要求恢複中日通商貿易。
當時,鄭家大哥鄭芝龍,把日本作為主要海貿對象,開辟了從泉州到日本長崎的海貿航道,此後日本與泉州、漳浦往來貨船頻繁。
鄭芝龍帶著鄭彩等人,用平底船運往日本一些明大陸的大宗商品,這裏主要是生絲及絲織品。
而且他還與葡萄牙商人秘密合作,把澳門貨物海運日本,再把日貨銷往呂宋,賣給西班牙人。
總之,從1641年至1646年間,鄭芝龍的商船絡繹不絕地往返於福建、台灣、澳門以及日本和東南亞各國之間,其貨船進出日本港口數量,比荷蘭船多出7倍~11倍。
這其實還得利於鄭芝龍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完全的實用主義。
與荷蘭人做生意時,他可以入新教。
與葡萄牙人做生意時,他可以受羅馬公教洗禮,同時信仰道教海神媽祖與佛教的摩利支天菩薩。
與日本倭商做生意時,還可以參拜神道教的八幡神。
隻要有利於生意的發展,隻要得到利益,你讓他信啥教都可以。
當他實力真的發展起來後,在日本,鄭家的勢力大到可以直接聯係到日本各家大名。
而且,在對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貿易中,鄭芝龍海商集團與荷蘭商人建立貿易關係,可以把大明的大量砂糖運往波斯及歐洲各國。
如此,當年的鄭彩眼看著以鄭芝龍為代表的鄭家勢力,以龐大的船隊、雄厚的資金、多渠道的貿易,獲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他那時在海貿中,完全掌控了台灣海峽製海權,並向外國貨船征稅。
海氛頗息,通販洋貨,內客外商,皆用鄭氏旗號,無儆無虞,商賈有二十倍之利。
海舶若不得鄭氏令旗,不能往來,每一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芝龍以此富敵國,滄海大洋如內地矣。
永勝王鄭彩還知道,那個現在在潮州城地區的大木,還有一個胞弟,田川七左衛門,他還在日本。
當初鄭芝龍將這個次子過繼給妻子田川氏娘家,因此名為田川。
1645年時,鄭芝龍派人把田川氏接到安平,而其次子七左衛門被留在日本。
七左衛門長大後,曾擔任鄭氏家族在日本的代表,從事中日貿易。
在鄭家勢力如日中天時,鄭芝龍是規劃其為貿易線上日方分部的主持人,就算在現在的時候,田川七左衛門仍還不斷輸送人力、物資供應其兄,且維持組織海上貿易命脈,所有大木在潮州地區有一部分人馬采用日本武士的裝備了。
這些個情況,永勝王鄭彩都很清楚。
如同在明大陸的南宋時期一樣,當遭受到異族入侵的關鍵時候,他們都會向日本求救,但是,結果一樣的,在最需要他們的時候,從來得不到這個原先仰慕他們的國家和地區的幫助。
因為,日本國家和地區也從來都是實用主義者。
早在日本正保三年吧,也就是1646年,鄭芝龍派遣的正使黃征明從福州向日本出航,最終到達長崎。
使者帶來鄭芝龍的書信總共八封,其中致日本的正京天皇兩封,將軍三封,長崎王,也就是長崎奉行三封。
其中給正京天皇的一封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附隆武皇帝(唐王)之赦旨,引周之彭濮、唐之迴鶻之事,意在求借勁兵也。前雲借兵五千,今欲更多,以戰勝敵兵。”
他們還帶來許多禮品,要求對方派遣強大的援軍。
那時幕府接到這些書信後,以老中們為中心,反複地討論了數天。
其結果,禦三家均讚成出兵,當時的主持者之一,雲尾張大人雲:“三人中,吾居長,應派吾為主將。”
同時,他自己要求出陣。
當時反對的隻有井伊直孝一人,他反駁說,禦三家的意見有一定道理,是可以信賴的,但……關於求援事,吾以為不會立任何功勞,亦無益之至。
結果大家認為井伊直孝言之有理,取消了派遣援軍。
事實上,當時的德川賴宣還說:“國家出援兵,無功則不僅為本邦之恥,且長期與外國結仇,成為永世之害;如我兵有功,得其地亦荒其田,於國無益,反招後世之弊,不可從其請……”
由此看來,反對的不是井伊直孝,而是禦三家中的一家,紀伊的德川賴宣,也就是大家說說罷了。
不過,總的來說,他們在口頭上,有相當多強有力的讚成意見,讚成的似乎占優勢。
但最後大概是慎重論取勝,暫且決定觀望靜候。
這裏說暫且,是因為一般人認為雖然暫時決定采取拒絕的態度,在內心裏始終沒有完全放棄出兵的意圖。
接著準備特派豐後府內城主日野根織部正等人為正使去長崎,直接向鄭芝龍的使者轉達幕府的意見。
但是,這個時候傳來了唐王和鄭芝龍的據點福州淪陷的消息,特別是鄭芝龍主動投降吧,於是把一切都取消了。
以後鄭芝龍投降了韃虜,但其子鄭大木仍舊孤軍奮戰,支持大明朝,並向日本國派來了使者,要求援軍和物資,想借著當年父親的餘威乞師、乞資。
還是早有1648年,鄭大木在信中說:“……餘生於日本,思慕日本之心尤深。今處艱難之際,懇請日本以叔侄、兄弟之情待餘,施予恩惠。”
當時這個血緣相連的唇齒真情很感人,可是有用嗎?
當時的幕府也進行過討論,但是未複信,幕府當時判斷鄭家已經毫無可能翻身,打算拋棄了他們。
可是,後來事情出現變化了!
鄭家氏族的另一旁枝突然暴起,在幕府還正在盤算,這個突然冒出的漢唐集團完全擊敗紅毛蕃後,會有什麽變化時,永勝伯鄭彩占領了福建地區全境!
而且聽說他有比鐵炮更兇猛的火器!
1543年,葡萄牙人把鐵炮,也就是火槍帶到日本種子島,然後種子島的藩主種子島時堯購買了這些鐵炮,讓家臣學習了它的製法,逐漸將火槍推廣到全國諸大名。
但是,聽說鄭家的這一旁枝還有比這鐵炮更兇猛的火器時——有的大名在意了,有的不在意,但是幕府改變了做法。
一方麵他們恢複了與鄭大木的來往,鄭大木開始在三個雞蛋上跳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