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瞥了一眼薑雪老師,她還在皺著眉頭批考試卷子呢。看樣子她班的數學成績還是沒有自己教的班好……另兩個老師剛放假時就早早的走了,他們向校長郝剛請了假,要趁著中秋節搭船去台灣北部地區。那船是給那裏送各種各樣的過節用品的,台灣北部地區現在還無法自給自足。


    他們想去看看自己的隊長劉海洋,順便過一過飛行的癮頭。


    範偉業笑著說:“你再認真批,你們班的數學成績也沒有我們班好……”


    薑雪說:“我們女生班的語文成績好,能說普通話的人數比你們班多!”


    “切,會普通話那是早早晚晚的事情,數學要是不行,早晚都不行,你說你們女生班十位數乘除法能完全掌握的有幾個?別說女生天生數學不好啊,在小學基本都是女生得雙百……所以你要考慮一下你的教學方法問題。”


    “得了範偉業,你休想把你的魔手插到我們女生班裏……成績再不好我也不用你管……”


    “你看吧,薑雪老師,你不負責任的勁頭又露出來了……什麽教育學啊,教育心理學啊,就是兩個字概括了:良心。你又逼我看這個那個的,你們班的成績可不太行,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範偉業,你屁良心,你那是暴力教學,男生哀嚎的聲音,我們女生班都能聽到。每次你上課,郝剛校長都要看你好幾次……”


    “但我的教學更有效果,你得承認這一點吧?我們班平均六十分了,你那班有五十分了嗎?”


    薑雪低了聲音,說:“五十還不到……”


    “看看吧。”範偉業老師小臉放光了,“我現在可以大膽地在網上公布成績了……啊哎!”


    薑雪拎著範偉業的耳朵進了他的宿舍,強迫他把自己的宿舍收拾好。


    薑雪的媽媽和範偉業的爸爸都要來赤嵌農業基地過中秋,他們兩個也自然地要住進兩個孩子各自的單身宿舍。


    剛一放學,小王四一路飛快地向家裏跑,都沒有顧得上平常的小夥伴們。


    在路邊的水田地裏,那水稻泛著黃頂,這說明它要成熟了……一陣微風吹過,小王四好像能聞到那稻香。


    這一季水稻定是又能大豐收了。


    此時雖是近黃昏,但是天空卻藍得可愛,不著一絲白雲,不時就有鳥兒飛過,劃過一道快樂的弧線。


    小王四氣喘籲籲地跑到家裏時,還沒有進門,就聞到了娘烤月餅的香味。


    娘每年都要烤一次月餅,這在以前都是小王四最開心的時候,可是現在,當他吃過學校發的月餅後……那種味道比娘親手烤的要好吃太多了……聽說有個叫李誌婷的女生,大家都說她是李董失散多年的女兒,她吃得月餅是李董著人送來的,更是美味的不得了……可惜李誌婷隻分給了同宿舍的女生吃……王四沒有嚐過比學校裏發的更好吃的月餅。


    更讓人高興的是,三哥迴來了,他還帶了好多好多好吃的!


    王三一把抱起弟弟轉了兩圈後,放下他,說:“四弟壯實多了……關起來圈養,果然有效果!”


    王老兒笑著看兩兄弟嬉鬧,他捋著胡子說道:“大家一開始都嚇了一跳,以為漢唐集團是要人質,後來見他們允許探望,又見他們每天早晨讓娃子們跑步,行升漢唐集團旗幟之禮,唱他們的歌,便知他們隻是圈養眾人子弟,並無惡意,隻要我等不違備他們的規定便可……”


    王三正色道:“爹爹多慮了……李四大哥一生謹慎,卻將家人都接到河口基地,想必他也看好漢唐集團……”


    王老兒剛要說什麽,隻聽得有人在門口重重地跺了幾下腳,咳嗽了一聲,說:“王老爹可在?!”


    王老兒和王三連忙推門看去,竟然是楊童生親自來訪!


    隻見他手裏拎著一串紙包,想必是月餅了。王家人慌忙將楊童生請進家裏……這是給他王家送月餅來了,楊童生竟然主動先上王家來走月了!


    中秋送月餅風俗在明代已開始流行。


    崇禎《嘉興縣誌》稱,“十五是為中秋,作餅肖月形,曰月餅,有相饋遺者,取團圓之義”;明田汝成《西湖遊覽誌》也有相同說法,“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這種行為,就是所謂的“走月”,就是乘著中秋月圓之際拜親訪友,饋贈糕點、鮮果等食品。


    早在元末,甚至更早時間,“走月”活動就已出現。


    至於說是“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傳說,說元末朱元璋起義時,相約“殺韃子(蒙古人)”,從而推翻了元政權。


    在元代,蒙古人對民間集會,也就是漢人的群體性事件控製極嚴,也特別害怕,隻要漢人們聚在一起那必將以各種名目拆散開,真的以各種名目。獨裁統治都是要把被統治者分裂成單獨的個體,讓這些個體陷入各種恐慌中……


    於是,朱元璋便利用八月十五“走月”送月餅的習俗,將約定起義時間的紙條包在月餅裏送出,從而完成了起義總動員,“送月餅”風俗也因此在明代得以廣泛流行。


    當然,還有另外一說,送月餅“殺韃子”,是吳王張士誠想出的主意。


    這些說法漢唐集團懶得去考證,隻想說一點,如果一個統治者運用了某種技術手段也好,方式方法也好,取得了政權,那麽他一定會反過來禁止或嚴密控製再有人用同樣的模式……這一點,可以從朱元璋對戶籍和流民控製得有多嚴格來看出。


    因此,如果以上的傳說是真的,那麽走月的活動早就被禁止了,哪裏還會有送月餅的傳統了?


    再說了,傳個信兒而已,編個像雞毛信那樣的傳奇故事豈不更好?哪裏用得著費那麽多成本?當月餅烤製不花費錢啊。


    第二百一十五章 效率就是銀子,就是馬票


    楊童生此次主動前來王家走月,是有自己目的的。


    一來,楊童生早聽說過小王四已經被漢唐集團的人罰沒為奴……這倒不算什麽,這是以前大陸上常有的事情,但是竟然能讓他去上“小學”……這一點真沒有想到。還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漢唐集團竟能把諸多人種雜放在一起,共同教育……明人不必說,土著,紅毛蕃人,土著和紅毛蕃的雜種也都放在一起……這豈是有教無類的本義?!


    二來,小學既是研究文字訓詁,怎麽又加以雜學?他聽有娃子高聲背誦九九歌,繼而背誦大九九歌……難道他們漢唐集團想將這些娃子全都教成行商之人?!


    實在令人費解……於是他索性親自上門探詢個究竟。楊家剛來這裏不幾年,沒有合適的娃子送赤嵌小學去。


    王家家人連忙把劉童生請到上座,王三連忙用這次帶迴來的好茶,沏好獻上。


    楊童生擺擺手,示意他們不要著忙,便急著開始詢問起小王四了。


    “我且問你,小王四,你可知何為文字六書?”


    小王四立刻站了起來,大聲說:“王四知道。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也。”


    楊童生滿意地點點頭,不僅僅因為小王四知道六書,更因為他還知道應對有度……長者問,高聲答。朱子《小學》中嚐有言,“小學宜興全體,文字僅其一端。灑掃、應對、進退,未嚐不可謂之小學”。


    如此,看漢唐集團現在所做所為,大善。


    “文字能寫者,幾何?”


    “常用漢字八百,我已經會寫其中的二百……能認出的有四百!”


    “何為常用漢字八百?”


    “範老師親口說,沒他媽的時間一課一課的教,就這些字,不會寫就打手心!”


    “……”


    嗬,嗬,楊童生幹笑了幾聲,道:“為人師者,要求弟子嚴格些,未必是壞事,你且寫幾個字,讓我看一下……”


    王四從書包裏找出鉛筆,又找出一個怪怪的書本,此物竟是上下翻頁!隻見小王四信手橫著寫到:我愛我的家,我愛我的爹娘,我愛我的哥哥。


    楊童生接過來細細察看,他知道漢唐集團的人是橫寫,而且從左到右……那鉛筆之物也是見過,書寫之物而已……他看完三行字,心中一笑,小學,初識人倫之愛未必不可……隻是這書本為何要有十字方格?也許是規範學生的字體……


    他又翻了翻前麵,果然不出他的意料,漢唐集團的人都是用草書、行書中的簡體字來教學生!不過,這些人等又不是參加科舉,寫些俗體字,倒也無妨……大明早不開科取士了,聽說北方的韃子倒是開了科舉……


    王家人看著楊童生的臉色陰晴不定,都有些擔心。沒想到楊童生卻一下子露出了笑臉,說道:“王四,這字寫得好,將來必是大才……你可背得下大小九九歌?”


    小王四驕傲地挺起胸膛,說:“王四背得下。一一得一……一十九乘一十九得三百六十一!”


    王家人露出了高興的笑容,小王四定會成為大才,楊童生都是這麽說的,他會的這些都是學問啊。


    楊童生捋著胡須滿意地說道:“好個聰明的王四,甚好。不過你可知這九九歌的來曆嗎?”


    “王四不知。”


    “哈哈,待我告之。《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


    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九九歌便已經有了……這其中還有個典故可察……相傳春秋時期,齊桓公專設一個招賢館來征求各方人才,等了很久也沒有人前來應召。


    一年以後,來一人卻將九九歌當作見麵禮獻給齊桓公。


    齊桓公笑道:九九歌可當作見麵禮嗎?


    這人答到:九九歌確實不夠資格拿來當作見麵禮,但是您若對我這個僅懂得九九歌的人重視的話,還愁比我高明的人不接踵而來嗎?


    齊桓公深以為然,就把他請進招賢館隆重招待。果然,不出一月,許多有才能的人都從四麵八方前來應召。


    齊桓公正是如此善納賢才,方成霸業!


    “王四,我且問你,此典故是何道理?”


    小王四滿懷信心地說道:“王四知道。九九歌很重要!”


    “哈哈,王四所答……甚有道理!”


    楊童生對著王家人略一做揖,便揚長而去。


    王三對著楊童生的落寞的背影大為讚歎,劉童生,真乃名士也。


    王家人歡歡喜喜地吃了一頓晚飯……明天才是中秋,所以沒有吃月餅。


    晚飯後,王四又要找借口出門。


    王家爹爹歎了口氣說:“你且不要去了,老安德烈已經死了……就在上次豐收之際……大家都說這是祖宗用紅毛蕃的性命來祭天,方保我等家業興旺,萬物豐收……”


    “吧嗒”,小王四偷藏的月餅掉落到地上了。


    夜半時分,小王四睡得很香,但在月光下,好像能看出他還帶些許憂傷。


    這個娃子,就是個娃子啊,竟對紅毛蕃……不說也罷。


    在這滿屋的月光裏,王三和爹爹小聲商量著明年蓋房之事。


    王三道:“家裏銀兩,馬票都夠,為何要等明年?劉結首把自家酒坊都蓋上了磚瓦房……聽說張家酒坊也馬上要蓋,我家為何要等明年?”


    王家爹爹歎了口氣說:“他們兩家那是擴大酒坊,如今這水泥之物還是貴重……有人說,明年將會便宜些……再說泥水匠的工錢現在也甚貴,不如等明年再說……那時蓋一座大些的宅子,也好給你留一處婚房……”


    王三想說自己隻想在河口基地安家,但見月光下,爹爹一臉的向往之色,便壓下念頭,等來日再說吧。


    王三確實隻想在河口基地安家。


    一是那裏實在是太忙,二是他與李四大哥搭當,做事甚是方便。


    李四與王三承包了河口基地的木器加工廠後,小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木桶、木箱、桌子、床、各種竹器的訂單連綿不絕,李四和王三經常要親自下手,與工匠們一起加工才行……期間,他們二人索性徹底盤下此處工廠,不用在每月上交月例錢了,宋士達董事開的價碼也確實公道,兩人沒算白白辛苦。


    李四著一個工匠搭漁船迴家鄉再去招一些人手來,如果家鄉人手不夠,再去他鄉招一些。


    尋常的木匠、竹器匠果然好找,雖說其中也有手藝不行的,那也無妨,就那幾樣物件,反複做它幾十遍,誰都能學會了。


    招來的人手是原來的三倍……不怕,這些人也不夠幹的,訂單越來越多,就算是漢唐集團的人也知道遲期付貨,不是河口木器廠的錯,隻能乖乖地等著。


    那時,他們兩個認為,美好的日子會一直如此下去。


    但是,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廣州潘家,廣州首富潘家,竟然也要在河口基地開一家木器加工廠!


    怪哉,你們潘家是行商,海商,走的是出洋的路子,怎麽能做起木器的苦工?!


    確實得知潘家真的要開潘家木器加工廠時,李四捶胸大恨,悔不該當初讓潘家公子進到廠子裏觀看……


    他本意是討好此人,對有錢之人好一些,怎麽也不會吃虧的……但誰知他們潘家竟然也要在此地辦廠,真真是豈有此理!


    木器加工廠設備簡單,他們潘家十幾日內便操作完畢,便開始接單……木匠人數,倒好像比他們還多!


    李四精心計算了一下,等將手中的訂單完活後,生意生生少了一半,木匠人數多了,如果還按原先定下的工錢,他們就有些虧了……這可如何是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們的1654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我們的1654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