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喊了聲,也不管他們能不能聽懂,笑咪咪地看著他們靠近。並不自覺地都把腰杆挺直了。
在雇傭明人農民挖好水渠後,其實那水渠完全是穿越者們直接使用挖掘機挖出來的,隻不過讓他們跟在後麵,做做收尾工作而已。比如拍出倒梯形截麵。
不過好在給他們做個示範後,明人農民立刻就明白了。
穿越者們不知道的是,人家明人農民還在心裏嘲笑他們道:“誰家水渠不是這樣修的,喊了半天倒梯型,倒梯型,誰聽得懂!”
就在這一天的早晨,赤嵌農業基地的插秧工作正式開始。
穿越者們把他們家底裏的插秧機全拿出來。關鍵的時候到了。
日本人一共送了他們四台久保田乘坐式高速水稻插秧機,可分六行、八行、十二行三個不同的檔。它速度快,不易倒苗和漏插。在那麵的世界裏比較有名氣,要不穿越者們也不會貸款買它們。
這四台插秧機所占的噸位,一下子把其它手扶式的插秧機全取消了,不過當初李子強拍著胸脯說,人力插秧機,他保證在穿越後的第二年內解決。
第一波插秧他們要一次性插秧兩千畝,正好是四台插秧機的滿負荷工作量。當然有些邊邊角角的地方明人農民也要上場。
現代技術加古代技術統統上馬吧!
建國安董事現在輕輕鬆鬆地坐在機座上。
此時赤嵌地區陽光明媚,春風微微吹拂著每一個人。一個好天氣。
建國安董事的心裏麵鮮花朵朵開放,仿佛真是此時的春風吹開的,格外寫意。是啊,生活的本質我改變不了,但我可以選擇我生活的環境,這環境包括我想和誰玩,想遵守怎樣的價值觀念。
現在我選擇不和你們玩了,讓你們的評價體係見鬼去吧,讓你們爛在一起吧!噢,我現在在新的世界裏好好生活!
建國安董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已然卸下了一個擔子,一個原本不是他一個該承擔的擔子。
秧盤育秧就這點好,很容易就可以按各種規格和數量把秧苗擺放好,它們的根係還都帶著底肥土團。
圍觀的明人農民有很多,他們看個開頭後,也要去插秧。圍觀者中,還有一些來看熱鬧的明人群眾,男女老少都有,整個場麵鬧哄哄的。
但建國安董事卻很容易就在人群中看見女生吳詠梅,他衝著她擺了擺手,告訴她,他已經完全明白了她的心意。不要她有一點點地擔心。
男人嘛,連自己心態都調整不過來,還稱得起男人這個稱號?!
他輕鬆地啟動了插秧機,插秧機開始運行起來。小日本的產品真心不錯,運行非常平穩。沒有國產貨那種顫抖。
八行水稻苗如約定般整齊而準確地插在平均一厘米水深的大田裏。
建國安董事沒有往後看,他不用去觀察插秧效果,他的身體就能感受到,身下的插秧機抓苗、插苗的動作運行非常好。
建國安董事更沒有迴頭去看女生吳詠梅,他相信她肯定明白了自己剛才的揮手。愛,不需要反複表白。
這世界有一個人真的愛你就足夠了,哪怕到天涯海角,哪怕穿越時空。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中,別怪別人和社會。
他不是第一次插秧,但卻第一次有了不同的感受:
他現在不是在插秧,而是在繪圖,繪一幅自己能操縱的跨世紀跨時空的藍圖!
農業才能改變曆史!
沒有了它一切都是空中樓閣。他越發地堅定起來,更加細心地感受地身下機器的動作迴應。一切都好。
女生吳詠梅看到建國安董事的背影在對著自己微笑。背影會微笑?可她真的看到了。
男人的大笑迷人,微笑更迷人。尤其是有了愛的責任感的男人。哪怕是他的背影。
女生吳詠梅在明人農民的喧鬧聲中,卻悄悄地退出了。她還有好多自己的工作去做。比如屬於她自己的實驗室,還沒有安排好,一切都還沒有頭緒。她帶來的設備,除了國安刷下了一批外,那個著名的以克扣別人設備聞名的李子強,臭李子,反而捏著鼻子認下了很多,可現在還擺布不開。
想到李子強無奈的表情,女生吳詠梅就想笑。這些人哪,以後就知道酶工程的重要了,不一定比鋼鐵的作用差!
但那需要時間呀!女生吳詠梅走在1649年的春天,感覺自己好輕盈。
明人農民們剛才還目瞪口呆,整個場麵全是冷場,隻聽得一片吸氣聲。可當他們中有人大膽地下到大田裏,看了下插秧效果後,立刻歡喜地叫起來。
他喊了幾句後,四周響起了一片叫好聲。盡管那個明人農民被踢了幾腳,卻依然揉著屁股笑。
赤嵌農業基地的安全部長郝鋼部長,踢完了那個明人農民的屁股,當然他收著勁呢,意思意思得了,今天大家都高興。
郝鋼部長板著臉對他的小奴仆小王四說:“你跟上去,看到吳詠梅教授安全迴到基地後,再迴來。你要記住,她這樣的人才是你們的……守護神!”
小王四心裏嘟囔著,正看得熱鬧呢……憑啥她是守護神,我看你才是!
最煩你板著臉,給我難喝的奶粉湯你這樣,給我好吃的雞蛋你也這樣,惡神!
但他可不敢不聽話,尾隨著女生吳詠梅,不,是女教授吳詠梅去了。
郝鋼部長斜眼看了下,又有一批從山區來的土著來了,現在他們正呆呆地看著插秧呢。還好,他們不像是來搗亂的樣子。
郝鋼部長不自覺地撫摸了一下自己的手槍。手槍告訴他,它一直在準備著。
郝鋼部長自己悄悄地笑了。偶然有明人農民看見了,感覺好像他們害怕的郝鋼部長,怎麽忽然變成了鄰居家的小哥?
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為何來得如此之晚
穿越者們在插秧,明人農民們也跟著歡喜,他們一大幫子人在機耕路上手舞足蹈起來。還有人高叫著穿越者們聽不懂的話,還一套一套的。有人笑,有人哭,真有意思。
原來大田裏修這樣的路是給那個物件用!早說啊,一開始讓我們糊裏糊塗的。明人農民笑得開心,哭得有趣,好像那插的稻秧都是他們的一樣。不過也別說,這裏麵還真有人家三成呢。
但是,這三成可不好拿。
他們明人農民也為那大田付出了心血。機耕隻能解決水田田地的基本麵,人工方麵的收尾工作也很重要。一些小石子和硬質土塊無法機械化處理,隻能他們上了,當然這時候的工作強度要小了很多。
等這批秧苗完活後,漢唐集團的人對明人農民說過,後麵還有幾批,直到把開出的水田都插完。一切活兒還得照樣重複好幾遍。
明人農民們對此表示淡定,農民的活兒本來就是萬萬年,一天到頭都要忙!
不過這一次和漢唐集團的人一起勞作還不算太累人。真好,每天還有馬票拿。
忙完這些,他們還得去土豆地、地瓜地、玉米地忙活。最後還要集體去甘蔗田裏對付那些宿根,打壟和鬆蔸都是很累人的活兒。不過比起這活兒,在其它的田地裏平整和起壟,也輕快不到哪去。
土豆、地瓜、玉米也和水稻一樣,高產的種子配上當地的原生種一同種植,不過讓明人農民感到新鮮的是,他們看到這幾樣物件也正在新開出的秧田裏育秧。
他們認得出這幾樣品種,隻不過把玉米叫番麥而已。
如果不幹涉曆史的發展,從這些外來物種的稱號上,我們可以看明人大陸上的人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心態變化:
但凡帶“胡”字的,大多是兩漢、南北朝傳入中國的;帶“番”字的,就是明朝以後,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帶“洋”字的,洋蔥、洋白菜等等,可能是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傳入的。
如果不是穿越者們的到來,用不著我多說,大家可以看出明大陸人的民族自尊心是怎樣一步一步變化的。
漢唐集團的建國安董事說現代高產種和古代原生種搭配種植,效果最好了,那就是最好了。誰也沒有懷疑過。
其實穿越者們帶了螺旋起壟刀,開溝扶壟器和旱地刀等工具,但是他們計算了一下,這樣的活兒還是用人工合適一點。
新港社投靠的較早,可以置換出一些明人農民去幹地裏的活兒。穿越者們則省了柴油。小氣樣子吧。
順便說一句,荷蘭人把土豆和花生帶到台灣後,當地人把土豆叫做荷蘭豆,卻把花生叫土豆。穿越者們來了後,強行都給改了過來,還好,此時這兩樣還不算普及,等以後台灣的明人叫習慣了,改口可不容易。又是個潛在的障礙。
當然,目前還是以水稻種植為主,其他的往後麵排。台南真是個精華之地,種什麽都可以,節氣的問題不用太考慮。
在計劃中,穿越者們把第一步目標分成兩期。
前期,先建成一家敞開式育秧工廠,利用現有的條件來實現統一管理、統一控製、統一施肥打藥,充分利用上台南良好的水、熱的自然條件。當然這是在穿越者們的技術支撐下。
他們不去追求自動化,用人力好了。特別是在當前明人農民青壯年勞力不足的情況下。
要不然穿越者們哪裏會舍得使用柴油去大搞機耕?
明人農民們習慣於種旱稻。我們尊重你的選擇,可是你也得先育秧啊?怎麽到了台灣後和當地土著學了呢?一點也沒有體現出文化的先進性來。
考慮到明人農民可能對旱育秧等抗旱育秧技術接受能力不夠,容易造成秧苗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敞開式育秧工廠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旱育秧。
這樣一來可實現適期早播早栽。
建國安董事通過詢問當地的明人農民,發現他們其實還可以提前種植,不必嚴格遵循教科書。首次種植浪費了點時間喲。
後期計劃是,建成具有本時空特點的溫室大棚,利用溫室大棚工廠化集中育秧,可根據水稻秧苗生長發育所需,合理地調控溫度、濕度,為秧苗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還期望實現四分之一的自動化生產。
這樣可提早水稻播期,縮短秧苗生長期,有利於秧苗及早栽插至大田,對避開水稻生長後期高溫伏旱的影響,實現水稻穩產增產十分有利。
水稻的問題解決後,其它的問題就不太重要了。玉米可算最後一個大項,排在甘蔗前。穿越者們從來沒有想過利用蔗糖可以換迴大量商品糧和銀兩,他們隻想著先如何生存了。所以甘蔗被排在後麵了,畢竟不能讓那些宿根白白荒了。
在穿越者們的計劃表中,紅星工業區的水泥應該在玉米秧苗下地前能夠達到量產,以實現機井的建設。
否則,沒有機井的配合使用,誰都無法保證玉米的正常生長。而且連帶著關係到甘蔗的澆灌。它們都是用水大戶。
問題都是一環扣一環,這是個大大的係統。
工業發展和農業發展的相互促進相互依靠,在穿越者們的手裏得到理論上的完美展現。
一切隻是個時間問題了。
看完漢唐集團的插秧後,楊童生和劉結首慢慢行走在赤嵌溪的河岸上,楊童生慢慢平複了他剛才激動的心。
從漢唐集團的人來到這裏開始,楊童生一直淡定無語。
他從不似那些明人農民般傻嗬嗬地圍觀。他不是看不上農民,恰恰相反,像他這樣的農村大家族裏的書生,對農業那是相當的關心。
耕讀世家,在這個時代倍受尊重。但我們可以看到“耕”字是排列在前的。
博得功名,可躋身於公堂,以待光宗耀祖,照顧家族中的晚輩;時運多舛,可耕作於田地,期待上位者訪賢於野。
但無論如何境地,他們都要手持聖人之書。
聖人之論微言大義,已是人間至論。
趙普,平民武夫出身,以半部《論語》治天下。楊童生深以為然。
重視生產,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無為而治,發展耕織。一個糾糾武夫尚能如此,熟讀全本的楊童生更能如此。可惜沒有機會。
王安石的那句總評之言,更是深得楊童生心意:
“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貴者因書而守成”。
此書豈不是指聖人之言?古人版的“知識改變命運”。大概就是這意思吧。
所以,在漢唐集團的人把赤嵌地區弄得雞飛狗跳之時,他依然在家中安坐,手持聖人之言,毫不理會。各種令人難以到信的傳言不斷傳到他的耳朵裏,但楊童生依然端坐。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其奈我何?換個人收租子而已。此時,明大陸換得比這裏頻多了。
楊氏家族所租用的土地,在此地自有下人料理,無須他親自操心。
後來,漢唐集團的人發布號令說,人人都要親自前往登記,他人不可替代。劉結首幾次三番上門求自己,他才愛搭不理地前去登記。
登記時,他非常不明白那些人為何要用小盒子比劃他一下。劉結首也是一直不明白,當他看見楊童生經過此事後,小聲向楊童生請教。
楊童生也是迷惑,沉吟半刻,含糊地來了句:奇淫技巧,不足掛齒。
劉結首一聽,想了想也對,他知道不知道有什麽用?能換來稻米嗎?還是好生將漢唐集團交待的“工作”做好即可。
在雇傭明人農民挖好水渠後,其實那水渠完全是穿越者們直接使用挖掘機挖出來的,隻不過讓他們跟在後麵,做做收尾工作而已。比如拍出倒梯形截麵。
不過好在給他們做個示範後,明人農民立刻就明白了。
穿越者們不知道的是,人家明人農民還在心裏嘲笑他們道:“誰家水渠不是這樣修的,喊了半天倒梯型,倒梯型,誰聽得懂!”
就在這一天的早晨,赤嵌農業基地的插秧工作正式開始。
穿越者們把他們家底裏的插秧機全拿出來。關鍵的時候到了。
日本人一共送了他們四台久保田乘坐式高速水稻插秧機,可分六行、八行、十二行三個不同的檔。它速度快,不易倒苗和漏插。在那麵的世界裏比較有名氣,要不穿越者們也不會貸款買它們。
這四台插秧機所占的噸位,一下子把其它手扶式的插秧機全取消了,不過當初李子強拍著胸脯說,人力插秧機,他保證在穿越後的第二年內解決。
第一波插秧他們要一次性插秧兩千畝,正好是四台插秧機的滿負荷工作量。當然有些邊邊角角的地方明人農民也要上場。
現代技術加古代技術統統上馬吧!
建國安董事現在輕輕鬆鬆地坐在機座上。
此時赤嵌地區陽光明媚,春風微微吹拂著每一個人。一個好天氣。
建國安董事的心裏麵鮮花朵朵開放,仿佛真是此時的春風吹開的,格外寫意。是啊,生活的本質我改變不了,但我可以選擇我生活的環境,這環境包括我想和誰玩,想遵守怎樣的價值觀念。
現在我選擇不和你們玩了,讓你們的評價體係見鬼去吧,讓你們爛在一起吧!噢,我現在在新的世界裏好好生活!
建國安董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已然卸下了一個擔子,一個原本不是他一個該承擔的擔子。
秧盤育秧就這點好,很容易就可以按各種規格和數量把秧苗擺放好,它們的根係還都帶著底肥土團。
圍觀的明人農民有很多,他們看個開頭後,也要去插秧。圍觀者中,還有一些來看熱鬧的明人群眾,男女老少都有,整個場麵鬧哄哄的。
但建國安董事卻很容易就在人群中看見女生吳詠梅,他衝著她擺了擺手,告訴她,他已經完全明白了她的心意。不要她有一點點地擔心。
男人嘛,連自己心態都調整不過來,還稱得起男人這個稱號?!
他輕鬆地啟動了插秧機,插秧機開始運行起來。小日本的產品真心不錯,運行非常平穩。沒有國產貨那種顫抖。
八行水稻苗如約定般整齊而準確地插在平均一厘米水深的大田裏。
建國安董事沒有往後看,他不用去觀察插秧效果,他的身體就能感受到,身下的插秧機抓苗、插苗的動作運行非常好。
建國安董事更沒有迴頭去看女生吳詠梅,他相信她肯定明白了自己剛才的揮手。愛,不需要反複表白。
這世界有一個人真的愛你就足夠了,哪怕到天涯海角,哪怕穿越時空。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中,別怪別人和社會。
他不是第一次插秧,但卻第一次有了不同的感受:
他現在不是在插秧,而是在繪圖,繪一幅自己能操縱的跨世紀跨時空的藍圖!
農業才能改變曆史!
沒有了它一切都是空中樓閣。他越發地堅定起來,更加細心地感受地身下機器的動作迴應。一切都好。
女生吳詠梅看到建國安董事的背影在對著自己微笑。背影會微笑?可她真的看到了。
男人的大笑迷人,微笑更迷人。尤其是有了愛的責任感的男人。哪怕是他的背影。
女生吳詠梅在明人農民的喧鬧聲中,卻悄悄地退出了。她還有好多自己的工作去做。比如屬於她自己的實驗室,還沒有安排好,一切都還沒有頭緒。她帶來的設備,除了國安刷下了一批外,那個著名的以克扣別人設備聞名的李子強,臭李子,反而捏著鼻子認下了很多,可現在還擺布不開。
想到李子強無奈的表情,女生吳詠梅就想笑。這些人哪,以後就知道酶工程的重要了,不一定比鋼鐵的作用差!
但那需要時間呀!女生吳詠梅走在1649年的春天,感覺自己好輕盈。
明人農民們剛才還目瞪口呆,整個場麵全是冷場,隻聽得一片吸氣聲。可當他們中有人大膽地下到大田裏,看了下插秧效果後,立刻歡喜地叫起來。
他喊了幾句後,四周響起了一片叫好聲。盡管那個明人農民被踢了幾腳,卻依然揉著屁股笑。
赤嵌農業基地的安全部長郝鋼部長,踢完了那個明人農民的屁股,當然他收著勁呢,意思意思得了,今天大家都高興。
郝鋼部長板著臉對他的小奴仆小王四說:“你跟上去,看到吳詠梅教授安全迴到基地後,再迴來。你要記住,她這樣的人才是你們的……守護神!”
小王四心裏嘟囔著,正看得熱鬧呢……憑啥她是守護神,我看你才是!
最煩你板著臉,給我難喝的奶粉湯你這樣,給我好吃的雞蛋你也這樣,惡神!
但他可不敢不聽話,尾隨著女生吳詠梅,不,是女教授吳詠梅去了。
郝鋼部長斜眼看了下,又有一批從山區來的土著來了,現在他們正呆呆地看著插秧呢。還好,他們不像是來搗亂的樣子。
郝鋼部長不自覺地撫摸了一下自己的手槍。手槍告訴他,它一直在準備著。
郝鋼部長自己悄悄地笑了。偶然有明人農民看見了,感覺好像他們害怕的郝鋼部長,怎麽忽然變成了鄰居家的小哥?
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為何來得如此之晚
穿越者們在插秧,明人農民們也跟著歡喜,他們一大幫子人在機耕路上手舞足蹈起來。還有人高叫著穿越者們聽不懂的話,還一套一套的。有人笑,有人哭,真有意思。
原來大田裏修這樣的路是給那個物件用!早說啊,一開始讓我們糊裏糊塗的。明人農民笑得開心,哭得有趣,好像那插的稻秧都是他們的一樣。不過也別說,這裏麵還真有人家三成呢。
但是,這三成可不好拿。
他們明人農民也為那大田付出了心血。機耕隻能解決水田田地的基本麵,人工方麵的收尾工作也很重要。一些小石子和硬質土塊無法機械化處理,隻能他們上了,當然這時候的工作強度要小了很多。
等這批秧苗完活後,漢唐集團的人對明人農民說過,後麵還有幾批,直到把開出的水田都插完。一切活兒還得照樣重複好幾遍。
明人農民們對此表示淡定,農民的活兒本來就是萬萬年,一天到頭都要忙!
不過這一次和漢唐集團的人一起勞作還不算太累人。真好,每天還有馬票拿。
忙完這些,他們還得去土豆地、地瓜地、玉米地忙活。最後還要集體去甘蔗田裏對付那些宿根,打壟和鬆蔸都是很累人的活兒。不過比起這活兒,在其它的田地裏平整和起壟,也輕快不到哪去。
土豆、地瓜、玉米也和水稻一樣,高產的種子配上當地的原生種一同種植,不過讓明人農民感到新鮮的是,他們看到這幾樣物件也正在新開出的秧田裏育秧。
他們認得出這幾樣品種,隻不過把玉米叫番麥而已。
如果不幹涉曆史的發展,從這些外來物種的稱號上,我們可以看明人大陸上的人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心態變化:
但凡帶“胡”字的,大多是兩漢、南北朝傳入中國的;帶“番”字的,就是明朝以後,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帶“洋”字的,洋蔥、洋白菜等等,可能是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傳入的。
如果不是穿越者們的到來,用不著我多說,大家可以看出明大陸人的民族自尊心是怎樣一步一步變化的。
漢唐集團的建國安董事說現代高產種和古代原生種搭配種植,效果最好了,那就是最好了。誰也沒有懷疑過。
其實穿越者們帶了螺旋起壟刀,開溝扶壟器和旱地刀等工具,但是他們計算了一下,這樣的活兒還是用人工合適一點。
新港社投靠的較早,可以置換出一些明人農民去幹地裏的活兒。穿越者們則省了柴油。小氣樣子吧。
順便說一句,荷蘭人把土豆和花生帶到台灣後,當地人把土豆叫做荷蘭豆,卻把花生叫土豆。穿越者們來了後,強行都給改了過來,還好,此時這兩樣還不算普及,等以後台灣的明人叫習慣了,改口可不容易。又是個潛在的障礙。
當然,目前還是以水稻種植為主,其他的往後麵排。台南真是個精華之地,種什麽都可以,節氣的問題不用太考慮。
在計劃中,穿越者們把第一步目標分成兩期。
前期,先建成一家敞開式育秧工廠,利用現有的條件來實現統一管理、統一控製、統一施肥打藥,充分利用上台南良好的水、熱的自然條件。當然這是在穿越者們的技術支撐下。
他們不去追求自動化,用人力好了。特別是在當前明人農民青壯年勞力不足的情況下。
要不然穿越者們哪裏會舍得使用柴油去大搞機耕?
明人農民們習慣於種旱稻。我們尊重你的選擇,可是你也得先育秧啊?怎麽到了台灣後和當地土著學了呢?一點也沒有體現出文化的先進性來。
考慮到明人農民可能對旱育秧等抗旱育秧技術接受能力不夠,容易造成秧苗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敞開式育秧工廠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旱育秧。
這樣一來可實現適期早播早栽。
建國安董事通過詢問當地的明人農民,發現他們其實還可以提前種植,不必嚴格遵循教科書。首次種植浪費了點時間喲。
後期計劃是,建成具有本時空特點的溫室大棚,利用溫室大棚工廠化集中育秧,可根據水稻秧苗生長發育所需,合理地調控溫度、濕度,為秧苗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還期望實現四分之一的自動化生產。
這樣可提早水稻播期,縮短秧苗生長期,有利於秧苗及早栽插至大田,對避開水稻生長後期高溫伏旱的影響,實現水稻穩產增產十分有利。
水稻的問題解決後,其它的問題就不太重要了。玉米可算最後一個大項,排在甘蔗前。穿越者們從來沒有想過利用蔗糖可以換迴大量商品糧和銀兩,他們隻想著先如何生存了。所以甘蔗被排在後麵了,畢竟不能讓那些宿根白白荒了。
在穿越者們的計劃表中,紅星工業區的水泥應該在玉米秧苗下地前能夠達到量產,以實現機井的建設。
否則,沒有機井的配合使用,誰都無法保證玉米的正常生長。而且連帶著關係到甘蔗的澆灌。它們都是用水大戶。
問題都是一環扣一環,這是個大大的係統。
工業發展和農業發展的相互促進相互依靠,在穿越者們的手裏得到理論上的完美展現。
一切隻是個時間問題了。
看完漢唐集團的插秧後,楊童生和劉結首慢慢行走在赤嵌溪的河岸上,楊童生慢慢平複了他剛才激動的心。
從漢唐集團的人來到這裏開始,楊童生一直淡定無語。
他從不似那些明人農民般傻嗬嗬地圍觀。他不是看不上農民,恰恰相反,像他這樣的農村大家族裏的書生,對農業那是相當的關心。
耕讀世家,在這個時代倍受尊重。但我們可以看到“耕”字是排列在前的。
博得功名,可躋身於公堂,以待光宗耀祖,照顧家族中的晚輩;時運多舛,可耕作於田地,期待上位者訪賢於野。
但無論如何境地,他們都要手持聖人之書。
聖人之論微言大義,已是人間至論。
趙普,平民武夫出身,以半部《論語》治天下。楊童生深以為然。
重視生產,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無為而治,發展耕織。一個糾糾武夫尚能如此,熟讀全本的楊童生更能如此。可惜沒有機會。
王安石的那句總評之言,更是深得楊童生心意:
“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貴者因書而守成”。
此書豈不是指聖人之言?古人版的“知識改變命運”。大概就是這意思吧。
所以,在漢唐集團的人把赤嵌地區弄得雞飛狗跳之時,他依然在家中安坐,手持聖人之言,毫不理會。各種令人難以到信的傳言不斷傳到他的耳朵裏,但楊童生依然端坐。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其奈我何?換個人收租子而已。此時,明大陸換得比這裏頻多了。
楊氏家族所租用的土地,在此地自有下人料理,無須他親自操心。
後來,漢唐集團的人發布號令說,人人都要親自前往登記,他人不可替代。劉結首幾次三番上門求自己,他才愛搭不理地前去登記。
登記時,他非常不明白那些人為何要用小盒子比劃他一下。劉結首也是一直不明白,當他看見楊童生經過此事後,小聲向楊童生請教。
楊童生也是迷惑,沉吟半刻,含糊地來了句:奇淫技巧,不足掛齒。
劉結首一聽,想了想也對,他知道不知道有什麽用?能換來稻米嗎?還是好生將漢唐集團交待的“工作”做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