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他也提了個意見,“兩位皇子之前沒有得到教導,陛下如今既然要為兩位殿下考慮,是否也該延請名師教導?”


    “自然。不過此時朕還需考慮一番。”李長庚道。


    宗正寺卿十分滿意的走了,臨走前還表示如果李長庚想好了,可以告訴他,因為他這裏有好幾位能夠為皇子啟蒙的儒師。


    赫連轍親自送宗正寺卿出宮,兩人在路上進行了一番簡短的交談。


    “誠如赫連將軍所說,陛下竟能意識到自己多年前的錯誤,重新開始重視子嗣之事。本王一想起來,就覺得高興啊!身為帝王,本就該為皇家開枝散葉!不是本王議論陛下後宮之事,隻是之前那位徐妃,實在遊戲不像話了!”宗正寺卿對赫連轍道。


    赫連轍微笑,“這是自然。如今徐妃已經被貶,宮中以江夫人為首,風氣自然不同。”


    “如此說來,赫連將軍倒是對這位江夫人評價甚高?”宗正寺卿聞言皺眉。


    赫連轍點頭道,“自然。江夫人聰明睿智,十分賢惠,最重要的是能夠勸諫君王。如今兩位皇子,也是她主動提出養在膝下,才讓陛下如此重視。隻是……”他說著麵上卻露出幾分憂色,“陛下如今還拿不定要為江夫人晉封什麽樣的位分。此事拖得越久,就越是不利啊!”


    宗正寺卿是個聰明人,察言觀色,自然很快明白了赫連轍的意思,“江夫人膝下養著兩位皇子,賢良淑德,實屬難得。陛下的確應該早早晉位,以安眾人之心。”


    “話是這麽說,可江夫人十年前就已經居妃位,如今若隻是恢複原本的位分,恐怕不太妥當。”赫連轍道。


    “妃之上還有貴妃。”宗正寺卿毫不猶豫的道。


    赫連轍微微一笑,沒有答話。如果隻是貴妃之位,他何必在這裏跟此人掰扯?貴妃之位,李長庚一人便可決之。


    見他這樣的表情,宗正寺卿麵上的笑容淡了下來,有些猶豫的指了指太極宮的方向,“那位的意思?”


    “王爺是聰明人,想來應該明白。若非如此,也委實不敢勞動王爺。”赫連轍道。


    宗正寺卿立刻皺起眉頭。他能夠坐在這個位置上,就是因為輩分大,在皇室之中的聲望足夠高。所以雖然這其實是個類似於閑職的職位,但宗正寺卿卻還是兢兢業業,想要為皇帝管理好宗室。


    當然,似立後立妃立儲這樣的事,他也是說得上話的。之前厭惡徐妃,屢次催促李長庚廣開後宮的人之中就有他的一份。最後才讓李長庚因為跟徐玉容起爭執,從而前往西山圍場,令江素有機可乘。


    如今,赫連轍需要他擺明車馬的站到江素這邊來,將江素拱上那個位置,宗正寺卿自然要猶豫。


    “可她的身份不合適!”他道。


    赫連轍搖頭,“等兩位殿下過繼到夫人膝下,自然就合適了。這也是陛下的意思。”


    既然是皇帝的意思,那就要再考慮一下了。李長庚近年來越發的乾綱獨斷,不允許朝臣置喙自己的決定。政事尚且如此,何況後宮?他若是真的下定決心要封江素,誰能擋得住?


    宗正寺卿猶豫了一番,發現自己其實已經沒有了選擇和退路。


    赫連轍將此事對自己和盤托出,他現在若是拒絕,那就等於是直接反對皇帝了。所以沉默片刻,他又道,“其實也不必如此著急,先封貴妃,等到誕下皇嗣,再晉封不遲。到那時名正言順,天下人都不能說什麽。”


    “陛下隻怕夜長夢多。”赫連轍道。


    他句句話都提到皇帝,宗正寺卿在覺得渾身不舒服的同時,心裏又生出了另一個念頭。赫連轍手握重兵,跟皇帝關係甚篤,有了他在一旁支持,皇帝想做什麽,恐怕絕不會做不成的。


    這個宗正寺卿不合適,大不了再換一個!


    這個念頭一出現,就牢牢占據在他的腦海裏,再也不能夠忽視。所以最後,宗正寺卿眉頭緊皺,說出來的話卻帶了示弱的意味,“此事若是倉促成行,恐怕招人詬病。不如徐徐圖之。”


    赫連轍微微勾唇,知道這個人應該沒什麽問題了。


    他轉身迴去,李長庚見到他,便問,“怎麽去了那麽久?”


    “自然是為陛下分憂解難。”赫連轍道,“我已經為陛下說服了宗正寺卿。到時候陛下提議立後,他縱然不讚同,想來也不會反對。沒有他張目,其他人不過一盤散沙。”


    之後一段時間,赫連轍合縱連橫,毫不忙碌,短短時間之內,就說服了不少人讚同此事。到時候李長庚開了口,讚同的人比反對的人多,聲勢浩大,許多中間派就不敢出聲了。


    隻要形勢有利,李長庚自然能夠順勢將事情定下來。——實際上,如果不是怕江素被人詬病,就算滿朝文武都反對,李長庚也能一意孤行,立江素為後。


    隻是對赫連轍來說,雖然不知道江素為什麽非要這個位置,但既然是她想要的,那他自然要捧到她麵前。而且還必須是沒有瑕疵的。


    ……


    對於養孩子這件事,江素還是頗有經驗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偏不倚,不暴怒也不縱容,從最開始就立下規矩,他們自然就不敢造次。尤其是這兩個孩子膽子那麽小。


    所以江素在把人接過來之後,便製定了一係列的規矩,讓李玉兒拿去貼在兩位皇子的住處,又讓人念給他們聽,解釋其中的意思,務必要讓他們明白到底有什麽規矩,不守又會是什麽下場。最後,日日如此重複,他們自然就會記住了。


    果然,不過幾日功夫,兩個孩子便有了幾分脫胎換骨的意思。雖然還是安靜沉默,但大概已經明白了“隻要守規矩就不會被趕走”“留下來就有飽飯吃不會被人欺負”這兩個最重要的生存道理,所以非常聽話。


    而後江素便將教導的責任交給了師傅們。身為皇子,李長庚即便不重視,也會有臣子專門教導,並不需要江素過多的插手。


    不過江素反正也沒什麽事,便每日都跟著過去聽。一開始師傅們都有些無措,不知道這種事情合不合規矩——其實當然是不合的,畢竟是帝王嬪妃,哪裏有跟大臣共處一室的道理?


    不過這些師傅們年紀都不小了,頭發胡子都白了,也就沒有那麽多講究。最後李長庚親自拍板,將此事定下,自然不會再有人提出異議。


    聽了幾日的課之後,宮裏宮外便漸漸傳出消息,說是江夫人有情有義,將兩位皇子教導得很好,勝過當初的徐妃百倍。大致意思如此,不過說法各有不同。這都是江素命李玉兒傳揚出去的。


    她要為自己造勢,自然免不了一個好名聲。


    等到估摸著消息已經傳出去之後,江素看了看時間,正好,又到了新的一個月。


    每月初一,外命婦入宮請安。


    其實本來應該是皇後的責任,畢竟隻有一國之母,才當得起這些夫人們的請安。但是既然中宮空懸,這事自然也必須要有人來打理。之前是徐玉容,如今順理成章,轉入江素手中。


    這是江素頭一次跟這些命婦們見麵,她對她們不了解,她們對她就更加好奇了。尤其是宮中的消息傳出去之後,人人都知道江夫人仁義,雖然真假尚且值得商榷,但想來比徐氏好是一定的。


    況且江素的經曆,也頗具有傳奇色彩。


    十年前被皇帝厭棄,貶入冷宮之中。而且是長安城之外的上陽宮。即便如此,她也有本事鯉魚翻身,在蟄伏十年之後重新奪得李長庚的寵愛,還將徐玉容擊敗。這樣一個人,連天下帝王亦被她握在掌中,自然會令這些閨閣女子們憧憬向往。


    等到見了真人之後,她們也不得不承認,傳言也有可靠之處。至少江素看上去裝扮十分淺淡,並不似當初徐妃濃妝豔抹,身上的衣飾不是紫色就是玫紅,其中野心昭然若揭。


    再坐下來說說話,溫言細語的江素就更令大家生出好感了。尤其是她竟能一一叫出個人姓氏,知道她們的夫君分別是什麽官位,有針對性的聊天,不冷落任何一個人,令人如沐春風。


    讓人不能不讚一聲,果然不愧是陛下看重的人選,好個江夫人!


    這一次入宮請安之後,江素的好名聲便坐實了下來。


    之後江素便不再有什麽動作。


    雖然看似她什麽都沒做,但江素知道,枕頭風這東西,究竟有多厲害。


    ☆、第45章 立為皇後


    天成十三年八月十五日,中秋。


    四時八節之中,以清明,端陽,中秋和春節最為隆重。清明祭掃,端陽祈福,中秋團聚,春節新舊之交。


    因此中秋這日,朝中和宮中都各有慶典。另外宮中還會備上各色月餅和點心,讓皇帝賞賜群臣。


    江素自從甘泉宮迴來之後,因為李長庚已經有了重立之意,所以沒有讓她繼續住在太極宮,也沒有入住兩儀宮。兩儀宮是皇後居所,即便她隻是住在偏殿之中,但是其中所蘊含的意思,恐怕也是昭然若揭。江素從不授人以柄,更不會落下這樣的名聲。


    所以她如今住在兩儀宮附近的一棟小樓之中。


    這棟樓據說是帝後賞景所用,平日裏是閑置著的。江素看中之後,收拾一番便住了進去,將本來打算給她安排住處的李長庚晾在了一邊。李長庚見她喜歡,便也沒有多說。


    這棟樓是木質結構,有盤旋而上的樓梯和模板鋪成的走廊,看上去精巧又秀氣雅致。


    是夜,在宮中歡聚過後,李長庚跟江素二人單獨備了席麵,坐在木樓的走廊上,一邊賞月一邊飲酒聊天。


    李長庚的心情很好。


    從行宮迴來之後,江素便沒有給過他這樣的好臉色了。今夜兩人能安安靜靜的坐在一處說話,實在是難得。他已經被折騰得怕了,江素如今迴心轉意,他自然隻有滿心喜歡。


    再者立後的事,經過這段時間的準備,已經差不多了,他正準備挑個好時機便對朝臣公布,所以這會兒麵對江素時,心中也是十分有底氣。一不小心,便喝多了。


    江素耐心極好,她自己沒有喝幾口酒,卻一邊引著李長庚說話,一邊勸酒,沒多會兒李長庚便暈暈乎乎,有了醉意。然後江素又勾著他說了好多先帝和先皇後還在時的事。


    那時當然比如今快活多了。李長庚那時候雖然隻是太子,沒有獨掌大權,但卻是萬千寵愛集於一身,什麽事情都不必操心。


    或許是因為當初的迴憶太過美好,於是當天夜裏,李長庚做了個夢,夢見了登基之前的事。


    李長庚的生母元昭皇後是個奇女子,她出身江南富庶的商戶之家,雖然沒有人做官,但是在當地的人望,卻遠飛普通官員可比。大約也因此養成了她精明算計的驕傲性情。李長庚受她影響頗多,所以即使後來貴為皇帝,卻總改不掉在女性麵前做小伏低的樣子。


    徐玉容能夠拿捏得住李長庚,時在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麽優秀,隻不過因為那時她最肖似先皇後罷了。


    不過這種相似,也隻是徒有其型,並無其神。


    或許李長庚遲遲不立她為皇後,也正是因為看清楚了這一點。


    事實上李長庚自己真正喜歡的,是江素這種類型。身姿窈窕,美麗出塵。若非如此,十年前江素也不能得寵。可惜的是她的性子比元昭皇後更驕傲,手段卻實在是查了太多,才會被徐玉容算計。


    但是現在的江素卻截然不同!


    在她身上,李長庚隱隱看到了自家母後的影子。江素身上既有他所喜歡的特質,又有他所敬慕的幕後的特點,又怎能不讓李長庚另眼相待呢?


    這實在是一個過於美好的夢境,當初的一切宛然如在眼前。當李長庚一夢醒來時,心下未免生出幾分悵然。


    隻是這悵然才剛剛冒頭,他睜開眼睛就看到了江素。


    這一瞬間,夢裏那些本該因為無所寄托而失落的情緒,似乎一下子就有了可以依憑的對象。


    “陛下?”見李長庚怔怔的看著自己,江素微笑著開口喚道。


    李長庚一瞬間從那種恍惚之中迴過神來,一切的落到實處,與夢境截然不同。但他心中卻並沒有失落,反而因為江素那個酷似夢中母後的笑容而心中鼓噪起來。


    “什麽時辰了?”頓了片刻,他才問。


    江素道,“時候還早,今日沒有早朝,陛下再歇會兒吧?”說著見李長庚皺著眉,抬手去揉額頭,便端了醒酒湯過來,“陛下可是宿醉頭疼?這是妾親手熬的,陛下喝了會覺得好些。”


    李長庚喝了醒酒湯,卻沒有聽江素的勸說再休息一會兒,而是直接去了前頭,說是有事要處理。


    江素微笑著將人送出去,站在門口一直目送著李長庚走到太極宮,瞧不見了,這才迴轉。


    沒一會兒那邊就傳來消息,李長庚召禮部尚書入覲,商議立後之事!


    如果李長庚知道就連太極宮的消息,江素也能那麽快就知道,一定會大吃一驚。


    天成十三年八月十六日,皇帝召集諸臣,商議立後事,言昨夜團圓佳節,元昭皇後入夢,選立江氏。


    雖然大家都不覺得所謂元昭皇後入夢是真的,但皇帝既然肯扯出這個大義,可見對立後之事的決心之堅定。因此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朝堂,引起一陣嘩然。


    十七日早朝,皇帝命廷議此事。令人驚訝的是,其中同意立後的人,竟也占了半數之人,雙方爭辯整日,引經據典,慷慨陳詞,直到日頭西斜。最後立後派以微弱優勢取勝,將此事抵定。


    江素聽到消息時都有些難以置信,因為事情太順利了。她本來以為,因為此事至少要僵持一兩個月,最後才會在李長庚的堅持下成功。所以她後麵還有一係列的計劃,務必要堅定李長庚立後的決心。


    卻沒想到,才不過一日的功夫,事情竟然就定下來了?


    若是這件事如此容易,當初徐玉容也不會整整十年還求而不得,這其中是什麽地方出了問題?


    但任由江素如何百思不得其解,事情進展順利,總是令人高興的。


    所以等到李長庚下朝之後,來到江素這裏,便難得得到了江素笑臉相迎。自從他幸了謝婉之之後,江素一直對他十分冷淡,如今才見笑臉。看來阿轍說得不錯,給她晉位,的確是彌補她的好辦法。


    大概是自覺已經補償了江素,所以李長庚底氣足了,便不免生出些別樣的心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寵妃造反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衣青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衣青箬並收藏寵妃造反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