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消息傳出。
大名學宮之主南懷瑾晉級成為了賢者。
一時之間,百姓轟動,各個世家大族皆感震驚。
隨後,許多讀書人紛至踏來,前往府邸,送禮賀喜,以為示好。
文位突破賢者,可謂是人族高層了,影響力極大,由不得他們不如此。
就相當於世俗王朝之中,升官發財了一樣。
可惜的是,那些人基本上都吃了一個閉門羹,都被打發走了。
隨後,立馬就有消息流傳出來,將在七日之後,舉辦宴席。
很多人都收到了南府送來的帖子,蘇道之也不例外。
不僅是他,還有更多的青年才俊,大儒名流,也獲得了邀請,可以前來參加。
甚至,其他府城之中,也有人搞到了邀請帖,星夜兼程而來。
七天時光一晃而過。
蘇道之收拾整潔,安步當車,來到府邸前。
“今天倒真是熱鬧……”
蘇道之望著前方熱鬧的人群,擠滿了的馬車,心中不由暗自念叨一句。
交了請帖,送了禮物,唱了名號,便被下人客氣地帶了進去。
這座府邸,當真是寬廣,有種園林的味道,一步一景,小橋流水,鬆柏竹林,美不勝收。
在最裏麵的院落中。
大儒學士、世家大族家主族長,濟濟一堂,相互交談,含笑議論。
這些都是平日裏很難見到的景象。
蘇道之這五年也不是白混的,見到有不少熟人,當即上前,跟他們打過招唿。
然後才在丫鬟的帶領之下,來到了一處軟榻。
手邊還有一個小桌椅,擺放了果盤,茶壺,茶杯。
喝一口淡茶,蘇道之目光掃視,忽然一怔。
門口之處,一同走來了三個人,都是青春年少,唇紅齒白,年紀二十上下。
一人叫做馬文才,一人叫做梁雨生,一人叫做周鶴軒。
這三位是最近二十年間,繼蘇道之以後,大名府最為傑出的少年天才。
一些詩會之中,但凡有這三人中的一個參與,其詩會魁首就沒有其他人什麽事情了。
近些年來,名聲是越來越大了,少有的天才,都達到了文師巔峰,難怪能來這裏落座。
就在蘇道之觀察之時,耳邊忽然聽到有人正在叫自己。
轉頭望去,是一位中年人。
蘇道之認得他,也是南懷瑾的學生,名叫馬茹。
論與南懷瑾的親疏遠近,這個馬茹要超過蘇道之。
隻是,馬茹一向深居簡出,不苟言笑,清高孤傲。
五年時間,蘇道之也沒見過多少麵,交情不深。
蘇道之站起來,衝他微笑道:“馬師兄,請坐。”
馬茹微微搖頭,並沒有坐下,而是露出一絲微笑:“蘇師弟,老師讓我帶你過去。”
他平日裏不苟言笑,這尚且是蘇道之第一次見到微笑,頗為新奇。
蘇道之點頭,一邊走一邊問道:“不止老師喊我過去有何要事?”
馬茹微微搖頭,略顯疑惑:“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不過看老師的樣子,倒是非常開心。”
馬茹說了一句,側頭不由打量一眼蘇道之。
對於這個師弟,他有一些了解。
知道其從殺妻之後,多有大徹大悟之感,為人方麵,也高調了很多寫了不少暢銷,還兼任鎮妖職責。
幾年下來,一直正守在大黃山,從來沒有出現過問題。
對這,馬茹是比較佩服的。
同時,他心中,其實是有些了然的,對蘇道之能夠擔任這一個職務的了然。
他料想蘇道之隻怕已凝聚出來了書靈,是非常厲害那種。
若非如此,恐怕不能安穩鎮守大黃山。
靜室當中。
三個人安坐。
三人安坐,為首之人,自然是南懷瑾。
此刻的他,臉上皮膚嫩滑如玉,原本有的一些皺紋全部消失了,整個人臉色紅潤,精氣神十足。
一襲青衣穿在他身上,儒雅十足,手中握著一張卷帛,很有書生之氣。
“陋室銘,或許算不上千古文章,但稱兩百年一見,並不為過……”
南懷瑾感慨的說著,隨即把目光放在蘇道之身上,讚許道:“小蘇,你可知道,我為什麽如此快就能夠達到賢者之境?”
蘇道之也看到了他手中的感慨,心中明了,開口道:“莫非是我當年送出來的《陋室銘》?”
“我記得當時老師也說過了,這一篇陋室銘,能夠錘煉文膽。”
“是啊。”
南懷瑾迴憶說道:“當日你做出這一篇文章,我隻是聽到了一半兒,卻也感受到了文膽的震動,知道我的機緣來了。”
“五年時光,我以此篇章錘煉文膽,終於是有了賢者的成就……”
馬茹聽到這些話,頓時目瞪口呆,張口結舌道:“老師,您晉升賢者,乃是因為蘇師弟?那陋室銘中,寫了什麽東西,居然能夠錘煉文膽……”
馬茹的確不知道。
當年之事,蘇道之並沒有多加宣傳。
宋家,李家,也沒有多說。
若是出於私心,或是家醜不外揚,並沒有傳出具體經過,並未傳出陋室銘。
這一篇文章,目前隻有幾個人知道。
南懷瑾微笑,遞出了手中的絹帛:“你自己看看便知道了……”
馬茹接了過來,細細閱讀體悟,臉上浮現讚歎之色。
望向蘇道之,目光滿是欽佩。
“蘇師弟,果然大才……”
“今日宴席之後,咱們倆可以把酒言歡,秉燭夜談……”
馬茹身上,從前那些孤傲清高,此時蕩然無存。
蘇道之聽到這話,婉言拒絕了:“把酒言歡倒還可以,秉燭夜談我看還是算了吧,小弟畢竟還有公務在身……”
聽到這話,馬茹原本興奮的心冷卻了一些,心中不是個滋味兒,看蘇道之的目光,也有些變化。
他頭一遭邀請別人,便遭拒絕,臉上多少有些難堪,尤其還是在自家老是麵前。
三人交談一陣子,便有下人來報,時辰到了。
“你二人,隨我一起吧。”
南懷瑾長身而起,當先走了出去。
蘇道之,馬茹左右相隨,一同來到大堂之內。
見到正主出來,氣氛更加熱鬧。
一番寒暄,一碟碟精致菜肴流水一般送了上來。
種類之豐富,香味兒之濃鬱,都可見誠意。
隨後,美酒送上,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一個半時辰之後,酒宴也喝得差不多了,便有人提議,不妨做出詩詞文章,作為禮物。
南懷瑾自無不可。
而且,他不僅沒打消眾人興致,反而添了一把火,開懷道:“大家既有心意,我也不能藏私。”
“這是我成就賢者之後,親筆手寫的文稿,誰能奪得魁首,便將之贈予……”
說話之間,手中已出現了一張卷帛,正是之前見到的《陋室銘》。
70
大名學宮之主南懷瑾晉級成為了賢者。
一時之間,百姓轟動,各個世家大族皆感震驚。
隨後,許多讀書人紛至踏來,前往府邸,送禮賀喜,以為示好。
文位突破賢者,可謂是人族高層了,影響力極大,由不得他們不如此。
就相當於世俗王朝之中,升官發財了一樣。
可惜的是,那些人基本上都吃了一個閉門羹,都被打發走了。
隨後,立馬就有消息流傳出來,將在七日之後,舉辦宴席。
很多人都收到了南府送來的帖子,蘇道之也不例外。
不僅是他,還有更多的青年才俊,大儒名流,也獲得了邀請,可以前來參加。
甚至,其他府城之中,也有人搞到了邀請帖,星夜兼程而來。
七天時光一晃而過。
蘇道之收拾整潔,安步當車,來到府邸前。
“今天倒真是熱鬧……”
蘇道之望著前方熱鬧的人群,擠滿了的馬車,心中不由暗自念叨一句。
交了請帖,送了禮物,唱了名號,便被下人客氣地帶了進去。
這座府邸,當真是寬廣,有種園林的味道,一步一景,小橋流水,鬆柏竹林,美不勝收。
在最裏麵的院落中。
大儒學士、世家大族家主族長,濟濟一堂,相互交談,含笑議論。
這些都是平日裏很難見到的景象。
蘇道之這五年也不是白混的,見到有不少熟人,當即上前,跟他們打過招唿。
然後才在丫鬟的帶領之下,來到了一處軟榻。
手邊還有一個小桌椅,擺放了果盤,茶壺,茶杯。
喝一口淡茶,蘇道之目光掃視,忽然一怔。
門口之處,一同走來了三個人,都是青春年少,唇紅齒白,年紀二十上下。
一人叫做馬文才,一人叫做梁雨生,一人叫做周鶴軒。
這三位是最近二十年間,繼蘇道之以後,大名府最為傑出的少年天才。
一些詩會之中,但凡有這三人中的一個參與,其詩會魁首就沒有其他人什麽事情了。
近些年來,名聲是越來越大了,少有的天才,都達到了文師巔峰,難怪能來這裏落座。
就在蘇道之觀察之時,耳邊忽然聽到有人正在叫自己。
轉頭望去,是一位中年人。
蘇道之認得他,也是南懷瑾的學生,名叫馬茹。
論與南懷瑾的親疏遠近,這個馬茹要超過蘇道之。
隻是,馬茹一向深居簡出,不苟言笑,清高孤傲。
五年時間,蘇道之也沒見過多少麵,交情不深。
蘇道之站起來,衝他微笑道:“馬師兄,請坐。”
馬茹微微搖頭,並沒有坐下,而是露出一絲微笑:“蘇師弟,老師讓我帶你過去。”
他平日裏不苟言笑,這尚且是蘇道之第一次見到微笑,頗為新奇。
蘇道之點頭,一邊走一邊問道:“不止老師喊我過去有何要事?”
馬茹微微搖頭,略顯疑惑:“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不過看老師的樣子,倒是非常開心。”
馬茹說了一句,側頭不由打量一眼蘇道之。
對於這個師弟,他有一些了解。
知道其從殺妻之後,多有大徹大悟之感,為人方麵,也高調了很多寫了不少暢銷,還兼任鎮妖職責。
幾年下來,一直正守在大黃山,從來沒有出現過問題。
對這,馬茹是比較佩服的。
同時,他心中,其實是有些了然的,對蘇道之能夠擔任這一個職務的了然。
他料想蘇道之隻怕已凝聚出來了書靈,是非常厲害那種。
若非如此,恐怕不能安穩鎮守大黃山。
靜室當中。
三個人安坐。
三人安坐,為首之人,自然是南懷瑾。
此刻的他,臉上皮膚嫩滑如玉,原本有的一些皺紋全部消失了,整個人臉色紅潤,精氣神十足。
一襲青衣穿在他身上,儒雅十足,手中握著一張卷帛,很有書生之氣。
“陋室銘,或許算不上千古文章,但稱兩百年一見,並不為過……”
南懷瑾感慨的說著,隨即把目光放在蘇道之身上,讚許道:“小蘇,你可知道,我為什麽如此快就能夠達到賢者之境?”
蘇道之也看到了他手中的感慨,心中明了,開口道:“莫非是我當年送出來的《陋室銘》?”
“我記得當時老師也說過了,這一篇陋室銘,能夠錘煉文膽。”
“是啊。”
南懷瑾迴憶說道:“當日你做出這一篇文章,我隻是聽到了一半兒,卻也感受到了文膽的震動,知道我的機緣來了。”
“五年時光,我以此篇章錘煉文膽,終於是有了賢者的成就……”
馬茹聽到這些話,頓時目瞪口呆,張口結舌道:“老師,您晉升賢者,乃是因為蘇師弟?那陋室銘中,寫了什麽東西,居然能夠錘煉文膽……”
馬茹的確不知道。
當年之事,蘇道之並沒有多加宣傳。
宋家,李家,也沒有多說。
若是出於私心,或是家醜不外揚,並沒有傳出具體經過,並未傳出陋室銘。
這一篇文章,目前隻有幾個人知道。
南懷瑾微笑,遞出了手中的絹帛:“你自己看看便知道了……”
馬茹接了過來,細細閱讀體悟,臉上浮現讚歎之色。
望向蘇道之,目光滿是欽佩。
“蘇師弟,果然大才……”
“今日宴席之後,咱們倆可以把酒言歡,秉燭夜談……”
馬茹身上,從前那些孤傲清高,此時蕩然無存。
蘇道之聽到這話,婉言拒絕了:“把酒言歡倒還可以,秉燭夜談我看還是算了吧,小弟畢竟還有公務在身……”
聽到這話,馬茹原本興奮的心冷卻了一些,心中不是個滋味兒,看蘇道之的目光,也有些變化。
他頭一遭邀請別人,便遭拒絕,臉上多少有些難堪,尤其還是在自家老是麵前。
三人交談一陣子,便有下人來報,時辰到了。
“你二人,隨我一起吧。”
南懷瑾長身而起,當先走了出去。
蘇道之,馬茹左右相隨,一同來到大堂之內。
見到正主出來,氣氛更加熱鬧。
一番寒暄,一碟碟精致菜肴流水一般送了上來。
種類之豐富,香味兒之濃鬱,都可見誠意。
隨後,美酒送上,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一個半時辰之後,酒宴也喝得差不多了,便有人提議,不妨做出詩詞文章,作為禮物。
南懷瑾自無不可。
而且,他不僅沒打消眾人興致,反而添了一把火,開懷道:“大家既有心意,我也不能藏私。”
“這是我成就賢者之後,親筆手寫的文稿,誰能奪得魁首,便將之贈予……”
說話之間,手中已出現了一張卷帛,正是之前見到的《陋室銘》。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