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節
強續前緣(誓不做填房) 作者:某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柳庭光朝他拱了拱手:“就勞煩世兄了。”說著轉身而去。
檀心目露好奇的看著他的背影,然而她卻最知分寸,斷然不會開口詢問。
**
蕭虎嗣領著薛池一路輾轉故布疑陣,又花了銀子專門雇了數對男女,做和他們一樣的打扮往各方而去。
柳庭光接到各處稟報不由冷笑,心道不管你們使多少障眼法,最終目的總不會變。上迴攝政王便道蕭虎嗣必然不敢直接闖關返迴元國,恐怕會先入周饒國,再經周饒國返元。因此他們一行人竟是不緊不慢的直接往密河一帶而來,在周邊幾個縣城的潑皮無賴中布下眼線,來了個守株待兔。
此次也不例外,這二人最終的方向也隻能是成國與周饒相交的隆興關。
因此他隻擇了向隆興關方向的一對男女追去。
一路追至關前將人截下,卻發現這二人並不是正主!
待柳庭光一番搜查,無奈撤走。變換了裝束的蕭虎嗣和薛池才緩緩而至,花費銀兩買通一名邊軍,手持兩份偽造文書過得關去。
薛池大鬆了口氣,衝蕭虎嗣大笑。
蕭虎嗣亦是看著她微笑。此番因時謹未醒,柳庭光需兩端兼顧,不可能長期駐守此處,才教他們這般便宜的過了關。
此時最難一關已過,日後便也輕鬆了。蕭虎嗣也不再急著趕路,而是任由薛池沿途閑逛,搜羅些周饒的獨特飾物,品嚐當地小食。一邊路上教她些元國語言。
薛池自打穿來古代先冒著“融嫵”的身份,言行舉止她雖做不到大家閨秀的水準,但也不能脫了大框架,進出都有丫環隨侍,自是拘束,更別提大曹氏小曹氏這一鍋粥。而後被綁逃亡那是苦上加苦。
此時竟一下輕鬆到了極致,有蕭虎嗣保護著安全,一路買買買。成國的銀票雖不能直接用,但到錢莊去折價兌換周饒銀票也是可行的,畢竟兩國互有通商,能折價換到成國銀票,不少商人都覺著劃算。薛池身上有好幾萬的銀票,少少的換一部份也都夠用了。
一時日子過得和旅行一般,竟是現代加古代都從沒有過的好日子,隻是心中免不了偶爾掛念時謹的傷勢,不知他是否已清醒。
**
方令則左手按著自己的右手,強令自己平靜下來。
他被眾禦醫推舉出來替攝政王頭上行針。他知道這除了因為他有一套家傳的針術外,還因為他素來口拙,不懂推拒,被眾人當成了擋箭牌。
這可是攝政王!這種病症最是說不清楚,有一時半刻自行醒了的,也有長久沉睡的。他還未入太醫院在外遊曆時,就見過一家的兒子昏睡床上數年不醒,全由老母親每日替他清理,用蘆葦管替他喂食。方令則當時瞧見這老母親蒼老疲憊,極想治好此人卻最終未果。那老母親最後老淚橫流,卻仍向他道謝。
可如今是攝政王,治不好可不會有人仍向他道謝,聲譽掃地不說,頭頂如此要緊的地方,一旦治出了問題,怕他方令則先要人頭落地!
他麵色發白,在婢女端上來的銅盆裏淨了手,拿了帕子擦手,卻握著帕子半晌不放。
身後的太醫院院判催促道:“方禦醫,你祖父在世時素有‘針炙聖手’之稱,你又得他真傳,我們誰也比不過你,如今施針、艾炙、湯劑三管齊下,是我們共同議下的方案。施針一項非方禦醫莫屬,還請速速施針,拖得一分,攝政王殿下便多虛弱一分。”
方令則聞言一僵,終是扔下了手中的帕子,自一邊藥僮捧著的針盒裏掂起一根細長的銀針來,一觸碰銀針,他便奇異的鎮定下來,凝神執針往時謹頭上去。
一旁的檀心雙手在胸口緊揪住衣襟,眼中一時淚花閃現,恨不能以身受之。
**
時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在昏迷中。
因為他覺得自己頭疼欲裂,像是被什麽束縛在一個窄小的地方,每當他想要衝破這層屏障醒來,他的頭就更痛,他隻能停在原地。
先有個聲音總同他說話。他知道是她。
她的聲音像穿過了刮著颶風的峽穀,飄飄忽忽的落到他耳中,還常被颶風吞掉幾句,斷斷續續聽不分明完整。
然而就隻是有限的幾句,他也很喜歡聽。
她像是在說他們從前相見的幾麵。其實她不知道,他見到她還要更早。在往離城的途中有間寺廟,他在寺中後院就見到過她。
初見隻是平平,她口水洇濕了枕頭,偷偷出來打水清洗。
他也隻是閑來無事,隨意站在窗內一看。
她梳著雙螺髻,杏眼十分明亮,不知道是熱的還是羞的,麵上一抹粉紅,擼著袖子不得其法的要往井中打水。
樹蔭間斑駁的陽光照在她身上,樹蔭更翠,人更俏。
時謹想著到時一定要和她說一說這第一麵,好嚇她一嚇。每迴她被他驚到氣到,麵上神情都很好看。
後來又聽她說些光怪陸離、匪夷所思的事情,她怎麽就這樣會做夢?夢都夢得與人不同!他覺得這些描述十分有趣,可惜她過許久才會同他講一次,每次講述的時間也很短。
他開始盼著她的到來。想著到時候醒來,一定要將她扣在身邊,想讓她說多久就說多久。
可是這一次,她過了很長時間也沒有再來。
**
方令則在寒涼的深秋中都出了一額的汗。今日已經是施針的第三日,攝政王甚至連眉頭都不曾動過!
他張惶的迴頭看了一眼,門邊扶刀而立的禁衛麵容冷峻,仿佛隨時要上前將他拖下去。
他知道,艾炙隻是輔助,若出了事,湯劑都有方子可查,唯有這施針,是重中之重,卻無方可查,每人的手法、深淺、輕重各異,若將責任推至他身上,他便也無法自證。如今毫無起色,叫他怎麽能不膽寒!他甚至覺得那與他不對付的杜禦醫看他的眼神都透著幸災樂禍。
方令則被左側的同鄉張禦醫推了一下,悚然迴神,用袖子擦了擦額頭,抬手到時謹額上去收針,暗想今夜必要將祖父留下的施針方略再翻一遍,總不能束手待斃!
取下最後一針,他抬起手欲將針放迴匣子,突然全身一僵,不可置信的將目光重新移迴到時謹麵上,懷疑自己眼花一般擦了擦眼睛,顫抖的伸出一指來指著時謹。
柳庭光心中一動,立即幾步奔至床前,目光一掃,落至方令則所指部位。
方令則結結巴巴的道:“攝……攝政王,殿下,他,他,他的眉頭……”
床邊數人一驚之下仔細去看,果見時謹眉頭微微的隆起,一個將成未成的皺眉動作,顯示著他很不愉悅,很不舒適。
平素如果攝政王不愉悅,不舒適,屋中所有人都要膽顫心驚的請罪,此刻他的不愉悅不舒適,卻令所有人如節慶一般歡騰起來!
檀心捂著嘴,嗚嗚的哭了起來:“太好了,太好了。”
柳庭光也露出了個笑容。影一輕輕的舒了口氣:不管是什麽反應,有了反應就好。
果然第二日清晨,檀心便眼看著時謹睫毛微微顫動,緩慢的睜開了雙眼。
檀心喜極而泣:“殿下,您終於醒了!”
這一聲喚得屋裏屋外候著的人同時舒了一大口氣,柳庭光滿麵的笑意,上前兩步單膝點地:“殿下終於醒了!”
影一也默默的上前來拜見。
一眾禦醫歡喜的跪了半個屋子,方令則更是全身如抽了骨頭一般想癱軟在地。
時謹眼中含了絲笑意在屋一掃,以示對眾人的讚許。
掃過一遍,他又疑惑的再看了一遍,臉色微沉,目光直視柳庭光。
柳庭光心中咯噔一下,方才攝政王這模樣明顯是在找人啊,殿下他總不至於對這瘋女人如此上心吧?
他硬著頭皮低聲道:“殿下是問……融姑娘?”
檀心目光一動,含著淚悄悄的去看時謹,見他目光沉了下來,低沉短促的嗯了一聲。
柳庭光見果然如自己所料,攝政王居然如此上心,那更不能在眾人麵前說穿這女人的自賤無恥,便扭頭對眾人道:“你們都先出去。”
眾禦醫和侍衛垂首魚貫而出。影一是貼身護衛時謹的,且早知此事,便站著沒動。
檀心擰著手中的帕子,正有些遲疑。就見時謹目光向她一掃,她連忙站起福了福:“殿下,婢子先行告退。”
見人都已退出,柳庭光才低聲道:“融姑娘,她,她許是又被蕭虎嗣給擄了……”
時謹瞬間目光陰沉:擄走?她如今與蕭虎嗣明顯相熟,蕭虎嗣對她的關切亦不加掩示,怎麽還會擄走她?恐怕是她自願跟著走的吧?!
☆、第75章 憶佳人
薛池跟著蕭虎嗣,從煙雨江南走到了滿是風砂的元國。
元國海拔高,受到日曬時間長,雨少風大,土地砂石化非常嚴重,缺水少蔭。薛池原先看元國的服裝不分男女都戴著頭巾,女子更是紗巾遮麵,她倒以為是國風保守,如今看來卻是防著風砂的。
入了元國,蕭虎嗣便雇了馬車,兩人坐在車中學習語言,偶爾閑聊看景。一路往元國的都城拓達城而去。越臨近拓達,入目的植被便稍多一些,在拓達城郊外亦見著了成片的水田。看來拓達城是整個元國自然環境最好的地方。
薛池指著車窗外的水田:“我想買這樣的水田,迴頭煩你幫我打聽打聽有沒有出手的。”
蕭虎嗣搖了搖頭:“這些田地是整個元國最好的,數量稀少,全都握在百年世家手中,輕易不會出手。”
薛池哦了一聲:“那一般的百姓如何過活呢?”
“自有適合旱地種植的糧食,隻不過收成不好,年年饑荒。”
薛池一怔,可她家靠海吃海,從沒種過田,旱地能生長的她也隻聽說過玉米。可她到古代至今也沒見過玉米,想順手做做好事也沒辦法了,隻得沉默不語。
蕭虎嗣以為她失望,便安慰道:“去歲西邊夷族一戰,得了不少田地,比這也不差多少,想置辦總是有辦法的。”
元國西側是夷族,雖未立國,但族內自成一係,不理元國召令。
夷民依山林而居,水源充足,依山開出了梯田,又可捕獵,日子過得十分富足。
元國極需可耕種的土地,不敢惹成國這個龐然大物,卻借機與夷族開戰,攻占了不少山地。蕭虎嗣亦是在這一戰中立下功勞。
薛池搖搖頭:“算啦,置得遠了也沒什麽意思,其實我本已能富足度日,隻不過總覺有些恆產才安心罷了。以後慢慢留心些鋪麵也就成了。”
城門處蕭虎嗣出示令牌,馬車順利的進了城。
薛池見拓達城遠不如平城繁華,因風沙大的緣故,所有的建築都蒙上了不少塵,看上去都有些灰撲撲的,但比起沿途所見的那些土城,已很說得過去了。
蕭虎嗣在城西有套禦賜的宅子,他平時就住在這兒,此刻便直接將薛池領了過去。
馬車行到大門前,兩人下得車來,門房是個瘸腿的小老兒,一見蕭虎嗣的臉便欣喜若狂,一瘸一拐的迎上來:“將軍可算是迴來啦!”
他趕緊接了蕭虎嗣手上的包袱迎著兩人進去,一雙眼睛不停的往薛池麵上去看。
進得大門這小老兒就喊了一聲:“將軍迴來啦!”
不多時就聽得裏邊鬧騰的聲音由遠及近,竟是七、八個不及十歲的孩子衝了過來,七嘴八舌的喊著:“將軍、將軍!”
薛池一看,這些孩子有男有女,最小的一個男孩大約才七歲,但個個穿著勁裝,急匆匆的跑出來手上還拿著長矛短刀之類的兵器沒放。
蕭虎嗣麵無表情,隻衝他們點了點頭。他們就歡天喜地的笑開了:“總算迴來啦!”
“將軍,總有人說你已經被擒了,我們才不信!”
“對呀,對呀,還有人說將軍死了,呸,真惡毒!”
“那邊府裏還想過來收宅子,被我們打了出去!”
薛池看得嘖嘖稱奇。蕭虎嗣的模樣是很能嚇人的,就是她剛與他相處的前半個月都還嚇得不敢放鬆戒備,後頭才慢慢好了。這些孩子卻是半點不懼他。
蕭虎嗣簡單的對她介紹了一下:“這府裏做事的,都是原來隨過我的兵,這些孩子是都是我部下的遺孤。”
薛池了然的點點頭。一群孩子這才注意到她,好奇的拿眼瞅她。
蕭虎嗣衝他們道:“以後都要聽薛姑姑的話,她說什麽就是什麽,明白了嗎?”
孩子們道:“哦——!”
檀心目露好奇的看著他的背影,然而她卻最知分寸,斷然不會開口詢問。
**
蕭虎嗣領著薛池一路輾轉故布疑陣,又花了銀子專門雇了數對男女,做和他們一樣的打扮往各方而去。
柳庭光接到各處稟報不由冷笑,心道不管你們使多少障眼法,最終目的總不會變。上迴攝政王便道蕭虎嗣必然不敢直接闖關返迴元國,恐怕會先入周饒國,再經周饒國返元。因此他們一行人竟是不緊不慢的直接往密河一帶而來,在周邊幾個縣城的潑皮無賴中布下眼線,來了個守株待兔。
此次也不例外,這二人最終的方向也隻能是成國與周饒相交的隆興關。
因此他隻擇了向隆興關方向的一對男女追去。
一路追至關前將人截下,卻發現這二人並不是正主!
待柳庭光一番搜查,無奈撤走。變換了裝束的蕭虎嗣和薛池才緩緩而至,花費銀兩買通一名邊軍,手持兩份偽造文書過得關去。
薛池大鬆了口氣,衝蕭虎嗣大笑。
蕭虎嗣亦是看著她微笑。此番因時謹未醒,柳庭光需兩端兼顧,不可能長期駐守此處,才教他們這般便宜的過了關。
此時最難一關已過,日後便也輕鬆了。蕭虎嗣也不再急著趕路,而是任由薛池沿途閑逛,搜羅些周饒的獨特飾物,品嚐當地小食。一邊路上教她些元國語言。
薛池自打穿來古代先冒著“融嫵”的身份,言行舉止她雖做不到大家閨秀的水準,但也不能脫了大框架,進出都有丫環隨侍,自是拘束,更別提大曹氏小曹氏這一鍋粥。而後被綁逃亡那是苦上加苦。
此時竟一下輕鬆到了極致,有蕭虎嗣保護著安全,一路買買買。成國的銀票雖不能直接用,但到錢莊去折價兌換周饒銀票也是可行的,畢竟兩國互有通商,能折價換到成國銀票,不少商人都覺著劃算。薛池身上有好幾萬的銀票,少少的換一部份也都夠用了。
一時日子過得和旅行一般,竟是現代加古代都從沒有過的好日子,隻是心中免不了偶爾掛念時謹的傷勢,不知他是否已清醒。
**
方令則左手按著自己的右手,強令自己平靜下來。
他被眾禦醫推舉出來替攝政王頭上行針。他知道這除了因為他有一套家傳的針術外,還因為他素來口拙,不懂推拒,被眾人當成了擋箭牌。
這可是攝政王!這種病症最是說不清楚,有一時半刻自行醒了的,也有長久沉睡的。他還未入太醫院在外遊曆時,就見過一家的兒子昏睡床上數年不醒,全由老母親每日替他清理,用蘆葦管替他喂食。方令則當時瞧見這老母親蒼老疲憊,極想治好此人卻最終未果。那老母親最後老淚橫流,卻仍向他道謝。
可如今是攝政王,治不好可不會有人仍向他道謝,聲譽掃地不說,頭頂如此要緊的地方,一旦治出了問題,怕他方令則先要人頭落地!
他麵色發白,在婢女端上來的銅盆裏淨了手,拿了帕子擦手,卻握著帕子半晌不放。
身後的太醫院院判催促道:“方禦醫,你祖父在世時素有‘針炙聖手’之稱,你又得他真傳,我們誰也比不過你,如今施針、艾炙、湯劑三管齊下,是我們共同議下的方案。施針一項非方禦醫莫屬,還請速速施針,拖得一分,攝政王殿下便多虛弱一分。”
方令則聞言一僵,終是扔下了手中的帕子,自一邊藥僮捧著的針盒裏掂起一根細長的銀針來,一觸碰銀針,他便奇異的鎮定下來,凝神執針往時謹頭上去。
一旁的檀心雙手在胸口緊揪住衣襟,眼中一時淚花閃現,恨不能以身受之。
**
時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在昏迷中。
因為他覺得自己頭疼欲裂,像是被什麽束縛在一個窄小的地方,每當他想要衝破這層屏障醒來,他的頭就更痛,他隻能停在原地。
先有個聲音總同他說話。他知道是她。
她的聲音像穿過了刮著颶風的峽穀,飄飄忽忽的落到他耳中,還常被颶風吞掉幾句,斷斷續續聽不分明完整。
然而就隻是有限的幾句,他也很喜歡聽。
她像是在說他們從前相見的幾麵。其實她不知道,他見到她還要更早。在往離城的途中有間寺廟,他在寺中後院就見到過她。
初見隻是平平,她口水洇濕了枕頭,偷偷出來打水清洗。
他也隻是閑來無事,隨意站在窗內一看。
她梳著雙螺髻,杏眼十分明亮,不知道是熱的還是羞的,麵上一抹粉紅,擼著袖子不得其法的要往井中打水。
樹蔭間斑駁的陽光照在她身上,樹蔭更翠,人更俏。
時謹想著到時一定要和她說一說這第一麵,好嚇她一嚇。每迴她被他驚到氣到,麵上神情都很好看。
後來又聽她說些光怪陸離、匪夷所思的事情,她怎麽就這樣會做夢?夢都夢得與人不同!他覺得這些描述十分有趣,可惜她過許久才會同他講一次,每次講述的時間也很短。
他開始盼著她的到來。想著到時候醒來,一定要將她扣在身邊,想讓她說多久就說多久。
可是這一次,她過了很長時間也沒有再來。
**
方令則在寒涼的深秋中都出了一額的汗。今日已經是施針的第三日,攝政王甚至連眉頭都不曾動過!
他張惶的迴頭看了一眼,門邊扶刀而立的禁衛麵容冷峻,仿佛隨時要上前將他拖下去。
他知道,艾炙隻是輔助,若出了事,湯劑都有方子可查,唯有這施針,是重中之重,卻無方可查,每人的手法、深淺、輕重各異,若將責任推至他身上,他便也無法自證。如今毫無起色,叫他怎麽能不膽寒!他甚至覺得那與他不對付的杜禦醫看他的眼神都透著幸災樂禍。
方令則被左側的同鄉張禦醫推了一下,悚然迴神,用袖子擦了擦額頭,抬手到時謹額上去收針,暗想今夜必要將祖父留下的施針方略再翻一遍,總不能束手待斃!
取下最後一針,他抬起手欲將針放迴匣子,突然全身一僵,不可置信的將目光重新移迴到時謹麵上,懷疑自己眼花一般擦了擦眼睛,顫抖的伸出一指來指著時謹。
柳庭光心中一動,立即幾步奔至床前,目光一掃,落至方令則所指部位。
方令則結結巴巴的道:“攝……攝政王,殿下,他,他,他的眉頭……”
床邊數人一驚之下仔細去看,果見時謹眉頭微微的隆起,一個將成未成的皺眉動作,顯示著他很不愉悅,很不舒適。
平素如果攝政王不愉悅,不舒適,屋中所有人都要膽顫心驚的請罪,此刻他的不愉悅不舒適,卻令所有人如節慶一般歡騰起來!
檀心捂著嘴,嗚嗚的哭了起來:“太好了,太好了。”
柳庭光也露出了個笑容。影一輕輕的舒了口氣:不管是什麽反應,有了反應就好。
果然第二日清晨,檀心便眼看著時謹睫毛微微顫動,緩慢的睜開了雙眼。
檀心喜極而泣:“殿下,您終於醒了!”
這一聲喚得屋裏屋外候著的人同時舒了一大口氣,柳庭光滿麵的笑意,上前兩步單膝點地:“殿下終於醒了!”
影一也默默的上前來拜見。
一眾禦醫歡喜的跪了半個屋子,方令則更是全身如抽了骨頭一般想癱軟在地。
時謹眼中含了絲笑意在屋一掃,以示對眾人的讚許。
掃過一遍,他又疑惑的再看了一遍,臉色微沉,目光直視柳庭光。
柳庭光心中咯噔一下,方才攝政王這模樣明顯是在找人啊,殿下他總不至於對這瘋女人如此上心吧?
他硬著頭皮低聲道:“殿下是問……融姑娘?”
檀心目光一動,含著淚悄悄的去看時謹,見他目光沉了下來,低沉短促的嗯了一聲。
柳庭光見果然如自己所料,攝政王居然如此上心,那更不能在眾人麵前說穿這女人的自賤無恥,便扭頭對眾人道:“你們都先出去。”
眾禦醫和侍衛垂首魚貫而出。影一是貼身護衛時謹的,且早知此事,便站著沒動。
檀心擰著手中的帕子,正有些遲疑。就見時謹目光向她一掃,她連忙站起福了福:“殿下,婢子先行告退。”
見人都已退出,柳庭光才低聲道:“融姑娘,她,她許是又被蕭虎嗣給擄了……”
時謹瞬間目光陰沉:擄走?她如今與蕭虎嗣明顯相熟,蕭虎嗣對她的關切亦不加掩示,怎麽還會擄走她?恐怕是她自願跟著走的吧?!
☆、第75章 憶佳人
薛池跟著蕭虎嗣,從煙雨江南走到了滿是風砂的元國。
元國海拔高,受到日曬時間長,雨少風大,土地砂石化非常嚴重,缺水少蔭。薛池原先看元國的服裝不分男女都戴著頭巾,女子更是紗巾遮麵,她倒以為是國風保守,如今看來卻是防著風砂的。
入了元國,蕭虎嗣便雇了馬車,兩人坐在車中學習語言,偶爾閑聊看景。一路往元國的都城拓達城而去。越臨近拓達,入目的植被便稍多一些,在拓達城郊外亦見著了成片的水田。看來拓達城是整個元國自然環境最好的地方。
薛池指著車窗外的水田:“我想買這樣的水田,迴頭煩你幫我打聽打聽有沒有出手的。”
蕭虎嗣搖了搖頭:“這些田地是整個元國最好的,數量稀少,全都握在百年世家手中,輕易不會出手。”
薛池哦了一聲:“那一般的百姓如何過活呢?”
“自有適合旱地種植的糧食,隻不過收成不好,年年饑荒。”
薛池一怔,可她家靠海吃海,從沒種過田,旱地能生長的她也隻聽說過玉米。可她到古代至今也沒見過玉米,想順手做做好事也沒辦法了,隻得沉默不語。
蕭虎嗣以為她失望,便安慰道:“去歲西邊夷族一戰,得了不少田地,比這也不差多少,想置辦總是有辦法的。”
元國西側是夷族,雖未立國,但族內自成一係,不理元國召令。
夷民依山林而居,水源充足,依山開出了梯田,又可捕獵,日子過得十分富足。
元國極需可耕種的土地,不敢惹成國這個龐然大物,卻借機與夷族開戰,攻占了不少山地。蕭虎嗣亦是在這一戰中立下功勞。
薛池搖搖頭:“算啦,置得遠了也沒什麽意思,其實我本已能富足度日,隻不過總覺有些恆產才安心罷了。以後慢慢留心些鋪麵也就成了。”
城門處蕭虎嗣出示令牌,馬車順利的進了城。
薛池見拓達城遠不如平城繁華,因風沙大的緣故,所有的建築都蒙上了不少塵,看上去都有些灰撲撲的,但比起沿途所見的那些土城,已很說得過去了。
蕭虎嗣在城西有套禦賜的宅子,他平時就住在這兒,此刻便直接將薛池領了過去。
馬車行到大門前,兩人下得車來,門房是個瘸腿的小老兒,一見蕭虎嗣的臉便欣喜若狂,一瘸一拐的迎上來:“將軍可算是迴來啦!”
他趕緊接了蕭虎嗣手上的包袱迎著兩人進去,一雙眼睛不停的往薛池麵上去看。
進得大門這小老兒就喊了一聲:“將軍迴來啦!”
不多時就聽得裏邊鬧騰的聲音由遠及近,竟是七、八個不及十歲的孩子衝了過來,七嘴八舌的喊著:“將軍、將軍!”
薛池一看,這些孩子有男有女,最小的一個男孩大約才七歲,但個個穿著勁裝,急匆匆的跑出來手上還拿著長矛短刀之類的兵器沒放。
蕭虎嗣麵無表情,隻衝他們點了點頭。他們就歡天喜地的笑開了:“總算迴來啦!”
“將軍,總有人說你已經被擒了,我們才不信!”
“對呀,對呀,還有人說將軍死了,呸,真惡毒!”
“那邊府裏還想過來收宅子,被我們打了出去!”
薛池看得嘖嘖稱奇。蕭虎嗣的模樣是很能嚇人的,就是她剛與他相處的前半個月都還嚇得不敢放鬆戒備,後頭才慢慢好了。這些孩子卻是半點不懼他。
蕭虎嗣簡單的對她介紹了一下:“這府裏做事的,都是原來隨過我的兵,這些孩子是都是我部下的遺孤。”
薛池了然的點點頭。一群孩子這才注意到她,好奇的拿眼瞅她。
蕭虎嗣衝他們道:“以後都要聽薛姑姑的話,她說什麽就是什麽,明白了嗎?”
孩子們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