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強續前緣(誓不做填房) 作者:某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能讀書,不能再和同學一起嬉笑。
永遠的遠離現代文明,便捷的生活。
可是又能怎麽辦呢?
雖然已經到了古代一年多,可是在那小院中時,每天都要學習,每天都想著要走出去。現在終於走出那小院子了,到了融伯府,她似乎要安定下來了,她這才發現,她還是很懷念現代,那所舊房子才是她真正的家,盡管沒有人等她迴家。
在古代,她是無根的浮萍,心輕飄飄的,十分茫然。
就這樣吧,既來之則安之。她勸著自己。
她躺了好一陣才坐起身來。她的兩個樟木箱正擺在屋子中間,還沒收拾。薛池開了鎖,把箱子裏的衣服都挪了出來,箱底藏著些她的現袋紀念品:一袋人造寶石,一部智能手機,一個車頭燈,幾張人民幣。她左看右看,照例是爬到床底,將寶石、車頭燈藏到裏側床腳柱後。
起來後彈一彈身上的灰,將餘下幾樣又欣賞了一遍,拿起智能手機把玩了一下,無意識的按了按開機鍵。
隻聽嘀的一聲,薛池傻眼了——居然開機了!
屏慕亮光一閃,一個logo光芒綻放,再慢慢的黑下去。再亮時就進入了主屏,一隻可愛的卡通白兔子正不停的給人送著飛吻。
薛池真沒想到這手機質量這麽好!這就是她五百塊買的山寨雜牌機。經過高空摔擲,電池還被小曹氏拿去研過墨,當時試了開不了的,隻不過當個紀念品留著了。沒想到它榮養一段時間後居然能用了?
這時看到這熟悉的界麵,真是喜極而泣。她嘴角掛著傻笑,打開相冊,裏麵有很多照片,有自拍的,也有和同學的合影,每一張都是大大的露著牙齒開懷的笑,最珍貴的是一張奶奶的相片。
看了好一陣,又怕被信娘闖進來,又心疼電量,這才戀戀不舍的關了機,一起收到箱籠裏鎖上。
但隻是看了這一陣照片,就讓她像汲取了能量一樣,又變得神采飛揚起來。她興致勃勃的從另一個箱子裏取出僅剩的幾樣完整的貝殼飾品。選了一隻兔子,一隻貓,一隻海鷗。這些都是用白色的小貝殼細細的粘成的,非常精致。她把這三樣擺到多寶閣上,和室內的一套甜白瓷花瓶非常相配。
小曹氏問信娘時,信娘隻說大姑娘在搗鼓屋子裏的布置。
小曹氏滿意的點點頭:“有心思布置屋子了就好,像個姑娘家的樣子。我記得庫房裏有個八層的珠寶盒,還有個天青色的蓮葉玉洗,還有一套雕葡萄枝葉的碧玉茶具……太久了,我也記不清有沒有了……”
柴嬤嬤連忙拿了冊子來翻看:“夫人記得仔細,確實都還是有的。”
小曹氏道:“那就都找了出來給她送去,我記得樣子都很別致,她應該會喜歡。”
信娘應聲去了,過得一陣迴來,臉色不對:“夫人……這幾樣都沒找著。”
小曹氏抬眼看她,沒說話。
柴嬤嬤上前拍了信娘一巴掌:“你找仔細了?”
信娘有些委屈:“找仔細了……”
柴嬤嬤還要打,小曹氏冷笑了一聲:“你別怨她。我看,是有人以為我迴不來了,鬧耗子了。”
她看了看外頭的天色,已經漸漸的暗了,便含笑道:“先別聲張,等天黑了,偷偷兒去庫房,大件不用動,小件全起出來。”
信娘吃了一驚:“夫人!”
小曹氏道:“我的東西,還迴來自然要帶些利息。”
**
薛池忙忙碌碌的把屋子仔細布置了一番,抬眼一看,天色已有些暗了。
新近上任的四名貼身婢女打了水來給她擦臉淨手,人雖稚嫩,但動作卻是有板有眼的,原是到伯府來之前就先調|教過一輪。
薛池看了她們好幾眼:這種小妹妹擱在現代,薛池得表現大姐姐風範,得讓著她們,那能讓人伺候啊!
可現在這些小姑娘誠惶誠恐的,不讓她們伺候還得著急上火呢,薛池最終也隻決定:做一個隨和不挑剔易相處的主人。
絳衣的培訓方向是上妝梳頭,這會子便直接捧了妝匣來伺候,薛池一擺手:“不用塗脂描眉,重梳一梳頭發便是。”
薛池的頭發沒上頭油,容易散亂,一天至少得梳三迴。
絳衣聞言打散了薛池的頭發,見長度隻到肩下,不由愣了愣:這可太短了。
但她還摸不準薛池稟性,不敢開口,細細的將薛池的頭發給梳通,奇怪的發現一點頭油也沒上,她猶豫了半晌,終於還是沒往上抹頭油,照著原樣挽了個雙螺髻。
果然薛池非常滿意,站起身來,滿麵笑意的看了她們一眼。
四人都在心裏鬆了口氣,跟著笑了起來。
薛池準備去見小曹氏,太夫人屋裏的貝珠就來傳話,說是太夫人讓大姑娘過去用晚膳。
太夫人是這府裏的金字塔尖,薛池不能不從,正好也收拾妥當,當下沒有二話的領了信娘和青書往碧生堂去。
太夫人屋中沒了先前濟濟一堂的熱鬧,幾名婢女安靜的站在廊下,最受重用的翡翠正坐在太夫人膝邊的小凳子上,給太夫人念著佛經,聲音輕柔。
貝珠領著薛池站在門口,不敢隨意打斷。
太夫人正眯著眼看著一雙鞋。薛池瞟了一眼:是她送給太夫人的那一雙。
太夫人聽見響動,把鞋放到一邊,語氣溫和:“嫵姐兒來啦,過來說話。”
翡翠住了嘴,趕緊起身搬了個錦凳放到太夫人身邊,引了薛池過去坐下。
太夫人並不似中午那般威嚴,她上下打量了薛池一番道:“才在看你做的鞋,女紅不錯。”
薛池笑:“孫女女紅不好,隻畫了花樣子,卻是教信娘動的手。”
太夫人一愣。她自然看出來這不像薛池的手藝。做鞋很要些力氣,費了大勁,針腳卻不一定勻稱。他們這樣人家的姑娘大多做做帕子、抹額,輕易不會做鞋。這雙鞋做得好,不像是小姑娘做得出來的。
但她完全沒想到薛池這般光棍,送給長輩的東西,連個麵子也不願意裝一下。
薛池笑嘻嘻的,做不來的事,她一開始就不想裝,免得後頭漏餡更難看:“祖母,我原先什麽也沒學,就是放養,什麽琴棋書畫女紅,都是這一年多才胡亂學了些。”
太夫人真驚了,心中一琢磨,又覺也有可能:小曹氏原先怕也是怨天怨地的,沒個心思教女兒。
她過了一會才道:“往後好好的跟著先生們學就是了。”看薛池的眼神不免帶上了些憐意“晌午人多,好些話沒問你。”說著便拍了拍薛池的手,問起了薛池原先的情形。
薛池早和小曹氏套好了詞,張口就來。
太夫人同她一道用了晚膳,又說了半個時辰的話。
到最末了太夫人的神情已經是帶著些親呢了,讓翡翠拿了個檀木小箱子來:“每年你生辰,祖母總是給你備了禮的。攢下來也有許多,晌午當著人一次給你未免張揚,引得你幾個妹妹吃味兒,現下你且拿迴去收著。”
薛池一接手,隻覺沉甸甸的,她大大方方的道了謝,毫不推辭的收下了。
太夫人又道:“你也是個好孩子,往後多同你那些兄弟姊妹處處,都是一家人,互為倚仗。上一輩的是是非非,原不該牽扯到小一輩身上。也勸勸你娘,過去的事就別再想了,都迴來了,往後安生過日子。”
這隻怕才是太夫人一整晚真正想說的話。
薛池將木箱遞給了信娘,睜著眼天真的道:“祖母,以前孫女一個人孤伶伶的,母親不理睬,柴嬤嬤和信娘也說不上話。如今看了這麽多兄弟姊妹,隻覺得熱鬧親近,那有什麽是非?隻是看著大哥哥和四妹妹對我十分不喜的樣子,也不知是什麽緣故?娘也從未對我說起過,祖母不如給孫女解惑,往後我也知道怎麽樣順著大哥、四妹妹的心,也能勸著娘‘安生’。”
太夫人目光一閃,含糊道:“小孩子家家的,不告訴你也是怕你亂起哄。祖母迴頭就說說大哥兒、四姐兒。往後他們有什麽不對的,你隻管像今日這般告訴祖母,別悶在心裏。你剛剛迴來,祖母自然要偏幫你。”
薛池咯咯的笑,抱著太夫人一條胳膊搖了搖:“祖母真好!”
太夫人慈愛的拍了拍她的手,一時祖慈孫孝。
☆、第21章 排擠
在融家,陪太夫人用膳是一項最體麵的事。
誰得了這樣的體麵,就是下頭的仆婦也會高看一眼。
雖融家是勳貴之家,每位哥兒姐兒都很金貴,但二十幾個哥兒姐兒中總有被忽視的。不至於缺衣少食,但要有些額外的好處、任性的要求,可就不能了。
因此二十幾個孫兒孫女為了曬孝心、體現自己得太夫人歡心,每天刷一刷太夫人副本,都是必備功課。
以往太夫人也樂得留下幾個孩子在一邊熱鬧,而此次卻隻單讓剛迴府的融嫵陪著,據說還拉著她說了許久的話,進門時兩手空空,出門時融嫵的丫頭手上就捧了個檀木箱,不用看也知道是好東西——太夫人積年的收藏,但有賞賜,都是好東西。
花園中螢火蟲一閃一閃的飛舞著,小桐拎著美人燈一邊往前走,一邊目光追逐著螢火蟲。
旁邊的蓮香看她一團孩子氣,不由得拉了拉她:“看著些路,這盞琉璃美人燈可金貴著呢。”
小桐哦了一聲,連忙收迴了目光。
後頭二姑娘融妁和五姑娘融姻一直在低聲私語,小桐既不敢離得太近聽到內容,也不敢離得太遠,免得照不好路。
五姑娘拉了二姑娘的袖子:“二姐姐,這融嫵不過是個庶出的,又是養在外頭,一看粗魯不堪,蠢笨得很。不知道大伯母最怕熱啊,粘粘糊糊的就敢往她身上貼,也不看看自己身份!半點眼色也不懂。為何祖母這般給她臉麵?”
二姑娘微微的笑,摸了摸她的頭:“原先我們都沒聽人提過,突然一月前祖母就發下話來,要迴來個‘大姐姐’,還是養在外頭十七年的。誰養在外頭十七年還能迴來?是個哥兒還好說,又是個女孩兒,你不奇怪?三叔父在外頭的外室女可曾見祖母費過半絲心?傻丫頭,可別光顧著爭風。祖母心中有一杆秤,這位‘大姐姐’的生母怕有些來曆,你可別給四姐兒當槍使,當心惹惱了祖母。”
五姑娘撇了撇嘴:“有來曆,再有來曆也不過是個妾!”
二姑娘心知妹妹還沒開竅,再多說教也是無用,隻是搖了搖頭。
五姑娘轉眼又笑了起來,挽了二姑娘的手:“二姐姐走快些,其他兄弟姊妹隻怕都到了,倒要看看這融嫵是何方神聖!”
沒錯,今日四姑娘融妙做東,拿了銀子讓廚房辦下瓜果小食酒水,要請家中兄弟姊妹一起聚會,給融嫵接風洗塵。
融家的哥兒姐兒眾多,平素待長輩們熄燈歇下後又聚起來嗨的事時有發生,家中仆婦都捧著這些小主子,並不敢向上頭稟報。
然而今日隻怕宴無好宴,所謂的蓮夫人在外十七年不說,迴府當日伯夫人就給蓮夫人來了個下馬威,恐怕兩人很有些不對付。
四姑娘融妙是伯夫人的掌上明珠,對蓮夫人所出的融嫵就算沒有惡意,也不至於有善意。
二房的這對姐妹都是存了幾分看大房熱鬧的心思,這才偷偷的來了。
剛到四姑娘的含芳閣,才上了抄手遊廊,就見屋中燈火通明,姐妹歡笑聲中幾個兄弟說話的聲音也夾雜其中。
年歲大些的幾個哥兒都住在外院了,不過守著角門的婆子都是慣熟的,夜裏進來也是容易。
二姑娘道:“好大的陣仗!”
五姑娘已是迫不及待的拉了她往前快步走。
遠遠的幾個婢女看見就迎了上來:“二姑娘、五姑娘來啦,快請進來,我們姑娘剛叨念著呢!”
二姑娘笑著搭在她手上,邁過了門檻。
屋中溢出一股酒香來,數張桌子拚成了一張大長桌,鋪著藍色的桌布,上邊擺著吃食酒水。四角都點著燈,又怕燭火太盛過熱了,屋裏用銀盆擺了八座冰山。
眾人都圍著桌子在說笑。
幾個年紀小的沒在,年紀大些能說得上話的都在這了。
二哥兒融語泊抬頭看見,臉上露出個笑容:“二姐姐、五妹妹來了。”
四姑娘融妙也歡歡喜喜的站了起來:“教我好等!”
大哥兒融語淮隻是微微頷首。
融妙上前來迎了二人入座,二姑娘側著眼一看,見融妙身著豔麗紅裳,胸前一個金累絲雙鸞牡丹項圈,雙鸞口中銜著指甲蓋大的金剛石,牡丹全用青玉琢成。耳上一對碧玉蟈蟈耳環,礙於年紀隻梳了單螺髻,卻用寶石串珠圍著。整個人貴氣逼人,華麗異常。
二姑娘心知融妙是想要壓融嫵一頭,便笑著道:“四妹妹這個項圈從前沒見戴過。”
融妙低頭看了一眼:“怪道你沒見過,這朵青玉牡丹和兩顆金剛石都是我母親的,前番被我翻出來,她竟不記得還有這些個物件。我畫了個圖樣兒,讓銀樓給鑲成了項圈,也不閑置了這些舊物。”語氣中盡是“沒用的廢物,隻戴個新鮮”。
五姑娘撇了撇嘴,不以為然。
永遠的遠離現代文明,便捷的生活。
可是又能怎麽辦呢?
雖然已經到了古代一年多,可是在那小院中時,每天都要學習,每天都想著要走出去。現在終於走出那小院子了,到了融伯府,她似乎要安定下來了,她這才發現,她還是很懷念現代,那所舊房子才是她真正的家,盡管沒有人等她迴家。
在古代,她是無根的浮萍,心輕飄飄的,十分茫然。
就這樣吧,既來之則安之。她勸著自己。
她躺了好一陣才坐起身來。她的兩個樟木箱正擺在屋子中間,還沒收拾。薛池開了鎖,把箱子裏的衣服都挪了出來,箱底藏著些她的現袋紀念品:一袋人造寶石,一部智能手機,一個車頭燈,幾張人民幣。她左看右看,照例是爬到床底,將寶石、車頭燈藏到裏側床腳柱後。
起來後彈一彈身上的灰,將餘下幾樣又欣賞了一遍,拿起智能手機把玩了一下,無意識的按了按開機鍵。
隻聽嘀的一聲,薛池傻眼了——居然開機了!
屏慕亮光一閃,一個logo光芒綻放,再慢慢的黑下去。再亮時就進入了主屏,一隻可愛的卡通白兔子正不停的給人送著飛吻。
薛池真沒想到這手機質量這麽好!這就是她五百塊買的山寨雜牌機。經過高空摔擲,電池還被小曹氏拿去研過墨,當時試了開不了的,隻不過當個紀念品留著了。沒想到它榮養一段時間後居然能用了?
這時看到這熟悉的界麵,真是喜極而泣。她嘴角掛著傻笑,打開相冊,裏麵有很多照片,有自拍的,也有和同學的合影,每一張都是大大的露著牙齒開懷的笑,最珍貴的是一張奶奶的相片。
看了好一陣,又怕被信娘闖進來,又心疼電量,這才戀戀不舍的關了機,一起收到箱籠裏鎖上。
但隻是看了這一陣照片,就讓她像汲取了能量一樣,又變得神采飛揚起來。她興致勃勃的從另一個箱子裏取出僅剩的幾樣完整的貝殼飾品。選了一隻兔子,一隻貓,一隻海鷗。這些都是用白色的小貝殼細細的粘成的,非常精致。她把這三樣擺到多寶閣上,和室內的一套甜白瓷花瓶非常相配。
小曹氏問信娘時,信娘隻說大姑娘在搗鼓屋子裏的布置。
小曹氏滿意的點點頭:“有心思布置屋子了就好,像個姑娘家的樣子。我記得庫房裏有個八層的珠寶盒,還有個天青色的蓮葉玉洗,還有一套雕葡萄枝葉的碧玉茶具……太久了,我也記不清有沒有了……”
柴嬤嬤連忙拿了冊子來翻看:“夫人記得仔細,確實都還是有的。”
小曹氏道:“那就都找了出來給她送去,我記得樣子都很別致,她應該會喜歡。”
信娘應聲去了,過得一陣迴來,臉色不對:“夫人……這幾樣都沒找著。”
小曹氏抬眼看她,沒說話。
柴嬤嬤上前拍了信娘一巴掌:“你找仔細了?”
信娘有些委屈:“找仔細了……”
柴嬤嬤還要打,小曹氏冷笑了一聲:“你別怨她。我看,是有人以為我迴不來了,鬧耗子了。”
她看了看外頭的天色,已經漸漸的暗了,便含笑道:“先別聲張,等天黑了,偷偷兒去庫房,大件不用動,小件全起出來。”
信娘吃了一驚:“夫人!”
小曹氏道:“我的東西,還迴來自然要帶些利息。”
**
薛池忙忙碌碌的把屋子仔細布置了一番,抬眼一看,天色已有些暗了。
新近上任的四名貼身婢女打了水來給她擦臉淨手,人雖稚嫩,但動作卻是有板有眼的,原是到伯府來之前就先調|教過一輪。
薛池看了她們好幾眼:這種小妹妹擱在現代,薛池得表現大姐姐風範,得讓著她們,那能讓人伺候啊!
可現在這些小姑娘誠惶誠恐的,不讓她們伺候還得著急上火呢,薛池最終也隻決定:做一個隨和不挑剔易相處的主人。
絳衣的培訓方向是上妝梳頭,這會子便直接捧了妝匣來伺候,薛池一擺手:“不用塗脂描眉,重梳一梳頭發便是。”
薛池的頭發沒上頭油,容易散亂,一天至少得梳三迴。
絳衣聞言打散了薛池的頭發,見長度隻到肩下,不由愣了愣:這可太短了。
但她還摸不準薛池稟性,不敢開口,細細的將薛池的頭發給梳通,奇怪的發現一點頭油也沒上,她猶豫了半晌,終於還是沒往上抹頭油,照著原樣挽了個雙螺髻。
果然薛池非常滿意,站起身來,滿麵笑意的看了她們一眼。
四人都在心裏鬆了口氣,跟著笑了起來。
薛池準備去見小曹氏,太夫人屋裏的貝珠就來傳話,說是太夫人讓大姑娘過去用晚膳。
太夫人是這府裏的金字塔尖,薛池不能不從,正好也收拾妥當,當下沒有二話的領了信娘和青書往碧生堂去。
太夫人屋中沒了先前濟濟一堂的熱鬧,幾名婢女安靜的站在廊下,最受重用的翡翠正坐在太夫人膝邊的小凳子上,給太夫人念著佛經,聲音輕柔。
貝珠領著薛池站在門口,不敢隨意打斷。
太夫人正眯著眼看著一雙鞋。薛池瞟了一眼:是她送給太夫人的那一雙。
太夫人聽見響動,把鞋放到一邊,語氣溫和:“嫵姐兒來啦,過來說話。”
翡翠住了嘴,趕緊起身搬了個錦凳放到太夫人身邊,引了薛池過去坐下。
太夫人並不似中午那般威嚴,她上下打量了薛池一番道:“才在看你做的鞋,女紅不錯。”
薛池笑:“孫女女紅不好,隻畫了花樣子,卻是教信娘動的手。”
太夫人一愣。她自然看出來這不像薛池的手藝。做鞋很要些力氣,費了大勁,針腳卻不一定勻稱。他們這樣人家的姑娘大多做做帕子、抹額,輕易不會做鞋。這雙鞋做得好,不像是小姑娘做得出來的。
但她完全沒想到薛池這般光棍,送給長輩的東西,連個麵子也不願意裝一下。
薛池笑嘻嘻的,做不來的事,她一開始就不想裝,免得後頭漏餡更難看:“祖母,我原先什麽也沒學,就是放養,什麽琴棋書畫女紅,都是這一年多才胡亂學了些。”
太夫人真驚了,心中一琢磨,又覺也有可能:小曹氏原先怕也是怨天怨地的,沒個心思教女兒。
她過了一會才道:“往後好好的跟著先生們學就是了。”看薛池的眼神不免帶上了些憐意“晌午人多,好些話沒問你。”說著便拍了拍薛池的手,問起了薛池原先的情形。
薛池早和小曹氏套好了詞,張口就來。
太夫人同她一道用了晚膳,又說了半個時辰的話。
到最末了太夫人的神情已經是帶著些親呢了,讓翡翠拿了個檀木小箱子來:“每年你生辰,祖母總是給你備了禮的。攢下來也有許多,晌午當著人一次給你未免張揚,引得你幾個妹妹吃味兒,現下你且拿迴去收著。”
薛池一接手,隻覺沉甸甸的,她大大方方的道了謝,毫不推辭的收下了。
太夫人又道:“你也是個好孩子,往後多同你那些兄弟姊妹處處,都是一家人,互為倚仗。上一輩的是是非非,原不該牽扯到小一輩身上。也勸勸你娘,過去的事就別再想了,都迴來了,往後安生過日子。”
這隻怕才是太夫人一整晚真正想說的話。
薛池將木箱遞給了信娘,睜著眼天真的道:“祖母,以前孫女一個人孤伶伶的,母親不理睬,柴嬤嬤和信娘也說不上話。如今看了這麽多兄弟姊妹,隻覺得熱鬧親近,那有什麽是非?隻是看著大哥哥和四妹妹對我十分不喜的樣子,也不知是什麽緣故?娘也從未對我說起過,祖母不如給孫女解惑,往後我也知道怎麽樣順著大哥、四妹妹的心,也能勸著娘‘安生’。”
太夫人目光一閃,含糊道:“小孩子家家的,不告訴你也是怕你亂起哄。祖母迴頭就說說大哥兒、四姐兒。往後他們有什麽不對的,你隻管像今日這般告訴祖母,別悶在心裏。你剛剛迴來,祖母自然要偏幫你。”
薛池咯咯的笑,抱著太夫人一條胳膊搖了搖:“祖母真好!”
太夫人慈愛的拍了拍她的手,一時祖慈孫孝。
☆、第21章 排擠
在融家,陪太夫人用膳是一項最體麵的事。
誰得了這樣的體麵,就是下頭的仆婦也會高看一眼。
雖融家是勳貴之家,每位哥兒姐兒都很金貴,但二十幾個哥兒姐兒中總有被忽視的。不至於缺衣少食,但要有些額外的好處、任性的要求,可就不能了。
因此二十幾個孫兒孫女為了曬孝心、體現自己得太夫人歡心,每天刷一刷太夫人副本,都是必備功課。
以往太夫人也樂得留下幾個孩子在一邊熱鬧,而此次卻隻單讓剛迴府的融嫵陪著,據說還拉著她說了許久的話,進門時兩手空空,出門時融嫵的丫頭手上就捧了個檀木箱,不用看也知道是好東西——太夫人積年的收藏,但有賞賜,都是好東西。
花園中螢火蟲一閃一閃的飛舞著,小桐拎著美人燈一邊往前走,一邊目光追逐著螢火蟲。
旁邊的蓮香看她一團孩子氣,不由得拉了拉她:“看著些路,這盞琉璃美人燈可金貴著呢。”
小桐哦了一聲,連忙收迴了目光。
後頭二姑娘融妁和五姑娘融姻一直在低聲私語,小桐既不敢離得太近聽到內容,也不敢離得太遠,免得照不好路。
五姑娘拉了二姑娘的袖子:“二姐姐,這融嫵不過是個庶出的,又是養在外頭,一看粗魯不堪,蠢笨得很。不知道大伯母最怕熱啊,粘粘糊糊的就敢往她身上貼,也不看看自己身份!半點眼色也不懂。為何祖母這般給她臉麵?”
二姑娘微微的笑,摸了摸她的頭:“原先我們都沒聽人提過,突然一月前祖母就發下話來,要迴來個‘大姐姐’,還是養在外頭十七年的。誰養在外頭十七年還能迴來?是個哥兒還好說,又是個女孩兒,你不奇怪?三叔父在外頭的外室女可曾見祖母費過半絲心?傻丫頭,可別光顧著爭風。祖母心中有一杆秤,這位‘大姐姐’的生母怕有些來曆,你可別給四姐兒當槍使,當心惹惱了祖母。”
五姑娘撇了撇嘴:“有來曆,再有來曆也不過是個妾!”
二姑娘心知妹妹還沒開竅,再多說教也是無用,隻是搖了搖頭。
五姑娘轉眼又笑了起來,挽了二姑娘的手:“二姐姐走快些,其他兄弟姊妹隻怕都到了,倒要看看這融嫵是何方神聖!”
沒錯,今日四姑娘融妙做東,拿了銀子讓廚房辦下瓜果小食酒水,要請家中兄弟姊妹一起聚會,給融嫵接風洗塵。
融家的哥兒姐兒眾多,平素待長輩們熄燈歇下後又聚起來嗨的事時有發生,家中仆婦都捧著這些小主子,並不敢向上頭稟報。
然而今日隻怕宴無好宴,所謂的蓮夫人在外十七年不說,迴府當日伯夫人就給蓮夫人來了個下馬威,恐怕兩人很有些不對付。
四姑娘融妙是伯夫人的掌上明珠,對蓮夫人所出的融嫵就算沒有惡意,也不至於有善意。
二房的這對姐妹都是存了幾分看大房熱鬧的心思,這才偷偷的來了。
剛到四姑娘的含芳閣,才上了抄手遊廊,就見屋中燈火通明,姐妹歡笑聲中幾個兄弟說話的聲音也夾雜其中。
年歲大些的幾個哥兒都住在外院了,不過守著角門的婆子都是慣熟的,夜裏進來也是容易。
二姑娘道:“好大的陣仗!”
五姑娘已是迫不及待的拉了她往前快步走。
遠遠的幾個婢女看見就迎了上來:“二姑娘、五姑娘來啦,快請進來,我們姑娘剛叨念著呢!”
二姑娘笑著搭在她手上,邁過了門檻。
屋中溢出一股酒香來,數張桌子拚成了一張大長桌,鋪著藍色的桌布,上邊擺著吃食酒水。四角都點著燈,又怕燭火太盛過熱了,屋裏用銀盆擺了八座冰山。
眾人都圍著桌子在說笑。
幾個年紀小的沒在,年紀大些能說得上話的都在這了。
二哥兒融語泊抬頭看見,臉上露出個笑容:“二姐姐、五妹妹來了。”
四姑娘融妙也歡歡喜喜的站了起來:“教我好等!”
大哥兒融語淮隻是微微頷首。
融妙上前來迎了二人入座,二姑娘側著眼一看,見融妙身著豔麗紅裳,胸前一個金累絲雙鸞牡丹項圈,雙鸞口中銜著指甲蓋大的金剛石,牡丹全用青玉琢成。耳上一對碧玉蟈蟈耳環,礙於年紀隻梳了單螺髻,卻用寶石串珠圍著。整個人貴氣逼人,華麗異常。
二姑娘心知融妙是想要壓融嫵一頭,便笑著道:“四妹妹這個項圈從前沒見戴過。”
融妙低頭看了一眼:“怪道你沒見過,這朵青玉牡丹和兩顆金剛石都是我母親的,前番被我翻出來,她竟不記得還有這些個物件。我畫了個圖樣兒,讓銀樓給鑲成了項圈,也不閑置了這些舊物。”語氣中盡是“沒用的廢物,隻戴個新鮮”。
五姑娘撇了撇嘴,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