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軍士的紀律顯示了出來,眾將立刻有序退出,在大堂外靜靜的站著。


    待眾人離去後,在崇禎的示意下,曹變蛟立刻拆開了漆盒,取出信封,呈給了崇禎,隨後立刻退到大堂門口。


    崇禎拿著信封看了一眼臣火器研究院院長徐光啟拜上,這句話讓他緊張的心稍微放鬆了下來,隨後又提了起來。


    徐光啟送來的,肯定是火器研究院的事情。


    要麽是技術突破了,諸如火藥配新突破、火藥顆粒化搞出來了,紅夷大炮技術優化了、鐵模鑄炮有進展了,或者是……燧發槍研製出來了。


    否則,他們不可能不知輕重的動用六百裏加急送給自己。


    無論是哪一種,對整個大明的整體軍事實力都是極大的增強。


    眾人看著皇帝由陰轉晴的臉色,同時出了口氣,看樣子不是壞事。


    帶著這些期待,崇禎慢慢的拆開了信封,抽出裏麵的折疊的信箋,緩緩的撐開,這種感覺宛如前世紮金花的一張張翻牌的快感。


    「顆粒化」。


    信箋中隻有三個字,崇禎卻是手一抖,唿吸瞬間急促了起來。


    這東西就便是被人截獲了,也搞不清楚到底傳達的是什麽內容。


    其實在他的認知中,最大可能是紅夷大炮仿製技術的突破。


    畢竟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做修改,是從一到一百的過程,其他的幾項技術都是從零到一。


    但現在是最難的東西卻是最先突破了。


    顆粒化,這是在不改變火藥配比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增加火藥威力的一種手段了。


    在成立工業研究院的時候,他就特意囑咐了徐光啟、畢懋康和孫元化三人,火藥顆粒化是重中之重。


    這幾個月忙著在西北巡視,都把這事給忘了。


    如今近半年過去,終於迎來了好消息了。


    火藥顆粒化,可以增加紅夷大炮的射程,缺點就是傷炮管,原本能發射五十顆炮彈的,加裝顆粒化炸藥後可能隻能打三十顆。


    改進紅衣大炮,要麽是冶鐵技術突破了,炮管強度增加了,要麽是鐵模鑄炮技術突破了,能快速製造炮管,炸膛了就換炮管。


    反正現在不差錢,造一批備用著,等將大炮移動的問題給解決了,他能將建奴給平推了。


    “平推?”


    想到這裏,崇禎猛然愣住了。


    反複重複了幾句平推後,又看了看大堂外站著的眾將,剛剛討論了半天,竟然把火器給忘了。


    長城的防禦作用,主要是針對冷兵器時代。


    現在火器已經發展了兩百多年了,威力早就不同而語了,摧城破牆也不在話下了。


    他記得曆史上的寧遠之戰,建奴被火器給打蒙了,然後開始醒悟重點研發火器,在崇禎三年研製出了紅夷大炮。


    當年十月,建奴攜帶六門紅夷大炮和五十四門大將軍炮,將大淩河的於子章台包圍,硬是轟了三天,把於子章台給轟塌了,


    明軍投降,建奴繳獲了大淩河的糧倉,可滿足建奴一月所需。


    現在他穿越過來了,曆史軌跡發生了變化,火藥顆粒化給做出來了。


    萬一哪天,建奴瞎貓碰個死耗子將火藥配方給改良了,或者火炮威力增強了,那還得了?


    人多有啥用,一顆火藥炮彈都能帶走一大片。


    想到這裏,崇禎坐不住了,想趕緊將這邊搞定後迴北京城。


    “都進來吧!”


    待眾人都進來後,崇禎繼續道:“剛剛諸位愛卿討論了太原鎮兵員要不要增加的問題,朕的看法是暫時可以不用,


    其一是西部和北部的蒙古諸部已經形成連軍,準備抵抗西遷的察哈爾林丹汗,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兩敗俱傷,


    即便是察哈爾林丹汗勝利了,那大同和宣府兩鎮憑借長城就可以擋住他們,而且這兩鎮已經開始整頓了,戰力不可同日而語,


    其次是,諸位愛卿忽略了火器,朕……”


    “陛下,北京城三百裏加急!”


    崇禎正給眾人分析著今後的局勢,結果又一道聲急報的聲音從大堂外傳來,打斷了他的話。


    我勒個查查的,啥情況,平時沒有就沒有吧,怎麽今天兩個急報?


    不過好在是內部重要事件的三百裏加急,那就說明雖然是大事,但不算太著急。


    否則就是四百裏、六百裏加急了。


    這次不待曹變蛟發話,眾人很是自覺的退出了大堂,曹變蛟結果急報檢查了一番後呈給了崇禎!


    “臣農業研究院院長宋應星拜上。”


    看著信封上的名名字,讓他緊張的心稍微放鬆了下來。


    宋應星的信,肯定是農業研究院的事情了。


    但隨即心又提起來了,不會三月份種的那批土豆全部死了吧,如果真是這個,那樂子可就大了。


    想到這裏,崇禎拆信的動作立刻暴力了起來,直接撕開信封抽出裏麵的信箋,用力一抖。


    “臣農業研究院院院長宋應星啟,三月種植土豆……”


    崇禎看信的速度很快,隻是幾個唿吸就看完了,終於鬆了口氣,嘴角掛著一絲笑意。


    眾將看著這一幕,也鬆了口氣。


    不過都滿是好奇,上一封信皇帝看完心情不錯,這一次看完心情也依舊不錯,北京城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值得動用兩次加急?


    “袁愛卿,進來吧!”


    待袁可立進來後,崇禎將宋應星的信遞給了袁可立,袁可立小心的接過信箋看了起來。


    片刻後,臉上也掛滿了笑容:“陛下,此乃國之詳瑞呀,當值一大賀!陛下眼光之準,臣不及萬分之一,


    南有番薯,北有土豆,一旦大規模推廣,大明就可能不會缺糧了。”


    雖然有誇的嫌疑,但崇禎此刻心中卻是極為開心的。


    宋應星的信告訴他,第二批土豆預計還有不到一月就要收獲了,看目前的長勢應該還是不錯的,問問崇禎要不要迴來親自參與。


    年前宋應星用暖房種土豆,是為了擴大種薯,三月初豐收時,畝產十八石。


    折算成畝產兩千七百斤,這是普通農作物的六到七倍,何等的恐怖。


    對於這個數據,當時接到宋應星的信的時候,崇禎也是很意外的。


    後世土豆基本在三千到五千斤,高的能達到八千斤,但那是化肥和科學管理的結果。


    現在能達到這個畝產的,一是精心照顧的結果,二是就是不計成本的投入,平均每畝的投入達到了三十兩銀子。


    投出和產出不成正比,但擴大期,投入再多都是劃算的。


    當時豐收的時候,他已經打出京到西北巡視了,錯過了,他還是有些‘耿耿於懷’的。


    這次一定是要迴去的,他想看看大規模種植的時候,畝產到底能達到多少。


    這決定著以後的國策和內部的穩定。


    下一站是大同,偏關到大同是六百餘裏,大同到北京是八百餘裏,按照鑾駕的速度,差不多得半個月,趕迴去時間剛剛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昆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昆吾並收藏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