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國為什麽要這麽做,人們往往容易從地緣政治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而不是從資本的角度去看。
烏克蘭出現危機之後,歐美國家和毛熊國的關係迅速惡化。
但整個西方世界一起製裁毛熊國的結果,卻是直接使歐洲的投資環境惡化,導致大量資本從歐洲撤出。
本來按照燈塔國的計劃,如果不能讓資本從華夏撤出的話,那就起碼要讓資本從歐洲撤出來,迴流到燈塔國,追捧三大市。
也就是薅歐洲的羊毛。
但人算不如天算,出乎燈塔國意料的是,這些從歐洲撤出來的資本,並沒有按照燈塔國的意願,全部迴流到燈塔國。
而是大部分的資本,來到了華夏的香江。
這說明全球的投資人,仍然不看好燈塔國的經濟複蘇,更看好依然保持著經濟極高增長率的華夏。
同時,華夏官方宣布要實現“滬港通”。
也就是說,魔都證券交易所和香江聯合交易所,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者經紀商,買賣規定範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是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的機製。
全球的投資人,都熱切的希望通過“滬港通”,在華夏撈一把大的。
……
過去西方資本不敢進入華夏股市,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華夏進行嚴格的外匯管製。
寬進嚴出。
什麽意思呢?
你可以隨意進來,但是你不能隨意出去。
(emmm,有點小流氓哈,不過我表示很欣賞)
所以說,這些西方資本一般不敢到華夏來投資華夏的股市。
“滬港通”之後,他們可以很輕鬆的在香江投資魔都的股市,掙到錢後可以轉身就走。
於是,上萬億的資本就此滯留在了香江。
這也是燈塔國始終都在華夏周邊搞事,不肯罷休的原因之一。
燈塔國需要製造一次針對華夏的地區性危機,讓滯留在華夏和香江的資本撤出,迴流去追捧燈塔國經濟。
……
為什麽燈塔國這麽強烈的需要並依賴國際資本的迴流?
前麵說過,燈塔國是一個金融帝國,自從美元和黃金脫鉤之後,燈塔國經濟逐漸減少實物生產,減少實體經濟。
燈塔國把實體經濟的低端製造業、低附加值產業叫做垃圾產業和夕陽產業,逐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尤其是向華夏轉移。
燈塔國除了留下所謂的高端產業,軍工產業,高精尖技術產業等等以外,大量就業人口轉移到金融和金融服務業。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燈塔國已經變成了一個產業空心化的國家,它已經沒有多少實體經濟可以為全球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利潤。
在這種情況下,燈塔國不得不打開並依靠另一扇大門,虛擬經濟的大門。
虛擬經濟,就是它的三大市。
它隻能通過讓國際資本進入三大市的金融池子裏,為自己以錢生錢,然後再拿著掙到的錢,去薅全世界的羊毛。
現在的燈塔國,也就隻有這麽一個活法了,有些經濟學者稱之為“燈塔國的國家生存方式”。
隻是這種方式,燈塔國需要大量資本迴流,才能支撐起燈塔國的經濟。
所以,誰阻擋了資本迴流燈塔國,誰就是燈塔國最大的敵人。
這樣,也就理解燈塔國為什麽總是在華夏周邊搞事情了。
除了政治上的考量,經濟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
學了很多經濟學的知識,陸羽再來看待這些原本顯得散亂的曆史事件和社會發展,還真是大開眼界。
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會得到和以前全然不同的認知。
比如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誕生。
緊接著,3個月之後,科索沃戰爭爆發。
很多人認為,科索沃戰爭是燈塔國和北約聯手,打擊米洛舍維奇政權。
因為米洛舍維奇政權在科索沃地區屠殺阿族人,製造了駭人聽聞的人道主義災難。
陸羽以前雖然覺得這理由太過扯蛋,真實原因肯定沒有這麽簡單,但是也不明所以。
現在分析來看,果然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裏麵。
事實上也是如此,戰爭結束後,人道主義災難迅速被戳破。
燈塔國承認這是中情局與西方媒體聯手做的一個局,目的就是為了打擊南聯盟政權。
不過,科索沃戰爭真的隻是為了打擊南聯盟政權嗎?
歐洲人一開始也是這麽認為的,直到打完這場72天的戰爭,歐洲人才發現自己上了當。
……
歐元啟動之初,歐洲人信心滿滿呐。
他們給歐元的定價,是與美元1比1.07,在當時來說,不可謂不高。
隨後科索沃戰爭爆發,歐洲人參與北約行動,全力以赴支持燈塔國攻打科索沃。
72天的狂轟亂炸,燈塔國不僅在實戰中檢驗了很多軍事武器,也向全世界展示了現代高信息化作戰。
(吾輩真的不能忘記轟炸南聯盟中國大使館!)
最後米洛舍維奇政權垮台,南聯盟屈服。
可接下來一盤點,歐洲人才發現不對頭。
歐元,在這72天的時間裏,居然被打殘了。
戰爭結束時,歐元直線下跌30%,0.82美元兌換1歐元。
這時歐洲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別人把你賣了,你還在替別人數錢。
從此歐洲人開始醒悟,這也是後來當燈塔國要攻打伊拉克的時候,香榭國和普魯士這兩個歐盟的軸心國家,堅決反對這場戰爭的原因之一。
……
網上有些公知經常說,西方民主國家之間不打仗。
到現在為止,西方國家之間,在二戰之後確實沒有直接發生過戰爭。
但是不發生軍事戰爭,並不等於他們之間不發生經濟戰爭和金融戰爭。
科索沃戰爭就是燈塔國對歐元的間接金融戰爭。
結果打的是南聯盟,疼的是歐元。
因為歐元的誕生,間接動了燈塔國美元的奶酪。
在歐元誕生之前,全世界的流通貨幣是美元,在全球的結算率一度高達80%左右。
歐元的出現,立刻切走了燈塔國一大塊蛋糕。
要知道,歐盟當時是一個27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它的出現,一下子就蓋過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北美自貿區的25萬億美元規模。
作為如此大規模的經濟體,歐洲國家當然不甘心用美元來結算它們內部之間的貿易,所以它們才決定推出自己的貨幣歐元。
歐元的出現,切走了美元三分之一的貨幣結算量。
燈塔國一開始在歐洲討論歐元的時候,對此警惕不足,到後來才發現歐元對美元的霸權構成了挑戰。
所以才要扼製歐盟和歐元。
……
有過這一次的教訓,也就更能理解燈塔國為什麽要扼製華夏了。
華夏經濟的崛起,讓我們成為了美元霸權又一個可能的挑戰者。
2012年年初,華夏,霓虹國,棒子國,三國關於東北亞自貿區的談判接近成功。
同年4月,華夏和霓虹國的貨幣互換協議,互相持有對方國債,也初步達成共識。
但就在那時候,釣魚島爭端,黃岩島爭端相繼出現,推動華夏和霓虹國貨幣互換協議的金融大臣鬆下忠洋在家中上吊自殺,瞬間把東北亞自貿區談判,貨幣互換等等,一陣風吹飛了。
等到幾年後,才勉強完成華夏和棒子國的雙邊自貿區的談判,但此時意義已經不大。
因為這和三國的東北亞自貿區的意義不可同日而語。
為什麽這麽說?
因為三國的東北亞自貿區談判一旦成功,就會形成當時規模大約20多萬億美元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而且,東北亞自貿區一旦出現就不會止步,它會迅速南下,與東南亞自貿區整合,形成東亞自貿區。
東亞自貿區的產生,就意味30多萬億美元規模的世界第一經濟體的出現,將超越歐盟和北美自貿區。
……
我們甚至可以繼續推想,東亞自貿區出現後,依然不會止步。
它會向南,整合阿三國和南亞;它會向北,整合中亞五國。
再然後會繼續向西,整合中東部分的西亞。
這樣的整個亞洲自貿區,規模將超過50萬億美元,將會比歐盟和北美自貿區加起來還要大。
這樣幾個龐大的貿易區如果出現,難道它會願意用美元或者歐元來結算內部貿易嗎?
當然不會!
也就意味著“亞元”可能會誕生。
我們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遠遠不止我們所說的人民幣“走出去”,在“一帶一路”中發揮作用等等。
它將會美元、歐元一起,三分天下。
華夏能看到這一點,燈塔國就看不到嗎?
當然能看到,於是燈塔國深謀遠慮的在華夏周邊挑起各種爭端。
扼製華夏,阻止人民幣成為美元的又一個挑戰者。
所以,燈塔國宣布戰略重心東移,重迴亞太,推動霓虹國跟華夏扯皮,推動菲律賓在黃岩島跟華夏對峙。
千萬別目光短淺、單純的認為,隻是霓虹國右翼分子鼓動,或者菲總統阿基諾昏了頭,來找華夏麻煩。
想想看,當初東北亞自貿區一旦形成,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從此世界貨幣三分天下將會成為現實。
手中隻剩下三分之一貨幣霸權的美元,還能叫貨幣霸權嗎?
而如今一個產業空心化的燈塔國,假如再沒有了貨幣霸權,燈塔國還能算世界霸主嗎?
想清楚這一點,也就知道為什麽華夏遇到的所有麻煩,背後都有燈塔國的影子了。
這也就是燈塔國為什麽要實施亞太戰略再平衡的根本原因之一。
燈塔國究竟要平衡什麽?
它真的要在華夏和周邊有爭端的國家之間實現一種微妙平衡,但它扮演的是和平的平衡者嗎?
自然不是。
它的目標就隻有一個,平衡掉華夏如今大國崛起的勢頭。
……
烏克蘭出現危機之後,歐美國家和毛熊國的關係迅速惡化。
但整個西方世界一起製裁毛熊國的結果,卻是直接使歐洲的投資環境惡化,導致大量資本從歐洲撤出。
本來按照燈塔國的計劃,如果不能讓資本從華夏撤出的話,那就起碼要讓資本從歐洲撤出來,迴流到燈塔國,追捧三大市。
也就是薅歐洲的羊毛。
但人算不如天算,出乎燈塔國意料的是,這些從歐洲撤出來的資本,並沒有按照燈塔國的意願,全部迴流到燈塔國。
而是大部分的資本,來到了華夏的香江。
這說明全球的投資人,仍然不看好燈塔國的經濟複蘇,更看好依然保持著經濟極高增長率的華夏。
同時,華夏官方宣布要實現“滬港通”。
也就是說,魔都證券交易所和香江聯合交易所,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者經紀商,買賣規定範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是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的機製。
全球的投資人,都熱切的希望通過“滬港通”,在華夏撈一把大的。
……
過去西方資本不敢進入華夏股市,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華夏進行嚴格的外匯管製。
寬進嚴出。
什麽意思呢?
你可以隨意進來,但是你不能隨意出去。
(emmm,有點小流氓哈,不過我表示很欣賞)
所以說,這些西方資本一般不敢到華夏來投資華夏的股市。
“滬港通”之後,他們可以很輕鬆的在香江投資魔都的股市,掙到錢後可以轉身就走。
於是,上萬億的資本就此滯留在了香江。
這也是燈塔國始終都在華夏周邊搞事,不肯罷休的原因之一。
燈塔國需要製造一次針對華夏的地區性危機,讓滯留在華夏和香江的資本撤出,迴流去追捧燈塔國經濟。
……
為什麽燈塔國這麽強烈的需要並依賴國際資本的迴流?
前麵說過,燈塔國是一個金融帝國,自從美元和黃金脫鉤之後,燈塔國經濟逐漸減少實物生產,減少實體經濟。
燈塔國把實體經濟的低端製造業、低附加值產業叫做垃圾產業和夕陽產業,逐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尤其是向華夏轉移。
燈塔國除了留下所謂的高端產業,軍工產業,高精尖技術產業等等以外,大量就業人口轉移到金融和金融服務業。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燈塔國已經變成了一個產業空心化的國家,它已經沒有多少實體經濟可以為全球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利潤。
在這種情況下,燈塔國不得不打開並依靠另一扇大門,虛擬經濟的大門。
虛擬經濟,就是它的三大市。
它隻能通過讓國際資本進入三大市的金融池子裏,為自己以錢生錢,然後再拿著掙到的錢,去薅全世界的羊毛。
現在的燈塔國,也就隻有這麽一個活法了,有些經濟學者稱之為“燈塔國的國家生存方式”。
隻是這種方式,燈塔國需要大量資本迴流,才能支撐起燈塔國的經濟。
所以,誰阻擋了資本迴流燈塔國,誰就是燈塔國最大的敵人。
這樣,也就理解燈塔國為什麽總是在華夏周邊搞事情了。
除了政治上的考量,經濟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
學了很多經濟學的知識,陸羽再來看待這些原本顯得散亂的曆史事件和社會發展,還真是大開眼界。
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會得到和以前全然不同的認知。
比如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誕生。
緊接著,3個月之後,科索沃戰爭爆發。
很多人認為,科索沃戰爭是燈塔國和北約聯手,打擊米洛舍維奇政權。
因為米洛舍維奇政權在科索沃地區屠殺阿族人,製造了駭人聽聞的人道主義災難。
陸羽以前雖然覺得這理由太過扯蛋,真實原因肯定沒有這麽簡單,但是也不明所以。
現在分析來看,果然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裏麵。
事實上也是如此,戰爭結束後,人道主義災難迅速被戳破。
燈塔國承認這是中情局與西方媒體聯手做的一個局,目的就是為了打擊南聯盟政權。
不過,科索沃戰爭真的隻是為了打擊南聯盟政權嗎?
歐洲人一開始也是這麽認為的,直到打完這場72天的戰爭,歐洲人才發現自己上了當。
……
歐元啟動之初,歐洲人信心滿滿呐。
他們給歐元的定價,是與美元1比1.07,在當時來說,不可謂不高。
隨後科索沃戰爭爆發,歐洲人參與北約行動,全力以赴支持燈塔國攻打科索沃。
72天的狂轟亂炸,燈塔國不僅在實戰中檢驗了很多軍事武器,也向全世界展示了現代高信息化作戰。
(吾輩真的不能忘記轟炸南聯盟中國大使館!)
最後米洛舍維奇政權垮台,南聯盟屈服。
可接下來一盤點,歐洲人才發現不對頭。
歐元,在這72天的時間裏,居然被打殘了。
戰爭結束時,歐元直線下跌30%,0.82美元兌換1歐元。
這時歐洲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別人把你賣了,你還在替別人數錢。
從此歐洲人開始醒悟,這也是後來當燈塔國要攻打伊拉克的時候,香榭國和普魯士這兩個歐盟的軸心國家,堅決反對這場戰爭的原因之一。
……
網上有些公知經常說,西方民主國家之間不打仗。
到現在為止,西方國家之間,在二戰之後確實沒有直接發生過戰爭。
但是不發生軍事戰爭,並不等於他們之間不發生經濟戰爭和金融戰爭。
科索沃戰爭就是燈塔國對歐元的間接金融戰爭。
結果打的是南聯盟,疼的是歐元。
因為歐元的誕生,間接動了燈塔國美元的奶酪。
在歐元誕生之前,全世界的流通貨幣是美元,在全球的結算率一度高達80%左右。
歐元的出現,立刻切走了燈塔國一大塊蛋糕。
要知道,歐盟當時是一個27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它的出現,一下子就蓋過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北美自貿區的25萬億美元規模。
作為如此大規模的經濟體,歐洲國家當然不甘心用美元來結算它們內部之間的貿易,所以它們才決定推出自己的貨幣歐元。
歐元的出現,切走了美元三分之一的貨幣結算量。
燈塔國一開始在歐洲討論歐元的時候,對此警惕不足,到後來才發現歐元對美元的霸權構成了挑戰。
所以才要扼製歐盟和歐元。
……
有過這一次的教訓,也就更能理解燈塔國為什麽要扼製華夏了。
華夏經濟的崛起,讓我們成為了美元霸權又一個可能的挑戰者。
2012年年初,華夏,霓虹國,棒子國,三國關於東北亞自貿區的談判接近成功。
同年4月,華夏和霓虹國的貨幣互換協議,互相持有對方國債,也初步達成共識。
但就在那時候,釣魚島爭端,黃岩島爭端相繼出現,推動華夏和霓虹國貨幣互換協議的金融大臣鬆下忠洋在家中上吊自殺,瞬間把東北亞自貿區談判,貨幣互換等等,一陣風吹飛了。
等到幾年後,才勉強完成華夏和棒子國的雙邊自貿區的談判,但此時意義已經不大。
因為這和三國的東北亞自貿區的意義不可同日而語。
為什麽這麽說?
因為三國的東北亞自貿區談判一旦成功,就會形成當時規模大約20多萬億美元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而且,東北亞自貿區一旦出現就不會止步,它會迅速南下,與東南亞自貿區整合,形成東亞自貿區。
東亞自貿區的產生,就意味30多萬億美元規模的世界第一經濟體的出現,將超越歐盟和北美自貿區。
……
我們甚至可以繼續推想,東亞自貿區出現後,依然不會止步。
它會向南,整合阿三國和南亞;它會向北,整合中亞五國。
再然後會繼續向西,整合中東部分的西亞。
這樣的整個亞洲自貿區,規模將超過50萬億美元,將會比歐盟和北美自貿區加起來還要大。
這樣幾個龐大的貿易區如果出現,難道它會願意用美元或者歐元來結算內部貿易嗎?
當然不會!
也就意味著“亞元”可能會誕生。
我們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遠遠不止我們所說的人民幣“走出去”,在“一帶一路”中發揮作用等等。
它將會美元、歐元一起,三分天下。
華夏能看到這一點,燈塔國就看不到嗎?
當然能看到,於是燈塔國深謀遠慮的在華夏周邊挑起各種爭端。
扼製華夏,阻止人民幣成為美元的又一個挑戰者。
所以,燈塔國宣布戰略重心東移,重迴亞太,推動霓虹國跟華夏扯皮,推動菲律賓在黃岩島跟華夏對峙。
千萬別目光短淺、單純的認為,隻是霓虹國右翼分子鼓動,或者菲總統阿基諾昏了頭,來找華夏麻煩。
想想看,當初東北亞自貿區一旦形成,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從此世界貨幣三分天下將會成為現實。
手中隻剩下三分之一貨幣霸權的美元,還能叫貨幣霸權嗎?
而如今一個產業空心化的燈塔國,假如再沒有了貨幣霸權,燈塔國還能算世界霸主嗎?
想清楚這一點,也就知道為什麽華夏遇到的所有麻煩,背後都有燈塔國的影子了。
這也就是燈塔國為什麽要實施亞太戰略再平衡的根本原因之一。
燈塔國究竟要平衡什麽?
它真的要在華夏和周邊有爭端的國家之間實現一種微妙平衡,但它扮演的是和平的平衡者嗎?
自然不是。
它的目標就隻有一個,平衡掉華夏如今大國崛起的勢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