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玩這話李治眼神中又重新燃起了鬥誌,開口說道:“學生明白了,就算是沒有眼下我們辦不成,隻要我們一步步來,總有一日可以建成這個防沙林。”


    李正點頭說道:“行了,等到工程隊的人手到了,趕緊去準備幹活。”


    李治帶著小冊子離開。


    李正看著眼前的沙盤,土地治理一直都是一個嚴峻的問題,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


    而且很多荒地種植過樹木之後,土地又會重新變得肥沃。


    雖然占用土地但綠化一直都是一件收益很大的事情。


    徐慧走來說道:“長安令,李績大將軍來了。”


    李正從沙盤上收迴目光說道:“讓他進來吧。”


    徐慧應聲點頭。


    李績走入院子裏,看到李正說道:“小子,陛下都和我說了。”


    話音剛落,李績的目光落在沙盤上說道:“這個是?”


    李正說道:“這個是沙盤。”


    “沙盤?”


    李績端詳著說道:“老夫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精巧的沙盤。”


    再定睛一看,李績說道:“這不是長安城嘛。”


    李正說道:“確實,最近有個項目。”


    李績看著李正說道:“你小子該不會正要造反吧。”


    尷尬地笑了笑,李正說道:“大將軍真會說笑,造反這種高風險低收益的事情,我怎麽會幹,我爹還想讓我多活幾年呢。”


    李績不屑地笑了笑,“那你小子造這麽一個沙盤在做什麽?


    這可是行軍打仗時候用的。”


    李正清了清嗓子說道:“沙盤的意義就是一目了然,也可以讓人一眼就可以看清楚未來的規劃,未來的長安是什麽樣。”


    李績抬著小巴,“諒你小子也不敢造反。”


    造反確實是一件風險很高的事情。


    除非名不聊生,活著人們被壓迫的活不下去。


    絕大多數時候的造反其實都是失敗的。


    而且成功的也是極少數。


    再說了李世民能夠造反成功,多少有些賭的成分。


    造反就要快準狠,不然很容易造成一種消耗戰。


    有多少次造反一開始氣勢如虹,到後來還是被王朝給活活拖過去了。


    說白了造反還是講究一個天時地利人和。


    造反是件講究事兒,不是說造反就能成功的。


    再者說現在唐朝民心歸附,百姓好不容易過幾年太平日子,造反成本也會隨之上升。


    從經濟角度來看當下真的不適合造反。


    李績坐下來說道:“事情老夫都聽陛下和王鼎說了,其實西域的生意一直都有隻不過沒有之前這麽多了。”


    西域的兵器生意一直都是默嘔在運籌。


    吐蕃平定之後,生意自然是直線下滑。


    就算是有也是小宗買賣。


    李績低聲說道:“真要賣糧食給倭國人。”


    李正惆悵著說道:“這兩年豐收,我們涇陽倉庫的糧倉中擠壓了好幾年的存糧,除了那些用來釀酒的糧食,其餘的糧食舊了都變質了,牲口不吃。”


    李績小聲說道:“你的意思是?”


    李正說道:“把一些賣出去沒人要的稱糧賣給倭國人,反正留著也是浪費,正好給我們清清陳糧,清一清倉庫也可以存入更多的新糧,再說了浪費糧食也不好,不如直接賣了。”


    李績點頭說道:“你這麽一說還真是,這兩年一直是風調雨順,就算是有災年憑借如今的糧食儲備來應對也是搓搓有餘,老夫也聽朝中有人說過,戶部有好多積攢下來的糧食不知道如何處理。”


    兩人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李績拍案說道:“不如這樣兵器的生意熟,老夫會安排。


    糧食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李正打斷李績的話語說道:“大將軍,朝中那些陳糧能不能賣給我?”


    李績倒吸一口涼氣,“你涇陽缺糧食?


    還是說你向朝中買糧食再用高價倒賣給倭國人。”


    李正拱手說道:“懂我者大將軍也。”


    李績稍稍點頭,“朝中的陳糧賣給你這件事老夫會和陛下說道說道,反正倒賣糧食這種缺德事情你來幹就成。”


    捧著自己的茶杯,李正說道:“這哪裏是缺德事情,大將軍說笑了,這隻是一種生意手段而已,囤貨賣貨本就是商業行為。”


    目光再次落在沙盤上,李績又問道:“你真的不是要造反攻打長安城?”


    李正一臉笑容,“我要是想造反,現在就殺了大將軍滅口了。”


    李績又看了一眼沙盤,“要造反知會老夫一聲,老夫第一個殺你。”


    李正拱手說道:“一定一定。”


    一旁的李江山聽著李績和李正的對話,嘴角直抽抽。


    這兩個還相約造反之日一決生死不成?


    李江山也知道李正是不會造反的,如今看起來李正確實沒有要造反的意思。


    “殺手姐姐能不能別這麽看著我。”


    聽到李正的話語,李江山連忙收迴眼神。


    李正又說道:“怪嚇人的,總覺得你下一刻就會殺了我。”


    李江山抱著橫刀說道:“我隻聽從公主殿下的命令。”


    李正說道:“行,您自便。”


    說完李正走出了家門,如果不出意外稱心應該已經擬好了倭國的訂單,並且已經在送來的路上了。


    五天之後,從閻立本那裏調撥的人手已經到了。


    這一次的綠化工事由李義府組織,李治帶頭設計,工程隊全程參與。


    長安城外建設了一個施工現場。


    引得很多人翹首觀望到底發生了什麽。


    房玄齡自然知道綠化工程的事情。


    隻是看到施工現場外一個巨大的牌子時停下了腳步,上麵寫著一條條條目。


    監工設計:晉王殿下,施工單位,涇陽工程隊,甚至還寫了工程名稱,涇陽公益綠化工程。


    以及對工程隊的介紹。


    大牌子上還畫著一幅圖畫,像是建成之後新的長安城。


    杜如晦走來說道:“種樹不是重點,老夫看來這個牌子上所寫的才是重中之重。”


    房玄齡撫須說道:“沒想到這種事情,竟然也能被李正當作一門生意來做。”


    杜如晦笑道:“聽說這一次是因為長樂公主晉王殿下等孩子為了盡孝才做的,而且朝中不用付出任何的人力物力,全部由涇陽自己承擔。”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