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別院中,李績見到李世民正一臉愁容地看著奏章。


    “陛下!”


    李績躬身說道。


    抬了抬眼,李世民說道:“喝酒了?”


    李績抹了抹嘴角說道:“喝了一些,架不住村民熱情。”


    李世民低聲說道:“你在涇陽也有些日子了,你覺得涇陽的護衛隊如何?”


    李績思量了一會兒說道:“末將以為涇陽護衛隊相比軍中衛府兵馬,涇陽護衛隊的軍紀更加的明朗,而且很多地方都比衛府幹淨。”


    這個幹淨還有另外一個意思。


    李世民當然聽得出來,李績說的是衛府兵馬的腐敗。


    擱下手中的筆,李世民將李正說的那些話又講了一遍。


    聽完之後,李績也是眉頭緊皺。


    李世民說道:“你說說你的看法。”


    要動軍中世襲罔替製?


    裁撤軍中各個將領的權力?


    改革軍功製?


    改革軍餉製?


    ……


    這些可都是曆朝曆代都有的問題。


    曆代地帝王都是傻子看不出來嗎?


    很多人都明白。


    也有很多地將領都是吃著其中地利益,來鞏固自己的兵權。


    想了好一會兒,李績說道:“陛下的意思,末將明白了,這兩年以來末將也一直都在觀察涇陽護衛隊,若說涇陽護衛隊是治好衛府兵馬的一方良藥,不如說陛下更希望涇陽護衛隊的樣子,就是將來衛府兵馬的樣子。”


    李世民的眼神陰翳,:“有些事情朕不用說,想必你們這些老將軍也都清楚,你們也看的到現在軍中最大的問題在哪裏。”


    李績躬身說道:“陛下若是改製軍中必定會有動蕩發生,如今還不是時機,還請陛下三思。”


    李世民長歎一口氣,“朕當然清楚,你先退下吧。”


    “喏!”


    李績走出別院也沒了再去吃村子裏酒席的興致。


    走在村子裏,李績找到了張公瑾。


    將李世民說過的話,李績又對張公瑾說了一遍。


    張公謹聽完笑道:“陛下真有這個想法?”


    李績說道:“可能陛下也是隨口一說。”


    張公瑾說道:“其實這件事要辦也不是不能辦,涇陽護衛隊是李正一手拉起來的,其中的很多因素李正最清楚。”


    李績說道:“我也是這樣認為。”


    張公瑾又說道:“而且這件事不是李正一個人可以做成的,也不是帝王一個人可以做成的。”


    李績好奇道:“那要如何?”


    張公瑾指了指天說道:“除非大唐變天了。”


    李績苦澀地笑了笑說道:“對呀,除非大唐變天了,要動軍製,是要動大唐的立國之本。”


    張公瑾低聲說道:“不過按照李正這家夥的手段,未來一些事情還真說不好,或許這是以後的事情了,誰又說的好,可能那時候我們這些老家夥都已經不在了。”


    李績的目光看向張公瑾。


    心中莫名有些擔憂。


    擔憂的不是大唐的將來。


    擔憂的是李正。


    李正這小子一直都在韜光養晦,誰又能知道把李正逼急了他會做出什麽樣的事情。


    而且如今還如此年輕,陛下又如此的忌憚他。


    李正雖說不掌兵權,但李正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著實讓人不得不擔心。


    李績說道:“希望李正可以一直走在正途上吧。”


    張公瑾笑了笑,“老夫會盡力的。”


    村子裏,大虎看著村民們相聚在一起,大家的親人都在這裏。


    大虎的心情有些落寞,母親早逝,父親長兄戰死。


    李正來到大虎的身邊說道:“高句驪一戰你是頭功,你現在已經是龍武軍的副將了。”


    站在李正身邊地還有李泰。


    大虎看向李正和李泰行禮說道:“末將見過魏王殿下,見過上將軍。”


    李泰連連擺手說道:“不用多禮,以後鏟馬糞的活你來做就行。”


    大虎憨憨地撓著自己的後腦勺使勁點頭。


    李正說道:“隨說你是副將,但你先不入龍武軍,還在涇陽養馬,你可願意?”


    大虎點頭說道:“我也不會做將軍,養馬挺好的,我也隻會養馬。”


    李正遞給大虎一份聘書說道:“給你尋了一份親事,你去見見合不合適,如果你喜歡人家姑娘我給你做主,給你們主持婚事。”


    大虎鄭重的接過聘書。


    李正拍著大虎的肩膀說道:“你也不小了,你家中的親人靈位我會讓人幫你請來。”


    在原地愣了好一會兒,大虎突然跪在地上說道:“謝上將軍!”


    李正咧嘴笑著說道:“別這樣,你還是叫我長安令,我這個上將軍就是一個虛銜。”


    大虎低著頭說道:“喏!”


    李泰看著跪在地上的大虎,大虎的事情李泰心裏也清楚,是一個可憐的孩子。


    父親和長兄都戰死沙場。


    如今李正願意給他主持婚事,李正是把大虎當作真兄弟。


    或許大虎的親人都不在了。


    但李正是想要把大虎當作親人。


    扶著大虎起來,李正對他說道:“先去吃飯,吃飽了馬圈還有活要幹,趕緊去吧。”


    “哎”大虎轉身就走入了酒席之中。


    李泰小聲說道:“給大虎尋的親事是什麽人家。”


    李正說道:“長樂公主讓村子裏的嬸嬸打聽的,是一戶尋常人家,家在洛水河一片,家境不算富裕。”


    李泰又說道:“為人如何?”


    李正搖著扇子說道:“為人老實淳樸,非常地本分。”


    李泰點頭說道:“大虎是一個沒有什麽心思的人,尋常人家沒這麽多心眼,這樣也挺好的。”


    孫思邈也在酒席中。


    裴行儉的醫療隊已經很成熟了。


    細細想來,孫思邈也沒有想到,在涇陽教授學醫,不知不覺教出了一個醫療隊來。


    老村長對孫思邈說道:“孩子們都長大了。”


    孫思邈扶須說道:“是啊,都長大了,我們也老了。”


    老村長笑嗬嗬看著眼前的一切。


    眼下孫思邈也沒了雲遊天下的心思,年紀已經很大了,涇陽的孩子都很不錯,與其雲遊天下不如繼續留在涇陽,教出幾個好徒弟,將來的事情都是年輕人的。


    薛仁貴和王玄策並沒有來村子裏,他們直接去了軍中任職。


    以他們現在的身份再來村子已經不合適了。


    李正迴到家中打包了一些東西和幾壇烈酒。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