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點頭說道:“我知道了,還有什麽其他事情嗎?”


    李君羨像是想會兒又說道:“沒什麽事了,末將就先退下了。”


    李君羨離開之後,李正和李泰這才從河中站起身。


    兩人穿好換洗的衣服,終於舒坦了很多。


    李泰又去了書院。


    他去書院也沒什麽好做的,頂多就是在書院睡個午覺。


    迴到家中,李麗質還在家中忙碌著。


    武媚和高陽進進出出, 光是這半個時辰已經來迴好幾趟了。


    賬房裏,李麗質依舊在一本本賬本上來來迴迴看,看到她額頭與發絲間已經有了汗水。


    關中的夏天還真不是開玩笑的。


    好在家中有不少的冰。


    自從有了硝石製冰之後,倒也不是無藥可治。


    李麗質正忙著,看到李正拿了一籃子冰晶。


    把冰晶放在窗口,李正關上窗戶,留一條大概手臂粗的縫隙。


    而後又把後方的窗戶也這樣做。


    李麗質瞧著李正的一舉一動, 一時間有些看不明白,索性停下手中的動作。


    等忙完之後,李麗質好奇道:“你這是做什麽?”


    關上窗戶的賬房中有些昏暗。


    不過點上油燈之後,就可以了。


    過了小半個時辰,李麗質感受到一陣陣涼風從縫隙中吹來,由於窗台邊上放著冰,這使得風帶著冰的溫度。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賬房中終於涼了起來。


    李麗質好奇說道:“這是怎麽做到的。”


    李正解釋道:“你知道冷巷嗎?”


    “冷巷?”


    想了一會兒,李麗質又搖頭,並沒有聽說過冷巷這個稱唿。


    冷巷是從宋朝開始有的產物。


    這個時候的大唐還沒有大麵積普及磚房。


    不過人們隻是不知道冷巷這種稱唿而已,不明白其中緣由。


    李正坐下來搖著扇子說道:“有些房子挨得很近,房子之間會留有一條小路,由於房子高度這條小路很長時間沒有陽光的照射,又因為空氣流動的關係,當炎炎夏日的時候,這種小巷就非常適合避暑。”


    這也是在後世小時候,村子裏的人經常去小巷子裏避暑。


    在那裏會比較涼快。


    李麗質想著說道:“你這麽一說我有些明白了。”


    李正說道:“我用的就是冷巷的原理, 因為你的賬房空間狹窄,但也很狹長, 又因為前後通風, 這就有了冷巷的基礎條件。”


    李麗質稍稍點頭。


    李正接著說道:“我又用到了冰,當風吹來的時候,經過冰塊之後,隨著冰的融化會吸熱,也會導致房間內的變的冷起來。”


    瞧著李正的神情,李麗質說道:“我們相識這麽多年,我實在想不明白這麽多古怪的知識,你是從什麽地方學來的。”


    李正尷尬一笑,斷斷續續說道:“我……”


    “該不會真有一個老道士路過你家門口,把這些知識教給伱的?”


    李正嗬嗬一笑,不打算再迴答,轉身走出李麗質的賬房。


    凡人是無法理解的。


    這個時代做風扇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


    沒有電力的情況下很難做到風扇的效果。


    水力肯定不行,人力更是吃力不討好。


    做一台發電機?


    光是電機的製作這個時代就根本完不成。


    果然還是要多讀書啊。


    隻有科學知識才能帶給我們美好的生活。


    對李正的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李麗質已經見怪不怪。


    有些想不通的事情幹脆不想。


    李麗質繼續埋頭處理著自己的賬本。


    徐慧端著西瓜而來說道:“長安令,這是冰鎮過的西瓜。”


    李正吃著西瓜看了一眼徐慧,她的眼神立刻躲閃到一旁。


    最近她麵對自己總是躲躲閃閃。


    李正看著她說道:“你最近有什麽心事嗎?”


    “心事?”徐慧迴過神看了看四下說道:“最近沒什麽心事。”


    李正狐疑地點頭。


    見李正不再追問,徐慧長歎一口氣, 其實心中最大的芥蒂是如今的李正已經是一個沉穩的男人。


    以前不覺得是因為剛剛認識李正的時候,他隻是一個十四歲的孩子。


    這麽多年過去了, 李正已經是二十有餘了。


    徐慧也已經二十多歲了。


    相處這麽多年, 感情早就不是當初見麵時期的那種感覺。


    主仆關係壓在徐慧的心頭。


    自己和李正之間是主仆關係,我是長安令和公主殿下的侍女,不該有其他的想法。


    徐慧心頭不斷地告誡著自己。


    李正吐出西瓜籽說道:“對了,明日陛下要來我們涇陽避暑,你讓村子裏的人準備一下。”


    徐慧訝異說道:“明日就來嗎?”


    李正點頭,“挺著急的。”


    徐慧連忙說道:“陛下的別院還要早點收拾出來。”


    到了傍晚時候,李麗質也知道了李世民要來長安避暑。


    飯桌上,一家人吃著飯。


    李麗質說道:“這一次父皇來得倒是挺突然的。”


    李正吃著黍米飯說道:“這個時候長安城很悶熱,可能你父皇一開始也拉不下臉來涇陽避暑,在長安實在是待不住了這才來涇陽,也顧不上臉麵了。”


    聽到這話,小兕子吃著飯差點笑出聲。


    李麗質俏目瞪了李正一眼,心說私底下這麽說就算了,當著這麽多人如此說父皇。


    當今陛下明日就要來涇陽。


    來的匆忙,李正也不想這個時候讓全村人連夜準備了。


    收拾出李世民在村子裏的別院就行了。


    在李麗質的賬房,李正看到了李麗質的計劃。


    在灞上新建一個作坊,用於製造紙漿。


    原本的製紙作坊的人手可以用到印刷的流程上去。


    造紙的關鍵技術還是在涇陽,最重要的印刷術自然不能傳出去。


    李世民肯定有眼線盯著這些事情,他心裏肯定也清楚。


    隻是紙張並不是什麽威脅。


    因為外界的印刷技術還停留在雕版印刷。


    涇陽的活字印刷和流水線技術還是獨家,那麽涇陽的印刷術就是無敵的。


    正看眼前的地圖,李江山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東征大軍距離長安還有三日的路程。”


    聞聲,李正迴頭看了看李江山,看到李江山的衣襟已經被汗水浸濕,李正遞給她一塊西瓜,“熱壞了吧。”


    麵對李正突如其來的關心,李江山愣愣地接過西瓜。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