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看著一群高句麗的鄉民們都相聚在一起,他們有的臉上有慶幸,也有後悔。


    不過將來的高句麗是好是壞和自己已經無關了。


    即便是將來的高句麗會變得更差,這一切也距離關中太遠,那可能是大人物的事情了。


    大軍在高句麗休整了三天,便開拔迴中原。


    王武給大軍送行的時候,大虎迴頭看見王武獨自一個人站在一群高句麗的鄉民麵前。


    “王大哥, 就留這個太監一個人在這裏嗎?”


    大虎低聲問道。


    馬兒散漫地走著,王玄策也是一臉慵懶,“他背後站著的可是強大的大唐,即便他孤身一人,在高句麗也沒人敢動他。”


    大虎點頭說道:“確實,上一個這麽做的人,差點讓高句麗覆滅。”


    隊伍離開平壤城附近便加快了腳步。


    平壤城一戰的軍報一路送向觀眾, 快馬加鞭到了一個驛站之後便換人換馬接著趕路。


    一個月後, 長安終於收到了平壤城大勝的消息。


    涇陽


    李正麵前坐著李世民,一旁站著的則是高陽公主。


    此刻李世民正看著高陽公主的賬本,又狐疑地看了看自己的女兒。


    李正啃著西瓜說道:“陛下覺得怎麽樣?”


    李世民又看了看高陽,再次把目光放在李正身上,“現在藍田縣的居民每個月都有近一貫錢的收入?”


    李正吐出西瓜子說道:“那是自然,我們在藍田縣建了三個作坊,一個養殖場,如今藍田縣的居民除了種田,還可以掙得一筆可觀的收入。”


    聽到這話,李世民會心地笑了笑,“你掙的一定更多了吧。”


    李正指了指一旁的高陽說道:“一戶人家隻要好好在作坊勞作,他們每月收入可達六千多錢,整個藍田縣三百四十一戶,人口兩千六百,一年可以給朝中賦稅五萬錢左右,這都是高陽公主的功勞。”


    一年五萬錢的賦稅是多少, 一個藍田縣的賦稅可堪比一個郡。


    當然了這還比不上涇陽的賦稅, 涇陽的賦稅已經超過長安了。


    自己的女兒有多少本事,李世民心裏很清楚, 其中李正和麗質一定出了不少力,現在高陽交上來的賬本確實很好看,好看到讓人不禁羨慕。


    一個窮苦的縣在短短幾個月就可以讓這麽多人都過上富戶的生活。


    事情當然是好事,可這事的功勞在高陽,李世民怎麽都不相信。


    這就像是一個不會寫字的人,突然拿出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誰知道這篇文章是另外一個人寫的。


    可隻要寫這個篇章的人否認,那這個文章就是他寫的。


    而李正用的就是這種手段。


    高陽說道:“父皇,如今藍田縣的效果很好,最近也有不少地方縣丞上書希望戶部可以繼續幫助更多的郡縣。”


    李世民還是擺出一副淡定的神情低聲說道:“是嗎?”


    高陽又說道:“父皇,民意如此,再者說這對父皇的威望,還有朝中的賦稅都是好事。”


    這高陽是想一頭紮進事業中,不肯嫁人了。


    李世民瞧著李正說道:“朕知道,你李正想要擴大生意,如今涇陽的作坊雖然多,但無法滿足整個中原,以至於外麵倒賣得特別多,為了產出更多可以賣的貨物,李正才要擴大生意,你的心思朕很清楚。”


    “陛下明鑒!”


    李正拱手說道。


    李世民有些氣憤地灌下茶水, 這小子竟然還不否認,看在高句麗一仗大勝的份上就不和他計較了。


    高陽公主說道:“父皇,女兒下一步打算是往那些耕種田地比較少的郡縣發展,因為人均耕地少的地方沒有這麽大的耕種壓力,那種地方更適合發展作坊。”


    麵對如此漂亮的成績,又是她親姐姐麗質的照顧。


    李世民也隻好長歎一口氣,“朕知道了,你接著忙吧,有什麽需要就和朕商量。”


    這話一出,高陽喜上眉梢連忙說道:“女兒先行告退。”


    瞧著高陽這個丫頭離開,李世民意外發現這個丫頭走得挺快,腳步歡得很。


    李世民惆悵著說道:“朕作為一個父親,真是越來越看不清自己兒女的心思了。”


    難得李世民還會有這樣的神色,李正說道:“其實很多父母都一樣,就連陛下也是一樣的。”


    李世民拿出高句麗的戰報說道:“平壤一戰大獲全勝。”


    李正躬身說道:“恭喜陛下。”


    李世民古怪地看著李正,“朕還以為你會說意料之中。”


    搖著手中的扇子,李正又說道:“接下來的事情,想必陛下也已經做好準備了,我的人已經進入了高句麗了,陛下安排在高句麗的人也該準備了吧。”


    王鼎低聲說道:“已經安排好了。”


    李世民頷首說道:“倭國在高句麗混亂的時候趁機洗劫了高句麗的沿海,你覺得這個時候朕要要寫旨意嗎?”


    李正又切了一塊西瓜遞給王鼎,也遞給李世民一塊,“不著急,等高句麗求援吧。”


    李世民稍稍點了點頭,“那倭國這邊呢?”


    王鼎安靜地聽著君臣兩人的對話,對倭國對高句麗的將來,在君臣二人的商談中漸漸有了雛形。


    烤架上的烤肉也已經好了。


    君臣兩人吃飽喝足,王鼎一直在一旁看著,有時候覺得陛下和李正之間是相互忌憚的對手。


    就像是李正和陛下之間談條件,誰都是笑裏藏刀的。


    李正忌憚著陛下什麽時候會過河拆橋。


    陛下也在忌憚李正會不會魚死網破。


    仿佛兩個笑臉相迎的彼此,背後各自都拿著一把刀。


    看著李正和陛下之間還能推杯換盞,王鼎心中感慨著人心還真是可怕啊。


    再看陛下和李正的神情,像極了多年不見的好兄弟,真是虛偽啊,王鼎搖頭歎息。


    卻也隻能笑嗬嗬地站在一旁,不敢多說話。


    吃飽喝足之後,李世民舒坦的摸著肚子說道:“還在伱這裏吃得暢快。”


    李正還吃著羊肉串,“在我這裏沒有這麽多的講究和禮數。”


    李世民喝下一口熱茶說道:“有時候覺得你這裏的飯食好吃。”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