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正胡謅的時候,還能這麽理直氣壯。


    正大光明的不要臉,李江山看著他說道:“稱心,你打算怎麽安排。”


    李正低聲說道:“一旦開戰,稱心就會去倭國,至於高句麗的戰事和他沒有關係。”


    李江山說道:“他還是軍師,他難道不想要高句麗的榮華富貴。”


    李正冷笑道:“你覺得淵蓋蘇文有做高句麗王的命啊。”


    李江山無奈地笑了笑,“我懂你的意思了。”


    李正迴頭還想再說什麽,迴頭看去李江山已經不在這裏了。


    這女人神出鬼沒也不是一次兩次。


    但總讓人感覺有些不太適應。


    整理完了賬本,李麗質說道:“今天就到這裏吧,武媚晌午留下吃飯吧。”


    武媚點頭沒有拒絕。


    徐慧把賬本都整理好說道:“也不知道今天長安令會做什麽好吃的。”


    李麗質看了一眼坐在院子裏的李正,“別人做飯食是為了填飽肚子,他做飯則是因為他喜歡做飯。”


    徐慧也笑了笑。


    晌午時分,李正來到廚房中,拿出新鮮的豬肉。


    春筍在長安是一種很罕見的東西。


    李正又從一旁的缸中拿出醃好的鹹菜。


    廚房中,李正開始忙碌起來。


    飯菜的香味飄在院子中。


    一盆鹹菜春筍炒肉絲。


    一碗紅燒肉。


    一盆炒菜和一碗野菜湯。


    幾樣尋常的家常菜。


    李治和小兕子準時準點迴來吃飯了。


    一家子坐在飯桌上。


    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李世民的幾個兒子中最後得到皇位的是李治。


    可現在看來,李治似乎已經沉迷學習不可自拔。


    人家好好的,原本是下一任的皇帝。


    現在成了一個書呆子?


    心裏莫名一種負罪感。


    李麗質吃著飯菜,瞧見了李正的神色似乎不太好。


    又吃了兩口,李麗質夾起李正剛剛吃的那碗紅燒肉。


    味道很不錯,肥而不膩,入味非常好。


    難道是李正自己覺得飯菜的口味不好?


    再看在座的,徐慧和武媚都吃得挺好的。


    稚奴還是一如既往的狼吞虎咽。


    同樣是午飯的時候。


    李世民也剛剛吃完了午飯。


    正是午後難得的清閑時光,李世民打算喝一喝茶水,享受一下難得的清閑。


    一個小太監急匆匆而來說道:“陛下,鄭國公求見。”


    李世民眉頭一皺,鄭國公魏征?


    魏征這個時候來做什麽。


    小太監機靈地瞧了一眼陛下的神色,小聲說道:“陛下,鄭國公手裏拿著幾份奏章。”


    李世民長歎一口氣,不耐煩地說道:“就說朕已經睡下了。”


    “喏。”


    小太監快步離開。


    李世民拿起一旁的甜點吃了一口,這種時候最好不要讓魏征這種人來破壞自己的心情。


    隻是不過一會兒,小太監又迴來了。


    李世民眉頭緊鎖說道:“又怎麽了?”


    小太監低聲說道:“陛下,鄭國公說可以在殿外等著陛下醒來。”


    無奈地放下手中的茶杯,李世民低聲說道:“讓他進來吧。”


    眼前的這個茶杯和李正的那個保溫杯差不多。


    經常捧在手裏,時不時可以喝一口。


    這種感覺很奇怪。


    這種調調就是容易讓人養成習慣。


    習慣了之後,自己也開始杯不離手了。


    李世民重新坐正,魏征已經走入了甘露殿。


    “陛下!”


    魏征躬身行禮說道。


    李世民低聲說道;“鄭國公無須多禮。”


    見魏征有要遞上奏章的架勢,李世民又說道:“朕看鄭國公氣色似乎不太好,最近沒有修養好。”


    魏征點頭說道:“近來煩心事情眾多。”


    李世民又說道:“朕會安排太醫署給愛卿問診,愛卿可要調養好身體。”


    “讓陛下多慮了,是臣之過。”


    魏征行禮遞上奏章說道:“臣有本上奏。”


    躲是躲不掉了,李世民頷首說道:“直說便是。”


    魏征把奏章遞給一旁的小太監開口說道:“近來有一些消息傳入長安,說是有人買通各地的官吏,大征民力。”


    “有這事?”


    李世民打開奏章看著上麵的內容。


    魏征又說道:“有人告訴老臣,這些事情的背後都是有許敬宗的影子。”


    李世民放下奏章說道:“有真正的實證嗎?”


    魏征躬身很多:“老臣還沒有真正的實證。”


    李世民頷首說道:“既然如此,不妨先查一查。”


    魏征又說道:“陛下,臣願意親自帶人去查。”


    李世民思量著說道:“朕可以指派大理寺的官吏,勞煩鄭國公了。”


    魏征躬身說道:“老臣告退。”


    好不容易有一些時間可以讓心情得到放鬆,眼下又出了這種事情。


    許敬宗買通官吏,大征民力?


    李正想要做什麽,李世民心裏很清楚。


    當初也不是沒有勸過李正。


    這種事情很容易引起彈劾。


    等魏征離開之後,李世民對一旁的小太監說道:“把王鼎叫來。”


    等到王鼎從涇陽來到宮中,已經是傍晚時分。


    王鼎急匆匆走入甘露殿說道:“陛下。”


    李世民把魏征的奏章遞給王鼎, “你和朕說說,李正到底做了什麽好事。”


    王鼎接過奏章看了一眼說道:“陛下,這件事老奴很早以前就向陛下稟報過,隻是老奴也沒想到李正的動作會這麽快。”


    李世民苦惱地扶著自己的額頭。


    上了李正的惡當!


    朕在忙著處理高句麗的事情。


    李正這小子背地裏買通了官吏,而且還要接著修路。


    朕是忙的焦頭爛額。


    他是背地裏暗度陳倉!


    “好你個李正!”李世民憤然拍案而起。


    王鼎嚇了一個哆嗦,連忙跪下。


    怒火雖然中燒,李世民也在盡力的平複著情緒。


    重新坐下之後,李世民再次說道:“王鼎,魏征手裏掌握了多少證據?”


    王鼎低聲說道:“應該不多,一直以來魏征從來不會過問太多的事情,尤其是長安令這件事做得非常隱晦,其中可能有人在暗查。”


    李世民稍稍點頭,又有些明白了。


    魏征確實不會主動去查李正。


    能夠知道李正這件事的人,應該暗中查過。


    李世民已經沒有了原本悠閑的興致,低聲說道:“把這件事告訴李正,並且讓他這段時間不要輕舉妄動,至少等朕擺平了高句麗!”


    王鼎連連點頭後退下。


    ******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