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瞧著兩個已經走遠的五姓子弟,也轉身走迴營地對李正說道:“他們迴去了,不過似乎兩人起了爭執。”


    一個想要尋找一份出路,一個心中不斷地質疑著自己的認知。


    李正喝茶杯中的茶水,“這天氣,想喝點冰鎮的。”


    王鼎站在一旁小聲說道:“宮裏有藏冰,老奴可以讓人送來。”


    李正搖著手裏的扇子說道:“不用了,我們涇陽可以自己製冰。”


    王鼎點頭道:“若有需要長安令招唿一聲便是。”


    有時候覺得王鼎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有時候又覺得這人特別地別扭。


    也不知道這個太監什麽時候正常,什麽時候不正常。


    這才隻是早晨天氣就已經熱得讓人喘不過氣,李正一路走向村子裏的養殖場,這裏有村民不斷地往屋頂上潑水降溫,這麽熱的天氣這些家禽都要熱壞了。


    這麽熱的天氣,家禽的管理非常重要。


    不過眼下看來,養殖場被照顧得挺好。


    這也是村子裏收入來源之一,孩子們也要吃肉長身體。


    看完了養殖場的情況,李正又來到養豬場。


    養豬場靠著山下,這裏背陰平日裏靠近後山這一塊也很涼快。


    確認了豬圈裏的豬也還算精神,勤勞的村民每天都會把這裏打掃得很幹淨。


    來到印刷廠,這裏已經開工了。


    印刷廠一旁有一間小屋子,張公瑾就在這裏看著書。


    張公瑾抬頭見到李正來了,笑嗬嗬說道:“難道看你來這裏,聽說你今日見五姓子弟了?”


    李正在一旁坐下,搖著手中的扇子說道:“其實我挺不樂意見他們的。”


    在涇陽已經有幾年了,張公瑾心裏知道李正的心思,對五姓的事情也不願意過多插手。


    這是陛下和李正之間的事情。


    放下手中的書籍,張公瑾說道:“能上淩煙閣的臣子也該有了,老夫再問你一句話,想不想上淩煙閣?”


    聽張公瑾這麽一說,淩煙閣是自己想上就能上的。


    張公瑾又說道:“你雖說名聲不是太好,但你若是想要上淩煙閣,開口說一句便是。”


    李正搖著頭又說道:“不想上。”


    說完之後站起身便離開了。


    張公瑾瞧著李正離開之後,屋後的小房間中走出一個人。


    “太上皇都聽到了?”張公瑾對李淵說道。


    “要說李正不是什麽好東西,你也不是什麽好人。”李淵板著臉說道。


    張公瑾苦笑一番,當初玄武門的事情自己就是策劃的人之一,幫李世民坐上皇位之後,便打算不再進入朝堂了,做出如此事情,也知道自己的仕途算是到頭了,李世民登基之後自己便再也沒有進入朝堂。


    和李靖出征陰山迴來之後,也不是沒有想過找一個地方度過餘生。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了李正這麽一號人物。


    李淵低聲說道:“淩煙閣上的名字,肯定有你張公瑾。”


    張公瑾咳嗽兩聲說道:“老夫不知道還能活幾年,已經是這副老弱病殘之軀,說什麽登淩煙閣,要這淩煙閣之名有何用。”


    低頭看著還在咳嗽的張公瑾,李淵說道:“你的身子還不如老夫,你這輩子陰謀詭計用盡,這是老天給你的懲罰吧。”


    張公瑾臉上的笑容有些豁然。


    李淵又說道:“李世民會讓你上淩煙閣,但你希望讓李正上淩煙閣,你想用你在淩煙閣的位置換李正上淩煙閣,是不也是。”


    張公瑾點頭道:“奈何這個小子不領情,他很聰明,更知道陛下立淩煙閣的原因。”


    李淵瞧著繁忙的印刷廠說道:“那是他不想欠的,李正和老夫的兒子已經僵持這麽多年了,二郎一直想要收服李正,李正就像是一頭拽不迴來的倔牛,怎麽都不領情,偏偏李正又有一身神鬼莫測的本事。”


    張公瑾坐正身子說道,“袁天罡死後,陛下似乎對李正有了一些忌憚和防備,更有猜忌。”


    屋子裏有些陰暗,看不清張公瑾說出這話時的神情。


    李淵轉頭看向屋外的陽光,“袁天罡臨死前有給二郎遞過一份密奏,至於這份密奏上寫著什麽,除了二郎他自己,沒有人見過。”


    張公瑾低聲說道:“每到夏天,長安的就會熱得讓人喘不過氣,想來陛下也該到時候避暑了吧。”


    李淵說道:“這些日子要商議出征西域的事情,想來也是無法分心避暑上的事情。”


    迴到家中的李正,正在聽著李麗質的講述,其實涇陽的環境挺好的。


    西鄰著涇河,北依著仲山。


    冬暖夏涼,又靠著河流。


    最開始的涇陽除了很窮也說不上有啥不對的。


    加上村口有一片樹林可以擋住風沙,等到新種下的樹林長成之後,對涇陽來說就有一片更加結實的防沙林了。


    李麗質翻看著賬本說道:“我看了往年長安的修繕的一些賬本,現在的人手苦力價格來算,這一次長安修繕工事需要用到的銀錢應該是九萬貫,這還是除去所有閑雜費用以及各項零散開支算出來的錢。”


    要說李麗質,若是織衣服做女紅顯然對他有些不合適,可能別的女子想要做一個賢妻良母,她絕對是一個拿著賬本管家的女子。


    李正慵懶地躺在躺椅上說道:“你說你父皇什麽時候給錢,咱們好開工。”


    李麗質坐到李正的身邊,“你之前說的預製板是什麽?可以給我們減少多少的成本?”


    李正說道:“不會多吧,應該可以減少大約四成的成本。”


    聽到這話李麗質又開始盤算著利潤,一邊盤算著說道:“我想請父皇母後來涇陽避暑。”


    李正說道:“上一次你父皇母後來涇陽避暑,在涇陽白吃白喝,還帶走了我們涇陽為數不多的稻米。”


    李麗質瞧著李正,“你都已經這麽有錢了,還差這點稻米?再說了我從小在宮裏長大,宮裏的夏季有多悶熱我經曆過,涇陽不是有建設一處別院嗎?現在也沒人住。”


    太極宮地勢確實不適合夏季居住,因為地勢偏高午時陽光直射,不像涇陽依山傍水,一到夏天就會非常地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