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也說道:“這不是挺好嗎?”


    李崇義長歎一口氣,“我都想辭官算了,李正要不我來你的涇陽。”


    李正苦笑著說得:“崇義哥,你看看我,涇陽最近也沒什麽事情做,不過高陵那塊地剛剛收下來,估計那裏挺忙的。”


    李崇義點頭,“那好,我到時候可以向陛下進諫,辭官!”


    按照李孝恭的想法是李崇義越沒有存在越好。


    長安是一個龍潭虎穴,就算你安分守己也難免會被一隻王八給咬了。


    李崇義想要辭官的想法,李世民八成不會答應。


    李孝恭本就是宗室宗人,又是河間郡王。


    李世民會不知道李孝恭的心思嗎?


    等到了傍晚時分,李泰和李崇義睡了一個午覺後,便意興闌珊地離開了。


    李義府帶著王縣丞而來,說了如今高陵鄉民歸置的情況。


    王縣丞低聲說道:“還是有不少人不願意離開高陵,誰願意離開土生土長的地方。”


    李正看了一眼李義府。


    李義府低聲說道:“大部分還是願意搬到涇陽來住的,一部分人都不願意離開。”


    李正說道:“往後兩年,高陵的所有稅負我們涇陽都包了。”


    “包了?”


    王縣丞確認自己沒有聽說之後又說道:“那可是幾千人的賦稅呀。”


    李正說道:“李義府,之後的事情你去辦。”


    李義府點頭。


    王縣丞說道:“長安令,放心,若是那些賤民再不懂規矩,下官幫長安令教訓他們。”


    李正頷首說道:“王縣丞,你知道做人最重要的是什麽嗎?”


    王縣丞疑惑抬頭看著李正。


    李正拍了拍王縣丞的肩膀說道:“做人最重要的是良心,往上說幾代人,誰不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種田的?”


    聽聞這話,王縣丞有些惶恐地看向李正又看了看李義府。


    李正又對王縣丞說道:“我希望高陵的鄉民可以心甘情願的跟著我脫貧致富,若是他們不願意搬家我也不會強求,若是他們肯搬家我更可以給他們更多的優待,讓大家都可以安居樂業,你代我教訓那些鄉民?我都想不明白你到底是幫我做事還是給我添堵的。”


    王縣丞低著頭,“下官失言了,還望長安令不要見怪。”


    李正對李義府說道:“你明日一早就接著去安置鄉民,答應來涇陽的鄉民可以給他需要安置家裏的財物,涇陽有現成的房屋,順便問問這個王縣丞做官做的如何。”


    李義府點頭。


    王縣丞麵如死灰的站在原地。


    李正又對王縣丞說道:“邊軍挺缺人的,我可以把你安排到邊關去。”


    王縣丞神情緊張,“長安令,在下自做縣丞以來,從來不敢怠慢啊,長安令請聽在下解釋。”


    李正低聲說道:“若是收拾了你我可以得到高陵鄉民的人心,我又何樂不為呢?”


    “這……”


    李正對大虎說道:“大虎,送客吧。”


    大虎提溜著這個王縣丞離開。


    等人離開之後,李義府說道:“長安令,這個號縣丞在高陵的風評確實不太好。”


    “我知道了,到時候我會讓許敬宗安排他。”


    “喏,那在下迴去準備一下明日高陵的事情。”


    涇陽包攬了高陵兩年的賦稅,也就說以後高陵鄉民們有兩年可以不用交賦稅。


    而且涇陽富足,這些代價對涇陽來說不值一提。


    涇陽的糧食多到喂家禽都嫌多。


    第二日,李義府忙活了好半天總算是把一些之前不願意搬家的鄉民也擺平了。


    李正聽著李義府的稟報,看著高陵這片地。


    其實種田的佃戶都是很淳樸的,他們所要的也不多。


    李義府低聲說道:“這是高陵鄉民列舉出了這個王縣丞的劣跡,雖說他也沒有太過過分,但是平日裏的克扣一些小便宜,他倒是不放過,一些小事他辦的也是拖拖拉拉,算不上什麽好官。”


    李正低聲對李義府說道:“讓許敬宗安排一下,讓他給我們去邊軍探情報。”


    李義府點頭,“明白了。”


    土地已經空出來了,現在墾荒就可以開始了。


    按照構想高陵的絕大部分田地都是用來種地的。


    原來高陵鄉民住過的地方也要重新推倒,用來耕種。


    李正在圖紙上畫著,整個高陵可以劃分成三塊,高陵於涇陽接壤的這片地用來在建設書院。


    在往後的一片地可以用來擴建養殖場。


    剩下的田地都可以用來種田。


    李義府接過李正的圖紙,心中細細一盤算,這麽歸置下來,高陵的可耕種麵積竟然還比以往更多了。


    高陵以南的靠近渭水河畔的地方是一片水田,是用來種植糧食最好的地方。


    高陵以北的一片地原本就是一片荒地,因為距離水道較遠。


    隻要在中原挖出一個水渠就就可以灌溉,不是難事,再者說土豆番薯等作物可以說是不挑地。


    老村長帶著村民們風風火火的幹了起來。


    墾荒這種事情涇陽的村民有很大的熱情。


    李世民正在村子裏散步,就看到了遠處高陵一片地一群村民正在開荒。


    也隻是多看幾眼,雖說墾荒是好事,但是給了李正兩個月的時間,印書坊的事情到如今也沒有音訊。


    很懷疑這小子是不是把印書坊的事情給給忘了。


    來到李正的家中,李世民看著小兕子正在玩著積木。


    接過李麗質端來的茶水,李世民說道:“麗質,你說李正是不是根本沒有把朕的吩咐放在心上。”


    李麗質抱著一本賬本眼神惆悵地看著自己的父皇。


    注意到李麗質的神情,李世民問道:“怎麽了?”


    李麗質把賬本放在桌子上說得:“父皇,女兒最近一直在查涇陽的賬目。”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說道:“李正一直都讓你做這些事情嗎?”


    李麗質把賬本推到李世民的麵前說道:“父皇,女兒最近查賬目發現,父皇和李正有一筆細鹽的買賣,但是細鹽的份子錢一直都沒有送來過。”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剛想要解釋什麽。


    李麗質又說道:“還有李正從做涇陽令到如今的長安令,這麽多年以來朝中一直都沒有給過俸祿,到現在朝中所欠李正的俸祿一共是兩千三百四十一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