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侯這是去做什麽?”


    “王公公幫忙看一下馬圈。”


    李正一邊說著一邊走遠,王鼎愣在原地看著李正離開,一匹馬打了一個響鼻像是在嫌棄王鼎。


    王鼎看一眼馬圈,重新坐下來磕著瓜子,“縣侯竟然把老奴一個丟在這裏,就這麽走了?”


    李正說完便離開了馬圈,獨自一個人來到村子裏。


    如今的鐵匠鋪已經開始正式開工了。


    鐵匠鋪子裝修得有些簡單,還有待改進。


    鐵大見李正來了,拿出三棱刺交給李正說道:“縣侯,你看看還滿意不?”


    李正拿著手中的三棱刺,三棱刺軍刺的製造並不難。


    三棱刺拿在手中,李正看著尖端的情況,現如今還沒開鋒隻剩下打磨了。


    “很好,接著打磨出來就好。”


    “喏!”鐵大躬身迴應道。


    狄知遜走過來說道:“縣侯借一步說話?”


    看了一眼狄知遜,李正從重新把三棱刺遞給鐵大讓他接著打造。


    跟著狄知遜來到河畔,李正問道:“狄叔叔,怎麽了?”


    狄知遜開口說道:“最近聽說陛下就要開科舉了,可是如今要開科舉困難重重。”


    不過說到科舉這件事,看來李世民是真的想要削弱五姓的影響力。


    李正長歎一口氣說道:“說是要開科舉陛下是要對世家動手了。”


    “沒錯。”狄知遜也是點頭說道:“這一次最大的阻礙就是清河崔氏,自漢以來清河崔氏在山東一帶就有很高的威望,他們振臂一唿會有多少的士子響應。”


    “你也是想讓我想辦法的?”李正問道。


    狄知遜點頭,“若是縣侯有辦法是最好的。”


    李正低聲說道:“我的辦法也很簡單殺光他們就好了。”


    狄知遜苦笑,“縣侯真愛說道,不過這一次朝中還傳出來風聲,說是陛下清查權貴。”


    “狄叔叔是在擔心權貴們?”


    狄知遜點頭。


    李正說道:“放心吧,不會有大事的,對皇家來說他們會保護權貴,尤其是李世民親自扶起來的那些新權貴。也就是長孫無忌,程咬金這些人,他們可以說是大唐的新權貴。


    “可李世民也想要毀滅的權貴,就是那些世家和士族。”


    “這些大世家的所在從何一定意義上影響了李世民的權力統治。”


    李正一口一句直唿陛下的名諱倒也不談避諱,狄知遜看著四周也沒有別人再次說道:“所以縣侯以為陛下是衝著那些世家的。”


    “不然呢。新權貴是給李世民鞏固皇權的,他需要一個從下至上的統治來鞏固他自己的權力。”


    李正接著說道:“可那些世家不一樣,他們會是李世民雄霸天下的阻礙。至於阻礙大不了鏟除了就是。”


    狄知遜問道:“你覺得陛下真的會向五姓動手?”


    李正苦澀一笑,“會動手,我估計他不會大動幹戈,敲山震虎差不多了。”


    五姓為什麽會存在這麽長時間是有道理的。


    李世民是一個狠人,可以從狠人中拔尖來看,李世民還沒狠到可以鏟除五姓的程度。


    大唐的狠人不少,不缺李世民這一個。


    李正接著又說道:“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科舉?如今的科舉算哪門子的科舉。”


    “那縣侯以為什麽樣的科舉算是科舉?”


    “公平,公正,長期,有效率。”李正說道。


    “莫非現在的科舉縣侯以為不公正嗎?”


    李正對他說道:“那狄叔叔以為現在的科舉就公平公正嗎?鄉賢選舉,士子們從中原各地跋山涉水,千裏迢迢,集中到首都長安,首先向尚書省禮部報到。”


    “狄叔叔以為光是這個步驟多少時間,可能人家還沒走到長安,科舉便結束了,而如今的科舉保舉製度更是腐敗的溫床。”


    “其中有多少人從中收取好處,有多少人被鄉賢州府的一己之見給刷下來,這就是不公正。”


    戶部,如今的戶部案牘庫前前後後共有五個太監在幫著李淳風。


    除了吃飯和睡覺和日常的解手,李淳風幾乎就在戶部的案牘庫中不出門。


    數十張畫卷拚湊在一起貼在一麵牆上,牆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數字。


    李淳風落下最後一筆,再次退後看著滿牆的數字圖標,這種圖表還是在李正的書院學到的。


    看到圖上的數值變化,李淳風喃喃自語道:“貧道終於算出來了,終於算出來了。”


    幾個太監看著幾近發瘋的李淳風有些錯愕。


    李淳風小心翼翼把牆上的圖紙一張張撕下來貼在一塊大木板上,幾個太監幫著忙小心翼翼地貼著。


    李淳風說道:“小心點,這些數據可是關於這大唐江山的興盛。”


    太監們連連點頭,小心翼翼貼著這些畫布。


    直到這些畫布貼完之後,展示著是個巨大的圖表。


    讓這些太監扛著這個巨大的大木板,李淳風終於走出了戶部的案牘庫。


    在戶部官員的目光下,李淳風大搖大擺走出這裏,一路來到甘露殿前,李淳風讓侍衛稟報。


    正在和房玄齡商議科舉事宜的李世民現在沒工夫搭理李淳風。


    侍衛說道:“陛下,李淳風道長還帶了一塊非常奇怪的木板來,上麵畫著一些奇怪的東西,就站在甘露殿門口。”


    “奇怪的東西?”李世民好奇問道。


    房玄齡也說道:“陛下,我們不如去看看。”


    李世民這次走出甘露殿,見到李淳風問道:“李淳風道長,你這是……”


    “陛下!臣在戶部這麽多時日,終於是做出來了。”李淳風讓開讓李世民的目光落在這塊木板上,“這便是貧道這些日子以來的成果。”


    李世民打量著這個巨大的圖表,好奇問道:“敢問這上麵畫著是何意思,為何朕的這條線如此地低。”


    “陛下且聽貧道細細分說。”李淳風介紹道:“這張圖表所記錄到現如今各地的情況,從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楊堅改國號為隋開始記錄一直到現在。”


    “貧道所記載的有人口,糧食年收,商稅以及徭役數量。”


    記錄在上的一共有四樣,房玄齡看著這個大圖表,倒是一目了然,隋朝開始興盛,從年份開始移動隋朝的人口開始逐漸下滑,一直到了隋末便沒了數據,期間有近十年的空白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