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跟著來到這裏的太監離開了自己的府邸去宮中。


    涇陽的變化很大,可是如今長安的變化倒是幾乎看不出來。


    來到承天門,李泰隨著這些太監進入宮中。


    宮裏也是沒有一點變化,不像是涇陽隔三差五就會有一些新鮮的事物,相比涇陽,長安倒是有些一成不變了。


    與涇陽相比整座長安看起來就無聊了不少。


    站在兩儀殿外的王鼎,看著李泰走來,這才三個月不見,魏王李泰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有些不一樣,走路的步伐也隨意了很多,不像以前那麽拘謹。


    王鼎連忙跑上前迎接道:“魏王殿下,你可算來了。”


    “父皇還好嗎?”李泰放慢自己的腳步問道。


    王鼎笑嗬嗬說道:“陛下好著呢,連太醫署的禦醫都說自從陛下練了太極之後氣血比以往好太多了。”


    上下打量了一眼李泰,王鼎又說道:“魏王殿下也真是的,來見陛下也換一身衣服,怎還穿著這一身布衣。”


    李泰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裝束,“本王忘了,要不先去換一身?”


    王鼎笑了笑,“還是先去麵見陛下吧,陛下已經催了好幾次了。”


    或許連魏王殿下自己都沒有發覺他自己的變化吧。


    王鼎跟在後方魏王李泰的背影,這個當初的處處小心謹慎的魏王,如今看起來似乎長高了不少,魏王殿下如今也才十四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李泰邁步走入兩儀殿,撲麵而來就是兩儀殿特有的涼意,整座宮殿內寒意入骨讓人不自覺打了一個擺子。


    見到李世民李泰當即行禮,“兒臣拜見父皇。”


    李世民與馮盎的講話停下,看著自己的兒子,“今日在涇陽可還好?”


    “兒臣慚愧讓父皇掛念了。”李泰說道。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李泰的麵前,迴想起那日這個小子咬著牙肩上扛著脖子一樣粗的麻繩拖著磨盤的身影,現在想想還有些心疼。


    拍了拍李泰的肩膀意外地發現這孩子的肩膀也結實了不少,李世民說道:“瘦了,也黑了。”


    “還不是整日暴嗮,李正說這樣的效果最好。”李泰笑嗬嗬說道:“李正一直說兒臣沒瘦,除了李正很多人都說兒臣瘦了。”


    李世民觀察著李泰的神情,這孩子的談吐和以前不一樣了,就連精神氣也好了不少。


    整個人不像是以前那樣處處小心,還有些萎靡。


    現在看起來李泰眼神裏的精神非常飽滿,恍如脫胎換骨一般。


    李世民想笑又笑不出來,“在涇陽就一直做苦力嗎?”


    李泰躬身迴答道:“兒臣在涇陽每日一早便繞著馬圈跑,跑完三十圈之後便休息一會兒吃了飯食,去工地裏修路,傍晚迴去吃飯洗漱,夜裏看書。”


    “這就是李正說的治病?他的藥方真奇怪啊。”李世民說道。


    李泰也有些阿諛,“確實有些奇怪,不過兒臣可以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比以往好多了,現在從承天門走到這裏也不會喘氣了。”


    以往李泰身子弱,從小便喝藥到十歲之後才好轉,養尊處優的他身子也肥胖不少。


    有了好轉李世民心裏也踏實了不少。


    “平時都看一些什麽書?”


    李泰迴道:“李正那裏都是一些雜書而已,沒什麽太多的禮樂與經義,倒是有不少的故事書,挺有意思。”


    這一次李泰在涇陽的幾個月變化很大,看得出李泰整個人也顯得血氣方剛,重新坐下之後李世民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人說道:“他便是朕的嶺南大將軍馮盎。”


    “青雀見過馮大將軍。”李泰連忙行禮。


    馮盎也迴禮。


    李世民說道:“當初說好讓太子指派的官吏去迎接馮盎,也說好讓你指派的官吏來接待馮盎。”


    想起這迴事,李泰連忙說道:“兒臣疏忽這件事了。”


    馮盎說道:“無妨,陛下的安排很周到。”


    李世民低聲說道:“這一次讓你來其一是想看看你,其次就是想聽聽你對南詔與交趾稻種的看法。”


    李泰想了一會兒說道:“兒臣聽李正說道那裏的稻種一年可以兩熟?”


    馮盎說道:“若是耕種趁早一年三熟也可以,隻是嶺南多山林要耕種也沒有關中這樣廣袤的土地,種在何處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李泰來迴走了兩步,可以先在江南道一帶試著種植若是效果好,再廣泛種植也來得及。


    馮盎點頭,“中書省也是這樣的看法,關中與嶺南最大的區別就是嶺南一帶比較溫暖,嶺南海邊更是四季如春,與關中氣候不同,若要種植江南一帶的氣候與嶺南最近。”


    “行了。”李世民端著碗喝下一口茶水說道:“既然是在治病你可以留在涇陽但不能一頭紮進去,有空也可以多來長安和宮裏走動。”


    “兒臣明白了。”李泰又是躬身一禮。


    “去見你母後吧。”李世民擺手說道。


    “兒臣告退。”


    李世民看著李泰轉身離開,李泰的腳步比以往更加踏實了,也更加地沉穩了。


    心裏細細琢磨著,李世民覺得李泰這一次去涇陽變化這麽好,是不是考慮同意讓稚奴拜李正為師。


    這樣的變化是好的,李世民心裏有些矛盾,如今的稚奴還太小。


    要是被李正帶壞了可怎麽樣,一個李正已經夠頭疼了。


    若是稚奴以後學得和李正一樣的德行,那可怎麽辦?


    李世民糾結地思考著,當初稚奴的種種行為赫然出現了愛財的特征。


    現如今要是把孩子交給李正……


    離開兩儀殿李泰走向立政殿剛剛走到門口,就撞見了走出來的李承乾。


    兩兄弟站在門口互相打量著對方。


    “迴來了?”李承乾語氣平淡。


    “迴來見見父皇母後,還要迴去接著治病。”李泰的語氣也很平靜。


    “治病就好好治病,朝中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李承乾放低聲音說道。


    “還要多謝皇兄收留了臣弟府中的幕僚與門客。”李泰也笑著說道。


    這兩兄弟的語氣平靜,領著而來的王鼎聽得出來這麽平靜話語裏夾槍帶棒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