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倒吸一口涼氣,“如何不好辦了?”


    李正又說道:“這個造兵器有時候也需要靈感。”


    “靈感為何物?”


    李正一本正經地說道:“靈感這個東西非常地玄妙,就像在下造出了複合弓就是突如其來的靈感,有時候靈感來了吧,有時候靈感又突然地走了。”


    王鼎聽明白了李正的意思,就是不想造是不?茶水好像沒了滋味,王鼎好想把銀餅還給李正。


    “縣侯。”王鼎再次說道:“兵器的事情陛下非常看重,還望縣侯不要輕慢,若是縣侯有什麽需要的盡管說,隻要朝中和軍中能夠給予的一定滿足縣侯。”


    “此話當真?”


    看李正麵帶微笑地說出當真四個字,王鼎心裏頓時不踏實了。


    “其實在下也不是什麽一個貪心的人。”李正笑道:“王公公何苦板著一張臉。”


    王鼎苦澀一笑。


    李正笑著說道:“其實我要的也不多,兩千頭母豬,五十頭配種的公主,再來三千隻母雞。”


    王鼎:“……”


    “王公公?”


    “……”


    “王公公?你怎麽了,你倒是說話呀。”


    王鼎迴過神啞然失笑,“老奴敢問縣侯,是不是少一頭豬,少一隻母雞,這新式兵器就造不出來了對不對?”


    李正打趣說道:“那我豈不是和敲竹杠有何分別?王公公切莫小人之心度君之腹,我是那種人嗎?”


    “是。”王鼎僵硬地又是一陣搖頭,“不是。”


    “不就是一些牲畜想必這一定難不倒王公公,在下又沒要錢。”


    王鼎心想著,你李正要是敢要錢,信不信當場和你翻臉,太過分了。


    不過心裏想完之後,王鼎便說道:“老奴多嘴一句,為何縣侯對這麽這些牲口如此情有獨鍾,老奴所知上一次提煉細鹽縣侯也這麽說來著。”


    “不瞞王公公。”李正吸了吸鼻子說道:“有道是生產離不開經濟發展,在下也是無奈之舉。”


    “有這麽一說嗎?”


    “王公公聽得懂嗎?”


    王鼎使勁搖頭,“老奴讀書少,聽不懂。”


    “那就懂了。”李正放心地點頭,“隻要王公公把東西帶來,在下不光可以給陛下造出三棱刺,還可以造出更多新式兵器,在下還知道一種匕首,殺傷力非常之大。”


    王鼎拱手說道:“縣侯所請老奴都知道了,還望縣侯可以早日把這些兵器都造出來了,陛下可等著呢,將軍們也都等著呢。”


    “應該的,應該的。”李正連連說道。


    “那老奴便告辭了。”


    “慢走慢走。”


    王鼎離開了馬圈,拿出懷中的這塊銀餅把玩著。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瞧不起太監,王鼎在那些國公將軍乃至權貴麵前都飽受了不少的冷眼。


    即便自己是李世民身邊走得最近的太監。


    現如今隻有和李正的交談中,王鼎每次都可以感覺到李正是尊重自己的。


    除了他給的銀餅,在李正的眼中看不到李正對自己的輕蔑。


    “這縣候真難應付啊。”王鼎感歎。


    送走了王鼎,李正開始琢磨自己的三輪車。


    拿來了一個馬車的車輪,李正按照後世的輪胎模樣開始打造。


    一邊測量著各種尺寸,李正開始製作圖紙。


    閻立本帶來了一個三輪車主要車架。


    “讓張齊他們打造,一天就做好了。”閻立本看著做出來的車架子說道:“不知道縣侯做這個是用來做什麽?”


    “這是一輛車子。”李正介紹道。


    “我知道這是一輛車。”閻立本琢磨著,“老夫平生所見的車子不少,按照縣侯圖紙上的模樣,老夫想不明白為什麽要在車的後頭多一個輪子。”


    “那不是車的後頭,那是前輪。”李正和把車架子糾正過來,車頭朝著自己說道;“這樣才對。”


    閻立本眼瞅著又說道:“那這樣用馬匹來拉豈不是很別扭。”


    “這個叫做三輪車,它不需要牲口來啦自己就能動。”


    “還有這麽神奇的東西?”


    “我不是給你圖紙了嗎?”李正說道。


    “老夫隻是看圖紙,你又沒寫。”閻立本一臉事不關己的模樣。


    李正指著圖紙上的一些零件說道:“這個叫做傳動裝置,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原理,踩動踏板的時候鏈條會跟著動,從而帶動輪軸,之後就帶動了輪子。”


    閻立本聽完之後沉默著。


    “閻大匠認識什麽鐵匠嗎?”


    “你要鐵匠做什麽?”閻立本繼續端詳著圖紙,倒是對傳動裝置這個東西非常感興趣。


    “我想要鐵匠幫忙來給我打造,反正現在我有陛下給的兵器監造之權,這件事交給別人不放心,手藝的好壞很重要特別的打造小物件的功夫上,閻大匠一定認識不少的工匠。”


    閻立本放下圖紙,“你用陛下給你的兵器監造之權用來造車子?這不合適吧。”


    “行軍的時候也少不了輜重的運送,輜重的運送效率也會影響打仗的勝負,我也是為了朝中大軍呀。”


    閻立本這才點頭,“自從崔仁師貪墨之後,朝中一直看重官員的風評你可不要擅用職權,不然少不了朝中的彈劾。”


    “我知道。”李正點頭。


    “那老夫去一趟長安,倒是認識幾個鐵匠給你帶來。”


    “多謝閻大匠了。”


    畫好了輪子的圖紙,最重要的還是鏈條和輪子,輪子的承受力一定要強。


    鋼圈,鏈條,輪軸需要打造的東西有很多。


    畫完了圖紙之後,李正拿起一本冊子迴到村子裏。


    村子中如今的養殖規模已經不小了,五百多頭豬,一千多隻母雞,還有數百隻小雞。


    李義府向李正稟報如今的涇陽養殖狀況。


    現在看來滿足涇陽的人口還是可以的,但是要搭上李績的上萬人的龍武軍,光是眼前這點養殖肯定是應付不過來。


    李正長歎一口氣,“本想著種田就好,現如今都快成養殖大戶了。”


    “養殖大戶?”李義府聽著這個新詞。


    想要擴大養殖的規模首先要有一個很大的養殖場,要一個養殖場就必須要土地。


    養殖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就要和村民的居所分開。


    看著自己的村子的地圖,李正左思右想還是在後山腳下劃了一塊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