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戰爭是可惡的,打心底李正想痛罵一些人。


    若是有機會李正也很想把努爾哈赤的祖墳撅了。


    現在還在猶豫要不要把這本書交給閻立本。


    這裏麵有太多的技術,有些技術現在交給閻立本還會不會太早。


    其實還有一本夢溪筆談,是北宋時期沈括寫的,也算是當時的工藝百科全書,不過這本書寫得有些雜,天文天象地理工匠製造什麽都有寫,說來沒有夢溪筆談也不會有後來宋應星的這本天工開物。


    夢溪筆談這本書當時也是被擅長修陵寢的宋代汪氏收藏,也就有了汪家一脈。


    關於工藝製造夢溪筆談就沒有天工開物那樣寫得完整。


    放下手中的這本開工開物,李正細細抄著,“老祖宗的智慧真管用啊,對宋應星來說他寫了這本書或許是他一生最有意義的事情,當初的你宋應星一家寄希望於南明,卻也隻是苦苦堅守,你的兄長服毒自盡殉葬大明,你的家人紛紛為最後的脊梁骨被殺,你到死不願降,八十歲鬱鬱而終。”


    “我現在時代的這些人對你宋應星來說,他們是你的祖宗,你宋應星是我的祖宗,為了發展就這麽抄了你的書,宋應星大佬應該不會怪我吧。”


    李正自言自語抄著書。


    當天晚上,大牛大虎還有狄仁傑三個小子,吃著糖醋排骨大快朵頤。


    好久沒有做有些手生了,糖醋排骨做得有些焦黑。


    這三個小子吃得倒是挺歡實的。


    李正吃著花生米依舊看著這本天工開物。、


    三天過去了,李義府敲門站在外麵說道:“縣侯,太子和魏王殿下的人還在外麵都堵了路了,怎麽都勸不走。”


    李正無奈地寫下兩張字條打開一道門縫遞出去,“你把這兩張字條交給太子和魏王。”


    平日裏李正閉關的時候,不喜歡讓外人進屋子。


    看著李正遞來的字條,李義府看了一眼上麵的內容。


    沒有想著答案,而是寫著一句很莫名其妙的話。


    “問別人去。”


    這四個字就能把魏王和太子打發了?


    也不好多問,李義府隻好帶著字條離開托人送入長安。


    王鼎在李世民耳邊說著事情的進展。


    “李正還沒有給答複嗎?”


    “還沒有。”王鼎說道。


    “青雀和承乾都沒有給好處?”


    “給,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承諾給一萬貫,李正還是不為所動。”


    李世民的笑容在臉上凝固。


    王鼎接著再次說道:“老奴覺得這道題確實很難。”


    “這小狐狸可真狡猾。”李世民冷笑著,“怕是李正這輩子都不會說出來了。”


    李泰也收到了李正的字條,看著上麵這簡單的一句話。


    “明明是你李正自己出的題,讓本王去問別人?李正這是什麽意思?”


    李泰氣急敗壞想罵人,幾口酒水下肚,喝的西域進貢的葡萄釀,父皇賞賜的也就三罐,太子就有六罐,自己隻有三罐。


    帶著涼意的冷風吹過,李泰對自己府上的下人說道:“太子那邊有什麽消息嗎?”


    “迴魏王殿下,也有人向太子遞了字條,似乎和魏王殿下的是一樣的。”


    這麽一說,李泰立刻來了精神,太子也沒有得到答案?


    再看李正這句話,生門死門這個題目本來就有矛盾。


    李正肯定是有答案的,這毋庸置疑。


    隻是他不想說出來而已。


    想起當初張公謹和李正之間的對話。


    李泰腦子一醒,醍醐灌頂般地站起身,“本王明白了,李正不是不告訴本王答案而是李正不能說出答案,這裏麵說不定有張公謹和父皇的緣故。”


    麵對府中幕僚帶著眼圈又迷茫的眼神。


    李泰連忙著急說道:“快!把生門死門的題目掛到文學館去,讓全長安的讀書人知道這個題,以後在我魏王府邸,誰也不許在談論這個題,誰敢多嘴在議論別怪本王不客氣。”


    魏王府邸的人有些不明白為什麽李泰突然這麽緊張。


    “喏。”


    李泰府上的下人立刻去辦事。


    李承乾也幾乎同時就明白了李正的想法,立刻讓人把這個題掛到了弘文館,讓弘文館去解開。


    收到東宮屬官的迴複,李承乾也知道了李泰的做法,他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


    一頭冷汗的李承乾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生門死門這道題其實根本不重要,重要是自己的看法與說法而已。


    父皇就是在試探孤和李泰。


    李承乾感到脊背一陣寒冷,不論自己怎麽答,不論自己怎麽說,隻要自己說出迴答那怕是錯。


    父皇都會對自己有顧慮。


    幸好沒有答複,幸好李正也沒有給出答案。


    問別人去?


    李正這不是不想說,是他不能說,同樣的李正也在警告自己,自己作為太子,迴答了這個題也很危險。


    如坐針氈,李承乾手顫抖地拿起茶碗灌下一口糧草。


    父皇太可怕了,輕描淡寫的一個問題,說不定一把刀自己架在了自己和青雀的脖子上。


    什麽生門死門,談論生死抉擇,這是要造反不成。


    父皇還是父皇,李承乾咬牙讓自己冷靜下來。


    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子倫常,君臣綱常。


    這道題本就不是作為一個太子應該迴答的。


    作為李世民的兒子,作為太子,作為皇子。


    李承乾唿吸沉重,僅僅一刹那就感覺自己在鬼門關走了一迴。


    或許父皇還沒真正說要對自己怎麽樣。


    隻不過在試驗皇子間心性而已。


    若是有一天自己和李泰走在獨木橋上。


    是殺了李泰坐上皇位,還是讓李泰殺了自己?


    生門死門的抉擇,不就是當初父皇在策劃玄武門的抉擇是一模一樣的嗎?


    這是父皇的逆鱗。


    東宮侍衛來報說道:“太子殿下,王鼎王公公來了。”


    李承乾想要站起身迎接,發現自己腿軟。


    好一會兒才可以站直走到東宮外,李承乾神情裝作鎮定地說道:“王公公所來何事。”


    王鼎笑著行禮,“太子殿下,陛下召見。”


    李承乾眉頭猛跳,父皇的動作好快。


    還沒給自己喘息多久,就立刻召見了。


    “王公公稍等,孤去換身衣服。”


    王鼎依舊笑著點頭。


    李承乾迴到自己的東宮換著衣服,匆忙在竹簡上寫下一句話對自己的東宮屬官說道:“你立刻從東宮後院出去,火速送到魏王的手裏,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