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也聽著李正的話,在座的一群老將軍很安靜,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這些老國公將軍的表情上竟然沒有太多的憤怒。


    還是說李正說的沒錯,正好戳中了府兵製的弊病。


    細細聽李正說完。


    秦瓊開口問道:“李正,你知不知道養十萬兵馬需要多少軍餉。”


    “沒算過。”李正搖頭說道。


    程咬金聽了也直搖頭,都知道屯兵的軍餉消耗巨大,這些兵馬所需要的軍餉需要多少,要朝中供給的話,朝中每年需要多少糧草和軍餉,這個數目可不是小數字。


    李世民聽完了李正對府兵製的看法。


    心中大致有了一個方向。


    就像李正說的府兵製最大的問題就是兵員的質量。


    這也是一直以來就存在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


    李世民低聲說道:“既然你把毛病都已經說出來了,你有什麽可以解決的辦法嗎?”


    “不知道。”李正迴答。


    程咬金盯著李正,“你小子到底是真不知道還是說你根本就不想說。”


    李正依舊是一副無話可說的表情。


    有士兵端來一盆盆的烤肉。


    李世民一邊吃著肉目光盯著站在中央的李正。


    李君羨身邊的士兵,正動著筆墨把李正說過的話全部寫下來。


    這些都是陛下吩咐要做的。


    眾人聽著李正說完,一片沉默。


    就連程咬金也沒有繼續發脾氣。


    李世民站起身說道:“天色不早了,都迴去休息吧。”


    話音落下,眾人這才散去。


    李世民又說道:“李正留下!”


    篝火邊的一眾將領離開。


    李正跟著李世民來到一處空曠地。


    看著空洞的黑夜,李世民低聲對李正說道:“你說的那些,朝中不是沒有考慮過,大唐立國以來不敢大刀闊斧改製,朕深知那些弊病所在可要根除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小子也是一時的薄見,讓陛下見笑了。”李正說話道。


    “薄見?朕倒是聽你說的很多道理,當年征戰天下以來,朕最有體會。”


    李正連忙又說道:“擾陛下視聽,臣之罪過也。”


    “你這小子……”李世民氣笑了,還沒怎麽樣這小子就先認慫,油滑得讓人有些抓不著手。


    “你就這麽不肯入朝為官?”


    “我爹就我一個兒子。”李正感慨道。


    “說得好像會要了你的命一般。”


    要不要命不知道,自古以來朝堂都是一個大染缸,做官有什麽意思?官帽下麵就是腦袋,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在家裏數錢的日子不好嗎?


    在家喝酒吃肉不香嗎?


    李正對李世民說道:“在下愛財,若是做官也一定是個貪官,陛下會如何對待貪官。”


    李世民一本正經說道:“小則流放,重則秋後問斬。”


    李正如是地點頭。


    拍了拍李正的肩膀,李世民說道:“你是一個惜命的人,你做了很多朕都記在心裏,你我君臣就不能坦誠相見嗎?”


    “我現在就很坦誠。”李正說道。


    李世民拿出一封案卷,“這是給你的。”


    拿起卷宗李正借著營地裏的火光看了許久,像是一封土地劃分,看意思是似乎已經把公主的地都劃給涇陽了。


    “你的功勞朕一直都記得,你惦記麗質封地這麽久了,別以為朕看不出來。”


    收起卷宗,李正連忙拱手說道:“謝陛下,我真的沒有惦記公主殿下的地。”


    李世民嘴角冷抽著說道:“別以為朕不知道,戶部徐照鄰把麗質的一塊水田劃到了你的地上。”


    徐照鄰竟然告狀!


    “陛下明鑒,臣佩服。”


    李世民又看了一眼李正,“這件事朕不能明說,朝中人言可畏,雖說朕是皇帝,也不能一言而決。”


    “陛下是怕魏征吧。”李正冷不丁說道。


    略帶嫌棄地看了一眼李正,李世民接著說道:“朕等著有一日你可以入朝為官,為社稷為江山,為名留青史,你可以從涇陽走出來。”


    見李正這小子似乎根本就沒有再聽自己的話,還在一遍又一遍地看著卷宗,對著印信也觀察了許久,似乎在懷疑這份卷宗的真偽。


    “朕親手給你的,還會有假不成?”


    “確認一下。”


    這小子為何這麽市儈,李世民眼中的嫌棄越濃,“戶部已經造冊了,不會有假。”


    收起這份卷宗李正再次躬身說道:“謝過陛下。”


    轉身要走,李世民迴頭又看了一眼這小子欲言又止,氣得揮袖離開。


    手裏看著卷宗,李正左想右想,這次陛下有點給自己畫大餅的味道,話不投機就畫大餅,果然是做領導的。


    為社稷?


    為江山?


    還青史留名?


    這些東西都離自己太遠了,活下去是第一位,好好的活下去是第二位,人生在世不容易,不如萬事穩一手。


    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李正心裏還是依舊有些忐忑,這份卷宗顯然是沒有過中書省。


    要是經過中書省肯定會有朝中大臣知道。


    迴到涇陽李正打開自己的係統麵板:


    屬地檢測:重新檢測中……


    屬地四千六百畝,人口一萬九千人。


    任務:人口增加至三萬。


    任務獎勵:農作物二階段


    再看現在已經開啟的部分。


    藥店二階段


    農作物一階段


    圖書館一階段


    水泥餘量:三百噸。


    生石灰餘量:兩千六百噸。


    現在土地又增加了一千畝。


    既然長樂公主的地已經劃給自己了,那麽那些人口現在是不是也可以名正言順地劃入涇陽縣。


    第二日,李世民帶著一群老將軍轉移陣地,去一個獵物比較多的地方打獵,


    涇陽的獵物本來就不多,再讓他李世民禍禍,就禍禍光了。


    涇陽村開始了人口第二次大遷徙計劃。


    李義府有些擔憂地問道:“縣侯這些可都是公主封地上的農戶,這麽做不好吧。”


    “不要這麽瞻前顧後,咱們要幹就幹一票大的。”


    “可要是朝中怪罪下來怎麽辦?公主封地的人要是被我們這麽遷徙過來了,想必一定會捅到朝中去。”


    “你要是再多嘴,我就把你送到偏遠苦寒之地做縣令去。”


    李義府這才閉嘴,按照李正的吩咐去辦事。


    長樂公主的封地就挨著涇陽不遠,一共三千多戶,人口九千三百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