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欣模仿著勇王妃的樣子,胡亂行了一禮,說道:“民女……參見聖上,太子殿下。”
大殿裏有衣裾擺動的聲音,淩欣知道許多人在看著她,她就是戴著麵紗,也覺得窘迫。
裏麵有人喊道:“……上前覲見。”
勇王妃肩膀微動,似是想看向淩欣,可是中間又停止了,邁步走向大殿深處,淩欣深吸一口氣,再次跟著她往前走。等到勇王妃停步時,淩欣也止步,保持在勇王妃身後一步左右的距離。她知道此時不能抬頭,透過麵紗的朦朧,她餘光裏可以看到金龍盤踞的大紅柱子就在自己旁邊不遠。
前麵有個沒什麽底氣的聲音響起:“這就是勇王所說,穿過數萬戎兵包圍,前往孤峰,為我朝將士引路突圍的安國侯嫡長女淩氏嗎?”
淩欣許久沒有自稱什麽淩氏,正猶疑間,勇王妃已經躬身行禮,說道:“迴陛下,正是。”
淩欣隻能默默一禮。
上麵的聲音說:“免禮抬頭吧……”
淩欣特不喜歡種語氣,但是這時不是耍脾氣的時候,隻能直了身體,抬頭看去。絲織的麵紗外,她可以看到幾步外的寶座之上,坐著個五六十歲的老年人,皮膚嫩白,連皺紋都很淺,眼簾沉重,嘴角已經下墜了。眼裏沒有什麽神光,隻有溫和的探究。
旁邊有人笑道:“孤還以為,救了勇王的,該是個三頭六臂的魁梧女子呢。”
淩欣眼光掃去,見一個發福的中年人坐在皇帝下首的一張高背椅子上,想來這就該是監國理政的太子了。聽他說話,淩欣就覺得他討厭:身為太子,怎麽張嘴就輕易含槍帶刺的?我們熟嗎?
皇帝另一邊,站著勇王,他對皇帝說到:“父皇,淩大小姐還護送了兒臣千裏迴京……”
太子笑著說:“勇王弟如此向著這位淩大小姐呀!”
淩欣又覺得不快——你這是什麽意思?!
勇王坦然地點頭說:“太子皇兄,小弟今天能在這裏,孤峰上三千將士能安然歸來,全賴這位淩大小姐相救……”
太子笑起來:“勇王弟說了多少遍了,真是不厭其煩哪!”
淩欣皺眉:這太子是不是沒上過禮儀課?
皇帝微微笑道:“朕知皇兒之意,義勇之舉,不可不賞。”他看向淩欣:“朕已經讓太子嘉賞那些營救勇王的忠義之士,你居大功,該得皇家恩賜。聽說你已雙十年華,可尚未婚配,朕就為你指一門親事吧!”
淩欣大驚失色,不由得微張了嘴,兩眼直愣愣地看向上方——這是怎麽迴事?!
大殿裏一片沉寂,太子先笑了,向皇帝說:“父皇,勇王弟說這位姑娘能料敵先機,可是您看,這事該是很出乎這位姑娘的意料吧?淩大小姐可沒謝恩呢!”
淩欣想大罵:誰能料到這種事?!上了殿來,還沒說上三句話,怎麽就給我指婚了?!皇帝也不能這麽任性啊!讓我謝什麽恩?!
她在混沌中不知所以,勇王馬上對太子說道:“皇兄且慢指摘,父皇尚未說完!”他看向皇帝:“父皇,淩大小姐是安國侯嫡長女,父皇,您可得為她選門好親事呀!”
太子對勇王說:“安國侯是我朝二品武將,坐守我朝重城。他這次未能前去增援,想來該是心有遺憾吧。勇王弟聽來是不放心父皇的眼光嗎?孤覺得,父皇自有決斷。”
皇帝嗬嗬笑了兩聲:“安國侯如何,無需此時多說。可救了朕的皇兒和三千將士的人,朕是不會虧待的!京城裏,有名的世家官宦子弟,還沒定親的,倒也不多,朕覺得……”
皇帝含笑看向眾臣,家中有子未娶的大臣們都紛紛垂目看地——天哪!快別點我們家的!這是什麽人哪!一提這名字,大家都有耳聞,誰不知道安國侯的嫡長女,生母本來就是個山大王之女,她自己更上一層樓,直接落草成了個山大王!這所謂的侯門嫡長女前十年長在市井,後十年長在荒山,能有什麽教養?!懂什麽往來交際內院管理?該比個小家碧玉還不如!女子講究的是含胸低頭,斂眉而行,可看看她方才的那幾步走——前胸高挺,步履擴張,簡直沒法看哪!可知她多麽粗野!二十歲還沒成親,這得長得多難看!定是個醜八怪!這要是娶了迴去,完全是給家門蒙羞啊!……
第24章 婚事
淩欣可不知道朝上群臣們在想什麽,她此時也不在乎這些人在想什麽,因為她自己也同樣被嚇蒙了!她該怎麽辦?大叫著:“我不嫁?!”或者來個“對不起,陛下,我已經有了親事!”如果惹惱了皇帝,會不會給雲山寨帶來災禍?可是如果不反抗,自己就這麽嫁個不認識的人?!……
淩欣正在糾結中時,聽見皇帝繼續說道:“賀相的三郎尚未婚配吧?賀相,你意如何呀?”
這話如一支利箭,穿透了淩欣的渾噩,忽然,她眼前閃現出了昨日那個白衣青年優雅的身影,今早,朝陽金輝中,那俊美無儔的麵容……
淩欣全明白了,她猛地看向勇王柴瑞,柴瑞根本不看這邊,臉朝著皇座,一副特別專注特別無辜的神情。
淩欣當然不會知道,昨夜她離開宴席後,柴瑞和王妃相攜走向內院,柴瑞問王妃道:“你覺得如何?”
王妃思襯著:“若是照姐姐的談吐,就是賀侍郎,也不敢輕看吧。雖然姐姐看著不諳禮儀,可方才張嫲嫲對我說,姐姐入府來,目不斜視,對我府的景致絲毫不露驚喜羨慕之意,該是個有大家眼界的人……”
柴瑞點頭:“姐姐不是平常之人,她想法奇特,透徹洞察之處,無人能比。她膽子大,胸懷寬闊,可最重要的是,她重情重義,為人光明磊落!”
王妃也點頭:“是,姐姐對人赤誠,袒露心跡,不弄心機。”
柴瑞哼聲:“姐姐無欲無求,敢做敢當,自然無需弄什麽心機!光明磊落,是件奢侈之事。”
王妃細想,也是,能隨意談吐,不加掩飾的人,不是傻子,就是有強大背景或者膽子極大的人。有目的和欲望的人,才會有算計。
柴瑞像是知道她在想什麽,說道:“你可莫要覺得姐姐是傻子,她不是不懂,隻是沒到動心機的時候。我提了句‘天下’,她一句‘誰管’就推得一幹二淨,自然而然,不留痕跡。她能對我們信意開言,是因為她想著一抬腿走了,從此再無關聯,她不用做什麽掩飾,想到什麽就說什麽。她眼睛裏,其實沒有京城和王府。你我,她看著,也是與常人無異。”
王妃忙說:“王爺……”
柴瑞笑笑:“她該是有這樣的本錢,姐姐和雲弟是一樣的,都有些目空一切。”
他不知道他說的多麽貼切,前世的淩欣通過科技取得了成功,並沒有經曆商業的傾軋,所以她自視甚高,無視人與人之間的種種爭鬥和妥協。尤其公司上市後,她平時該說什麽說什麽,隻有別人聽她的,輪不到她去聽別人的。指摘人時直截了當,自以為是。她來此世後,總抱著利他之心,少了許多言語中的惡劣,可內心的傲慢,其實不減當年。
王妃心說你知道他們目空一切,你還這麽插一杠子?她有些擔心地問:“那姐姐會不會怪王爺?”
柴瑞嘿嘿一笑:“不會!姐姐知道我是真心為她好!她一見我雲弟就會明白!除了她,誰也配不上雲弟。而除了雲弟,誰也不配她!”
王妃蹙眉:“隻是,姐姐畢竟是……”
柴瑞打斷道:“安國侯嫡長女!被繼母逼入山林,這可不是姐姐的錯!”
王妃婉轉地說:“聽姐姐的話,她很喜歡雲山寨,一心想迴去……”
柴瑞哼聲道:“我在這一點上可不認同她的想法!她就是把雲山寨弄得興旺,那也是個匪寨。姐姐日後嫁了人,她的孩子就全成了鄉土之人,吃喝也許不愁,可是難道世代都為庶民?哪天姐姐不在了,接管雲山寨的人不及她的手段,或者觸犯官府,雲山寨可能保全?她不為後代著想,我得替她想著!賀相出身清貴,雲弟才華橫溢,姐姐嫁過去了,她的孩子們就是出身書香門第。就是哪日他們遠走,什麽也奪不去我雲弟的資質!他們的孩子日後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王妃挽著柴瑞的胳膊說:“夫君,我知道,姐姐對你恩重如山,你想給她一個好歸宿。”
柴瑞長歎:“是啊!那時,我已經抱了必死之心,聽他們傳報,說是十年前那個姐姐來找我,我根本不敢相信!姐姐走向我們時,麵帶笑容,沒有絲毫恐懼,山下幾萬戎兵形如虛設!將士們肅然起敬,士氣倍增!我們是在絕壁之上,可她竟然知道誰也看不到的天然路徑。她帶了火藥炸開巨石,領著我們從孤崖上走了下來!世間哪裏能有如此的巧合?這隻能是天意!她是上天派來救我的貴人!你且思想,我是皇子,被天護佑,得此神助,她既然是我的貴人,上天豈能虧待她?你可知上天要為她安排何種奇遇?”
王妃真誠地搖頭,柴瑞笑著說:“我知道!”
王妃詫異地問:“夫君是如何知道的?”
柴瑞神秘地說:“因為十年前,雲弟給了姐姐一枚簪子!”
王妃驚訝地“啊”了一聲,柴瑞點頭:“你想不到吧?我開始沒想起來,可姐姐一提,我就明白了!十年前,賀相跟我母妃打過招唿,讓我外祖家的人出麵,去要個區區斷簪!還說這是我雲弟的主意。這簪子最後到了姐姐手裏,這就是天定的緣分!十年前那夜我們相遇,有雲弟在場,可是這次在峰頂上,雲弟不在!這表示什麽?”
王妃一頭霧水地搖頭,賀侍郎是個文官,當然不能在那裏……
柴瑞堅定地說:“這表示上天讓她來救我,卻讓我來給她牽線姻緣,把雲弟扯進來!所以姐姐這麽大了,還沒有嫁人!”
王妃失聲“哦”了一聲,偷看柴瑞,見自己的夫君表情偏執,一意孤行的樣子,也不敢明著反對。說來,婚姻不都是父母做主嗎?夫君是皇子,算是君,幾乎等同長輩,他這麽幹在道理上也是說得過去的,於是隻說道:“我明白夫君的心情,姐姐對你的恩就是對我的恩,沒有你,我和兒子可怎麽活?我也望姐姐得嫁如意郎君。就是不知賀相……”
柴瑞冷哼了一下:“你別看太子平時禮賢下士的樣子,他可不是個仁義之人。母妃說,皇後鄭氏一族,往日權勢滔天,手段之狠戾惡毒,無人能及,父皇不僅要選鄭氏女為正宮皇後,以免禍事,連後宮大半嬪妃,都是出自鄭氏一係!朝上鄭氏把著文武,後宮鄭氏占了宮闈,父皇如同被囚之人,隻有疏於朝政,才能保身!太平侯是我朝開國元勳,世襲罔替的武將之位,在鄭氏麵前,都得退隱棄兵。隻是後來皇後的三位父兄相繼身亡,鄭氏無人能接手,賀相為人謙和,又有世家支持,父皇不喜爭鬥,有意托許,賀相才掌了朝政。賀相走的是以德服人的路子,雖有些心機手段,可骨子裏是個忠厚長者,他從來沒有跟鄭氏真的交過手!現在朝上,太子才接了朝事多久,就與賀相勢如水火了,有朝一日太子登基,定不會放過賀家。而賀家,除了我雲弟尚有一戰之力……”他歎了口氣。
王妃緊張地挽了下柴瑞的手臂:“那夫君……”
柴瑞搖頭:“太子是嫡長,他占著情理,鄭氏就是沒了掌旗之人,可過往多年經營,軍政都有基礎,父皇不會因私情動搖國之平穩。但父皇也沒有虧待我,趙老將軍是我朝棟梁武將,連鄭氏都動他不得。父皇讓我入他的麾下,就是給了我立身之地。這些年,我已成軍中之人,太子不願生亂,就不會動我,他若敢,也得不到好處!”
王妃鬆口氣,柴瑞拍了拍她挽著自己的手,說道:“父皇和母妃都舍不得我,才遲遲不給我封地。可是早晚我們都要去封地,離開京城。但賀家卻根在京城,我就是想護著雲弟,也不可能守在這裏。賀相如果真的聰明,就該為賀家鋪墊個退路——若是他們成親,姐姐是手掌智珠之人,非常人能及,臨事敢行,會是我雲弟的好搭檔,萬一有變,她應該能護著賀家來投奔我。就算退一萬步,賀家和我都一敗塗地,姐姐也有雲山寨為後援。你看,兩個名字裏都有‘雲’字,這不是天作之合嗎?”
王妃暗歎,她覺得很不對勁兒,可又說不清楚,皺著眉說:“隻是,賀家……我看聽說賀老夫人對賀侍郎的婚事特別挑剔。潘家之後,賀老夫人放了話,一定要找個比潘大小姐還好的……”
柴瑞哼道:“我就是懶得和他們掰開揉碎說這個道理,才不去和賀相談!倒像是我要把姐姐賣給他們一樣!姐姐是我的大恩人,我敬著還來不及!賀相如果猶豫一下,我都覺得辱沒了姐姐!母妃說過,賀老夫人是個沒見識的,從小被寵壞了,賀相脾氣又好,慣得她一輩子沒長大!這種人,值得我費勁開口?!我好不容易把姐姐哄到京來,她心裏總想著迴雲山寨,一定不會長住,這事不能拖延。我今天在宮裏對母妃說了,讓她去求父皇,直接指婚吧!”
王妃噗地笑了:“夫君這是……”
柴瑞得意地說:“是搶親!給我雲弟搶親!姐姐這樣的女子,可遇而不可求,一旦看到,千萬不能錯過!”
王妃笑了,可又擔心地問:“那太子皇後會不會反對?”
柴瑞帶著絲倨傲說:“京城裏除了我們,誰能看得出姐姐的襟懷和心地?若是我父皇提起這親事,太子和皇後肯定覺得如果雲弟不與世家官宦結親,就是斷了賀相的一方助力,他們該讚成這門親事才對。”
王妃小聲說:“姐姐定會喜歡賀侍郎的……”
柴瑞嗬嗬一笑:“那還用說嗎?!”
王妃歎氣:“但願你雲弟也滿意。”
柴瑞自信地說道:“我們一起長大,我還不知道他想要的?他曾說女人鮮有膽識,該是被那個什麽潘大小姐給倒了胃口!什麽是膽識?膽量,見識!潘家的那個,就有一張臉子和名聲,其實什麽都沒有!你看姐姐,都有!而且,你覺得姐姐長得如何?”
王妃哪裏敢說不好聽的?溫柔地說:“姐姐英氣奪人,是個……”山大王的樣子!
柴瑞可不含糊:“姐姐是天人下凡!相貌自然超眾!你想想,一個山野之人,從沒有讀過書,怎麽可能有那些真知灼見?姐姐說這之前沒來過京城,可是對我朝官宦之弊,一語中的。她日後與雲弟一定會相談甚歡!就是雲弟現在不知道姐姐的好,日後一在一起,他馬上就會知道!姐姐一說話,他必喜出望外!肯定等不及來謝我!”
聽到柴瑞如此盛讚那位姐姐,王妃趕忙自省,若提什麽膽量,自己可不敢比,但是說到見識,自己該還是有幾分,不然夫君也不會久別之後談性大發,把這些話告訴自己,可見他覺得自己懂道理。她柔情蜜意地把頭靠在了柴瑞的肩膀上,小聲說:“夫君真是……好心腸……奴家……甚喜……”
柴瑞一笑:“娘子明白就好……”兩個人走入了臥室。
……
他們那時可沒料到,此時淩欣對著勇王柴瑞的後背,正努力把眼光化成利箭射去,妄想著勇王能突然跌倒或者說些什麽反對的話,當然,她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聽了皇帝的話,太子稍一思索,馬上笑著說:“賀相,此女乃是我朝巾幗英雄,據孤所知,十年前,我勇王弟與貴府三郎同陷晉元城,聽說,就是這位安國侯大小姐的母親救了他們,賀侍郎與此女也算已有前緣。如此美事,賀相不可推辭呀!”
皇帝又笑著問:“賀愛卿啊,可是不喜朕的指婚?”
階下一個老者舉手行禮:“多謝陛下恩寵,臣馬上迴府,著手提親之事。”
皇帝微抬手,“既然是朕提的,就不用顧及那些繁瑣枝節了,交給禮部去辦吧!若是淩大小姐有需要的……”
勇王柴瑞這才迴了頭,不看淩欣,卻是看勇王妃。勇王妃薑氏深施一禮:“陛下,妾身與淩姐姐一見如故,願為淩姐姐籌辦婚事。”
皇帝誒了一聲:“她怎麽也是安國侯府的人呀……”
勇王妃又笑著說:“陛下,安國侯府遠在晉元城,若是將淩姐姐送往那方,多行路途不說,還要費許多時光……”
太子皺眉道:“可是,這新婦怎麽也要拜別父母吧?禮數不可缺呀!父皇您看?”
皇帝笑道:“哦,朕倒是疏忽了……那就勞勇王妃籌辦,等成親時,宣安國侯進京,讓他的嫡長女給他磕個頭,算是全了禮節。”
勇王妃又行禮:“多謝陛下!”
太子眨眨眼,沒再說什麽。
朝臣們暗地交換了下眼色:皇帝方才說無需談安國侯了,大家還以為那表示這次就不追究安國侯對勇王的不救之舉了,可是看看現在,來了下陰的!把安國侯的嫡長女,都沒有通過他這個生父,直接賜給了賀相之子不說,還將他公然拒之門外,不讓他參辦婚事!隻說讓他來一下受個禮!這叫“召之即來”,後麵跟的自然就是“揮之即去”。這話裏話外一口一個“淩大小姐”,“嫡長女”,而安國侯的現任夫人,皇帝都沒提!這說明什麽?安國侯的填房不是嫡母,無需受這嫡長女出嫁前對娘家長輩的一禮——那安國侯現在的那些孩子不都成庶的了?!……這臉打得piapia地響,唯恐大家看不出皇上對安國侯的輕蔑!看來安國侯這次不去救援勇王,再次惹怒了宮中的那個女人啦!何況,這個淩大小姐是被安國侯拋棄的,這日後……大家都偷眼打量這個山大王,覺得該有熱鬧可看。
本來皇帝賜婚,朝臣就沒多大餘地說什麽,現在,見太子支持這件婚事,賀相那邊的人,發現賜給賀侍郎的是勇王的救命恩人,勇王是賀相的重要戰略夥伴,這事明顯是勇王促成的,怎麽能反對?朝上安安靜靜,安國侯遠在晉元城,不能在這裏跳著腳說話,這婚事,就這麽定了。
淩欣卻根本沒想那麽多,隻傻呆呆地站著,頭腦混亂,勇王妃側身拉了下她的袖子,小聲說:“還不謝過聖上?”
淩欣有些發抖——她該怎麽辦?!此時拒婚,是否將惹怒皇上和太子?帶累雲山寨那些平頭百姓!若是不拒婚,那麽,就可以嫁給那個賀家三郎了?!那個行止優雅,氣質淩雲的貴族少年……
人生兩世,淩欣頭一次感到心頭跳如撞兔,臉皮著火,她木然行禮,聽見自己啞著嗓子,顫著聲音低聲說道:“多謝陛下……隆恩。”
皇帝哈哈一笑:“平身,哦,貴妃早就在後宮等著你們了,去向她請安吧。”
勇王妃施禮告退,見淩欣失神呆立,就拉了下淩欣的衣袖,淩欣隨著她走過朝臣的列隊,她不敢抬頭,隻覺得臉燒得通紅——她方才幹了什麽?!她謝恩了!她同意嫁給一個陌生人!她毫無了解的陌生人!哦,不能說她毫無了解,她小時候……那就不該算了!她的確聽說過他的事,見過他的奪人風采……她動心了?!她其實是想嫁給他的吧?!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身後,她聽見太子含著笑意的聲音:“賀相呀,這樣的好事可別拖得太久了,孤可盼著半年內就去你府上喝杯喜酒呢!”……
走出大殿,太監招來宮輦,勇王妃薑氏拉著淩欣坐了上去,淩欣顫抖著手摘下了麵紗,全身還在忍不住地發抖,她將麵紗還給勇王妃,糊裏糊塗地想著,她算是知道勇王妃為何帶了兩個麵紗了——其中一個就是給自己準備的……柴瑞也的確是把她叫來京城給她東西的——給了她一門婚事!這個橫衝直撞的熊孩子呀!姐姐叫得再響,也不是山寨那些聽自己話的弟弟。他仗著是個皇子就敢這麽胡鬧啊!她真想揍他一頓……
勇王妃笑著拍了拍她的手說:“姐姐莫要驚慌。王爺是一片好意。”
淩欣找了半天才找迴了自己半個腦容量,看著勇王妃說:“怎麽辦?如果對方不喜歡可怎麽辦?!”這是強買強賣啊!
勇王妃捂嘴笑:“姐姐到底還是個未嫁的女子。這是聖上指的親事,哪裏有人說不喜歡?”
大殿裏有衣裾擺動的聲音,淩欣知道許多人在看著她,她就是戴著麵紗,也覺得窘迫。
裏麵有人喊道:“……上前覲見。”
勇王妃肩膀微動,似是想看向淩欣,可是中間又停止了,邁步走向大殿深處,淩欣深吸一口氣,再次跟著她往前走。等到勇王妃停步時,淩欣也止步,保持在勇王妃身後一步左右的距離。她知道此時不能抬頭,透過麵紗的朦朧,她餘光裏可以看到金龍盤踞的大紅柱子就在自己旁邊不遠。
前麵有個沒什麽底氣的聲音響起:“這就是勇王所說,穿過數萬戎兵包圍,前往孤峰,為我朝將士引路突圍的安國侯嫡長女淩氏嗎?”
淩欣許久沒有自稱什麽淩氏,正猶疑間,勇王妃已經躬身行禮,說道:“迴陛下,正是。”
淩欣隻能默默一禮。
上麵的聲音說:“免禮抬頭吧……”
淩欣特不喜歡種語氣,但是這時不是耍脾氣的時候,隻能直了身體,抬頭看去。絲織的麵紗外,她可以看到幾步外的寶座之上,坐著個五六十歲的老年人,皮膚嫩白,連皺紋都很淺,眼簾沉重,嘴角已經下墜了。眼裏沒有什麽神光,隻有溫和的探究。
旁邊有人笑道:“孤還以為,救了勇王的,該是個三頭六臂的魁梧女子呢。”
淩欣眼光掃去,見一個發福的中年人坐在皇帝下首的一張高背椅子上,想來這就該是監國理政的太子了。聽他說話,淩欣就覺得他討厭:身為太子,怎麽張嘴就輕易含槍帶刺的?我們熟嗎?
皇帝另一邊,站著勇王,他對皇帝說到:“父皇,淩大小姐還護送了兒臣千裏迴京……”
太子笑著說:“勇王弟如此向著這位淩大小姐呀!”
淩欣又覺得不快——你這是什麽意思?!
勇王坦然地點頭說:“太子皇兄,小弟今天能在這裏,孤峰上三千將士能安然歸來,全賴這位淩大小姐相救……”
太子笑起來:“勇王弟說了多少遍了,真是不厭其煩哪!”
淩欣皺眉:這太子是不是沒上過禮儀課?
皇帝微微笑道:“朕知皇兒之意,義勇之舉,不可不賞。”他看向淩欣:“朕已經讓太子嘉賞那些營救勇王的忠義之士,你居大功,該得皇家恩賜。聽說你已雙十年華,可尚未婚配,朕就為你指一門親事吧!”
淩欣大驚失色,不由得微張了嘴,兩眼直愣愣地看向上方——這是怎麽迴事?!
大殿裏一片沉寂,太子先笑了,向皇帝說:“父皇,勇王弟說這位姑娘能料敵先機,可是您看,這事該是很出乎這位姑娘的意料吧?淩大小姐可沒謝恩呢!”
淩欣想大罵:誰能料到這種事?!上了殿來,還沒說上三句話,怎麽就給我指婚了?!皇帝也不能這麽任性啊!讓我謝什麽恩?!
她在混沌中不知所以,勇王馬上對太子說道:“皇兄且慢指摘,父皇尚未說完!”他看向皇帝:“父皇,淩大小姐是安國侯嫡長女,父皇,您可得為她選門好親事呀!”
太子對勇王說:“安國侯是我朝二品武將,坐守我朝重城。他這次未能前去增援,想來該是心有遺憾吧。勇王弟聽來是不放心父皇的眼光嗎?孤覺得,父皇自有決斷。”
皇帝嗬嗬笑了兩聲:“安國侯如何,無需此時多說。可救了朕的皇兒和三千將士的人,朕是不會虧待的!京城裏,有名的世家官宦子弟,還沒定親的,倒也不多,朕覺得……”
皇帝含笑看向眾臣,家中有子未娶的大臣們都紛紛垂目看地——天哪!快別點我們家的!這是什麽人哪!一提這名字,大家都有耳聞,誰不知道安國侯的嫡長女,生母本來就是個山大王之女,她自己更上一層樓,直接落草成了個山大王!這所謂的侯門嫡長女前十年長在市井,後十年長在荒山,能有什麽教養?!懂什麽往來交際內院管理?該比個小家碧玉還不如!女子講究的是含胸低頭,斂眉而行,可看看她方才的那幾步走——前胸高挺,步履擴張,簡直沒法看哪!可知她多麽粗野!二十歲還沒成親,這得長得多難看!定是個醜八怪!這要是娶了迴去,完全是給家門蒙羞啊!……
第24章 婚事
淩欣可不知道朝上群臣們在想什麽,她此時也不在乎這些人在想什麽,因為她自己也同樣被嚇蒙了!她該怎麽辦?大叫著:“我不嫁?!”或者來個“對不起,陛下,我已經有了親事!”如果惹惱了皇帝,會不會給雲山寨帶來災禍?可是如果不反抗,自己就這麽嫁個不認識的人?!……
淩欣正在糾結中時,聽見皇帝繼續說道:“賀相的三郎尚未婚配吧?賀相,你意如何呀?”
這話如一支利箭,穿透了淩欣的渾噩,忽然,她眼前閃現出了昨日那個白衣青年優雅的身影,今早,朝陽金輝中,那俊美無儔的麵容……
淩欣全明白了,她猛地看向勇王柴瑞,柴瑞根本不看這邊,臉朝著皇座,一副特別專注特別無辜的神情。
淩欣當然不會知道,昨夜她離開宴席後,柴瑞和王妃相攜走向內院,柴瑞問王妃道:“你覺得如何?”
王妃思襯著:“若是照姐姐的談吐,就是賀侍郎,也不敢輕看吧。雖然姐姐看著不諳禮儀,可方才張嫲嫲對我說,姐姐入府來,目不斜視,對我府的景致絲毫不露驚喜羨慕之意,該是個有大家眼界的人……”
柴瑞點頭:“姐姐不是平常之人,她想法奇特,透徹洞察之處,無人能比。她膽子大,胸懷寬闊,可最重要的是,她重情重義,為人光明磊落!”
王妃也點頭:“是,姐姐對人赤誠,袒露心跡,不弄心機。”
柴瑞哼聲:“姐姐無欲無求,敢做敢當,自然無需弄什麽心機!光明磊落,是件奢侈之事。”
王妃細想,也是,能隨意談吐,不加掩飾的人,不是傻子,就是有強大背景或者膽子極大的人。有目的和欲望的人,才會有算計。
柴瑞像是知道她在想什麽,說道:“你可莫要覺得姐姐是傻子,她不是不懂,隻是沒到動心機的時候。我提了句‘天下’,她一句‘誰管’就推得一幹二淨,自然而然,不留痕跡。她能對我們信意開言,是因為她想著一抬腿走了,從此再無關聯,她不用做什麽掩飾,想到什麽就說什麽。她眼睛裏,其實沒有京城和王府。你我,她看著,也是與常人無異。”
王妃忙說:“王爺……”
柴瑞笑笑:“她該是有這樣的本錢,姐姐和雲弟是一樣的,都有些目空一切。”
他不知道他說的多麽貼切,前世的淩欣通過科技取得了成功,並沒有經曆商業的傾軋,所以她自視甚高,無視人與人之間的種種爭鬥和妥協。尤其公司上市後,她平時該說什麽說什麽,隻有別人聽她的,輪不到她去聽別人的。指摘人時直截了當,自以為是。她來此世後,總抱著利他之心,少了許多言語中的惡劣,可內心的傲慢,其實不減當年。
王妃心說你知道他們目空一切,你還這麽插一杠子?她有些擔心地問:“那姐姐會不會怪王爺?”
柴瑞嘿嘿一笑:“不會!姐姐知道我是真心為她好!她一見我雲弟就會明白!除了她,誰也配不上雲弟。而除了雲弟,誰也不配她!”
王妃蹙眉:“隻是,姐姐畢竟是……”
柴瑞打斷道:“安國侯嫡長女!被繼母逼入山林,這可不是姐姐的錯!”
王妃婉轉地說:“聽姐姐的話,她很喜歡雲山寨,一心想迴去……”
柴瑞哼聲道:“我在這一點上可不認同她的想法!她就是把雲山寨弄得興旺,那也是個匪寨。姐姐日後嫁了人,她的孩子就全成了鄉土之人,吃喝也許不愁,可是難道世代都為庶民?哪天姐姐不在了,接管雲山寨的人不及她的手段,或者觸犯官府,雲山寨可能保全?她不為後代著想,我得替她想著!賀相出身清貴,雲弟才華橫溢,姐姐嫁過去了,她的孩子們就是出身書香門第。就是哪日他們遠走,什麽也奪不去我雲弟的資質!他們的孩子日後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王妃挽著柴瑞的胳膊說:“夫君,我知道,姐姐對你恩重如山,你想給她一個好歸宿。”
柴瑞長歎:“是啊!那時,我已經抱了必死之心,聽他們傳報,說是十年前那個姐姐來找我,我根本不敢相信!姐姐走向我們時,麵帶笑容,沒有絲毫恐懼,山下幾萬戎兵形如虛設!將士們肅然起敬,士氣倍增!我們是在絕壁之上,可她竟然知道誰也看不到的天然路徑。她帶了火藥炸開巨石,領著我們從孤崖上走了下來!世間哪裏能有如此的巧合?這隻能是天意!她是上天派來救我的貴人!你且思想,我是皇子,被天護佑,得此神助,她既然是我的貴人,上天豈能虧待她?你可知上天要為她安排何種奇遇?”
王妃真誠地搖頭,柴瑞笑著說:“我知道!”
王妃詫異地問:“夫君是如何知道的?”
柴瑞神秘地說:“因為十年前,雲弟給了姐姐一枚簪子!”
王妃驚訝地“啊”了一聲,柴瑞點頭:“你想不到吧?我開始沒想起來,可姐姐一提,我就明白了!十年前,賀相跟我母妃打過招唿,讓我外祖家的人出麵,去要個區區斷簪!還說這是我雲弟的主意。這簪子最後到了姐姐手裏,這就是天定的緣分!十年前那夜我們相遇,有雲弟在場,可是這次在峰頂上,雲弟不在!這表示什麽?”
王妃一頭霧水地搖頭,賀侍郎是個文官,當然不能在那裏……
柴瑞堅定地說:“這表示上天讓她來救我,卻讓我來給她牽線姻緣,把雲弟扯進來!所以姐姐這麽大了,還沒有嫁人!”
王妃失聲“哦”了一聲,偷看柴瑞,見自己的夫君表情偏執,一意孤行的樣子,也不敢明著反對。說來,婚姻不都是父母做主嗎?夫君是皇子,算是君,幾乎等同長輩,他這麽幹在道理上也是說得過去的,於是隻說道:“我明白夫君的心情,姐姐對你的恩就是對我的恩,沒有你,我和兒子可怎麽活?我也望姐姐得嫁如意郎君。就是不知賀相……”
柴瑞冷哼了一下:“你別看太子平時禮賢下士的樣子,他可不是個仁義之人。母妃說,皇後鄭氏一族,往日權勢滔天,手段之狠戾惡毒,無人能及,父皇不僅要選鄭氏女為正宮皇後,以免禍事,連後宮大半嬪妃,都是出自鄭氏一係!朝上鄭氏把著文武,後宮鄭氏占了宮闈,父皇如同被囚之人,隻有疏於朝政,才能保身!太平侯是我朝開國元勳,世襲罔替的武將之位,在鄭氏麵前,都得退隱棄兵。隻是後來皇後的三位父兄相繼身亡,鄭氏無人能接手,賀相為人謙和,又有世家支持,父皇不喜爭鬥,有意托許,賀相才掌了朝政。賀相走的是以德服人的路子,雖有些心機手段,可骨子裏是個忠厚長者,他從來沒有跟鄭氏真的交過手!現在朝上,太子才接了朝事多久,就與賀相勢如水火了,有朝一日太子登基,定不會放過賀家。而賀家,除了我雲弟尚有一戰之力……”他歎了口氣。
王妃緊張地挽了下柴瑞的手臂:“那夫君……”
柴瑞搖頭:“太子是嫡長,他占著情理,鄭氏就是沒了掌旗之人,可過往多年經營,軍政都有基礎,父皇不會因私情動搖國之平穩。但父皇也沒有虧待我,趙老將軍是我朝棟梁武將,連鄭氏都動他不得。父皇讓我入他的麾下,就是給了我立身之地。這些年,我已成軍中之人,太子不願生亂,就不會動我,他若敢,也得不到好處!”
王妃鬆口氣,柴瑞拍了拍她挽著自己的手,說道:“父皇和母妃都舍不得我,才遲遲不給我封地。可是早晚我們都要去封地,離開京城。但賀家卻根在京城,我就是想護著雲弟,也不可能守在這裏。賀相如果真的聰明,就該為賀家鋪墊個退路——若是他們成親,姐姐是手掌智珠之人,非常人能及,臨事敢行,會是我雲弟的好搭檔,萬一有變,她應該能護著賀家來投奔我。就算退一萬步,賀家和我都一敗塗地,姐姐也有雲山寨為後援。你看,兩個名字裏都有‘雲’字,這不是天作之合嗎?”
王妃暗歎,她覺得很不對勁兒,可又說不清楚,皺著眉說:“隻是,賀家……我看聽說賀老夫人對賀侍郎的婚事特別挑剔。潘家之後,賀老夫人放了話,一定要找個比潘大小姐還好的……”
柴瑞哼道:“我就是懶得和他們掰開揉碎說這個道理,才不去和賀相談!倒像是我要把姐姐賣給他們一樣!姐姐是我的大恩人,我敬著還來不及!賀相如果猶豫一下,我都覺得辱沒了姐姐!母妃說過,賀老夫人是個沒見識的,從小被寵壞了,賀相脾氣又好,慣得她一輩子沒長大!這種人,值得我費勁開口?!我好不容易把姐姐哄到京來,她心裏總想著迴雲山寨,一定不會長住,這事不能拖延。我今天在宮裏對母妃說了,讓她去求父皇,直接指婚吧!”
王妃噗地笑了:“夫君這是……”
柴瑞得意地說:“是搶親!給我雲弟搶親!姐姐這樣的女子,可遇而不可求,一旦看到,千萬不能錯過!”
王妃笑了,可又擔心地問:“那太子皇後會不會反對?”
柴瑞帶著絲倨傲說:“京城裏除了我們,誰能看得出姐姐的襟懷和心地?若是我父皇提起這親事,太子和皇後肯定覺得如果雲弟不與世家官宦結親,就是斷了賀相的一方助力,他們該讚成這門親事才對。”
王妃小聲說:“姐姐定會喜歡賀侍郎的……”
柴瑞嗬嗬一笑:“那還用說嗎?!”
王妃歎氣:“但願你雲弟也滿意。”
柴瑞自信地說道:“我們一起長大,我還不知道他想要的?他曾說女人鮮有膽識,該是被那個什麽潘大小姐給倒了胃口!什麽是膽識?膽量,見識!潘家的那個,就有一張臉子和名聲,其實什麽都沒有!你看姐姐,都有!而且,你覺得姐姐長得如何?”
王妃哪裏敢說不好聽的?溫柔地說:“姐姐英氣奪人,是個……”山大王的樣子!
柴瑞可不含糊:“姐姐是天人下凡!相貌自然超眾!你想想,一個山野之人,從沒有讀過書,怎麽可能有那些真知灼見?姐姐說這之前沒來過京城,可是對我朝官宦之弊,一語中的。她日後與雲弟一定會相談甚歡!就是雲弟現在不知道姐姐的好,日後一在一起,他馬上就會知道!姐姐一說話,他必喜出望外!肯定等不及來謝我!”
聽到柴瑞如此盛讚那位姐姐,王妃趕忙自省,若提什麽膽量,自己可不敢比,但是說到見識,自己該還是有幾分,不然夫君也不會久別之後談性大發,把這些話告訴自己,可見他覺得自己懂道理。她柔情蜜意地把頭靠在了柴瑞的肩膀上,小聲說:“夫君真是……好心腸……奴家……甚喜……”
柴瑞一笑:“娘子明白就好……”兩個人走入了臥室。
……
他們那時可沒料到,此時淩欣對著勇王柴瑞的後背,正努力把眼光化成利箭射去,妄想著勇王能突然跌倒或者說些什麽反對的話,當然,她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聽了皇帝的話,太子稍一思索,馬上笑著說:“賀相,此女乃是我朝巾幗英雄,據孤所知,十年前,我勇王弟與貴府三郎同陷晉元城,聽說,就是這位安國侯大小姐的母親救了他們,賀侍郎與此女也算已有前緣。如此美事,賀相不可推辭呀!”
皇帝又笑著問:“賀愛卿啊,可是不喜朕的指婚?”
階下一個老者舉手行禮:“多謝陛下恩寵,臣馬上迴府,著手提親之事。”
皇帝微抬手,“既然是朕提的,就不用顧及那些繁瑣枝節了,交給禮部去辦吧!若是淩大小姐有需要的……”
勇王柴瑞這才迴了頭,不看淩欣,卻是看勇王妃。勇王妃薑氏深施一禮:“陛下,妾身與淩姐姐一見如故,願為淩姐姐籌辦婚事。”
皇帝誒了一聲:“她怎麽也是安國侯府的人呀……”
勇王妃又笑著說:“陛下,安國侯府遠在晉元城,若是將淩姐姐送往那方,多行路途不說,還要費許多時光……”
太子皺眉道:“可是,這新婦怎麽也要拜別父母吧?禮數不可缺呀!父皇您看?”
皇帝笑道:“哦,朕倒是疏忽了……那就勞勇王妃籌辦,等成親時,宣安國侯進京,讓他的嫡長女給他磕個頭,算是全了禮節。”
勇王妃又行禮:“多謝陛下!”
太子眨眨眼,沒再說什麽。
朝臣們暗地交換了下眼色:皇帝方才說無需談安國侯了,大家還以為那表示這次就不追究安國侯對勇王的不救之舉了,可是看看現在,來了下陰的!把安國侯的嫡長女,都沒有通過他這個生父,直接賜給了賀相之子不說,還將他公然拒之門外,不讓他參辦婚事!隻說讓他來一下受個禮!這叫“召之即來”,後麵跟的自然就是“揮之即去”。這話裏話外一口一個“淩大小姐”,“嫡長女”,而安國侯的現任夫人,皇帝都沒提!這說明什麽?安國侯的填房不是嫡母,無需受這嫡長女出嫁前對娘家長輩的一禮——那安國侯現在的那些孩子不都成庶的了?!……這臉打得piapia地響,唯恐大家看不出皇上對安國侯的輕蔑!看來安國侯這次不去救援勇王,再次惹怒了宮中的那個女人啦!何況,這個淩大小姐是被安國侯拋棄的,這日後……大家都偷眼打量這個山大王,覺得該有熱鬧可看。
本來皇帝賜婚,朝臣就沒多大餘地說什麽,現在,見太子支持這件婚事,賀相那邊的人,發現賜給賀侍郎的是勇王的救命恩人,勇王是賀相的重要戰略夥伴,這事明顯是勇王促成的,怎麽能反對?朝上安安靜靜,安國侯遠在晉元城,不能在這裏跳著腳說話,這婚事,就這麽定了。
淩欣卻根本沒想那麽多,隻傻呆呆地站著,頭腦混亂,勇王妃側身拉了下她的袖子,小聲說:“還不謝過聖上?”
淩欣有些發抖——她該怎麽辦?!此時拒婚,是否將惹怒皇上和太子?帶累雲山寨那些平頭百姓!若是不拒婚,那麽,就可以嫁給那個賀家三郎了?!那個行止優雅,氣質淩雲的貴族少年……
人生兩世,淩欣頭一次感到心頭跳如撞兔,臉皮著火,她木然行禮,聽見自己啞著嗓子,顫著聲音低聲說道:“多謝陛下……隆恩。”
皇帝哈哈一笑:“平身,哦,貴妃早就在後宮等著你們了,去向她請安吧。”
勇王妃施禮告退,見淩欣失神呆立,就拉了下淩欣的衣袖,淩欣隨著她走過朝臣的列隊,她不敢抬頭,隻覺得臉燒得通紅——她方才幹了什麽?!她謝恩了!她同意嫁給一個陌生人!她毫無了解的陌生人!哦,不能說她毫無了解,她小時候……那就不該算了!她的確聽說過他的事,見過他的奪人風采……她動心了?!她其實是想嫁給他的吧?!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身後,她聽見太子含著笑意的聲音:“賀相呀,這樣的好事可別拖得太久了,孤可盼著半年內就去你府上喝杯喜酒呢!”……
走出大殿,太監招來宮輦,勇王妃薑氏拉著淩欣坐了上去,淩欣顫抖著手摘下了麵紗,全身還在忍不住地發抖,她將麵紗還給勇王妃,糊裏糊塗地想著,她算是知道勇王妃為何帶了兩個麵紗了——其中一個就是給自己準備的……柴瑞也的確是把她叫來京城給她東西的——給了她一門婚事!這個橫衝直撞的熊孩子呀!姐姐叫得再響,也不是山寨那些聽自己話的弟弟。他仗著是個皇子就敢這麽胡鬧啊!她真想揍他一頓……
勇王妃笑著拍了拍她的手說:“姐姐莫要驚慌。王爺是一片好意。”
淩欣找了半天才找迴了自己半個腦容量,看著勇王妃說:“怎麽辦?如果對方不喜歡可怎麽辦?!”這是強買強賣啊!
勇王妃捂嘴笑:“姐姐到底還是個未嫁的女子。這是聖上指的親事,哪裏有人說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