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便迴來了,趕巧胤禛早進門一步,我心裏好奇隻得忍著,應付賊精的男人也是苦差事。


    到了傍晚,蘇培盛把皇上給請走了,解語鑽進屋裏,磨蹭了好一會被我盯著打量,啪的一聲摔在桌上。


    大紅緞麵包裹著,裏麵一隻繡囊。少見的純黑之色,同色絲線繡了圖案,極小的花草枝葉,不細看還以為是素色織錦。最淺的銀色接近於白,精心地裹了邊。


    整個香囊不及巴掌大,小巧又精致,細嗅之下一股淡淡的檀香味,真是花了心思的。


    “極聰明的解語姑娘也猜錯了,人家姑娘哪裏是傻,怕是比你還要機靈。當真隻見過一迴?”


    解語接過去在手上掂了掂,撇了撇嘴,“可不就見了一迴,選秀的時候,再見就是上迴了。這哪裏是宮裏養人,分明是能人才入宮。”


    哪裏就值得生氣,世上女人千千萬,貌美的,體端的,有才學的,會討喜的,我若都往心裏去,便不要活了。


    她自有心也是她的事,胤禛的眼睛在哪兒,心就在哪兒,這點自信我還有。


    不過這姑娘還真是奇,長得像也就罷了,就連喜好都相近,或可說是極會看人,哪怕隻是一眼,也能猜度中皇上的喜好,才屬難得。


    難怪人家將來能做妃子,江山代有人才出嘛,命運這種事向來都是砸在有準備的人頭上,劉氏——就是。


    我讓解語把賀禮都送去暖閣,他如何處理,與我無關。


    夜深時胤禛迴來了,坐在椅中揉著額角。我迎過去接了手,他閉目養神般靠在我身上,放鬆的樣子像是累極。揉了好一會我才發現換了褂子,腰間係了個出門時未曾佩戴的香囊,般配得相得益彰。


    不知他匆匆而去為忙哪樁,居然還有心來討我的歡喜,怕是看到自己的女人們成堆撮的生日禮物有所感懷,才特地拿了我送的戴在身上。


    洗漱一番收拾妥當,我蹲在腿旁撥著香囊帶子上係的玉墜,早已圓潤得看不出當年棱角。


    他探過手來按在我頭頂,揉了又揉傾身而至,在我發心落了一記重吻,聲都沒出光看見嘴動,“等得困了?睡吧。”


    ☆、328.兄妹之間


    臨近歲尾時,胤禛才信守諾言帶我去了園子。


    皇帝說話不算話,同行的還有弘曆和他家嫡福晉,因為燕迴有喜了。


    我不知道胤禛有多喜歡這個兒媳婦,或是為了對弘曆表達父愛,總之,這迴的動靜挺大,不止帶著二人同行,還賜了一座長春仙館作為小夫妻倆在圓明園的居處。


    繞了一圈左看右看,著實不錯。


    弘曆領著燕迴慢悠悠地跟在後麵,走走停停間不時說上兩句,我聽不清,不想聽。


    不知喜蓮姑娘怎麽樣了,去年此時還是她有孕在身伴在弘曆身畔,現如今已然換了別的女人獨領風騷。還真應了那句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隻是這皇家內苑哪裏用得了那麽久,三兩個月的疼愛已是恩寵,能消受多久皆是命。


    比如初夏時分才剛入宮的顧常在,拔了個晉封的頭籌,偏偏命短,還沒等到皇帝臨幸,秋風才起時已沒了黃土。


    心善的隻道她身子孱弱,承不起皇家恩澤,稍有些惡意的便揣測著皇宮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金籠子,就跟他們有機會享這福分似的,吃不著的葡萄偏說酸。


    不過,胤禛選的女人確實安分,即使聰慧如劉氏也是個守己的,除去在萬壽節時乍了我的眼,平日裏毫無存在感。就連解語她們都不再提起,像是這個小女人從未出現過一般。


    冬雪日複一日,卻再也覺不出祥瑞之兆。經曆了喜的期盼,更能體會憂傷,雍正七年,也不好過。


    弘曆的女兒沒了,一歲多的奶娃娃正是剛會晃悠著走幾步的時候,柔軟可愛得討人喜愛。誰成想一場風寒就病在了母親的懷抱裏,懨懨了幾日,終是闔上原本愛笑的晶亮雙眸。


    燕迴忍著喪女的心痛抽噎著流了一日眼淚,硬是沒再多吭一聲。孕吐正在最辛苦的月份,努力強迫著自己吃喝休息。弘曆眼見著福晉受苦,惋惜幼女離世的同時對燕迴更見仔細,公事不忙的時候都陪在屋子裏,偶爾趁著好天氣便相攜著出門走走。


    這些事旁人沒法多言,胤禛交代了好好照看,奴才們莫敢不從,我便落個輕閑。真正讓我憂心的是胤祥,病得比前年更嚴重。


    初得消息時許是在胤禛生辰那幾日,每日早出晚歸忙個不停,身心俱疲。原以為國事繁重,待覺出不對勁時我沒再像上迴似的鬧騰,許是因為心中有數,反而顯得平靜異常,他見藏不住了才半遮半掩的避重就輕。


    何苦,到了這個年份我能怎樣,盡人事聽天命罷了。要不怎麽說人的命天注定呢,或是——性格決定命運。


    胤禛特地譴了太醫院使出任戶部侍郎,隻為伴在胤祥身旁隨時留意身體情況。奈何,明明身體就不好,還要執意出京辦差,日夜操勞,怎能不病!


    我不能責備胤禛,他盡力了,他也心疼胤祥,怪隻怪性格害人,自己的親哥啥樣我怎會不知道。


    孝顏什麽也沒說,全心照顧著隻盼望胤祥別再逞強。


    胤禛的強勢起了些許作用,逼著胤祥不得出門在家靜養。可惜,責任心超強的怡親王心係朝政,公文都要人送過去親看。


    皇帝也無奈,思來想去給紅惠指了門親事。小女兒要出嫁了,胤祥才算有了點自覺性,不把身子養好,休想送閨女出閣。


    將養了月餘,終於見到些許好轉。最是歲末時,紅惠以和碩和惠公主的身份下嫁給喀爾喀的博爾濟吉特氏,帶著皇帝養父為其備下的無數嫁妝離了京。


    胤祥比孝顏還舍不得,杵在宮牆上看了許久,直至太陽落於西山之後,暮色愈濃,仍不肯走。我和胤禛站在更遠的地方,望著他和孝顏的背影,為人父母,感同深受。


    如若不是上蒼安排,如果我們還在未來的時空,也許有一日我會見到他送我出嫁時的模樣,那時的他一定也是萬般放不下,卻不會心苦若此吧。


    這一世,終是他陪我走一遭。我還不得,他亦不需要。


    這一年的除夕,鞭炮聲響徹夜空,不絕於耳。許是胤禛想要趕走所有的不順意,再許是想要期許一個順遂的來年。身為帝王,如他所說也會怕,我也是。活得再通透的人也有死穴,於我——就是胤祥。


    在這點上,胤祥比我活得隨性瀟灑,過一日是一日,絕不分神去想無用的可能,他的時間都用在正處,忙得焦頭爛額。


    我不知道他的心裏是否有數,這一年,該是大限。


    正月初八,胤祥要去北運河。


    天未亮,蘇培盛在門外輕喚一道,眉嫵過來傳話時,胤禛正要起身,我忙跟著下了床。聽得消息腦子裏直接轟了一聲,胡亂扶在伸過來的手臂上喘不過氣。我倆對視,竟從彼此眼中看出另個身影,眼淚一衝,消失不見。


    胤禛急傳一旨,另派了專人前往青龍灣。臨近早朝,我與他並坐於暖閣的椅中,徹骨的寒冷。


    天大亮時,他迴來了,拉著我就走。


    直至邁進胤祥的屋門,誰也沒說過一個字,相握的手心裏一片濕涼。


    我家哥哥還會說笑,手一指要我們坐,毫無血色的臉上仍是笑著。


    孝顏推我坐在床沿,又給胤禛搬了個繡墩就走了。我拉過搭在被子外的手想要撫摸,偏偏用足了力道覺不出疼。


    他還是笑,對著我笑,對著胤禛笑,嘴一張,我的淚差點掉下來。


    “是何國宗去的麽?”


    胤禛將繡墩挪到床頭,半彎了身子與他平視,點頭應道:“是,已然去了,放心。”


    男人間是這樣吧,沒有千言萬語,眼神交匯,足矣。


    他的狀況比我以為的要好,說了幾句仍是會累,半闔著眼眸像是睡了,過一會又努力睜開對著我說:“迴吧,你在這兒我沒法睡。”


    我不敢委屈,小聲迴嘴,“我沒出聲。”


    “沒出聲也睡不了,先迴去,趕明兒個我去看你。”


    點頭起身,餘光掃見胤禛在他肩頭拍了拍,就像平日分別時,沒甚兩樣。


    偌大的親王府一片寂靜,行來往去的下人恍如未見,徑直出了府門。


    胤禛握著我的手幾乎揉到骨頭,我看著簾子外的街景匆匆倒退,馬蹄、車輪、揚鞭聲混成一股。從未有此一刻,我渴望迴到最初,未曾來到這裏之前。如果可以,我不遇到胤禛,如果可以,我們活在上一世,如果……可以。


    沒有那麽多的如果,展笑意是胤禛的皇後,展笑言是他的柱石賢弟,近四十年光景哪裏揮得去,更由不得重來。


    他不悔,我便不悔。


    欠他的,融入骨血,我們還有下輩子,下下輩子。


    ~~~


    未兩日,胤禛想要安排胤祥到園子裏靜養,他沒見過他的執拗,見著了才知道。


    我家哥哥平日裏萬事皆好,且由著旁人樂嗬,如今病倒了才知道任性,天王老子也沒轍。


    我心裏念著,又不敢去打擾,恐他心裏受不住,我也受不住。見時,我們都笑,身子好時更是,聊上一會兒往日時光,談不到將來。兄妹兩世,誰還不知道誰,彼此強忍著不讓對方看到心傷。


    人活著,就圖一樂,且活一日笑一日,難道哭麽。


    孝顏也是,我沒見她哭過,我們都不能,當著胤祥的麵更不能,不能給他添堵,不能讓他更擔心。


    胤禛感歎沒見過我們這樣的兄妹,是啊,他的兄弟爭來搶去一輩子,姐妹更是遠嫁他鄉,誰有工夫親親熱熱閑話家常,那是尋常百姓家的生活,皇家不興這一套。


    胤禛問我要不要去怡親王府住一陣子,難得他這般體諒,我卻拒絕了。胤祥還沒到不行的時候,真不行了,他也不想見我守在身邊日日難過。得了閑,我去看他,等他身子好些了他來看我,我能等的。


    果真,他就來了,天氣漸暖的時候進了宮。往日高頭大馬,或是端坐轎中,現如今……來了就好。


    頭一迴,他偎在暖閣的軟榻上,兄弟倆半躺半臥著下棋,偶爾說上一句,好似平日。提起朝政頭頭是道,就跟每日親臨似的。偶爾來了興致他還會抽一袋,好似閑躺在自家炕頭,難得的恣意。


    胤禛見他如此,稍許放了心,臨走前仍是囑咐好好將養。胤祥咧著嘴樂,應了聲好,慢悠悠穿行於宮道,偶爾駐足,仰麵看向枝頭嫩芽,邁開腳步繼續前行。他的腿腳斷不如往年,行得愈慢,我們倆遠遠看著,紅牆金瓦間孑然一身。


    時光最是無情,向來不等人。


    花都開好了,還未見起色,卻總是隔上十數日便進宮一迴。


    我數著日子靜待,不再去他府裏,等著他來。


    ☆、329.帝後之爭


    胤祥的狀況不好,二月的親耕禮未能前往,往年總要去的。但凡能堅持,斷不會留在府中。


    太醫院使的意思我懂,以藥延年,迴天乏術。


    哪裏還有年呢,他的時間怕是要按天來計了,於我或孝顏便是以時,以分,以秒。


    孝顏從沒向我問及此事,她的心裏大抵也清楚,無須再問。我與她所糾結的不是胤祥何時離我們而去,隻盼著他在的時候少受些病痛折磨。


    夏之初,花未全凋,蔥鬱之景更顯怡人。趁他覺得稍許好些,我們陪伴著坐在門前,微風吹過煞是舒爽,心情都隨之放鬆。


    我們圍坐在一起,如同當年自家小院,不知是誰起了個頭,話起當年,一發不可收。


    胤祥很好,躺在搖椅中仰望湛藍天空,許久都未覺著累,掌心裏搭著孝顏的手,握了一把,對視而笑。


    起身欲離,吱呀一聲院門開了,弘暉和弘晚一前一後邁進來,打過招唿徑直走向我身後。


    府裏難得熱鬧,叔侄三人竟小酌起來,聊的話題遠比我們兩個女人多。


    暮色籠罩,院裏掌了燈,酒香淺縈下頗有幾分遠離朝堂的錯覺,舒適閑逸得仿佛能再過一輩子。


    由冬至夏,幾乎未曾哭過,當下情境,眼眶倏的就熱了。


    悄悄拉開院門才走了幾步,被弘暉自身後喚住。


    “有日子不見,額娘可是清瘦了。舅舅這病不是一日兩日便能得好的,額娘還得寬心。晚來天涼,還要注意自個兒身子才是。”


    他的手扶在我臂上,不鬆不緊握著,伏低了麵孔探看的樣子尤其像他阿瑪。也不等我迴話,又道:“額娘離宮數日也當迴去看看,若是實在放心不下,兒子留下替額娘照顧舅舅,可好?過兩日,您再過來。”


    兄弟幾個中他與胤祥該是最為親近,那些年的漂泊歲月舅甥情分自與旁人不同,但這種事哪裏是能由他替我的。


    隻是……他說得也對。當日我能留住於此是胤禛的體恤,一句話沒說自己迴了宮。如今半月將過,是他要我迴去麽?若是,這話兒不該由弘晚來提麽?


    兒子們大了,各有家室,雖不住在一處,倒比幼時更形親近,我該欣慰。可他們親兄熱弟的手足情深,終歸是皇家子孫,規矩禮製長於心,這種時候也是要來勸我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寺是故人踏月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寺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寺月並收藏寺是故人踏月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