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麽好,你怎麽不嫁?”沈玉嬌憋著氣,終於聽完趙蔓箐的嘮叨,才從牙縫裏擠出這一句。
趙蔓箐哎呀呀的攤著手,“我這麽小,哪裏著急嫁人的?就算我要嫁人,怎麽也得等我及笄後的吧?正八經算起來,我明年才剛到及笄之年,如果那麽早就嫁人,嫁人了就得生孩子,你看看,我才十五六歲,就生孩子是不是還太早了點?一個弄不好,一屍兩命也就這麽著了,可我還想多活幾年不是,活著總比拖著孩子一起死了的好,你說是不是?”
沈玉嬌快被趙蔓箐繞糊塗了,聽著她一句一個死,這麽死,那麽死,又跟著一群的是不是,揮著手趕緊扭頭,衝著地麵,“呸呸呸!”連呸了好幾聲,又光著腳跳下榻,找了個木頭桌子,屈起手指,狂敲了好幾下,這才鬆了口氣,指著趙蔓箐,訓斥道:“你看看你,都說了些什麽!以後不準再這麽說話!”
“好好,姐姐快上來,地上太涼了,我讓紫墨那塊帕子再給你擦擦腳,哎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再也不說了總行吧,你知道我的意思就是了。”趙蔓箐笑嘻嘻的讓沈玉嬌上了榻,又吩咐紫墨趕緊拿塊溫帕子給沈玉嬌擦腳。
收拾停當,沈玉嬌才算泄了那口惡氣,她也說不清怎麽泄的,可能是聽了趙蔓箐那些不吉利的話嚇得,也可能是她原本就沒有那麽生氣,反正她想不明白,也說不清楚,總之,就是她現在心情舒展多了,也沒那麽生氣了。
“姐姐,這事兒你心裏得有個定斷,我估計,也就是明後兩天,孫家一定會上你們府的門,給你一個說法,你現在得趕緊迴家,和你父親母親商量商量,還有芸芸姐姐,你不妨也讓她幫你參考參考,咱們從小一處長大,有什麽事必須得彼此幫襯著出出主意,你千萬別光顧著臉紅,這是大事!”趙蔓箐肅了麵容,鄭重地看著沈玉嬌交代道。
沈玉嬌被提起今天的事,雖說那臉還是控製不住地通紅了起來,可到底也知道趙蔓箐說的話有理,她今天被孫妖怪親了,孫妖怪那個那個死妖怪,敢親她,肯定就敢上門給她個“說法”!她是得趕緊迴府和父親母親以及哥哥嫂子說一聲了,不然萬一被孫妖怪打了個措手不及,這丟臉的可就是她沈玉嬌了。
送走了沈玉嬌,趙蔓箐派紫墨打聽了林夫人和鄭丞相還沒有迴來,也就先沐浴歇下了,這時候的她還不知道,鄭丞相正因為六皇子的話而憂心於她。
孫彥輝被沈玉嬌打成了個豬頭妖,雖說臉上分布著幾塊大小不一的青紫,可配上他那張俊美到妖孽的臉,依然讓人看著移不開眼,南平王和鄭丞相幾個父輩的長輩,見到他這個樣子,都驚訝地直起了上半身,靖北王畢竟是主家,再推脫也不好不開口關切,“這是怎麽了?大郎這傷……?”靖北王突然頓住,轉頭看向兒子林景祥。
孫彥輝其實已經被文青葉安排小丫頭用熱雞蛋滾過傷處了,可到底沈玉嬌出手有些重,短時間內想消腫是不可能的。
不等林景祥開口,孫彥輝陪著一臉的別扭的笑,不是故意別扭的,而是一做表情,那些傷口扯得生疼啊,忍著痛,長揖了一禮,道:“讓長輩們擔心了,是小可的不是,小可還有些事兒,得請了六殿下一起,還請長輩們不要擔心,真沒事,沒什麽大事。”
鄭丞相端起了茶杯,不說話,也輪不到他說話,南平王見靖北王和鄭丞相都不發話,隻得笑著點了點頭,扭頭看著六皇子蔣光淮,“六爺還是先陪大郎吧,咱們幾個要說話,有的是機會。”
六皇子站起身來,衝著幾位長輩拱了拱手,也不讓人送,帶著孫彥輝直接從側門出了靖北王府。
見六皇子出了門,南平王才招唿著林景祥和林景誠,坐了下來,把他剛得到的宿劭捆了押送稅銀的人送到了刑部的事說了。
鄭丞相其實也早得到了消息,宿劭並沒有徑直奔往費縣,而是繞道去了隆平,隆平有箐姐兒開的鋪子,掌櫃的一早洗漱的時候見到宿劭帶著人打馬而過時,就讓人給自己遞了信,並且派了幾個打柴的兄弟跟著去了那個山包,聽說幾乎是大開殺戒,唉,到底是年輕人,莽氣過重了。
“那個老袁,家人都在何處?”鄭丞相看著南平王問道。
南平王被宿劭氣的“啪啪啪”地拍著石幾,一臉的恨鐵難成鋼,“他這個莽撞小兒,就知道抓人,其他的什麽都不管不顧的,那個老袁的家人一直都在費縣,就沒有挪過窩,他到底是不是那邊的人,誰知道?這要是讓人捏了家人,或是直接滅了口,咱們就是死無對證,到時候那邊一句栽贓,咱們怎麽解釋?一個活口都沒留,留的這一個,還不知道是誰的人,那邊幾句話就能把事情翻個黑轉白,沒憑沒據的,咱們能怎麽說?”
林景誠聽的一陣一陣莫名其妙,轉眼兒看著大哥林景祥,林景祥微微皺著眉頭,不確定的問道:“不是說,留了兩個活口?”
鄭丞相微笑著答道:“是留了兩個,還有一個是死士,紮了個大字給捆了起來,下巴卸了,嘴裏也塞了麻核,暫時,就是想死,一時半會的也死不了。”
孫彥輝和六皇子蔣光淮出了靖北王府直奔孫府,他孫彥輝今天把人家沈家姑娘給親了,不趕緊給個說法,以沈尚書那護犢子疼愛女兒的性格,非一掌劈死他不可。和蔣光淮商量了一下,兩人都覺得,還是得先找他爹孫大人說一聲比較妥當。
兩人進了孫府也就是一炷香的時間,孫彥輝就頂著他那張不怎麽玉的麵送了蔣光淮出了府。
孫彥輝一臉狐疑的看著像是什麽事兒都沒發生一般的蔣光臻,今天這事兒太順利了,哦,不對,是太詭異了,他爹居然說讓他娶了沈家那個脾氣大於泰山的二娘子?!他爹什麽時候這麽……呃,這麽恪守了禮法了?自己是孫家的嫡長子,他爹不是一直教育自己,提醒自己,耳提麵命的命令自己,一定要娶個賢惠有腦子,脾氣性格隨和卻不軟和的媳婦迴來,好做孫家的宗婦嘛?沈家那個二妮子哪裏是能做的了宗婦的樣子?
想起沈玉嬌今天盛怒之下對自己毫不留情的拳打腳踢,再想到還要把她娶進門,孫彥輝一股子後悔懊惱就衝上腦門,他今天這是吃錯了什麽藥了?居然會去親那麽個跋扈的女子?他們倆還真親上了……好像是真的,真親上了。
孫彥輝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嘴唇,一股子鑽心的疼,直疼的他冷汗又冒了出來。
蔣光淮也不說話,自顧自的走了幾步,突然又頓住步子,仰頭看著一片金燦中的餘暉,心裏也懊惱了起來,他今天是心急了,在鄭丞相麵前,就不該提什麽開府建牙的話,也不知五哥是怎麽想的?若是五哥能同意,鄭丞相自然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了吧?蔣光淮難以抑製心裏冒出的這一絲興奮,轉頭看了眼孫彥輝。
“走,咱們去戶部找五哥去。”
蔣光淮吩咐了一句,小廝們動作極快的牽了馬過來,孫彥輝還在那懊惱、後悔、品味,被蔣光淮突然的吩咐,嚇得一個愣神,木呆呆的牽過小廝遞到手裏的韁繩,也沒反應過來剛剛六殿下到底說了些什麽。
第一百十章 宿劭的手段
第一百十章宿劭的手段
戶部後院那間專門給昶王辦公的小院子裏,昶王正端坐在正屋,聽著宿劭派迴來的小廝低低的匯報,屋外蕭然的稟告聲響起。
六弟和孫大郎?他們倆今天不是去靖北王府給靖北王嫡長孫慶滿月禮嘛?怎麽這個時辰跑到自己這裏來了?
“快請六爺和大郎進來。”蔣光臻揚聲吩咐道,又轉頭看著小廝,低低的吩咐,“你先迴去你們爺那裏,就說我知道了。”
小廝一句也沒多問,長揖了一禮,利落地轉身就從側麵的小門轉了出去。
蔣光淮掀簾而入,隻餘光掃見側麵的布簾輕微的晃了晃,就靜止的仿佛那扇門簾從未晃動過一般,蔣光淮心裏一動,微笑著迴轉心思,長揖和蔣光臻見了禮,孫彥輝跟在蔣光淮身後,並未看到門簾的晃動,他隻是心疑不定,這時候跑來找昶王要幹什麽?
宿劭帶著人一路疾馳,終於在關城門前飛馬入城。
費縣宋知縣聽到小廝衙役稟告,急忙忙從被窩裏爬出來,小丫頭手腳並用地伺候他穿了長衫,頭發也沒來得及梳整齊,就粗粗插了一支雲頭簪,屐著鞋子奔了出去,宿劭那個霸王,現在可是領了欽差的職,他一個小知縣,可萬萬不敢得罪了他。
宋知縣趕到知縣衙門口長揖見禮,陪著笑引了宿劭進了衙門後院,宿劭也不跟他多寒暄,吩咐了要沐浴洗漱休息,宋知縣更是不敢多問,忙安排人收拾了屋子,送了宿劭進去沐浴更衣了。
宋知縣忙讓人收拾了離宿劭住的屋子最近的一間正房,備做議事隻用,宿劭帶來的小廝們動作極快,沐浴更衣之後,已經配合著宋知縣的人,把能搬來的花草盆栽都搬到了屋廊台階下,又在隔了三五步的廊簷拐角處,燒了紅泥小爐,燒水洗茶具。
宋知縣看著眾人一通忙碌卻極有章法,看的有些目瞪口呆,難道那霸王要在自己這縣衙常住?宋知縣被自己這個想法嚇出了一身的白毛汗。
宿劭沐浴洗漱出來,川南手腳利落安排著人在園子裏水榭裏擺上了長幾搖椅等,宿劭微笑著讓著宋知縣,“今天月光清澈,要不咱們去園子裏坐著說說話?我看這月下的園子,別有一番景致,倒是不錯。”
宋知縣陪著笑,“這是在下的榮幸,榮幸,哈哈,大人請。”他哪兒敢不答應啊?再給他幾個膽子,他也不敢反駁宿劭這個小霸王的話。
園中翠蔭濃綠下的亭子,早已收拾妥當,宿劭極其客氣的讓著宋知縣落了座,兩人借著風涼,慢慢沏茶喝著,倒也讓宋知縣的緊張感鬆快了不少。
“宋大人不要拘謹,今天我到的有些晚了,倒是耽誤了您休息。”宿劭看著川南沏了茶,微笑著客套道。
“哪裏,哪裏,欽差大人得皇上囑托,身兼重任,下官必鼎力配合。”宋知縣不敢托大,趕緊起身,抱拳長揖,借著機會表忠心。
宿劭笑了起來,點著頭,指了指椅子,示意宋知縣坐迴去,笑著道:“宋大人快坐,咱們都是為皇上效力,為了百姓,大人能如此,那我也就不用再多說什麽了。明天過了日跌,我就要趕到淮揚府,浙江路節度使文大人和營田使方大人一早就能趕到咱們這裏,到時候咱們碰一下,這費縣的賑濟就由宋大人辛苦辛苦,多多配合文大人和方大人了,大人也知道,如今煦王領著這賑濟的統總,煦王可是眼裏揉不得沙子的,大人得多多驚醒著些才是。”
宋知縣被宿劭後麵跳躍著轉了的話題又驚出了一身薄汗,煦王統總,皇上卻安排宿劭來做這個欽差,滿豐國的人,誰不知道宿劭是昶王的人,他能真心配合煦王賑災?唉唉唉,這又是一灘渾水,他還是老老實實聽話,真的要驚醒起來才是。
宋知縣知道宿劭那話裏的意思,又起身長揖,躬身真心的感謝。
浙江路節度使文大人是煦王側妃戴氏父親的表親,可為人卻清明方正,和營田使方大人在城門剛開的時候,就打馬進了城,直奔費縣知縣衙門。
宋知縣下了決心隻一心以皇上為主,倒也清爽光棍了起來,早早起了幾乎迎出了衙門口,把兩位大人迎進了衙門,宿劭已經坐在衙門側書房等著了。
宿劭作為欽差,屬於官階最大的,自然落座上首,客氣的吩咐人帶著兩位大人去淨了手臉,又一起吃了點點心,這才安排道:“來前皇上吩咐了,文大人統總賑濟的銀兩,方大人負責查清楚受災的田地耕畝數以及每畝地所對應的人頭數,在費縣的人數以及並不在費縣卻沾著耕地的人數,老人有多少,未滿十歲的孩子有多少,每日每人大約需要多少糧食裹腹,整個費縣受災的農家,大約需要多少糧食,統共每月的稅負是多少,還有,”宿劭轉頭看著文大人,“大人多多辛苦,如今咱們雖隻負責賑濟,可這水裏河工也得配合,你今明兩天,去見一下劉大人,他於水利上最是精通,隻為人上有些古板不通,這倒也沒什麽影響,你們幾個商議商議,看能不能調些澄港的水過來。”
趙蔓箐哎呀呀的攤著手,“我這麽小,哪裏著急嫁人的?就算我要嫁人,怎麽也得等我及笄後的吧?正八經算起來,我明年才剛到及笄之年,如果那麽早就嫁人,嫁人了就得生孩子,你看看,我才十五六歲,就生孩子是不是還太早了點?一個弄不好,一屍兩命也就這麽著了,可我還想多活幾年不是,活著總比拖著孩子一起死了的好,你說是不是?”
沈玉嬌快被趙蔓箐繞糊塗了,聽著她一句一個死,這麽死,那麽死,又跟著一群的是不是,揮著手趕緊扭頭,衝著地麵,“呸呸呸!”連呸了好幾聲,又光著腳跳下榻,找了個木頭桌子,屈起手指,狂敲了好幾下,這才鬆了口氣,指著趙蔓箐,訓斥道:“你看看你,都說了些什麽!以後不準再這麽說話!”
“好好,姐姐快上來,地上太涼了,我讓紫墨那塊帕子再給你擦擦腳,哎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再也不說了總行吧,你知道我的意思就是了。”趙蔓箐笑嘻嘻的讓沈玉嬌上了榻,又吩咐紫墨趕緊拿塊溫帕子給沈玉嬌擦腳。
收拾停當,沈玉嬌才算泄了那口惡氣,她也說不清怎麽泄的,可能是聽了趙蔓箐那些不吉利的話嚇得,也可能是她原本就沒有那麽生氣,反正她想不明白,也說不清楚,總之,就是她現在心情舒展多了,也沒那麽生氣了。
“姐姐,這事兒你心裏得有個定斷,我估計,也就是明後兩天,孫家一定會上你們府的門,給你一個說法,你現在得趕緊迴家,和你父親母親商量商量,還有芸芸姐姐,你不妨也讓她幫你參考參考,咱們從小一處長大,有什麽事必須得彼此幫襯著出出主意,你千萬別光顧著臉紅,這是大事!”趙蔓箐肅了麵容,鄭重地看著沈玉嬌交代道。
沈玉嬌被提起今天的事,雖說那臉還是控製不住地通紅了起來,可到底也知道趙蔓箐說的話有理,她今天被孫妖怪親了,孫妖怪那個那個死妖怪,敢親她,肯定就敢上門給她個“說法”!她是得趕緊迴府和父親母親以及哥哥嫂子說一聲了,不然萬一被孫妖怪打了個措手不及,這丟臉的可就是她沈玉嬌了。
送走了沈玉嬌,趙蔓箐派紫墨打聽了林夫人和鄭丞相還沒有迴來,也就先沐浴歇下了,這時候的她還不知道,鄭丞相正因為六皇子的話而憂心於她。
孫彥輝被沈玉嬌打成了個豬頭妖,雖說臉上分布著幾塊大小不一的青紫,可配上他那張俊美到妖孽的臉,依然讓人看著移不開眼,南平王和鄭丞相幾個父輩的長輩,見到他這個樣子,都驚訝地直起了上半身,靖北王畢竟是主家,再推脫也不好不開口關切,“這是怎麽了?大郎這傷……?”靖北王突然頓住,轉頭看向兒子林景祥。
孫彥輝其實已經被文青葉安排小丫頭用熱雞蛋滾過傷處了,可到底沈玉嬌出手有些重,短時間內想消腫是不可能的。
不等林景祥開口,孫彥輝陪著一臉的別扭的笑,不是故意別扭的,而是一做表情,那些傷口扯得生疼啊,忍著痛,長揖了一禮,道:“讓長輩們擔心了,是小可的不是,小可還有些事兒,得請了六殿下一起,還請長輩們不要擔心,真沒事,沒什麽大事。”
鄭丞相端起了茶杯,不說話,也輪不到他說話,南平王見靖北王和鄭丞相都不發話,隻得笑著點了點頭,扭頭看著六皇子蔣光淮,“六爺還是先陪大郎吧,咱們幾個要說話,有的是機會。”
六皇子站起身來,衝著幾位長輩拱了拱手,也不讓人送,帶著孫彥輝直接從側門出了靖北王府。
見六皇子出了門,南平王才招唿著林景祥和林景誠,坐了下來,把他剛得到的宿劭捆了押送稅銀的人送到了刑部的事說了。
鄭丞相其實也早得到了消息,宿劭並沒有徑直奔往費縣,而是繞道去了隆平,隆平有箐姐兒開的鋪子,掌櫃的一早洗漱的時候見到宿劭帶著人打馬而過時,就讓人給自己遞了信,並且派了幾個打柴的兄弟跟著去了那個山包,聽說幾乎是大開殺戒,唉,到底是年輕人,莽氣過重了。
“那個老袁,家人都在何處?”鄭丞相看著南平王問道。
南平王被宿劭氣的“啪啪啪”地拍著石幾,一臉的恨鐵難成鋼,“他這個莽撞小兒,就知道抓人,其他的什麽都不管不顧的,那個老袁的家人一直都在費縣,就沒有挪過窩,他到底是不是那邊的人,誰知道?這要是讓人捏了家人,或是直接滅了口,咱們就是死無對證,到時候那邊一句栽贓,咱們怎麽解釋?一個活口都沒留,留的這一個,還不知道是誰的人,那邊幾句話就能把事情翻個黑轉白,沒憑沒據的,咱們能怎麽說?”
林景誠聽的一陣一陣莫名其妙,轉眼兒看著大哥林景祥,林景祥微微皺著眉頭,不確定的問道:“不是說,留了兩個活口?”
鄭丞相微笑著答道:“是留了兩個,還有一個是死士,紮了個大字給捆了起來,下巴卸了,嘴裏也塞了麻核,暫時,就是想死,一時半會的也死不了。”
孫彥輝和六皇子蔣光淮出了靖北王府直奔孫府,他孫彥輝今天把人家沈家姑娘給親了,不趕緊給個說法,以沈尚書那護犢子疼愛女兒的性格,非一掌劈死他不可。和蔣光淮商量了一下,兩人都覺得,還是得先找他爹孫大人說一聲比較妥當。
兩人進了孫府也就是一炷香的時間,孫彥輝就頂著他那張不怎麽玉的麵送了蔣光淮出了府。
孫彥輝一臉狐疑的看著像是什麽事兒都沒發生一般的蔣光臻,今天這事兒太順利了,哦,不對,是太詭異了,他爹居然說讓他娶了沈家那個脾氣大於泰山的二娘子?!他爹什麽時候這麽……呃,這麽恪守了禮法了?自己是孫家的嫡長子,他爹不是一直教育自己,提醒自己,耳提麵命的命令自己,一定要娶個賢惠有腦子,脾氣性格隨和卻不軟和的媳婦迴來,好做孫家的宗婦嘛?沈家那個二妮子哪裏是能做的了宗婦的樣子?
想起沈玉嬌今天盛怒之下對自己毫不留情的拳打腳踢,再想到還要把她娶進門,孫彥輝一股子後悔懊惱就衝上腦門,他今天這是吃錯了什麽藥了?居然會去親那麽個跋扈的女子?他們倆還真親上了……好像是真的,真親上了。
孫彥輝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嘴唇,一股子鑽心的疼,直疼的他冷汗又冒了出來。
蔣光淮也不說話,自顧自的走了幾步,突然又頓住步子,仰頭看著一片金燦中的餘暉,心裏也懊惱了起來,他今天是心急了,在鄭丞相麵前,就不該提什麽開府建牙的話,也不知五哥是怎麽想的?若是五哥能同意,鄭丞相自然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了吧?蔣光淮難以抑製心裏冒出的這一絲興奮,轉頭看了眼孫彥輝。
“走,咱們去戶部找五哥去。”
蔣光淮吩咐了一句,小廝們動作極快的牽了馬過來,孫彥輝還在那懊惱、後悔、品味,被蔣光淮突然的吩咐,嚇得一個愣神,木呆呆的牽過小廝遞到手裏的韁繩,也沒反應過來剛剛六殿下到底說了些什麽。
第一百十章 宿劭的手段
第一百十章宿劭的手段
戶部後院那間專門給昶王辦公的小院子裏,昶王正端坐在正屋,聽著宿劭派迴來的小廝低低的匯報,屋外蕭然的稟告聲響起。
六弟和孫大郎?他們倆今天不是去靖北王府給靖北王嫡長孫慶滿月禮嘛?怎麽這個時辰跑到自己這裏來了?
“快請六爺和大郎進來。”蔣光臻揚聲吩咐道,又轉頭看著小廝,低低的吩咐,“你先迴去你們爺那裏,就說我知道了。”
小廝一句也沒多問,長揖了一禮,利落地轉身就從側麵的小門轉了出去。
蔣光淮掀簾而入,隻餘光掃見側麵的布簾輕微的晃了晃,就靜止的仿佛那扇門簾從未晃動過一般,蔣光淮心裏一動,微笑著迴轉心思,長揖和蔣光臻見了禮,孫彥輝跟在蔣光淮身後,並未看到門簾的晃動,他隻是心疑不定,這時候跑來找昶王要幹什麽?
宿劭帶著人一路疾馳,終於在關城門前飛馬入城。
費縣宋知縣聽到小廝衙役稟告,急忙忙從被窩裏爬出來,小丫頭手腳並用地伺候他穿了長衫,頭發也沒來得及梳整齊,就粗粗插了一支雲頭簪,屐著鞋子奔了出去,宿劭那個霸王,現在可是領了欽差的職,他一個小知縣,可萬萬不敢得罪了他。
宋知縣趕到知縣衙門口長揖見禮,陪著笑引了宿劭進了衙門後院,宿劭也不跟他多寒暄,吩咐了要沐浴洗漱休息,宋知縣更是不敢多問,忙安排人收拾了屋子,送了宿劭進去沐浴更衣了。
宋知縣忙讓人收拾了離宿劭住的屋子最近的一間正房,備做議事隻用,宿劭帶來的小廝們動作極快,沐浴更衣之後,已經配合著宋知縣的人,把能搬來的花草盆栽都搬到了屋廊台階下,又在隔了三五步的廊簷拐角處,燒了紅泥小爐,燒水洗茶具。
宋知縣看著眾人一通忙碌卻極有章法,看的有些目瞪口呆,難道那霸王要在自己這縣衙常住?宋知縣被自己這個想法嚇出了一身的白毛汗。
宿劭沐浴洗漱出來,川南手腳利落安排著人在園子裏水榭裏擺上了長幾搖椅等,宿劭微笑著讓著宋知縣,“今天月光清澈,要不咱們去園子裏坐著說說話?我看這月下的園子,別有一番景致,倒是不錯。”
宋知縣陪著笑,“這是在下的榮幸,榮幸,哈哈,大人請。”他哪兒敢不答應啊?再給他幾個膽子,他也不敢反駁宿劭這個小霸王的話。
園中翠蔭濃綠下的亭子,早已收拾妥當,宿劭極其客氣的讓著宋知縣落了座,兩人借著風涼,慢慢沏茶喝著,倒也讓宋知縣的緊張感鬆快了不少。
“宋大人不要拘謹,今天我到的有些晚了,倒是耽誤了您休息。”宿劭看著川南沏了茶,微笑著客套道。
“哪裏,哪裏,欽差大人得皇上囑托,身兼重任,下官必鼎力配合。”宋知縣不敢托大,趕緊起身,抱拳長揖,借著機會表忠心。
宿劭笑了起來,點著頭,指了指椅子,示意宋知縣坐迴去,笑著道:“宋大人快坐,咱們都是為皇上效力,為了百姓,大人能如此,那我也就不用再多說什麽了。明天過了日跌,我就要趕到淮揚府,浙江路節度使文大人和營田使方大人一早就能趕到咱們這裏,到時候咱們碰一下,這費縣的賑濟就由宋大人辛苦辛苦,多多配合文大人和方大人了,大人也知道,如今煦王領著這賑濟的統總,煦王可是眼裏揉不得沙子的,大人得多多驚醒著些才是。”
宋知縣被宿劭後麵跳躍著轉了的話題又驚出了一身薄汗,煦王統總,皇上卻安排宿劭來做這個欽差,滿豐國的人,誰不知道宿劭是昶王的人,他能真心配合煦王賑災?唉唉唉,這又是一灘渾水,他還是老老實實聽話,真的要驚醒起來才是。
宋知縣知道宿劭那話裏的意思,又起身長揖,躬身真心的感謝。
浙江路節度使文大人是煦王側妃戴氏父親的表親,可為人卻清明方正,和營田使方大人在城門剛開的時候,就打馬進了城,直奔費縣知縣衙門。
宋知縣下了決心隻一心以皇上為主,倒也清爽光棍了起來,早早起了幾乎迎出了衙門口,把兩位大人迎進了衙門,宿劭已經坐在衙門側書房等著了。
宿劭作為欽差,屬於官階最大的,自然落座上首,客氣的吩咐人帶著兩位大人去淨了手臉,又一起吃了點點心,這才安排道:“來前皇上吩咐了,文大人統總賑濟的銀兩,方大人負責查清楚受災的田地耕畝數以及每畝地所對應的人頭數,在費縣的人數以及並不在費縣卻沾著耕地的人數,老人有多少,未滿十歲的孩子有多少,每日每人大約需要多少糧食裹腹,整個費縣受災的農家,大約需要多少糧食,統共每月的稅負是多少,還有,”宿劭轉頭看著文大人,“大人多多辛苦,如今咱們雖隻負責賑濟,可這水裏河工也得配合,你今明兩天,去見一下劉大人,他於水利上最是精通,隻為人上有些古板不通,這倒也沒什麽影響,你們幾個商議商議,看能不能調些澄港的水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