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啟繼續道:“還有各代的款識往往都有一些比較細的特征,成華官窯瓷器的款識一般有以下特點:大明的“大”字的一撇比一捺略長,“明”字的日部常低於月部,日與月的最下一橫筆,其左右高低、倚斜之勢基本保持一致,而月部卻絕沒有像這樣長勾的現象,還有成化的“成”字的一點一般都比較長,有“成字一點頭肩腰”的法,而這些特征在這杯子上幾乎都沒有。”
唐啟看著眾人,一字一頓的道:“基於以上幾點,我認為這件成華鬥彩是仿品。”
“啪啪……”唐啟話音剛落一位老者便率先鼓起掌來,雅間裏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其中溫拍的最響,此時溫臉上的笑容比標王大漲還要燦爛,唐啟是他帶來的,唐啟的亮眼表現讓溫也覺得臉麵大漲。
此時朱老的臉上的怒容也消散了,撿漏固然是好,把贗品當寶貝那就是貽笑大方了,眾老能達到現在的地位自然不會是放不下麵子之人,朱老略帶慚色的笑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唐友今天可是給我們這些老家夥上了一課啊!”
唐啟急忙擺手道:“不敢,不敢,我也隻是僥幸看了幾本書而已,還有很多東西要向諸位前輩學習。”
聞言眾老看向唐啟的目光愈發的讚賞,率先鼓掌的老者突然問道:“不知唐友師承何處?”
唐啟還沒話便聽錢老道:“他是龍老的徒弟。”
“你是唐啟?發現墨梅圖的唐啟?”眾人紛紛驚唿道,溫的眼裏也閃過一絲驚異,隨即看著唐啟的臉上有了一絲笑意。
唐啟一愣,沒想到古玩圈的消息也傳得那麽快,不過想到故宮博物院的蔡院長唐啟也就釋然了,唐啟點頭道:“我是唐啟。”
“唉,老龍那家夥真是撿到寶了,難怪不要臉也要搶徒弟。”一位老者道,話語裏毫不掩飾自己對唐啟的讚賞之意。
唐啟聞言臉色微紅,心裏微微有些激動,好在很快眾人就迴到了主題,一位姓康的老者將自己帶來的物件放到桌上,道:“我這是在陝西收到的一個萬曆扁耳壺,還請諸位品鑒。”
……
接下來眾人都拿出了不少好東西,諸老在品鑒時都會主動的詢問唐啟的看法,眾人發現唐啟在陶瓷和玉器上見識不凡,無論是辨偽還是斷代很少錯,漸漸的眾人在談話時不自覺的便把唐啟看作同等地位的人了,聽著眾人之間的談話唐啟也覺得受益良多,之前看書時產生的疑惑也一一得到解決。
很快交流會就進入交易階段,交易沒有什麽規矩,隻要你看好了就可以出價,買家和賣家分的並不是那麽清楚,此時雅間裏就像一個菜市場,出價還價的聲音絡繹不絕,實話桌上的這些物件每一件都讓唐啟眼熱不已,但讓他無奈的是大多數都隻換不賣,不過唐啟早已有了自己的目標。
一位姓蔣的中年男子身前放著一個瓷罐,這瓷罐的胎質,造型,紋飾看上去都和男子口中的宣德官窯瓷相符,但其釉色鮮亮,仿佛剛剛燒製一般,而且上麵無款識,大家都知道明宣德瓷器款識是最多的,官窯瓷器不可能無款,所以眾老看過之後都自己看不準。
但擁有手指的唐啟知道這瓷罐的確是宣德官瓷,苦思良久唐啟心裏隱隱有了一點想法,於是唐啟開口道:“蔣先生,你這瓷罐有意轉讓嗎?”
聞言眾老都詫異的看向唐啟,蔣姓男子也楞了一下,這瓷罐基本上已經被眾人判了死刑了,為何唐啟還想入手,唐啟之前的表現他可是看在眼裏的,遲疑了一下男子開口道:“唐兄弟,這物件是我去年在京城鬼市上淘到的,當時花了二十萬,你看……”既然自己拿不準男子就來了個獅子大開口。
唐啟笑了笑道:“蔣先生,你這物件一看就是近代仿的,二十萬可能值不了,我最近正在學習瓷器,你這瓷罐仿的有些特別,我是想買來研究一下,二十萬的話就算了。”
蔣先生聞言急忙道:“唐兄弟,都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你出個價,合適的話你就拿去。”
唐啟道:“五萬。”
蔣先生一愣,心裏一陣狂喜,這瓷罐的確是他在鬼市上買到的,不過隻花了三千,轉手賣五萬已經是撿了大漏了,不過蔣先生臉上卻是一副為難的樣子,苦笑道:“唐兄弟你這一刀砍得太狠了,行,就當交個朋友,你拿去吧!”
唐啟笑了笑道:“那就多謝蔣大哥了。”唐啟拿出溫幫他辦理的現金支票本撕下一張填上數字後遞給蔣先生。
“蔣,你可是有點不厚道啊,你這罐子恐怕不值這個數吧!”待兩人交易完畢後錢老才一臉不滿的對蔣先生道。古玩行有古玩行的規矩,在別人開始問價後,別人就不能話,更不能出價或砍價,所以就算眾老有心提醒唐啟但也無法開口。
蔣先生聞言笑了笑沒話,錢老也隻是抱怨一句,轉頭對唐啟道:“把你那罐子給我看看。”唐啟笑著把瓷罐遞給錢老。
“咦!”錢老這一看臉色就變了,皺眉道:“這的確是一件老物件,不是近代仿的,可宣德瓷怎麽會沒有款呢?”
聽到錢老的話語,眾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來,一位老者道:“老錢,給我看看!”
錢老聞言把瓷罐遞了過去,道:“得,老白,你是這方麵的行家,你看看。”
白老拿著放大鏡仔細的查看之後也皺起了眉頭,喃喃道:“瓷質細膩,胎體堅致,釉麵均勻細潤、白中泛青,這的的確確是一件正宗宣德本朝官瓷,後代仿絕不可能仿得這麽像!可這沒道理啊……”白老也陷入了沉思。
“這罐身五爪金龍踏雲而立,有風調雨順的寓意,這是帝王私用品,隻有官窯才有資格燒製,民窯私自燒製可是要殺頭的,可宣德官瓷不應該沒款識,再這釉色也不可能這麽新……”
諸老看了之後都陷入了沉思,雅間裏陷入了沉寂,蔣姓男子的臉色有些難看,雖然眾老都沒什麽,但話語間透露的遲疑已經足夠證明自己剛賣出去的瓷罐不簡單,難道唐啟早就知道?男子想到這裏便向唐啟看去,果然看見唐啟正一臉微笑的看著眾人。
“唐兄弟恐怕不止是想買迴去研究研究吧?不知道唐兄弟可否為大家解解惑?”
蔣先生的話語聲驚醒了沉思中的眾人,隨即眾老都目光炯炯的看向唐啟,遇到一件讓自己拿不準的物件對這些收藏大家來簡直比貓爪子撓心還難受,白老道:“唐你是不是看出什麽了,看!”
唐啟看了一眼蔣先生,臉上有些遲疑,蔣先生看出了唐啟的顧慮,笑道:“沒事,唐兄弟你盡管,咱們收藏比的就是眼力,該是你的就是你的。”
聞言眾老都一臉讚賞的看向蔣先生,朱老笑道:“蔣這心態不錯!”蔣先生聞言謙虛的笑了笑,內心僅有的一絲不甘也消散了,能得到在座的老人的賞識,對他來花再多的錢也是值得的。
唐啟對著蔣先生笑了笑才開口道:“自古以來古玩就爭議頗多,眾口難調,子的一家之見也不一定正確,如果有不對之處還請諸位老師海涵。”聞言眾老都一臉笑意的點了點頭,示意唐啟繼續。
唐啟繼續道:“我認為這是宣德晚期的一件官瓷,宣德皇帝駕崩,正統皇帝剛立。”
唐啟話音剛落雅間裏便是一陣嘩然,眾人都看向了瓷器專家白老,白老一臉恍然的拍了一下額頭,懊惱道:“我怎麽就沒想到這茬兒呢!”
“老白,想到什麽你倒是啊!”朱老急道。
半晌白老才在眾人焦急的目光中開口道:“唐,你可是撿了大漏啊!”白老歎了一句才繼續道:“我曾經在查資料時曾看過這樣一段記載,宣德帝駕崩前曾下令官窯燒製一批瓷器,這批瓷器出窯時正德皇帝已經登基,大家都知道,明正統、景泰、天順這三位皇帝在位時官窯瓷器都沒有款識,所以這批瓷器很難它是什麽朝代,而且這批瓷器很特別,有經久耐用,永不褪色的特點,很多學者都稱其為變異瓷器,也是孤器。”
“孤器?!”眾老一臉震驚,而溫和唐啟則一頭霧水。
白老點了點頭繼續道:“這批瓷器因為沒有款識,再加上釉色鮮亮,讓人不自覺的就誤以為它是仿製品,所以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毀壞嚴重,就我所知流傳到現在的隻有兩件,一件在英國博物館,另一件在美國,國內很多人都隻是聽,所以我開始看到這杯子根本就沒往那批瓷器上麵想。”到這裏白老豔羨的看了唐啟一眼。
“白老,那為什麽它是孤器呢?”溫好奇的問道。
白老答道:“因為這批瓷器無法仿製。”
溫詫異道:“怎麽可能,現在造假技術這麽高明,還有沒法仿製的東西?”
白老笑了笑道:“咱們老祖宗的智慧沒你想的那麽簡單,很多東西都是現在的科學無法解釋的,很多人研究過這批瓷器都沒弄明白它形成的原因,不過據推測一是因為原料,明宣德以前官窯用料是由鄭和從西洋帶迴來的一種名為蘇麻離青的蘇料,這種料子燒製出的瓷器釉色明亮,晶瑩豔麗,但是正德皇帝登基以後這種料子就用完了,不過光憑這一點還不足以解釋。”
唐啟看著眾人,一字一頓的道:“基於以上幾點,我認為這件成華鬥彩是仿品。”
“啪啪……”唐啟話音剛落一位老者便率先鼓起掌來,雅間裏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其中溫拍的最響,此時溫臉上的笑容比標王大漲還要燦爛,唐啟是他帶來的,唐啟的亮眼表現讓溫也覺得臉麵大漲。
此時朱老的臉上的怒容也消散了,撿漏固然是好,把贗品當寶貝那就是貽笑大方了,眾老能達到現在的地位自然不會是放不下麵子之人,朱老略帶慚色的笑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唐友今天可是給我們這些老家夥上了一課啊!”
唐啟急忙擺手道:“不敢,不敢,我也隻是僥幸看了幾本書而已,還有很多東西要向諸位前輩學習。”
聞言眾老看向唐啟的目光愈發的讚賞,率先鼓掌的老者突然問道:“不知唐友師承何處?”
唐啟還沒話便聽錢老道:“他是龍老的徒弟。”
“你是唐啟?發現墨梅圖的唐啟?”眾人紛紛驚唿道,溫的眼裏也閃過一絲驚異,隨即看著唐啟的臉上有了一絲笑意。
唐啟一愣,沒想到古玩圈的消息也傳得那麽快,不過想到故宮博物院的蔡院長唐啟也就釋然了,唐啟點頭道:“我是唐啟。”
“唉,老龍那家夥真是撿到寶了,難怪不要臉也要搶徒弟。”一位老者道,話語裏毫不掩飾自己對唐啟的讚賞之意。
唐啟聞言臉色微紅,心裏微微有些激動,好在很快眾人就迴到了主題,一位姓康的老者將自己帶來的物件放到桌上,道:“我這是在陝西收到的一個萬曆扁耳壺,還請諸位品鑒。”
……
接下來眾人都拿出了不少好東西,諸老在品鑒時都會主動的詢問唐啟的看法,眾人發現唐啟在陶瓷和玉器上見識不凡,無論是辨偽還是斷代很少錯,漸漸的眾人在談話時不自覺的便把唐啟看作同等地位的人了,聽著眾人之間的談話唐啟也覺得受益良多,之前看書時產生的疑惑也一一得到解決。
很快交流會就進入交易階段,交易沒有什麽規矩,隻要你看好了就可以出價,買家和賣家分的並不是那麽清楚,此時雅間裏就像一個菜市場,出價還價的聲音絡繹不絕,實話桌上的這些物件每一件都讓唐啟眼熱不已,但讓他無奈的是大多數都隻換不賣,不過唐啟早已有了自己的目標。
一位姓蔣的中年男子身前放著一個瓷罐,這瓷罐的胎質,造型,紋飾看上去都和男子口中的宣德官窯瓷相符,但其釉色鮮亮,仿佛剛剛燒製一般,而且上麵無款識,大家都知道明宣德瓷器款識是最多的,官窯瓷器不可能無款,所以眾老看過之後都自己看不準。
但擁有手指的唐啟知道這瓷罐的確是宣德官瓷,苦思良久唐啟心裏隱隱有了一點想法,於是唐啟開口道:“蔣先生,你這瓷罐有意轉讓嗎?”
聞言眾老都詫異的看向唐啟,蔣姓男子也楞了一下,這瓷罐基本上已經被眾人判了死刑了,為何唐啟還想入手,唐啟之前的表現他可是看在眼裏的,遲疑了一下男子開口道:“唐兄弟,這物件是我去年在京城鬼市上淘到的,當時花了二十萬,你看……”既然自己拿不準男子就來了個獅子大開口。
唐啟笑了笑道:“蔣先生,你這物件一看就是近代仿的,二十萬可能值不了,我最近正在學習瓷器,你這瓷罐仿的有些特別,我是想買來研究一下,二十萬的話就算了。”
蔣先生聞言急忙道:“唐兄弟,都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你出個價,合適的話你就拿去。”
唐啟道:“五萬。”
蔣先生一愣,心裏一陣狂喜,這瓷罐的確是他在鬼市上買到的,不過隻花了三千,轉手賣五萬已經是撿了大漏了,不過蔣先生臉上卻是一副為難的樣子,苦笑道:“唐兄弟你這一刀砍得太狠了,行,就當交個朋友,你拿去吧!”
唐啟笑了笑道:“那就多謝蔣大哥了。”唐啟拿出溫幫他辦理的現金支票本撕下一張填上數字後遞給蔣先生。
“蔣,你可是有點不厚道啊,你這罐子恐怕不值這個數吧!”待兩人交易完畢後錢老才一臉不滿的對蔣先生道。古玩行有古玩行的規矩,在別人開始問價後,別人就不能話,更不能出價或砍價,所以就算眾老有心提醒唐啟但也無法開口。
蔣先生聞言笑了笑沒話,錢老也隻是抱怨一句,轉頭對唐啟道:“把你那罐子給我看看。”唐啟笑著把瓷罐遞給錢老。
“咦!”錢老這一看臉色就變了,皺眉道:“這的確是一件老物件,不是近代仿的,可宣德瓷怎麽會沒有款呢?”
聽到錢老的話語,眾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來,一位老者道:“老錢,給我看看!”
錢老聞言把瓷罐遞了過去,道:“得,老白,你是這方麵的行家,你看看。”
白老拿著放大鏡仔細的查看之後也皺起了眉頭,喃喃道:“瓷質細膩,胎體堅致,釉麵均勻細潤、白中泛青,這的的確確是一件正宗宣德本朝官瓷,後代仿絕不可能仿得這麽像!可這沒道理啊……”白老也陷入了沉思。
“這罐身五爪金龍踏雲而立,有風調雨順的寓意,這是帝王私用品,隻有官窯才有資格燒製,民窯私自燒製可是要殺頭的,可宣德官瓷不應該沒款識,再這釉色也不可能這麽新……”
諸老看了之後都陷入了沉思,雅間裏陷入了沉寂,蔣姓男子的臉色有些難看,雖然眾老都沒什麽,但話語間透露的遲疑已經足夠證明自己剛賣出去的瓷罐不簡單,難道唐啟早就知道?男子想到這裏便向唐啟看去,果然看見唐啟正一臉微笑的看著眾人。
“唐兄弟恐怕不止是想買迴去研究研究吧?不知道唐兄弟可否為大家解解惑?”
蔣先生的話語聲驚醒了沉思中的眾人,隨即眾老都目光炯炯的看向唐啟,遇到一件讓自己拿不準的物件對這些收藏大家來簡直比貓爪子撓心還難受,白老道:“唐你是不是看出什麽了,看!”
唐啟看了一眼蔣先生,臉上有些遲疑,蔣先生看出了唐啟的顧慮,笑道:“沒事,唐兄弟你盡管,咱們收藏比的就是眼力,該是你的就是你的。”
聞言眾老都一臉讚賞的看向蔣先生,朱老笑道:“蔣這心態不錯!”蔣先生聞言謙虛的笑了笑,內心僅有的一絲不甘也消散了,能得到在座的老人的賞識,對他來花再多的錢也是值得的。
唐啟對著蔣先生笑了笑才開口道:“自古以來古玩就爭議頗多,眾口難調,子的一家之見也不一定正確,如果有不對之處還請諸位老師海涵。”聞言眾老都一臉笑意的點了點頭,示意唐啟繼續。
唐啟繼續道:“我認為這是宣德晚期的一件官瓷,宣德皇帝駕崩,正統皇帝剛立。”
唐啟話音剛落雅間裏便是一陣嘩然,眾人都看向了瓷器專家白老,白老一臉恍然的拍了一下額頭,懊惱道:“我怎麽就沒想到這茬兒呢!”
“老白,想到什麽你倒是啊!”朱老急道。
半晌白老才在眾人焦急的目光中開口道:“唐,你可是撿了大漏啊!”白老歎了一句才繼續道:“我曾經在查資料時曾看過這樣一段記載,宣德帝駕崩前曾下令官窯燒製一批瓷器,這批瓷器出窯時正德皇帝已經登基,大家都知道,明正統、景泰、天順這三位皇帝在位時官窯瓷器都沒有款識,所以這批瓷器很難它是什麽朝代,而且這批瓷器很特別,有經久耐用,永不褪色的特點,很多學者都稱其為變異瓷器,也是孤器。”
“孤器?!”眾老一臉震驚,而溫和唐啟則一頭霧水。
白老點了點頭繼續道:“這批瓷器因為沒有款識,再加上釉色鮮亮,讓人不自覺的就誤以為它是仿製品,所以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毀壞嚴重,就我所知流傳到現在的隻有兩件,一件在英國博物館,另一件在美國,國內很多人都隻是聽,所以我開始看到這杯子根本就沒往那批瓷器上麵想。”到這裏白老豔羨的看了唐啟一眼。
“白老,那為什麽它是孤器呢?”溫好奇的問道。
白老答道:“因為這批瓷器無法仿製。”
溫詫異道:“怎麽可能,現在造假技術這麽高明,還有沒法仿製的東西?”
白老笑了笑道:“咱們老祖宗的智慧沒你想的那麽簡單,很多東西都是現在的科學無法解釋的,很多人研究過這批瓷器都沒弄明白它形成的原因,不過據推測一是因為原料,明宣德以前官窯用料是由鄭和從西洋帶迴來的一種名為蘇麻離青的蘇料,這種料子燒製出的瓷器釉色明亮,晶瑩豔麗,但是正德皇帝登基以後這種料子就用完了,不過光憑這一點還不足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