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之地很大,不僅僅是他的土地麵積,更是他內部生活的人類數量。
天賜之地全盛時期有著近一億人口,如果再加上天賜之地外圍人口的話,全盛時期的人族帝國有著近兩億人,這個數量可不得了,你要知道,二戰德國時期總攻也才八千萬人左右。
隻不過百年前的失敗為人類帶來了滅絕性的屠殺,外圍人口的數量魯魯修並不清楚,就連教堂都不清楚,但在第一次的人口普查完成後,魯魯修得到了天賜之地的人口數目,眼下的整個天賜之地總人口,在五千萬左右!與百年前相比,帝國可直接控製的人口總數,縮減了四分之三。
雖然人口暴跌,但是這並不妨礙魯魯修的大規模建設,五千萬人,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被擰成了一條繩子,向著一個方向出力,而當五千萬人被同時動員起來之後,整個天賜之地,正以一個絕無僅有的速度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
而這些變化都集中的表現在了一個地方,那就是耕地。
不知道為什麽魯魯修對‘良田萬畝’這個詞有著變態版的追求,所以魯魯修第一階段的建設,除了前期的一個輕工業區建設外,其他的就全部都是,開荒種地。
在魯魯修看來,隻有將整個天賜之地的綠色大地變為阡陌縱橫的農田景色時,自己才算是剛剛完成天賜之地建設的第一步,在工業時代大規模來臨之前,魯魯修計劃要靠無盡的田地來雄厚自己的勢力,別的不說,每家每戶十幾畝地是必須要有的,實際上如果有家人參軍,還可以獲得更多的土地,隻不過這些土地還是按照魯魯修製定的規則來實行,那就是土地的所有權永遠屬於國家,農民們僅僅隻是擁有使用權而已。
這個可不是蠻不講理,這麽做的原因就是為了避免土地兼並,隻不過魯魯修給予土地的使用權,是按照一百年一期作為計算的,也就是說最多一百年,政府有有權利對土地進行重新的劃分與整頓,最大程度上的保證了整個國家土地的分配問題。
在完成了人口的遷移與重新劃分之後,擁有了屬於自己土地的農民們拿著魯魯修無息租借的農具開始了前所未有的開墾狂潮,整個原本色彩單調的大地上,即快速的出現了無數的土地田塊,這些田地因為種植的作物有著各種不同,所以他們也呈現出了不同的顏色,而當他們全部都連成一片的時候,更是徹底的呈現出了一種別樣的美麗。
那廣袤的大地上是連成一片的田地,那一塊接著一塊的景象帶給人無盡豐收的期待,小道在哪田地之中蜿蜒,遠處一個紮堆修建的小村落有著寥寥炊煙,微微鳴吠,正午的太陽照射在田地之中,倒影出明亮的反光,休假中的孩子們三五成群的拿著木製的小玩具去捉取知了,小小的臉上洋溢著幸福。
望不見邊際的田地或許在農民眼中隻是好看而已,隻有代表著明年能夠毫不費力的還清政府的貸款,但是在魯魯修的眼中,卻是自己體係強大的根本,那一塊塊對於天賜之地而言格外渺小的田地,卻是支撐起自己整個帝國的最根本的基礎。
農民!
沒有農田的農民,還能叫農民嗎?
魯魯修也想直接奔入工業化,但是沒有強大輕工業基礎的國家,那什麽去供養那龐大的工業機器?沒有重工業的技術革新,低下的生產力是不可能支撐起大規模的工人的,而沒有了工人,還搞什麽重工業呢?所以魯魯修不僅僅要種田,而且還要大規模的種田。
用魯魯修為第一個兩年發展計劃定下的基調來說就是:
“我要讓整個天賜之地都變成農田!”
這個在大臣看來足以稱得上奇跡的工程,此時正在魯魯修先進的政治製度的刺激下變為現實,實際上當人的潛力被完全的發掘出來的時候,曾經這些貴族最看不起農民,用他們那佝僂的脊梁,創造出了讓整個天賜之地和所有關注這裏的人一個偉大奇跡。
當德克瑞斯用那顫抖的聲音爆出前三個月的建設成果時,整個白城的大臣們,都震驚了!
“第一個季度我們一共開墾出了...開墾出了...三十萬畝農田!”
這是個什麽概念?德克瑞斯接下來的這句話就足以說明一切:
“這意味著我們在這三個月裏,就開墾出了之前整個天賜之地百年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按照目前的速度,我們隻需要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得到以往百年來我們所取得土地!”
為什麽顫抖?為什麽震驚?因為這一切實在是太過震撼,一年的成果抵得上之前百年的怒力,如果說現在的天賜之地還存在一定的額糧食緊缺的話,那麽夏收之後就將會大麵積解決糧食缺口的問題,冬收後就將為帝國正式的開始積累海量的食物,而這些農作物將會化為最基本的物資單元,換取來無數的財富與基本資金,最後成為供養那工業化的血液。
阡陌縱橫的土地帶來了無盡的視覺震撼,那夕陽下遼闊的開墾田地更是散發著別樣的美麗,沒有任何一個君王能夠抵擋住這樣的景色,尤其是魯魯修這種狂熱的種田黨。
種田是魯魯修所有環節中的至關重要的一截,但卻不是所有,新修建的三個輕工業區有了前麵大量的經驗之後,修建的更加合理與完美,而沒有了內部威脅後,工業區的選址也得到了最優化的選擇,三個輕工業的建設完全是按照蘇聯模式進行的建設,就是先修頂棚,然後鋪設機器,最後一邊生產,一邊修衛牆,前兩者的建設工期實際上非常短,幾乎可以說是前腳開始鋪設,後腳就開始生產,而也正是有了這三個分布在三境的工業區,才滿足了魯魯修前期的開墾需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耕田需要農具,修建水利需要工具,整修村落需要工具,修路需要工具,無論魯魯修想要幹什麽,都需要海量的後勤支援來作保證,大臣們或許隻看見了這三個月來取得偉大成果,卻看不見那被消耗掉的海量物資,雖然天賜之地的建設狂潮還遠遠沒有達到後世中國將整個國家都變為一個巨大工地的成都,但魯魯修可以坦言說,有人的地方,就絕對有工地。
而這種程度上的建設級別,已經足以讓有幸目睹這一切的人類掌權者們,發出真心的感歎,同時對魯魯修真心的服氣,魯魯修或許軍事上不怎麽有才能,但是在內政上,魯魯修可以說是一個完全的一把手。
將整個天賜之地都變成工地之後,魯魯修接著又開始整理軍隊,統一了天賜之地後的好處就是,魯魯修不再需要這麽多的軍隊去防守漫長的邊境了,現在的魯魯修需要防禦龍河海口與號角堡,而依照目前人族與精靈的友好關係,魯魯修甚至隻需要在龍河海口哪裏放寫象征性的軍隊就行了,現在的魯魯修終於可以全心全意的防守號角堡,自己原本還現的有些緊張的兵力,居然在一瞬間還有些富裕了,至少在防守上,魯魯修現在的兵力的確是存在的富裕的。
不過對此魯魯修倒也沒有撤軍的打算,這種亂世之下軍隊再怎麽多都是毫不為過的,而且說實話,魯魯修還真不在乎多的這麽一點軍隊,自己雖然在全國建設上資金和物資有些捉襟見肘,但是在這些不到二十萬的軍隊身上,魯魯修還是能夠滿足至少一年的開銷的。
畢竟五千萬人去養二十萬人,再低下的生產力,也不會太吃力的,更何況正在進行生產力革新的天賜之地了,雖然暫時沒有了軍事壓力,但魯魯修還是沒有讓軍隊向閑下來,魯魯修開始對軍隊進行再次的改革與升級,而這一次的升級核心,圍繞著一個新添加的軍事單位:神官!
神官就是神父,是神父而不是武裝神父,這些神官並不會直接從事戰鬥,而是一種類似於後勤文職的軍官,他們也會上前線,但與軍官類似,他們的這種身份定位魯魯修十分的明朗,那就是:政&委!
魯魯修開始對軍隊大規模的加裝神官(政委),這些神官不再是教堂培養出來的神父,而是魯魯修的狂信徒,或者說是人皇的狂信徒,他們的眼中隻有偉大的神子陛下,而沒有那個理論上神在世間的代言人教堂的存在,他們才是魯魯修控製軍隊的核心存在,可以說有了這些神官之後,魯魯修再也不用擔心軍隊的問題。
雖然這種情況有些老生常談,但是沒有任何以為君主能夠保證自己的軍隊會永遠的忠誠於自己,這一點連黑地的魔多都做不到,魯魯修也就沒有那樣的自信,就算是自己在世的時候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麽自己死後呢?某一個野心家控製了軍隊?
自己的後代人皇再怎麽混蛋,至少還能勉強維持一個統一的帝國,如果換成野心家,那就是徹底的一場內戰啊,沒有任何餘地可講的內戰,魯魯修可不想發生這樣的事情。
軍隊除了添加神官配置外,還進行了新一輪的大練兵,進入全力生產的火器工廠終於可以微微滿足軍隊龐大的需求,全員換裝火器對於魯魯修而言不現實,對於中土而言也不現實,除非研發出了一戰步槍,不然魯魯修是絕對不可能依靠著這種火藥武器來單獨成軍的,因為再兇猛的火槍壓製,也壓不住洶湧的中土近戰大軍,魯魯修在發展到一戰科技水平之前,是絕對不會全員換裝火槍的。
現在的火槍存在的意義,就是彌補魯魯修人族大軍那巨大的遠程火力,弩箭太小,而且跟不上目前的需求,克製猛獁的弩機與投石機又太過落後,魯魯修肯定是會發展火炮的,既然這樣,那麽火槍就自然而然的應運而生了,而他們的作用,也在精靈皇城的戰鬥之中被體現出來,那強大的火力甚至能夠對巨龍照成威脅,魯魯修有了火炮之後,才真的有了對魔多猛獁的一戰之力,而不再是以前那種單方麵吊打的局麵。
而且魯魯修想要打出去,野戰擊敗猛獁的方法就至關重要,上一次如果不是有著高大的號角堡城牆,魯魯修是絕對不可能在猛獁巨像的攻擊下存活下來的,所以火炮的作用就凸顯了出來。
上一次火器剛剛成形,還沒來得及大規模的演練,這一迴魯魯修要讓整個人族軍隊都要熟悉火器的配合與作戰,魯魯修甚至在研發短管火槍,作為軍官的標配,加強他們近戰的能力。
整個天賜之地無論是從內政還是經濟,還是軍事還是科技等方麵,都在進行著大踏步前進,幾乎每一天人族的力量都在更加的強大,魯魯修帶領的人族聖堂帝國甚至已經重新得到了精靈與矮人的認可,承認了他現在的軍事地位,甚至變相的承認他為未來可能重新的三族聯軍的統領,這個沒有辦法,誰叫精靈與矮人之間的關係實在是太過緊張了呢?
實際上精靈現在的綜合能力還是強於人族的,至少要在兩年後魯魯修才有希望全麵領先精靈,而這還僅僅隻是表麵實力,精靈可是以神秘著稱的,魯魯修不相信精靈會沒有什麽隱藏的戰力存在,如果真的麵對全力迎敵的精靈的話,相信認真起來的精靈會讓他的任何敵人都大吃一驚的。
對於這些內政上的事情魯魯修倒是輕車熟路,剩下的工作也不過是慢慢的繼續按部就班的工作下去就行了,魯魯修還稍微關注著一件事情,那就是一隻被派往東境的一個千人小軍隊,他們帶著一個魯魯修直接下達的命令前往,而這個命令的來源,是來之東境的一則民間故事:
“會載人飛的龍鷲!”
天賜之地全盛時期有著近一億人口,如果再加上天賜之地外圍人口的話,全盛時期的人族帝國有著近兩億人,這個數量可不得了,你要知道,二戰德國時期總攻也才八千萬人左右。
隻不過百年前的失敗為人類帶來了滅絕性的屠殺,外圍人口的數量魯魯修並不清楚,就連教堂都不清楚,但在第一次的人口普查完成後,魯魯修得到了天賜之地的人口數目,眼下的整個天賜之地總人口,在五千萬左右!與百年前相比,帝國可直接控製的人口總數,縮減了四分之三。
雖然人口暴跌,但是這並不妨礙魯魯修的大規模建設,五千萬人,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被擰成了一條繩子,向著一個方向出力,而當五千萬人被同時動員起來之後,整個天賜之地,正以一個絕無僅有的速度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
而這些變化都集中的表現在了一個地方,那就是耕地。
不知道為什麽魯魯修對‘良田萬畝’這個詞有著變態版的追求,所以魯魯修第一階段的建設,除了前期的一個輕工業區建設外,其他的就全部都是,開荒種地。
在魯魯修看來,隻有將整個天賜之地的綠色大地變為阡陌縱橫的農田景色時,自己才算是剛剛完成天賜之地建設的第一步,在工業時代大規模來臨之前,魯魯修計劃要靠無盡的田地來雄厚自己的勢力,別的不說,每家每戶十幾畝地是必須要有的,實際上如果有家人參軍,還可以獲得更多的土地,隻不過這些土地還是按照魯魯修製定的規則來實行,那就是土地的所有權永遠屬於國家,農民們僅僅隻是擁有使用權而已。
這個可不是蠻不講理,這麽做的原因就是為了避免土地兼並,隻不過魯魯修給予土地的使用權,是按照一百年一期作為計算的,也就是說最多一百年,政府有有權利對土地進行重新的劃分與整頓,最大程度上的保證了整個國家土地的分配問題。
在完成了人口的遷移與重新劃分之後,擁有了屬於自己土地的農民們拿著魯魯修無息租借的農具開始了前所未有的開墾狂潮,整個原本色彩單調的大地上,即快速的出現了無數的土地田塊,這些田地因為種植的作物有著各種不同,所以他們也呈現出了不同的顏色,而當他們全部都連成一片的時候,更是徹底的呈現出了一種別樣的美麗。
那廣袤的大地上是連成一片的田地,那一塊接著一塊的景象帶給人無盡豐收的期待,小道在哪田地之中蜿蜒,遠處一個紮堆修建的小村落有著寥寥炊煙,微微鳴吠,正午的太陽照射在田地之中,倒影出明亮的反光,休假中的孩子們三五成群的拿著木製的小玩具去捉取知了,小小的臉上洋溢著幸福。
望不見邊際的田地或許在農民眼中隻是好看而已,隻有代表著明年能夠毫不費力的還清政府的貸款,但是在魯魯修的眼中,卻是自己體係強大的根本,那一塊塊對於天賜之地而言格外渺小的田地,卻是支撐起自己整個帝國的最根本的基礎。
農民!
沒有農田的農民,還能叫農民嗎?
魯魯修也想直接奔入工業化,但是沒有強大輕工業基礎的國家,那什麽去供養那龐大的工業機器?沒有重工業的技術革新,低下的生產力是不可能支撐起大規模的工人的,而沒有了工人,還搞什麽重工業呢?所以魯魯修不僅僅要種田,而且還要大規模的種田。
用魯魯修為第一個兩年發展計劃定下的基調來說就是:
“我要讓整個天賜之地都變成農田!”
這個在大臣看來足以稱得上奇跡的工程,此時正在魯魯修先進的政治製度的刺激下變為現實,實際上當人的潛力被完全的發掘出來的時候,曾經這些貴族最看不起農民,用他們那佝僂的脊梁,創造出了讓整個天賜之地和所有關注這裏的人一個偉大奇跡。
當德克瑞斯用那顫抖的聲音爆出前三個月的建設成果時,整個白城的大臣們,都震驚了!
“第一個季度我們一共開墾出了...開墾出了...三十萬畝農田!”
這是個什麽概念?德克瑞斯接下來的這句話就足以說明一切:
“這意味著我們在這三個月裏,就開墾出了之前整個天賜之地百年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按照目前的速度,我們隻需要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得到以往百年來我們所取得土地!”
為什麽顫抖?為什麽震驚?因為這一切實在是太過震撼,一年的成果抵得上之前百年的怒力,如果說現在的天賜之地還存在一定的額糧食緊缺的話,那麽夏收之後就將會大麵積解決糧食缺口的問題,冬收後就將為帝國正式的開始積累海量的食物,而這些農作物將會化為最基本的物資單元,換取來無數的財富與基本資金,最後成為供養那工業化的血液。
阡陌縱橫的土地帶來了無盡的視覺震撼,那夕陽下遼闊的開墾田地更是散發著別樣的美麗,沒有任何一個君王能夠抵擋住這樣的景色,尤其是魯魯修這種狂熱的種田黨。
種田是魯魯修所有環節中的至關重要的一截,但卻不是所有,新修建的三個輕工業區有了前麵大量的經驗之後,修建的更加合理與完美,而沒有了內部威脅後,工業區的選址也得到了最優化的選擇,三個輕工業的建設完全是按照蘇聯模式進行的建設,就是先修頂棚,然後鋪設機器,最後一邊生產,一邊修衛牆,前兩者的建設工期實際上非常短,幾乎可以說是前腳開始鋪設,後腳就開始生產,而也正是有了這三個分布在三境的工業區,才滿足了魯魯修前期的開墾需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耕田需要農具,修建水利需要工具,整修村落需要工具,修路需要工具,無論魯魯修想要幹什麽,都需要海量的後勤支援來作保證,大臣們或許隻看見了這三個月來取得偉大成果,卻看不見那被消耗掉的海量物資,雖然天賜之地的建設狂潮還遠遠沒有達到後世中國將整個國家都變為一個巨大工地的成都,但魯魯修可以坦言說,有人的地方,就絕對有工地。
而這種程度上的建設級別,已經足以讓有幸目睹這一切的人類掌權者們,發出真心的感歎,同時對魯魯修真心的服氣,魯魯修或許軍事上不怎麽有才能,但是在內政上,魯魯修可以說是一個完全的一把手。
將整個天賜之地都變成工地之後,魯魯修接著又開始整理軍隊,統一了天賜之地後的好處就是,魯魯修不再需要這麽多的軍隊去防守漫長的邊境了,現在的魯魯修需要防禦龍河海口與號角堡,而依照目前人族與精靈的友好關係,魯魯修甚至隻需要在龍河海口哪裏放寫象征性的軍隊就行了,現在的魯魯修終於可以全心全意的防守號角堡,自己原本還現的有些緊張的兵力,居然在一瞬間還有些富裕了,至少在防守上,魯魯修現在的兵力的確是存在的富裕的。
不過對此魯魯修倒也沒有撤軍的打算,這種亂世之下軍隊再怎麽多都是毫不為過的,而且說實話,魯魯修還真不在乎多的這麽一點軍隊,自己雖然在全國建設上資金和物資有些捉襟見肘,但是在這些不到二十萬的軍隊身上,魯魯修還是能夠滿足至少一年的開銷的。
畢竟五千萬人去養二十萬人,再低下的生產力,也不會太吃力的,更何況正在進行生產力革新的天賜之地了,雖然暫時沒有了軍事壓力,但魯魯修還是沒有讓軍隊向閑下來,魯魯修開始對軍隊進行再次的改革與升級,而這一次的升級核心,圍繞著一個新添加的軍事單位:神官!
神官就是神父,是神父而不是武裝神父,這些神官並不會直接從事戰鬥,而是一種類似於後勤文職的軍官,他們也會上前線,但與軍官類似,他們的這種身份定位魯魯修十分的明朗,那就是:政&委!
魯魯修開始對軍隊大規模的加裝神官(政委),這些神官不再是教堂培養出來的神父,而是魯魯修的狂信徒,或者說是人皇的狂信徒,他們的眼中隻有偉大的神子陛下,而沒有那個理論上神在世間的代言人教堂的存在,他們才是魯魯修控製軍隊的核心存在,可以說有了這些神官之後,魯魯修再也不用擔心軍隊的問題。
雖然這種情況有些老生常談,但是沒有任何以為君主能夠保證自己的軍隊會永遠的忠誠於自己,這一點連黑地的魔多都做不到,魯魯修也就沒有那樣的自信,就算是自己在世的時候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麽自己死後呢?某一個野心家控製了軍隊?
自己的後代人皇再怎麽混蛋,至少還能勉強維持一個統一的帝國,如果換成野心家,那就是徹底的一場內戰啊,沒有任何餘地可講的內戰,魯魯修可不想發生這樣的事情。
軍隊除了添加神官配置外,還進行了新一輪的大練兵,進入全力生產的火器工廠終於可以微微滿足軍隊龐大的需求,全員換裝火器對於魯魯修而言不現實,對於中土而言也不現實,除非研發出了一戰步槍,不然魯魯修是絕對不可能依靠著這種火藥武器來單獨成軍的,因為再兇猛的火槍壓製,也壓不住洶湧的中土近戰大軍,魯魯修在發展到一戰科技水平之前,是絕對不會全員換裝火槍的。
現在的火槍存在的意義,就是彌補魯魯修人族大軍那巨大的遠程火力,弩箭太小,而且跟不上目前的需求,克製猛獁的弩機與投石機又太過落後,魯魯修肯定是會發展火炮的,既然這樣,那麽火槍就自然而然的應運而生了,而他們的作用,也在精靈皇城的戰鬥之中被體現出來,那強大的火力甚至能夠對巨龍照成威脅,魯魯修有了火炮之後,才真的有了對魔多猛獁的一戰之力,而不再是以前那種單方麵吊打的局麵。
而且魯魯修想要打出去,野戰擊敗猛獁的方法就至關重要,上一次如果不是有著高大的號角堡城牆,魯魯修是絕對不可能在猛獁巨像的攻擊下存活下來的,所以火炮的作用就凸顯了出來。
上一次火器剛剛成形,還沒來得及大規模的演練,這一迴魯魯修要讓整個人族軍隊都要熟悉火器的配合與作戰,魯魯修甚至在研發短管火槍,作為軍官的標配,加強他們近戰的能力。
整個天賜之地無論是從內政還是經濟,還是軍事還是科技等方麵,都在進行著大踏步前進,幾乎每一天人族的力量都在更加的強大,魯魯修帶領的人族聖堂帝國甚至已經重新得到了精靈與矮人的認可,承認了他現在的軍事地位,甚至變相的承認他為未來可能重新的三族聯軍的統領,這個沒有辦法,誰叫精靈與矮人之間的關係實在是太過緊張了呢?
實際上精靈現在的綜合能力還是強於人族的,至少要在兩年後魯魯修才有希望全麵領先精靈,而這還僅僅隻是表麵實力,精靈可是以神秘著稱的,魯魯修不相信精靈會沒有什麽隱藏的戰力存在,如果真的麵對全力迎敵的精靈的話,相信認真起來的精靈會讓他的任何敵人都大吃一驚的。
對於這些內政上的事情魯魯修倒是輕車熟路,剩下的工作也不過是慢慢的繼續按部就班的工作下去就行了,魯魯修還稍微關注著一件事情,那就是一隻被派往東境的一個千人小軍隊,他們帶著一個魯魯修直接下達的命令前往,而這個命令的來源,是來之東境的一則民間故事:
“會載人飛的龍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