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之後無名一直隱忍,一直隱藏著自己的鋒芒。
可是他實在是太優秀了,優秀到根本沒法可以掩蓋自己的光芒。他的能力終於被趙景陽發現,之後又終於得到了先皇趙顯的認可。
他似乎終於如願以償,又可以重新在皇室中立足。
其實隻有他自己知道,這如願以償的背後藏著多少辛酸,藏著多少的不開心。隻要有趙景陽在,他就永遠是皇位的第二繼承人。而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趙景陽便會一直將他視作自己的競爭對手,就不會打從心底地接納他。
之後無名還是像之前一樣低調、沉默。他在整個皇室年輕一代中,仍是佼佼者,但他從不願讓自己的風頭蓋過趙景陽,這是他在皇室中學到的生存法則。可誰都不知道,僅僅為了做到這點,他究竟忍受了多少?。
“父皇固然仁慈。”無名小聲地道,“但遲遲沒有殺掉兒臣,想必也是因為更看重兒臣的能力吧。”無名反駁道,“若論喜愛程度,兒臣的確不及皇兄。不過若論血緣關係,兒臣還是強過那些藩王的。”
“子金國西麵與太古國隔著烏合而望;北麵白雪皚皚,不僅常有異族崛起,更留存著原趙氏的子孫;東南麵常有海上流寇入侵,常年不得寧靜;西南有蜀峰天塹,還算太平,不過西南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倘有一支軍隊駐紮在那裏,以此為根據,也是一個不小的隱患。”無名慢慢地說道。
“子金國內憂外患,又四麵環敵。父皇自然要多栽培幾個親近的勢力替你賣命,守禦一方。那些藩王雖好,可終究不及自己的兒子。關於這點,趙氏祖上早有顧慮,隻不過一來念在各路藩王的祖上追隨過無忌大帝,為子金國複國立下過汗馬功勞;二來顧及他們兵強馬壯,皇室一族獨木難支;三來也是顧及天下人的想法,顧及他們的口誅筆伐,才遲遲沒有對這些藩王下手。”無名說到這裏連連搖頭。
王墨儒市井出身,本不知道這些,但聽無名將天下形勢分析個遍,才知道子金國內部竟是如此模樣。
“可之前的那些帝王,無不曆經圖治,沒有一個像父皇您這樣驕奢淫逸,這樣好逸惡勞,這樣擔心自己的皇位不保,這樣擔心各路藩王會起兵造反。”無名早就做好了與皇帝翻臉的準備,此時將往日所想盡皆說出來,一點也沒給皇帝留情麵。
“放肆。沒想到你這般狼子野心,朕生你養你,把你留在宮裏培養成人,想不到你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鬼皇趙顯惱羞成怒,怒斥道:“早知有今日,當時莫不如養條狗,關鍵時刻都能幫著看看家門,勝於你這孽子百倍。”
無名搖搖頭,他不想跟皇帝爭辯。論關係,論血緣,趙顯的確是他的父親,也的確對他有生養的恩情。這點無論怎麽說,無名都不能否認。
“無言可辯了嗎?”鬼皇趙顯道,“朕說養條狗都勝於你,沒說錯吧?”
“不管你是什麽人,最好都把嘴巴放幹淨點兒。”王墨儒聽對方一再侮辱無名,生起氣來指著鬼皇趙顯大聲喝道。
“哪裏來的野狗在這裏亂叫?景隆,這是你的狗朋友嗎?”趙景陽抬起頭問無名道。
王墨儒聽說立馬便火冒三丈,本打算與趙景陽再對罵兩句,可他還未開口便被無名拉下,他輕聲地在王墨儒的耳旁道:“墨儒,別吭聲,我們之間的恩怨,讓我們自己來分辨。”
“咱們之間的恩怨真的能分辨明白嗎?”鬼皇趙顯又問道,“朕領你,駐兵於臨江、烏古兩城阻止太古國的大兵進軍,可你是怎麽做的?不僅沒有起到任何防禦作用,還讓太古國的大軍連夜攻到蜀峰城城下,將所有皇室,闔夜之間盡皆殺掉。你知不知道,朕就是養條狗,見到外敵入侵,都能吠上兩聲。可你呢?不僅不防禦,連叫都不叫,朕說的有錯嗎?”
聽鬼王這麽一說,無名不在說話:對於這件事情的處理上,他的確有許多做得不對的地方,他不想否認。
見無名不說話,趙景陽又說道:“你知不知道?因為你的錯誤決定,有多少人為此而犧牲?如果你心中沒數的話,你可以看看這院子。這院中都是因為你,而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而且我告訴你趙景隆,這隻是一部分,還有很多人,他們或是斷手、或是斷腿,苟延殘喘著留在人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這背後是一個個生命的痛苦,是一個個家庭的破裂,這所有的一切都要歸罪於你。你知不知道你給這個國家,給這個皇族帶來的災難,遠遠超過以往的任何一次戰爭?”
無名還是不吭聲,他知道!他知道趙景陽說的這一切,也知道趙景陽說的這一切並沒有誇張的成分。的確!他的所作所為給整個皇室,給這個國家都帶來了很大的損失。所以自那之後他才更想讓這個國家的人民富足,更要讓這個國家昌盛起來。
鬼皇見無名始終不答話,又問他道:“你是覺得你現在生而為人,而朕為幽冥,就奈何不了你,你就可以不迴答朕的問題嗎?”
無名又搖搖頭,開口說道:“並沒有,我隻是覺得愧對在場的每一位……你們的死,或多或少都與我有關,我應該為你們的死而懺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聽無名這麽說,在場的所有鬼魂都激動起來。他們已忍不住要將無名碎屍萬段,但沒有鬼皇的命令,誰都沒敢行動,他們知道鬼皇的懲罰有多殘酷。
他們生時,對於子金國的皇帝趙顯心懷恐懼,他們死後,對這個幽靈界的鬼皇趙顯仍然充滿畏懼。
“你承認就好。”鬼皇慢慢說道,“既然你已承認,那朕寬大為懷——便讓你自己選一種死法吧。”
“我隻是承認我過往的過錯,並不打算死在這裏。”無名反駁道,“相反,我是來結束你的統治,結束你的性命的。”
聽無名這麽說,鬼皇突然“哈哈”大笑起來,他笑了好半天,才說道:“你知不知道,你在對誰講話?你知不知道如今朕早已非昔日可比,就憑你想結束朕的統治,真是笑話。”
無名的言論真的激怒了鬼皇趙顯。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趙顯既為君,又為父,如今命令一個犯有重罪的罪臣尋個死法,他不認罪不說,還說要推翻自己的統治。趙顯哭笑不得,真不知再說什麽好。
“你似乎覺得很好笑,不過我可不是在開玩笑。”無名又說道。
“在你的統治下,國家糜爛不堪。我一路西行,所見所聞,盡是黑暗與壓榨,這就是你治下國家。這樣的昏君不僅愧對於列祖列宗,更愧對於無數的黎明百姓。”無名說著連連搖頭,道:“你不配做這個皇帝。”
鬼皇趙顯聽無名說完,氣不打一處來,正要說話,無名卻不讓他發言,馬上要接得道:“如今你既為鬼皇,雄踞一方,不思為百姓牟利,還占據皇宮,欺壓百姓,將百姓嚇得夜不敢出。將闖進皇宮的百姓盡皆弄死。你生時愧對那個位置,死後更不配統領這些幽冥。”
無名說完不再看鬼皇趙顯,轉向眾幽冥道:“在場諸位或許也有小部分是之前的皇親國戚,可我想大部分還是禦林軍和宮中服侍這些皇親國戚的下人。我知道你們平時多受欺壓,多受淩辱。”
無名說到這裏見那些幽冥麵現沉思,打鐵趁熱,又說道:“大家好好想想:欺負你們的到底是誰?是那些無辜的百姓嗎?還是我趙景隆?是誰不讓大家去投胎?是誰讓大家成為現今的這個狀態,在這個皇宮裏,在這個牢籠裏繼續服侍他一人?”
無名說到最後幾句的時候,始終指著軟轎上的趙顯,然後又說道:“很顯然這個人就坐在那個軟轎上。之前是我對不起大家,讓大家離開人世。如果大家想報仇盡可向發動攻來……”
無名說到這裏,真是嚇了王墨儒一跳,這麽多對手若是同時像他二人發動攻擊,二人恐怕都不能活著離開這裏。
但王墨儒並沒有心驚多長時間,馬上無名便又道:“如果大家想去投胎,想去快速地去輪迴,想要盡快地開始下一世,想脫離這皇宮,便得跟我一起推翻這昏庸無能,直到死還想做皇帝的混蛋,推翻他的統治。”
無名說的這一番話很有效果,在場的絕大多數幽冥最開始本想將無名碎屍萬段,可聽了他這一席話後都沉默了,有的甚至將目光鎖定在了鬼王趙顯的身上。
無名說得沒錯,他們之前的死的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無名造成的,可現在不能投胎卻完全歸罪於鬼王趙顯。
這些幽冥大部分都是勞苦出身,他們很大一部分早就厭棄了這一世,早就想盡快開始一段新的人生。
可是他實在是太優秀了,優秀到根本沒法可以掩蓋自己的光芒。他的能力終於被趙景陽發現,之後又終於得到了先皇趙顯的認可。
他似乎終於如願以償,又可以重新在皇室中立足。
其實隻有他自己知道,這如願以償的背後藏著多少辛酸,藏著多少的不開心。隻要有趙景陽在,他就永遠是皇位的第二繼承人。而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趙景陽便會一直將他視作自己的競爭對手,就不會打從心底地接納他。
之後無名還是像之前一樣低調、沉默。他在整個皇室年輕一代中,仍是佼佼者,但他從不願讓自己的風頭蓋過趙景陽,這是他在皇室中學到的生存法則。可誰都不知道,僅僅為了做到這點,他究竟忍受了多少?。
“父皇固然仁慈。”無名小聲地道,“但遲遲沒有殺掉兒臣,想必也是因為更看重兒臣的能力吧。”無名反駁道,“若論喜愛程度,兒臣的確不及皇兄。不過若論血緣關係,兒臣還是強過那些藩王的。”
“子金國西麵與太古國隔著烏合而望;北麵白雪皚皚,不僅常有異族崛起,更留存著原趙氏的子孫;東南麵常有海上流寇入侵,常年不得寧靜;西南有蜀峰天塹,還算太平,不過西南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倘有一支軍隊駐紮在那裏,以此為根據,也是一個不小的隱患。”無名慢慢地說道。
“子金國內憂外患,又四麵環敵。父皇自然要多栽培幾個親近的勢力替你賣命,守禦一方。那些藩王雖好,可終究不及自己的兒子。關於這點,趙氏祖上早有顧慮,隻不過一來念在各路藩王的祖上追隨過無忌大帝,為子金國複國立下過汗馬功勞;二來顧及他們兵強馬壯,皇室一族獨木難支;三來也是顧及天下人的想法,顧及他們的口誅筆伐,才遲遲沒有對這些藩王下手。”無名說到這裏連連搖頭。
王墨儒市井出身,本不知道這些,但聽無名將天下形勢分析個遍,才知道子金國內部竟是如此模樣。
“可之前的那些帝王,無不曆經圖治,沒有一個像父皇您這樣驕奢淫逸,這樣好逸惡勞,這樣擔心自己的皇位不保,這樣擔心各路藩王會起兵造反。”無名早就做好了與皇帝翻臉的準備,此時將往日所想盡皆說出來,一點也沒給皇帝留情麵。
“放肆。沒想到你這般狼子野心,朕生你養你,把你留在宮裏培養成人,想不到你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鬼皇趙顯惱羞成怒,怒斥道:“早知有今日,當時莫不如養條狗,關鍵時刻都能幫著看看家門,勝於你這孽子百倍。”
無名搖搖頭,他不想跟皇帝爭辯。論關係,論血緣,趙顯的確是他的父親,也的確對他有生養的恩情。這點無論怎麽說,無名都不能否認。
“無言可辯了嗎?”鬼皇趙顯道,“朕說養條狗都勝於你,沒說錯吧?”
“不管你是什麽人,最好都把嘴巴放幹淨點兒。”王墨儒聽對方一再侮辱無名,生起氣來指著鬼皇趙顯大聲喝道。
“哪裏來的野狗在這裏亂叫?景隆,這是你的狗朋友嗎?”趙景陽抬起頭問無名道。
王墨儒聽說立馬便火冒三丈,本打算與趙景陽再對罵兩句,可他還未開口便被無名拉下,他輕聲地在王墨儒的耳旁道:“墨儒,別吭聲,我們之間的恩怨,讓我們自己來分辨。”
“咱們之間的恩怨真的能分辨明白嗎?”鬼皇趙顯又問道,“朕領你,駐兵於臨江、烏古兩城阻止太古國的大兵進軍,可你是怎麽做的?不僅沒有起到任何防禦作用,還讓太古國的大軍連夜攻到蜀峰城城下,將所有皇室,闔夜之間盡皆殺掉。你知不知道,朕就是養條狗,見到外敵入侵,都能吠上兩聲。可你呢?不僅不防禦,連叫都不叫,朕說的有錯嗎?”
聽鬼王這麽一說,無名不在說話:對於這件事情的處理上,他的確有許多做得不對的地方,他不想否認。
見無名不說話,趙景陽又說道:“你知不知道?因為你的錯誤決定,有多少人為此而犧牲?如果你心中沒數的話,你可以看看這院子。這院中都是因為你,而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而且我告訴你趙景隆,這隻是一部分,還有很多人,他們或是斷手、或是斷腿,苟延殘喘著留在人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這背後是一個個生命的痛苦,是一個個家庭的破裂,這所有的一切都要歸罪於你。你知不知道你給這個國家,給這個皇族帶來的災難,遠遠超過以往的任何一次戰爭?”
無名還是不吭聲,他知道!他知道趙景陽說的這一切,也知道趙景陽說的這一切並沒有誇張的成分。的確!他的所作所為給整個皇室,給這個國家都帶來了很大的損失。所以自那之後他才更想讓這個國家的人民富足,更要讓這個國家昌盛起來。
鬼皇見無名始終不答話,又問他道:“你是覺得你現在生而為人,而朕為幽冥,就奈何不了你,你就可以不迴答朕的問題嗎?”
無名又搖搖頭,開口說道:“並沒有,我隻是覺得愧對在場的每一位……你們的死,或多或少都與我有關,我應該為你們的死而懺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聽無名這麽說,在場的所有鬼魂都激動起來。他們已忍不住要將無名碎屍萬段,但沒有鬼皇的命令,誰都沒敢行動,他們知道鬼皇的懲罰有多殘酷。
他們生時,對於子金國的皇帝趙顯心懷恐懼,他們死後,對這個幽靈界的鬼皇趙顯仍然充滿畏懼。
“你承認就好。”鬼皇慢慢說道,“既然你已承認,那朕寬大為懷——便讓你自己選一種死法吧。”
“我隻是承認我過往的過錯,並不打算死在這裏。”無名反駁道,“相反,我是來結束你的統治,結束你的性命的。”
聽無名這麽說,鬼皇突然“哈哈”大笑起來,他笑了好半天,才說道:“你知不知道,你在對誰講話?你知不知道如今朕早已非昔日可比,就憑你想結束朕的統治,真是笑話。”
無名的言論真的激怒了鬼皇趙顯。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趙顯既為君,又為父,如今命令一個犯有重罪的罪臣尋個死法,他不認罪不說,還說要推翻自己的統治。趙顯哭笑不得,真不知再說什麽好。
“你似乎覺得很好笑,不過我可不是在開玩笑。”無名又說道。
“在你的統治下,國家糜爛不堪。我一路西行,所見所聞,盡是黑暗與壓榨,這就是你治下國家。這樣的昏君不僅愧對於列祖列宗,更愧對於無數的黎明百姓。”無名說著連連搖頭,道:“你不配做這個皇帝。”
鬼皇趙顯聽無名說完,氣不打一處來,正要說話,無名卻不讓他發言,馬上要接得道:“如今你既為鬼皇,雄踞一方,不思為百姓牟利,還占據皇宮,欺壓百姓,將百姓嚇得夜不敢出。將闖進皇宮的百姓盡皆弄死。你生時愧對那個位置,死後更不配統領這些幽冥。”
無名說完不再看鬼皇趙顯,轉向眾幽冥道:“在場諸位或許也有小部分是之前的皇親國戚,可我想大部分還是禦林軍和宮中服侍這些皇親國戚的下人。我知道你們平時多受欺壓,多受淩辱。”
無名說到這裏見那些幽冥麵現沉思,打鐵趁熱,又說道:“大家好好想想:欺負你們的到底是誰?是那些無辜的百姓嗎?還是我趙景隆?是誰不讓大家去投胎?是誰讓大家成為現今的這個狀態,在這個皇宮裏,在這個牢籠裏繼續服侍他一人?”
無名說到最後幾句的時候,始終指著軟轎上的趙顯,然後又說道:“很顯然這個人就坐在那個軟轎上。之前是我對不起大家,讓大家離開人世。如果大家想報仇盡可向發動攻來……”
無名說到這裏,真是嚇了王墨儒一跳,這麽多對手若是同時像他二人發動攻擊,二人恐怕都不能活著離開這裏。
但王墨儒並沒有心驚多長時間,馬上無名便又道:“如果大家想去投胎,想去快速地去輪迴,想要盡快地開始下一世,想脫離這皇宮,便得跟我一起推翻這昏庸無能,直到死還想做皇帝的混蛋,推翻他的統治。”
無名說的這一番話很有效果,在場的絕大多數幽冥最開始本想將無名碎屍萬段,可聽了他這一席話後都沉默了,有的甚至將目光鎖定在了鬼王趙顯的身上。
無名說得沒錯,他們之前的死的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無名造成的,可現在不能投胎卻完全歸罪於鬼王趙顯。
這些幽冥大部分都是勞苦出身,他們很大一部分早就厭棄了這一世,早就想盡快開始一段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