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而易見,賈詡對呂布的挑撥很成功。


    呂布本身在曆經丁原和董卓之事之後便更加小心,換句話說他也開始多疑起來,而且他原本就一直在擔心王允對自己猜忌,賈詡的這封書信自然令呂布矍然而驚。


    “溫候與司徒大人看來有許多誤會,溫候不可不放在心上,司徒大人生性耿直,但是嫉惡如仇,睚眥必報,溫侯可速謀對策,現在長安局勢已亂,楊彪大人和王允大人麵和心不和,局勢難以預料,溫侯應當設法自保。”


    賈詡的這段話高明就高明在說得十分含混,表麵上看似乎是在勸呂布小心,但實際上卻諸多暗示。


    呂布原本便是心高氣傲桀驁不馴之人,雖然王允的態度一度令他很難受,但是呂布並非是怕事之人,一旦有起事情來,呂布比誰都心狠手狠。


    既然你王允不仁,那就休怪呂某人不義了!


    於是呂布立刻便開始著手暗中調動手下和兵馬,準備對付王允。


    王允此時卻懵然不知,他現在在擔心徐濟若是大難不死,自己通知袁紹等人徐濟蹤跡的事情敗露,故此,王允十分希望袁術這一次諸侯同盟成功。


    徐濟麾下的兗冀二州表現出來的實力實在是太強大了,最近這一段時間裏,兗州軍是處處開花,在徐濟不在兗州的不利局麵下連場大勝,兗州軍的實力完全的展現在世人麵前。


    尤其是兗州軍的裝備給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特別是“火箭”和那種可以連發射擊的強弩,簡直就是神兵利器,而兗州軍的戰術更是防不勝防。


    雖然人們早在徐濟假扮樂進的長安一戰就知道兗州軍的強大。但是卻不知道兗州軍會如此恐怖。


    今日的兗州軍實在已經不是單靠一個人就可以撲滅的力量了。


    故此,不用多想。若是徐濟這一次可以平安地逃過圍殺,那麽唯有依靠所有諸侯的力量才可以限製徐濟了。否則這天下早晚是徐濟。


    的確,人們已經漸漸適應了沒有皇帝的日子,但這也恰恰給了人們無限的暗示:改朝換代的時候到了。


    袁紹必須強大!


    王允的書信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傳到了汝南。


    而在此時,袁紹和袁術已經打得不亦樂乎了。


    自從徐濟擊敗袁術之後,袁術便倉皇南逃,雖然在兗州的戰場上袁術損失慘重,但是袁術七路大軍隻折損了五路,還有雷薄等兩路大軍完好無損,所以袁術還有一定的實力。


    隻不過袁術現在在揚州的下蔡。而另兩支大軍則是在豫州和司州的邊境,畢竟當初兩支大軍的目的是為了預防隨時可能從司州進入到兗州的於禁大軍而準備的。


    不過袁術惱火的事情是,在進入到下蔡不久,一直和自己處於合作態度的張燕居然會莫名其妙的攻擊自己,更搶奪了不少糧草輜重,臨走的時候更揚言這是袁紹指示的。


    袁術暴跳如雷,簡直快要失去理智了,張燕說的話他當然不會相信,畢竟袁紹和張燕之間有解不開的死仇。兩個人會合作?打死袁術都不信。


    不過袁術的謀士閻象卻認為張燕在無意中正在提示袁術:提防袁紹!


    袁術當然也知道閻象說得有道理,於是立刻派人暗中調查這件事情,結果帶迴來了令袁術大為震驚的消息:袁紹正在汝南招兵買馬,而且汝南的世家大族已經大多數投靠了袁紹。尤為可慮者,就是自己的家族袁氏現在也是態度**難明,不知道是否還像以往那樣支持自己。


    袁術聞聽此言不由得大驚失色。於是帶著自己的殘兵一路來到了壽春,在那裏修整。更開始在壽春招兵買馬,準備和自己的兄長袁紹“決一死戰”。


    袁術的動向當然瞞不過袁紹。袁紹此時剛剛成功的拉攏了汝南的世家大族,更收集了許多的兵馬,但是實力還是比較薄弱,畢竟在並州和司州戰場上,兗州於禁大軍對張揚和王匡大軍的打擊是致命的,令袁紹最後一點本部人馬都損失殆盡。


    現在袁紹的軍隊都是沒有經過訓練的新招募的農民兵,若是和袁術的丹陽兵比起來,那還是差了很多。


    不過袁紹卻沒有別的選擇,他絕對不能讓袁術帶兵渡河到潁上,那樣自己就會失去地利。


    於是袁紹命令郭圖隨同自己手下頭號大將韓猛領軍奔赴到潁上,在汝陰、潁上、安風津一帶布防,與袁術隔河對峙。


    袁術多次派兵乘船渡河,卻被郭圖指揮軍隊迎頭痛擊,萬般無奈下,袁術聽從閻象的建議,派軍北上,想要從穎水的上遊坐船渡河,偷襲汝陰。結果被郭圖設置在穎水對岸的人工土坡上的崗哨先一步發現,教土坡上的袁紹軍的弓箭手一陣射殺,折損了不少人馬,唯有狼狽以退。


    袁術大怒,想要派兵從廬江渡河,卻被閻象勸阻,他認為對方已經早有準備,己方沒有機會。


    閻象獻計,要一直在豫州駐軍的雷薄兩人從西麵襲擊汝南,若是可以奪下汝南,抓住袁紹,則大事可成。


    袁術大喜,於是派人命令兩支大軍攻擊袁紹。


    誰知道袁紹早有準備,袁紹在汝南還有兩萬多人馬,身邊有僅次於郭圖的謀士逢紀,還有袁術家族那位在荊州和黃忠交手吃了虧的高手袁敏,所以汝南根本就是固若金湯。


    經過幾場大戰,雷薄可說是損兵折將,卻全無成果,唯有向後退卻,隻是牢牢地把守襄城、葉城、古城一帶放手。


    袁術知道戰況之後也沒有辦法,他也知道兩人不可能放手攻擊,畢竟現在兩人還要支援在潁川和陽人的己方軍隊。現在兗州的大軍正在日夜攻打兩地,真是一刻也不能放鬆。


    袁術幾乎可以想象出自己那個和自己沒有半點兄弟情誼的兄長那得意洋洋的樣子。


    其實袁術想的一點都不錯。現在袁紹的確是得意非常,除了袁術這麽快發現自己的圖謀有點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在朝著自己預期的方向發展。


    先是軍隊的訓練問題,自袁敏迴來之後,便帶領袁氏家族的全部高手投入到袁紹新招募的軍隊中,用自己那套訓練刀陣的方法去訓練軍隊。


    雖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達到袁敏的標準,但是袁敏還是為袁紹在短時間內訓練了一支精銳部隊,更有一隻人數多達五千人的長刀隊伍,這支隊伍最擅長的就是刀陣進攻。


    有了這支軍隊,袁紹當然是心花怒放。


    第二件事情就是張燕叛離袁術的事情。


    原本袁紹聽說在袁術逃走的時候,張燕隨軍斷後。以為張燕乃是真心歸順袁術,若是事情果真如此的話,那麽自己將會非常頭痛。


    袁紹很清楚張燕軍隊在還是黑山悍匪之時就剽悍異常,更何況現在手中還有兗州軍標準的裝備,又在兗州大戰中保存了實力,和自己更是死敵,若是有此人相助袁術,那麽勝負就難以預料了,最後隻怕即便是自己勝利。也將是慘勝的局麵。


    慘勝,和慘敗也不過隻有一線之隔而已。


    誰知道張燕居然會在進入到下蔡之後叛變了袁術,這實在是天大的好事,更聽說張燕在攻擊袁術之後便跑到了洪澤湖一帶。再一次變成了強盜。


    雖然張燕的這些舉動頗有幾分叫人看不明白,但不管怎麽說,這對袁紹來說的確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就在這個時候。王允的書信到了。


    在看完王允的書信後,袁紹欣喜若狂。更加佩服起郭圖的眼光:這個郭嘉果然是野心勃勃之輩!


    從王允的書信中可以看出,郭嘉現在想要從兗州分裂出來。隻是膽量不夠而已。


    首先是郭嘉手下的軍隊的問題,郭嘉現在手中的兗州軍一共是五千人,自從兗州軍和袁術在兗州開戰,波才麾下的大軍從徐州撤出後,占據徐州的兗州軍一直就是這五千人。


    不過很可惜,這五千人的軍隊乃是兗州軍方的中流砥柱、高順一手訓練出來的,郭嘉想要控製他們反對徐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故此郭嘉不得不另外想辦法。


    而好在徐州本身就有不少軍隊,現在這些軍隊又處於放任自流狀態,郭嘉趁機收編徐州軍隊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到了必要的時候,郭嘉完全可以把那兗州的五千人馬遣迴兗州便可。


    從王允給自己的來信中就可以知道,郭嘉手下的張昭對郭嘉十分忠心,否則郭嘉不會向王允極力推薦張昭做徐州刺史。


    張昭這個人內政才能極為高超,是個治理地方的好手,可說是有丞相之才。


    而郭嘉本身就是不一路世出的軍事天才,兩人一內一外,實在是絕好的搭配。


    若是說到衝鋒陷陣,那麽郭嘉手下的那個新冒出的虞翻更是一等一的高手,從在戰場上輕鬆斬將奪旗就能看出此人的能耐,而此人在徐州攻城掠地之時更是無人可在其手下走上三合,由此又可知道此人乃是一流高手,兗州內部更在盛傳這個虞翻的武功高過張郃,緊跟在典韋之後。


    現在看來,並非是空穴來風。


    最難得的就是這個虞翻乃是文武全才,不但才智過人,令郭嘉逗大加讚賞,更是建築高手,對於建築城市有一套獨特的理論,如此觀之,隻怕虞翻守城的能力還在他的武功之上。


    這三個人加在一起實在是完美的組合。


    再加上徐州地方對郭嘉的擁戴,以及張昭在徐州的人望,郭嘉成事的機會非常高。


    當然,經過郭圖的分析,袁術的眼光並沒有局限在徐州這一個地方。


    袁紹更注意到了郭嘉和在幽州一直毫無作為的荀攸之間的“勾結”。


    按照郭圖的分析,虞翻和張昭本來就是要好的朋友,而郭嘉和荀攸同出潁川書院。這三個人勾結在一起實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根據不久前從幽州傳來的情報表明,在荀攸的軍中有兩員上將:張郃和高覽!


    對於這兩個人。袁紹實在是再清楚不過了,張郃和高覽之所以會投奔兗州。可以說完全是郭嘉的功勞,當初若不是郭嘉的努力,隻怕張郃早已經投靠自己,而高覽則戰死沙場了。


    可以說,張郃和高覽對郭嘉的情感隻怕要比對徐濟深厚得多。


    這兩個人沒有出現在別人的軍隊,卻偏偏出現在荀攸的軍隊,以他們的武功竟然在幽州毫無作為,這絕對不正常,隻可能以郭圖的推測作解釋。那就是郭嘉和荀攸聯手,反叛出兗州!


    現在王允的信件隻不過是一個證明而已。


    所以,麵對王允的提議袁紹當然會欣然接受,於是寫信給遠在前線的郭圖,問他是否現在就表明自己是討伐袁術盟主的身份,並且明且支持郭嘉。


    郭圖老謀深算,他勸袁紹再等一等,畢竟郭嘉和荀攸之間的關係到底怎麽樣最後還沒有確定下來。


    若是兩人真的聯手的話,那麽自己再支持郭嘉也不遲。因為荀攸和郭嘉若是聯手的話,那麽對抗徐濟的把握就會大很多。


    這句話令袁紹冷靜下來。


    畢竟現在誰也沒有把握說徐濟一定迴不來,事實證明,各方勢力派出了不少的人手。但是最後無不铩羽而歸,不是損兵折將,就是叫徐濟弄了一個灰頭土臉。


    沒有徐濟在的兗州軍已經這般可怕了。若是徐濟大難不死,迴到兗州的話。那將是一種怎麽樣的恐怖?


    所以,即便是扶植郭嘉。也要看看郭嘉有多強大的力量,而荀攸的態度則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荀攸若是肯和郭嘉合作的話,那麽郭嘉的力量可就非比尋常了,要知道荀攸是徐濟起家時候便追隨左右之人,他在兗州軍之中的威望不弱於高順甚至猶有勝之,這是個可以帶領著自己手下軍隊全體改弦更張的人物。


    在郭圖看來,畢竟荀攸的軍隊是兗州軍後組織起來的軍隊,雖然也是兗州軍的精銳,但是並非像郭嘉現在手底下的那五千人,高順訓練出來的軍隊那樣,是徐濟的嫡係部隊。


    也許這支軍隊的感情和荀攸會更好呢!


    人就是一種習慣的動物,所謂“遠親不如近鄰”,荀攸的軍隊自從他調任冀州之後便隨他常年在外,和荀攸的感情更深一些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所以郭圖勸袁紹再觀察一下荀攸的反應。


    “主公忘了嗎?我們還有一張王牌在手中,袁霸他們不是已經到了幽州嗎?公孫瓚馬上就會把劉虞滅掉,我們就看一看荀攸到底對公孫瓚的行動有什麽反應,是不是聽之任之?還有,荀攸對於徐濟的母親被擄到幽州持什麽態度,我們就可以知道郭嘉和荀攸的關係了。到那個時候,主公在宣稱也不遲自己是盟主,支持郭嘉也不遲。”


    袁紹深以為然。


    於是袁術一直在豫州和揚州等地與袁術相持。


    隻是袁術和郭圖想不到,他們的算計早就已經中了徐濟和郭嘉的計策。


    早在冀州之戰的時候,郭圖在冀州的“逃出生天”就已經預示著袁紹被徐濟徹底玩兒死的命運。


    就在這一段時間裏,豫州和揚州的形勢正在迅速地變化著。


    張燕“占據”洪澤湖,表麵上是在占水為王,其實是奉徐濟的將令展開對廣陵的曹操軍隊的動向進行監視。


    曹操擴張實在有點太快了,徐濟不得不防。


    可是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畢竟徐濟的事情一件接一件,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對付曹操,當然徐濟早前的心慈手軟更占了主要的原因,這才令曹操有機會作大。


    而且現在徐濟實在是沒有力量限製曹操了,不說自己的軍隊不夠用,即便是夠用,在自己和曹操的中間還有一個劉繇,徐濟一時之間也著實沒有理由對劉繇動手。


    非不願也,實不能也。


    所以才有了要張燕暗中監視廣陵的曹操的命令。


    畢竟,現在徐州已經落入到自己的手中,廣陵這個地方一定要讓曹操從嘴裏吐出來。


    當然,徐濟沒有忘記答應紀靈的事情,他要紀靈協同臧霸,引領大軍進入到豫州和揚州的北部,開始了對兩地黃巾軍的征討工作。


    按照計劃,這些黃巾軍是對兗州兵源和農業生產的一個巨大補充。


    臧霸和波才在黃巾軍中地位崇高,這件事情當然是交給他們去做最好了。


    幾天以後,幽州的戰局傳來了消息:劉虞戰敗,本人更被公孫瓚抓住。


    事情沒有出乎徐濟的預料,公孫瓚在抓住了劉虞之後把劉虞一家老少全部抓了起來,一齊斬首。


    這個消息令所有人震驚,沒有想到公孫瓚竟然這麽狠毒。


    隻有劉虞那個一直在外請求援兵的兒子劉和逃過大難。


    劉和得知噩耗之後,悲憤異常,便在幽州各地募兵,想要招集兵馬為自己的父親報仇。


    劉虞在幽州的人望極高,劉虞的死激起了幽州百姓的憤怒,對幽州各地官員更是一種刺激,於是反對公孫瓚的大小勢力如同雨後春筍一般蓬勃而起。


    不過,正如徐濟所料到的那樣,一直和劉虞虛與委蛇的鮮卑族和烏丸族也趁勢而起,他們打著為劉虞報仇的旗號在幽州的邊界和一些城市裏蠢蠢欲動。


    袁紹聽說了幽州的事情當然高興,因為這是檢驗荀攸和郭嘉關係的時候。


    而徐濟卻在關心另外一件事情:看來那些草原民族忍不住了。


    那你們就先動手吧!給我徐濟一個收拾你們的一個借口!


    既然一切事情都與自己的算計無誤,那麽陳到應該露麵了吧?


    一個是偽裝自己的迴歸,而另一個,自己手邊還需要左膀右臂,何況討伐草原民族的事情也要交到陳到手裏,至少在找到更合適的人之前是必然要交給陳到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雙鬼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雀哀鴻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雀哀鴻鵠並收藏無雙鬼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