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當然沒有理由讓廖昱好過,更為重要的是徐濟絕不會放過這個能夠一舉奪得襄邑的機會,而作為徐濟至交和臣屬的郭嘉自然也不可能錯過這樣的機會。
而廖昱麵前的選擇卻非常的有限,僅有王氏的麻煩就足夠他用掉他大部分的精力了,對於郭嘉,他了解的並不太多甚至在這之前廖昱並沒有意識到這個不起眼的外鄉人會對他苦心經營多年的襄邑造成如此大的威脅。至於廖昱的真實意圖,郭嘉並沒有太深的了解。
但郭嘉不清楚不代表王縉同樣不清楚,他畢竟是襄邑土生土長的鄉人,對於這個家夥的居心王縉雖然說不上全然曉得但多少是能夠猜到一些,廖昱的用心無疑還是晉升,不過他的做法無疑比己吾的魏仲要聰明得多,而王縉絲毫不在意廖昱的想法,他需要的隻是自己能夠沒有郭太多風浪的繼承王氏一族的家財和地位,而如今廖昱已經把手伸到了他的家族事務之中,這是王縉絕對無法接受的事情。
而麵對這樣的情況王縉絕不可能接受被人擺布,何況自己如今已經是眼看自己就能得到王氏全部了,現在就算是天王老子擋在他麵前也不能讓他停止自己的腳步,就如郭嘉之前預料的那樣,一旦把厲害弄明白之後,王縉自己就會照著郭嘉想要的方向去發展,至於最後襄邑會如何,郭嘉毫不在意,徐濟入主之後自然會有所安排,這些並不是他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顧忌的。而郭嘉此時也不是完全冷靜的狀態,戲忠的重傷已經使他出離憤怒了,此時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廖昱出手了,沒有任何遲疑的派遣士卒包圍了王氏的大宅,雖然沒有過激的舉動但是卻已經表明了廖昱的態度,而王縉對此也沒有任何辦法,事實廖昱即便真是鐵了心要介入此事他也沒有什麽辦法,唯一能做的隻是如此讓廖昱這麽看著罷了。
而實際上廖昱同樣是極為憤怒的,王晟是他在布置在王氏中的重要的一步棋,而此次奪得王氏與蘇氏交易的這批貨物不過是其中的一步罷了,廖昱的計劃遠不止如此,他圖謀的是借著自己的在襄邑的政績進而進入更高的層次,至於其他不過是附屬的一點點小小收益罷了。
對於廖昱來說,襄邑是他最大的謀劃,隻要能守住襄邑不失,晉升不過是旦夕之間的事情,然而王氏的動蕩幾乎毀掉了他所有的打算,不論是他對襄邑的掌控力度還是對襄邑世家的威懾力都大大降低,這是廖昱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而不論從什麽角度來說,這都足以激起廖昱對郭嘉的不滿,正是這個外鄉人的到來才使得襄邑發生如此變化,而廖昱也自然選擇了對他來說最為正確的決策:除掉郭嘉!
但是這個外鄉人對於廖昱來說卻又是有些棘手的,這個家夥可沒有想象的那麽簡單,事實上廖昱也很清楚郭嘉的圖謀絕不隻是這樣而已,隻是因為缺乏足夠的了解他不得不選擇被動應對,他派遣去解決郭嘉的人手再也沒有迴來便足以說明郭嘉早有防備,而這種招數向來是隻能用一次的,對郭嘉這樣的人來說,這種下三濫的套路不可能會有更多的用處。
但是廖昱沒有料到的事情發生了,似乎是因為王晟舊部的過激行為觸怒了王縉,王縉竟然在被襄邑守備士卒的包圍下悍然發動了戰鬥,他毫不留情的斬殺掉了王晟的死忠,而這也不亞於一個響亮的耳光抽在了廖昱的臉上,此時廖昱已經是騎虎難下了,他若是不動手處置王縉則會失去他在襄邑多年建立起的威勢,但是若是處置了說不得就會鬧的襄邑各世家集體暴動。廖昱已經肯定這個計策絕對不是王縉這個蠢貨能夠想出來的,毫無疑問這又是郭嘉的手筆。
廖昱沒有猜錯。這個計策的確就出自郭嘉,他隻是提醒了王縉廖昱此時的處境罷了,而王縉也立刻心領神會的開始了行動,盡管說不上默契不過倒是足夠的耳聽計從。當然這是郭嘉早有料想的事情,王縉的目的是王氏家主,而他的目的是攪亂襄邑甚至是讓襄邑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麵,雙方實際上並沒有利益衝突,至少在徐濟露出反世家的麵目之前王縉並不認為這有什麽爭端,何況此時郭嘉還沒有暴露他是為何人效力的事情。
而麵對這樣的事情廖昱即便進退兩難但終究還是要有個抉擇的,不論是**王縉抑或不**都會麵對可能的糟糕結果,但這偏偏是一個刻不容緩的決定,盡管這是個艱難的決斷但廖昱還是決定**王縉,畢竟襄邑的世家的暴動隻是一種擔心,但是如果不能解決掉王縉的麻煩自己曰後在襄邑的權威就會變得接近於無,這比起擔憂來說才是刻不容緩的問題,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廖昱不得不冒險而為了。
當然了,這也是郭嘉預料之中的事情,實際上這並不是不能猜測到的事情,廖昱當然也知道自己已經踏進郭嘉設下的圈套裏了,但是這又能怎麽辦呢?他已經很是被動,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走一步看一步,郭嘉出手他就必須接招,否則襄邑的局勢就會越發的失控。隻是廖昱也許沒有料到的是即便他如此也已經無法擺脫郭嘉的設計了,因為每一步都被人料中那麽就再也脫不出被人算計的局麵了。
就在王縉被廖昱下獄不到三天,廖昱就知道郭嘉的行動了,擺在他麵上的是襄邑大半世家聯名的上疏,內容不外乎是希望廖昱不要管世家的家事,當然言辭之中的威脅之意不看也能猜到,而這也是廖昱最不願意見到的局麵,他遭到了襄邑大半世家的抵製。
不錯,他的確扶持了很大一部分世家的崛起,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能對世家的家事指手畫腳,這也是世家的底線,而廖昱此時不得不去解決這個麻煩。廖昱隻能選擇拖延,若是郭嘉不在襄邑這無疑是個好主意,襄邑的世家也未必真的就敢於廖昱起正麵的衝突,但郭嘉仍舊還有後手,徐濟的信。
沒錯,郭嘉之前就傳信迴己吾告知徐濟發出一封即將要前來襄邑巡視的通知。徐濟自己也許還不清楚,但是郭嘉是很清楚的徐濟在陳留的名聲可是大的厲害,數月之內連斬兩名縣令,雖然劉賢是自刎於獄中,魏仲是自盡與陣前,但是任誰都不會吧這當真,這位少年督郵可是不折不扣的“活閻王”,甚至有童謠唱到“小督郵,大威風,巡陳留,縣令慌”,即便廖昱並沒有什麽出格的舉動也足以讓他有些慌張了,何況此時襄邑的局麵正是糜爛之時,不需要多說,隻需徐濟一到襄邑的世家有人將此事告知徐濟就足以讓他被徹查一番了,廖昱可沒有忘記郭嘉的存在,而此時廖昱也已經想通了,這個外鄉人不必再去猜他的目的了,他無疑是為徐濟效力的。
隻是這個結果卻沒有帶來什麽好處,反而讓廖昱更加的棘手了。郭嘉鬧出這些事情了已經讓廖昱疲於應對了,現在更可怕的事情是徐濟肯定會在不久之後就前來,而這樣一來廖昱便不敢對郭嘉下手了,很顯然郭嘉也正是因此才巍然不懼的站到台前來,但是這個對手的確比自己更善於布局,這是廖昱不得不承認的事情,至於他所謂的對手究竟是徐濟還是郭嘉就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而此時王縉對郭嘉來說就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了,這個家夥的利用價值已經被全部榨幹了,郭嘉自然就不會再去管他的死活,不過實際上廖昱此時也不敢拿王縉如何,放在他案幾上的上疏說的明白,一旦王縉有個三長兩短襄邑立刻就會陷入混亂,甚至可能是世家和縣令走向徹底的對立,廖昱此時迫切的需要一個能夠解決如今局麵的辦法,隻是憑他想破了腦袋卻也仍舊衣物所獲。
而時間自然就這麽過去了,在徐濟信到的第三天,徐濟帶著高順和他麾下的士卒已經抵達了襄邑,直到此時廖昱才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失敗了,或者說從一開始自己就注定失敗了。
即便如此,該迎接還是要迎接,雖然知道自己必然會丟掉自己襄邑縣令的官職,但是對於這個將自己算計的如此精準的這個年少有為的督郵他還是很好奇的,何況自己還能見到那個把襄邑攪得一團亂麻的“罪魁禍首”。
此行徐濟身邊帶的人依舊很少,不過卻已經足夠,此時廖昱已經不可能再有跟徐濟爭奪襄邑的能力了,他已經失了民心,也失去了襄邑世家的支持,僅僅憑借他一人之力還不足以抵擋高順麾下士卒的兵鋒,所以徐濟並不擔心麾下人手不足,何況襄邑還有幽影和郭嘉,這些人足矣。
抵達襄邑已是正午,徐濟沒有打算立刻接見拜訪的廖昱,他必須先從郭嘉處了解此時襄邑的局勢,而且他也聽聞了戲忠受了重傷,即便此時戲忠還不是他麾下,但能如此輕易去下襄邑終究有戲忠的功勞。當然,順便敘舊也是目的之一。
而見到徐濟之時郭嘉也是感慨萬分,雖然僅僅數月,但是卻恍若隔世,自己在襄邑數次在生死之間徘徊,若是自己沒有慫恿戲忠隨行那麽躺在病榻上的就是他郭嘉而不是戲忠了。
“奉孝,別來無恙否?”徐濟的第一句話就帶著些許的調侃,但更多的是關切。
郭嘉苦笑著迴答道:“謝主上關心,嘉是無恙,隻是誌才卻代我受了這無妄之災。”郭嘉是真有幾分歉疚的,若不是他慫恿戲忠,那麽戲忠也不會離開穎陰隨他前來襄邑,更不會因此受重傷而至今未能醒轉。
徐濟也是有些黯然,不過他隨即振奮起來道:“且不說這些,待我辦完事再去看望誌才,襄邑如今的局勢如何?”
郭嘉也甩甩頭暫時拋開這些想法道:“廖昱如今被我逼上了絕路,恐怕是沒有餘力與主上抗衡,隻需安撫好襄邑各世家即可。至於廖昱此人,我觀其心思城府均有可取之處,若是可以主上不妨收為己用。”
話語簡單,但是內涵卻很多,這是徐濟對郭嘉迴答的評價,郭嘉沒有邀功更沒有長篇大論自己如何艱難,隻是說了結果,這就是郭嘉的姓子,平曰裏憊懶,但是關鍵時候卻值得信任。
而至於郭嘉對廖昱的評價和建議也的確值得徐濟考慮,此時徐濟麾下的人手還是太少了,即便多了梁習但是陳留南部還有四縣等著他去處置,很難說自己是不是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而且徐濟麾下的人手之中戰將居多文臣卻少,這對於治理陳留實在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我會酌情而定,這些時候奉孝辛苦了。對了,怎麽不見文浩與文讓?”徐濟這會兒突然想起波才和徐謙來了,這兩個家夥從他入城之後至今還未露麵,實在有些出人意料。
郭嘉笑道:“文浩忙於幽影的事務脫不開身,如今幽影初步成型,什麽事情都需要他親自看著以免有什麽差錯。至於文謙,這小子因為未能好好保護誌才而心懷歉疚,還守在誌才身邊呢。”
徐濟聞言也是露出笑容,波才他是放心的,這位經曆過人生大起大落的如今也算是寵辱不驚了,徐濟很信任這個不善言辭的漢子,即便兩人曾經是敵人。而徐謙的成長才是徐濟有些驚喜的事情,這個家夥一向是大大咧咧讓人難以信任,而這一次的事情之後徐濟確信他會有很大的改變,至少穩重許多,而這一點也是徐謙之前最缺少的東西。
“奉孝要隨我去見廖昱否?”徐濟問道。
郭嘉擺擺手道:“這就不必了,我料廖昱對我必然是咬牙切齒恨之入骨,嘉去了說不定反而有些不便之處,主上自去便是,我且去照看誌才,待襄邑事了自有幽影領路的。”說罷郭嘉便起身告辭而去,這也是郭嘉的好習慣,那便是不居功,亦不自傲。
徐濟看著郭嘉有些瘦弱的背影歎了口氣,徐濟有些對不起這位至交,雖然都是一般年紀但是自己畢竟不同於他。不過這個念頭立刻就被徐濟壓下了,此時他必須敢去見廖昱,他相信這位襄邑縣令一定會有很多問題想要問自己。
徐濟前往的地方正是廖昱的官邸,也即是縣衙,廖昱一早便等在門口,見麵之時廖昱還是有些驚訝,盡管這位傳聞中的督郵很年輕,不過徐濟的年紀還是出乎了他的預料,即便過了年徐濟也仍舊隻是十六的年紀,按照漢禮徐濟甚至還沒有行過冠禮,這讓廖昱不由得感歎道:“督郵果然年少有為。”
對此徐濟也隻是笑笑迴答道:“終究比不得廖縣令,薑,終究是老的更辣。”|這話一下就拉近了兩人的距離,雖然廖昱此時沒有了抵抗的能力不過心中終歸是還有些芥蒂的,而徐濟這一句近似誇讚的客套就拉近了原本對立的關係。
廖昱笑著讓開了路,做了個“請”的手勢對徐濟道:“督郵請。”
徐濟笑著還禮道:“達者為先,不妨廖縣令先行,我在後跟著便好。”
這一整套下來雖然廖昱和徐濟的關係沒有改變但是氣氛卻已經緩和許多,徐濟對廖昱的尊重多少也讓廖昱心中的抑鬱有了好轉。而且徐濟做出這樣的態度無疑也釋放善意,廖昱自然不會傻到拒絕這些。
待二人坐定之後廖昱開口道:“督郵此來的目的我亦知曉,隻是我仍舊有許多不解之處,可否請督郵為我解惑?”
徐濟一早料到廖昱必定由此一問因而微笑道:“但說無妨,文烈知無不言。”
廖昱聞言也是笑了笑,隨即開口問道:“督郵謀劃襄邑,是何時開始的事情?”
“奪得圉縣之後文烈便已經定下了計劃,下一步便是己吾和襄邑。原本我是想先奪襄邑在圖謀己吾,之後奉孝與我說襄邑急切難得,不妨先奪取己吾,以進逼襄邑,於是文烈便如此做了。”
聽到這迴答廖昱也算知道自己丟襄邑丟的不冤枉了,徐濟從近半年之前就已經著手謀劃著要奪取襄邑了,而那時自己還一無所知,這毫無疑問是必定會著了道的,不過隨即廖昱又問道:“奉孝?便是這數月在襄邑掀起風浪的年輕人?”
徐濟點頭道:“正是,奉孝年輕,有何過錯我代他道歉。”
廖昱聞言哈哈大笑道:“各為其主,說不上對錯,隻是這年輕人端的是不簡單,有此人相助,督郵大事可濟啊。”
徐濟見廖昱似乎沒有生氣的意思道:“那不知廖縣令可願助文烈一臂之力?”
廖昱聞言露出驚訝之色,他沒有料到徐濟竟然會提出這樣的建議,而徐濟的居心究竟是什麽?廖昱一時之間還猜不透。(未完待續。)
而廖昱麵前的選擇卻非常的有限,僅有王氏的麻煩就足夠他用掉他大部分的精力了,對於郭嘉,他了解的並不太多甚至在這之前廖昱並沒有意識到這個不起眼的外鄉人會對他苦心經營多年的襄邑造成如此大的威脅。至於廖昱的真實意圖,郭嘉並沒有太深的了解。
但郭嘉不清楚不代表王縉同樣不清楚,他畢竟是襄邑土生土長的鄉人,對於這個家夥的居心王縉雖然說不上全然曉得但多少是能夠猜到一些,廖昱的用心無疑還是晉升,不過他的做法無疑比己吾的魏仲要聰明得多,而王縉絲毫不在意廖昱的想法,他需要的隻是自己能夠沒有郭太多風浪的繼承王氏一族的家財和地位,而如今廖昱已經把手伸到了他的家族事務之中,這是王縉絕對無法接受的事情。
而麵對這樣的情況王縉絕不可能接受被人擺布,何況自己如今已經是眼看自己就能得到王氏全部了,現在就算是天王老子擋在他麵前也不能讓他停止自己的腳步,就如郭嘉之前預料的那樣,一旦把厲害弄明白之後,王縉自己就會照著郭嘉想要的方向去發展,至於最後襄邑會如何,郭嘉毫不在意,徐濟入主之後自然會有所安排,這些並不是他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顧忌的。而郭嘉此時也不是完全冷靜的狀態,戲忠的重傷已經使他出離憤怒了,此時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廖昱出手了,沒有任何遲疑的派遣士卒包圍了王氏的大宅,雖然沒有過激的舉動但是卻已經表明了廖昱的態度,而王縉對此也沒有任何辦法,事實廖昱即便真是鐵了心要介入此事他也沒有什麽辦法,唯一能做的隻是如此讓廖昱這麽看著罷了。
而實際上廖昱同樣是極為憤怒的,王晟是他在布置在王氏中的重要的一步棋,而此次奪得王氏與蘇氏交易的這批貨物不過是其中的一步罷了,廖昱的計劃遠不止如此,他圖謀的是借著自己的在襄邑的政績進而進入更高的層次,至於其他不過是附屬的一點點小小收益罷了。
對於廖昱來說,襄邑是他最大的謀劃,隻要能守住襄邑不失,晉升不過是旦夕之間的事情,然而王氏的動蕩幾乎毀掉了他所有的打算,不論是他對襄邑的掌控力度還是對襄邑世家的威懾力都大大降低,這是廖昱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而不論從什麽角度來說,這都足以激起廖昱對郭嘉的不滿,正是這個外鄉人的到來才使得襄邑發生如此變化,而廖昱也自然選擇了對他來說最為正確的決策:除掉郭嘉!
但是這個外鄉人對於廖昱來說卻又是有些棘手的,這個家夥可沒有想象的那麽簡單,事實上廖昱也很清楚郭嘉的圖謀絕不隻是這樣而已,隻是因為缺乏足夠的了解他不得不選擇被動應對,他派遣去解決郭嘉的人手再也沒有迴來便足以說明郭嘉早有防備,而這種招數向來是隻能用一次的,對郭嘉這樣的人來說,這種下三濫的套路不可能會有更多的用處。
但是廖昱沒有料到的事情發生了,似乎是因為王晟舊部的過激行為觸怒了王縉,王縉竟然在被襄邑守備士卒的包圍下悍然發動了戰鬥,他毫不留情的斬殺掉了王晟的死忠,而這也不亞於一個響亮的耳光抽在了廖昱的臉上,此時廖昱已經是騎虎難下了,他若是不動手處置王縉則會失去他在襄邑多年建立起的威勢,但是若是處置了說不得就會鬧的襄邑各世家集體暴動。廖昱已經肯定這個計策絕對不是王縉這個蠢貨能夠想出來的,毫無疑問這又是郭嘉的手筆。
廖昱沒有猜錯。這個計策的確就出自郭嘉,他隻是提醒了王縉廖昱此時的處境罷了,而王縉也立刻心領神會的開始了行動,盡管說不上默契不過倒是足夠的耳聽計從。當然這是郭嘉早有料想的事情,王縉的目的是王氏家主,而他的目的是攪亂襄邑甚至是讓襄邑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麵,雙方實際上並沒有利益衝突,至少在徐濟露出反世家的麵目之前王縉並不認為這有什麽爭端,何況此時郭嘉還沒有暴露他是為何人效力的事情。
而麵對這樣的事情廖昱即便進退兩難但終究還是要有個抉擇的,不論是**王縉抑或不**都會麵對可能的糟糕結果,但這偏偏是一個刻不容緩的決定,盡管這是個艱難的決斷但廖昱還是決定**王縉,畢竟襄邑的世家的暴動隻是一種擔心,但是如果不能解決掉王縉的麻煩自己曰後在襄邑的權威就會變得接近於無,這比起擔憂來說才是刻不容緩的問題,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廖昱不得不冒險而為了。
當然了,這也是郭嘉預料之中的事情,實際上這並不是不能猜測到的事情,廖昱當然也知道自己已經踏進郭嘉設下的圈套裏了,但是這又能怎麽辦呢?他已經很是被動,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走一步看一步,郭嘉出手他就必須接招,否則襄邑的局勢就會越發的失控。隻是廖昱也許沒有料到的是即便他如此也已經無法擺脫郭嘉的設計了,因為每一步都被人料中那麽就再也脫不出被人算計的局麵了。
就在王縉被廖昱下獄不到三天,廖昱就知道郭嘉的行動了,擺在他麵上的是襄邑大半世家聯名的上疏,內容不外乎是希望廖昱不要管世家的家事,當然言辭之中的威脅之意不看也能猜到,而這也是廖昱最不願意見到的局麵,他遭到了襄邑大半世家的抵製。
不錯,他的確扶持了很大一部分世家的崛起,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能對世家的家事指手畫腳,這也是世家的底線,而廖昱此時不得不去解決這個麻煩。廖昱隻能選擇拖延,若是郭嘉不在襄邑這無疑是個好主意,襄邑的世家也未必真的就敢於廖昱起正麵的衝突,但郭嘉仍舊還有後手,徐濟的信。
沒錯,郭嘉之前就傳信迴己吾告知徐濟發出一封即將要前來襄邑巡視的通知。徐濟自己也許還不清楚,但是郭嘉是很清楚的徐濟在陳留的名聲可是大的厲害,數月之內連斬兩名縣令,雖然劉賢是自刎於獄中,魏仲是自盡與陣前,但是任誰都不會吧這當真,這位少年督郵可是不折不扣的“活閻王”,甚至有童謠唱到“小督郵,大威風,巡陳留,縣令慌”,即便廖昱並沒有什麽出格的舉動也足以讓他有些慌張了,何況此時襄邑的局麵正是糜爛之時,不需要多說,隻需徐濟一到襄邑的世家有人將此事告知徐濟就足以讓他被徹查一番了,廖昱可沒有忘記郭嘉的存在,而此時廖昱也已經想通了,這個外鄉人不必再去猜他的目的了,他無疑是為徐濟效力的。
隻是這個結果卻沒有帶來什麽好處,反而讓廖昱更加的棘手了。郭嘉鬧出這些事情了已經讓廖昱疲於應對了,現在更可怕的事情是徐濟肯定會在不久之後就前來,而這樣一來廖昱便不敢對郭嘉下手了,很顯然郭嘉也正是因此才巍然不懼的站到台前來,但是這個對手的確比自己更善於布局,這是廖昱不得不承認的事情,至於他所謂的對手究竟是徐濟還是郭嘉就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而此時王縉對郭嘉來說就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了,這個家夥的利用價值已經被全部榨幹了,郭嘉自然就不會再去管他的死活,不過實際上廖昱此時也不敢拿王縉如何,放在他案幾上的上疏說的明白,一旦王縉有個三長兩短襄邑立刻就會陷入混亂,甚至可能是世家和縣令走向徹底的對立,廖昱此時迫切的需要一個能夠解決如今局麵的辦法,隻是憑他想破了腦袋卻也仍舊衣物所獲。
而時間自然就這麽過去了,在徐濟信到的第三天,徐濟帶著高順和他麾下的士卒已經抵達了襄邑,直到此時廖昱才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失敗了,或者說從一開始自己就注定失敗了。
即便如此,該迎接還是要迎接,雖然知道自己必然會丟掉自己襄邑縣令的官職,但是對於這個將自己算計的如此精準的這個年少有為的督郵他還是很好奇的,何況自己還能見到那個把襄邑攪得一團亂麻的“罪魁禍首”。
此行徐濟身邊帶的人依舊很少,不過卻已經足夠,此時廖昱已經不可能再有跟徐濟爭奪襄邑的能力了,他已經失了民心,也失去了襄邑世家的支持,僅僅憑借他一人之力還不足以抵擋高順麾下士卒的兵鋒,所以徐濟並不擔心麾下人手不足,何況襄邑還有幽影和郭嘉,這些人足矣。
抵達襄邑已是正午,徐濟沒有打算立刻接見拜訪的廖昱,他必須先從郭嘉處了解此時襄邑的局勢,而且他也聽聞了戲忠受了重傷,即便此時戲忠還不是他麾下,但能如此輕易去下襄邑終究有戲忠的功勞。當然,順便敘舊也是目的之一。
而見到徐濟之時郭嘉也是感慨萬分,雖然僅僅數月,但是卻恍若隔世,自己在襄邑數次在生死之間徘徊,若是自己沒有慫恿戲忠隨行那麽躺在病榻上的就是他郭嘉而不是戲忠了。
“奉孝,別來無恙否?”徐濟的第一句話就帶著些許的調侃,但更多的是關切。
郭嘉苦笑著迴答道:“謝主上關心,嘉是無恙,隻是誌才卻代我受了這無妄之災。”郭嘉是真有幾分歉疚的,若不是他慫恿戲忠,那麽戲忠也不會離開穎陰隨他前來襄邑,更不會因此受重傷而至今未能醒轉。
徐濟也是有些黯然,不過他隨即振奮起來道:“且不說這些,待我辦完事再去看望誌才,襄邑如今的局勢如何?”
郭嘉也甩甩頭暫時拋開這些想法道:“廖昱如今被我逼上了絕路,恐怕是沒有餘力與主上抗衡,隻需安撫好襄邑各世家即可。至於廖昱此人,我觀其心思城府均有可取之處,若是可以主上不妨收為己用。”
話語簡單,但是內涵卻很多,這是徐濟對郭嘉迴答的評價,郭嘉沒有邀功更沒有長篇大論自己如何艱難,隻是說了結果,這就是郭嘉的姓子,平曰裏憊懶,但是關鍵時候卻值得信任。
而至於郭嘉對廖昱的評價和建議也的確值得徐濟考慮,此時徐濟麾下的人手還是太少了,即便多了梁習但是陳留南部還有四縣等著他去處置,很難說自己是不是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而且徐濟麾下的人手之中戰將居多文臣卻少,這對於治理陳留實在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我會酌情而定,這些時候奉孝辛苦了。對了,怎麽不見文浩與文讓?”徐濟這會兒突然想起波才和徐謙來了,這兩個家夥從他入城之後至今還未露麵,實在有些出人意料。
郭嘉笑道:“文浩忙於幽影的事務脫不開身,如今幽影初步成型,什麽事情都需要他親自看著以免有什麽差錯。至於文謙,這小子因為未能好好保護誌才而心懷歉疚,還守在誌才身邊呢。”
徐濟聞言也是露出笑容,波才他是放心的,這位經曆過人生大起大落的如今也算是寵辱不驚了,徐濟很信任這個不善言辭的漢子,即便兩人曾經是敵人。而徐謙的成長才是徐濟有些驚喜的事情,這個家夥一向是大大咧咧讓人難以信任,而這一次的事情之後徐濟確信他會有很大的改變,至少穩重許多,而這一點也是徐謙之前最缺少的東西。
“奉孝要隨我去見廖昱否?”徐濟問道。
郭嘉擺擺手道:“這就不必了,我料廖昱對我必然是咬牙切齒恨之入骨,嘉去了說不定反而有些不便之處,主上自去便是,我且去照看誌才,待襄邑事了自有幽影領路的。”說罷郭嘉便起身告辭而去,這也是郭嘉的好習慣,那便是不居功,亦不自傲。
徐濟看著郭嘉有些瘦弱的背影歎了口氣,徐濟有些對不起這位至交,雖然都是一般年紀但是自己畢竟不同於他。不過這個念頭立刻就被徐濟壓下了,此時他必須敢去見廖昱,他相信這位襄邑縣令一定會有很多問題想要問自己。
徐濟前往的地方正是廖昱的官邸,也即是縣衙,廖昱一早便等在門口,見麵之時廖昱還是有些驚訝,盡管這位傳聞中的督郵很年輕,不過徐濟的年紀還是出乎了他的預料,即便過了年徐濟也仍舊隻是十六的年紀,按照漢禮徐濟甚至還沒有行過冠禮,這讓廖昱不由得感歎道:“督郵果然年少有為。”
對此徐濟也隻是笑笑迴答道:“終究比不得廖縣令,薑,終究是老的更辣。”|這話一下就拉近了兩人的距離,雖然廖昱此時沒有了抵抗的能力不過心中終歸是還有些芥蒂的,而徐濟這一句近似誇讚的客套就拉近了原本對立的關係。
廖昱笑著讓開了路,做了個“請”的手勢對徐濟道:“督郵請。”
徐濟笑著還禮道:“達者為先,不妨廖縣令先行,我在後跟著便好。”
這一整套下來雖然廖昱和徐濟的關係沒有改變但是氣氛卻已經緩和許多,徐濟對廖昱的尊重多少也讓廖昱心中的抑鬱有了好轉。而且徐濟做出這樣的態度無疑也釋放善意,廖昱自然不會傻到拒絕這些。
待二人坐定之後廖昱開口道:“督郵此來的目的我亦知曉,隻是我仍舊有許多不解之處,可否請督郵為我解惑?”
徐濟一早料到廖昱必定由此一問因而微笑道:“但說無妨,文烈知無不言。”
廖昱聞言也是笑了笑,隨即開口問道:“督郵謀劃襄邑,是何時開始的事情?”
“奪得圉縣之後文烈便已經定下了計劃,下一步便是己吾和襄邑。原本我是想先奪襄邑在圖謀己吾,之後奉孝與我說襄邑急切難得,不妨先奪取己吾,以進逼襄邑,於是文烈便如此做了。”
聽到這迴答廖昱也算知道自己丟襄邑丟的不冤枉了,徐濟從近半年之前就已經著手謀劃著要奪取襄邑了,而那時自己還一無所知,這毫無疑問是必定會著了道的,不過隨即廖昱又問道:“奉孝?便是這數月在襄邑掀起風浪的年輕人?”
徐濟點頭道:“正是,奉孝年輕,有何過錯我代他道歉。”
廖昱聞言哈哈大笑道:“各為其主,說不上對錯,隻是這年輕人端的是不簡單,有此人相助,督郵大事可濟啊。”
徐濟見廖昱似乎沒有生氣的意思道:“那不知廖縣令可願助文烈一臂之力?”
廖昱聞言露出驚訝之色,他沒有料到徐濟竟然會提出這樣的建議,而徐濟的居心究竟是什麽?廖昱一時之間還猜不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