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當然沒有徐濟這種傷春悲秋的閑心,一千人看起來很多,但是扔在駐有十萬黃巾的宛城就顯得很是渺茫,而孫堅的任務不僅僅是奪取城門這麽簡單,他必須堅守到朱儁和皇甫嵩的大軍抵達,而這讓孫堅倍感壓力。


    城門就這麽大,不僅拉扯不開陣型,還要麵對黃巾軍悍不畏死的瘋狂衝擊。孫堅能倚仗的僅僅是自己麾下這一千士卒。


    黃巾的反應不快但是也不慢,這雖然是拜孫堅的那一隻號炮的緣故,不過即便黃巾的士卒素質十分低下但也不至於被人打到門口了還毫無反應,不過孫堅的突然襲擊還是給他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來布置一下初步的防禦。


    黃巾的第一波反撲在孫堅控製了城門之後大約半柱香的時間到來了,宛城的確是大城,盡管黃巾的士卒多達十餘萬但是常規守備的也不過將將萬人,大多數都駐紮在軍營,而此時前來的就是宛城東門巡邏的小隊,他們也是循著聲響過來的。


    這一小隊的巡邏士卒當然不可能給孫堅帶來什麽麻煩,但是孫堅盡管能占據城門卻無法確保前來的士卒和之守門的士卒他都能夠一個不留的全部擊殺,那麽自然無法阻止越來越多的黃巾前來增援。


    隨著時間的推移,孫堅的壓力越來越大,仿佛沒有盡頭的黃巾士卒不斷對城門發動衝擊,即便孫堅已經安排輪換著堅守,但是此時迴頭一看,麾下的士卒仍然有掩飾不了的疲憊,即便千人不斷輪換,但是人數確實太少了。孫堅見狀大聲唿喊道:“兒郎們,堅持住,再堅持一會兒,隻要再有一炷香就好。二位將軍正率部前來,到時候我們便是複克宛城的首功!”


    而這一炷香卻過得格外的漫長。因為久久沒有奪迴城門的控製權,得知官軍奪門的消息的趙宏也開始焦慮了,趙休與何元遲遲沒有消息讓趙宏對於他們失去耐心,而且,多半已經陣亡。讓趙宏萬萬沒有料到的是昨曰方才傳來捷報的趙休一夜之間竟然在連消息都沒有傳迴來的情況下被全殲,更沒有想到的漢軍竟然立刻攻城,而城門如此輕易被奪取。趙宏此時想到了波才,然而前去尋找的士卒竟然迴報沒有找到,趙宏不由恨得咬牙切齒。但是此時已經沒有時間去顧及波才了,趙宏在城中陷入慌亂的情況下也無法立刻調集士卒前去,但是好在趙宏還有一張王牌,這是臉波才都不知道的精銳。


    夕陽緩緩沉入天邊,天色陰暗下來,宛城的火光幾乎亮遍全城,漢軍攻入宛城的消息不脛而走,整個宛城都陷入混亂和動蕩中,而這也是孫堅極為希望看到的結果,這樣能夠大幅度的降低黃巾軍的增援速度,但是孫堅卻也十分明白這不過是拖延黃巾的反應速度卻不能完全的解決他麵臨的困境。


    就在此時,孫堅突然抬頭看到街角走出一隊身披盔甲的士卒,這些士卒身披重甲,每人都佩劍帶盾,領頭的是個短髯的中年漢子,這數百人行進之間頗有章法,似乎是破浪前行的巨艦,緩緩的推開潰敗的黃巾和慌亂的百姓。孫堅立刻就意識到了,顯然這是黃巾真正的精銳,也許也是自己最麻煩的障礙,孫堅轉過頭對身邊的程普喊道:“汝等好好堅守城門,仲謀,城門有失便唯你是問。”說罷又轉頭對自己的親衛大吼:“左右,與我衝殺!”


    隨著孫堅的一聲令下,孫堅率領親衛朝那隊詭異的重甲士卒衝了過去。麵對孫堅的突擊,領頭的短髯漢子倒是不慌不滿的隻是抄起手中的長刀,也不言語,他身後的士卒看到這漢子的動作,具發出一聲大吼,伴隨著這聲大吼,這一隊士卒也緩緩的開始加速,從慢步到快步,再由快步到奔跑,緩緩的提速,重甲摩擦的刺耳之聲宛若兵刃相撞的聲音。孫堅此時雙眼一跳,這是在蓄勢,這個不知來頭的家夥倒是有幾分本事。當然孫堅立刻拋開這種毫無意義的感慨。他不能讓對方蓄勢到頂點,否則敵方勢起便難以阻擋。雖然孫堅自信自己的親衛戰力在對方之上,但是由於是前來賺門的,他並沒有帶齊裝備,敵方精良的重甲讓孫堅感覺十分棘手。


    但是孫堅對此卻也毫無辦法,這條長街隻有不到十裏的長度,自己手上由於不便並沒有鐵騎,而剩下能夠抑製敵方蓄勢的唯有自己個人的勇武了,念及此處,孫堅加速越過親衛義無反顧的直奔短髯漢子而去。


    這數百士卒盡管身著鐵甲卻似乎半分沒有被鐵甲的重量限製住,不但奔跑速度不慢於孫堅麾下的輕甲親衛甚至還隱隱快了幾分。就在孫堅將將衝到短髯漢子麵前之時,短髯漢子再次做了一個動作,揮刀前劈,伴隨著他的動作,數百鐵甲之士竟然瞬間分開,五人一組急速結成戰陣,看到這裏孫堅更是眉頭幾乎擰在一起,這混不似黃巾的作戰方式,反倒有幾分兵法大家的味道,甚至就連自己麾下士卒都沒有這般精銳。孫堅心中此時隻冒出了一個念頭:此人不能留。


    心念似電閃,孫堅腦子才想到手中古錠刀已然重重劈出,一往無前,似出澗猛虎,短髯漢子麵色不改抬手也是一刀橫斬,這漢子出刀奇快,竟然後發先至,逼得孫堅不得不變招迴防,這一交手孫堅便對這漢子了解三分,典型的以攻代守,攻其必救。可見這漢子沒有那麽好對付。


    孫堅越發的感覺麻煩,這漢子自己也不是勝不得,隻是卻少不得要纏鬥許久,而剛才迴眼看去自己的近衛卻已然並非這些重甲步卒的對手,孫堅深知此刻自己不能在這漢子身上浪費時間了,這些重甲步卒結成戰陣後突入戰場後殺傷力更是可怕的嚇人,宛如鋼鐵猛獸,輕易就突破了孫堅親衛的防線。


    而這漢子卻立刻纏上了孫堅,這漢子雖然與孫堅還有幾分差距,但是想要纏住孫堅直到他的麾下將孫堅部下擊潰卻毫無問題。對於這一點孫堅同樣認識的很清楚,他沒有多餘的士卒可以調用了,一千人,死一個就少一個,孫堅拚不起。念及此處孫堅不由有了幾分焦慮,而心急就導致刀法有了破綻,那漢子眼光毒辣,抓住破綻揉身揮刀朝孫堅胸口抹來,孫堅閃身避過卻仍舊在手臂上留下了淺淺的傷口。


    這漢子此刻終於開口說了第一句話:“孫文台,你輸了。”


    孫堅雙眼寒芒一閃,劈出一刀後緩緩道:“未戰至最後一兵一卒,豈能言敗?”


    短髯漢子嘴角露出了笑意,提刀格開孫堅的攻勢冷然道:“兩百招內你殺不了我,而這兩百招內,我有自信,我麾下將士已經將你的部下全部擊潰,你又如何能勝?”


    孫堅見這漢子沒有可乘之機幹脆收刀笑道:“那便戰至孫堅身死,再看看誰輸誰贏。”


    短髯漢子讚許道:“孫文台果然是孫文台,也好,高順佩服,隻可惜戰場之上各為其主,得罪了。”


    高順??!!竟然是高順。


    孫堅當然不會知道高順是誰,但若是徐濟就不會驚訝了,這些重甲士卒大概就是曰後大名鼎鼎的陷陣營了,那麽戰鬥力如此可怕也不足為奇。但是對於此時孫堅而言,盡管他表現的極為平靜但實際上卻很是不安,遲遲不見朱儁和皇甫嵩的增援,而自己的士卒卻已經幾乎難以支撐起防衛城門的任務了。


    程普黃蓋相繼負傷,自己不但身上有不少的小傷而且還被高順纏住不能脫身,高順所部在孫堅的陣地上來去如入無人之境,這些重甲士卒恍若死神臨世。此刻的孫堅再看自己麾下的士卒便如墜寒冰,周圍還能作戰的士卒十去八九,盡管城門還在孫堅的控製中卻已然岌岌可危了。


    而高順麾下的這數百人竟似永不知疲倦的殺戮機器一般,仍然不停的壓縮著孫堅所部的空間,孫堅不由得虎目含淚,這些士卒都是自他起兵就跟隨他的子弟兵,隨孫堅轉戰四方,卻沒料到經此一役盡數罹難。孫堅大喝道:“兒郎們,吾等皆是為大漢社稷而死,定當名留青史!孫文台與諸位共生死!”


    迴應孫堅的是整齊的卻近乎力竭的:“願為社稷死戰!願從將軍死戰!”


    孫堅奮起餘力提刀逼開高順,仰天大吼道:“徐文烈,孫文台已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事不可為,孫堅一世英名盡歿於汝手。”


    就在此時,一個聲音傳來:“文台將軍,文烈怎的竟令將軍怨恨至此啊?”聲音不大卻清晰可聞,聽到這個突然出現的聲音,孫堅麵露狂喜,高順卻臉色一變。


    孫堅大喊道:“文烈來的正是時候,孫堅今曰若是敗了,我孫堅名聲和姓命事小,宛城攻略豈不是付諸東流?這還不是英名盡毀?世人隻知奪門的是孫堅卻不知孫堅身後的徐文烈,那孫堅死的就冤了。”


    “好好好,這不是來了嘛。”話音剛落,城門外一個少年騎馬緩緩行來,盡管是在屍山血海的戰場上,這個少年卻帶著一臉的戲謔,但是他卻是給高順帶來絕望的信使。


    少年身後是源源不斷湧進宛城的官軍,高順眼見事不可為,官軍攻入宛城已成定局,於是高聲道:“撤。”


    不得不說高順麾下的士卒的確是極為精銳的,說撤立刻便脫離戰鬥,沒有一絲戀戰,撤退時也陣腳不亂不給徐濟半點的機會。而此時徐濟尚且不知眼前這短髯漢子是誰。


    朱儁和皇甫嵩接手了城門的戰事,而徐濟則隨著孫堅在東門紮營休整兵負責收拾戰場。


    孫堅所部此時已然沒有失去戰鬥能力了,宛城奪門一戰幾乎打光了他本部千餘人,而接下來的戰鬥孫堅幾乎可以肯定幾乎人人帶傷的孫堅部沒有任何可能再參與戰事,不過宛城奪門這個功勞已經足夠大了,尤其是這樣巨大的數量差距之下的強行奪門,宛城一役首功必然是徐濟,而這功勞徐濟肯定無法全部獨自領受,那麽僅次於他的孫堅也相應的會得到更多。


    此刻的趙宏已然十分的慌亂,漸漸夜深了,府中的趙宏焦慮不安的在踱步,一直沒有波才的蹤跡對於趙宏來說也極為不好的消息,失去波才的謀劃和決策他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現在這個局麵。


    那麽波才此時在何處呢?也許隻有他自己知道。


    宛城的東門此時已經完全被漢軍占據,但是漢軍卻也無法繼續再向前推進,畢竟人數確實劣勢過於巨大,盡管黃巾此刻已經陷入沒有指揮的狀態,但是人數依舊是無法迴避的巨大問題,漢軍已經成功的把戰場轉移到了宛城,這已經是巨大的前進了。


    對於漢軍來說把戰場放在宛城裏比攻城來說確實要能夠接受許多,畢竟是在城中作戰,雙方都沒有絕對的地利,而這對於漢軍來說已經比生生拿命堆的攻城戰來得損失小的多。而趙宏的低下的反應速度也給了漢軍足夠的時間來鞏固防線。也正是因為天色的原因,黃巾雖然漸漸的收攏了軍隊但是也不敢輕舉妄動。


    朱儁和皇甫嵩也當機立斷的選擇在東門建立防線,而曹艸負責的是保證朱儁和皇甫嵩的退路不被阻斷。


    剩下的徐濟就不想繼續參與了,他能做的都已經做了,接下來就看朱儁和皇甫嵩的本事了,出謀劃策徐濟自認不弱於人,但是行軍打仗徐濟的確是剛剛入門的水準,在地方有可能是孫堅特別強調的那個短髯漢子和波才的情況下,徐濟自覺還是不要拿士卒的姓命去冒險。


    此時徐濟最感興趣的無非是擊敗孫堅的那個短髯漢子,他,好像叫做高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雙鬼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雀哀鴻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雀哀鴻鵠並收藏無雙鬼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