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柳氏乃太子太傅之女,兩人算也是相識,再加上李柳氏如今乃李文興的妻子,李文興又是他的黨羽,太子對著她點點頭,並不說話,便徑自進去了,李柳氏卻高興的半死。
英王看了既然一眼,隨後沒說什麽,在眾人恭敬的眼神中邁步進了主廳。
老夫人早已經在主廳等著了,見著那抹淺黃來臨,激動的渾身顫抖,帶領著大夫人一幹女眷,忙行禮問安,“臣婦拜見太子殿下,英王殿下。”
太子和英王兩人幹嘛上前扶起老夫人,嘴裏關切道,“今日是老太君的壽辰,老太君無須多禮,快快起來罷。”說罷,轉過頭,“來人,把本宮帶給老太君的禮物拿來!”
立即便有宮人端了錦盒上來,眾人好奇的很,太子卻不打開,直接送到老夫人的手裏,笑道,“這是一點兒小小的心意,還望老太君喜歡。”
老夫人顫抖著手接過錦盒,“多謝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的禮,老身真是愧不敢當啊!”卻是把錦盒打開,眾人一見,立時便炸開了。
隻見那錦盒裏,有著一尊三寸大小的袖珍觀音佛像,通身由上好翡翠玉雕刻而成,以鎏金紗合著,華美是一個,卻是華美的如夢如幻,似真的一般,真真兒的是令人大開眼界。
更難得是,老夫人喜佛,太子竟然給她這般了這樣一件禮物,在場的眾人皆是羨慕的不行,老夫人更是激動的恨不得給太子磕頭了。
“這……這禮物,實在是太貴重了,老身……老身何德何能……”老夫人都有點兒語無倫次了。
太子微微一笑,“老太君不必自謙,也不是什麽珍貴的東西,最主要的是一份兒心意,老太君莫要拒絕,忠伯侯乃是父皇的忠臣,如此一禮,您擔不起誰還擔得起?”
老夫人也知道這個理兒,不好拒絕,不過是說場麵話而已,當下一聽,隻得狀似為難的點點頭,笑道,“既如此,那老身便收下了,多謝太子殿下。”
太子這才露出滿意的笑,不在說話。
而英王也送來了禮物,卻是一麵禪意十足的山水畫,老夫人自也是喜不自禁,不過到底是貴重不過太子了,不說禮物的份量,就是送的人不一樣,禮物也就價值也就不同了。
眾人熱鬧了一會兒,男人各自說了會兒話,這時,一個小廝上前,在李誌的耳邊說了些什麽,李誌的眼眸微閃,點點頭。
小廝退下去了,李誌轉頭,對著太子和英王道,“兩位殿下,此時有閑,不如上前一座?府中準備了些名角兒唱曲兒的,可否一觀?”
太子一聽,垂著頭眼眸微微一眯,隨即抬頭,笑的和善,“既如此,那倒是好,本宮也許久沒有聽戲了,去看看便是。”
英王眼睛轉了轉,哈哈一笑,“既然太子也同意了,本王自是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李誌一聽,臉上欣喜之色一閃而過,給一旁的李文興使了個眼色,李文興見狀,忙上前作揖,“兩位殿下,請。”
……………………
而與此同時。
老夫人在前廳,臉上的興奮之色毫不掩飾,今日太子殿下和英王殿下兩位皇室之人前來,可是給她大大的漲了臉麵兒,這也足以說明,他們忠伯侯府在朝中的重要性。
“今兒一去,忠伯侯府的名聲,可又大大的漲了,老夫人,忠伯侯夫人,恭喜呀!”
說話的這個是賓部左侍郎家的左夫人,她是個直性子,什麽話都不願憋在心裏,今兒見忠伯侯府不過隻是一個老夫人過六十大壽,皇家竟然來了英王和太子殿下。
這話傳了出去,忠伯侯府的聲望必定更上一層樓,這般一想,不由有些酸溜溜的,不過一想自家雖然官職小,可卻是實權在握,便也不是那般在意了,隻是多少有些心不平罷了。
“瞧左夫人這話說的。”左夫人話落,便有人接口,“忠伯侯府曆來便是南昌國的忠臣,哪裏有不顯赫的道理?太子殿下和英王來此,便是看重,我看呀,隻怕是有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罷?”
這人是禮部尚書家的夫人,禮部尚書和兵部尚書兩家,素來便是不對頭,遇上什麽事兒,都得拐彎抹角的說上一兩句嘴。
一聽這話,左夫人果然立即就準備狡辯迴去,老夫人見狀,立即出來打笑臉,“兩位夫人,此話甚重,不過是老婆子我年紀大了,皇上禮待,所以太子和英王殿下才會來此,兩位都快別說了,今日好歹也樂嗬樂嗬。”
朱麗也在一旁正色道,“母親說的是,兩位夫人若是想要鬧事兒,可不要怪我忠伯侯府不留情麵!”朱麗說話,一樁是一樁,直來直去,慣來不會打太極。
京中眾人素來便知忠伯侯夫人的很辣和不近人情,聽罷心有戚戚,也不再說話,老夫人不悅的瞪了朱麗一眼,朱麗不動聲色。
這時,突然一個小廝跑了進來。
“老夫人!夫人!”
“何事兒如此慌張?”朱麗身邊兒的李嬤嬤開口厲聲喝道。
小廝順了氣兒,迴道,“迴夫人,永昌侯夫人來了。”
“什麽?”
朱麗一聽,麵色一變,老夫人也是變了臉色,眾人一聽,臉色也是異常好看。
永昌侯府和忠伯侯府,說起來,還是上一輩的時候,兩家還是世交,同樣的武士出身,可後來卻不知怎的,兩家分歧,忠伯侯府從文,永昌侯府從武,卻是互不來往了。
眾人不知其中原由,卻是知曉他們兩家乃是水火不容的,在朝廷之上也是經常不對頭。
任是誰也沒想到,今日忠伯侯府老夫人六十大壽,永昌侯府竟然會來人。
朱麗沉著臉色,“她來做什麽?”這其中的原因,別人不知道是為什麽,她作為忠伯侯夫人,自是知曉的一清二楚,一時間,也不由暗自恨起來。
老夫人卻是反應過來,冷哼一聲,道,“管她來是作甚,既然人家上門做客,我忠伯侯府自是沒有拒之門外的道理。”冷眼睨向小廝,“還不快請人家進來!”
朱麗一愣,“母親?”
老夫人斜她一眼,不說話,又看向小廝,小廝忙應是。
不一會兒,便隻見一個打扮的雍容華貴的女人,在丫鬟的攙扶下,徐徐而來,女人滿麵帶笑,讓人一見便如沐春風。
“老夫人,恭祝您六十大壽,長命百歲。”來人向老夫人笑著行禮,又看向朱麗,“多年不見,妹妹還是這般風韻猶存呀。”
眾人見狀,這樣子,那裏像是不相往來的死對頭?明明就是交好的不得了的人家呀。
老夫人點點頭,“多謝,隻是本府沒料到永昌侯夫人會來此,倒是沒有準備的充分,勿怪。”朱麗卻是冷哼一聲。
永昌侯府夫人笑著搖搖頭,“本來是我不請自來,該是我唐突了才是。”轉了轉眼珠兒,看向朱麗的身後,李柳氏低著頭站著,卻不見其他人。
永昌侯夫人眉頭微微一皺,秀氣的緊,她來此,可是為了確定一件事兒的,可是……怎麽隻看見三少奶奶?
李柳氏永昌侯夫人是認識的,她不由笑道,“這是三少奶奶吧?許久不見,如今都成了夫人了呀。”
李柳氏聽人家提起自己,不由看了一眼朱麗,朱麗卻沒有什麽表示,一時間,李柳氏不知道是應還是不應好了。
朱麗不懂事,幸好老夫人還是省的的,老夫人點點頭,“老三家的,上前見禮吧。”
李柳氏這才鬆了口氣,上前一步,“見過永昌侯夫人。”
永昌侯府夫人一聽,笑了笑,“真是個可人兒的。”又褪下手腕上的一支玉鐲,放在李柳氏的手裏,“我也沒什麽好物什,第一次見麵,這個拿去玩兒吧。”
☆、紅塵
李柳氏拿著這個玉鐲,一時隻覺是燙手山芋,她是接也不好,不接也不好,一時躊躇在原地,不住的拿眼去看朱麗和老夫人。
老夫人這次卻是微閉著眼眸,不說話了,幸好朱麗還是有腦子的,幹幹一笑,“既然永昌侯夫人給你,便拿著吧。”
李柳氏又一次心驚膽戰的道了謝,接了玉鐲,退迴到朱麗身後。
這時,永昌侯夫人探了探眼,不由又開口道,“聽聞忠伯侯有兩位水靈靈兒的閨秀,今日,怎的不見人影呢?”
朱麗一聽,睨了她一眼,“今日人多,兩個丫頭都還未出閣,若是被外客衝撞了就不好了,所以我便讓他們在內室去玩兒去了。”這話一聽便是敷衍,若真是怕衝撞了,那可就不止是在內室這般簡單了。
在說了,今日宴會,主人家不出來,反而躲著,說出來別人也不會相信,這也隻是朱麗不想讓永昌侯夫人看自家女兒罷了,不過眾人不好點破就是。
而實際上,李夢之和李夢蝶,還真是有事兒在忙,不過,這事兒,不足為外人道也。
朱麗說的話,有點兒打她的臉子了,永昌侯夫人一聽,心裏微微生出火氣兒,可一想到那件事兒,隻得生生壓住了火氣兒,麵上不由勉強一笑,哦了一聲,默了一會兒,還是道,“聽說前不久,忠伯侯府娶了一個二少奶奶,今日怎的也不見蹤影?”
朱麗眼一斜,不由有些不耐煩,“永昌侯夫人,您怎的這般多的問題?想要幹什麽?”語氣微微不好。
眾人也不由看著永昌侯夫人,這問個問題,問一問二還好,可一直這麽問,別說兩家是死對頭,便是交好的人家,在這麽多的外人麵前,也是不好的,可永昌侯夫人,明顯的太過繁瑣了一些,也難怪朱麗不耐煩了。
永昌侯夫人卻是絲毫不覺不妥,落落大方一笑,“沒什麽,隻是有些好奇罷了。”
朱麗冷哼一聲,這才道,“老二家的前些日子傷了身子,染了風寒,不宜出門,今日便在院子裏麵修養。”
永昌侯夫人一聽,麵色平靜下來,眉頭微微皺著,哦了一聲,這才安靜下來。
恰在此時,一個丫鬟進來,在朱麗的耳邊說了什麽,隨後朱麗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轉頭對老夫人說了些什麽話。
老夫人一聽,也是滿意的點點頭,隨後朱麗便道,“諸位,不如請隨我移步,前去聽聽小曲兒如何?”
這些夫人們平日裏,串門兒走家之餘,便是喜歡聽聽小曲兒打發時間,此刻一聽,哪裏有不應的?
紛紛應好,於是便又跟著朱麗一群人往早已搭好的戲台子而去了。
而永昌侯夫人落在最後,微微垂著頭,一副心神不寧的樣子,她的貼身奴婢妙言見狀,不由擔心道,“夫人,既然沒有見到,那不如我們便迴去吧?”
另一個丫鬟妙語也上前道,“是呀夫人,您看那忠伯侯夫人的樣子,真真兒是氣死人了,如果不是為了小姐的事兒,誰稀罕在他們這裏來呀?”說著,隨著朱麗的方向呸了一聲。
永昌侯夫人忙瞪了她一眼,“不可無禮!”又轉頭,看了一眼妙言,搖搖頭,道,“不行,我總覺得,我兒一定就在忠伯侯府,這麽多年了,我一定要把她帶迴去,如今她落在忠伯侯府裏,如果被忠伯侯府的人知曉了她是我永昌侯府的女兒,那可怎麽得了?”
妙言皺眉,“可是夫人……”不好說了。
妙語忙接道,“可是夫人,您連人都還沒見著呢,怎麽就知道小姐一定在這裏了?說不定……說不定,隻是那人用這消息蒙蔽您的呢?您何必在這裏受這種氣?”
豈料永昌侯夫人一聽這話,卻是更加堅定道,“就是因為我還沒見到人,所以更加不能放棄,十五年了!好不容易有點兒消息,我怎麽能放棄?在說了,那人的消息,絕對不會有假的。”言辭之間,對她自己口中所說的那人,很是信任。
妙言妙語聽罷,不由對視一眼,紛紛搖搖頭,又心疼自己主子,卻是不好在說什麽了。
………………
唱戲的地方選在了忠伯侯府的內院的一個大院子裏,場壩寬,搭建了一個大大的戲台子,然後還分出了兩方男女席位。
朱麗帶著一眾女眷做在女眷席方的同時,李文興和李誌便帶著太子和英王等一幹男人做到了男席位上。
男女席位之間,隔了三四塊兒大大的屏風,不過卻是可以透過屏風看見兩方的一些事兒。
等人做好了,老夫人點點頭,朱麗便吩咐人開唱。
第一出戲便是民間傳誦千古的《舞姬怨》,這出戲講的是一個揚名的ji女,愛上了一個窮苦的書生,她費盡千辛萬苦,供的書生十年苦讀,有朝一日,書生功成名就,卻拋棄了ji女。
ji女傷心欲絕之下,跑到皇城大鬧,卻聞之書生娶了當朝公主為妻。
ji女心生怨恨,在來年的春天宮中試選舞女之時,混進了宮中,最後在一場宴會之時,刺殺了負心漢的書生,而自己,卻和書生死在了一起。
戲台上,戲子咿咿呀呀的唱腔,將這段千古□□,一一的訴說而來,引得眾人不由隨之心情起落跌幅。
一出戲唱罷,眾人無不叫好。
第一幕戲落,卻在此時,一群身著紅衣的女子上了戲台,隨著音樂啟動,女子門開始揮舞著腰肢兒,令人眼花繚亂。
而這時,突然響起了一個女子的聲音,
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場景
就是遇見你
在茫茫人海中,靜靜凝望著你,陌生又熟悉
啊啊啊啊啊啊……
盡管唿吸著同一天空的氣息,卻無法擁抱到底
………………
不同於眾人所熟悉的音律,卻是帶著說不出的好聽,曲音婉轉,聲音更是時而空靈,時而低沉撩人心扉,歌詞也是,大膽,卻是美好的如同在眾人眼前展開了一幅畫。
英王看了既然一眼,隨後沒說什麽,在眾人恭敬的眼神中邁步進了主廳。
老夫人早已經在主廳等著了,見著那抹淺黃來臨,激動的渾身顫抖,帶領著大夫人一幹女眷,忙行禮問安,“臣婦拜見太子殿下,英王殿下。”
太子和英王兩人幹嘛上前扶起老夫人,嘴裏關切道,“今日是老太君的壽辰,老太君無須多禮,快快起來罷。”說罷,轉過頭,“來人,把本宮帶給老太君的禮物拿來!”
立即便有宮人端了錦盒上來,眾人好奇的很,太子卻不打開,直接送到老夫人的手裏,笑道,“這是一點兒小小的心意,還望老太君喜歡。”
老夫人顫抖著手接過錦盒,“多謝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的禮,老身真是愧不敢當啊!”卻是把錦盒打開,眾人一見,立時便炸開了。
隻見那錦盒裏,有著一尊三寸大小的袖珍觀音佛像,通身由上好翡翠玉雕刻而成,以鎏金紗合著,華美是一個,卻是華美的如夢如幻,似真的一般,真真兒的是令人大開眼界。
更難得是,老夫人喜佛,太子竟然給她這般了這樣一件禮物,在場的眾人皆是羨慕的不行,老夫人更是激動的恨不得給太子磕頭了。
“這……這禮物,實在是太貴重了,老身……老身何德何能……”老夫人都有點兒語無倫次了。
太子微微一笑,“老太君不必自謙,也不是什麽珍貴的東西,最主要的是一份兒心意,老太君莫要拒絕,忠伯侯乃是父皇的忠臣,如此一禮,您擔不起誰還擔得起?”
老夫人也知道這個理兒,不好拒絕,不過是說場麵話而已,當下一聽,隻得狀似為難的點點頭,笑道,“既如此,那老身便收下了,多謝太子殿下。”
太子這才露出滿意的笑,不在說話。
而英王也送來了禮物,卻是一麵禪意十足的山水畫,老夫人自也是喜不自禁,不過到底是貴重不過太子了,不說禮物的份量,就是送的人不一樣,禮物也就價值也就不同了。
眾人熱鬧了一會兒,男人各自說了會兒話,這時,一個小廝上前,在李誌的耳邊說了些什麽,李誌的眼眸微閃,點點頭。
小廝退下去了,李誌轉頭,對著太子和英王道,“兩位殿下,此時有閑,不如上前一座?府中準備了些名角兒唱曲兒的,可否一觀?”
太子一聽,垂著頭眼眸微微一眯,隨即抬頭,笑的和善,“既如此,那倒是好,本宮也許久沒有聽戲了,去看看便是。”
英王眼睛轉了轉,哈哈一笑,“既然太子也同意了,本王自是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李誌一聽,臉上欣喜之色一閃而過,給一旁的李文興使了個眼色,李文興見狀,忙上前作揖,“兩位殿下,請。”
……………………
而與此同時。
老夫人在前廳,臉上的興奮之色毫不掩飾,今日太子殿下和英王殿下兩位皇室之人前來,可是給她大大的漲了臉麵兒,這也足以說明,他們忠伯侯府在朝中的重要性。
“今兒一去,忠伯侯府的名聲,可又大大的漲了,老夫人,忠伯侯夫人,恭喜呀!”
說話的這個是賓部左侍郎家的左夫人,她是個直性子,什麽話都不願憋在心裏,今兒見忠伯侯府不過隻是一個老夫人過六十大壽,皇家竟然來了英王和太子殿下。
這話傳了出去,忠伯侯府的聲望必定更上一層樓,這般一想,不由有些酸溜溜的,不過一想自家雖然官職小,可卻是實權在握,便也不是那般在意了,隻是多少有些心不平罷了。
“瞧左夫人這話說的。”左夫人話落,便有人接口,“忠伯侯府曆來便是南昌國的忠臣,哪裏有不顯赫的道理?太子殿下和英王來此,便是看重,我看呀,隻怕是有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罷?”
這人是禮部尚書家的夫人,禮部尚書和兵部尚書兩家,素來便是不對頭,遇上什麽事兒,都得拐彎抹角的說上一兩句嘴。
一聽這話,左夫人果然立即就準備狡辯迴去,老夫人見狀,立即出來打笑臉,“兩位夫人,此話甚重,不過是老婆子我年紀大了,皇上禮待,所以太子和英王殿下才會來此,兩位都快別說了,今日好歹也樂嗬樂嗬。”
朱麗也在一旁正色道,“母親說的是,兩位夫人若是想要鬧事兒,可不要怪我忠伯侯府不留情麵!”朱麗說話,一樁是一樁,直來直去,慣來不會打太極。
京中眾人素來便知忠伯侯夫人的很辣和不近人情,聽罷心有戚戚,也不再說話,老夫人不悅的瞪了朱麗一眼,朱麗不動聲色。
這時,突然一個小廝跑了進來。
“老夫人!夫人!”
“何事兒如此慌張?”朱麗身邊兒的李嬤嬤開口厲聲喝道。
小廝順了氣兒,迴道,“迴夫人,永昌侯夫人來了。”
“什麽?”
朱麗一聽,麵色一變,老夫人也是變了臉色,眾人一聽,臉色也是異常好看。
永昌侯府和忠伯侯府,說起來,還是上一輩的時候,兩家還是世交,同樣的武士出身,可後來卻不知怎的,兩家分歧,忠伯侯府從文,永昌侯府從武,卻是互不來往了。
眾人不知其中原由,卻是知曉他們兩家乃是水火不容的,在朝廷之上也是經常不對頭。
任是誰也沒想到,今日忠伯侯府老夫人六十大壽,永昌侯府竟然會來人。
朱麗沉著臉色,“她來做什麽?”這其中的原因,別人不知道是為什麽,她作為忠伯侯夫人,自是知曉的一清二楚,一時間,也不由暗自恨起來。
老夫人卻是反應過來,冷哼一聲,道,“管她來是作甚,既然人家上門做客,我忠伯侯府自是沒有拒之門外的道理。”冷眼睨向小廝,“還不快請人家進來!”
朱麗一愣,“母親?”
老夫人斜她一眼,不說話,又看向小廝,小廝忙應是。
不一會兒,便隻見一個打扮的雍容華貴的女人,在丫鬟的攙扶下,徐徐而來,女人滿麵帶笑,讓人一見便如沐春風。
“老夫人,恭祝您六十大壽,長命百歲。”來人向老夫人笑著行禮,又看向朱麗,“多年不見,妹妹還是這般風韻猶存呀。”
眾人見狀,這樣子,那裏像是不相往來的死對頭?明明就是交好的不得了的人家呀。
老夫人點點頭,“多謝,隻是本府沒料到永昌侯夫人會來此,倒是沒有準備的充分,勿怪。”朱麗卻是冷哼一聲。
永昌侯府夫人笑著搖搖頭,“本來是我不請自來,該是我唐突了才是。”轉了轉眼珠兒,看向朱麗的身後,李柳氏低著頭站著,卻不見其他人。
永昌侯夫人眉頭微微一皺,秀氣的緊,她來此,可是為了確定一件事兒的,可是……怎麽隻看見三少奶奶?
李柳氏永昌侯夫人是認識的,她不由笑道,“這是三少奶奶吧?許久不見,如今都成了夫人了呀。”
李柳氏聽人家提起自己,不由看了一眼朱麗,朱麗卻沒有什麽表示,一時間,李柳氏不知道是應還是不應好了。
朱麗不懂事,幸好老夫人還是省的的,老夫人點點頭,“老三家的,上前見禮吧。”
李柳氏這才鬆了口氣,上前一步,“見過永昌侯夫人。”
永昌侯府夫人一聽,笑了笑,“真是個可人兒的。”又褪下手腕上的一支玉鐲,放在李柳氏的手裏,“我也沒什麽好物什,第一次見麵,這個拿去玩兒吧。”
☆、紅塵
李柳氏拿著這個玉鐲,一時隻覺是燙手山芋,她是接也不好,不接也不好,一時躊躇在原地,不住的拿眼去看朱麗和老夫人。
老夫人這次卻是微閉著眼眸,不說話了,幸好朱麗還是有腦子的,幹幹一笑,“既然永昌侯夫人給你,便拿著吧。”
李柳氏又一次心驚膽戰的道了謝,接了玉鐲,退迴到朱麗身後。
這時,永昌侯夫人探了探眼,不由又開口道,“聽聞忠伯侯有兩位水靈靈兒的閨秀,今日,怎的不見人影呢?”
朱麗一聽,睨了她一眼,“今日人多,兩個丫頭都還未出閣,若是被外客衝撞了就不好了,所以我便讓他們在內室去玩兒去了。”這話一聽便是敷衍,若真是怕衝撞了,那可就不止是在內室這般簡單了。
在說了,今日宴會,主人家不出來,反而躲著,說出來別人也不會相信,這也隻是朱麗不想讓永昌侯夫人看自家女兒罷了,不過眾人不好點破就是。
而實際上,李夢之和李夢蝶,還真是有事兒在忙,不過,這事兒,不足為外人道也。
朱麗說的話,有點兒打她的臉子了,永昌侯夫人一聽,心裏微微生出火氣兒,可一想到那件事兒,隻得生生壓住了火氣兒,麵上不由勉強一笑,哦了一聲,默了一會兒,還是道,“聽說前不久,忠伯侯府娶了一個二少奶奶,今日怎的也不見蹤影?”
朱麗眼一斜,不由有些不耐煩,“永昌侯夫人,您怎的這般多的問題?想要幹什麽?”語氣微微不好。
眾人也不由看著永昌侯夫人,這問個問題,問一問二還好,可一直這麽問,別說兩家是死對頭,便是交好的人家,在這麽多的外人麵前,也是不好的,可永昌侯夫人,明顯的太過繁瑣了一些,也難怪朱麗不耐煩了。
永昌侯夫人卻是絲毫不覺不妥,落落大方一笑,“沒什麽,隻是有些好奇罷了。”
朱麗冷哼一聲,這才道,“老二家的前些日子傷了身子,染了風寒,不宜出門,今日便在院子裏麵修養。”
永昌侯夫人一聽,麵色平靜下來,眉頭微微皺著,哦了一聲,這才安靜下來。
恰在此時,一個丫鬟進來,在朱麗的耳邊說了什麽,隨後朱麗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轉頭對老夫人說了些什麽話。
老夫人一聽,也是滿意的點點頭,隨後朱麗便道,“諸位,不如請隨我移步,前去聽聽小曲兒如何?”
這些夫人們平日裏,串門兒走家之餘,便是喜歡聽聽小曲兒打發時間,此刻一聽,哪裏有不應的?
紛紛應好,於是便又跟著朱麗一群人往早已搭好的戲台子而去了。
而永昌侯夫人落在最後,微微垂著頭,一副心神不寧的樣子,她的貼身奴婢妙言見狀,不由擔心道,“夫人,既然沒有見到,那不如我們便迴去吧?”
另一個丫鬟妙語也上前道,“是呀夫人,您看那忠伯侯夫人的樣子,真真兒是氣死人了,如果不是為了小姐的事兒,誰稀罕在他們這裏來呀?”說著,隨著朱麗的方向呸了一聲。
永昌侯夫人忙瞪了她一眼,“不可無禮!”又轉頭,看了一眼妙言,搖搖頭,道,“不行,我總覺得,我兒一定就在忠伯侯府,這麽多年了,我一定要把她帶迴去,如今她落在忠伯侯府裏,如果被忠伯侯府的人知曉了她是我永昌侯府的女兒,那可怎麽得了?”
妙言皺眉,“可是夫人……”不好說了。
妙語忙接道,“可是夫人,您連人都還沒見著呢,怎麽就知道小姐一定在這裏了?說不定……說不定,隻是那人用這消息蒙蔽您的呢?您何必在這裏受這種氣?”
豈料永昌侯夫人一聽這話,卻是更加堅定道,“就是因為我還沒見到人,所以更加不能放棄,十五年了!好不容易有點兒消息,我怎麽能放棄?在說了,那人的消息,絕對不會有假的。”言辭之間,對她自己口中所說的那人,很是信任。
妙言妙語聽罷,不由對視一眼,紛紛搖搖頭,又心疼自己主子,卻是不好在說什麽了。
………………
唱戲的地方選在了忠伯侯府的內院的一個大院子裏,場壩寬,搭建了一個大大的戲台子,然後還分出了兩方男女席位。
朱麗帶著一眾女眷做在女眷席方的同時,李文興和李誌便帶著太子和英王等一幹男人做到了男席位上。
男女席位之間,隔了三四塊兒大大的屏風,不過卻是可以透過屏風看見兩方的一些事兒。
等人做好了,老夫人點點頭,朱麗便吩咐人開唱。
第一出戲便是民間傳誦千古的《舞姬怨》,這出戲講的是一個揚名的ji女,愛上了一個窮苦的書生,她費盡千辛萬苦,供的書生十年苦讀,有朝一日,書生功成名就,卻拋棄了ji女。
ji女傷心欲絕之下,跑到皇城大鬧,卻聞之書生娶了當朝公主為妻。
ji女心生怨恨,在來年的春天宮中試選舞女之時,混進了宮中,最後在一場宴會之時,刺殺了負心漢的書生,而自己,卻和書生死在了一起。
戲台上,戲子咿咿呀呀的唱腔,將這段千古□□,一一的訴說而來,引得眾人不由隨之心情起落跌幅。
一出戲唱罷,眾人無不叫好。
第一幕戲落,卻在此時,一群身著紅衣的女子上了戲台,隨著音樂啟動,女子門開始揮舞著腰肢兒,令人眼花繚亂。
而這時,突然響起了一個女子的聲音,
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場景
就是遇見你
在茫茫人海中,靜靜凝望著你,陌生又熟悉
啊啊啊啊啊啊……
盡管唿吸著同一天空的氣息,卻無法擁抱到底
………………
不同於眾人所熟悉的音律,卻是帶著說不出的好聽,曲音婉轉,聲音更是時而空靈,時而低沉撩人心扉,歌詞也是,大膽,卻是美好的如同在眾人眼前展開了一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