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董明堂雙臂環抱交叉在胸前:“得再收點好東西才行。”
他們討論了半天生意經。白汐就在一旁發呆。昨晚,她正在查證玉璧背麵用黑色水筆寫的“475-198”編號是什麽意思。玉璧的靈鬱結成煞,被她的一把火燒光了,無法對話。要想查到它的真實身份,這個編號是唯一的線索。
但,這6個數字意味著什麽呢?
這時候,董明堂道:“噯,青花,明天哥哥帶你去古玩市場轉轉,順便去何叔叔的博物館看一看?”
博物館?!她“啪!”地站了起來。倒把周圍人嚇了一跳。顧不得解釋,衝進了辦公室。反鎖上門。她想起來了——許多博物館編號自己的館藏古董,就是郵編開頭三位+序號。這塊戰國古玉璧,是民國某個博物館的東西?!
那麽,475是什麽地方的郵編開頭?
上網查了查。她徹底愣住了——475000.開封市。
民國1945年之前,戰國穀紋血沁玉璧,譚秋子,煞氣,冤魂,開封博物館……隱隱約約,答案唿之欲出了:那兩節消失的火車皮。
錯不了,這玉璧就是當年在“六一九”文物走私大案中失蹤的開封館藏文物之一。她就說,為什麽譚秋子偏偏在河南淪陷的前半年找上門,為什麽又在即將運送文物去四川前與父親不告而別。這個老道士,果然有什麽秘密。
可惡,要是那時候她還是人形就好了。當一隻碗,出不了程璋家的門。所以也沒親眼去博物館的內部看過。
但,這老道士到底是和什麽人串通,暗算了父親,偷走了國寶呢?
第020章 祭拜
隔天,董明堂帶她去古玩市場淘寶。
淘就淘唄,三點就起床了。瞎折騰到四點出了門。路上連個鬼影子都沒有。但到了舊貨市場一看,隻見烏泱泱的一群人,擠在舊貨市場的門口。有用三輪車載著貨的攤主,有專門倒騰的買賣人,還有致力於“撿漏”的收藏愛好者。
這不,四點半,舊貨市場的大門一開,人群迅速湧入,擺攤的擺攤,淘貨的淘貨,市場一下子就沸騰起來。
白汐和董明堂就擠在人群裏。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什麽地方擺出一個攤位,人群“嘩啦!”一聲就擠上去。看對眼了,小販就地抬價。看不對眼,就一哄而散。還有人吆喝著:“康熙的青花!雍正的粉彩!前天剛出土的……”
董明堂是行家,自然眼光高點:“噯,青花你看那個,火燒做舊的古玉。那個,景德鎮的高仿哥窯,還有那個……咦?那個不錯。”
被董明堂評為“不錯”的是一隻清代的小葉紫檀多寶格方匣,邊角包銀。擺在東南角一隅的小店裏,店主拿這東西鎮門麵,可見東西之好。事實證明,這真東西比招財貓管用多了,不少人紛紛湧了上來。與那店老板討價還價。
“愛新覺羅·奕譞認識不?!道光的第七個兒子,光緒軍機大臣,這東西是他家出來的!”那店老板口氣不小:“壓在我這裏三十年啦!”
“吹牛,皇家的東西怎麽到了這裏?!”
“噯,別忘了我們這裏是什麽地方?!當年宣統皇帝從北京逃難去旅順,就在那邊東大門口留了三天。不少跟隨出宮的太監都趁那會兒逃了出來。我祖父就收留過一位毓慶宮的太監,人家知恩圖報。把這東西送給了我祖父!”
店老板五十多歲的人了。說起話來嗓門震天。
“東西是真的,”白汐小聲對董明堂道:“包漿到得了年份,小葉紫檀也是真材實料。”
“對,這麽大,很難得。”董明堂連連點頭:“小葉紫檀長得慢,七十年才成材。這個起碼是上百年的小葉紫檀。”
但她明白:“隻怕開價太高。”
不過董明堂鐵了心今天要挖點好東西拿迴大興行拍賣。所以帶著十二分笑意,湊上去套熱乎了。說老人家呀,不把東西賣了換個幾十萬花花嘛。古董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走。還是古人說得對,人生及時須行樂,漫叫花下數風流嘛。
店主:“走走走,這都什麽年代了,你酸不酸?!”董明堂腆著臉皮就是不走,店主火了:“你三院跑出來的吧?!”要說是一院二院還好,偏偏a市的三院是精神病醫院。結果董明堂立即變了畫風:“丫的你擺這裏還不怕賊偷啊?!”
大概是文雅之地,從未見過如此個性的漢子,好多人看熱鬧似的圍了上來。白汐捂臉,這人不是她哥,她才沒有這麽愚蠢的哥哥。約莫磨蹭了半個鍾頭,那老頭大概有點不耐煩:“一百萬保底價,我就拿去你們拍賣行賣!”
一百萬?!搶劫呢這是!雖然小葉紫檀貴重,這箱子品相也十分正。但行業價八十萬就差不多了。除非找到願意挨宰的主兒。
“不行不行!”董明堂不幹了:“一百萬,就是吆喝十年也賣不出去。”
“呦,這麽好的多寶格方匣,一百萬都賣不出去呀?你們大興行還真是隻能賣賣抵擋的東西!”說這話的是忽然從人群中站出來的一小妞。亞麻色大波浪卷發,戴著一副墨鏡。摘下眼鏡,周圍圍上來四個保鏢護著她。
白汐一眼認出來了:踏馬這不是上個月來大興行砸場子的文竹雅嗎?!董明堂也認出來了,但好男不跟女鬥。隻把這文竹雅當做空氣。不過文竹雅卻不願當空氣。大手一揮,立即用一百萬把這隻紫檀多寶格方匣買走了。
臨走前還道:“大興沒這個經濟實力,就別在a市古玩市場蹦躂了。”
“嗬,這話有意思。我走我的陽關道,你走你的獨木橋。大興行什麽時候要你文天行來管了?!”
“那你可別後悔說這話。”
董明堂切了一聲。根本沒把文竹雅的話放在心上。這時候陸恆打了一個電話過來,說有個剛從意大利歸國的華僑送了一隻品相不錯的青花執壺來公司轉手。東西很開門,在英國有過成交記錄。而董明堂頓時像打了雞血似的,給了她一張商行卡,就自己先迴去了。
卡一劃。三萬塊錢。大概是董明堂量她膽子小。就算真的能撿漏,三萬塊錢也夠花了。
但白汐的打算和他不一樣。
這麽大的古玩市場,十幾萬件老貨物。別人撿漏,挨個挨個攤位看,一個假的釉裏紅斷半天也不識貨。她呢,隻需要稍微感覺一下周圍的靈氣,就知道什麽地方有好東西了。但,現在的古董商也不是瞎子。大多數知道寶貝好,坐地起價也高。
不過這也沒關係,她還有生財的法子。
她逛了一圈下來。先看中了古玩市場南邊的一個佛像蓮花底。這東西已經被店家展出三年了,也沒人問津。終於遇到一個有興趣來買的,稍稍砍價,就用兩千元拿下了。然後,她又跑了半個圈子。在另一家用兩萬八千買到了一座沒底的白度母坐像。雖然是清中期的東西,鎏金的金色也跑了一半了。但它們是完整的一對。
沒錯,蓮花底和白度母是原裝佛像和蓮花座。但在浩淼的古玩市場中。誰會把天南地北殘缺的一對東西聯係起來呢?
隻有她能。
“哎,那時候破四舊。老主人不忍心把我塞到火炕裏化了。就把我一分二,佛像藏在床板夾層裏。蓮花底黏在八仙桌底下。結果老主人去世了之後,家產都被兒子們賣了,兩個收破爛的分別把床板和八仙桌收走了……”
她一邊走迴頭路,一邊聽佛像嘮叨。出了舊貨市場,就是西安大街了。等車的時候,一隊撒白紙的道士走過去。旁人有人議論紛紛。
“哎,那個三清觀的李道長死得慘呐,什麽煤氣中毒。中毒個屁!七個大活人,一下子沒了……”
“可不是嘛,現在離李道長賓天正好七七十九天,城裏頭的幾個道觀又合夥給他們撒錢送行了。看起來,是真的冤呐……”
對了,今天是“三清觀”慘案發生的第四十九天。道家煉丹拜鬥,七七四十九日為一個階段。延伸到喪葬上麵,就是離人過世49天再做一次法事。想來,現在三清觀裏麵應該設了靈堂。不如去祭拜一下李道長他們。
於是把白度母擱在包包裏。打車去了三清觀。道觀外白紙紛飛,全市有點名聲的道士都過來了。白汐擠了半天,才進去點了一炷香。擱了香,準備走了。忽然有人在她的香旁邊也立了一炷香。
順著香看上去。她看到了謝文湛。似乎白了點,瘦了點。但,與她無關。
“董青花。”
她沒迴答,拿起包就踏出了靈堂。但門口前來進香的香主太多,她逆著人潮擠不出去。左邊看到一個雜草叢生的小院子。就走了進去,不幸這是一條死路。謝文湛追了上來。她沒有迴頭看他:“你想幹什麽?”
“有件事想跟你談一談,你不必避我如蛇蠍。”謝文湛走了過來。
她覺得他似乎有點變了。說話不溫柔了,有一些少爺矜持穩重的氣質了。嗬,或許這才是謝大少的真麵目吧:“我不想跟你談。”
“一點也不想跟我談?”
“那當然,我才沒興趣和一個算計我的人多說一句話。”
“你先別急著走,有件事我想問問你,”男人似乎無奈一笑。也沒等她說個好或壞,就先自己開口了:“董青花,假如把一汪清水投進黃河裏。再過濾撈起來裝在瓶子裏,那這水是黃河水,還是本來的那一汪清水?”
“什麽?!”
她一時間沒明白。明白過來卻是徹底懵了。完了,她忘記了,玉璧的煞氣既然完全吸收了謝文湛的陽氣,那麽就等於他的靈魂和那些冤魂雜糅過了。即使還能提煉出來,但是從靈魂角度來說,並不算是原來那個人了。
從黃河裏撈出來的清水,就是黃河本身。所以,麵前的謝文湛,其實不是原本的謝文湛,而是戰國玉璧靈本身的一小部分——吸收了謝文湛靈魂的那一小部分。
但……略不甘心地伸出手,慢慢用靈力試探麵前這個人——“茲!”一聲收了迴來——沒錯,他的靈魂有金石的質地。
“你——”有點無語。但謝文湛卻是苦笑道:“所以,我看的見你的真麵目,你是人,也是陶瓷。但我卻變成了一個妖怪。不學自會了寧波話,閩南語,客家話。還裝了幾百個對付革。命。軍的暗殺計劃……”
他歎息一聲:“更重要的是,我能感受到一些物品若有若無的生命力。記憶中混雜了許多不同人的人生,他們都慘死在一節火車上。”
白汐放下了包,覺得有必要談談了。
第021章 合作
謝文湛前來是要她幫他,將那些蕪雜的記憶從靈魂中抹去。他認為自己是個普通人,並不希望自己變得如此非人類。希望擺脫那些不屬於自己的記憶。
看來,這廝根本沒意識到,其實他的靈魂根本就不是人了。
白汐不為所動:“謝先生,救人者自救。我對你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你想要從我這邊得到好處。也得拿出你的誠意來。”
“你想知道什麽?”
“把那火車上的事情,告訴我。”
“那你可否告訴我,你到底是什麽人,為什麽對那節火車感興趣?”
“這個你不用知道,”她伸出手,指尖飄過一片落葉。但火星燃起。將落葉燒成了灰燼:“謝文湛,你得明白你的命是我救的,所以你沒資格在我麵前討價還價。”
他似乎忘了這一點,此時此刻被提醒了。有點恍然,但也付之一笑:“你說的對,有些事情我不該多問,畢竟你不信任我。”
“知道就好。”
謝文湛就說了,口吻有點像是講故事。沒辦法,他的口才太好,和說書先生似的。故事呢,從他醒來後的第一晚開始,他夢見自己成了一個珠寶商人。坐上了開封去四川的火車。那時候,汽笛聲轟鳴,車輪子嘎吱嘎吱地響。有人送來一封報紙,說盟軍登陸諾曼底發動對法西斯的決戰。美軍也在太平洋戰場對日本施壓……
那是1944年六月十九日。諾曼底登陸第十三天,抗日戰爭第七年。那一天,芒種剛過,天色空濛,似乎要下點小雨。
鄭州被日軍占領後,切斷了開封和洛陽之間的聯係。河南全境淪陷就在旦夕之間。許多有錢的人家,開始將財產轉移到南方。
珠寶商花了大價錢,才坐上了這輛火車——這本來不是民用的火車。而是公家的運輸車。但這種時候,公私有什麽區別。人為了活命,不惜付出任何代價搞到一張背井離鄉的車票。而公家也為了牟利,把五節車皮,三節裝上了座椅,成了客車。
當日和他一起上車的,有上百名官兵和一百多名乘客。官兵自然坐在前麵,他和另外的乘客擠在最後一節車廂內。
坐火車無聊,商人就偷偷從公文包裏拿出著名影星阮玲玉的影集。如癡如醉地欣賞著佳人哀怨中帶著點魅惑的媚態……忽然,車停了。接著“怦!——”接著一聲“怦!——”人群開始慌亂起來。但是火車依舊駛向前方……
一陣槍林彈雨過後。除了他之外,其餘的人全部死了。蒙著麵的劊子手們把滿地的屍首都集中到車後方去。又把後車廂的東西給搬了出來。大概因為就要出河南了,他們搬運的很倉促。連一個麻袋破了,掉出來一塊戰國玉璧落在屍體上都不知道。
但那個珠寶商還有一口氣在。但子彈擊中了肺葉。他也差不多要死了。看到那玉璧落在身邊,就使出最後一點力氣,翻身壓住了玉璧——隻要留下證據在。不怕這群劊子手不被捉拿歸案!
他還看清楚了,殺人的一共有十個人。這十個人全部聽從車頭包廂裏的人的命令。但隔著一層門板,他無法看到那包廂裏有什麽人。
搬運完了貨物。這群劊子手向包廂裏坐著的人請示了下,聽到一句“都處理掉。”接著,這群人斷了兩節車廂之間的聯係……把最後一節車廂拋到了鐵軌上……咽氣之前,他看到一個老道士打開車廂,一聲不吭帶著四個弟子為他們收斂。
有人開口問了一句:“師傅,埋在哪裏?”
然後記憶就中斷了。之後每天,他都會夢到自己變成不同的人,登上這一列火車。經曆那恐怖而血腥的一段旅程……無數的知識,感情,搪塞在胸膛之中。豐滿得幾乎要爆炸了。若他不是謝文湛,大概會變成三院裏的一個瘋子。
聽完了後,白汐久久沒有言語。錯不了,這該是六一九走私文案大案的案發現場。隻可惜,無論是那十個劊子手,還是包廂裏的神秘人。全部不知曉真麵目。但,這個故事也給她新的啟發:之前以為譚秋子是主謀。但是這樣看來,其實他隻是個負責收屍的同謀。如果要從譚秋子身上開始調查此案,就要借用謝文湛的力量。
想到這裏,不禁抬頭打量這個男子——咳咳,從她的角度上來看。不得不佩服謝文湛的心智強大。玉璧之靈中雜糅了無數的冤魂。結果附到了人的身上……她知道,這是多麽可怕的事情。但是謝文湛,始終保持著理智……
這個男子。每一處都顯示著人類進化到如今,最優秀的那一麵。他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克製力。以及對自我存在強烈的認同感。
但,她能做的就是告訴他真相:“謝先生,你夢到的是七十年前的六一九走私文物大案。也就是你們常說的程璋叛國案的現場。”
接著,她把開封博物館遺落了這枚戰國玉璧的事情告訴了他。謝文湛的噩夢,其實就是來源於當年那走私案中無辜的死者的冤魂不得昭雪。玉有靈性,直通人心。吸之為煞,附之為魔。這玉璧還在持續害著謝文湛。不死不休。
謝文湛很快領悟了:“這麽說來,隻有查明了當年走私案的真相,這些冤魂才會消停?”
“不錯。”
說完了,她背起包走了:“你把譚家,以及當初譚秋子手下幾個弟子的資料先迴去查清楚。還有,我猜他們既然給人辦這等陰損的差事,肯定要收不少好處費。不如查一查這些人家過的可否富裕,錢的來源是否不清不楚。”
然後她就踏出了三清觀。
他們討論了半天生意經。白汐就在一旁發呆。昨晚,她正在查證玉璧背麵用黑色水筆寫的“475-198”編號是什麽意思。玉璧的靈鬱結成煞,被她的一把火燒光了,無法對話。要想查到它的真實身份,這個編號是唯一的線索。
但,這6個數字意味著什麽呢?
這時候,董明堂道:“噯,青花,明天哥哥帶你去古玩市場轉轉,順便去何叔叔的博物館看一看?”
博物館?!她“啪!”地站了起來。倒把周圍人嚇了一跳。顧不得解釋,衝進了辦公室。反鎖上門。她想起來了——許多博物館編號自己的館藏古董,就是郵編開頭三位+序號。這塊戰國古玉璧,是民國某個博物館的東西?!
那麽,475是什麽地方的郵編開頭?
上網查了查。她徹底愣住了——475000.開封市。
民國1945年之前,戰國穀紋血沁玉璧,譚秋子,煞氣,冤魂,開封博物館……隱隱約約,答案唿之欲出了:那兩節消失的火車皮。
錯不了,這玉璧就是當年在“六一九”文物走私大案中失蹤的開封館藏文物之一。她就說,為什麽譚秋子偏偏在河南淪陷的前半年找上門,為什麽又在即將運送文物去四川前與父親不告而別。這個老道士,果然有什麽秘密。
可惡,要是那時候她還是人形就好了。當一隻碗,出不了程璋家的門。所以也沒親眼去博物館的內部看過。
但,這老道士到底是和什麽人串通,暗算了父親,偷走了國寶呢?
第020章 祭拜
隔天,董明堂帶她去古玩市場淘寶。
淘就淘唄,三點就起床了。瞎折騰到四點出了門。路上連個鬼影子都沒有。但到了舊貨市場一看,隻見烏泱泱的一群人,擠在舊貨市場的門口。有用三輪車載著貨的攤主,有專門倒騰的買賣人,還有致力於“撿漏”的收藏愛好者。
這不,四點半,舊貨市場的大門一開,人群迅速湧入,擺攤的擺攤,淘貨的淘貨,市場一下子就沸騰起來。
白汐和董明堂就擠在人群裏。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什麽地方擺出一個攤位,人群“嘩啦!”一聲就擠上去。看對眼了,小販就地抬價。看不對眼,就一哄而散。還有人吆喝著:“康熙的青花!雍正的粉彩!前天剛出土的……”
董明堂是行家,自然眼光高點:“噯,青花你看那個,火燒做舊的古玉。那個,景德鎮的高仿哥窯,還有那個……咦?那個不錯。”
被董明堂評為“不錯”的是一隻清代的小葉紫檀多寶格方匣,邊角包銀。擺在東南角一隅的小店裏,店主拿這東西鎮門麵,可見東西之好。事實證明,這真東西比招財貓管用多了,不少人紛紛湧了上來。與那店老板討價還價。
“愛新覺羅·奕譞認識不?!道光的第七個兒子,光緒軍機大臣,這東西是他家出來的!”那店老板口氣不小:“壓在我這裏三十年啦!”
“吹牛,皇家的東西怎麽到了這裏?!”
“噯,別忘了我們這裏是什麽地方?!當年宣統皇帝從北京逃難去旅順,就在那邊東大門口留了三天。不少跟隨出宮的太監都趁那會兒逃了出來。我祖父就收留過一位毓慶宮的太監,人家知恩圖報。把這東西送給了我祖父!”
店老板五十多歲的人了。說起話來嗓門震天。
“東西是真的,”白汐小聲對董明堂道:“包漿到得了年份,小葉紫檀也是真材實料。”
“對,這麽大,很難得。”董明堂連連點頭:“小葉紫檀長得慢,七十年才成材。這個起碼是上百年的小葉紫檀。”
但她明白:“隻怕開價太高。”
不過董明堂鐵了心今天要挖點好東西拿迴大興行拍賣。所以帶著十二分笑意,湊上去套熱乎了。說老人家呀,不把東西賣了換個幾十萬花花嘛。古董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走。還是古人說得對,人生及時須行樂,漫叫花下數風流嘛。
店主:“走走走,這都什麽年代了,你酸不酸?!”董明堂腆著臉皮就是不走,店主火了:“你三院跑出來的吧?!”要說是一院二院還好,偏偏a市的三院是精神病醫院。結果董明堂立即變了畫風:“丫的你擺這裏還不怕賊偷啊?!”
大概是文雅之地,從未見過如此個性的漢子,好多人看熱鬧似的圍了上來。白汐捂臉,這人不是她哥,她才沒有這麽愚蠢的哥哥。約莫磨蹭了半個鍾頭,那老頭大概有點不耐煩:“一百萬保底價,我就拿去你們拍賣行賣!”
一百萬?!搶劫呢這是!雖然小葉紫檀貴重,這箱子品相也十分正。但行業價八十萬就差不多了。除非找到願意挨宰的主兒。
“不行不行!”董明堂不幹了:“一百萬,就是吆喝十年也賣不出去。”
“呦,這麽好的多寶格方匣,一百萬都賣不出去呀?你們大興行還真是隻能賣賣抵擋的東西!”說這話的是忽然從人群中站出來的一小妞。亞麻色大波浪卷發,戴著一副墨鏡。摘下眼鏡,周圍圍上來四個保鏢護著她。
白汐一眼認出來了:踏馬這不是上個月來大興行砸場子的文竹雅嗎?!董明堂也認出來了,但好男不跟女鬥。隻把這文竹雅當做空氣。不過文竹雅卻不願當空氣。大手一揮,立即用一百萬把這隻紫檀多寶格方匣買走了。
臨走前還道:“大興沒這個經濟實力,就別在a市古玩市場蹦躂了。”
“嗬,這話有意思。我走我的陽關道,你走你的獨木橋。大興行什麽時候要你文天行來管了?!”
“那你可別後悔說這話。”
董明堂切了一聲。根本沒把文竹雅的話放在心上。這時候陸恆打了一個電話過來,說有個剛從意大利歸國的華僑送了一隻品相不錯的青花執壺來公司轉手。東西很開門,在英國有過成交記錄。而董明堂頓時像打了雞血似的,給了她一張商行卡,就自己先迴去了。
卡一劃。三萬塊錢。大概是董明堂量她膽子小。就算真的能撿漏,三萬塊錢也夠花了。
但白汐的打算和他不一樣。
這麽大的古玩市場,十幾萬件老貨物。別人撿漏,挨個挨個攤位看,一個假的釉裏紅斷半天也不識貨。她呢,隻需要稍微感覺一下周圍的靈氣,就知道什麽地方有好東西了。但,現在的古董商也不是瞎子。大多數知道寶貝好,坐地起價也高。
不過這也沒關係,她還有生財的法子。
她逛了一圈下來。先看中了古玩市場南邊的一個佛像蓮花底。這東西已經被店家展出三年了,也沒人問津。終於遇到一個有興趣來買的,稍稍砍價,就用兩千元拿下了。然後,她又跑了半個圈子。在另一家用兩萬八千買到了一座沒底的白度母坐像。雖然是清中期的東西,鎏金的金色也跑了一半了。但它們是完整的一對。
沒錯,蓮花底和白度母是原裝佛像和蓮花座。但在浩淼的古玩市場中。誰會把天南地北殘缺的一對東西聯係起來呢?
隻有她能。
“哎,那時候破四舊。老主人不忍心把我塞到火炕裏化了。就把我一分二,佛像藏在床板夾層裏。蓮花底黏在八仙桌底下。結果老主人去世了之後,家產都被兒子們賣了,兩個收破爛的分別把床板和八仙桌收走了……”
她一邊走迴頭路,一邊聽佛像嘮叨。出了舊貨市場,就是西安大街了。等車的時候,一隊撒白紙的道士走過去。旁人有人議論紛紛。
“哎,那個三清觀的李道長死得慘呐,什麽煤氣中毒。中毒個屁!七個大活人,一下子沒了……”
“可不是嘛,現在離李道長賓天正好七七十九天,城裏頭的幾個道觀又合夥給他們撒錢送行了。看起來,是真的冤呐……”
對了,今天是“三清觀”慘案發生的第四十九天。道家煉丹拜鬥,七七四十九日為一個階段。延伸到喪葬上麵,就是離人過世49天再做一次法事。想來,現在三清觀裏麵應該設了靈堂。不如去祭拜一下李道長他們。
於是把白度母擱在包包裏。打車去了三清觀。道觀外白紙紛飛,全市有點名聲的道士都過來了。白汐擠了半天,才進去點了一炷香。擱了香,準備走了。忽然有人在她的香旁邊也立了一炷香。
順著香看上去。她看到了謝文湛。似乎白了點,瘦了點。但,與她無關。
“董青花。”
她沒迴答,拿起包就踏出了靈堂。但門口前來進香的香主太多,她逆著人潮擠不出去。左邊看到一個雜草叢生的小院子。就走了進去,不幸這是一條死路。謝文湛追了上來。她沒有迴頭看他:“你想幹什麽?”
“有件事想跟你談一談,你不必避我如蛇蠍。”謝文湛走了過來。
她覺得他似乎有點變了。說話不溫柔了,有一些少爺矜持穩重的氣質了。嗬,或許這才是謝大少的真麵目吧:“我不想跟你談。”
“一點也不想跟我談?”
“那當然,我才沒興趣和一個算計我的人多說一句話。”
“你先別急著走,有件事我想問問你,”男人似乎無奈一笑。也沒等她說個好或壞,就先自己開口了:“董青花,假如把一汪清水投進黃河裏。再過濾撈起來裝在瓶子裏,那這水是黃河水,還是本來的那一汪清水?”
“什麽?!”
她一時間沒明白。明白過來卻是徹底懵了。完了,她忘記了,玉璧的煞氣既然完全吸收了謝文湛的陽氣,那麽就等於他的靈魂和那些冤魂雜糅過了。即使還能提煉出來,但是從靈魂角度來說,並不算是原來那個人了。
從黃河裏撈出來的清水,就是黃河本身。所以,麵前的謝文湛,其實不是原本的謝文湛,而是戰國玉璧靈本身的一小部分——吸收了謝文湛靈魂的那一小部分。
但……略不甘心地伸出手,慢慢用靈力試探麵前這個人——“茲!”一聲收了迴來——沒錯,他的靈魂有金石的質地。
“你——”有點無語。但謝文湛卻是苦笑道:“所以,我看的見你的真麵目,你是人,也是陶瓷。但我卻變成了一個妖怪。不學自會了寧波話,閩南語,客家話。還裝了幾百個對付革。命。軍的暗殺計劃……”
他歎息一聲:“更重要的是,我能感受到一些物品若有若無的生命力。記憶中混雜了許多不同人的人生,他們都慘死在一節火車上。”
白汐放下了包,覺得有必要談談了。
第021章 合作
謝文湛前來是要她幫他,將那些蕪雜的記憶從靈魂中抹去。他認為自己是個普通人,並不希望自己變得如此非人類。希望擺脫那些不屬於自己的記憶。
看來,這廝根本沒意識到,其實他的靈魂根本就不是人了。
白汐不為所動:“謝先生,救人者自救。我對你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你想要從我這邊得到好處。也得拿出你的誠意來。”
“你想知道什麽?”
“把那火車上的事情,告訴我。”
“那你可否告訴我,你到底是什麽人,為什麽對那節火車感興趣?”
“這個你不用知道,”她伸出手,指尖飄過一片落葉。但火星燃起。將落葉燒成了灰燼:“謝文湛,你得明白你的命是我救的,所以你沒資格在我麵前討價還價。”
他似乎忘了這一點,此時此刻被提醒了。有點恍然,但也付之一笑:“你說的對,有些事情我不該多問,畢竟你不信任我。”
“知道就好。”
謝文湛就說了,口吻有點像是講故事。沒辦法,他的口才太好,和說書先生似的。故事呢,從他醒來後的第一晚開始,他夢見自己成了一個珠寶商人。坐上了開封去四川的火車。那時候,汽笛聲轟鳴,車輪子嘎吱嘎吱地響。有人送來一封報紙,說盟軍登陸諾曼底發動對法西斯的決戰。美軍也在太平洋戰場對日本施壓……
那是1944年六月十九日。諾曼底登陸第十三天,抗日戰爭第七年。那一天,芒種剛過,天色空濛,似乎要下點小雨。
鄭州被日軍占領後,切斷了開封和洛陽之間的聯係。河南全境淪陷就在旦夕之間。許多有錢的人家,開始將財產轉移到南方。
珠寶商花了大價錢,才坐上了這輛火車——這本來不是民用的火車。而是公家的運輸車。但這種時候,公私有什麽區別。人為了活命,不惜付出任何代價搞到一張背井離鄉的車票。而公家也為了牟利,把五節車皮,三節裝上了座椅,成了客車。
當日和他一起上車的,有上百名官兵和一百多名乘客。官兵自然坐在前麵,他和另外的乘客擠在最後一節車廂內。
坐火車無聊,商人就偷偷從公文包裏拿出著名影星阮玲玉的影集。如癡如醉地欣賞著佳人哀怨中帶著點魅惑的媚態……忽然,車停了。接著“怦!——”接著一聲“怦!——”人群開始慌亂起來。但是火車依舊駛向前方……
一陣槍林彈雨過後。除了他之外,其餘的人全部死了。蒙著麵的劊子手們把滿地的屍首都集中到車後方去。又把後車廂的東西給搬了出來。大概因為就要出河南了,他們搬運的很倉促。連一個麻袋破了,掉出來一塊戰國玉璧落在屍體上都不知道。
但那個珠寶商還有一口氣在。但子彈擊中了肺葉。他也差不多要死了。看到那玉璧落在身邊,就使出最後一點力氣,翻身壓住了玉璧——隻要留下證據在。不怕這群劊子手不被捉拿歸案!
他還看清楚了,殺人的一共有十個人。這十個人全部聽從車頭包廂裏的人的命令。但隔著一層門板,他無法看到那包廂裏有什麽人。
搬運完了貨物。這群劊子手向包廂裏坐著的人請示了下,聽到一句“都處理掉。”接著,這群人斷了兩節車廂之間的聯係……把最後一節車廂拋到了鐵軌上……咽氣之前,他看到一個老道士打開車廂,一聲不吭帶著四個弟子為他們收斂。
有人開口問了一句:“師傅,埋在哪裏?”
然後記憶就中斷了。之後每天,他都會夢到自己變成不同的人,登上這一列火車。經曆那恐怖而血腥的一段旅程……無數的知識,感情,搪塞在胸膛之中。豐滿得幾乎要爆炸了。若他不是謝文湛,大概會變成三院裏的一個瘋子。
聽完了後,白汐久久沒有言語。錯不了,這該是六一九走私文案大案的案發現場。隻可惜,無論是那十個劊子手,還是包廂裏的神秘人。全部不知曉真麵目。但,這個故事也給她新的啟發:之前以為譚秋子是主謀。但是這樣看來,其實他隻是個負責收屍的同謀。如果要從譚秋子身上開始調查此案,就要借用謝文湛的力量。
想到這裏,不禁抬頭打量這個男子——咳咳,從她的角度上來看。不得不佩服謝文湛的心智強大。玉璧之靈中雜糅了無數的冤魂。結果附到了人的身上……她知道,這是多麽可怕的事情。但是謝文湛,始終保持著理智……
這個男子。每一處都顯示著人類進化到如今,最優秀的那一麵。他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克製力。以及對自我存在強烈的認同感。
但,她能做的就是告訴他真相:“謝先生,你夢到的是七十年前的六一九走私文物大案。也就是你們常說的程璋叛國案的現場。”
接著,她把開封博物館遺落了這枚戰國玉璧的事情告訴了他。謝文湛的噩夢,其實就是來源於當年那走私案中無辜的死者的冤魂不得昭雪。玉有靈性,直通人心。吸之為煞,附之為魔。這玉璧還在持續害著謝文湛。不死不休。
謝文湛很快領悟了:“這麽說來,隻有查明了當年走私案的真相,這些冤魂才會消停?”
“不錯。”
說完了,她背起包走了:“你把譚家,以及當初譚秋子手下幾個弟子的資料先迴去查清楚。還有,我猜他們既然給人辦這等陰損的差事,肯定要收不少好處費。不如查一查這些人家過的可否富裕,錢的來源是否不清不楚。”
然後她就踏出了三清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