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
神醫棄婦(悠閑棄婦) 作者:竹子花千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
白少夫人想了想,“我帶你去吧。”
秦錦然從院子裏出來,此時就注意到白府的布局,進入到白家老爺的樓裏的時候,感覺就越發強烈,這裏儼然是小型的演武場,紅木支架上斑駁了漆,擱置著的是讓人生寒的刀劍流星錘之物,白少夫人注意到了秦錦然的視線,就說道:“這是老爺子用的,年輕的時候素來喜歡舞刀弄槍。”
堪堪走到了門口,就聽到了裏麵的聲音,“不用看病!我說了,就是有些咳嗽,過兩天就好了。”
一個嗓門很大的聲音響起,還帶著沙啞,說完之後就是撕心裂肺的咳嗽聲,這應當就是白家老爺了。
見到了白老爺之後,白少夫人就對著公公行禮,“大夫在哪裏?”白老爺不耐煩地說,“都說了沒事,我沒病,沒病看什麽大夫?”白老爺的眼角處有一道舊傷,半寸大的口子,這讓原本就粗獷的麵部顯得更是帶上了野氣,他這個樣子出門,恐怕小兒見到都會夜啼。
“什麽,是給兒媳婦看病的?”白老爺身邊的仆人對老爺又說了幾句,那白老爺看著秦錦然的目光就有些詫異,“還是個娘們?!”
“老爺。”旁邊的仆人驚唿出聲,就連少夫人的神色也是尷尬,“薑大夫。”
白老爺似乎知道了自己剛剛脫口而出的話很是不妥,清了清嗓子,也從凳子上站起來,慎重對秦錦然行禮,“你就是給峰兒看病的大夫?我失禮了,實在是想不到是個女大夫。”
見到了如此大禮,原本的一絲火氣也褪下了,“少夫人讓我給您看病。”
“那就看吧,隻是舊疾,難受了就會咳嗽。以前在戰場上,胸口中了一箭。”
秦錦然給白老爺摸脈,這病症確實是因為舊病而起,之前那一箭,傷了左肺肺葉,換季時候著了涼,現在生了肺炎,秦錦然要給白老爺開藥,他的麵色就十分難看,“我真的沒事,老毛病了,每年都是這樣的,過一陣就好了。”
秦錦然並不反駁,“白老爺,您跟著我深深唿吸。”
深深唿入時候,白老爺便覺得胸腔如同撕裂一般難受,等到吸飽了氣吐出的時候,就是撕心裂肺的咳嗽,咳嗽的胸口越發疼痛了。
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白老爺就說道:“薑大夫,開藥吧。”
☆、第90章 9.0
錢塘最大的春和堂的馬大夫曾經說過,至死不縫針。
這件事情半個錢塘鎮的人都知道。蓋因曾經有人在街上鬥毆,被匕首劃開了肚子,肚子裏的腸子都露出來了,有人送到了馬大夫那裏,馬大夫搖搖頭,表示是無能為力。
連馬大夫都不肯看的病,其他的大夫更是不肯看病。
那一人就哀嚎著,從痛苦的嚎叫,到哀嚎,最後人也發燒了起來,還沒有死的時候身體就臭了起來。那一戶的家屬把人的屍體抬到了春和堂門口鬧事,最後衙門把那一家人壓到了衙門的堂中打了板子,這件事情才叫罷了。這事情過去了已經有七八年的時間,不過大街小巷很少有外人來,這些本地人多還記得當年的事情,也知道馬大夫的話,他是不在人身上動針的。
所以,錢塘的大夫也都是和馬大夫一樣,不在人身上動針,誰知道今天就有一個大夫,動了針,關鍵還動了兩處,趙娘子臉上的疤痕不少人都是親眼見到的,就是這樣一個薑大夫動了針,還把人救活了。
唿唿啦啦,這消息就如同長了翅膀一樣飛入到了大街小巷,也飛入到了春和堂之中。
原本馬大夫正在給人看診,聽到了後麵排隊人口中的消息,猛地站起,“你剛剛說的是女大夫給人縫針,人已經醒過來了?”
“當然是真的,我兒媳婦就是在春來大街上那個巷子裏頭住著,今個兒早晨還看到趙小娘子了,小娘子的麵皮上縫的像是一根蜈蚣臥著,麵皮還腫著呢。”口裏得意洋洋地說著,仿佛是自己親見著一般。
馬大夫有些坐不住了,道了一聲歉,自個兒打簾子到了內間。
剩下春和堂來看診的人也問起了知情人,這是上午新發生的事情,很多人還不知曉,就仔細來打聽,於是就知道了春來大街上的迴春堂。
“不會啊,迴春堂是一個很小的藥鋪,我是見過的。”
“這就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這薑大夫肯定是有真手藝的。”
“既然有真手藝,你怎麽不去啊?”
“我這是在馬大夫這裏看慣了,一事不煩二主,馬大夫能夠治好,去勞累別人幹什麽?”
“你說,那趙小娘子既然傷在了肚皮上,豈不是給那個薑大夫看光了……”
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人擂了一拳,“都是要死的人了,還在乎看不看光的問題?那可是大夫,你滿腦子裏頭裝得莫不是豆腐?”
“好好說就行啊,幹嘛打人啊。”
“這薑大夫給人看也是天經地義了,那可是為女大夫呢!”
女大夫一出,眾人皆是嘩然,此時的春和堂有些肖似上午的迴春堂,隻不過這裏圍簇的都是男子,上午圍簇的都是女子,無論男女,都是如出一轍的吵鬧。
“蘭兒?”馬大夫走到了內間,就到了藥室。
馬若蘭正在內間裏,和丈夫一道搓蜜丸,小夫妻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勞作,和和美·美的,冷不丁聽到了爹爹的聲音,馬若蘭抬起頭,“爹怎麽了?”
“你上次不是說趙小娘子發熱,還高燒,失禁和抽搐,可有此事?”
馬若蘭點點頭,“是啊。”
馬大夫的神色流露出不愉,“你既然不是親眼所見,又何必迴來哄我說是親眼所見?”
馬若蘭站起身子,“爹爹,我有什麽理由騙你?那一日是我親眼所見,甚至高熱突厥的時候,是我伸手掐的小娘子的人中,怎麽了?今個兒怎麽想到問這件事情,莫不是那個趙家的小娘子已經去了?”
“她醒了。”馬大夫的目光灼灼,“她醒過來了。”
“什麽?”馬若蘭也有一瞬間的失神。
馬大夫此時滿腦子都是秦錦然如何治了趙娘子的事情,“我去迴春堂看看。”
“爹爹,你等一下,”馬若蘭把手浸入到了清水裏,洗去了手上的藥,又用帕子擦擦手,“我現在就和你一道去。”
知道了迴春堂的事情,馬大夫無心給人看診,眾人在堂中七七八八的討論都已經知道了這縫合之術是馬大夫沒有掌握的,現在就要去迴春堂和薑大夫討論,有好事者甚至想要過去看看,剩餘的旁的人,則是換了旁的大夫看診。
馬大夫和馬若蘭到了迴春堂的時候,秦錦然在白家也吃過了飯,也不去藥鋪,就直接迴到了院子裏。現在來迴春堂登門的都是些好事者,並沒有真正生病的人,隻留著薑夢在藥鋪裏頭應付,若是真有人來求診,就領到院子裏就是。
迴到院子裏的時候,團團已經吃過了牛乳,放在搖籃裏,躺在床上,懷裏抓著的是紅色小馬,聽到了動靜,就發出了嗚嗚的聲音,丟開了手裏的玩具,兩隻手在空中捏抓,而兩隻肉唿唿的小腳也是有力的蹬著。
秦錦然把孩子從搖籃裏抱了出來,讓寶寶的背靠在自己的身上,一隻手固定這寶寶的軀幹,不讓他掉下去,另一隻手抓住了撥浪鼓,並不把鼓聲敲得太大,隻是微微轉動,發出了一聲又一聲沉悶的咚聲。撥浪鼓左右轉著,就見著團團的小腦袋也跟著撥浪鼓轉動,這個時候正是鍛煉孩子的眼耳手的協調能力。
秦錦然逗了一會兒,在看到他快要不耐煩的手,把撥浪鼓塞到他的手中,撥浪鼓在團團的手裏發出了咚的一聲響,團團就咯咯笑著,把撥浪鼓往床上碰撞,偶爾紅木小粒碰撞到了鼓麵上,發出了咚的聲響,每當孩子弄出了聲響,就會露出笑容。孩子是最沒有耐性的,事實上團團的耐性據秦錦然觀察已經算是好的,等到團團手裏的撥浪鼓脫手而出,她就拿起了撥浪鼓,換成了木質小牛。
孩子最喜歡的是亮色的玩具,秦錦然就多用黃花梨木或者是紅木、綠檀和紫檀,做成各式的玩具,其內掏空,塞入了金屬的鈴鐺,拿在手裏搖動就會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加上色彩絢麗,團團很是喜歡。團團玩過了兩三個玩具,他就伸手打了一個哈欠。
秦錦然小憩之後醒來,團團還在酣睡。秦錦然看著他睡覺的時候,小口微張,唇邊還是亮晶晶的口水,心裏是柔軟的一塌糊塗。她做得最對的事情就是保下了這個孩子,生下了這個孩子。以往沒有孩子的時候,是不太理解那些父母對孩子的狂熱的愛,經曆了懷胎十月的血脈相連,那是真真正正的同唿吸共命運。
心裏煩躁的時候,孩子也會亂動;心情舒適的時候,會感覺到肚子上鼓起小小的包,那是孩子的小手和小腳。孩子出生以後,雖然少了那種同步感,知道他是獨立的小人,卻也知道,他在還沒有長成的時候,她是他的最為堅實的後盾。
克製地低頭親了親孩子的額頭,感受他熱乎乎的皮膚還有淡淡的奶香味道。團團發出了嗚嗚意味不明的聲響。
拉開了房門,聽雪就在院子裏曬太陽,聽雪說道:“春和堂的馬大夫還有馬娘子正在外麵等著。”
“好,你看著團團。”
等到秦錦然到了正廳裏的時候,猜測兩人應當坐了一段時間,因為茶盞裏的水已經少了氤氳的熱氣,“方磊,你應該讓方嫂子早點喊醒我的。”
“也沒有坐多長的時間,總不好擾了你的清休。”馬大夫說道,他的態度讓秦錦然感覺有些微妙,似乎他想要拉下臉來請教,又仿佛放不下身段。
秦錦然並不準備不為難他,說道:“馬大夫可是為了縫合之術過來的?”
“是了。”他連忙點頭,“那一日我當真是失禮了,沒有想到薑大夫竟然有如此的本事。”
“也是逼上梁山。”此時秦錦然也已經坐下,方磊此時鎮茶倒水,沉默地站在一邊,“如果不是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我也是不敢用這法子的。”之前聽夏的臉就是如此,因為傷得不重,她就索性並沒有縫合,而是直接撒了止血粉。
“還請薑大夫指教。”馬大夫說道,“實不相瞞,先前我在戰場上,那時候也是年輕氣盛,沒辦法進入太醫署,在京都待了一小陣,就在外遊醫,一直也不曾用過縫針之術,一直到去了戰場。”
聽著馬大夫說起了戰場的事情,馬若蘭的麵色有一些發白,之前隻是聽爹爹略提過他因為縫針之術醫治死了人,但是從未聽過那些人是什麽樣的狀況,此時聽爹爹詳細說起了有兩個是胳膊上中了箭的,有一個大腿上被大刀砍傷,有兩個大刀砍在了腰間,總共十八個人,就連容貌還有說話的味道他都還記得。
馬大夫說得詳盡,閉上了眼,“其中一個傷的最終的是在肚子上,我縫合好了之後,剛開始還好,甚至他還可以下床走動,於是剩下的人,我全部都用了縫針之術,誰知道,兩天過後,他就高燒不醒,肚子鼓起了很大一團。他死的時候,我輕輕壓過他的肚子,從傷口沁出了血膿。”
“爹。”馬若蘭看著爹爹脆弱的神情,不由得開口。
“我沒事。”馬大夫看著秦錦然,“我就是想要知道,我究竟是錯在了哪裏,以至於十八個人都死亡。我在沒有聽到趙娘子的事情之前,一直是認為縫針之法是行不通的,直到見到了你。”
“我知道我的要求可能有些冒昧,我並不全是為了我的私心,也是為了邊城的戰士,刀劍無眼的情況下,縫合之術是最適合他們的,能不能告訴我你是如何醫治好趙娘子的?如何在發熱的情況下降了她的溫?”馬大夫說道,“我在錢塘頗有些薄名,甚至在京都也是有人脈,如果你的方子可以用上,能不能我帶你去醫術院,把方子獻上去!如果太醫署有嘉獎,都是你的;如果沒有,我願意奉送黃金百兩。隻求方子能夠救廣大戰士!”
說完之後,馬大夫不等著秦錦然反應,竟是以須發皆白的狀況下跪在了秦錦然的麵前,對著她深深叩首。
作者有話要說: 我要開始發力啦~
雙更雙更走起~
☆、第91章 9.1
秦錦然被馬大夫的動作嚇了一跳,側過來身子,彎腰抓住了馬大夫的右臂,“你站起來說話,這方子我沒有說不能公開啊。”
此時的馬若蘭也從凳子跳了下來,左側扶住了爹爹的手臂,“薑大夫也答應了,爹爹你站起來就是。”
秦錦然聽到了馬若蘭的話,看著她粉麵帶著些窘迫,躲閃避開了秦錦然的目光。
馬若蘭心兒也是砰砰直跳,隻覺得自己和爹爹這樣,等同於是逼迫秦錦然把方子拿出來,從未做過這般事情的馬若蘭,心裏頭有些慌亂,此時更是不敢直視秦錦然的眼,目光遊離不定。
馬大夫站起了身子,他的脊背挺得很直,目光灼灼,“我知道有些方子是不公開的傳世之寶,隻是這縫針之法和其他不一樣,現在邊城戰事急,我雖然沒有去,也可以猜測得到是如何的慘狀。你給趙娘子縫針的時候,有什麽需要注意的,縫針之後給她吃的什麽藥,如何護理。每一步都缺少不得。我不想逼迫薑大夫,隻能夠懇求。”馬大夫想著,古籍之中記載的並不多,例如割肉刮骨,是要用火烤那刀片的,這縫合的線若是一烤豈不是就著了,如何處理才好?
馬若蘭聽到了這裏鬆了一口氣,她爹爹素來是磊落的,補充說道:“我爹爹的名聲很好,你可以打聽一下。在錢塘教出了不少的學生,也有推薦過去京都的,現在太醫署的周太醫,就是我爹爹曾經的學生。還有醫術院現在的院長,當年也是我爹爹的師兄,這麽多年一直都有通信。我爹爹是沒有私心的,這方子也不是給我們家的,你若是不放心,我爹爹可以帶你進京都的。”
馬大夫重重點頭,“正是如此,京都是一定要行的。”
話已經說到如此地步,秦錦然也不是敝帚自珍之人,柔聲說道:“不是為了名也不是為了利,就如同您說的,為了邊城的戰士。”其實也是為了一點點她的私心,戰場上刀劍無眼,趙梓晏不可能一直閑賦,現在能夠幫一點就是一點罷。
“好!”馬大夫的神色有些激動。
秦錦然說道:“不過這方子,也並不是一定能夠管用,有些人的體質,可能吃了這藥,反而就會發作。若是真用到人的身上,還需要斟酌刪減或是添加藥材。具體的方子,待我寫一下,另外,縫針之術,確實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其一就是潔字。”
秦錦然就開始細細說起,首先說起了淨手和用烈酒消毒,用烈酒清潔傷口,繼而如何縫合,縫合過後如何拆線,“至於說那味降溫的方子,隻是適用於生了炎症。它的效用太烈了。”
馬大夫一一記下,“你剛剛說到的是烈酒,和平日裏小老兒吃得酒有什麽區別?”
秦錦然站起身子:“馬大夫平時喝酒?不如你嚐一嚐我這酒。”
秦錦然讓方磊去取來小碗還有一小壺蒸餾好的酒,在瓷碗之中倒入了淺淺一層澄澈如水的酒,那酒封剛一打開,自瓶口飄飄蕩蕩而出,馬大夫就忍不住說道:“好香的酒。”馬若蘭上次就聞過酒味,隻覺得這酒比爹爹市場喝的酒,酒味更加濃厚,旁的就嗅不出了。
“小口呷一點,不是我不給大夫多嚐,而是空腹喝這烈酒,喝多了,容易醉。”
馬大夫是好酒之人,見著秦錦然隻倒了這麽定點的酒,是有些失望的,等到呷了一口之後,入口的香甜辛辣,迴味的綿長,眼睛瞬時就爆發出光亮,讚歎道:“好酒,當真是好酒。”搓了搓手,“這酒當真是好,小老頭腆著臉,想要同薑大夫買上一點,今日裏嚐了這瓊漿玉釀,旁的酒就入不了口了。”
“這酒不是我釀的。”秦錦然搖搖頭,“我是在京都裏買的,然後再處理了一下,原本就帶的不多,現在也隻剩下最後一小壇了,前些日子托人去京都裏采買一些,因為是行商之人,現在還沒有買迴來。剩下的酒,若是有人病了,還要用。”
此時馬若蘭終於說得上話,就說道:“爹爹,上一次我看到給趙小娘子降溫,就用了這酒。”
秦錦然聽到了馬若蘭的話,淺笑點頭
馬大夫正色說道:“治病要緊,這是應當的。薑大夫什麽時候有空,我同你一塊兒進京都,我想到時候若是問起這方子,最好是由你作答。”
京都兩字讓秦錦然心中一跳,首先想到便是趙梓晏了,想到了他,白玉一般的耳廓有些發紅,去京都啊,想到了趙梓晏被除名,她確實有些想去見他,又有些懼怕想要退縮,這兩個矛盾的念頭讓她進退維穀。
“什麽京都?”薑夢站在門口就聽到了兩人的話,原本打算說一聲再進,誰知道正好聽到了京都兩字。抱歉一聲,才進入到了正廳之中。
“爹,這是薑娘子。”馬若蘭在一邊介紹,又同薑夢說了馬大夫是他的爹爹,此時正在探討的是秦錦然的妙手迴春之術,這縫針法,應當進京都,由太醫署編撰成冊,以供所有的學醫之人參考,也可以救了戰士們的命。
薑夢若聽完之後,眼眸垂下,繼而若有所思抬眼看了秦錦然,從唇邊漾起一抹笑容,繼而笑容到了眼底,那笑容讓秦錦然不寒而栗,秦錦然被薑夢的眼神打量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心中的退堂鼓敲鑼了起來,就想著還是不要去好了,“我想還是……”
白少夫人想了想,“我帶你去吧。”
秦錦然從院子裏出來,此時就注意到白府的布局,進入到白家老爺的樓裏的時候,感覺就越發強烈,這裏儼然是小型的演武場,紅木支架上斑駁了漆,擱置著的是讓人生寒的刀劍流星錘之物,白少夫人注意到了秦錦然的視線,就說道:“這是老爺子用的,年輕的時候素來喜歡舞刀弄槍。”
堪堪走到了門口,就聽到了裏麵的聲音,“不用看病!我說了,就是有些咳嗽,過兩天就好了。”
一個嗓門很大的聲音響起,還帶著沙啞,說完之後就是撕心裂肺的咳嗽聲,這應當就是白家老爺了。
見到了白老爺之後,白少夫人就對著公公行禮,“大夫在哪裏?”白老爺不耐煩地說,“都說了沒事,我沒病,沒病看什麽大夫?”白老爺的眼角處有一道舊傷,半寸大的口子,這讓原本就粗獷的麵部顯得更是帶上了野氣,他這個樣子出門,恐怕小兒見到都會夜啼。
“什麽,是給兒媳婦看病的?”白老爺身邊的仆人對老爺又說了幾句,那白老爺看著秦錦然的目光就有些詫異,“還是個娘們?!”
“老爺。”旁邊的仆人驚唿出聲,就連少夫人的神色也是尷尬,“薑大夫。”
白老爺似乎知道了自己剛剛脫口而出的話很是不妥,清了清嗓子,也從凳子上站起來,慎重對秦錦然行禮,“你就是給峰兒看病的大夫?我失禮了,實在是想不到是個女大夫。”
見到了如此大禮,原本的一絲火氣也褪下了,“少夫人讓我給您看病。”
“那就看吧,隻是舊疾,難受了就會咳嗽。以前在戰場上,胸口中了一箭。”
秦錦然給白老爺摸脈,這病症確實是因為舊病而起,之前那一箭,傷了左肺肺葉,換季時候著了涼,現在生了肺炎,秦錦然要給白老爺開藥,他的麵色就十分難看,“我真的沒事,老毛病了,每年都是這樣的,過一陣就好了。”
秦錦然並不反駁,“白老爺,您跟著我深深唿吸。”
深深唿入時候,白老爺便覺得胸腔如同撕裂一般難受,等到吸飽了氣吐出的時候,就是撕心裂肺的咳嗽,咳嗽的胸口越發疼痛了。
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白老爺就說道:“薑大夫,開藥吧。”
☆、第90章 9.0
錢塘最大的春和堂的馬大夫曾經說過,至死不縫針。
這件事情半個錢塘鎮的人都知道。蓋因曾經有人在街上鬥毆,被匕首劃開了肚子,肚子裏的腸子都露出來了,有人送到了馬大夫那裏,馬大夫搖搖頭,表示是無能為力。
連馬大夫都不肯看的病,其他的大夫更是不肯看病。
那一人就哀嚎著,從痛苦的嚎叫,到哀嚎,最後人也發燒了起來,還沒有死的時候身體就臭了起來。那一戶的家屬把人的屍體抬到了春和堂門口鬧事,最後衙門把那一家人壓到了衙門的堂中打了板子,這件事情才叫罷了。這事情過去了已經有七八年的時間,不過大街小巷很少有外人來,這些本地人多還記得當年的事情,也知道馬大夫的話,他是不在人身上動針的。
所以,錢塘的大夫也都是和馬大夫一樣,不在人身上動針,誰知道今天就有一個大夫,動了針,關鍵還動了兩處,趙娘子臉上的疤痕不少人都是親眼見到的,就是這樣一個薑大夫動了針,還把人救活了。
唿唿啦啦,這消息就如同長了翅膀一樣飛入到了大街小巷,也飛入到了春和堂之中。
原本馬大夫正在給人看診,聽到了後麵排隊人口中的消息,猛地站起,“你剛剛說的是女大夫給人縫針,人已經醒過來了?”
“當然是真的,我兒媳婦就是在春來大街上那個巷子裏頭住著,今個兒早晨還看到趙小娘子了,小娘子的麵皮上縫的像是一根蜈蚣臥著,麵皮還腫著呢。”口裏得意洋洋地說著,仿佛是自己親見著一般。
馬大夫有些坐不住了,道了一聲歉,自個兒打簾子到了內間。
剩下春和堂來看診的人也問起了知情人,這是上午新發生的事情,很多人還不知曉,就仔細來打聽,於是就知道了春來大街上的迴春堂。
“不會啊,迴春堂是一個很小的藥鋪,我是見過的。”
“這就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這薑大夫肯定是有真手藝的。”
“既然有真手藝,你怎麽不去啊?”
“我這是在馬大夫這裏看慣了,一事不煩二主,馬大夫能夠治好,去勞累別人幹什麽?”
“你說,那趙小娘子既然傷在了肚皮上,豈不是給那個薑大夫看光了……”
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人擂了一拳,“都是要死的人了,還在乎看不看光的問題?那可是大夫,你滿腦子裏頭裝得莫不是豆腐?”
“好好說就行啊,幹嘛打人啊。”
“這薑大夫給人看也是天經地義了,那可是為女大夫呢!”
女大夫一出,眾人皆是嘩然,此時的春和堂有些肖似上午的迴春堂,隻不過這裏圍簇的都是男子,上午圍簇的都是女子,無論男女,都是如出一轍的吵鬧。
“蘭兒?”馬大夫走到了內間,就到了藥室。
馬若蘭正在內間裏,和丈夫一道搓蜜丸,小夫妻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勞作,和和美·美的,冷不丁聽到了爹爹的聲音,馬若蘭抬起頭,“爹怎麽了?”
“你上次不是說趙小娘子發熱,還高燒,失禁和抽搐,可有此事?”
馬若蘭點點頭,“是啊。”
馬大夫的神色流露出不愉,“你既然不是親眼所見,又何必迴來哄我說是親眼所見?”
馬若蘭站起身子,“爹爹,我有什麽理由騙你?那一日是我親眼所見,甚至高熱突厥的時候,是我伸手掐的小娘子的人中,怎麽了?今個兒怎麽想到問這件事情,莫不是那個趙家的小娘子已經去了?”
“她醒了。”馬大夫的目光灼灼,“她醒過來了。”
“什麽?”馬若蘭也有一瞬間的失神。
馬大夫此時滿腦子都是秦錦然如何治了趙娘子的事情,“我去迴春堂看看。”
“爹爹,你等一下,”馬若蘭把手浸入到了清水裏,洗去了手上的藥,又用帕子擦擦手,“我現在就和你一道去。”
知道了迴春堂的事情,馬大夫無心給人看診,眾人在堂中七七八八的討論都已經知道了這縫合之術是馬大夫沒有掌握的,現在就要去迴春堂和薑大夫討論,有好事者甚至想要過去看看,剩餘的旁的人,則是換了旁的大夫看診。
馬大夫和馬若蘭到了迴春堂的時候,秦錦然在白家也吃過了飯,也不去藥鋪,就直接迴到了院子裏。現在來迴春堂登門的都是些好事者,並沒有真正生病的人,隻留著薑夢在藥鋪裏頭應付,若是真有人來求診,就領到院子裏就是。
迴到院子裏的時候,團團已經吃過了牛乳,放在搖籃裏,躺在床上,懷裏抓著的是紅色小馬,聽到了動靜,就發出了嗚嗚的聲音,丟開了手裏的玩具,兩隻手在空中捏抓,而兩隻肉唿唿的小腳也是有力的蹬著。
秦錦然把孩子從搖籃裏抱了出來,讓寶寶的背靠在自己的身上,一隻手固定這寶寶的軀幹,不讓他掉下去,另一隻手抓住了撥浪鼓,並不把鼓聲敲得太大,隻是微微轉動,發出了一聲又一聲沉悶的咚聲。撥浪鼓左右轉著,就見著團團的小腦袋也跟著撥浪鼓轉動,這個時候正是鍛煉孩子的眼耳手的協調能力。
秦錦然逗了一會兒,在看到他快要不耐煩的手,把撥浪鼓塞到他的手中,撥浪鼓在團團的手裏發出了咚的一聲響,團團就咯咯笑著,把撥浪鼓往床上碰撞,偶爾紅木小粒碰撞到了鼓麵上,發出了咚的聲響,每當孩子弄出了聲響,就會露出笑容。孩子是最沒有耐性的,事實上團團的耐性據秦錦然觀察已經算是好的,等到團團手裏的撥浪鼓脫手而出,她就拿起了撥浪鼓,換成了木質小牛。
孩子最喜歡的是亮色的玩具,秦錦然就多用黃花梨木或者是紅木、綠檀和紫檀,做成各式的玩具,其內掏空,塞入了金屬的鈴鐺,拿在手裏搖動就會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加上色彩絢麗,團團很是喜歡。團團玩過了兩三個玩具,他就伸手打了一個哈欠。
秦錦然小憩之後醒來,團團還在酣睡。秦錦然看著他睡覺的時候,小口微張,唇邊還是亮晶晶的口水,心裏是柔軟的一塌糊塗。她做得最對的事情就是保下了這個孩子,生下了這個孩子。以往沒有孩子的時候,是不太理解那些父母對孩子的狂熱的愛,經曆了懷胎十月的血脈相連,那是真真正正的同唿吸共命運。
心裏煩躁的時候,孩子也會亂動;心情舒適的時候,會感覺到肚子上鼓起小小的包,那是孩子的小手和小腳。孩子出生以後,雖然少了那種同步感,知道他是獨立的小人,卻也知道,他在還沒有長成的時候,她是他的最為堅實的後盾。
克製地低頭親了親孩子的額頭,感受他熱乎乎的皮膚還有淡淡的奶香味道。團團發出了嗚嗚意味不明的聲響。
拉開了房門,聽雪就在院子裏曬太陽,聽雪說道:“春和堂的馬大夫還有馬娘子正在外麵等著。”
“好,你看著團團。”
等到秦錦然到了正廳裏的時候,猜測兩人應當坐了一段時間,因為茶盞裏的水已經少了氤氳的熱氣,“方磊,你應該讓方嫂子早點喊醒我的。”
“也沒有坐多長的時間,總不好擾了你的清休。”馬大夫說道,他的態度讓秦錦然感覺有些微妙,似乎他想要拉下臉來請教,又仿佛放不下身段。
秦錦然並不準備不為難他,說道:“馬大夫可是為了縫合之術過來的?”
“是了。”他連忙點頭,“那一日我當真是失禮了,沒有想到薑大夫竟然有如此的本事。”
“也是逼上梁山。”此時秦錦然也已經坐下,方磊此時鎮茶倒水,沉默地站在一邊,“如果不是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我也是不敢用這法子的。”之前聽夏的臉就是如此,因為傷得不重,她就索性並沒有縫合,而是直接撒了止血粉。
“還請薑大夫指教。”馬大夫說道,“實不相瞞,先前我在戰場上,那時候也是年輕氣盛,沒辦法進入太醫署,在京都待了一小陣,就在外遊醫,一直也不曾用過縫針之術,一直到去了戰場。”
聽著馬大夫說起了戰場的事情,馬若蘭的麵色有一些發白,之前隻是聽爹爹略提過他因為縫針之術醫治死了人,但是從未聽過那些人是什麽樣的狀況,此時聽爹爹詳細說起了有兩個是胳膊上中了箭的,有一個大腿上被大刀砍傷,有兩個大刀砍在了腰間,總共十八個人,就連容貌還有說話的味道他都還記得。
馬大夫說得詳盡,閉上了眼,“其中一個傷的最終的是在肚子上,我縫合好了之後,剛開始還好,甚至他還可以下床走動,於是剩下的人,我全部都用了縫針之術,誰知道,兩天過後,他就高燒不醒,肚子鼓起了很大一團。他死的時候,我輕輕壓過他的肚子,從傷口沁出了血膿。”
“爹。”馬若蘭看著爹爹脆弱的神情,不由得開口。
“我沒事。”馬大夫看著秦錦然,“我就是想要知道,我究竟是錯在了哪裏,以至於十八個人都死亡。我在沒有聽到趙娘子的事情之前,一直是認為縫針之法是行不通的,直到見到了你。”
“我知道我的要求可能有些冒昧,我並不全是為了我的私心,也是為了邊城的戰士,刀劍無眼的情況下,縫合之術是最適合他們的,能不能告訴我你是如何醫治好趙娘子的?如何在發熱的情況下降了她的溫?”馬大夫說道,“我在錢塘頗有些薄名,甚至在京都也是有人脈,如果你的方子可以用上,能不能我帶你去醫術院,把方子獻上去!如果太醫署有嘉獎,都是你的;如果沒有,我願意奉送黃金百兩。隻求方子能夠救廣大戰士!”
說完之後,馬大夫不等著秦錦然反應,竟是以須發皆白的狀況下跪在了秦錦然的麵前,對著她深深叩首。
作者有話要說: 我要開始發力啦~
雙更雙更走起~
☆、第91章 9.1
秦錦然被馬大夫的動作嚇了一跳,側過來身子,彎腰抓住了馬大夫的右臂,“你站起來說話,這方子我沒有說不能公開啊。”
此時的馬若蘭也從凳子跳了下來,左側扶住了爹爹的手臂,“薑大夫也答應了,爹爹你站起來就是。”
秦錦然聽到了馬若蘭的話,看著她粉麵帶著些窘迫,躲閃避開了秦錦然的目光。
馬若蘭心兒也是砰砰直跳,隻覺得自己和爹爹這樣,等同於是逼迫秦錦然把方子拿出來,從未做過這般事情的馬若蘭,心裏頭有些慌亂,此時更是不敢直視秦錦然的眼,目光遊離不定。
馬大夫站起了身子,他的脊背挺得很直,目光灼灼,“我知道有些方子是不公開的傳世之寶,隻是這縫針之法和其他不一樣,現在邊城戰事急,我雖然沒有去,也可以猜測得到是如何的慘狀。你給趙娘子縫針的時候,有什麽需要注意的,縫針之後給她吃的什麽藥,如何護理。每一步都缺少不得。我不想逼迫薑大夫,隻能夠懇求。”馬大夫想著,古籍之中記載的並不多,例如割肉刮骨,是要用火烤那刀片的,這縫合的線若是一烤豈不是就著了,如何處理才好?
馬若蘭聽到了這裏鬆了一口氣,她爹爹素來是磊落的,補充說道:“我爹爹的名聲很好,你可以打聽一下。在錢塘教出了不少的學生,也有推薦過去京都的,現在太醫署的周太醫,就是我爹爹曾經的學生。還有醫術院現在的院長,當年也是我爹爹的師兄,這麽多年一直都有通信。我爹爹是沒有私心的,這方子也不是給我們家的,你若是不放心,我爹爹可以帶你進京都的。”
馬大夫重重點頭,“正是如此,京都是一定要行的。”
話已經說到如此地步,秦錦然也不是敝帚自珍之人,柔聲說道:“不是為了名也不是為了利,就如同您說的,為了邊城的戰士。”其實也是為了一點點她的私心,戰場上刀劍無眼,趙梓晏不可能一直閑賦,現在能夠幫一點就是一點罷。
“好!”馬大夫的神色有些激動。
秦錦然說道:“不過這方子,也並不是一定能夠管用,有些人的體質,可能吃了這藥,反而就會發作。若是真用到人的身上,還需要斟酌刪減或是添加藥材。具體的方子,待我寫一下,另外,縫針之術,確實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其一就是潔字。”
秦錦然就開始細細說起,首先說起了淨手和用烈酒消毒,用烈酒清潔傷口,繼而如何縫合,縫合過後如何拆線,“至於說那味降溫的方子,隻是適用於生了炎症。它的效用太烈了。”
馬大夫一一記下,“你剛剛說到的是烈酒,和平日裏小老兒吃得酒有什麽區別?”
秦錦然站起身子:“馬大夫平時喝酒?不如你嚐一嚐我這酒。”
秦錦然讓方磊去取來小碗還有一小壺蒸餾好的酒,在瓷碗之中倒入了淺淺一層澄澈如水的酒,那酒封剛一打開,自瓶口飄飄蕩蕩而出,馬大夫就忍不住說道:“好香的酒。”馬若蘭上次就聞過酒味,隻覺得這酒比爹爹市場喝的酒,酒味更加濃厚,旁的就嗅不出了。
“小口呷一點,不是我不給大夫多嚐,而是空腹喝這烈酒,喝多了,容易醉。”
馬大夫是好酒之人,見著秦錦然隻倒了這麽定點的酒,是有些失望的,等到呷了一口之後,入口的香甜辛辣,迴味的綿長,眼睛瞬時就爆發出光亮,讚歎道:“好酒,當真是好酒。”搓了搓手,“這酒當真是好,小老頭腆著臉,想要同薑大夫買上一點,今日裏嚐了這瓊漿玉釀,旁的酒就入不了口了。”
“這酒不是我釀的。”秦錦然搖搖頭,“我是在京都裏買的,然後再處理了一下,原本就帶的不多,現在也隻剩下最後一小壇了,前些日子托人去京都裏采買一些,因為是行商之人,現在還沒有買迴來。剩下的酒,若是有人病了,還要用。”
此時馬若蘭終於說得上話,就說道:“爹爹,上一次我看到給趙小娘子降溫,就用了這酒。”
秦錦然聽到了馬若蘭的話,淺笑點頭
馬大夫正色說道:“治病要緊,這是應當的。薑大夫什麽時候有空,我同你一塊兒進京都,我想到時候若是問起這方子,最好是由你作答。”
京都兩字讓秦錦然心中一跳,首先想到便是趙梓晏了,想到了他,白玉一般的耳廓有些發紅,去京都啊,想到了趙梓晏被除名,她確實有些想去見他,又有些懼怕想要退縮,這兩個矛盾的念頭讓她進退維穀。
“什麽京都?”薑夢站在門口就聽到了兩人的話,原本打算說一聲再進,誰知道正好聽到了京都兩字。抱歉一聲,才進入到了正廳之中。
“爹,這是薑娘子。”馬若蘭在一邊介紹,又同薑夢說了馬大夫是他的爹爹,此時正在探討的是秦錦然的妙手迴春之術,這縫針法,應當進京都,由太醫署編撰成冊,以供所有的學醫之人參考,也可以救了戰士們的命。
薑夢若聽完之後,眼眸垂下,繼而若有所思抬眼看了秦錦然,從唇邊漾起一抹笑容,繼而笑容到了眼底,那笑容讓秦錦然不寒而栗,秦錦然被薑夢的眼神打量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心中的退堂鼓敲鑼了起來,就想著還是不要去好了,“我想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