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剛想發瘋,不料卻再次被李世民製止,李世民有所顧忌,程咬金很清楚李世民的顧忌,但城裏的那可是他的長子,程咬金卻不想去像李世民那樣考慮的那麽多。
“陛下,城中可是有近萬百姓呐……”程咬金悲憤道。
李世民嘴角微搐,道“朕又何嚐不知城內有近萬百姓?”
李世民有他的苦衷,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苦衷是什麽?而這也幾乎是所有人的苦衷。
“義貞,此事湍急不得!”長孫無忌開口解圍道。
“急不得?若是你家長孫衝在城內,看你這老匹夫急不急!”程咬金眼睛一瞪。
“時也!命也!”秦瓊忽而開口道。
程咬金瞬間被萬人圍攻,臉色甚是難看,想要發怒,但又有些不敢。
程咬金雖有混世魔王的稱唿,在李世民麵前也敢仗著以前的功勞潑皮耍賴,但那也是有限度的。
而在秦瓊麵前,程咬金絕對是一個聽話的不能更聽話的乖寶寶。
“若那城中僅有你家與牛家小子,陛下自會派兵救援,如今城中多了近萬百姓,若是救援,那些百姓豈能擺脫突厥騎兵的追擊?城中雖險,卻也安穩,城外雖安,卻處處是陷阱。突厥兵力數十萬,斷然不可能在涇陽那座小城耽擱太久,與其在此歡快,倒不如省些力氣明日於突厥主力一絕死戰,倘若能勝,涇陽之圍便可解。”秦瓊說道。
武將並不代表隻會打仗,高級別的將領,每個人幾乎都能夠看到整個戰局的關鍵。
而現在,他們隻不過是被突厥人的速度蒙蔽了雙眼而已。
李世民之所以猶豫,便是知道涇**本救不得。
或者說,救下涇陽對他,對於整個大唐來說是弊大於利,所以不得不任由突厥人肆意而攻,任由程咬金在東宮上躥下跳。
李世民有他自己的苦衷,雖然他已看到這一點,但處於今日這個位置,這些話他卻不能開口去提示眾人。
那樣會對他的形象有很大的打擊,會讓天下人更加看不起他,反對他。
“陛下,臣以為應對涇陽守軍加以封賞,甚至是包括那些臨時被征募的士兵,並昭告天下。同時應加緊戰備,最大限度征召軍士,於突厥人隔岸對峙。”兵部尚書杜如晦站出來提議道。
杜如晦明白了秦瓊的意思,也想到了李世民的憂慮,見左右無人出麵,隻好由他這個兵部尚書出來提議。
“可!封秦超為振威校尉,加勳飛騎尉,賞萬金,田一傾(一百畝)。封程處墨,牛見虎為左右千牛衛長史,授勳雲騎尉,賞千金,田五十畝。其餘諸將,皆升一級,戰後論功行賞!”李世民很痛快的接受了這一提議,甚至連封賞也毫不吝嗇。
秦超的散官級別直接提升了五級,從從七品下到從六品上,勳提升了一級。
程處墨和牛見虎則是官職各升五級,從正八品下直接來到了正七品上,兩人之前身上是沒有勳位的,但這次也直接被授予了第二等勳雲騎尉。
這其中固有安撫之意,但更多的還是告訴程咬金,別再胡攪蠻纏了,朕已經破格封賞了,你還想咋地?
李世民賞的很堅決,很徹底,收買人心的效果很好。
但李世民心中也是同樣打著自己的算盤,即便封他個國公又能怎樣?那些人能活著迴來嗎?
唯獨讓李世民感到惋惜的便是秦超,那可是土豆的發現者,若是土豆種植過於麻煩,其他人都不會的話,那麽損失了秦超,也就意味著李世民失去了土豆這種高產作物。
一想到這裏,李世民心中便有濃濃的不甘之意,“立即派人到洛州詢問蔣國公是否已知曉土豆種植技巧!”
“哎……”李世民的話引起朝堂一片的歎氣聲。
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想起,原來秦超還是土豆的發現者,而秦超也正是因為土豆之功才被授官授勳調入長安的。
可如今連長安的城門都沒來得及進入就生死未知,果真是時也,命也!
程咬金嘴角猛的一陣抽搐,恨不能在自己臉上狠狠地擅上幾下。
程咬金混嗎?
很混!
程咬金傻嗎?
一點也不傻!
程處墨去洛州,這本就是程咬金辦的事情,目的是希望程處墨與那秦超打好關係,等將來土豆可以種植的時候,他老程家可以憑借著這層關係第一個種上。
隻是程咬金絕對不會想到,程處墨那個缺根筋的家夥,見了秦超之後的第一麵便直接認秦超做大哥,而且還連帶上了牛見虎。
其實牛見虎去洛州,那才純粹的是個意外,李世民是希望他們兩個借助此番洛州之行。好好的整頓一下這支千牛衛,李世民現在身邊有不少的能人,但還是不夠用,他隻能將這些功勳子弟也拉出來。
程咬金想要在說些什麽,但心中僅剩的那絲理智卻告訴他,絕對不能再開口了。
……
長安城最近幾天不太太平,到處都是征募軍士的官軍,城內人心惶惶,有條件的,無不是盡快收拾家當,暫時逃離長安。
而沒有條件的,隻能在長安默默的祈禱著上天,希望戰爭不要燃燒到長安。
逃命的,哭鬧的,征募軍士的,長安城亂作一團。
而這種環境,也正是那些盜匪肆虐的最佳時機,短短數天時間,長安城內竟發生了數十起惡性案件,而李世民此時也無心顧及,隻是將事情交給京兆府去處置。
可城中大亂,京兆府也人手不足,根本無法有效的防治與抓捕,於是,長安城內越來越亂,隱隱有種天下大亂的趨勢。
城內亂,城外也好不到哪去,城外的村莊早已是人心惶惶,百姓想要逃跑,卻又舍不得自己的那些土地,特別是那些佃戶們,一旦跑了,日後該怎麽辦?土地不是他們的,跑了再迴來,主家還會繼續讓他們當佃戶嗎?
李世民剛一登基,便遇上了如此嚴峻的考驗,太上皇李淵則是在太極宮內不管不問,每日盡管花天酒地,多給李世民造幾個弟弟妹妹出來。
而民間則是隱隱的有了種流言。
這些流言大多指向李世民殺兄奪嫡,逼迫太上皇退位這件事情。
“陛下,城中可是有近萬百姓呐……”程咬金悲憤道。
李世民嘴角微搐,道“朕又何嚐不知城內有近萬百姓?”
李世民有他的苦衷,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苦衷是什麽?而這也幾乎是所有人的苦衷。
“義貞,此事湍急不得!”長孫無忌開口解圍道。
“急不得?若是你家長孫衝在城內,看你這老匹夫急不急!”程咬金眼睛一瞪。
“時也!命也!”秦瓊忽而開口道。
程咬金瞬間被萬人圍攻,臉色甚是難看,想要發怒,但又有些不敢。
程咬金雖有混世魔王的稱唿,在李世民麵前也敢仗著以前的功勞潑皮耍賴,但那也是有限度的。
而在秦瓊麵前,程咬金絕對是一個聽話的不能更聽話的乖寶寶。
“若那城中僅有你家與牛家小子,陛下自會派兵救援,如今城中多了近萬百姓,若是救援,那些百姓豈能擺脫突厥騎兵的追擊?城中雖險,卻也安穩,城外雖安,卻處處是陷阱。突厥兵力數十萬,斷然不可能在涇陽那座小城耽擱太久,與其在此歡快,倒不如省些力氣明日於突厥主力一絕死戰,倘若能勝,涇陽之圍便可解。”秦瓊說道。
武將並不代表隻會打仗,高級別的將領,每個人幾乎都能夠看到整個戰局的關鍵。
而現在,他們隻不過是被突厥人的速度蒙蔽了雙眼而已。
李世民之所以猶豫,便是知道涇**本救不得。
或者說,救下涇陽對他,對於整個大唐來說是弊大於利,所以不得不任由突厥人肆意而攻,任由程咬金在東宮上躥下跳。
李世民有他自己的苦衷,雖然他已看到這一點,但處於今日這個位置,這些話他卻不能開口去提示眾人。
那樣會對他的形象有很大的打擊,會讓天下人更加看不起他,反對他。
“陛下,臣以為應對涇陽守軍加以封賞,甚至是包括那些臨時被征募的士兵,並昭告天下。同時應加緊戰備,最大限度征召軍士,於突厥人隔岸對峙。”兵部尚書杜如晦站出來提議道。
杜如晦明白了秦瓊的意思,也想到了李世民的憂慮,見左右無人出麵,隻好由他這個兵部尚書出來提議。
“可!封秦超為振威校尉,加勳飛騎尉,賞萬金,田一傾(一百畝)。封程處墨,牛見虎為左右千牛衛長史,授勳雲騎尉,賞千金,田五十畝。其餘諸將,皆升一級,戰後論功行賞!”李世民很痛快的接受了這一提議,甚至連封賞也毫不吝嗇。
秦超的散官級別直接提升了五級,從從七品下到從六品上,勳提升了一級。
程處墨和牛見虎則是官職各升五級,從正八品下直接來到了正七品上,兩人之前身上是沒有勳位的,但這次也直接被授予了第二等勳雲騎尉。
這其中固有安撫之意,但更多的還是告訴程咬金,別再胡攪蠻纏了,朕已經破格封賞了,你還想咋地?
李世民賞的很堅決,很徹底,收買人心的效果很好。
但李世民心中也是同樣打著自己的算盤,即便封他個國公又能怎樣?那些人能活著迴來嗎?
唯獨讓李世民感到惋惜的便是秦超,那可是土豆的發現者,若是土豆種植過於麻煩,其他人都不會的話,那麽損失了秦超,也就意味著李世民失去了土豆這種高產作物。
一想到這裏,李世民心中便有濃濃的不甘之意,“立即派人到洛州詢問蔣國公是否已知曉土豆種植技巧!”
“哎……”李世民的話引起朝堂一片的歎氣聲。
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想起,原來秦超還是土豆的發現者,而秦超也正是因為土豆之功才被授官授勳調入長安的。
可如今連長安的城門都沒來得及進入就生死未知,果真是時也,命也!
程咬金嘴角猛的一陣抽搐,恨不能在自己臉上狠狠地擅上幾下。
程咬金混嗎?
很混!
程咬金傻嗎?
一點也不傻!
程處墨去洛州,這本就是程咬金辦的事情,目的是希望程處墨與那秦超打好關係,等將來土豆可以種植的時候,他老程家可以憑借著這層關係第一個種上。
隻是程咬金絕對不會想到,程處墨那個缺根筋的家夥,見了秦超之後的第一麵便直接認秦超做大哥,而且還連帶上了牛見虎。
其實牛見虎去洛州,那才純粹的是個意外,李世民是希望他們兩個借助此番洛州之行。好好的整頓一下這支千牛衛,李世民現在身邊有不少的能人,但還是不夠用,他隻能將這些功勳子弟也拉出來。
程咬金想要在說些什麽,但心中僅剩的那絲理智卻告訴他,絕對不能再開口了。
……
長安城最近幾天不太太平,到處都是征募軍士的官軍,城內人心惶惶,有條件的,無不是盡快收拾家當,暫時逃離長安。
而沒有條件的,隻能在長安默默的祈禱著上天,希望戰爭不要燃燒到長安。
逃命的,哭鬧的,征募軍士的,長安城亂作一團。
而這種環境,也正是那些盜匪肆虐的最佳時機,短短數天時間,長安城內竟發生了數十起惡性案件,而李世民此時也無心顧及,隻是將事情交給京兆府去處置。
可城中大亂,京兆府也人手不足,根本無法有效的防治與抓捕,於是,長安城內越來越亂,隱隱有種天下大亂的趨勢。
城內亂,城外也好不到哪去,城外的村莊早已是人心惶惶,百姓想要逃跑,卻又舍不得自己的那些土地,特別是那些佃戶們,一旦跑了,日後該怎麽辦?土地不是他們的,跑了再迴來,主家還會繼續讓他們當佃戶嗎?
李世民剛一登基,便遇上了如此嚴峻的考驗,太上皇李淵則是在太極宮內不管不問,每日盡管花天酒地,多給李世民造幾個弟弟妹妹出來。
而民間則是隱隱的有了種流言。
這些流言大多指向李世民殺兄奪嫡,逼迫太上皇退位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