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正表情很嚴肅,他道:“陛下執意要去瞧一瞧大明文武的議論下官可以安排,但是為了穩妥起見必須遵守下官安排才能成行。”
見劉國正答應了自己的要求,崇禎喜出望外,趕緊趁熱打鐵道:“朕保證聽從將軍安排,將軍請講。”
“陛下隻聽不開口辯論能夠做到嗎?”
“沒問題,朕知道一旦開口恐怕難以瞞住相熟之大臣,將軍接著講。”
“陛下現在的易容還不夠,還要下官麾下高手來為陛下化妝才能瞞住別人。”
“這更加可行,將軍馬上可以安排人來。”
“眾說紛紜,那幫文武出言不遜也是正常,言語大逆不道也會有之,陛下要以平常心去看去聽,不可以過於敏感,更加不能義憤填膺。”
崇禎沉默了片刻,道:“意料之中爾,已經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太多事情都看開了,處變不驚朕做得到。將軍大可放心。”
劉國正定睛瞧著崇禎臉露笑意調侃道:“未必吧!陛下見到太子殿下也能夠做到無動於衷嗎?”
自從救下崇禎後,劉國正給予他起碼的尊重,但不是以君臣之禮對待,況且在平時跟南王相處之時,如劉國正這些心腹愛將說話就比較隨意,從來就不懂什麽叫做唯唯諾諾戰戰兢兢。
因此劉國正跟崇禎的相處和交談一直都是平等的,劫後餘生的崇禎也改變了許多,不再以高高在上的口氣跟劉國正、黎喜漢、王承恩交流。
談到太子,崇禎不由得笑了起來,道:“哈哈,能夠再次瞧見烺兒朕已經心花怒放,暫時不相認也沒什麽關係。”
這確實是崇禎的肺腑之言,他最擔心的就是太子的安慰,能夠親眼瞧見他好好地活著比什麽都強。
崇禎如此配合,劉國正當然會竭力安排,讓大明皇帝設身處地親眼看看人心向背大有好處,如果大明群臣發現自己的一言一行早就被死裏逃生的崇禎瞧得真真切切,恐怕這些大臣反而開弓沒有迴頭箭。
接下來的日子頗為奇特,崇禎下巴刮得幹幹淨淨身穿“南明”從四平武官服飾,帶著身穿文士袍下巴粘貼著幾縷長須的王承恩混跡於酒樓茶肆。
他們也經常去望海樓大酒店參加文武聚會,當然劉國正和黎喜漢一直不離左右,周圍布置的特種兵也有幾十個。
這段日子,黃家灣島變成了大明政治中心,街談巷議都是勸進,也偶然有大臣談起先帝崇禎,都是搖頭歎息一番就作罷。
沒幾天,崇禎就在望海樓大酒店宴會廳見到了坐在主位的太子朱慈烺。
雖然隻不過分別了半個多月,但是崇禎已經有了恍如隔世的感覺,瞧著自己的長子,一時間淚眼模糊……
劉國正早有心理準備,他和黎喜漢、王承恩假裝站起來敘話不露痕跡地用身體遮擋住崇禎。
他們知道崇禎應該是情不自禁,讓他發泄過後就應該能夠淡然處之。
大明文官武將沒有注意到崇禎,即便有人注意了也不會認出這位下巴刮得幹幹淨淨的年輕人就是已經作古的大明皇帝。
大明朝根本沒有人刮胡子,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黃勝想不出為什麽刮胡子會和孝道扯上關係,不理那些荒謬的言論,該刮胡子照樣刮,現在“南明”許多文官武將效仿南王不留胡須,戰士們留胡子的很少。
崇禎這段時間由於生活有規律,精神頭不錯,這輩子第一次刮幹淨了胡須照鏡子時幾乎認不出,感覺鏡子裏的那個帥小夥不是自己。
連崇禎自己都認為跟以前判若兩人,那些以前隻不過遠遠地瞧見皇帝的大臣當然更加看不出,況且一個低調的“南明”中低級武官不開口哪裏會引人注意。
王承恩確實被許多大明文武熟悉,可是誰會聯想到如今長須飄然的一介書生居然是已經死掉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知道自己打死都不能在外人麵前開口,否則自己特有的尖嗓子馬上會吸引太多人注意。
在望海樓聚會的原大明文官武將品級不低,他們毫無顧忌談論大明、“南明”合二為一,都在憧憬這個即將誕生的超級大國。
曠古絕今的大國、強國當然需要一個強悍的帝王,大家一致認為必須請南王登基才能夠治國平天下,大家紛紛表態見到南王後一同跪請他奉天承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本來以為崇禎瞧見那些說得天花亂墜的大明文武,聽見這些議論會怒不可遏,誰知連生死都看淡了的崇禎以旁觀者的心境默默的看著,隻不過瞧那些大臣的眼光漸漸的冰冷。
迴到住處,王承恩見陛下已經許久不發一言安慰道:“陛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乃是人之常情,那些文武都以為您已經賓天才會為大明選擇一位明君,縱觀天下誰能夠有這個擔當唯南王也。”
王承恩跟皇帝經曆過同生共死,兩人之間親密了許多,王承恩說話時也基本上做到直言不諱。
崇禎聽了王承恩這番話也沒覺著刺耳,他道:
“王伴伴,朕不是認為他們選擇南王為帝錯了,恰恰相反,如果朕來選擇,以天下安危百姓生計為己任,南王坐擁天下善莫大焉。隻不過朕覺得群臣無情至斯心裏淒涼而已。”
王承恩沒想到皇上會這樣說,他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麽立場,隻是想著:陛下落魄如此完全靠南王保護才能夠活到今天,能夠拿什麽去跟如日中天的南王爭天下?
他早就想勸勸固執的崇禎退一步海闊天空,現在從話音裏聽出貌似皇上並不排斥南王坐擁天下心裏反而感到莫名的舒暢。
他繼續寬崇禎心,道:“陛下,這沒什麽,天下攘攘隻為利往,隻要他們不選擇降賊就夠了。”
崇禎歎氣搖頭道:“時窮節乃現,可惜朕以前不辨忠奸,想不到諸多大臣居然投降闖賊,可悲可歎!”
見劉國正答應了自己的要求,崇禎喜出望外,趕緊趁熱打鐵道:“朕保證聽從將軍安排,將軍請講。”
“陛下隻聽不開口辯論能夠做到嗎?”
“沒問題,朕知道一旦開口恐怕難以瞞住相熟之大臣,將軍接著講。”
“陛下現在的易容還不夠,還要下官麾下高手來為陛下化妝才能瞞住別人。”
“這更加可行,將軍馬上可以安排人來。”
“眾說紛紜,那幫文武出言不遜也是正常,言語大逆不道也會有之,陛下要以平常心去看去聽,不可以過於敏感,更加不能義憤填膺。”
崇禎沉默了片刻,道:“意料之中爾,已經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太多事情都看開了,處變不驚朕做得到。將軍大可放心。”
劉國正定睛瞧著崇禎臉露笑意調侃道:“未必吧!陛下見到太子殿下也能夠做到無動於衷嗎?”
自從救下崇禎後,劉國正給予他起碼的尊重,但不是以君臣之禮對待,況且在平時跟南王相處之時,如劉國正這些心腹愛將說話就比較隨意,從來就不懂什麽叫做唯唯諾諾戰戰兢兢。
因此劉國正跟崇禎的相處和交談一直都是平等的,劫後餘生的崇禎也改變了許多,不再以高高在上的口氣跟劉國正、黎喜漢、王承恩交流。
談到太子,崇禎不由得笑了起來,道:“哈哈,能夠再次瞧見烺兒朕已經心花怒放,暫時不相認也沒什麽關係。”
這確實是崇禎的肺腑之言,他最擔心的就是太子的安慰,能夠親眼瞧見他好好地活著比什麽都強。
崇禎如此配合,劉國正當然會竭力安排,讓大明皇帝設身處地親眼看看人心向背大有好處,如果大明群臣發現自己的一言一行早就被死裏逃生的崇禎瞧得真真切切,恐怕這些大臣反而開弓沒有迴頭箭。
接下來的日子頗為奇特,崇禎下巴刮得幹幹淨淨身穿“南明”從四平武官服飾,帶著身穿文士袍下巴粘貼著幾縷長須的王承恩混跡於酒樓茶肆。
他們也經常去望海樓大酒店參加文武聚會,當然劉國正和黎喜漢一直不離左右,周圍布置的特種兵也有幾十個。
這段日子,黃家灣島變成了大明政治中心,街談巷議都是勸進,也偶然有大臣談起先帝崇禎,都是搖頭歎息一番就作罷。
沒幾天,崇禎就在望海樓大酒店宴會廳見到了坐在主位的太子朱慈烺。
雖然隻不過分別了半個多月,但是崇禎已經有了恍如隔世的感覺,瞧著自己的長子,一時間淚眼模糊……
劉國正早有心理準備,他和黎喜漢、王承恩假裝站起來敘話不露痕跡地用身體遮擋住崇禎。
他們知道崇禎應該是情不自禁,讓他發泄過後就應該能夠淡然處之。
大明文官武將沒有注意到崇禎,即便有人注意了也不會認出這位下巴刮得幹幹淨淨的年輕人就是已經作古的大明皇帝。
大明朝根本沒有人刮胡子,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黃勝想不出為什麽刮胡子會和孝道扯上關係,不理那些荒謬的言論,該刮胡子照樣刮,現在“南明”許多文官武將效仿南王不留胡須,戰士們留胡子的很少。
崇禎這段時間由於生活有規律,精神頭不錯,這輩子第一次刮幹淨了胡須照鏡子時幾乎認不出,感覺鏡子裏的那個帥小夥不是自己。
連崇禎自己都認為跟以前判若兩人,那些以前隻不過遠遠地瞧見皇帝的大臣當然更加看不出,況且一個低調的“南明”中低級武官不開口哪裏會引人注意。
王承恩確實被許多大明文武熟悉,可是誰會聯想到如今長須飄然的一介書生居然是已經死掉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知道自己打死都不能在外人麵前開口,否則自己特有的尖嗓子馬上會吸引太多人注意。
在望海樓聚會的原大明文官武將品級不低,他們毫無顧忌談論大明、“南明”合二為一,都在憧憬這個即將誕生的超級大國。
曠古絕今的大國、強國當然需要一個強悍的帝王,大家一致認為必須請南王登基才能夠治國平天下,大家紛紛表態見到南王後一同跪請他奉天承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本來以為崇禎瞧見那些說得天花亂墜的大明文武,聽見這些議論會怒不可遏,誰知連生死都看淡了的崇禎以旁觀者的心境默默的看著,隻不過瞧那些大臣的眼光漸漸的冰冷。
迴到住處,王承恩見陛下已經許久不發一言安慰道:“陛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乃是人之常情,那些文武都以為您已經賓天才會為大明選擇一位明君,縱觀天下誰能夠有這個擔當唯南王也。”
王承恩跟皇帝經曆過同生共死,兩人之間親密了許多,王承恩說話時也基本上做到直言不諱。
崇禎聽了王承恩這番話也沒覺著刺耳,他道:
“王伴伴,朕不是認為他們選擇南王為帝錯了,恰恰相反,如果朕來選擇,以天下安危百姓生計為己任,南王坐擁天下善莫大焉。隻不過朕覺得群臣無情至斯心裏淒涼而已。”
王承恩沒想到皇上會這樣說,他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麽立場,隻是想著:陛下落魄如此完全靠南王保護才能夠活到今天,能夠拿什麽去跟如日中天的南王爭天下?
他早就想勸勸固執的崇禎退一步海闊天空,現在從話音裏聽出貌似皇上並不排斥南王坐擁天下心裏反而感到莫名的舒暢。
他繼續寬崇禎心,道:“陛下,這沒什麽,天下攘攘隻為利往,隻要他們不選擇降賊就夠了。”
崇禎歎氣搖頭道:“時窮節乃現,可惜朕以前不辨忠奸,想不到諸多大臣居然投降闖賊,可悲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