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城下,一場驚天動地的攻防戰殺得天昏地暗。
天草時貞揮舞雉刀親自上陣廝殺,見教主身先士卒,頑強的教徒軍前赴後繼人人奮勇,城下、城頭屍積如山,最後以幕府軍損失七千餘戰士宣告攻城失敗。
強攻不下,鬆平信綱決定長期圍困,十幾萬人馬把原城團團包圍。
沒過幾天,海上趕來了一支擁有六十幾艘大戰艦、四十幾艘商船的海軍,他們不分青紅皂白直接轟擊靠海布防的水野勝成部,傾瀉的開花彈一通亂炸,把這一支部隊炸崩潰了。
這一支龐大的艦隊當然是“華夏海軍”和李國助集團組建的聯軍。
艦隊商船靠岸,一千餘西方人在幾個扛著巨大十字架的傳教士率領下,衝入水野勝成的敗兵。
一時間槍聲大作硝煙彌漫,幕府軍大敗虧輸留下三千屍體落荒而逃,港口通往原城的幾裏道路立刻被打通了。
緊接著商船上大量武器和糧食卸載,原城出來足兩萬人參加防禦和搶運物資。
天草時貞見到了不遠千裏來參加護教的傳教士,得到了大量補充,他更加堅定了戰勝德川幕府割據一方自治的信心。
天草時貞要建立一個天主教國度,他想嚐試政教能夠合一的統治。
幕府總大將鬆平信綱已經丟了超過一萬人,原城依舊打不下,現在出現了新情況,那裏還圍不死了,海上居然不斷有船送九州各地的教徒進入原城加入造反部隊。
一直拖到夏天惡戰還在繼續,每天雙方都有不少死傷,而且貌似短時間分不出勝負。
德川幕府再拖下去就會財政枯竭難以為繼,這一場內亂無疑會動搖倭國國本。
渾水摸魚的李國助沒有閑著,春天,他趁機在“華夏海軍”協助下攻取了五島列島,控製的地盤大了一倍有餘。
倭國幕府軍士氣低落,再加上補給線屢屢被截斷,藥品、食品都難以供給,炎熱的夏季已經來臨,經常餓肚子缺醫少藥的十數萬大軍爆發了瘟疫,每天都有幾十上百的人死去。
隨著時間流逝,幕府軍的處境更加困難,他們已經失去了攻打原城的力量,如今鬆平信綱考慮的是如何帶領剩下的人馬安全撤退。
這一場內亂必將曠日持久,黃勝決定不參與,傳令趙時敏繼續維持現狀,隻要確保天草時貞有地盤有兵力不被德川家光消滅即可,明軍不登陸作戰。
介於現在“南明”獲得銅的渠道很多,而倭國幾乎斷了對外貿易,他們又急需軍費,此時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時。
黃勝決定在經濟上再次削弱他們,從今往後倭國出口的銅價以一塊銀幣購買三十斤計算。
所有倭國的出口商品都往下壓價三成以上,所有的倭國進口商品都漲價三成,嚴密封鎖這個島國執行武器禁運,把來貿易的所有外國船統統抓捕或者擊沉。
這當然是對這個國家執行經濟封鎖,與此同時繼續支持教徒軍擴張,鼓勵他們攻城略地。
倭國戰火已經燎原,北九州幾十萬軍民打得昏天黑地,戰亂伴隨災荒、時疫更加民不聊生。
倭國本來就很貧窮,天災加兵災導致糧食產量急劇下降,饑餓很快席卷諸島,賣兒賣女者多不勝數。
由於倭國根本沒有孝道一說,整個倭國有太多失去勞動力的老人被子女送上山等著餓死,這不是聳人聽聞,他們的民俗就是如此。
許多外藩難堪重負,已經無力出兵、出勞力,他們開始割據一方意圖自保不聽德川幕府宣調。
北海道本來就不是倭國信地,這裏現在叫做蝦夷地,倭國剛剛開始征服,日本征夷大將軍由來就是征服蝦夷之類的本島人眼裏的蠻夷。
由於幕府軍被抽調,蝦夷獲得了喘息之機,由被動挨打躲入高山密林遊擊,變成了主動出擊,甚至已經能夠發動圍攻城鎮的大戰。
毫無疑問,德川幕府獨大的強權統治即將被打破,戰國爭雄馬上會再次上演,有黃勝刻意搞平衡,倭國內戰曠日持久毋庸置疑。
安排了針對倭國的部署,黃勝下一步要有大動作。
第一個動作是拿下馬來半島,這塊地盤已經屬於一盤散沙,原來比較大的王蘇丹馬末沙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葡萄牙人打跑了。
現在的馬來半島亂得很,前幾年被崛起的亞齊蘇丹國奪了錫礦產地彭亨,那裏的蘇丹也被抓走了,至於馬來半島到底有多少蘇丹,也就是有多少所謂的國王,還真說不好。
彭亨位於馬來西亞半島東海岸,北有大漢山脈、登嘉樓高地和金馬侖高原。“大漢山脈”如何能夠成為他國之山?這簡直不可以容忍。
由於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又有錫這個礦藏,這塊土地上戰爭不斷,西班牙、葡萄牙人跟荷蘭人爭奪不休,英格蘭人和高盧人也開始染指,土著的各蘇丹也不斷互相攻伐。
馬來半島地理位置尤為重要,這裏由於多個西方國家勢力介入更加混亂不堪。
偉大的大明為了平息幹戈,故而出兵拿下這個不祥之地,免得各國你爭我奪傷了和氣。
黃勝簽發命令,黃東山在“南華島”集訓的十八個千總和已經擴充到一萬的騎兵,增加輔兵組建十二個營伍,集訓三個月後,橫渡馬六甲海峽奪取馬六甲城。
進兵過程中無論遇到西夷還是碰到猴子一視同仁,膽敢抵抗者殺無赦。
第二個命令下達給程全功,命令他把已經發展了超過一倍的駐守交趾部隊組建成為十五個營伍,兩個月後帶領九營人馬借到廣南國在“新港”集結,渡海襲擊馬來半島東部吉蘭蘇丹國。
程全功隻要滿足留下守衛交趾的部隊有六個營頭即可,廣南國、沒落的瀾滄王國也就是寮國,這兩個鄰居太弱,不怕他們趁機攻取交趾省。
交趾已經經營多年,現在擁有以漢民為主體民族的人口一千五百萬,保衛家園之時能夠拿起武器打仗的青壯年男子不下於百萬之多,兩個小國敢來侵犯,最後誰打誰都說不定。
天草時貞揮舞雉刀親自上陣廝殺,見教主身先士卒,頑強的教徒軍前赴後繼人人奮勇,城下、城頭屍積如山,最後以幕府軍損失七千餘戰士宣告攻城失敗。
強攻不下,鬆平信綱決定長期圍困,十幾萬人馬把原城團團包圍。
沒過幾天,海上趕來了一支擁有六十幾艘大戰艦、四十幾艘商船的海軍,他們不分青紅皂白直接轟擊靠海布防的水野勝成部,傾瀉的開花彈一通亂炸,把這一支部隊炸崩潰了。
這一支龐大的艦隊當然是“華夏海軍”和李國助集團組建的聯軍。
艦隊商船靠岸,一千餘西方人在幾個扛著巨大十字架的傳教士率領下,衝入水野勝成的敗兵。
一時間槍聲大作硝煙彌漫,幕府軍大敗虧輸留下三千屍體落荒而逃,港口通往原城的幾裏道路立刻被打通了。
緊接著商船上大量武器和糧食卸載,原城出來足兩萬人參加防禦和搶運物資。
天草時貞見到了不遠千裏來參加護教的傳教士,得到了大量補充,他更加堅定了戰勝德川幕府割據一方自治的信心。
天草時貞要建立一個天主教國度,他想嚐試政教能夠合一的統治。
幕府總大將鬆平信綱已經丟了超過一萬人,原城依舊打不下,現在出現了新情況,那裏還圍不死了,海上居然不斷有船送九州各地的教徒進入原城加入造反部隊。
一直拖到夏天惡戰還在繼續,每天雙方都有不少死傷,而且貌似短時間分不出勝負。
德川幕府再拖下去就會財政枯竭難以為繼,這一場內亂無疑會動搖倭國國本。
渾水摸魚的李國助沒有閑著,春天,他趁機在“華夏海軍”協助下攻取了五島列島,控製的地盤大了一倍有餘。
倭國幕府軍士氣低落,再加上補給線屢屢被截斷,藥品、食品都難以供給,炎熱的夏季已經來臨,經常餓肚子缺醫少藥的十數萬大軍爆發了瘟疫,每天都有幾十上百的人死去。
隨著時間流逝,幕府軍的處境更加困難,他們已經失去了攻打原城的力量,如今鬆平信綱考慮的是如何帶領剩下的人馬安全撤退。
這一場內亂必將曠日持久,黃勝決定不參與,傳令趙時敏繼續維持現狀,隻要確保天草時貞有地盤有兵力不被德川家光消滅即可,明軍不登陸作戰。
介於現在“南明”獲得銅的渠道很多,而倭國幾乎斷了對外貿易,他們又急需軍費,此時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時。
黃勝決定在經濟上再次削弱他們,從今往後倭國出口的銅價以一塊銀幣購買三十斤計算。
所有倭國的出口商品都往下壓價三成以上,所有的倭國進口商品都漲價三成,嚴密封鎖這個島國執行武器禁運,把來貿易的所有外國船統統抓捕或者擊沉。
這當然是對這個國家執行經濟封鎖,與此同時繼續支持教徒軍擴張,鼓勵他們攻城略地。
倭國戰火已經燎原,北九州幾十萬軍民打得昏天黑地,戰亂伴隨災荒、時疫更加民不聊生。
倭國本來就很貧窮,天災加兵災導致糧食產量急劇下降,饑餓很快席卷諸島,賣兒賣女者多不勝數。
由於倭國根本沒有孝道一說,整個倭國有太多失去勞動力的老人被子女送上山等著餓死,這不是聳人聽聞,他們的民俗就是如此。
許多外藩難堪重負,已經無力出兵、出勞力,他們開始割據一方意圖自保不聽德川幕府宣調。
北海道本來就不是倭國信地,這裏現在叫做蝦夷地,倭國剛剛開始征服,日本征夷大將軍由來就是征服蝦夷之類的本島人眼裏的蠻夷。
由於幕府軍被抽調,蝦夷獲得了喘息之機,由被動挨打躲入高山密林遊擊,變成了主動出擊,甚至已經能夠發動圍攻城鎮的大戰。
毫無疑問,德川幕府獨大的強權統治即將被打破,戰國爭雄馬上會再次上演,有黃勝刻意搞平衡,倭國內戰曠日持久毋庸置疑。
安排了針對倭國的部署,黃勝下一步要有大動作。
第一個動作是拿下馬來半島,這塊地盤已經屬於一盤散沙,原來比較大的王蘇丹馬末沙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葡萄牙人打跑了。
現在的馬來半島亂得很,前幾年被崛起的亞齊蘇丹國奪了錫礦產地彭亨,那裏的蘇丹也被抓走了,至於馬來半島到底有多少蘇丹,也就是有多少所謂的國王,還真說不好。
彭亨位於馬來西亞半島東海岸,北有大漢山脈、登嘉樓高地和金馬侖高原。“大漢山脈”如何能夠成為他國之山?這簡直不可以容忍。
由於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又有錫這個礦藏,這塊土地上戰爭不斷,西班牙、葡萄牙人跟荷蘭人爭奪不休,英格蘭人和高盧人也開始染指,土著的各蘇丹也不斷互相攻伐。
馬來半島地理位置尤為重要,這裏由於多個西方國家勢力介入更加混亂不堪。
偉大的大明為了平息幹戈,故而出兵拿下這個不祥之地,免得各國你爭我奪傷了和氣。
黃勝簽發命令,黃東山在“南華島”集訓的十八個千總和已經擴充到一萬的騎兵,增加輔兵組建十二個營伍,集訓三個月後,橫渡馬六甲海峽奪取馬六甲城。
進兵過程中無論遇到西夷還是碰到猴子一視同仁,膽敢抵抗者殺無赦。
第二個命令下達給程全功,命令他把已經發展了超過一倍的駐守交趾部隊組建成為十五個營伍,兩個月後帶領九營人馬借到廣南國在“新港”集結,渡海襲擊馬來半島東部吉蘭蘇丹國。
程全功隻要滿足留下守衛交趾的部隊有六個營頭即可,廣南國、沒落的瀾滄王國也就是寮國,這兩個鄰居太弱,不怕他們趁機攻取交趾省。
交趾已經經營多年,現在擁有以漢民為主體民族的人口一千五百萬,保衛家園之時能夠拿起武器打仗的青壯年男子不下於百萬之多,兩個小國敢來侵犯,最後誰打誰都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