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在襲擊複州城得手後隨即安排黃明理帶著兩個總旗騎兵和馬車夫去覺華島送斬獲要好處,自己帶著麾下迴到了黃家灣島,帶迴來一萬多漢人和少量建奴女人。


    甄別漢奸,黃家自有章法,完全交給黃東山帶著火槍手少年看著辦,把曾經在為奴期間幹過為虎作倀之事的漢人挑選出來全部送去黃家山島做苦力,這一次帶迴來的人一個不殺,也給鐵杆漢奸勞動改造的機會。


    至於這樣的勞動教養會執行幾年,完全按照判刑標準,為了給人盼頭,給努力改造的漢人機會,每年都考慮給一成人減刑三個月到一年不等。


    人就是如此,沒有了希望就會如行屍走肉,有了獲得好日子的可能後大多數人就會努力爭取,黃家的工作作風就是永遠給所有人希望,哪怕是勞改犯。


    繳獲的建奴女人也送去黃家山島勞動,發揚人道主義精神,不虐待她們讓她們能夠溫飽,至於黃家的工匠有誰看上了她們準備娶妻納妾也支持。


    臨陣起義的漢軍經過甄別後留下一部分有技術或者有武力值的作為補充兵,都送去覺華島交給黃明理安排人訓練。


    其他人安排到蠍子島工作,那裏的水力粉碎機已經可以工作,但是還遠遠不能滿足生產需要,還是需要大量勞工,這一次又增加三千人去工作,短時間能夠滿負荷生產了。


    黃家灣島的水力磨坊投產了,沿著不長的人工河邊布滿了加工糧食、碾米、磨麵、做豆腐用來生產食品的水力作坊。


    這個風景如畫的島嶼作為黃家絕大部分人的家園,不容許有任何重汙染的工業存在,黃勝永遠保證這裏山清水秀。這裏的支柱產業就是輕工業、倉儲和轉口貿易。


    有專用港口的糧庫目前的倉儲能力已經達到五十萬石,隻是現在沒有如此多的糧食,庫存才不到三分之一。


    這裏的工廠都是勞動密集型的深加工行業,以加工生產食品為主,紡織、絲織也不在這裏印染,黃勝寧可增加成本也不造成黃家灣島的汙染。


    黃家的能工巧匠在半吊子家主的指點下,嚐試著造出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這其實就是英國人在十八世紀發明的第一代珍妮紡紗機。


    新式紡紗機能夠成功的關鍵是因為有了合格的鋼材,紡織機上用來拉緊紗線的機件英語譯音叫做‘羅拉’漢語叫做‘輥’的零件達到了要求,有了足夠的抗彎和抗扭剛度。


    具備了正確的溝槽齒形和符合規定的表麵光潔度,能有效握持纖維又不致損傷或鉤住纖維。


    如此技術提前了一百多年問世,這樣的紡紗機比舊式紡車的紡紗能力提高了八倍,但仍然要用人力。黃勝讓參加設計生產的大工匠繼續進行技術革新,提醒他們利用水力,估計不久後第二代產品又會出現了。


    明朝的織布技術領先世界,在南直隸有太多大規模的紡織廠,織工達到幾十萬人之多,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


    聞名遐邇的鬆江布就是拳頭產品,這種布采用“經直緯錯“的織法,有立體感,史書載“望之如絨“,從南宋時就開始遠銷世界了,一直到了滿清後半截才被洋人擠垮了。


    漢人的織布技術整整領先了時間一千多年,後來在滿清奴隸主的殖民下,漢人再也拿不出任何先進的產品,隻有小辮子讓各國難忘。


    由於受限於棉紗的產量,如此好布可不是人人都買得起,黃家去鬆江府找孫家幫忙高價購置最新織布機迴來讓大工匠研究。


    織布機的許多零部件換上了黃家生產的優質鋼材精工細作,更加有效率且經久耐用的機器橫空出世了。


    孫元化就是鬆江府人,他家就是當地的大官僚地主,家裏就有織布廠,以黃勝和孫元化的關係,不但搞到了機器還請來了幾家大師傅。


    技術保密成為重中之重,還好在沒有合格鋼材的情況下要仿製黃家的機器也隻能邯鄲學步爾,短時間應該不會技術外流。


    這些民用產品的保密要求不如蠍子島的軍工產品,隻保證黃家廠區閑人免入,讓掌握技術的大師傅不可以透露口風。


    黃家不怕有人來挖牆腳,一是黃家生產鬆江布外人無法得知,黃家根本沒有形成銷售,在島嶼上生產誰知道?


    二是黃家的大師傅都有子弟在軍中效力,他們有許多已經是官老爺了,大師傅一家子在黃家體係內生活工作,要銀子有銀子,要前程有前程,對家主的忠誠度毋庸置疑。


    三是黃家灣島鄰裏相望,來了閑雜人等馬上就會被發現了,況且無緣無故能夠跑來這裏的人還真的沒見過,在黃家的班船上就通不過盤查。


    不是乘坐黃家班船來此而是乘坐送貨船來到黃家灣島的人根本無法登島瞎逛,他們隻能在商業區活動而已。


    黃家灣島的紗廠、布廠已經開始生產,布匹暫時不對大明銷售,因為黃勝擔心會衝擊大明手工業者,導致大量織工失業。


    反正目前產量有限,黃家出品的布匹掛羊頭賣狗肉,打鬆江布的旗號準備外銷日本,以後準備遠銷東南亞和歐洲。


    經過預算成本,黃家生產的鬆江布在質量同等的情況下,在給了織工相對高一些報酬的情況下還可以節約成本三四成呢,競爭力毋庸置疑。


    黃家人口又增加了一萬,如今已經接近五萬了,還是沒有閑人,都有工作,每天忙碌著開心著。


    他們九成九都是衣食無著之人又或是被盤剝得山窮水盡之人,如今的日子蒸蒸日上,如何不喜笑顏開?


    黃勝一開始就保證私產,鼓勵勞動致富,希望人民越有錢越好,爭取做到老百姓的家風可以進雨可以進,得不到主人同意皇帝不可以進。


    家主宣布全軍修整七天,準備與八月五日出海遠航。


    這七天,黃勝視察了蠍子島的兵工廠,慰問了產業工人,跟大家召開座談會,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情況,讓秘書荷香記錄下大家提出的要求和建議。


    黃勝作為家主隻聽不表態,他當裁判不越級指揮,因為黃家有一套管理班子和製度,不需要人治,靠製度管理一切。


    工人提出了建議,黃勝會讓各級管理者論證可行性,通過完善製度來推廣和執行。


    黃勝知道作為黃家的最高領導千萬不能做大嘴巴,有人來反映個什麽問題馬上體現自己的權威立刻表態,長期以往製度就會流於形式,手下的管理者會無所適從。


    黃勝在後世就見過許多靠著政治投機或者裙帶關係當上的官員,這些傻逼反正瞎折騰的都是那個‘大家拿’的銀子,屁股決定腦袋。


    最後都是工人倒黴,四五十歲了幹了一輩子的工廠被那些王八蛋折騰垮了下了崗,而那些混蛋又被調去另外一個好企業繼續折騰。


    既然懂了人治的弊端,黃勝一開始就靠製度管理一切,哪怕這樣也不是十全十美,在找不到更好的管理辦法的情況下也隻能如此。


    海貿合夥人李家派來的管事李二已經帶著六個帳房準備好了一切,他以前每次出海都是心驚膽戰,唯有這次不同,不但不害怕,還有一種揚眉吐氣的小得意。


    本書起點首發,如果各位看官覺得本書還行,請到起點中文網給本書投一下免費的推薦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節迴報給書友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帝國日不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實在閑得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實在閑得疼並收藏大明帝國日不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