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伴們就要喊了。“貨底兒”簡直就要急得哭了。突然,水塘西北角處“嘩啦”,躍出一條大“魚”。劉豐年抹著臉上的水,對岸上的夥伴們喊:“怎麽樣?”“紅頭老千”叫道:“看我的!”人已跳起來。他跳得是高難動作,他那從腿彎裏伸出的頭,在落水之前一直對眾人伸著舌頭,活活一副水鬼樣。“紅頭老千”後,是“冇屁股”,是“貨底兒”,大家爭先恐後。“半拉黑”一直在等待,終於輪到他了,再也沒有人與他爭先了。他抹在臉上身上的黑泥,早被細雨淋成了青黑的泥湯。他冷的發軟,嘴唇哆嗦著說:“該我,……該,……該我了。”就“啊呀”的跳。隻有一隻腿跳起,“撲通”一聲,他栽進水裏,在水麵上“嗚哇嗚哇”掙紮幾下。他原可以借著的浮力,掙紮著遊迴到水塘的邊沿,他不能,他沒有,那樣他將被夥伴們恥笑。他是個大男子漢,可不願意蹲著尿。他也要紮猛子,從水塘東邊鑽水塘的西邊。他閉著氣往下沉,水麵上“咕嚕、咕嚕”的冒起幾個大氣泡。劉豐年憋了一口氣,又憋一口氣,憋第三口氣時,就猛勁的喊:“快來人呀!快來人呀!救人呀!”
劉紅旺、劉清水從磚窯迴來,聽見劉豐年的喊聲,並不理會。劉豐年一把揪住劉紅旺說:“快!快救人!快!”劉紅旺瞪眼,問:“救誰?”“‘半拉黑’在水塘裏了。”劉紅旺說拉著劉紅旺跑。“是‘半拉黑’呀,他水性好哩!說不定他在水塘裏摸泥鰍呢!”就和劉清水二人慢悠悠的來到水塘岸上看。水麵上又冒出一串水泡。劉紅旺說:“看!‘半拉黑’還在水下換氣呢!”劉豐年、“紅頭老千”等夥伴對劉紅旺作揖:“快救救他吧!他要死了!”劉紅旺說:“救他可以,但你們答應我的事必須完成。”“紅頭老千”連忙答:“大哥放心!我一定完成!”劉紅旺一個猛子紮下去,很快就從西岸鑽出來。他抹著臉上的泥水喊:“不中!一個人弄不出來!”“豁嘴兒”的哥劉清水說:“趕快迴村裏叫大黑叫驢吧,他的水性好!”劉紅旺掄起拳頭打的劉清水趔趄,嘴裏罵:“媽的比!你就不是個男人!”劉清水還在猶豫,劉紅旺一腳把劉清水踹到水塘裏,他接著喊:“哥兒,咱倆就把他‘半拉黑’拉出來了!”隨著話音,人早就又跳進水塘裏。
兩個人踩水來到水塘中間。劉紅旺說:“就在這兒!”倆人就直直的往水下沉。水麵上翻起一大片又一大片的水泡。終於,劉紅旺和劉清水兩個人嘴裏吐著氣,把個渾身青紫已經窒息的“半拉黑”拉出水塘。
真掃興!“半拉黑”竟然淹了水,還差一點淹死,劉豐年噘著嘴對大夥兒喊:“今天不玩了!明天再玩!”“豁嘴兒”悄悄趴到劉豐年的耳朵上,神秘的嘀咕著什麽,劉豐年興趣又來了,他抓著“豁嘴兒”的手興奮地說:“好啊!這就整治整治鯰魚頭!”
劉發進指派劉紅旺到河堤上送包穀麵。劉鐵鎬被留下參加全對的幹部會。往常的幹部會是在牲口院的飼養室召開,今天,改在劉豐年家的西廂房。劉史氏開了西廂房。長年不進人的西廂房,充斥著潮氣黴味。好在屋裏有一張破舊的桌子,還有兩把高高的木凳。劉發進說:“鯰魚,你去給貴嫂領十五斤白麵,三斤粉條,打一碗油,讓她給我們烙點饃,熬點粉條菜。”有饃和菜,幹部個個來了精神。劉鯰魚帶著劉史氏來到倉庫裏。不用說,鯰魚絕不會在秤上做手腳了。鯰魚還多給了一斤白麵,多給了半斤粉條,碗裏的油也打得滿滿的。以往開會,劉鯰魚的牛眼圓瞪著牆,誰都欠了他二百塊錢一樣,他看見他手裏掌管的東西被誰領走了,就心口疼。現在的他又說又笑,變了另外一個樣兒。怎麽能不高興?朱石花已經答應,要“跑婚”(2)。“母老虎”把燈花挑的亮。成年累月,發愁尋媳婦,想不到,就這樣不用一槍一刀解決了。一不明媒,二不正娶,要走“跑婚”這條道,這可是榮耀。想想看,如果不是條件好,閨女會“跑婚”來了卻自己的女兒之身。從前,那些個曾經給俺鯰魚提過媒的閨女,都是傻b!俺家的條件多好,房子五間,就俺娘倆。鯰魚是實權保管,打燈籠照著,也難尋俺殷實人家。兩大口人,個個能打能跳,能掙工分,還是實權保管,還能挨餓?那歌謠就不錯:“孩,孩,孩,快快長!長大當個司務長,人家吃半斤,咱吃十六兩(3),叫你爹沾沾光(4)!”司務長才是個管鍋灶的官兒,鯰魚比司務長大多少倍的保管呢!
“母老虎”和“呱呱雞”同床異夢的說著話。“呱呱雞”嘴裏說:“怎麽還不來?叫我這當嬸子的快急死了!”心裏說:“千萬不要來,黃了算啦!母老虎娘倆,都不是啥好東西!”“呱呱雞”又說:“蘭姐可是個大好人,終於把這個媒保成了。原來她說要給我們的劉清水說。我說,俺家的鯰魚大,先盡他!”“母老虎”心中罵:“能你那比哩!我還不知道你那黑心眼兒。你盼著俺鯰魚一萬年尋不下媳婦哩!”
屋外牆旮旯裏急壞了“豁嘴兒”、“冇屁股”、“紅頭老千”還有劉豐年。隻有四個,不能人多,人多嘴雜,容易泄密。他們貼著牆,站在劉鯰魚的窗外聽。淅淅瀝瀝的雨,又下,房間沒人,死氣沉沉的,他們能聽到什麽呢?天越來越黑,夜越來越深,雨越下越大。劉豐年手中拿著一截揀來的鐵絲,一直挖坯縫兒。坯縫兒透了,從小孔裏透出一綹燈光,照在夜色裏,拖出一條長長的灰黃色的光柱。“紅頭老千”低聲怨:“還不吹燈?”“冇屁股”就學貓頭鷹叫,連叫幾聲,屋裏仍然不吹燈。“豁嘴兒”直打嗬欠,打了幾個,趴在劉豐年的耳朵上說:“我去看看他們咋還不睡!”“豁嘴兒”去了一會迴來,對劉豐年說:“咱散吧!”劉豐年問:“為啥?”“豁嘴兒”說:“明天晚上,劉鯰魚的那個胖豬才來!”“紅頭老千”罵“豁嘴兒”,說他的消息不準,並威脅要收拾“豁嘴兒”。“豁嘴兒”想了想說:“聽不成鯰魚的牆根兒,咱們聽鯰魚他媽的牆根兒(5)嘛!”大家一想,也就是,已經淋透了,沒聽到,虧。一不做,二不休,聽不成鯰魚的,就聽“母老虎”的。又耐著性子等。那個小牆窟窿裏透出的燈光明晃晃,人家不睡覺,怎麽能聽?耐不住雨淋,就要散。“紅頭老千”一腳踢到什麽上,喲!尿罐兒!“豁嘴兒”認識:“母老虎的尿罐!”“紅頭老千”讓“豁嘴兒”取來錐子,“豁嘴兒”立即照辦。“紅頭老千”又叫“豁嘴兒”:“鑽!”。“豁嘴兒”就“吱吱”的鑽。一會兒,尿罐的底兒上就出現一個窟窿。“紅頭老千”又讓“豁嘴兒”挖來黑炭灰,把尿罐的底兒的小窟窿眼彌住,四個人便躡手躡腳的離開了。
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
解釋:(1)絳:彩紅(2)跑婚:一種古老的婚嫁習俗。即男女雙方約定,在一個夜裏,女方背著家人跑到男方,把生米做成熟飯造成既成事實。(3)十六兩:即是一斤。古進位的稱為十六兩為一斤(4)這是一曲六十年代初期廣為流傳的兒歌。(5)牆根:即壁角。
請關注“紅色係列”。“紅色係列”之“紅色監獄”更精彩。就在本站紀實文學上q:634048849
劉紅旺、劉清水從磚窯迴來,聽見劉豐年的喊聲,並不理會。劉豐年一把揪住劉紅旺說:“快!快救人!快!”劉紅旺瞪眼,問:“救誰?”“‘半拉黑’在水塘裏了。”劉紅旺說拉著劉紅旺跑。“是‘半拉黑’呀,他水性好哩!說不定他在水塘裏摸泥鰍呢!”就和劉清水二人慢悠悠的來到水塘岸上看。水麵上又冒出一串水泡。劉紅旺說:“看!‘半拉黑’還在水下換氣呢!”劉豐年、“紅頭老千”等夥伴對劉紅旺作揖:“快救救他吧!他要死了!”劉紅旺說:“救他可以,但你們答應我的事必須完成。”“紅頭老千”連忙答:“大哥放心!我一定完成!”劉紅旺一個猛子紮下去,很快就從西岸鑽出來。他抹著臉上的泥水喊:“不中!一個人弄不出來!”“豁嘴兒”的哥劉清水說:“趕快迴村裏叫大黑叫驢吧,他的水性好!”劉紅旺掄起拳頭打的劉清水趔趄,嘴裏罵:“媽的比!你就不是個男人!”劉清水還在猶豫,劉紅旺一腳把劉清水踹到水塘裏,他接著喊:“哥兒,咱倆就把他‘半拉黑’拉出來了!”隨著話音,人早就又跳進水塘裏。
兩個人踩水來到水塘中間。劉紅旺說:“就在這兒!”倆人就直直的往水下沉。水麵上翻起一大片又一大片的水泡。終於,劉紅旺和劉清水兩個人嘴裏吐著氣,把個渾身青紫已經窒息的“半拉黑”拉出水塘。
真掃興!“半拉黑”竟然淹了水,還差一點淹死,劉豐年噘著嘴對大夥兒喊:“今天不玩了!明天再玩!”“豁嘴兒”悄悄趴到劉豐年的耳朵上,神秘的嘀咕著什麽,劉豐年興趣又來了,他抓著“豁嘴兒”的手興奮地說:“好啊!這就整治整治鯰魚頭!”
劉發進指派劉紅旺到河堤上送包穀麵。劉鐵鎬被留下參加全對的幹部會。往常的幹部會是在牲口院的飼養室召開,今天,改在劉豐年家的西廂房。劉史氏開了西廂房。長年不進人的西廂房,充斥著潮氣黴味。好在屋裏有一張破舊的桌子,還有兩把高高的木凳。劉發進說:“鯰魚,你去給貴嫂領十五斤白麵,三斤粉條,打一碗油,讓她給我們烙點饃,熬點粉條菜。”有饃和菜,幹部個個來了精神。劉鯰魚帶著劉史氏來到倉庫裏。不用說,鯰魚絕不會在秤上做手腳了。鯰魚還多給了一斤白麵,多給了半斤粉條,碗裏的油也打得滿滿的。以往開會,劉鯰魚的牛眼圓瞪著牆,誰都欠了他二百塊錢一樣,他看見他手裏掌管的東西被誰領走了,就心口疼。現在的他又說又笑,變了另外一個樣兒。怎麽能不高興?朱石花已經答應,要“跑婚”(2)。“母老虎”把燈花挑的亮。成年累月,發愁尋媳婦,想不到,就這樣不用一槍一刀解決了。一不明媒,二不正娶,要走“跑婚”這條道,這可是榮耀。想想看,如果不是條件好,閨女會“跑婚”來了卻自己的女兒之身。從前,那些個曾經給俺鯰魚提過媒的閨女,都是傻b!俺家的條件多好,房子五間,就俺娘倆。鯰魚是實權保管,打燈籠照著,也難尋俺殷實人家。兩大口人,個個能打能跳,能掙工分,還是實權保管,還能挨餓?那歌謠就不錯:“孩,孩,孩,快快長!長大當個司務長,人家吃半斤,咱吃十六兩(3),叫你爹沾沾光(4)!”司務長才是個管鍋灶的官兒,鯰魚比司務長大多少倍的保管呢!
“母老虎”和“呱呱雞”同床異夢的說著話。“呱呱雞”嘴裏說:“怎麽還不來?叫我這當嬸子的快急死了!”心裏說:“千萬不要來,黃了算啦!母老虎娘倆,都不是啥好東西!”“呱呱雞”又說:“蘭姐可是個大好人,終於把這個媒保成了。原來她說要給我們的劉清水說。我說,俺家的鯰魚大,先盡他!”“母老虎”心中罵:“能你那比哩!我還不知道你那黑心眼兒。你盼著俺鯰魚一萬年尋不下媳婦哩!”
屋外牆旮旯裏急壞了“豁嘴兒”、“冇屁股”、“紅頭老千”還有劉豐年。隻有四個,不能人多,人多嘴雜,容易泄密。他們貼著牆,站在劉鯰魚的窗外聽。淅淅瀝瀝的雨,又下,房間沒人,死氣沉沉的,他們能聽到什麽呢?天越來越黑,夜越來越深,雨越下越大。劉豐年手中拿著一截揀來的鐵絲,一直挖坯縫兒。坯縫兒透了,從小孔裏透出一綹燈光,照在夜色裏,拖出一條長長的灰黃色的光柱。“紅頭老千”低聲怨:“還不吹燈?”“冇屁股”就學貓頭鷹叫,連叫幾聲,屋裏仍然不吹燈。“豁嘴兒”直打嗬欠,打了幾個,趴在劉豐年的耳朵上說:“我去看看他們咋還不睡!”“豁嘴兒”去了一會迴來,對劉豐年說:“咱散吧!”劉豐年問:“為啥?”“豁嘴兒”說:“明天晚上,劉鯰魚的那個胖豬才來!”“紅頭老千”罵“豁嘴兒”,說他的消息不準,並威脅要收拾“豁嘴兒”。“豁嘴兒”想了想說:“聽不成鯰魚的牆根兒,咱們聽鯰魚他媽的牆根兒(5)嘛!”大家一想,也就是,已經淋透了,沒聽到,虧。一不做,二不休,聽不成鯰魚的,就聽“母老虎”的。又耐著性子等。那個小牆窟窿裏透出的燈光明晃晃,人家不睡覺,怎麽能聽?耐不住雨淋,就要散。“紅頭老千”一腳踢到什麽上,喲!尿罐兒!“豁嘴兒”認識:“母老虎的尿罐!”“紅頭老千”讓“豁嘴兒”取來錐子,“豁嘴兒”立即照辦。“紅頭老千”又叫“豁嘴兒”:“鑽!”。“豁嘴兒”就“吱吱”的鑽。一會兒,尿罐的底兒上就出現一個窟窿。“紅頭老千”又讓“豁嘴兒”挖來黑炭灰,把尿罐的底兒的小窟窿眼彌住,四個人便躡手躡腳的離開了。
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
解釋:(1)絳:彩紅(2)跑婚:一種古老的婚嫁習俗。即男女雙方約定,在一個夜裏,女方背著家人跑到男方,把生米做成熟飯造成既成事實。(3)十六兩:即是一斤。古進位的稱為十六兩為一斤(4)這是一曲六十年代初期廣為流傳的兒歌。(5)牆根:即壁角。
請關注“紅色係列”。“紅色係列”之“紅色監獄”更精彩。就在本站紀實文學上q:634048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