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妹妮鵝(1)起頭,再聽,果然是女婿竇六的聲音。“怎麽半夜來了?!”亮姐嚇得唿的就出了一身冷汗,渾身顫抖的惶惶張張的跑去開門。史妹妮忙著摸“洋火”。哪裏摸得著?!黑暗裏,小腳的女人在瑟瑟發抖。千萬不要是又出了啥事呀!解放的時候,也是這麽個半夜三更,竇六來到院門外敲門,是把亮姐送過來。一身是汗的竇六“撲通”的跪在丈母娘的膝下,嘴裏連連的哀求:“媽,我把亮姐送還給您。我明天就活不成了。”黑暗裏,女婿興奮的說:“別怕,不是什麽倒黴事。是好事兒。隊長要我天明之前到康溝河參加抗洪。幾個孩子沒有人照料。我就來叫亮姐迴去。”啊,原來是這樣。史妹妮就摸到了“洋火”,自然“洋油”燈就亮了。
竇六抱著女兒,和亮姐一起,走出四合院。出了院門,是黑黑洞洞的夜。小腳女人還要往前送。閨女和女婿攔著。小腳女人再三的對女婿“啞巴進廟門,要多磕頭,少說話”的叮嚀。等到史妹妮把院子的門插結實了,女兒和女婿才朝寨外走。看寨門的劉瑞秋還在小茅草屋裏坐著。據說,他的坐功了得。他能一動不動的坐上七七四十九天。坐著的劉瑞秋大聲的給亮姐打招唿。打了招唿,又問竇六:“半夜三更的,為什麽這麽急?!”竇六驕傲自豪的迴答:“我要上河堤。天明必須到。”
“狐狸”搖著尾巴送客人。出了寨門,竇六調皮的對妻子說:“咱們到高粱地裏去吧!”亮姐擰丈夫一把,嗔怪:“沒正經!你到高粱地裏當水鴨子呀!”就是,高粱地到處是水,可不象那一次。那一次還沒孩子,沒下雨,沒土改,竇六還是富豪子。
史妹妮閂了院門,又閂了屋門,躺在床上睡不著。女兒和小外甥女走了,東間裏的閉月 和羞花都上河堤上了,婆婆在蘭姐生產後就被人接走了。屋子裏隻剩下身邊這個打唿嚕的“過繼兒”。劉豐年實在是太累了。自從躺在床上,一直的在打著胡嚕。史妹妮要著兒子問:“你尿不?”小豐年的鼻子裏的鼾聲越發沉重。也不知道他們倆走到哪裏了?
竇六和亮姐在黑暗的夜色裏,踩著滿是泥水的土路往家走。再走一半裏路就迴到家了。家裏多好,再窮也是個家,起碼有擋風遮雨的屋,有可以躺下來的床。亮姐說。可就是,可就是又該聽婆婆半夜驚魂的驚叫聲:“剝人皮了!剝人皮了!”不去想這心驚膽戰的事,再等一會兒,就能與丈夫溫存了。倆人說著話,不知不覺的就來到竇莊村東頭,抬頭看,那棵大洋槐樹就矗立在前麵不遠的地方。夜色裏高大的古老的兇悍的洋槐樹簡直就是一個麵目猙獰的魔鬼。亮姐正要往西直走,竇六喊:“咱倆走村南頭。”亮姐知道男人從不輕易從村東頭走,男人一直在想方設法的躲避村東口那棵大槐樹。亮姐知道男人最怕看見那棵大槐樹。一個大男人,膽量這麽的小。亮姐和丈夫一起,又多走了幾十丈遠,硬是從泥水裏轉到村南頭。
一進村,就看到那黑巍巍的夜色裏的幾所二層樓。二層樓聳立在眾多坯壘泥垛的草屋中間,猶如鶴立雞群。這幾所樓原是竇六的宅院,宅院分東西兩處,土改時被充公。因竇六一家無處棲身,經村幹部研究後,決定把東樓一層暫讓竇六一家借住,二層是生產隊儲放糧食和棉花的倉庫。竇家大院宅基高,沒有積水。樓頂是小瓦,樓房很結實,不用擔心象土坯草房那樣漏水甚至坍塌。
昏黃的“洋油”燈光裏,四個孩子象一群小羊羔似的圍住亮姐。
竇六正要歇口氣,生產隊長在門外喊:“老六!老六!”竇六忙答:“在家!在家!”答著,人已經跑到隊長麵前。隊長說:“老六,到河堤上參加抗洪的這批都走了,你這就上去吧!”什麽時候,治保主任竇貓也跟進來了。竇貓用極其嚴厲的口吻對都竇六說:“老六,你要把政府的信任化作巨大動力。一般的地主分子是絕對不可能被派到河堤上的。那是重要陣地。你到那裏去了以後。隻準老老實實,不準亂說亂動!”生產隊長揮手打斷竇貓的羅嗦:“去!去!去!去呀!!老六,別聽他窮嘰嘰。去吧。我放心。竇六答應:“我這就走!”順手抓起一把鐵鍁,扛在肩上。亮姐追著囑咐:“你還從村南走!”竇六答應著。急急忙忙的朝前走。這時的竇六的情緒十分的高漲和自豪。一個地主分子被派往康溝河的抗洪第一線。這對這個一直被專政的人來說,是多大的信任呀!正是這種信任給了地主分子了極大的鼓舞和力量。他沒有考慮,就徑直的朝村東口走。
竇六生得中等個頭,渾身上下滿是疙瘩肉。四十歲的他,身體結實的象個二十歲出頭的壯小夥。與亮姐結婚前,竇六已娶過一房媳婦,那女子也是富戶之女,倆人相守了幾年。終於,女人懷孕了,生產時,本來要請“送子觀音”劉韓氏前去接生的,因為老地主婆擔心劉韓氏的“窮氣”撲(2)了。就請了一個富家接生婆。偏又遇上女人難產,腿一蹬,與腹中的嬰孩兩命歸西。對此,竇六唏噓不已!家有良田百頃的竇六自然不愁續弦,隻是他思念前妻,打定主意再也不娶。在一次趕集時,遇見了美若天仙的亮姐,使他又燃起對婚姻的渴望。亮姐以聞名鄉裏的俊俏和良善,加之劉韓氏是名揚鄉裏的“送子觀音”,亮姐在幾十個候選對象中脫穎而出,成為富豪竇六的續弦。
竇六雖是富豪,卻生性惡逸好勞,喜事農桑,勤快能幹,與家裏的長工們打成一片,並肩勞作。在土改中,作為富有家財的唯一男性象征者,竇六被劃為地主分子,因其人緣好,人品善良,沒有民怨民憤,就沒有被戴上惡霸的帽子。新政權建立的十多年中,竇六仍然那麽熱愛農桑,無論是高級社還是人民公社,他絕對是一把幹農活的好手。社員們對竇六這個地主分子並沒有太多的防範和另眼相待,唯一與眾不同的是髒活累活公活私活他幹得比一般人多得多。近一段時間,竇六也象許許多多成分高(3)的人一樣,成了幹部們關注的焦點。大隊支書等幹部多次傳喚過他,生產隊幹部也分頭找到他,治保主任竇貓更是三天兩頭敲打他。任幹部們如何敲警鍾,竇六有他的老主意,一句話也不多說。
亮姐把女兒放在家裏唯一一張大木床上。全家連婆婆在內,已經七口人,隻有一張大床和一張二尺寬的單人床。土改前,竇六家用於睡覺的床不下幾十張,連每個扛長工的也都有一張睡床。土改後,隻給他家留下這兩張床,剩下的那許多床都分給了沒有床的貧苦農民。小木床在北間放,那是婆婆的床。婆婆快八十歲了,一天到晚或躺或坐或側或臥都在這張小床上。她總是緊皺著步滿褶皺的額頭,兩隻眼老母貓一樣緊盯著牆角那張蜘蛛網。網上有幾隻蜘蛛在遊動。她緊閉的嘴唇,從不輕易啟開。她是個前半輩子榮華富貴的女人,自娘胎裏出來到土改前,從來肩不挑手不提,連廚房也不曾下過。如今不但淪落到貧窮如洗的地步,而且還是專政的對象,尤其是治保主任竇貓,一天兩頭的來給她“上政治課”,指著她的已經老的幾乎不能看的老臉“批判”。老地主婆本來就很有怨氣,她本來就恨共窮腿子把她的家業“搶劫一空”。又加上竇貓的天天的“教導”,恨使她沉默如同石頭,從不多吐一個字。村裏人都知道她骨子裏對新政權的恨,也知道她善良勤勞人緣好的兒子兒媳,所以就不理會這個翻不起大風大浪的老嫗。
亮姐關切的問婆婆:“媽的咳嗽的好些了麽?”婆婆有咳嗽的老毛病,又遇下雨天潮,咳嗽明顯加劇了。婆婆卻答:“冇!”答著還在咳。亮姐問:“天亮了,我就去給你拿點藥吧?”婆婆答:“甭!”就又躺下,兩隻眼仍然看著那張蜘蛛網。亮姐又問了幾句什麽,婆婆要麽是“嗯”,要麽連“嗯”也不。亮姐知道婆婆不想講話,轉臉和孩子們說話。亮姐知道婆婆是個什麽樣的人,也一直對她沒有好印象。孩子們可不象他們奶奶。一個個話匣子似的什麽都講,什麽都要跟媽媽學說。思溫說:“聽人說,蔣光頭要反攻大陸。有人說,蔣光頭來了,咱們家的樓房,咱們家的地就得還給咱們了。”亮姐說:“別聽他們胡說!”思溫問:“媽,你是擁護老蔣呢,還是反對老蔣?”亮姐答:“小孩子家,不要跟大人們瞎嚷嚷!”思溫又說:“媽,你不在家,爹在地裏幹活,竇貓幾次來訓俺奶奶。他訓俺奶奶天天盼著改朝換代,天天盼著翻天變日,他訓奶奶盼著蔣光頭再打迴來!你說,蔣光頭是好人還是壞人?我沒見過他,媽,你見過他嗎?”思飽說:“媽,生產隊長家的房子被水淹塌了!”思平說:“會計家的豬圈被水衝倒了,大老母豬也被砸死了。”思溫說:“該砸死。人都這麽說。社員們吃不飽肚子,他家倒有糧食喂豬!”亮姐問:“還有什麽事?”思飽說:“田裏都淹了,連高粱都淹住了穗兒。他們說,沒有了糧食,要人吃人!要從小孩吃起,小孩子肉好煮。還說,我是地主崽子,要把我煮煮吃呢!我怕!”說著,就往媽懷裏鑽。
說了一陣子話,都沒啥說的了,母子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靜靜的。那間傳來了婆婆的打鼾聲。老太太這多年夜裏大都睡不著覺,一睡著就驚叫。
她見孩子媳婦一堆人做伴,一眨眼就唿嚕著了。亮姐剛要起身,睡夢裏的婆婆又被那個噩夢驚醒,“剝人皮了!剝人皮了!”叫聲連天。嚇得亮姐直打哆嗦,孩子們更害怕,擠掙著拱進亮姐的衣襟。不知是誰惶恐中踩住了妹妹,小辮兒可著嗓門尖嚎,哭聲塞滿了整幢小樓。
竇六扛著鐵鍁,鐵鍁的刃在幽幽的夜色裏,閃動著一綹一綹的寒光。也不知太累,還是太瞌睡,還是雨水打在身上太冷,竇六直覺得發涼,涼得頭發梢直豎,豎著豎著,渾身的汗毛也豎起來。夜色的光從哪裏照過來,竇六踩著自己長長的身影,移動著走在這條很熟悉卻又記不清走過多少次的路。路兩旁地裏是煙葉和紅薯。紅薯的秧子深深地均勻地把整個地皮罩得嚴嚴的,象一片黑黑的海子。煙葉地裏青葉搖動。竇六走出竇莊村,他往東邊看,是一片青紗帳。竇六壯著膽子往前走,怎麽覺得渾身發抖!前麵的路上有什麽?路兩邊都是水淹的莊稼地,高粱穗兒、玉米稍兒、棉花葉子、煙葉撚兒在明晃晃的水波中掙紮。竇六走在一條疊起來的路坎上,腳下是一腳比一腳更濕軟的泥土。水波中無數個鬼影在掙紮,那露出水麵的莊稼梢兒恰似一隻隻在水中搖動著求救的鬼的枯手。腳步走在泥路上,一步一陷,再看村口,看到村東口那棵大槐樹。就是那棵大槐樹。就是那棵茂盛粗大的大洋槐樹。大洋槐樹的洋槐花可好吃。蒸熟了,拌些麵,最好是拌些玉米糝,吃著清香新甜又綿口。就是那棵大洋槐樹,枝杈眾多,喜鵲窩就有三個,還有一窩愛呱呱的黑老鴰。就是那棵大槐樹,夏天人們在樹下乘涼,夜裏躺在樹下睡覺,風也吹不透,露水也打不著。那棵大槐樹是誰家的?原來是竇煥章家的,現在屬於人民公社的。為什麽屬於人民公社了?竇煥章在土改時被劃成惡霸地主,家產被收繳了。竇煥章人呢?他被綁在大槐樹上了。不是綁的,是用拴牲口的皮韁繩勒的,皮韁繩上還澆了水。沾了水的皮韁繩緊緊勒拽著人的皮肉,勒進人的骨頭裏。不是用的皮韁繩!是用的皮韁繩!隻是一會兒就解開了 ,不是放了,換了四根筢齒把竇煥章活活地釘到槐樹上——竇煥章昏死過去。誰用辣椒水把他潑醒了?醒來後的竇煥章說了句什麽?“一刀捅死我吧!”是竇煥章的哀求聲。“那可便宜了你!”手持尖刀的劊子手說,“街坊爺們能答應?”“不答應!不答應!”群情激昂,“活剝了他!活剝了他!”人群瘋狂地叫著。操刀的人用手拍拍竇煥章的眉頭,那白森森的刀尖“嚓”地從頭皮上劃了一條口子,他用一隻手拉著竇煥章被剝下來的頭皮,一點一點地往下剝……媽呀!是做夢吧!不是做夢,是真的!那刀尖尖的,那人多多的,那樹綠綠的,樹上的鳥兒瘋了般狂叫,周圍有幾隻狗在吠。佳綠河的水發出尖鳴,是歡唿還是嗚咽?一個聲音在講解:“父老鄉親們,貧下中農同誌們,曾經受過惡霸地主竇煥章剝削壓迫的勞苦大眾們, 今天,我們在竇莊村召開萬人公處大會。我們要一刀一刀地把惡霸地主竇煥章活剝了。現在活剝竇煥章已經開始,請廣大群眾們參觀吧……”
那天,我在幹什麽呢?對了,我和幾十個地主分子被集中在大槐樹一旁,跪著看怎麽活剝竇煥章。
那剝人者是誰?不認識!他的手拉著竇煥章的頭皮硬往下拽,竇煥章嘴裏在說些什麽?是哭?是罵?是悔?是怨?是恨?……聽不清楚,隻聽見“嗚哩哇啦”地叫。槐樹上的灰喜鵲驚叫著飛走了。槐樹上的花喜鵲慘叫著飛走了。槐樹上的那窩老鴰也叫著飛走了。再也沒迴來。叫著的狗,夾著尾巴跑走了。參觀的人們早已經走散。隻留下一隊地主分子,還有那個操刀人。從此,槐樹上再也沒有落過一個鳥兒。哎呀!大槐樹下咋有個人影兒?是竇煥章!就是竇煥章!那天他的頭發披散著,就是他,就是竇煥章!一個被剝了皮的人,一個滿身是血的沒有了皮的瞠著眼的剝皮鬼!
解釋(1)鵝起頭:鵝的頭是高昂的。方言,抬,直的意思。(2)撲:方言,意為染,熏。在這裏是被窮氣沾染了。(3)成分高:解放後,中國把人民用成分給定階級的性。在農村,以解放時家庭的經濟狀況界定分為貧雇農,貧農,下中農,中農,富裕中農,地主。惡霸地主。富裕中農和地主是成分高的範疇。
竇六抱著女兒,和亮姐一起,走出四合院。出了院門,是黑黑洞洞的夜。小腳女人還要往前送。閨女和女婿攔著。小腳女人再三的對女婿“啞巴進廟門,要多磕頭,少說話”的叮嚀。等到史妹妮把院子的門插結實了,女兒和女婿才朝寨外走。看寨門的劉瑞秋還在小茅草屋裏坐著。據說,他的坐功了得。他能一動不動的坐上七七四十九天。坐著的劉瑞秋大聲的給亮姐打招唿。打了招唿,又問竇六:“半夜三更的,為什麽這麽急?!”竇六驕傲自豪的迴答:“我要上河堤。天明必須到。”
“狐狸”搖著尾巴送客人。出了寨門,竇六調皮的對妻子說:“咱們到高粱地裏去吧!”亮姐擰丈夫一把,嗔怪:“沒正經!你到高粱地裏當水鴨子呀!”就是,高粱地到處是水,可不象那一次。那一次還沒孩子,沒下雨,沒土改,竇六還是富豪子。
史妹妮閂了院門,又閂了屋門,躺在床上睡不著。女兒和小外甥女走了,東間裏的閉月 和羞花都上河堤上了,婆婆在蘭姐生產後就被人接走了。屋子裏隻剩下身邊這個打唿嚕的“過繼兒”。劉豐年實在是太累了。自從躺在床上,一直的在打著胡嚕。史妹妮要著兒子問:“你尿不?”小豐年的鼻子裏的鼾聲越發沉重。也不知道他們倆走到哪裏了?
竇六和亮姐在黑暗的夜色裏,踩著滿是泥水的土路往家走。再走一半裏路就迴到家了。家裏多好,再窮也是個家,起碼有擋風遮雨的屋,有可以躺下來的床。亮姐說。可就是,可就是又該聽婆婆半夜驚魂的驚叫聲:“剝人皮了!剝人皮了!”不去想這心驚膽戰的事,再等一會兒,就能與丈夫溫存了。倆人說著話,不知不覺的就來到竇莊村東頭,抬頭看,那棵大洋槐樹就矗立在前麵不遠的地方。夜色裏高大的古老的兇悍的洋槐樹簡直就是一個麵目猙獰的魔鬼。亮姐正要往西直走,竇六喊:“咱倆走村南頭。”亮姐知道男人從不輕易從村東頭走,男人一直在想方設法的躲避村東口那棵大槐樹。亮姐知道男人最怕看見那棵大槐樹。一個大男人,膽量這麽的小。亮姐和丈夫一起,又多走了幾十丈遠,硬是從泥水裏轉到村南頭。
一進村,就看到那黑巍巍的夜色裏的幾所二層樓。二層樓聳立在眾多坯壘泥垛的草屋中間,猶如鶴立雞群。這幾所樓原是竇六的宅院,宅院分東西兩處,土改時被充公。因竇六一家無處棲身,經村幹部研究後,決定把東樓一層暫讓竇六一家借住,二層是生產隊儲放糧食和棉花的倉庫。竇家大院宅基高,沒有積水。樓頂是小瓦,樓房很結實,不用擔心象土坯草房那樣漏水甚至坍塌。
昏黃的“洋油”燈光裏,四個孩子象一群小羊羔似的圍住亮姐。
竇六正要歇口氣,生產隊長在門外喊:“老六!老六!”竇六忙答:“在家!在家!”答著,人已經跑到隊長麵前。隊長說:“老六,到河堤上參加抗洪的這批都走了,你這就上去吧!”什麽時候,治保主任竇貓也跟進來了。竇貓用極其嚴厲的口吻對都竇六說:“老六,你要把政府的信任化作巨大動力。一般的地主分子是絕對不可能被派到河堤上的。那是重要陣地。你到那裏去了以後。隻準老老實實,不準亂說亂動!”生產隊長揮手打斷竇貓的羅嗦:“去!去!去!去呀!!老六,別聽他窮嘰嘰。去吧。我放心。竇六答應:“我這就走!”順手抓起一把鐵鍁,扛在肩上。亮姐追著囑咐:“你還從村南走!”竇六答應著。急急忙忙的朝前走。這時的竇六的情緒十分的高漲和自豪。一個地主分子被派往康溝河的抗洪第一線。這對這個一直被專政的人來說,是多大的信任呀!正是這種信任給了地主分子了極大的鼓舞和力量。他沒有考慮,就徑直的朝村東口走。
竇六生得中等個頭,渾身上下滿是疙瘩肉。四十歲的他,身體結實的象個二十歲出頭的壯小夥。與亮姐結婚前,竇六已娶過一房媳婦,那女子也是富戶之女,倆人相守了幾年。終於,女人懷孕了,生產時,本來要請“送子觀音”劉韓氏前去接生的,因為老地主婆擔心劉韓氏的“窮氣”撲(2)了。就請了一個富家接生婆。偏又遇上女人難產,腿一蹬,與腹中的嬰孩兩命歸西。對此,竇六唏噓不已!家有良田百頃的竇六自然不愁續弦,隻是他思念前妻,打定主意再也不娶。在一次趕集時,遇見了美若天仙的亮姐,使他又燃起對婚姻的渴望。亮姐以聞名鄉裏的俊俏和良善,加之劉韓氏是名揚鄉裏的“送子觀音”,亮姐在幾十個候選對象中脫穎而出,成為富豪竇六的續弦。
竇六雖是富豪,卻生性惡逸好勞,喜事農桑,勤快能幹,與家裏的長工們打成一片,並肩勞作。在土改中,作為富有家財的唯一男性象征者,竇六被劃為地主分子,因其人緣好,人品善良,沒有民怨民憤,就沒有被戴上惡霸的帽子。新政權建立的十多年中,竇六仍然那麽熱愛農桑,無論是高級社還是人民公社,他絕對是一把幹農活的好手。社員們對竇六這個地主分子並沒有太多的防範和另眼相待,唯一與眾不同的是髒活累活公活私活他幹得比一般人多得多。近一段時間,竇六也象許許多多成分高(3)的人一樣,成了幹部們關注的焦點。大隊支書等幹部多次傳喚過他,生產隊幹部也分頭找到他,治保主任竇貓更是三天兩頭敲打他。任幹部們如何敲警鍾,竇六有他的老主意,一句話也不多說。
亮姐把女兒放在家裏唯一一張大木床上。全家連婆婆在內,已經七口人,隻有一張大床和一張二尺寬的單人床。土改前,竇六家用於睡覺的床不下幾十張,連每個扛長工的也都有一張睡床。土改後,隻給他家留下這兩張床,剩下的那許多床都分給了沒有床的貧苦農民。小木床在北間放,那是婆婆的床。婆婆快八十歲了,一天到晚或躺或坐或側或臥都在這張小床上。她總是緊皺著步滿褶皺的額頭,兩隻眼老母貓一樣緊盯著牆角那張蜘蛛網。網上有幾隻蜘蛛在遊動。她緊閉的嘴唇,從不輕易啟開。她是個前半輩子榮華富貴的女人,自娘胎裏出來到土改前,從來肩不挑手不提,連廚房也不曾下過。如今不但淪落到貧窮如洗的地步,而且還是專政的對象,尤其是治保主任竇貓,一天兩頭的來給她“上政治課”,指著她的已經老的幾乎不能看的老臉“批判”。老地主婆本來就很有怨氣,她本來就恨共窮腿子把她的家業“搶劫一空”。又加上竇貓的天天的“教導”,恨使她沉默如同石頭,從不多吐一個字。村裏人都知道她骨子裏對新政權的恨,也知道她善良勤勞人緣好的兒子兒媳,所以就不理會這個翻不起大風大浪的老嫗。
亮姐關切的問婆婆:“媽的咳嗽的好些了麽?”婆婆有咳嗽的老毛病,又遇下雨天潮,咳嗽明顯加劇了。婆婆卻答:“冇!”答著還在咳。亮姐問:“天亮了,我就去給你拿點藥吧?”婆婆答:“甭!”就又躺下,兩隻眼仍然看著那張蜘蛛網。亮姐又問了幾句什麽,婆婆要麽是“嗯”,要麽連“嗯”也不。亮姐知道婆婆不想講話,轉臉和孩子們說話。亮姐知道婆婆是個什麽樣的人,也一直對她沒有好印象。孩子們可不象他們奶奶。一個個話匣子似的什麽都講,什麽都要跟媽媽學說。思溫說:“聽人說,蔣光頭要反攻大陸。有人說,蔣光頭來了,咱們家的樓房,咱們家的地就得還給咱們了。”亮姐說:“別聽他們胡說!”思溫問:“媽,你是擁護老蔣呢,還是反對老蔣?”亮姐答:“小孩子家,不要跟大人們瞎嚷嚷!”思溫又說:“媽,你不在家,爹在地裏幹活,竇貓幾次來訓俺奶奶。他訓俺奶奶天天盼著改朝換代,天天盼著翻天變日,他訓奶奶盼著蔣光頭再打迴來!你說,蔣光頭是好人還是壞人?我沒見過他,媽,你見過他嗎?”思飽說:“媽,生產隊長家的房子被水淹塌了!”思平說:“會計家的豬圈被水衝倒了,大老母豬也被砸死了。”思溫說:“該砸死。人都這麽說。社員們吃不飽肚子,他家倒有糧食喂豬!”亮姐問:“還有什麽事?”思飽說:“田裏都淹了,連高粱都淹住了穗兒。他們說,沒有了糧食,要人吃人!要從小孩吃起,小孩子肉好煮。還說,我是地主崽子,要把我煮煮吃呢!我怕!”說著,就往媽懷裏鑽。
說了一陣子話,都沒啥說的了,母子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靜靜的。那間傳來了婆婆的打鼾聲。老太太這多年夜裏大都睡不著覺,一睡著就驚叫。
她見孩子媳婦一堆人做伴,一眨眼就唿嚕著了。亮姐剛要起身,睡夢裏的婆婆又被那個噩夢驚醒,“剝人皮了!剝人皮了!”叫聲連天。嚇得亮姐直打哆嗦,孩子們更害怕,擠掙著拱進亮姐的衣襟。不知是誰惶恐中踩住了妹妹,小辮兒可著嗓門尖嚎,哭聲塞滿了整幢小樓。
竇六扛著鐵鍁,鐵鍁的刃在幽幽的夜色裏,閃動著一綹一綹的寒光。也不知太累,還是太瞌睡,還是雨水打在身上太冷,竇六直覺得發涼,涼得頭發梢直豎,豎著豎著,渾身的汗毛也豎起來。夜色的光從哪裏照過來,竇六踩著自己長長的身影,移動著走在這條很熟悉卻又記不清走過多少次的路。路兩旁地裏是煙葉和紅薯。紅薯的秧子深深地均勻地把整個地皮罩得嚴嚴的,象一片黑黑的海子。煙葉地裏青葉搖動。竇六走出竇莊村,他往東邊看,是一片青紗帳。竇六壯著膽子往前走,怎麽覺得渾身發抖!前麵的路上有什麽?路兩邊都是水淹的莊稼地,高粱穗兒、玉米稍兒、棉花葉子、煙葉撚兒在明晃晃的水波中掙紮。竇六走在一條疊起來的路坎上,腳下是一腳比一腳更濕軟的泥土。水波中無數個鬼影在掙紮,那露出水麵的莊稼梢兒恰似一隻隻在水中搖動著求救的鬼的枯手。腳步走在泥路上,一步一陷,再看村口,看到村東口那棵大槐樹。就是那棵大槐樹。就是那棵茂盛粗大的大洋槐樹。大洋槐樹的洋槐花可好吃。蒸熟了,拌些麵,最好是拌些玉米糝,吃著清香新甜又綿口。就是那棵大洋槐樹,枝杈眾多,喜鵲窩就有三個,還有一窩愛呱呱的黑老鴰。就是那棵大槐樹,夏天人們在樹下乘涼,夜裏躺在樹下睡覺,風也吹不透,露水也打不著。那棵大槐樹是誰家的?原來是竇煥章家的,現在屬於人民公社的。為什麽屬於人民公社了?竇煥章在土改時被劃成惡霸地主,家產被收繳了。竇煥章人呢?他被綁在大槐樹上了。不是綁的,是用拴牲口的皮韁繩勒的,皮韁繩上還澆了水。沾了水的皮韁繩緊緊勒拽著人的皮肉,勒進人的骨頭裏。不是用的皮韁繩!是用的皮韁繩!隻是一會兒就解開了 ,不是放了,換了四根筢齒把竇煥章活活地釘到槐樹上——竇煥章昏死過去。誰用辣椒水把他潑醒了?醒來後的竇煥章說了句什麽?“一刀捅死我吧!”是竇煥章的哀求聲。“那可便宜了你!”手持尖刀的劊子手說,“街坊爺們能答應?”“不答應!不答應!”群情激昂,“活剝了他!活剝了他!”人群瘋狂地叫著。操刀的人用手拍拍竇煥章的眉頭,那白森森的刀尖“嚓”地從頭皮上劃了一條口子,他用一隻手拉著竇煥章被剝下來的頭皮,一點一點地往下剝……媽呀!是做夢吧!不是做夢,是真的!那刀尖尖的,那人多多的,那樹綠綠的,樹上的鳥兒瘋了般狂叫,周圍有幾隻狗在吠。佳綠河的水發出尖鳴,是歡唿還是嗚咽?一個聲音在講解:“父老鄉親們,貧下中農同誌們,曾經受過惡霸地主竇煥章剝削壓迫的勞苦大眾們, 今天,我們在竇莊村召開萬人公處大會。我們要一刀一刀地把惡霸地主竇煥章活剝了。現在活剝竇煥章已經開始,請廣大群眾們參觀吧……”
那天,我在幹什麽呢?對了,我和幾十個地主分子被集中在大槐樹一旁,跪著看怎麽活剝竇煥章。
那剝人者是誰?不認識!他的手拉著竇煥章的頭皮硬往下拽,竇煥章嘴裏在說些什麽?是哭?是罵?是悔?是怨?是恨?……聽不清楚,隻聽見“嗚哩哇啦”地叫。槐樹上的灰喜鵲驚叫著飛走了。槐樹上的花喜鵲慘叫著飛走了。槐樹上的那窩老鴰也叫著飛走了。再也沒迴來。叫著的狗,夾著尾巴跑走了。參觀的人們早已經走散。隻留下一隊地主分子,還有那個操刀人。從此,槐樹上再也沒有落過一個鳥兒。哎呀!大槐樹下咋有個人影兒?是竇煥章!就是竇煥章!那天他的頭發披散著,就是他,就是竇煥章!一個被剝了皮的人,一個滿身是血的沒有了皮的瞠著眼的剝皮鬼!
解釋(1)鵝起頭:鵝的頭是高昂的。方言,抬,直的意思。(2)撲:方言,意為染,熏。在這裏是被窮氣沾染了。(3)成分高:解放後,中國把人民用成分給定階級的性。在農村,以解放時家庭的經濟狀況界定分為貧雇農,貧農,下中農,中農,富裕中農,地主。惡霸地主。富裕中農和地主是成分高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