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頭老千”帶著夥伴們跑下了“西宋寨”,爬出深深的寨溝,順著砂礓崗的脊梁,來到“好漢塚”下。先是站成隊,在“一、二、三”的口號下,“嗚嗚哇哇”的叫著,朝“好漢塚”上爬……
天熱,農活忙,生活困難,“蔣匪幫”要“反攻大陸”,康溝河的河堤圈著成千上萬的人,趕集的人太多。劉俊麗要賣的煙葉片兒一直沒人問。晌午歪(1)了,迴家還有十裏的路程要走,如果再晚些迴,要耽誤後晌(2)幹活的。誤了工,掙不到工分,還要挨隊長的批評。煙葉賣不掉,扯新衣服就是一句空話。新衣服不扯,打“洋油(3)”,稱鹽,還有“豁嘴兒”的學雜費?!忍著饑,耐著性子再等。謝天謝地,一個男人走過來。這是一個陌生的男人。他長的什麽個樣?他有多大年紀?管他!隻要買俺煙葉就中!劉俊麗友好的對男人笑。男人就蹲在姑娘麵前。男人低著頭,用手撥弄著煙葉片兒。“多少錢一斤?”男人問。“五毛。”姑娘答。“便宜一點兒。”男人說。“你說多少錢一斤?”姑娘說。“三毛!”男人說著,偷眼看劉俊麗。劉俊麗用手撥拉煙片兒。男人也用手撥拉。不知是誰的手碰到了誰的手。兩個人的手幾乎同時挪開手了。“三毛就三毛!三毛一斤,你得全要!一共三十斤。”劉俊麗拿起稱盤要稱。男人說:“等一會兒。”就站起來,再看劉俊麗一眼,掂著他的布袋嘴裏喊著“白饃,白饃!”就要邁著步子走。“這位大哥,你把這煙葉買了吧!”劉俊麗急了,站起來攔住男人央求。男人又看了劉俊麗一眼,說:“等等。你在這兒等等。我去那邊把我的白饃買了。”說著,嘴裏又喊著“白饃,白饃!”的走了。又過了半個時辰,集市上的人越發稀少。劉俊麗還要硬著頭皮等,和她一起來買煙葉的幾個女孩女兒不再等了,背著煙葉袋往集外走去。劉俊麗說:“你們先走吧。我再等一會兒,那個人興許會迴來買我的煙葉的。”那幾個女孩剛走,那漢子又出現在劉俊麗的煙攤前。劉俊麗問:“你要麽?!”男人道:“我不要,又迴來幹啥?”劉俊麗說:“你要買,我就給你稱。一共三十斤。不會少的。”男人說:“三三見九,九塊錢!我現在身上才有五塊錢。”“那咋辦?”姑娘問。男人說:“你先拿著這五塊,下剩那四塊,一會兒你跟我到家去取。”劉俊麗問:“你家就在街上住?”男人答:“不在.。”劉俊麗再問:“你家住哪個村?”男人答:“南台村!”答著,再看劉俊麗一眼。劉俊麗說:“啊!你是南台的呀?!”南台村在劉家寨的南鄰,離劉家寨隻有二、三裏路。男人問:“你是哪村的?”劉俊麗答:“劉家寨。”男人說:“咱們倆個村子相臨。咱們這就一路走,你先到我家取了錢,再迴你家,挺方便的!”劉俊麗想,也就是。就點頭。男人從掂的布袋裏掏出一個大白饃,遞給劉俊麗,說:“你給我便宜了好幾塊,我送你個白饃吃。”媽呀!大大的白饃。什麽時候才能吃上?過年!隻有每年的大年初一,才能可著肚子吃白饃。劉俊麗幾乎沒來得及考慮,就把一個大白饃吃到肚裏。是用什麽吃的?不知道。是啥滋味?沒來得及品。隻是覺得好吃。男人說:“走吧!”“走唄!”劉俊麗收拾煙攤。男人連忙幫著撐口袋,裝煙葉,紮口袋繩,甚至幫著劉俊麗撫去了衣服上的灰塵。劉俊麗要扛半人高的煙葉布袋,男人說:“我來扛煙袋子,你掂著饃袋子。饃袋子就剩三、四個饃了。”俊麗想了想,同意了。倆人一左一右並肩走,出了黃莊集,順著鴻溝河的河堤往東南方向走。高高的寬寬的河堤,滿是綠油油的草地,由於水源豐富,堤上旺盛的林木形成一條巨大的綠色長龍,在中原的腹地蜿蜒。河麵寬闊,水上漂著幾葉打漁的小舟。舟上網起網落,銀色的魚兒在網眼裏跳躍。劉俊麗走著,瀏覽著河堤上的風景。男人扛著煙葉袋子,邊走邊和劉俊麗拉家常。男人問:“妹子,你今年多大了?”劉俊麗迴答:“十六了。”男人問:“你姓叫什麽?”劉俊麗答:“我姓劉。”男人說:“你們劉家寨裏就沒雜姓,全是姓劉的,我知道。你叫什麽名字?”劉俊麗答:“我叫劉俊麗。”男人說:“劉俊麗,這名字好聽!”劉俊麗正要問這男人,一隻兔子從路這邊跳到路那邊,嚇了她一跳。走過竇莊街頭,劉俊麗看了幾眼竇莊村了那幾所高高的二層樓,嘴裏自言自語:“那樓房原來是俺亮姑家的。”劉俊麗的父親劉豐禮與劉豐年同輩,是剛出五伏的堂兄弟,劉豐年的姐自然是劉俊麗的堂姑了。如果不是劉豐年的出現,劉俊麗的弟弟也許就有機會“過繼”給史妹妮。“過繼”不“過繼”是男人們的事。女兒家的劉俊麗不關心。亮姐家解放前是大地主,莊園闊得很,良田就有好幾百頃呢。又上了河堤,倆人就象在生產隊幹活的社員們隨便說家常一樣說著話。劉俊麗覺得這個南台村的男人挺那個的。怎麽個呢?說不清的。走過涼馬董村,看見了“西宋寨”。倆個人順著一條田間小道下了河岸,往前走。小道彎彎曲曲,道兩旁高低不一的莊稼,一忽兒是玉米,一忽兒是高粱,一忽兒是大豆,一忽兒是穀子。有好幾處,還要跳過窄窄的水渠河溝,每逢這時,男人總要站住腳,等劉俊麗。來到遠近聞名的“西宋寨”下。劉俊麗對這個古寨子也是非常熟悉的。在兒時,也是象弟弟“豁嘴兒”一樣的經常不斷的來到寨子裏玩耍的。這是一個不知道什麽時候被廢棄的古寨子。這是一個建在丘陵上的土寨子。高高的寨牆裏,早已人去寨空了。沒有樹木,沒有房屋,沒有生機。荒無人煙,高高聳立的古寨,蒼涼的古寨牆,深深的寨溝,偶而有幾株矮矮的蒿草。寨牆上一眼眼黝黑的望不到底的土洞,那是獾、狐狸、狼和豹子遺棄的窩。男人和姑娘順著一條淺淺的土溝走進寨溝。他們爬上這一道土梁,麵前是一道深深的壕溝。下進壕溝裏,再爬上,往南就是南台村,往北就是劉家寨。男人帥先往壕溝裏下。劉俊麗也跟著下來了。男人一屁股坐在溝底。男人嘴裏說:“累了,歇歇,吃個饃再走!”確實累了,一口氣走了這麽遠。劉俊麗想也沒想,就坐在男人肩旁。劉俊麗接過男人遞過來的白饃,大口大口的吃。太饑餓了!太累了!吃完饃,才發現男人在覬覦自己。姑娘有點警覺,便站起來,想上溝頂舒口氣。男人的手已經拉住了她的腿。五大三粗的男人的手一用力,劉俊麗就被拉倒在地。男人順勢騎在姑娘背上。在這荒蕪的寨溝裏,俊麗懵了,隻有渾身打顫的份兒了。男人把姑娘翻了個麵朝上。男人的滾熱的舌頭就鑽進了劉俊麗的嘴裏。男人喘著粗氣。男人笨拙的手扒弄著劉俊麗的上衣。好一陣,才把上衣的扣子解開。他掀開姑娘的衣襟,露出兩個青柿子似的毛茸茸的乳房,另一隻手麻利的甩掉自己的褂子,兩手又伸到劉俊麗腰間,摸索著來解姑娘的褲帶。
有些昏厥的姑娘迅速清醒過來。劉俊麗奮力反抗,咬著牙,兩隻手象兩隻牛角,頂著男人的雙手腕,男人的手離開了她的腰。她連忙抽手拉衣襟來遮蓋乳房。男人的羞愧刹那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隻剩下最原始的獸欲和充塞著身體的蠻力。“你還挺有勁!”男人整個身子壓下來。劉俊麗左躲右閃:“放開我!我真要告你!”“你告吧!叫殺了我!我不後悔!”男人叫。
劉俊麗是臉衝上的,眼睛怎麽就看到溝頂有個人影,是村裏的老九爺。劉俊麗不假思索的就喊:“九爺救命!九爺救命!……”
史妹妮仰麵的躺在床上。亮姐站在床下給母親搓,胳膊短,夠不著裏邊,就爬上床,跪在母親身旁。女人舒坦的微閉鳳目,女兒幾乎趴在母親的臉上看。娘的眉毛真黑!彎彎的,睫毛長長的,雙眼皮俏俏的,鼻梁高高的,嘴兒也鼓鼓的,臉上找不見幾絲皺紋。滿眼的倦意,更增添了女人的善良和溫柔。
在女兒的揉搓中,史妹妮享受到溫馨。女兒的手自然而然的滑向母親的乳房。母親的乳房!圓潤,溫柔,神聖。
亮姐說:“豐年怎麽還不迴來?”史妹妮答:“誰知道他又野到那裏去了!成天野的像叫驢駒兒!兩隻蹄子不停的跑。有一次,他跑到你姑家。你知道的,你姑家離咱劉家寨十五裏!還有一次,他跑到你外婆家。這孩子簡直就是個小土匪!”亮姐說:“不會有什麽事吧?”史妹妮說:“不會,他肯定去找你奶奶去了。是嘴饞著吃蘭姐的飯了。他說,你蘭姐家的飯好吃。”也許是,奶奶在大姐家看護和等待大姐生產,豐年本來一直就由奶奶照看,去找奶奶太順理成章了!蘭姐也是生了四個孩子了。亮姐是四個叫驢羔子,恰恰相反,蘭姐是四朵金花。蘭姐這迴要不生個小子,她的婆婆李棟婆氣也氣死了。李棟婆生了九仙女,老生疙瘩時,才生養出來寶貝的李四。正因為母親的重男輕女思想,李棟婆的大女兒才離家出走,一去二十多年沒有迴頭。有的說,那女子進了青樓,有的說,那女子當了響馬,有的說,那女子成了氣候。究竟怎麽著了?這樣的想著,史妹妮就進入了午睡的夢鄉裏。
夏末裏,一天三晌勞動,是社員們的生活習慣。早上和上午的前半晌合在一起,在茂密的秫秫地打秫秫葉,中午在家小歇,剛剛的睡著,“大黑叫驢”個“牛尻”的,又打響了吊在寨門口大樹上的鐵鈴。
“大黑叫驢”吆喝:“婦女到牲口院後麵的地裏翻紅薯秧!”
劉史氏心裏詛咒著劉發進是“催命鬼”,掂著兩隻“三寸金蓮”,第一個來到紅薯地裏。接著,許多女勞力也來到紅薯地,開始了翻紅薯秧的勞作。
狼狽不堪的從秫秫地裏從包穀地裏從樹林子裏從慌溝子裏轉迴家。劉俊麗插住門閂,脫下被撕破褲子,塞到暗處。隨便穿了衣服。“咕咚咕咚”喝瓢涼水,人已到院門,又折迴,見半大克朗豬在睡,才出家門。鈴聲剛過,還能趕上上工的趟。
天黑了,劉豐年還沒有迴來,也沒在蘭姐家!老奶奶劉韓氏早就哭成了淚人兒。老太太哭著說:“要是俺的豐年有個三長倆短,我就不活了!”正哭著,李四趕著毛驢車來了,說是蘭姐又來陣(4)了。老奶奶連忙就坐車走。一邊走,一邊罵兒媳婦史妹妮:“你個堂客,豐年迴來了,咱們好說,要是沒了,看我不先撕爛你!”
小豐年的夥伴們都來了。有幾個竟然的嗚嗚的哭起來。“紅頭老千”一邊哭,一邊罵大哥劉紅旺。劉紅旺早就去找豐年了。突然“冇屁股”、“豁嘴兒”、“貨底兒”不約而同的喊:“有了!我們問問‘狐狸’就知道了!”原來是鷹視狼顧的劉瑞秋和“狐狸”來了。孩子們就問“狐狸”。“狐狸”畢竟是一隻狗。它隻搖尾巴,不會說話。
“母老虎”說:“不用著急!要是被狼呀土豹子呀拉(5)去了,找也沒有用的!”
“呱呱雞”說:“丟了也不虧!一天到晚的像屁股上插了旗(6)。”心裏在祈禱:“丟了好,丟了好。沒有了他,我們興許能繼承一些宅院呢。”
“母老虎”的唯一的兒子,生產隊的保管劉鯰魚畢竟是幹部。劉鯰魚就和其堂弟劉清水一起到街上去看。史妹妮哪裏還坐得住,就要去找生產隊長。正巧劉發進已經聽說了。大家就分析,分析來分析去,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他不會去鄢陵縣的汽車站吧?他要去找他親爹親媽,就要坐汽車。”劉發進問:“他走時拿錢沒?”史妹妮說:“沒有。家裏的幾塊錢沒少。”劉發進吩咐:“趕快分頭去找”。劉瑞秋說:“貓記路,狗記家,小孩記的是他的姥姥家。那小兔崽子是從鄢陵縣汽車站下車的!”劉發進就朝牲口院跑去。
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李宅墳、亂葬崗、土寨子、“好漢塚”和青紗帳,積水滿地,據說還有狼和土豹子。
史妹妮急急地出了西寨門,在“鬼拍手”(7)大楊樹下朝南拐。史妹妮就從溝沿上這片墳地裏插過去往前鑽。墳墓的空隙裏種著芝麻,稠密的芝麻棵長得一人多高。史妹妮扒著芝麻棵往前鑽,看見一隻獨眼睛閃著幽靈一樣的光。獨眼睛是治保主任劉大麻的。劉大麻是個單身漢。劉大麻多年以來一直千方百計的要調戲史妹妮。劉大麻在拉大便。劉大麻拉的大便比狗屎還臭,臭得史妹妮想吐。劉大麻提著褲子起來,史妹妮以為劉大麻又要調戲自己,身上起了雞皮疙瘩。在暗夜裏,在這村外。劉大麻沒攔史妹妮,彎下腰從懷裏掏出一包老鼠藥,往屙在瓦盆裏的大便上倒。劉大麻用老鼠藥與大便做餌,要藥誰家的豬?藥豬太缺德了,隻有劉大麻才能做出來的缺德事。可誰家養的豬不圈,放出來啃生產隊的莊稼,也著實不對!管他誰是誰非,天這麽黑,豐年該害怕了,劉史氏奪路而過。劉大麻問:“黑更半夜的,你要幹啥?”史妹妮答:“找俺豐年!”劉大麻說:“那小崽子!又野又賴,早晚也被鬼吃了!”史妹妮“呸”一口,嘴裏喊著“豐年,豐年”,一氣兒來到窯場。她站在大土坡上連叫幾聲,哪裏有豐年的影兒?望著沉沉的夜幕,史妹妮一陣氣緊,“淨怨我!”史妹妮自言自語著,下了土坡往包穀地裏走,邊走邊喊:“豐年!豐年!”前麵沒人應,屁股後傳來人喊聲。“貴嬸!貴嬸!”是閉月和羞花。她們倆跑著追過來。“是不是豐年迴家了?”史妹妮抓著羞花連聲問。羞花搖頭答:“沒有。”閉月說:“我倆和你一塊兒找!”史妹妮說:“謝謝你們!”說著,扒拉著包穀棵,順著包穀壟往西走,閉月和羞花緊緊跟在她身後。夜黑了,包穀葉上開始返潮。星星在天上亮了,地上的霧氣慢慢地升騰。史妹妮三個平時大白天也不敢進來的女人,相跟著來到李宅墳。
史妹妮嫁到劉家寨三十年,今天頭一次進李宅墳。關於李宅墳的傳說,她聽說過無數次,一次比一次令她毛骨悚然。和劉史氏一樣,閉月、羞花也是第一次進李宅墳;和劉史氏一樣,對李宅墳一樣敬畏,一樣駭怕,一樣毛骨悚然。黑森森的鬆柏下,黑黢黢的墳堆裏,蟲鳴螢飛,陰氣十足的風撲麵而來,陣陣鬆濤聲中夾雜著撲棱撲棱的聲音。閉月、羞花冷汗倒流,劉史氏卻不怕,看見有堆黑糊糊的草棵,她喊;望見一處墓坑,她站在前麵認真地看了又看,她怕豐年淘氣跳進坑中爬不出來;聽到樹上蒼鷹拍打翅膀,她就站在樹下瞅,以為豐年在樹上抓那大鳥。劉史氏摸著喊著,用了大半個時辰,終於來到李宅墳南頭。史妹妮出了李宅墳,順著水溝往亂葬崗上摸。閉月、羞花緊跟其後。昏黃的夜霧裏,一股股潮氣瘴氣和藍熒熒的鬼火從墳墓中鑽出來。土崗上幾株消瘦的小樹和纖淒的野蒿雜草在夜風的搖擺拽拉中淒淩淩地呻吟。那幾張卷過死小孩的缽筒和破蘆席在風中“呱嗒呱嗒”響動著。
閉月姐妹倆緊緊握著手,腳飛快交替著踩在地上,生怕稍微慢一點就會被從地底下伸出的白森森的鬼手拽住一樣。史妹妮左、右跑著,叫著、看著、尋找著。她尋到這方曾經裹過屍體的缽筒,用腳踢幾下,直到缽筒(8)滾動了,散開,她才相信缽筒裏不可能有她的兒子。她找到一領半卷著的蘆席,明知道是蘆席,是哪家卷葬過人的蘆席,卻非要把蘆席赤裸裸地展開,才相信裏麵沒有她的兒子。劉史氏再喊:“豐年!豐年!”她已經喊了千萬聲,泣血似的嗓音在亂葬崗上迴蕩。這“豐……豐……豐……年……年……年……年……”的迴聲被史妹妮聽成“娘……娘……”的應聲,她拽住閉月的胳膊問:“你聽見了嗎?豐年答應我哩!”閉月看著劉史氏,劉史氏的眼瞪著。她拍一下羞花,兩人不管甲乙丙丁,駕著史妹妮往寨裏拖。史妹妮屁股墜著喊:“不要迴去!不要迴去!找俺豐年!找俺豐年……”
已經是半夜了,已經是徹底的絕望了。隻聽到大黑叫驢“哼哈哼哈”的一陣猛叫,劉發進騎著大黑叫驢跑迴來了。大黑叫驢馱著倆個人。那個是個孩子。孩子就是人們就要放棄尋找的劉豐年。
史妹妮一下把兒子抱住,好一陣親撫,才“哇”地哭出了聲。
解釋(1)歪了:過了。(2)後晌:下午。(3)洋油:即點燈用的煤油。(4)陣:孕婦生產前的胎動。(5)拉;即叼。(6)屁股上插了旗:母雞發情要抱窩孵小雞,就要影響產蛋。為了不讓母雞抱窩,就在母雞尾巴上綁個類似小旗子的東西,驚嚇得母雞不停的亂跑。以達到母雞放棄抱窩的念頭。(7)鬼拍手:即楊樹。因為楊樹的葉子在風的吹動下發出拍手的聲音,故此得名。(8)缽筒:用於給未成年而夭折的兒童送葬的席子。
天熱,農活忙,生活困難,“蔣匪幫”要“反攻大陸”,康溝河的河堤圈著成千上萬的人,趕集的人太多。劉俊麗要賣的煙葉片兒一直沒人問。晌午歪(1)了,迴家還有十裏的路程要走,如果再晚些迴,要耽誤後晌(2)幹活的。誤了工,掙不到工分,還要挨隊長的批評。煙葉賣不掉,扯新衣服就是一句空話。新衣服不扯,打“洋油(3)”,稱鹽,還有“豁嘴兒”的學雜費?!忍著饑,耐著性子再等。謝天謝地,一個男人走過來。這是一個陌生的男人。他長的什麽個樣?他有多大年紀?管他!隻要買俺煙葉就中!劉俊麗友好的對男人笑。男人就蹲在姑娘麵前。男人低著頭,用手撥弄著煙葉片兒。“多少錢一斤?”男人問。“五毛。”姑娘答。“便宜一點兒。”男人說。“你說多少錢一斤?”姑娘說。“三毛!”男人說著,偷眼看劉俊麗。劉俊麗用手撥拉煙片兒。男人也用手撥拉。不知是誰的手碰到了誰的手。兩個人的手幾乎同時挪開手了。“三毛就三毛!三毛一斤,你得全要!一共三十斤。”劉俊麗拿起稱盤要稱。男人說:“等一會兒。”就站起來,再看劉俊麗一眼,掂著他的布袋嘴裏喊著“白饃,白饃!”就要邁著步子走。“這位大哥,你把這煙葉買了吧!”劉俊麗急了,站起來攔住男人央求。男人又看了劉俊麗一眼,說:“等等。你在這兒等等。我去那邊把我的白饃買了。”說著,嘴裏又喊著“白饃,白饃!”的走了。又過了半個時辰,集市上的人越發稀少。劉俊麗還要硬著頭皮等,和她一起來買煙葉的幾個女孩女兒不再等了,背著煙葉袋往集外走去。劉俊麗說:“你們先走吧。我再等一會兒,那個人興許會迴來買我的煙葉的。”那幾個女孩剛走,那漢子又出現在劉俊麗的煙攤前。劉俊麗問:“你要麽?!”男人道:“我不要,又迴來幹啥?”劉俊麗說:“你要買,我就給你稱。一共三十斤。不會少的。”男人說:“三三見九,九塊錢!我現在身上才有五塊錢。”“那咋辦?”姑娘問。男人說:“你先拿著這五塊,下剩那四塊,一會兒你跟我到家去取。”劉俊麗問:“你家就在街上住?”男人答:“不在.。”劉俊麗再問:“你家住哪個村?”男人答:“南台村!”答著,再看劉俊麗一眼。劉俊麗說:“啊!你是南台的呀?!”南台村在劉家寨的南鄰,離劉家寨隻有二、三裏路。男人問:“你是哪村的?”劉俊麗答:“劉家寨。”男人說:“咱們倆個村子相臨。咱們這就一路走,你先到我家取了錢,再迴你家,挺方便的!”劉俊麗想,也就是。就點頭。男人從掂的布袋裏掏出一個大白饃,遞給劉俊麗,說:“你給我便宜了好幾塊,我送你個白饃吃。”媽呀!大大的白饃。什麽時候才能吃上?過年!隻有每年的大年初一,才能可著肚子吃白饃。劉俊麗幾乎沒來得及考慮,就把一個大白饃吃到肚裏。是用什麽吃的?不知道。是啥滋味?沒來得及品。隻是覺得好吃。男人說:“走吧!”“走唄!”劉俊麗收拾煙攤。男人連忙幫著撐口袋,裝煙葉,紮口袋繩,甚至幫著劉俊麗撫去了衣服上的灰塵。劉俊麗要扛半人高的煙葉布袋,男人說:“我來扛煙袋子,你掂著饃袋子。饃袋子就剩三、四個饃了。”俊麗想了想,同意了。倆人一左一右並肩走,出了黃莊集,順著鴻溝河的河堤往東南方向走。高高的寬寬的河堤,滿是綠油油的草地,由於水源豐富,堤上旺盛的林木形成一條巨大的綠色長龍,在中原的腹地蜿蜒。河麵寬闊,水上漂著幾葉打漁的小舟。舟上網起網落,銀色的魚兒在網眼裏跳躍。劉俊麗走著,瀏覽著河堤上的風景。男人扛著煙葉袋子,邊走邊和劉俊麗拉家常。男人問:“妹子,你今年多大了?”劉俊麗迴答:“十六了。”男人問:“你姓叫什麽?”劉俊麗答:“我姓劉。”男人說:“你們劉家寨裏就沒雜姓,全是姓劉的,我知道。你叫什麽名字?”劉俊麗答:“我叫劉俊麗。”男人說:“劉俊麗,這名字好聽!”劉俊麗正要問這男人,一隻兔子從路這邊跳到路那邊,嚇了她一跳。走過竇莊街頭,劉俊麗看了幾眼竇莊村了那幾所高高的二層樓,嘴裏自言自語:“那樓房原來是俺亮姑家的。”劉俊麗的父親劉豐禮與劉豐年同輩,是剛出五伏的堂兄弟,劉豐年的姐自然是劉俊麗的堂姑了。如果不是劉豐年的出現,劉俊麗的弟弟也許就有機會“過繼”給史妹妮。“過繼”不“過繼”是男人們的事。女兒家的劉俊麗不關心。亮姐家解放前是大地主,莊園闊得很,良田就有好幾百頃呢。又上了河堤,倆人就象在生產隊幹活的社員們隨便說家常一樣說著話。劉俊麗覺得這個南台村的男人挺那個的。怎麽個呢?說不清的。走過涼馬董村,看見了“西宋寨”。倆個人順著一條田間小道下了河岸,往前走。小道彎彎曲曲,道兩旁高低不一的莊稼,一忽兒是玉米,一忽兒是高粱,一忽兒是大豆,一忽兒是穀子。有好幾處,還要跳過窄窄的水渠河溝,每逢這時,男人總要站住腳,等劉俊麗。來到遠近聞名的“西宋寨”下。劉俊麗對這個古寨子也是非常熟悉的。在兒時,也是象弟弟“豁嘴兒”一樣的經常不斷的來到寨子裏玩耍的。這是一個不知道什麽時候被廢棄的古寨子。這是一個建在丘陵上的土寨子。高高的寨牆裏,早已人去寨空了。沒有樹木,沒有房屋,沒有生機。荒無人煙,高高聳立的古寨,蒼涼的古寨牆,深深的寨溝,偶而有幾株矮矮的蒿草。寨牆上一眼眼黝黑的望不到底的土洞,那是獾、狐狸、狼和豹子遺棄的窩。男人和姑娘順著一條淺淺的土溝走進寨溝。他們爬上這一道土梁,麵前是一道深深的壕溝。下進壕溝裏,再爬上,往南就是南台村,往北就是劉家寨。男人帥先往壕溝裏下。劉俊麗也跟著下來了。男人一屁股坐在溝底。男人嘴裏說:“累了,歇歇,吃個饃再走!”確實累了,一口氣走了這麽遠。劉俊麗想也沒想,就坐在男人肩旁。劉俊麗接過男人遞過來的白饃,大口大口的吃。太饑餓了!太累了!吃完饃,才發現男人在覬覦自己。姑娘有點警覺,便站起來,想上溝頂舒口氣。男人的手已經拉住了她的腿。五大三粗的男人的手一用力,劉俊麗就被拉倒在地。男人順勢騎在姑娘背上。在這荒蕪的寨溝裏,俊麗懵了,隻有渾身打顫的份兒了。男人把姑娘翻了個麵朝上。男人的滾熱的舌頭就鑽進了劉俊麗的嘴裏。男人喘著粗氣。男人笨拙的手扒弄著劉俊麗的上衣。好一陣,才把上衣的扣子解開。他掀開姑娘的衣襟,露出兩個青柿子似的毛茸茸的乳房,另一隻手麻利的甩掉自己的褂子,兩手又伸到劉俊麗腰間,摸索著來解姑娘的褲帶。
有些昏厥的姑娘迅速清醒過來。劉俊麗奮力反抗,咬著牙,兩隻手象兩隻牛角,頂著男人的雙手腕,男人的手離開了她的腰。她連忙抽手拉衣襟來遮蓋乳房。男人的羞愧刹那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隻剩下最原始的獸欲和充塞著身體的蠻力。“你還挺有勁!”男人整個身子壓下來。劉俊麗左躲右閃:“放開我!我真要告你!”“你告吧!叫殺了我!我不後悔!”男人叫。
劉俊麗是臉衝上的,眼睛怎麽就看到溝頂有個人影,是村裏的老九爺。劉俊麗不假思索的就喊:“九爺救命!九爺救命!……”
史妹妮仰麵的躺在床上。亮姐站在床下給母親搓,胳膊短,夠不著裏邊,就爬上床,跪在母親身旁。女人舒坦的微閉鳳目,女兒幾乎趴在母親的臉上看。娘的眉毛真黑!彎彎的,睫毛長長的,雙眼皮俏俏的,鼻梁高高的,嘴兒也鼓鼓的,臉上找不見幾絲皺紋。滿眼的倦意,更增添了女人的善良和溫柔。
在女兒的揉搓中,史妹妮享受到溫馨。女兒的手自然而然的滑向母親的乳房。母親的乳房!圓潤,溫柔,神聖。
亮姐說:“豐年怎麽還不迴來?”史妹妮答:“誰知道他又野到那裏去了!成天野的像叫驢駒兒!兩隻蹄子不停的跑。有一次,他跑到你姑家。你知道的,你姑家離咱劉家寨十五裏!還有一次,他跑到你外婆家。這孩子簡直就是個小土匪!”亮姐說:“不會有什麽事吧?”史妹妮說:“不會,他肯定去找你奶奶去了。是嘴饞著吃蘭姐的飯了。他說,你蘭姐家的飯好吃。”也許是,奶奶在大姐家看護和等待大姐生產,豐年本來一直就由奶奶照看,去找奶奶太順理成章了!蘭姐也是生了四個孩子了。亮姐是四個叫驢羔子,恰恰相反,蘭姐是四朵金花。蘭姐這迴要不生個小子,她的婆婆李棟婆氣也氣死了。李棟婆生了九仙女,老生疙瘩時,才生養出來寶貝的李四。正因為母親的重男輕女思想,李棟婆的大女兒才離家出走,一去二十多年沒有迴頭。有的說,那女子進了青樓,有的說,那女子當了響馬,有的說,那女子成了氣候。究竟怎麽著了?這樣的想著,史妹妮就進入了午睡的夢鄉裏。
夏末裏,一天三晌勞動,是社員們的生活習慣。早上和上午的前半晌合在一起,在茂密的秫秫地打秫秫葉,中午在家小歇,剛剛的睡著,“大黑叫驢”個“牛尻”的,又打響了吊在寨門口大樹上的鐵鈴。
“大黑叫驢”吆喝:“婦女到牲口院後麵的地裏翻紅薯秧!”
劉史氏心裏詛咒著劉發進是“催命鬼”,掂著兩隻“三寸金蓮”,第一個來到紅薯地裏。接著,許多女勞力也來到紅薯地,開始了翻紅薯秧的勞作。
狼狽不堪的從秫秫地裏從包穀地裏從樹林子裏從慌溝子裏轉迴家。劉俊麗插住門閂,脫下被撕破褲子,塞到暗處。隨便穿了衣服。“咕咚咕咚”喝瓢涼水,人已到院門,又折迴,見半大克朗豬在睡,才出家門。鈴聲剛過,還能趕上上工的趟。
天黑了,劉豐年還沒有迴來,也沒在蘭姐家!老奶奶劉韓氏早就哭成了淚人兒。老太太哭著說:“要是俺的豐年有個三長倆短,我就不活了!”正哭著,李四趕著毛驢車來了,說是蘭姐又來陣(4)了。老奶奶連忙就坐車走。一邊走,一邊罵兒媳婦史妹妮:“你個堂客,豐年迴來了,咱們好說,要是沒了,看我不先撕爛你!”
小豐年的夥伴們都來了。有幾個竟然的嗚嗚的哭起來。“紅頭老千”一邊哭,一邊罵大哥劉紅旺。劉紅旺早就去找豐年了。突然“冇屁股”、“豁嘴兒”、“貨底兒”不約而同的喊:“有了!我們問問‘狐狸’就知道了!”原來是鷹視狼顧的劉瑞秋和“狐狸”來了。孩子們就問“狐狸”。“狐狸”畢竟是一隻狗。它隻搖尾巴,不會說話。
“母老虎”說:“不用著急!要是被狼呀土豹子呀拉(5)去了,找也沒有用的!”
“呱呱雞”說:“丟了也不虧!一天到晚的像屁股上插了旗(6)。”心裏在祈禱:“丟了好,丟了好。沒有了他,我們興許能繼承一些宅院呢。”
“母老虎”的唯一的兒子,生產隊的保管劉鯰魚畢竟是幹部。劉鯰魚就和其堂弟劉清水一起到街上去看。史妹妮哪裏還坐得住,就要去找生產隊長。正巧劉發進已經聽說了。大家就分析,分析來分析去,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他不會去鄢陵縣的汽車站吧?他要去找他親爹親媽,就要坐汽車。”劉發進問:“他走時拿錢沒?”史妹妮說:“沒有。家裏的幾塊錢沒少。”劉發進吩咐:“趕快分頭去找”。劉瑞秋說:“貓記路,狗記家,小孩記的是他的姥姥家。那小兔崽子是從鄢陵縣汽車站下車的!”劉發進就朝牲口院跑去。
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李宅墳、亂葬崗、土寨子、“好漢塚”和青紗帳,積水滿地,據說還有狼和土豹子。
史妹妮急急地出了西寨門,在“鬼拍手”(7)大楊樹下朝南拐。史妹妮就從溝沿上這片墳地裏插過去往前鑽。墳墓的空隙裏種著芝麻,稠密的芝麻棵長得一人多高。史妹妮扒著芝麻棵往前鑽,看見一隻獨眼睛閃著幽靈一樣的光。獨眼睛是治保主任劉大麻的。劉大麻是個單身漢。劉大麻多年以來一直千方百計的要調戲史妹妮。劉大麻在拉大便。劉大麻拉的大便比狗屎還臭,臭得史妹妮想吐。劉大麻提著褲子起來,史妹妮以為劉大麻又要調戲自己,身上起了雞皮疙瘩。在暗夜裏,在這村外。劉大麻沒攔史妹妮,彎下腰從懷裏掏出一包老鼠藥,往屙在瓦盆裏的大便上倒。劉大麻用老鼠藥與大便做餌,要藥誰家的豬?藥豬太缺德了,隻有劉大麻才能做出來的缺德事。可誰家養的豬不圈,放出來啃生產隊的莊稼,也著實不對!管他誰是誰非,天這麽黑,豐年該害怕了,劉史氏奪路而過。劉大麻問:“黑更半夜的,你要幹啥?”史妹妮答:“找俺豐年!”劉大麻說:“那小崽子!又野又賴,早晚也被鬼吃了!”史妹妮“呸”一口,嘴裏喊著“豐年,豐年”,一氣兒來到窯場。她站在大土坡上連叫幾聲,哪裏有豐年的影兒?望著沉沉的夜幕,史妹妮一陣氣緊,“淨怨我!”史妹妮自言自語著,下了土坡往包穀地裏走,邊走邊喊:“豐年!豐年!”前麵沒人應,屁股後傳來人喊聲。“貴嬸!貴嬸!”是閉月和羞花。她們倆跑著追過來。“是不是豐年迴家了?”史妹妮抓著羞花連聲問。羞花搖頭答:“沒有。”閉月說:“我倆和你一塊兒找!”史妹妮說:“謝謝你們!”說著,扒拉著包穀棵,順著包穀壟往西走,閉月和羞花緊緊跟在她身後。夜黑了,包穀葉上開始返潮。星星在天上亮了,地上的霧氣慢慢地升騰。史妹妮三個平時大白天也不敢進來的女人,相跟著來到李宅墳。
史妹妮嫁到劉家寨三十年,今天頭一次進李宅墳。關於李宅墳的傳說,她聽說過無數次,一次比一次令她毛骨悚然。和劉史氏一樣,閉月、羞花也是第一次進李宅墳;和劉史氏一樣,對李宅墳一樣敬畏,一樣駭怕,一樣毛骨悚然。黑森森的鬆柏下,黑黢黢的墳堆裏,蟲鳴螢飛,陰氣十足的風撲麵而來,陣陣鬆濤聲中夾雜著撲棱撲棱的聲音。閉月、羞花冷汗倒流,劉史氏卻不怕,看見有堆黑糊糊的草棵,她喊;望見一處墓坑,她站在前麵認真地看了又看,她怕豐年淘氣跳進坑中爬不出來;聽到樹上蒼鷹拍打翅膀,她就站在樹下瞅,以為豐年在樹上抓那大鳥。劉史氏摸著喊著,用了大半個時辰,終於來到李宅墳南頭。史妹妮出了李宅墳,順著水溝往亂葬崗上摸。閉月、羞花緊跟其後。昏黃的夜霧裏,一股股潮氣瘴氣和藍熒熒的鬼火從墳墓中鑽出來。土崗上幾株消瘦的小樹和纖淒的野蒿雜草在夜風的搖擺拽拉中淒淩淩地呻吟。那幾張卷過死小孩的缽筒和破蘆席在風中“呱嗒呱嗒”響動著。
閉月姐妹倆緊緊握著手,腳飛快交替著踩在地上,生怕稍微慢一點就會被從地底下伸出的白森森的鬼手拽住一樣。史妹妮左、右跑著,叫著、看著、尋找著。她尋到這方曾經裹過屍體的缽筒,用腳踢幾下,直到缽筒(8)滾動了,散開,她才相信缽筒裏不可能有她的兒子。她找到一領半卷著的蘆席,明知道是蘆席,是哪家卷葬過人的蘆席,卻非要把蘆席赤裸裸地展開,才相信裏麵沒有她的兒子。劉史氏再喊:“豐年!豐年!”她已經喊了千萬聲,泣血似的嗓音在亂葬崗上迴蕩。這“豐……豐……豐……年……年……年……年……”的迴聲被史妹妮聽成“娘……娘……”的應聲,她拽住閉月的胳膊問:“你聽見了嗎?豐年答應我哩!”閉月看著劉史氏,劉史氏的眼瞪著。她拍一下羞花,兩人不管甲乙丙丁,駕著史妹妮往寨裏拖。史妹妮屁股墜著喊:“不要迴去!不要迴去!找俺豐年!找俺豐年……”
已經是半夜了,已經是徹底的絕望了。隻聽到大黑叫驢“哼哈哼哈”的一陣猛叫,劉發進騎著大黑叫驢跑迴來了。大黑叫驢馱著倆個人。那個是個孩子。孩子就是人們就要放棄尋找的劉豐年。
史妹妮一下把兒子抱住,好一陣親撫,才“哇”地哭出了聲。
解釋(1)歪了:過了。(2)後晌:下午。(3)洋油:即點燈用的煤油。(4)陣:孕婦生產前的胎動。(5)拉;即叼。(6)屁股上插了旗:母雞發情要抱窩孵小雞,就要影響產蛋。為了不讓母雞抱窩,就在母雞尾巴上綁個類似小旗子的東西,驚嚇得母雞不停的亂跑。以達到母雞放棄抱窩的念頭。(7)鬼拍手:即楊樹。因為楊樹的葉子在風的吹動下發出拍手的聲音,故此得名。(8)缽筒:用於給未成年而夭折的兒童送葬的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