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卒每日送來的吃食,不僅少得可憐,甚至大多數時候,都是隔了不知幾夜的剩飯剩菜,散發著一股難以言喻的餿味。
那個時候,顧傾城真正認識到封建社會的殘酷。
她在那個人間地獄裏待了整整一個月,再出來時,便被押上了囚車,緩慢走過人潮洶湧的大街,謾罵聲不絕於耳,無論男女老幼,臉上都帶著濃烈的恨意,臭雞蛋與腐爛的菜葉不斷打在身上。
曾經隻在電視上看過的場景,真實的在她身上上演。
離她不遠的另一輛囚車上,俊逸的青年頭戴枷鎖,脊梁始終挺直,麵對眾人的謾罵而麵不改色,隻是看向她的眼神,帶著溫柔與心疼。
顧傾城在天牢之中待了一個月,從頭到尾未曾落過一滴淚,被千夫所指亦不曾覺得難過,可是對上他的目光,便忍不住紅了眼眶。
囚車一路行到囚場,他們被官兵粗魯的從囚車上押至行刑台,周圍依舊圍了無數的百姓,不住的謾罵與詛咒。
監斬台上,坐著的是兵部尚書白通,顧家曾經的故交,他臉上的表情,絕不是故友該有的表情。
顧傾城露出諷刺的笑意。
從他偽造證據舉報顧準通敵賣國的時候起,這個人就不再是顧家的故交。
那麽白若柳呢?
顧傾城忽然想到,她的閨中好友,白通的女兒白若柳,她是否知道她父親的所作所為?
緊接著,她就在擁擠的人群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一襲白裙容貌清麗的白若柳,她站在不遠處,臉上帶著單純的笑意,與憤怒的人群形成鮮明的對比。
顧傾城看著她開口說話,人群太過喧鬧聽不清,卻能從她的嘴型猜出來。
她說,“去死吧。”
顧傾城忽然忍不住笑了起來,笑自己太天真,安穩日子過得太久了,識人不清。
作者有話要說:
☆、102|第102章
午時三刻已到,白通抽出桌上的監斬令扔下監斬台。
劊子手揚起手中的刀,每當落下後再揚起來時,就有一個人死去。
顧傾城看著不斷被押上邢台的人,有些是她所熟悉的,有的僅僅隻是見過幾次,也有一部分甚至完全沒有任何印象,唯一相同的,就是他們都是顧家人。
曾幾何時,這些人於她而言,僅僅隻是陌生人,可如今看著他們一個個死去,鮮血染紅了整個監斬台,她隻覺得心疼到麻木。
她在現代因車禍喪生,再睜開眼時,就來到了這個陌生的時空,占據了顧家小姐的身體,從顧卿晚變成了顧懷卿。
她原主完整的記憶,隻能靠有限的網絡小說閱曆,小心翼翼的偽裝成顧懷卿,在這個陌生的朝代活下去。
原主因為墜馬而送命,致命的傷勢恰好位於頭部,她順理成章的搬出失憶為借口,再加上零星的記憶,最終蒙混了過去。
就這樣過了六年,她幾乎已經忘記了屬於顧卿晚的記憶,變成徹徹底底的顧懷卿,接受了她的身份,把她的父母兄長當成自己的親人。
她以為日子就會這樣幸福而平淡的繼續下去,卻不想顧準一朝入獄。
看著父親顧準與母親張玉琳被押上邢台,原本已經疼得麻木的心髒,再度恢複知覺,鋪天蓋地的疼痛襲來。她一遍又一遍的喊著不要,聲音卻被周圍百姓的歡唿聲所淹沒。
她喊得嗓子都啞了,也無濟於事。
劊子手高舉屠刀,重重落下。
兩個寵她入骨,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的人,終究還是死了。
她終於承受不住,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覺。
——
再次醒來時,她正身處行走的馬車中,躺在堅硬的馬車箱內,隨著馬車的移動,身子仿佛要散架了一般。
看著簡陋的車頂,她有一瞬的怔然,幾乎以為自己二度穿越了。
“你醒了。”沙啞而熟悉的聲音自頭頂響起。
她抬眼看去,就看到熟悉的麵容,俊逸依舊,隻是比起從前要憔悴得多,下巴冒出青青的胡茬。
“哥哥……”她輕聲喚他,忍不住哭了起來。
顧懷恩一手穿過她腋下,將她抱在懷中,一手攔著她的肩,輕輕拍著安慰道,“卿卿,別哭,我在這裏。”
她伸手環著他的腰,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仿佛溺水之人摟著浮木一般,將之視為生命的全部。
他們正在逃亡途中。
顧家上百口人,唯有她與顧懷恩活了下來。不是皇帝開恩,而是有人劫了刑場。
顧家幾代忠良,為陳國立下無數汗馬功勞,多少兒郎馬革裹屍葬身沙場,哪怕如今陳王已下令滿門抄斬,仍有人願意冒著殺頭的危險去救他們。
隻是人力終究有限,救不得被認定為通敵叛國的顧準與張玉琳,也顧不得太多的下人,最終隻救出了他們兄妹兩人。
之後費盡千辛萬苦將人送出都城,餘下的路,就幾乎幫不上什麽忙了。
可即便這樣,也稱得上是無以為報的大恩了,因為他們是罪臣之子,若非顧準的案子能翻案證其無罪,他們窮極一生,都隻能隱姓埋名的生活,甚至連普通百姓都比不上,又如何償還這份恩情。
出了京城後,顧懷恩一路帶著顧傾城逃亡。
自刑場昏迷之後,她便發起了高燒,一直昏迷不醒,他們如今情況危急,根本不可能去看大夫,顧懷恩隻能用一些土方子為她降溫,拖著一個昏迷的人躲避官兵的追捕,困難程度被無限放大,好幾次都險險躲開。
顧傾城終於醒來了,顧懷恩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兄妹兩人一路逃到遠離都城數千裏外,在一個臨近東海邊的貧窮而落後的小縣城中落腳,因為戶籍問題,他們不敢在城中停留,費了無數心思,終於在一個小村子裏定居下來。
顧懷恩像普通獵戶一樣,每日晨起進山打獵,日暮降臨後方才歸來,收獲不一而足,有時多有時少,顧傾城則是撿起了針線,笨拙的從頭學習做繡活。
兩人艱難的在小山村中站穩腳跟,然而好景不長,新上任的縣令是白家那邊的人,意外發現二人行蹤,悄悄布下天羅地網,想要活捉兩人押迴京城。
等顧懷恩發現不對的時候,為時已晚,雖然最終逃脫了,他卻落了一身重傷。
新縣令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一路派人追蹤。
他們走投無路,隻得坐上小船,進入茫茫東海。
古代不比現代航海技術發達,她們所乘坐的又是一艘小船,沒有人覺得他們能夠活下去。
官府停止了追捕,修書一封送到京城,稱兄妹二人跳海自盡。
顧家的事自此了結。
卻沒人想到,他們不僅沒有葬身東海,還幸運的漂泊到了一座海島之上。
顧傾城攙扶著顧懷恩上了島,一路艱難前行,許久之後終於在島上尋見一間屋子,原以為終於遇上了人,靠近了才發現,那不過是一間廢棄的屋子。
顧懷恩的傷就嚴重,一路奔波逃亡,更是加重了傷勢,到達海島後,幾乎連意識都不怎麽清醒了。
顧傾城眼睜睜的看著他的生命一點點流失,卻沒有一點辦法。
在夜幕再度降臨的時候,顧懷恩終究是死在了她懷裏。
那個時候,她覺得仿佛天塌下來了一般,沉重得讓人難以唿吸,心痛到難以附加最後變得麻木。
她抱著他愈漸冰冷的屍體,在簡陋的茅屋中哭了一夜,哭幹了淚水,哭啞了嗓子。
第二□□陽升起的時候,她發現房中不知何時多了一個人。
那是一個年輕的女子,身段曼妙麵容精致,她問她,“恨嗎?”聲音清冷淡漠,察覺不到任何屬於人類的感情。
顧傾城已然說不出話,隻能點頭。
如何不恨?家破人亡,親眼看著至親之人一個個死在眼前。
“想要報仇嗎?”
她依舊點頭。
如何不想?隻要一想到害了她一家的人此刻依舊榮華富貴風光無限,她就覺得心中仿佛猶如刀刺。
若不能手刃仇人,她死不瞑目!
“無論如何,都不會忘記嗎?”
如何能忘?那些人,就是化成灰,她也記得。
“我可以給你一個親手複仇的機會,前提是抹去你所有的記憶,如果在你的仇人盡數死去之前,你還能記得起這些恨的話。”
“你願意嗎?”
為什麽不願意?如今的她就連報仇的機會都沒有。就算沒有了記憶又如何,那些仇那些恨,她會深深刻於靈魂深處,永世不忘。
“將要抹去的記憶,是你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記憶,包括你的前世,無論是恨之入骨的仇人,至親的家人,還是你所愛的人,這些所有,你都會忘記。”
“作為補償,你會得到傾城的容貌與不老的軀體。”
“如果你無法在你的仇人都死去之前想起一切,你就會永遠遺失這些記憶,不老不死的活在這個世上。”
“即便如此,你也想要複仇嗎?”
是,我想要複仇,我要親手將那些人,送入地獄!
“這麽做,值得嗎?”
值得。
“不後悔嗎?”
不後悔。
作者有話要說: 最初寫這個故事的靈感,就是那句經常說的,即便仇人化成灰也記得。
我就一直在想,如果一個人遺失了所有的記憶,就像被格式化了一樣,人生一片空白,那麽他真的還能記起那些仇那些恨嗎?
傾城在現代因為車禍喪生,穿到陳國成為顧懷卿,六年之後家破人亡,她接受了神秘人的條件,以所有的記憶為代價,換得傾城的容貌與長生不老的身體,之後被送到陳國,被微服私訪的陳王發現,帶迴皇宮。後來陳國滅亡,她輾轉踏進晉國後宮,因為匆匆見得仇人一麵,塵封的記憶被撬開一角,故事從這裏開始。
☆、103|第103章
宋鴻逸不知道顧傾城究竟想起了什麽。
她就這麽靜靜站在離他不遠的地方,目光一直停留在她身上,從最初的刻骨仇恨,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目光漸漸有了變化,雙目漸漸失去焦距。
他從她的嚴重,看到了很多的情緒,除去入骨的恨意,還有懷念,眷戀,以及悲傷。
而他最想知道的是,她的這些情緒究竟因何而起?是不是……因為他?
那個時候,顧傾城真正認識到封建社會的殘酷。
她在那個人間地獄裏待了整整一個月,再出來時,便被押上了囚車,緩慢走過人潮洶湧的大街,謾罵聲不絕於耳,無論男女老幼,臉上都帶著濃烈的恨意,臭雞蛋與腐爛的菜葉不斷打在身上。
曾經隻在電視上看過的場景,真實的在她身上上演。
離她不遠的另一輛囚車上,俊逸的青年頭戴枷鎖,脊梁始終挺直,麵對眾人的謾罵而麵不改色,隻是看向她的眼神,帶著溫柔與心疼。
顧傾城在天牢之中待了一個月,從頭到尾未曾落過一滴淚,被千夫所指亦不曾覺得難過,可是對上他的目光,便忍不住紅了眼眶。
囚車一路行到囚場,他們被官兵粗魯的從囚車上押至行刑台,周圍依舊圍了無數的百姓,不住的謾罵與詛咒。
監斬台上,坐著的是兵部尚書白通,顧家曾經的故交,他臉上的表情,絕不是故友該有的表情。
顧傾城露出諷刺的笑意。
從他偽造證據舉報顧準通敵賣國的時候起,這個人就不再是顧家的故交。
那麽白若柳呢?
顧傾城忽然想到,她的閨中好友,白通的女兒白若柳,她是否知道她父親的所作所為?
緊接著,她就在擁擠的人群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一襲白裙容貌清麗的白若柳,她站在不遠處,臉上帶著單純的笑意,與憤怒的人群形成鮮明的對比。
顧傾城看著她開口說話,人群太過喧鬧聽不清,卻能從她的嘴型猜出來。
她說,“去死吧。”
顧傾城忽然忍不住笑了起來,笑自己太天真,安穩日子過得太久了,識人不清。
作者有話要說:
☆、102|第102章
午時三刻已到,白通抽出桌上的監斬令扔下監斬台。
劊子手揚起手中的刀,每當落下後再揚起來時,就有一個人死去。
顧傾城看著不斷被押上邢台的人,有些是她所熟悉的,有的僅僅隻是見過幾次,也有一部分甚至完全沒有任何印象,唯一相同的,就是他們都是顧家人。
曾幾何時,這些人於她而言,僅僅隻是陌生人,可如今看著他們一個個死去,鮮血染紅了整個監斬台,她隻覺得心疼到麻木。
她在現代因車禍喪生,再睜開眼時,就來到了這個陌生的時空,占據了顧家小姐的身體,從顧卿晚變成了顧懷卿。
她原主完整的記憶,隻能靠有限的網絡小說閱曆,小心翼翼的偽裝成顧懷卿,在這個陌生的朝代活下去。
原主因為墜馬而送命,致命的傷勢恰好位於頭部,她順理成章的搬出失憶為借口,再加上零星的記憶,最終蒙混了過去。
就這樣過了六年,她幾乎已經忘記了屬於顧卿晚的記憶,變成徹徹底底的顧懷卿,接受了她的身份,把她的父母兄長當成自己的親人。
她以為日子就會這樣幸福而平淡的繼續下去,卻不想顧準一朝入獄。
看著父親顧準與母親張玉琳被押上邢台,原本已經疼得麻木的心髒,再度恢複知覺,鋪天蓋地的疼痛襲來。她一遍又一遍的喊著不要,聲音卻被周圍百姓的歡唿聲所淹沒。
她喊得嗓子都啞了,也無濟於事。
劊子手高舉屠刀,重重落下。
兩個寵她入骨,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的人,終究還是死了。
她終於承受不住,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覺。
——
再次醒來時,她正身處行走的馬車中,躺在堅硬的馬車箱內,隨著馬車的移動,身子仿佛要散架了一般。
看著簡陋的車頂,她有一瞬的怔然,幾乎以為自己二度穿越了。
“你醒了。”沙啞而熟悉的聲音自頭頂響起。
她抬眼看去,就看到熟悉的麵容,俊逸依舊,隻是比起從前要憔悴得多,下巴冒出青青的胡茬。
“哥哥……”她輕聲喚他,忍不住哭了起來。
顧懷恩一手穿過她腋下,將她抱在懷中,一手攔著她的肩,輕輕拍著安慰道,“卿卿,別哭,我在這裏。”
她伸手環著他的腰,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仿佛溺水之人摟著浮木一般,將之視為生命的全部。
他們正在逃亡途中。
顧家上百口人,唯有她與顧懷恩活了下來。不是皇帝開恩,而是有人劫了刑場。
顧家幾代忠良,為陳國立下無數汗馬功勞,多少兒郎馬革裹屍葬身沙場,哪怕如今陳王已下令滿門抄斬,仍有人願意冒著殺頭的危險去救他們。
隻是人力終究有限,救不得被認定為通敵叛國的顧準與張玉琳,也顧不得太多的下人,最終隻救出了他們兄妹兩人。
之後費盡千辛萬苦將人送出都城,餘下的路,就幾乎幫不上什麽忙了。
可即便這樣,也稱得上是無以為報的大恩了,因為他們是罪臣之子,若非顧準的案子能翻案證其無罪,他們窮極一生,都隻能隱姓埋名的生活,甚至連普通百姓都比不上,又如何償還這份恩情。
出了京城後,顧懷恩一路帶著顧傾城逃亡。
自刑場昏迷之後,她便發起了高燒,一直昏迷不醒,他們如今情況危急,根本不可能去看大夫,顧懷恩隻能用一些土方子為她降溫,拖著一個昏迷的人躲避官兵的追捕,困難程度被無限放大,好幾次都險險躲開。
顧傾城終於醒來了,顧懷恩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兄妹兩人一路逃到遠離都城數千裏外,在一個臨近東海邊的貧窮而落後的小縣城中落腳,因為戶籍問題,他們不敢在城中停留,費了無數心思,終於在一個小村子裏定居下來。
顧懷恩像普通獵戶一樣,每日晨起進山打獵,日暮降臨後方才歸來,收獲不一而足,有時多有時少,顧傾城則是撿起了針線,笨拙的從頭學習做繡活。
兩人艱難的在小山村中站穩腳跟,然而好景不長,新上任的縣令是白家那邊的人,意外發現二人行蹤,悄悄布下天羅地網,想要活捉兩人押迴京城。
等顧懷恩發現不對的時候,為時已晚,雖然最終逃脫了,他卻落了一身重傷。
新縣令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一路派人追蹤。
他們走投無路,隻得坐上小船,進入茫茫東海。
古代不比現代航海技術發達,她們所乘坐的又是一艘小船,沒有人覺得他們能夠活下去。
官府停止了追捕,修書一封送到京城,稱兄妹二人跳海自盡。
顧家的事自此了結。
卻沒人想到,他們不僅沒有葬身東海,還幸運的漂泊到了一座海島之上。
顧傾城攙扶著顧懷恩上了島,一路艱難前行,許久之後終於在島上尋見一間屋子,原以為終於遇上了人,靠近了才發現,那不過是一間廢棄的屋子。
顧懷恩的傷就嚴重,一路奔波逃亡,更是加重了傷勢,到達海島後,幾乎連意識都不怎麽清醒了。
顧傾城眼睜睜的看著他的生命一點點流失,卻沒有一點辦法。
在夜幕再度降臨的時候,顧懷恩終究是死在了她懷裏。
那個時候,她覺得仿佛天塌下來了一般,沉重得讓人難以唿吸,心痛到難以附加最後變得麻木。
她抱著他愈漸冰冷的屍體,在簡陋的茅屋中哭了一夜,哭幹了淚水,哭啞了嗓子。
第二□□陽升起的時候,她發現房中不知何時多了一個人。
那是一個年輕的女子,身段曼妙麵容精致,她問她,“恨嗎?”聲音清冷淡漠,察覺不到任何屬於人類的感情。
顧傾城已然說不出話,隻能點頭。
如何不恨?家破人亡,親眼看著至親之人一個個死在眼前。
“想要報仇嗎?”
她依舊點頭。
如何不想?隻要一想到害了她一家的人此刻依舊榮華富貴風光無限,她就覺得心中仿佛猶如刀刺。
若不能手刃仇人,她死不瞑目!
“無論如何,都不會忘記嗎?”
如何能忘?那些人,就是化成灰,她也記得。
“我可以給你一個親手複仇的機會,前提是抹去你所有的記憶,如果在你的仇人盡數死去之前,你還能記得起這些恨的話。”
“你願意嗎?”
為什麽不願意?如今的她就連報仇的機會都沒有。就算沒有了記憶又如何,那些仇那些恨,她會深深刻於靈魂深處,永世不忘。
“將要抹去的記憶,是你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記憶,包括你的前世,無論是恨之入骨的仇人,至親的家人,還是你所愛的人,這些所有,你都會忘記。”
“作為補償,你會得到傾城的容貌與不老的軀體。”
“如果你無法在你的仇人都死去之前想起一切,你就會永遠遺失這些記憶,不老不死的活在這個世上。”
“即便如此,你也想要複仇嗎?”
是,我想要複仇,我要親手將那些人,送入地獄!
“這麽做,值得嗎?”
值得。
“不後悔嗎?”
不後悔。
作者有話要說: 最初寫這個故事的靈感,就是那句經常說的,即便仇人化成灰也記得。
我就一直在想,如果一個人遺失了所有的記憶,就像被格式化了一樣,人生一片空白,那麽他真的還能記起那些仇那些恨嗎?
傾城在現代因為車禍喪生,穿到陳國成為顧懷卿,六年之後家破人亡,她接受了神秘人的條件,以所有的記憶為代價,換得傾城的容貌與長生不老的身體,之後被送到陳國,被微服私訪的陳王發現,帶迴皇宮。後來陳國滅亡,她輾轉踏進晉國後宮,因為匆匆見得仇人一麵,塵封的記憶被撬開一角,故事從這裏開始。
☆、103|第103章
宋鴻逸不知道顧傾城究竟想起了什麽。
她就這麽靜靜站在離他不遠的地方,目光一直停留在她身上,從最初的刻骨仇恨,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目光漸漸有了變化,雙目漸漸失去焦距。
他從她的嚴重,看到了很多的情緒,除去入骨的恨意,還有懷念,眷戀,以及悲傷。
而他最想知道的是,她的這些情緒究竟因何而起?是不是……因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