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慶二十一年,入夏。
遠去涇縣天水山莊養病八年的顧淑妃終於迴宮了,且是當今聖上禦駕親迎迴來的。
原本許多人都已經快忘記了這個人了,經比一事,複又記了起來,記起這個女人的傾城容顏,記起她曾經的豐功偉績,一件件,曆曆在目。
而相比民間,後宮之中的氛圍,卻是沒那麽喜慶,甚至還有些壓抑。
因為顧淑妃在的時候,六宮獨寵,無人能出其左右,便是尊貴如皇後,也得避其鋒芒。
八年前,她離宮養病,消息傳出來的時候,有多少人歡欣鼓舞,如今就有多少人銀牙咬碎。
後來進宮的人,未曾親眼見過當初盛景,不以為然。
總以為這麽多年過去了,便是再美的容顏,也早被時間所摧殘,年老色衰者或許會畏懼,而她們青春依舊,根本無需擔心。
然而真正見得那個傳說中的女人時,她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何其天真。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微風習習,空氣中彌漫著不知名的花香,清淡怡人。
宮中妃嬪,除臥病在床者外,幾乎都聚在芳華殿外的廣場上,等著一見傳說中的顧淑妃。
許是存了攀比的心思,個個妝容精致,錦繡華服加身,端得是賞心悅目。
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卻始終未曾見得人來,一眾妃嬪又都是嬌養著的主兒,大多數人額上都已布上了一層薄汗。
眼見著就要到午時了,那可是一天之中陽光最為灼熱的時候,芳華殿外雖有陰涼之處,卻也是僧多粥少,漸漸的,便有人熬不住,萌生退意。
反正人都已經迴宮了,也不是非得這個時候見,晨起請安,逢年過節,日後有的是機會。
這麽一想,更是覺得熬不住了,開始尋思著要不要先行一步,隻是瞧著周圍的人都不懂聲色,便也隻能硬著頭皮撐住。
烈日炎炎。
不知過了多久,忽然聽得不遠處傳來整齊劃一的腳步聲,眾人瞬間打起精神來,俱都擺出最美好的姿態來。
最先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是內侍與宮女組成的儀仗隊,之後才是淑妃乘坐的步輦,那明黃的色澤,刺痛了在場眾人的眼。
明黃唯有帝王能用,可見陛下寵她如斯!
隊伍行到廣場,被一眾烏泱泱的人給堵了去路,隻得停下。
隨行的柳紅上前來詢問發生了何事,領頭的麗妃笑道,“眾姐妹聽聞淑妃姐姐養病歸來,特來此迎接。”
柳紅向眾人福身行禮後,這才退迴步輦出,微微掀起簾子,同內裏的人說道。
片刻之後,眾人便聽得一個清冷的聲音響起,“勞煩眾妹妹掛心了。”如珠落玉盤,煞是動聽。
隨即,便見得明黃的簾子被掀起,從裏麵伸出一隻玉手來,肌膚白皙細膩,如上好的羊脂白玉。
柳紅伸手去虛扶著。
隻見得一道曼妙的身影從步輦上走了下來,一襲深紫色華服,裙身隱隱顯露出繁複而精致的暗紋,如墨青絲高高挽起,琉璃簪花金步搖,極盡奢侈華麗。
一般來說,這樣一身行頭,甚少有人能壓的住,難免被珠寶華服搶了風頭。
可是,當她抬起頭看向眾人時,卻再沒有人能從她臉上移開目光。
那是一張精致絕美到難以形容的臉,眉如遠山秋水為眸,冰肌玉膚,紅唇多一分則豔少一分則淡,當真不負傾城之名,襯得六宮粉黛失了顏色。
這一刻,再沒人覺得這個人不足為懼。
都說容貌是女人最大的依仗,那麽此刻,在場眾人在她麵前,都成了丟盔卸甲輸家。
許久之後,眾人才迴過神來,紛紛向她行禮。
所有人都以為,顧傾城歸來,於她們而言,將是一場災難,卻不知,在不久的將來,還有一場滅頂的災難等著她們。
——
朝陽宮。
皇後輕呷一口茶,聽宮女細細道來方才芳華殿外發生的事。
聽完之後,她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笑了起來,“她們以為顧傾城是什麽人?隨處可見的庸脂俗粉嗎?真是可笑!”
宮女見她此刻頗為和善,便大著膽子說道,“奴婢方才遠遠看了,顧淑妃的容貌,與離宮之時相比並無區別,麗妃等人見了,當即花容失色。”
皇後揮手示意她下去,又屏退了其餘伺候的人,便是連貼身伺候的侍女,也不曾留下。
她獨自一人坐在空蕩蕩的大殿內,目光虛望著芳華殿的方向,喃喃自語道,“顧傾城,你曾說過,待你歸來之日,便是風起之時,究竟指的是什麽?”
——
不出眾人遇見,顧傾城迴宮的當晚,陛下便去了芳華殿。
眾人心中恨恨,卻是無可奈何。
卻是無人知道,宋鴻逸之所以會去芳華殿,除去對顧傾城的寵愛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八年之約,就要到了,傾城,你可知朕心中急切?”
宋鴻逸一襲明黃龍袍,玉冠束發,端得是風姿俊郎。
他叫的傾城,而非連名帶姓的叫顧傾城,這便是顧傾城這一年來的努力換來的成果。
她隻知道宋鴻逸信了她的話,卻不知信了幾分。
“你曾說過,得長生之後,便會忘記我從前所做的一切,可還記得?”她癡迷的看著他,眼中神色小心翼翼又暗含擔憂,仿佛真的陷入愛情的癡女子。
宋鴻逸將她擁入懷中,下巴枕著她的頭頂,發間幽香充斥著鼻腔,他的聲音蜷卷,“朕貴為天子,說過的話,自是一言九鼎。”
“那就好,那就好……”顧傾城低聲呢喃,伸手摟住他的腰,頭窩在他懷裏,輕輕蹭了蹭。
宋鴻逸被她蹭得心癢難耐,伸手勾住她的腿窩,一手穿過腋下,便想將人抱往床上,卻被顧傾城伸手攔下。
“別忘了,最後一道儀式之前,需得齋戒靜心……”
宋鴻逸聞言,身子一僵,方才他是當真忘了。
片刻之後,他便將顧傾城放下,在她發間落下一吻,啞聲道,“你早些休息,朕迴禦書房去了。”
說罷,不等顧傾城迴話,便轉身疾步出了屋子。
顧傾城坐起身來,看著他匆忙的背影,忽然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來,在昏暗的燭光下,顯得有幾分滲人。
作者有話要說: 好戲上演了
☆、92|第92章
約定的那一日很快到來。
京城,五城兵馬司總部。
宋承鄞一身戎裝,麵容冷厲,此刻卻做著與他氣質不相符的事,他正端坐在桌旁,細品著今春上貢的好茶,旁邊還做了一個人。
一個年紀稍長他幾歲的青年。
同樣在五城兵馬司任職,宋承鄞的行為舉止無疑是標準武將的形象,而他旁邊這個青年,卻更像是一個舞文弄墨的翩翩佳公子。
楚臨風。
忠勇伯府的嫡少爺,在容妃死後迅速成長起來,撐住忠勇伯府的人。
他本才學出眾,卻陰差陽錯進了五城兵馬司,幾年經營下來,但也做出了不少成績。
仔細說來,宋承鄞與他,也算是有仇的,因為當年容妃的死,顧傾城可是脫不了幹係。
宋鴻逸當初那麽爽快的同意把宋承鄞調迴京畿重地,怕是也有這麽一層原因在這其中。
“指揮使今日怎麽有空請我喝茶?”楚臨風開口問道,有特意指了指杯中的茶,“且還是貢茶?”
卻見宋承鄞麵不改色的搖頭道,“不過是這一年裏頗受大人照應,想請大人吃頓飯聊表謝意,隻是大人素來公務繁忙,總是不得空閑,我便自作主張,以茶代酒,敬大人一杯。”
宋承鄞在五城兵馬司的身份是托關係從邊關調迴來的粗人一個,背後靠著謝氏一族,極少有人知曉他皇子的身份。楚臨風雖是知情人之一,卻也不點破,揣著明白裝糊塗,之前不用每句話每個字都再三斟酌注意語氣。
“應該的。”楚臨風淡淡迴道,放下手中差茶杯,便想起身離開。哪知他方才站起來,便覺得一陣頭暈眼花,身體無端疲勞,站立不穩,隻覺得眼前一黑便昏倒過去。
他的身體重重摔在地上,發出一聲沉悶的相聲。
宋承鄞見狀,一改之前強裝出的文雅,放下手中杯盞,直接撈起桌上的茶壺,將壺嘴兒對著自己的嘴,將壺中之茶水一飲而盡。
他是在等楚臨風的反應。
又過了許久,之見躺在地上的人仍舊一動不動,他卻並未因此完全放下心來,伸手去探了楚臨風的鼻息與脈搏,確認此人乃是真的昏迷過去之後,順手摸下了對方腰間得令牌,之後才召來手下的人,吩咐他們扶“不甚酒力”的楚大人去床上休息,並且好生照看著。
之後,他便轉身出了五城兵馬司。
——
同一時間,太醫院。
白發蒼蒼的李禦醫正耳提麵命的對李修齊道,“你這段時間給我安分些,若無事,最好連門也別出,能迴源縣去最好不過了。”
李修齊一臉玩世不恭的樣子,點點頭,“知道了知道了,這兩天你老是在說這話,次數都快數不清了,就算你老人家不煩,我耳朵裏都生繭了。”
若是以往,李修齊這般迴話,李太醫少不得要再訓斥他一頓,可今日,他卻是一反常態的,看了李修齊許久,最終輕歎一口氣道,“我李家時代從醫,祖上更是出過好幾位太醫院院判,雖說不得風光顯赫,卻也是不差的,可傳到如今,到你這一代,就隻剩下一個獨苗,我不求你振興家業,隻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將我我老李將香火傳承下去。”
“修齊,你不小了,改成家了,也不知我有生之年,能否見到曾孫出生……”
在此之前,李修齊從未接過溫情牌,此刻聞言,難免有些動容,“祖父,瞧你說的,你身體還硬朗著呢,活過一百歲沒問題的。”卻是隻字未提婚事。
李太醫也不點破,微微搖頭道,“近日裏,也不知為何,我這心裏總是不安穩,像是要發生什麽大事一樣。我活到這個歲數。已經是知天命了,唯獨放心不下的,便隻有你了……”
李修齊聽他一副交代後事的語氣,有些挨不住了,於是連連點頭,“好好好,我聽你的話,哪兒也不去,再待幾天,就迴源縣,行了吧!”
說罷,一個勁兒的推著李太醫往門外走,“你之前不是接了宮裏的傳召嗎,這會兒也該去了,不然去晚了,宮裏怪罪下來,可就遭了,快去吧,快去吧。”
李太醫任由他推著出了屋子,穿過遊廊,來到庭院裏,一頂不起眼的小轎停在那裏,他信步走過去,抬轎的人便替他掀了簾子。
小轎出了太醫院,往皇宮行去,行到城門處時,他撩開側麵的簾子,打量著金碧輝煌的建築,以往隻覺得奢侈,今日卻無端生出一種難以形容的不安,仿佛這裏是張開巨口的兇獸,而他正踏入獸口。
——
與此同時,京城,謝府。
謝老爺子下了早朝後,未曾多做停留,直接便迴府了。
迴到謝府後,匆匆換下朝服,便去了書房,同時讓人將府上豢養的心腹幕僚一並叫了過去。
謝府這些年來養的幕僚何其多,此刻書房坐著的,統共加起來,連謝老爺子與管家在內,也不過才六人。
遠去涇縣天水山莊養病八年的顧淑妃終於迴宮了,且是當今聖上禦駕親迎迴來的。
原本許多人都已經快忘記了這個人了,經比一事,複又記了起來,記起這個女人的傾城容顏,記起她曾經的豐功偉績,一件件,曆曆在目。
而相比民間,後宮之中的氛圍,卻是沒那麽喜慶,甚至還有些壓抑。
因為顧淑妃在的時候,六宮獨寵,無人能出其左右,便是尊貴如皇後,也得避其鋒芒。
八年前,她離宮養病,消息傳出來的時候,有多少人歡欣鼓舞,如今就有多少人銀牙咬碎。
後來進宮的人,未曾親眼見過當初盛景,不以為然。
總以為這麽多年過去了,便是再美的容顏,也早被時間所摧殘,年老色衰者或許會畏懼,而她們青春依舊,根本無需擔心。
然而真正見得那個傳說中的女人時,她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何其天真。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微風習習,空氣中彌漫著不知名的花香,清淡怡人。
宮中妃嬪,除臥病在床者外,幾乎都聚在芳華殿外的廣場上,等著一見傳說中的顧淑妃。
許是存了攀比的心思,個個妝容精致,錦繡華服加身,端得是賞心悅目。
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卻始終未曾見得人來,一眾妃嬪又都是嬌養著的主兒,大多數人額上都已布上了一層薄汗。
眼見著就要到午時了,那可是一天之中陽光最為灼熱的時候,芳華殿外雖有陰涼之處,卻也是僧多粥少,漸漸的,便有人熬不住,萌生退意。
反正人都已經迴宮了,也不是非得這個時候見,晨起請安,逢年過節,日後有的是機會。
這麽一想,更是覺得熬不住了,開始尋思著要不要先行一步,隻是瞧著周圍的人都不懂聲色,便也隻能硬著頭皮撐住。
烈日炎炎。
不知過了多久,忽然聽得不遠處傳來整齊劃一的腳步聲,眾人瞬間打起精神來,俱都擺出最美好的姿態來。
最先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是內侍與宮女組成的儀仗隊,之後才是淑妃乘坐的步輦,那明黃的色澤,刺痛了在場眾人的眼。
明黃唯有帝王能用,可見陛下寵她如斯!
隊伍行到廣場,被一眾烏泱泱的人給堵了去路,隻得停下。
隨行的柳紅上前來詢問發生了何事,領頭的麗妃笑道,“眾姐妹聽聞淑妃姐姐養病歸來,特來此迎接。”
柳紅向眾人福身行禮後,這才退迴步輦出,微微掀起簾子,同內裏的人說道。
片刻之後,眾人便聽得一個清冷的聲音響起,“勞煩眾妹妹掛心了。”如珠落玉盤,煞是動聽。
隨即,便見得明黃的簾子被掀起,從裏麵伸出一隻玉手來,肌膚白皙細膩,如上好的羊脂白玉。
柳紅伸手去虛扶著。
隻見得一道曼妙的身影從步輦上走了下來,一襲深紫色華服,裙身隱隱顯露出繁複而精致的暗紋,如墨青絲高高挽起,琉璃簪花金步搖,極盡奢侈華麗。
一般來說,這樣一身行頭,甚少有人能壓的住,難免被珠寶華服搶了風頭。
可是,當她抬起頭看向眾人時,卻再沒有人能從她臉上移開目光。
那是一張精致絕美到難以形容的臉,眉如遠山秋水為眸,冰肌玉膚,紅唇多一分則豔少一分則淡,當真不負傾城之名,襯得六宮粉黛失了顏色。
這一刻,再沒人覺得這個人不足為懼。
都說容貌是女人最大的依仗,那麽此刻,在場眾人在她麵前,都成了丟盔卸甲輸家。
許久之後,眾人才迴過神來,紛紛向她行禮。
所有人都以為,顧傾城歸來,於她們而言,將是一場災難,卻不知,在不久的將來,還有一場滅頂的災難等著她們。
——
朝陽宮。
皇後輕呷一口茶,聽宮女細細道來方才芳華殿外發生的事。
聽完之後,她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笑了起來,“她們以為顧傾城是什麽人?隨處可見的庸脂俗粉嗎?真是可笑!”
宮女見她此刻頗為和善,便大著膽子說道,“奴婢方才遠遠看了,顧淑妃的容貌,與離宮之時相比並無區別,麗妃等人見了,當即花容失色。”
皇後揮手示意她下去,又屏退了其餘伺候的人,便是連貼身伺候的侍女,也不曾留下。
她獨自一人坐在空蕩蕩的大殿內,目光虛望著芳華殿的方向,喃喃自語道,“顧傾城,你曾說過,待你歸來之日,便是風起之時,究竟指的是什麽?”
——
不出眾人遇見,顧傾城迴宮的當晚,陛下便去了芳華殿。
眾人心中恨恨,卻是無可奈何。
卻是無人知道,宋鴻逸之所以會去芳華殿,除去對顧傾城的寵愛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八年之約,就要到了,傾城,你可知朕心中急切?”
宋鴻逸一襲明黃龍袍,玉冠束發,端得是風姿俊郎。
他叫的傾城,而非連名帶姓的叫顧傾城,這便是顧傾城這一年來的努力換來的成果。
她隻知道宋鴻逸信了她的話,卻不知信了幾分。
“你曾說過,得長生之後,便會忘記我從前所做的一切,可還記得?”她癡迷的看著他,眼中神色小心翼翼又暗含擔憂,仿佛真的陷入愛情的癡女子。
宋鴻逸將她擁入懷中,下巴枕著她的頭頂,發間幽香充斥著鼻腔,他的聲音蜷卷,“朕貴為天子,說過的話,自是一言九鼎。”
“那就好,那就好……”顧傾城低聲呢喃,伸手摟住他的腰,頭窩在他懷裏,輕輕蹭了蹭。
宋鴻逸被她蹭得心癢難耐,伸手勾住她的腿窩,一手穿過腋下,便想將人抱往床上,卻被顧傾城伸手攔下。
“別忘了,最後一道儀式之前,需得齋戒靜心……”
宋鴻逸聞言,身子一僵,方才他是當真忘了。
片刻之後,他便將顧傾城放下,在她發間落下一吻,啞聲道,“你早些休息,朕迴禦書房去了。”
說罷,不等顧傾城迴話,便轉身疾步出了屋子。
顧傾城坐起身來,看著他匆忙的背影,忽然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來,在昏暗的燭光下,顯得有幾分滲人。
作者有話要說: 好戲上演了
☆、92|第92章
約定的那一日很快到來。
京城,五城兵馬司總部。
宋承鄞一身戎裝,麵容冷厲,此刻卻做著與他氣質不相符的事,他正端坐在桌旁,細品著今春上貢的好茶,旁邊還做了一個人。
一個年紀稍長他幾歲的青年。
同樣在五城兵馬司任職,宋承鄞的行為舉止無疑是標準武將的形象,而他旁邊這個青年,卻更像是一個舞文弄墨的翩翩佳公子。
楚臨風。
忠勇伯府的嫡少爺,在容妃死後迅速成長起來,撐住忠勇伯府的人。
他本才學出眾,卻陰差陽錯進了五城兵馬司,幾年經營下來,但也做出了不少成績。
仔細說來,宋承鄞與他,也算是有仇的,因為當年容妃的死,顧傾城可是脫不了幹係。
宋鴻逸當初那麽爽快的同意把宋承鄞調迴京畿重地,怕是也有這麽一層原因在這其中。
“指揮使今日怎麽有空請我喝茶?”楚臨風開口問道,有特意指了指杯中的茶,“且還是貢茶?”
卻見宋承鄞麵不改色的搖頭道,“不過是這一年裏頗受大人照應,想請大人吃頓飯聊表謝意,隻是大人素來公務繁忙,總是不得空閑,我便自作主張,以茶代酒,敬大人一杯。”
宋承鄞在五城兵馬司的身份是托關係從邊關調迴來的粗人一個,背後靠著謝氏一族,極少有人知曉他皇子的身份。楚臨風雖是知情人之一,卻也不點破,揣著明白裝糊塗,之前不用每句話每個字都再三斟酌注意語氣。
“應該的。”楚臨風淡淡迴道,放下手中差茶杯,便想起身離開。哪知他方才站起來,便覺得一陣頭暈眼花,身體無端疲勞,站立不穩,隻覺得眼前一黑便昏倒過去。
他的身體重重摔在地上,發出一聲沉悶的相聲。
宋承鄞見狀,一改之前強裝出的文雅,放下手中杯盞,直接撈起桌上的茶壺,將壺嘴兒對著自己的嘴,將壺中之茶水一飲而盡。
他是在等楚臨風的反應。
又過了許久,之見躺在地上的人仍舊一動不動,他卻並未因此完全放下心來,伸手去探了楚臨風的鼻息與脈搏,確認此人乃是真的昏迷過去之後,順手摸下了對方腰間得令牌,之後才召來手下的人,吩咐他們扶“不甚酒力”的楚大人去床上休息,並且好生照看著。
之後,他便轉身出了五城兵馬司。
——
同一時間,太醫院。
白發蒼蒼的李禦醫正耳提麵命的對李修齊道,“你這段時間給我安分些,若無事,最好連門也別出,能迴源縣去最好不過了。”
李修齊一臉玩世不恭的樣子,點點頭,“知道了知道了,這兩天你老是在說這話,次數都快數不清了,就算你老人家不煩,我耳朵裏都生繭了。”
若是以往,李修齊這般迴話,李太醫少不得要再訓斥他一頓,可今日,他卻是一反常態的,看了李修齊許久,最終輕歎一口氣道,“我李家時代從醫,祖上更是出過好幾位太醫院院判,雖說不得風光顯赫,卻也是不差的,可傳到如今,到你這一代,就隻剩下一個獨苗,我不求你振興家業,隻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將我我老李將香火傳承下去。”
“修齊,你不小了,改成家了,也不知我有生之年,能否見到曾孫出生……”
在此之前,李修齊從未接過溫情牌,此刻聞言,難免有些動容,“祖父,瞧你說的,你身體還硬朗著呢,活過一百歲沒問題的。”卻是隻字未提婚事。
李太醫也不點破,微微搖頭道,“近日裏,也不知為何,我這心裏總是不安穩,像是要發生什麽大事一樣。我活到這個歲數。已經是知天命了,唯獨放心不下的,便隻有你了……”
李修齊聽他一副交代後事的語氣,有些挨不住了,於是連連點頭,“好好好,我聽你的話,哪兒也不去,再待幾天,就迴源縣,行了吧!”
說罷,一個勁兒的推著李太醫往門外走,“你之前不是接了宮裏的傳召嗎,這會兒也該去了,不然去晚了,宮裏怪罪下來,可就遭了,快去吧,快去吧。”
李太醫任由他推著出了屋子,穿過遊廊,來到庭院裏,一頂不起眼的小轎停在那裏,他信步走過去,抬轎的人便替他掀了簾子。
小轎出了太醫院,往皇宮行去,行到城門處時,他撩開側麵的簾子,打量著金碧輝煌的建築,以往隻覺得奢侈,今日卻無端生出一種難以形容的不安,仿佛這裏是張開巨口的兇獸,而他正踏入獸口。
——
與此同時,京城,謝府。
謝老爺子下了早朝後,未曾多做停留,直接便迴府了。
迴到謝府後,匆匆換下朝服,便去了書房,同時讓人將府上豢養的心腹幕僚一並叫了過去。
謝府這些年來養的幕僚何其多,此刻書房坐著的,統共加起來,連謝老爺子與管家在內,也不過才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