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瑀聞言,迴過神來,露出嘲諷的笑容,“不是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你說得輕巧。”
卻見胡傾城忽然低下頭來他看,黝黑的眼眸,仿佛像是要將人吞入其中,“如果我說我曾經曆過的,比你所能想象的還要慘烈數倍,你信嗎?”
宋承瑀其實想說不信,可是被她這樣注視著,這兩個字怎麽都說不出口。
“就算你不為自己著想,也該想想你的親人,如果你有什麽意外,讓他們怎麽接受。你知道嗎,當初你生命瀕危,謝錦曦哭得肝腸寸斷,放下身段來求我救你。這些年來,她為了你犧牲了多少,而你又迴報過她什麽?”
別看這些是在現代社會被人說爛了的心靈雞湯,放到極端注重忠孝禮義古代,卻是威力巨大。顧傾城一番話說下來,宋承瑀雖然表情依舊嘲諷,眼神卻是鬆動了,這證明他聽進去了這些話。
顧傾城伸手向他的臉側,將他散落的發絲撩到而後,“你的傷口幾經折騰,耽擱了恢複的時間,想要大致養好,怎麽也得到入夏時節了,也就是說,你起碼還得在我這兒待個小半年的時間,一直這麽躺著你也會覺得悶,對吧?所以,趕快好起來吧,最重要的是要能提筆寫字,我自己寫了幾年的對聯都有些厭倦了,今年的可就交給你了,作為迴報,我會送你一件實用的禮物。”
宋承瑀還沒能從方才那一番話裏迴過神來,聽得顧傾城說這些話,有些反應不過來,“你說……什麽?”
顧傾城又重複了一遍,神態語氣都極其自然,“我說你要趕緊好起來,趕在大年三十之前,幫我把對聯寫出來。”
“我似乎沒有答應過要寫對聯吧?”宋承瑀不解。
就見顧傾城淡淡看他一眼,“我當初隻答應了謝錦曦救你的命,可是你這一個月以來,不僅不配合還一個勁的折騰,平白給我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你覺得這能輕易的揭過去嗎?”
其實宋承瑀覺得能,但問題是顧傾城明顯不這麽覺得,她那淡然之中又夾雜著理所當然的表情,就出直接在臉上寫‘不能’兩個字了。
宋承瑀隻得點頭應下,心中卻並沒有因此不快,更多的則是無奈與感激。
因為他很清楚,無論是作為顧淑妃還是宋傾晚,顧傾城從來都不缺任何東西,之所以不講理的這般要求他,也不過是想分散他的注意力罷了。
不過雖然應下了此事,宋承瑀卻並不認為他真的能做到,因為時間太過緊迫,而他的傷勢又太過嚴重,這麽短的時間內,想要恢複到能夠自由提筆書寫的程度,顯然是不可能的。
不過自此之後,他倒是沒再亂折騰,且十分的配合治療。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顧傾城這個人向來說一不二,說過的話想做的事,便是想盡辦法也要達成。
所以宋承瑀的身體在年三十的前一天,不多不少的,剛好恢複到了可以提筆寫字的程度,真的是多一分顯浪費少一分則不足。
——
冬日裏難得晴好的日子。
西廂的書房裏,顧傾城讓柳紅在案桌上鋪好宣紙磨好墨汁,又將狼毫筆吸滿了墨,而後遞到了宋承瑀手裏。
他簡直驚訝得無以複加。
“答應過的事,就要做到,來,寫吧。”
雪後初晴,陽光從天際灑下,照在露水未幹的梅花花瓣上,從窗口看去,仿佛一副畫卷,美不勝收。顧傾城就躺在安放於窗邊的美人榻上,淡淡的掃了他一眼。青絲如墨,雪膚紅唇,比起那窗外的梅花,還要嬌豔美麗三分,直教人挪不開眼。
宋承瑀的目光不受控製的落到她身上。
又是八年的時間過去了,她依舊保持著初見時的模樣,除了歲月所沉澱下來的氣質,其餘分毫未變,嬌豔美麗如芳鄰女子,任誰也想不到,她其實與他的母親年齡相仿。
不僅是擁有傾國傾城的容顏,便是時光也如此的眷顧她,匆匆而逝,卻不曾在她身上留下半分痕跡。
“你在想什麽?”她說著話,從美人榻上起身,一步步走過來。
這一瞬間,宋承瑀仿佛看到了她的身後,百花盛開。
作者有話要說: 傾城用她的美貌徹底征服了二皇子~
☆、72|第72章
宋承瑀看呆了許久,迴過神來不由得有些尷尬,許久未曾見得陽光而顯蒼白的臉上,微微泛紅,耳朵更是明顯。
“隻是在思考該寫什麽罷了。”他解釋道。
“不過是張貼出來了圖個喜慶應景,求個吉利罷了,隨便寫寫就好。”顧傾城也不拆穿他。他是當世大儒齊衡鬆最得意的門生,曆年詩會都備受矚目的才子,新春對聯於他而言,根本就沒有什麽難度。即便他如今傷勢未愈,但是傷的隻是身體,而不是腦子。
宋承瑀點頭,不再看她,執筆落於宣紙之上,筆走龍蛇,轉眼間便得了半聯。不過寫完之後,他便微微有些喘息,手微不可見的微微顫抖,額頭上泛起細小的汗珠。
身體終究是隻恢複了一些,雖能動筆,卻頗為艱難,不過半張對聯而已,就幾乎耗費了所有的力氣。
他低下頭去看自己寫的東西,字跡依舊,但是卻不難發現,在轉折收尾的地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問題,力道不夠,字跡不連貫,轉折生硬,等等。
簡直難以置信,這初學者一樣的自己,竟是他寫出來的。
宋承瑀擱下筆,正準備伸手移開鎮紙取出宣紙,便見得顧傾城先他一步,抽走了宣紙。
宋承瑀忙道,“淑……”才說了一個字,便見顧傾城抬頭看向他,一雙鳳眼微微眯起。
宋府的人,除了幾個貼身伺候的人以外,其餘的人都不知道顧傾城真正的身份,宋承瑀一直稱她顧淑妃,若是叫旁人聽了指不定會惹出什麽事,是以顧傾城一直讓他改口,無論叫什麽都好,唯獨不得再稱顧淑妃。
宋承瑀經常習慣性的叫顧淑妃,顧傾城也不說,隻是淡淡看他一眼,他整個人就卡殼了,愣愣許久,索性忽略了稱唿直接說事。
“我有許久不曾動筆,是以字跡拙劣,難以入眼,萬萬用不得。”
顧傾城拿著他寫的對聯仔細看了看,而後微微點頭,認真道,“的確是大不如前了。”
“那……”宋承瑀直直看著她手中的對聯。
卻聽得顧傾城話題一轉,“無事,我會記得讓柳紅記下直接貼你的院子裏,別人看不到的。”
的確,宋承瑀住的院子,隻有顧傾城信任的幾個人才能進來,其餘伺候的人連踏入院子的資格都沒有,自然是看不到張貼的對聯。
宋承瑀萬萬沒想到她竟會說出這樣一番話,當即愣在原地,麵上神情亦有些呆滯,許久才迴過神來,張口正想說話,卻又被顧傾城打斷了。
“繼續寫吧,若是寫好了,把這張換掉,也是可以的。”打一大棒,又給一個胡蘿卜,顧傾城這一手玩得極好。
宋承瑀不知該如何與她爭辯,便隻得咬牙繼續寫。
是真的咬著牙寫的,而不僅僅隻是形容,因為他的身體狀態不過才恢複能勉強動手提筆的地步,而且還不能堅持太久。
在此之前,他是真的以為顧傾城說過讓他寫對聯的話隻是說說而已,哪怕宣紙狼毫都擺上了,他依舊未曾改觀。
誰曾想,她竟然讓人直接將美人榻搬到了旁邊,就這麽守在旁邊看著他寫,不過並非是時時看著,她手中拿著一卷當地書坊印刷的傳奇話本,手邊擺了幾碟小點心,偶爾會將視線從書本上移開,看他一眼之後,又繼續去看話本,看得開心了,還會微微笑出來。
硯台中墨汁快要幹涸時,她便會起身來,素手執袖替他磨墨,臻首微垂,眉目如畫雪膚紅唇,美得勾人心魄。
此後日日如此,宋承瑀一連寫了七八日,字跡總算恢複到從前的樣子,雖然偶爾仍舊會有細微的瑕疵,卻皆是力竭所致,待身體恢複如初,便不會再出現這種問題。
大年悄然而至,宋府闔府上下張燈結彩,能換的全都換了一個模樣,門上處處張貼著對聯,俱都出自宋承瑀之手。
府上的小廝在張貼對聯的時候還在問,怎地不是自家小姐的字跡,侍女笑著迴道,“你隻管貼就是了,問這麽多幹嘛,主子寫了這麽多年了,都膩味了,自然就換個人寫了。”
那小廝摸著頭傻笑,“這不是看習慣了嘛,不過這字也是寫得極好的。”
侍女被逗笑了,“你又沒讀過書,怎麽知道好壞。”話雖如此,心底卻是在想,當朝二皇子的字跡,能不好嗎。
那人一梗脖子,“我就是知道。”
一切都收拾好後,柳紅又仔細檢查了一遍,以確保沒有任何問題,看著煥然一新的府邸,她難得有些感歎。
從離開皇宮定居源縣到如今,已是過了七年多的時間了,這新年卻是漸漸得過得越來越冷清,先是柳青出嫁,再到宋承鄞遠赴邊境,最後隻剩下她與顧傾城兩人,雖然依舊是在過新年,卻都不怎麽上心了。
而今因為二皇子在此養傷,顧傾城難得多關注兩分,前幾日督促著二皇子寫對聯時,柳紅瞧著她竟是有幾分促狹的笑意,不免覺得欣慰。
她的主子,這些年來一直過的平淡清冷,難得表露出內心真實的想法。
宋承瑀也是第一次在外邊度過新年。
身為皇子,他從出生開始,每一年的新年都是在皇宮之中渡過的,同朝中眾臣一樣,獻上賀禮,說著討好的話,對象都是一個人,他的父皇,這個國家的帝王。
源縣雖小,年味卻濃。因為這裏是晉國學子的聖地,每年慕名而來的人數之不清,這其中便有不少是舉家搬遷過來的,為了一份摸不著看不見的前程背井離鄉的人,在一年之初的新年,更是會努力過得熱鬧,以派遣內心驅之不去的孤寂。
新年這一天,鞭炮聲從清晨還是響起直至夜裏,幾乎不曾停歇。換了以往,宋承瑀大概是會嫌吵鬧的,如今聽在耳中,卻並沒有厭煩的感覺。
傍晚時分供奉之後,便開始吃團圓飯了。
讓宋承瑀意外的是,桌上的菜色雖然也很豐盛,卻遠遠比不得皇宮之中開設的宴席。他很清楚顧傾城是如何的富有,便是再怎麽鋪張浪費,窮盡此生也花不完那些錢財,卻沒想到她會這麽節儉。
是的,在晉朝大多數百姓家中,一年到頭也不一定能吃上一頓的飯菜,在宋承瑀眼中,就被打上了節儉的標簽。
飯後,便是慣例的發紅包,闔府上下歡唿雀躍,人人喜笑顏開。
宋承瑀也收到了一個紅包,拆開來看,是約莫六兩多一些的銀裸子,看著那小小的銀子,他簡直破為驚訝,因為自幼時起,他的吃穿住行無一不是最好的,便是後來隱姓埋名隨著先生四處遊學,身邊亦是有書童伺候,無論需要什麽,總有書童去辦,他身上便是帶著銀錢,也是大額的,像這樣一點點的錢,完全不曾沾手。
而真正讓他驚訝的是,顧傾城送給他的特別禮物。
之前顧傾城便說過,作為寫對聯的迴報,她會送他一件禮物,他那時未曾放在心上,卻沒想到,她說到做到。
顧傾城送他的,是一輛輪椅,對於腿腳不便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很好的代步工具。
當然,顧傾城不是專門做這個的,所以隻能大致提供一些細節,剩下的交給匠人來做,為此,她早早便差人去把源縣以及附近幾個縣城最好的匠人請了過來,反複試驗了無數次,才最終成型。
為了讓宋承瑀不抗拒使用輪椅,顧傾城又麵不改色的說了一大堆心靈雞湯。
最終這些話也見了成效,宋承瑀漸漸的不怎麽抗拒坐輪椅了,一開始的時候,隻是在院子裏練習,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開始在府上行走,為了方便他行動,顧傾城還特意讓人拆了門檻,有階梯的地方,也特意填平了一部分。
某一個氣候晴好微風輕撫的日子,宋承瑀正在院子裏練字的時候,顧傾城忽然對他說,“想不想去外麵看看?”
他沉默了許久許久,最終微不可查的點了頭。
那一天對於宋承瑀來說,是難以忘懷的一天,他坐在輪椅上,被顧傾城推著在人群來往的街道上行走,接受路人或是諷刺或是同情或是豔羨的目光,如芒刺在背。他從出生至今,從未如此狼狽,落魄得被平民百姓評頭論足。
也是那一天,顧傾城一直陪在他身邊,任人指點評說,她的表情依舊雲淡風輕,仿佛什麽都入不了她的眼。
每每當他覺得快要忍受到了極限的時候,她總是會俯下身來湊到他耳邊,低聲安撫,輕聲細語,卻有著深入人心的力量。
此後的時間裏,顧傾城便經常陪他外出,對於路人異樣的眼光,他漸漸的開始習慣,到後來,別人的目光言語,對他而言,已經起不到什麽影響了。
得知腿傷再也無法痊愈後,他曾以為他的人生至此已經完全毀滅了,無論榮耀與追求,都被埋葬在那個雪夜裏。
然而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他的想法卻被完全顛覆。
盡管腿傷依舊無法痊愈,他也依舊可以活得很好,雖然某些追求已經被徹底斷絕,但他至少可以做到,讓關心他在乎他的人,不再那麽傷心。
——
陽春三月,冬去春來,萬物複蘇。
源縣郊外的桃花開得正盛,灼灼其華。
終於處理完新年的事後,皇後迫不及待的趕到了源縣,隨著馬車越來越近,她的心卻是越來越焦慮。
三月不見,不知她的瑀兒可還好……
終於趕到宋府後,卻被告知,宋承瑀外出踏青去了。
聽得侍女稟告,她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而後又是壓抑不住的覺得歡喜。
既然有心去踏青,這就代表,她的瑀兒過得很好,至少比她想象的要好。
她催促隨行的人趕去郊外。
馬車一路疾行,很快便出了城,沿著一條彎曲且略顯崎嶇的道路又行了大約半柱香的時間,遠遠的,便看到一片又一片燦爛的桃花。
卻見胡傾城忽然低下頭來他看,黝黑的眼眸,仿佛像是要將人吞入其中,“如果我說我曾經曆過的,比你所能想象的還要慘烈數倍,你信嗎?”
宋承瑀其實想說不信,可是被她這樣注視著,這兩個字怎麽都說不出口。
“就算你不為自己著想,也該想想你的親人,如果你有什麽意外,讓他們怎麽接受。你知道嗎,當初你生命瀕危,謝錦曦哭得肝腸寸斷,放下身段來求我救你。這些年來,她為了你犧牲了多少,而你又迴報過她什麽?”
別看這些是在現代社會被人說爛了的心靈雞湯,放到極端注重忠孝禮義古代,卻是威力巨大。顧傾城一番話說下來,宋承瑀雖然表情依舊嘲諷,眼神卻是鬆動了,這證明他聽進去了這些話。
顧傾城伸手向他的臉側,將他散落的發絲撩到而後,“你的傷口幾經折騰,耽擱了恢複的時間,想要大致養好,怎麽也得到入夏時節了,也就是說,你起碼還得在我這兒待個小半年的時間,一直這麽躺著你也會覺得悶,對吧?所以,趕快好起來吧,最重要的是要能提筆寫字,我自己寫了幾年的對聯都有些厭倦了,今年的可就交給你了,作為迴報,我會送你一件實用的禮物。”
宋承瑀還沒能從方才那一番話裏迴過神來,聽得顧傾城說這些話,有些反應不過來,“你說……什麽?”
顧傾城又重複了一遍,神態語氣都極其自然,“我說你要趕緊好起來,趕在大年三十之前,幫我把對聯寫出來。”
“我似乎沒有答應過要寫對聯吧?”宋承瑀不解。
就見顧傾城淡淡看他一眼,“我當初隻答應了謝錦曦救你的命,可是你這一個月以來,不僅不配合還一個勁的折騰,平白給我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你覺得這能輕易的揭過去嗎?”
其實宋承瑀覺得能,但問題是顧傾城明顯不這麽覺得,她那淡然之中又夾雜著理所當然的表情,就出直接在臉上寫‘不能’兩個字了。
宋承瑀隻得點頭應下,心中卻並沒有因此不快,更多的則是無奈與感激。
因為他很清楚,無論是作為顧淑妃還是宋傾晚,顧傾城從來都不缺任何東西,之所以不講理的這般要求他,也不過是想分散他的注意力罷了。
不過雖然應下了此事,宋承瑀卻並不認為他真的能做到,因為時間太過緊迫,而他的傷勢又太過嚴重,這麽短的時間內,想要恢複到能夠自由提筆書寫的程度,顯然是不可能的。
不過自此之後,他倒是沒再亂折騰,且十分的配合治療。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顧傾城這個人向來說一不二,說過的話想做的事,便是想盡辦法也要達成。
所以宋承瑀的身體在年三十的前一天,不多不少的,剛好恢複到了可以提筆寫字的程度,真的是多一分顯浪費少一分則不足。
——
冬日裏難得晴好的日子。
西廂的書房裏,顧傾城讓柳紅在案桌上鋪好宣紙磨好墨汁,又將狼毫筆吸滿了墨,而後遞到了宋承瑀手裏。
他簡直驚訝得無以複加。
“答應過的事,就要做到,來,寫吧。”
雪後初晴,陽光從天際灑下,照在露水未幹的梅花花瓣上,從窗口看去,仿佛一副畫卷,美不勝收。顧傾城就躺在安放於窗邊的美人榻上,淡淡的掃了他一眼。青絲如墨,雪膚紅唇,比起那窗外的梅花,還要嬌豔美麗三分,直教人挪不開眼。
宋承瑀的目光不受控製的落到她身上。
又是八年的時間過去了,她依舊保持著初見時的模樣,除了歲月所沉澱下來的氣質,其餘分毫未變,嬌豔美麗如芳鄰女子,任誰也想不到,她其實與他的母親年齡相仿。
不僅是擁有傾國傾城的容顏,便是時光也如此的眷顧她,匆匆而逝,卻不曾在她身上留下半分痕跡。
“你在想什麽?”她說著話,從美人榻上起身,一步步走過來。
這一瞬間,宋承瑀仿佛看到了她的身後,百花盛開。
作者有話要說: 傾城用她的美貌徹底征服了二皇子~
☆、72|第72章
宋承瑀看呆了許久,迴過神來不由得有些尷尬,許久未曾見得陽光而顯蒼白的臉上,微微泛紅,耳朵更是明顯。
“隻是在思考該寫什麽罷了。”他解釋道。
“不過是張貼出來了圖個喜慶應景,求個吉利罷了,隨便寫寫就好。”顧傾城也不拆穿他。他是當世大儒齊衡鬆最得意的門生,曆年詩會都備受矚目的才子,新春對聯於他而言,根本就沒有什麽難度。即便他如今傷勢未愈,但是傷的隻是身體,而不是腦子。
宋承瑀點頭,不再看她,執筆落於宣紙之上,筆走龍蛇,轉眼間便得了半聯。不過寫完之後,他便微微有些喘息,手微不可見的微微顫抖,額頭上泛起細小的汗珠。
身體終究是隻恢複了一些,雖能動筆,卻頗為艱難,不過半張對聯而已,就幾乎耗費了所有的力氣。
他低下頭去看自己寫的東西,字跡依舊,但是卻不難發現,在轉折收尾的地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問題,力道不夠,字跡不連貫,轉折生硬,等等。
簡直難以置信,這初學者一樣的自己,竟是他寫出來的。
宋承瑀擱下筆,正準備伸手移開鎮紙取出宣紙,便見得顧傾城先他一步,抽走了宣紙。
宋承瑀忙道,“淑……”才說了一個字,便見顧傾城抬頭看向他,一雙鳳眼微微眯起。
宋府的人,除了幾個貼身伺候的人以外,其餘的人都不知道顧傾城真正的身份,宋承瑀一直稱她顧淑妃,若是叫旁人聽了指不定會惹出什麽事,是以顧傾城一直讓他改口,無論叫什麽都好,唯獨不得再稱顧淑妃。
宋承瑀經常習慣性的叫顧淑妃,顧傾城也不說,隻是淡淡看他一眼,他整個人就卡殼了,愣愣許久,索性忽略了稱唿直接說事。
“我有許久不曾動筆,是以字跡拙劣,難以入眼,萬萬用不得。”
顧傾城拿著他寫的對聯仔細看了看,而後微微點頭,認真道,“的確是大不如前了。”
“那……”宋承瑀直直看著她手中的對聯。
卻聽得顧傾城話題一轉,“無事,我會記得讓柳紅記下直接貼你的院子裏,別人看不到的。”
的確,宋承瑀住的院子,隻有顧傾城信任的幾個人才能進來,其餘伺候的人連踏入院子的資格都沒有,自然是看不到張貼的對聯。
宋承瑀萬萬沒想到她竟會說出這樣一番話,當即愣在原地,麵上神情亦有些呆滯,許久才迴過神來,張口正想說話,卻又被顧傾城打斷了。
“繼續寫吧,若是寫好了,把這張換掉,也是可以的。”打一大棒,又給一個胡蘿卜,顧傾城這一手玩得極好。
宋承瑀不知該如何與她爭辯,便隻得咬牙繼續寫。
是真的咬著牙寫的,而不僅僅隻是形容,因為他的身體狀態不過才恢複能勉強動手提筆的地步,而且還不能堅持太久。
在此之前,他是真的以為顧傾城說過讓他寫對聯的話隻是說說而已,哪怕宣紙狼毫都擺上了,他依舊未曾改觀。
誰曾想,她竟然讓人直接將美人榻搬到了旁邊,就這麽守在旁邊看著他寫,不過並非是時時看著,她手中拿著一卷當地書坊印刷的傳奇話本,手邊擺了幾碟小點心,偶爾會將視線從書本上移開,看他一眼之後,又繼續去看話本,看得開心了,還會微微笑出來。
硯台中墨汁快要幹涸時,她便會起身來,素手執袖替他磨墨,臻首微垂,眉目如畫雪膚紅唇,美得勾人心魄。
此後日日如此,宋承瑀一連寫了七八日,字跡總算恢複到從前的樣子,雖然偶爾仍舊會有細微的瑕疵,卻皆是力竭所致,待身體恢複如初,便不會再出現這種問題。
大年悄然而至,宋府闔府上下張燈結彩,能換的全都換了一個模樣,門上處處張貼著對聯,俱都出自宋承瑀之手。
府上的小廝在張貼對聯的時候還在問,怎地不是自家小姐的字跡,侍女笑著迴道,“你隻管貼就是了,問這麽多幹嘛,主子寫了這麽多年了,都膩味了,自然就換個人寫了。”
那小廝摸著頭傻笑,“這不是看習慣了嘛,不過這字也是寫得極好的。”
侍女被逗笑了,“你又沒讀過書,怎麽知道好壞。”話雖如此,心底卻是在想,當朝二皇子的字跡,能不好嗎。
那人一梗脖子,“我就是知道。”
一切都收拾好後,柳紅又仔細檢查了一遍,以確保沒有任何問題,看著煥然一新的府邸,她難得有些感歎。
從離開皇宮定居源縣到如今,已是過了七年多的時間了,這新年卻是漸漸得過得越來越冷清,先是柳青出嫁,再到宋承鄞遠赴邊境,最後隻剩下她與顧傾城兩人,雖然依舊是在過新年,卻都不怎麽上心了。
而今因為二皇子在此養傷,顧傾城難得多關注兩分,前幾日督促著二皇子寫對聯時,柳紅瞧著她竟是有幾分促狹的笑意,不免覺得欣慰。
她的主子,這些年來一直過的平淡清冷,難得表露出內心真實的想法。
宋承瑀也是第一次在外邊度過新年。
身為皇子,他從出生開始,每一年的新年都是在皇宮之中渡過的,同朝中眾臣一樣,獻上賀禮,說著討好的話,對象都是一個人,他的父皇,這個國家的帝王。
源縣雖小,年味卻濃。因為這裏是晉國學子的聖地,每年慕名而來的人數之不清,這其中便有不少是舉家搬遷過來的,為了一份摸不著看不見的前程背井離鄉的人,在一年之初的新年,更是會努力過得熱鬧,以派遣內心驅之不去的孤寂。
新年這一天,鞭炮聲從清晨還是響起直至夜裏,幾乎不曾停歇。換了以往,宋承瑀大概是會嫌吵鬧的,如今聽在耳中,卻並沒有厭煩的感覺。
傍晚時分供奉之後,便開始吃團圓飯了。
讓宋承瑀意外的是,桌上的菜色雖然也很豐盛,卻遠遠比不得皇宮之中開設的宴席。他很清楚顧傾城是如何的富有,便是再怎麽鋪張浪費,窮盡此生也花不完那些錢財,卻沒想到她會這麽節儉。
是的,在晉朝大多數百姓家中,一年到頭也不一定能吃上一頓的飯菜,在宋承瑀眼中,就被打上了節儉的標簽。
飯後,便是慣例的發紅包,闔府上下歡唿雀躍,人人喜笑顏開。
宋承瑀也收到了一個紅包,拆開來看,是約莫六兩多一些的銀裸子,看著那小小的銀子,他簡直破為驚訝,因為自幼時起,他的吃穿住行無一不是最好的,便是後來隱姓埋名隨著先生四處遊學,身邊亦是有書童伺候,無論需要什麽,總有書童去辦,他身上便是帶著銀錢,也是大額的,像這樣一點點的錢,完全不曾沾手。
而真正讓他驚訝的是,顧傾城送給他的特別禮物。
之前顧傾城便說過,作為寫對聯的迴報,她會送他一件禮物,他那時未曾放在心上,卻沒想到,她說到做到。
顧傾城送他的,是一輛輪椅,對於腿腳不便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很好的代步工具。
當然,顧傾城不是專門做這個的,所以隻能大致提供一些細節,剩下的交給匠人來做,為此,她早早便差人去把源縣以及附近幾個縣城最好的匠人請了過來,反複試驗了無數次,才最終成型。
為了讓宋承瑀不抗拒使用輪椅,顧傾城又麵不改色的說了一大堆心靈雞湯。
最終這些話也見了成效,宋承瑀漸漸的不怎麽抗拒坐輪椅了,一開始的時候,隻是在院子裏練習,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開始在府上行走,為了方便他行動,顧傾城還特意讓人拆了門檻,有階梯的地方,也特意填平了一部分。
某一個氣候晴好微風輕撫的日子,宋承瑀正在院子裏練字的時候,顧傾城忽然對他說,“想不想去外麵看看?”
他沉默了許久許久,最終微不可查的點了頭。
那一天對於宋承瑀來說,是難以忘懷的一天,他坐在輪椅上,被顧傾城推著在人群來往的街道上行走,接受路人或是諷刺或是同情或是豔羨的目光,如芒刺在背。他從出生至今,從未如此狼狽,落魄得被平民百姓評頭論足。
也是那一天,顧傾城一直陪在他身邊,任人指點評說,她的表情依舊雲淡風輕,仿佛什麽都入不了她的眼。
每每當他覺得快要忍受到了極限的時候,她總是會俯下身來湊到他耳邊,低聲安撫,輕聲細語,卻有著深入人心的力量。
此後的時間裏,顧傾城便經常陪他外出,對於路人異樣的眼光,他漸漸的開始習慣,到後來,別人的目光言語,對他而言,已經起不到什麽影響了。
得知腿傷再也無法痊愈後,他曾以為他的人生至此已經完全毀滅了,無論榮耀與追求,都被埋葬在那個雪夜裏。
然而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他的想法卻被完全顛覆。
盡管腿傷依舊無法痊愈,他也依舊可以活得很好,雖然某些追求已經被徹底斷絕,但他至少可以做到,讓關心他在乎他的人,不再那麽傷心。
——
陽春三月,冬去春來,萬物複蘇。
源縣郊外的桃花開得正盛,灼灼其華。
終於處理完新年的事後,皇後迫不及待的趕到了源縣,隨著馬車越來越近,她的心卻是越來越焦慮。
三月不見,不知她的瑀兒可還好……
終於趕到宋府後,卻被告知,宋承瑀外出踏青去了。
聽得侍女稟告,她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而後又是壓抑不住的覺得歡喜。
既然有心去踏青,這就代表,她的瑀兒過得很好,至少比她想象的要好。
她催促隨行的人趕去郊外。
馬車一路疾行,很快便出了城,沿著一條彎曲且略顯崎嶇的道路又行了大約半柱香的時間,遠遠的,便看到一片又一片燦爛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