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準確的說,是在顧傾城離宮後的第三年。
沒有了那個襯得整個後宮的妃嬪都黯然失色的女人,各方都動起了小心思,再加上聖心莫測,這些年來,後宮裏起起伏伏,誰也算不得是真正的贏家。
今時是你,明日就變成了她,這些人裏,有熟悉的麵孔,亦有選秀初入宮的新人。
後宮之中看似平和,暗地裏卻是一片混亂。
不知從何時起,皇後發現她開始對這些爭鬥無感,隻要不把心思動到她頭上,她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久而久之,就興起了吃齋念佛的心思。
她原本以為,她若有幸能爭得最後的勝利,在兒孫滿堂頤養天年的時候便會做這事,卻沒想到,提前了這麽多年,別說抱孫子,她甚至連兒媳婦都還沒有。
她的瑀兒,也不知道將來會看上怎樣一個女子……
這般胡思亂想著,很快便來到了佛堂。
她跪在鍍金的佛前,腰背挺直,閉目靜心,摒除一切雜念,一手掐著佛珠,一手輕敲木魚,虔誠祈福。
這一念,就是一整夜。
然而上天仿佛不曾聽到她的祈禱,在天邊漸漸泛起魚肚白,昭示著黎明將之的時候,佛堂的殿門被人猛地推開,來人是她最信任的侍女,喘息著,用一種壓抑不住的驚恐聲音喊道,“娘娘,殿下,殿下他……出事了!”
一瞬間,皇後隻覺得耳中轟鳴一聲,之後世間一片寂靜,唯有‘出事了’這三個字,不斷在耳邊迴響。
她的瑀兒,她的瑀兒……
“來人,快去請禦醫,娘娘暈倒了!”
朝陽宮中,沉靜多年後,第一次顯得如此混亂。
——
相比京城,源縣離事發地更近。
大皇子一行人出事的峽穀,離源縣縣城並沒有多遠,再加上又是雪夜,萬籟寂靜,那一聲聲巨響,便是城郊的人也隱隱聽到了。
因為有了八年前隔壁涇縣地動一事,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天災留給人們的陰影卻久久不曾散去,不少人被這聲響嚇得裹著被子便衝出屋子,往寬敞平整的地方跑去。
許久之後不見再有動靜,一個個凍得瑟瑟發抖,又卷著被子迴去睡了,隻是這一整夜都提心吊膽的,睡得安穩。
與普通百姓不同,官府在察覺到異常動靜之後,當即派人前去查看。
深冬雪夜的,一群人頂著風雪,打著火把,一步一個腳印的踩在堆積了厚厚一層的雪地上,趕往事發地。
這一去,可就不得了了。
出事的地點,是連通涇縣與源縣之間的官道上,到峽穀這一帶,已經是隸屬於源縣的地界了。
而出事的人,正是前往通州賑災歸來的大皇子一行人,不知為何會繞了路走到源縣來,行至峽穀處,恰巧碰上兩邊山體崩塌,泥石夾雜著積雪傾瀉而下,頃刻之間便將一整隊人馬淹沒,便是走在最前方開路的人,也沒能幸免,雖不至於一道被埋了去,但也被落下的碎石樹木砸倒在地,運氣不好的當場就去了,運氣好的,也不過就剩下一口氣。
也幸得好還有活口,趕來查看情況的官兵才能在第一時間得知遇險的人是大皇子,當即遣了人趕迴縣城稟告縣令,餘下的人則留在原地參與救援。
根據幸存者的描述,一行人大致鎖定了大皇子所乘坐的馬車所處的位置,越過前方堆積的障礙,或是就近找斷裂的樹枝,或是直接拿起手中的佩刀,一聲不吭的苦挖起來。
——
李修齊在熟睡之中被人吵醒,或者說,不隻是他,便是他周圍的鄰裏,也都被吵醒了。
那震天響的敲門聲以及扯著嗓子的喊聲,想裝作聽不見都不行。
李修齊抓起床邊的衣衫披上,出了房門,穿過院子去開門。
“誰啊?大半夜擾民知不知道!”他語氣很差,臉色更差。
卻不想,門外竟是熟人。
“王捕頭,你這是……”他還沒說完,便被王捕頭一把抓著手腕,便往門外拖。
李修齊原本就剩的不多的睡意一瞬間消失無蹤,驚訝道,“有話好說啊,我可沒犯什麽事,你這樣叫別人看見了,指不定怎麽想我……喂喂,你倒是說句話啊……就算不說好歹讓我加件衣服吧,天寒地凍的,我的小命可是經不起折騰啊……”
李修齊絮絮叨叨說了一堆話,王捕頭也沒迴他半句,硬是蠻橫的扯著他一路出了巷子,然後塞進了停在巷口的馬車裏。
兩人甫一上車,趕車的車夫便揮舞著手中的鞭子,準確而迅速的落到了馬屁股上,馬兒吃痛,撒蹄子狂奔起來。
一路顛簸,很快便出了城。
王捕頭這才轉過頭來看向李修齊,黑暗裏,看不清他臉上的表情,卻聽得出他嚴肅的語氣,“李公子,大皇子一行人行至峽穀,不幸遇上山體崩塌,被埋在峽穀之中,而今生死未卜,屬下奉縣令大人之令,帶您盡快過去。”
冷不防聽到這樣的消息,李修齊整個人都愣住了,“大皇子?他怎麽會途徑源縣,這裏並非由通州去往京城的必經之處啊,算了,這不重要,你們什麽時候得到的消息?”
“就在不久之前,城中百姓察覺到這邊傳出巨響聲,恐為地動,人心不安,縣令大人命我等前去查看,卻得知大皇子遇險的消息。”
“怎麽會……怎麽會……”李修齊喃喃道。
馬車繼續朝著峽穀飛奔,然而在積雪覆蓋的道路上越走越慢,最後被砂石樹幹等雜物徹底擋了去路。
王捕頭隻得拖著李修齊準備徒步敢去。
深夜裏,仍由細雪紛飛,寒風唿嘯而過。
李修齊被匆忙從家中拽來,還沒來得及穿好衣服,在車裏時就冷得直哆嗦,這會兒更是不行了,一步三跳,恨不得蹦出火花來,嘴上卻沒有半句話。
因為等著他們的,是生死未知的大皇子,或許還有他們的前程與性命。
不知怎麽的,李修齊忽然開始胡思亂想起來,腦中思緒萬千。
他很清楚縣令大人為什麽會首先想到他,其一是因為他的身世,畢竟是李家人,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都是知道的,其二,他是得到兩代帝王讚揚的李禦醫的孫子,雖說習醫較晚,但比起縣上的大夫來,也是不差的。
這樣有眼界,知輕重,有醫術的人選,放眼這個源縣,也就他一個了,所以,縣令舍他其誰。
隻是,縣令卻不知道,李修齊不喜歡大皇子。
無關身份,無關才學。
隻是因為一個人。
曾經他以為他隻要努力,就能夠配得上她。後來卻發現,隔在他們之間的不是家世門楣,甚至不可逾越,仿佛天地之間的一道鴻溝,除了看著,無能為力。
他會願意繼承祖父衣缽學醫,不僅是因為不忍辜負老人的期待,還抱著可以接近她的心思。
而大皇子卻是不同的。
雖然對方不曾明顯表露過,但是李修齊能察覺到,他同樣喜歡那個人。晉朝向來民風開放,若是他想,也並非不能如願。
短短一段路,李修齊腦中卻掠過想法無數,然而等真正看到躺在雪地之中,一身傷痕生死未卜的大皇子,所有的雜念都被拋之腦後。
他從未見過這個天之驕子如此落魄不堪的樣子,也為自己之前的想法感到可笑。
大到君臣大義,小到醫者良心,君子之德,都不允許他在這種時候動小心思。
即便不喜歡,這個人,他也必須竭盡全力去救。
☆、65|第65章
二皇子一行人在源縣外峽穀處遇險的消息,被第一時間封鎖了,因為他們是繞道而行的,倒是免去了被人輕易猜出身份的麻煩,畢竟這麽大的動靜,根本沒辦法瞞得住。
官府對外宣稱傷者是過路的商隊,途徑此處不幸遇險。
因為二皇子曾在源縣求學,是以在縣上有房子,即便他後來離開了,也一直有人照看打掃。
等李修齊給二皇子的傷勢簡單做了處理之後,便將人送到了縣上的府邸,並連夜遣人快馬加鞭將消息送往京城。
李修齊跟著去了府邸,早有人將診治可能會用到的東西一股腦給搬了過來,他片刻不敢耽擱,命人燒了熱水,拿了幹淨的布巾小心仔細的替大皇子清理傷口。
之前在雪地裏做處理的時候,他就知道二皇子傷得很重,可是當清理完所有傷口之後,他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氣,這一身的傷,何止是嚴重,可以說是,現在還能活著,已經是上蒼保佑了。
頭部,胸膛,腰腹,這幾個地方的傷口,每一道都是險之又險,哪怕再深一分,怕是都撐不到官府的人過去。而除了這幾處完全說得上是致命的傷口外,左肩,右手手臂,右腿等地方,傷勢同樣嚴重,全身上下,大大小小的傷口,幾乎都快數不過來了。
若非親眼所見,李修齊絕不會相信,有人能在這種情況下生存。
這一整夜,他連合眼都不敢,清理完傷口之後,又小心的上藥,開了方子讓人煎了之後,強行給二皇子喂下去。
然而他所做的一切,也僅僅隻是能勉強吊住二皇子的命而已,他甚至不敢確定,能否讓大皇子堅持到宮中的禦醫過來。再者,即便禦醫過來了,最後結果也仍舊是未知數。
第二天,巳時末近午時的時候,宮中禦醫終於趕來了。
不出意外,李太醫也來了,畢竟是得到兩代帝王肯定的人。
然而隨行的人裏,那道身影,卻叫李修齊震驚不已。
“皇後娘娘……”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然而仔細確認之後,卻發現,那真的是當今皇後,他幼時曾有幸在宮中見過,雖然這麽多年過去了,容顏逝去,卻還保留著舊時的輪廓,一身風華,讓人側目。
禦醫來了,問過具體情況之後,便沒他這個半路出家的人什麽事了,終於鬆一口氣了,然而下一秒,他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眼前一片黑暗,緊接著便失去了知覺。
李修齊突然的情況把旁邊的人嚇了一跳,禦醫檢查過後,直罵他胡鬧,如此寒夜,他卻穿著這般輕薄的衣衫,不僅如此,這衣衫甚至還有些微的濕溽,這一夜下來,便是鐵打的人,也會挨不住染上風寒。
禦醫提筆開了方子之後,交給旁人,囑咐要好好照顧他,按時吃藥好好休養之後,便匆匆離去。
——
皇後坐在東廂的屋子裏,素來端莊鎮靜的臉上,不掩焦急擔憂之色。屋子裏每個角落都放了火盆,裏麵燒著上等的火炭,熱氣熏染整個房間,深冬的嚴寒滲不進半分,可她卻覺得心底一片冰冷。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瑀兒……保佑我的瑀兒……”她端坐在八寶椅上,手中的佛珠不停的轉動著。
另一邊,二皇子所在的屋子裏,幾名禦醫圍坐在桌邊,正商討著。
李太醫看了一眼在座的眾人,問道,“幾位有何想法?”
眾人麵帶遲疑,片刻之後,才有人說道,“殿下這般情況,我生平聞所未聞,不敢妄下定言。”
有了人帶頭,餘下的人也紛紛說了自己的看法,但結果都是大同小異,不曾見過,不敢下定論。
這些話,又何嚐不是李太醫心裏所想,若是換了一個人,他大可以將這些話明著說出來,畢竟他隻是醫者而非神人,可是受傷之人乃是今上的嫡長子,身份之貴重,由不得他說一個不字。
“殿下如今的情況十分不妙,若不能找出解決辦法,怕是……”李太醫話說及此便停下了。
接下來的話,不用說,眾人都心裏清楚。
若是二皇子有個什麽意外,他們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隻是,就像李修齊之前所歸納的一樣,二皇子在這樣情況下仍舊能幸存下來,本來就是上天保佑。然而上天的眷顧也就僅僅隻是這點,他雖活著,情況卻一直在壞的方向發展,這不是人力能夠阻止的,便是禦醫來了,也束手無策。
一群人商討了許久,也沒得出任何可行的辦法,卻不能就這麽耗著,畢竟皇後還在東廂等著,留了兩人在這邊照看情況後,餘下的人隻能硬著頭皮去東廂。
——
東廂房,侍女在門外稟告,“娘娘,李太醫等求見。”
話音才落下,便聽得屋內傳來迴複,“快宣!”竟是皇後親自吩咐的。
沒有了那個襯得整個後宮的妃嬪都黯然失色的女人,各方都動起了小心思,再加上聖心莫測,這些年來,後宮裏起起伏伏,誰也算不得是真正的贏家。
今時是你,明日就變成了她,這些人裏,有熟悉的麵孔,亦有選秀初入宮的新人。
後宮之中看似平和,暗地裏卻是一片混亂。
不知從何時起,皇後發現她開始對這些爭鬥無感,隻要不把心思動到她頭上,她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久而久之,就興起了吃齋念佛的心思。
她原本以為,她若有幸能爭得最後的勝利,在兒孫滿堂頤養天年的時候便會做這事,卻沒想到,提前了這麽多年,別說抱孫子,她甚至連兒媳婦都還沒有。
她的瑀兒,也不知道將來會看上怎樣一個女子……
這般胡思亂想著,很快便來到了佛堂。
她跪在鍍金的佛前,腰背挺直,閉目靜心,摒除一切雜念,一手掐著佛珠,一手輕敲木魚,虔誠祈福。
這一念,就是一整夜。
然而上天仿佛不曾聽到她的祈禱,在天邊漸漸泛起魚肚白,昭示著黎明將之的時候,佛堂的殿門被人猛地推開,來人是她最信任的侍女,喘息著,用一種壓抑不住的驚恐聲音喊道,“娘娘,殿下,殿下他……出事了!”
一瞬間,皇後隻覺得耳中轟鳴一聲,之後世間一片寂靜,唯有‘出事了’這三個字,不斷在耳邊迴響。
她的瑀兒,她的瑀兒……
“來人,快去請禦醫,娘娘暈倒了!”
朝陽宮中,沉靜多年後,第一次顯得如此混亂。
——
相比京城,源縣離事發地更近。
大皇子一行人出事的峽穀,離源縣縣城並沒有多遠,再加上又是雪夜,萬籟寂靜,那一聲聲巨響,便是城郊的人也隱隱聽到了。
因為有了八年前隔壁涇縣地動一事,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天災留給人們的陰影卻久久不曾散去,不少人被這聲響嚇得裹著被子便衝出屋子,往寬敞平整的地方跑去。
許久之後不見再有動靜,一個個凍得瑟瑟發抖,又卷著被子迴去睡了,隻是這一整夜都提心吊膽的,睡得安穩。
與普通百姓不同,官府在察覺到異常動靜之後,當即派人前去查看。
深冬雪夜的,一群人頂著風雪,打著火把,一步一個腳印的踩在堆積了厚厚一層的雪地上,趕往事發地。
這一去,可就不得了了。
出事的地點,是連通涇縣與源縣之間的官道上,到峽穀這一帶,已經是隸屬於源縣的地界了。
而出事的人,正是前往通州賑災歸來的大皇子一行人,不知為何會繞了路走到源縣來,行至峽穀處,恰巧碰上兩邊山體崩塌,泥石夾雜著積雪傾瀉而下,頃刻之間便將一整隊人馬淹沒,便是走在最前方開路的人,也沒能幸免,雖不至於一道被埋了去,但也被落下的碎石樹木砸倒在地,運氣不好的當場就去了,運氣好的,也不過就剩下一口氣。
也幸得好還有活口,趕來查看情況的官兵才能在第一時間得知遇險的人是大皇子,當即遣了人趕迴縣城稟告縣令,餘下的人則留在原地參與救援。
根據幸存者的描述,一行人大致鎖定了大皇子所乘坐的馬車所處的位置,越過前方堆積的障礙,或是就近找斷裂的樹枝,或是直接拿起手中的佩刀,一聲不吭的苦挖起來。
——
李修齊在熟睡之中被人吵醒,或者說,不隻是他,便是他周圍的鄰裏,也都被吵醒了。
那震天響的敲門聲以及扯著嗓子的喊聲,想裝作聽不見都不行。
李修齊抓起床邊的衣衫披上,出了房門,穿過院子去開門。
“誰啊?大半夜擾民知不知道!”他語氣很差,臉色更差。
卻不想,門外竟是熟人。
“王捕頭,你這是……”他還沒說完,便被王捕頭一把抓著手腕,便往門外拖。
李修齊原本就剩的不多的睡意一瞬間消失無蹤,驚訝道,“有話好說啊,我可沒犯什麽事,你這樣叫別人看見了,指不定怎麽想我……喂喂,你倒是說句話啊……就算不說好歹讓我加件衣服吧,天寒地凍的,我的小命可是經不起折騰啊……”
李修齊絮絮叨叨說了一堆話,王捕頭也沒迴他半句,硬是蠻橫的扯著他一路出了巷子,然後塞進了停在巷口的馬車裏。
兩人甫一上車,趕車的車夫便揮舞著手中的鞭子,準確而迅速的落到了馬屁股上,馬兒吃痛,撒蹄子狂奔起來。
一路顛簸,很快便出了城。
王捕頭這才轉過頭來看向李修齊,黑暗裏,看不清他臉上的表情,卻聽得出他嚴肅的語氣,“李公子,大皇子一行人行至峽穀,不幸遇上山體崩塌,被埋在峽穀之中,而今生死未卜,屬下奉縣令大人之令,帶您盡快過去。”
冷不防聽到這樣的消息,李修齊整個人都愣住了,“大皇子?他怎麽會途徑源縣,這裏並非由通州去往京城的必經之處啊,算了,這不重要,你們什麽時候得到的消息?”
“就在不久之前,城中百姓察覺到這邊傳出巨響聲,恐為地動,人心不安,縣令大人命我等前去查看,卻得知大皇子遇險的消息。”
“怎麽會……怎麽會……”李修齊喃喃道。
馬車繼續朝著峽穀飛奔,然而在積雪覆蓋的道路上越走越慢,最後被砂石樹幹等雜物徹底擋了去路。
王捕頭隻得拖著李修齊準備徒步敢去。
深夜裏,仍由細雪紛飛,寒風唿嘯而過。
李修齊被匆忙從家中拽來,還沒來得及穿好衣服,在車裏時就冷得直哆嗦,這會兒更是不行了,一步三跳,恨不得蹦出火花來,嘴上卻沒有半句話。
因為等著他們的,是生死未知的大皇子,或許還有他們的前程與性命。
不知怎麽的,李修齊忽然開始胡思亂想起來,腦中思緒萬千。
他很清楚縣令大人為什麽會首先想到他,其一是因為他的身世,畢竟是李家人,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都是知道的,其二,他是得到兩代帝王讚揚的李禦醫的孫子,雖說習醫較晚,但比起縣上的大夫來,也是不差的。
這樣有眼界,知輕重,有醫術的人選,放眼這個源縣,也就他一個了,所以,縣令舍他其誰。
隻是,縣令卻不知道,李修齊不喜歡大皇子。
無關身份,無關才學。
隻是因為一個人。
曾經他以為他隻要努力,就能夠配得上她。後來卻發現,隔在他們之間的不是家世門楣,甚至不可逾越,仿佛天地之間的一道鴻溝,除了看著,無能為力。
他會願意繼承祖父衣缽學醫,不僅是因為不忍辜負老人的期待,還抱著可以接近她的心思。
而大皇子卻是不同的。
雖然對方不曾明顯表露過,但是李修齊能察覺到,他同樣喜歡那個人。晉朝向來民風開放,若是他想,也並非不能如願。
短短一段路,李修齊腦中卻掠過想法無數,然而等真正看到躺在雪地之中,一身傷痕生死未卜的大皇子,所有的雜念都被拋之腦後。
他從未見過這個天之驕子如此落魄不堪的樣子,也為自己之前的想法感到可笑。
大到君臣大義,小到醫者良心,君子之德,都不允許他在這種時候動小心思。
即便不喜歡,這個人,他也必須竭盡全力去救。
☆、65|第65章
二皇子一行人在源縣外峽穀處遇險的消息,被第一時間封鎖了,因為他們是繞道而行的,倒是免去了被人輕易猜出身份的麻煩,畢竟這麽大的動靜,根本沒辦法瞞得住。
官府對外宣稱傷者是過路的商隊,途徑此處不幸遇險。
因為二皇子曾在源縣求學,是以在縣上有房子,即便他後來離開了,也一直有人照看打掃。
等李修齊給二皇子的傷勢簡單做了處理之後,便將人送到了縣上的府邸,並連夜遣人快馬加鞭將消息送往京城。
李修齊跟著去了府邸,早有人將診治可能會用到的東西一股腦給搬了過來,他片刻不敢耽擱,命人燒了熱水,拿了幹淨的布巾小心仔細的替大皇子清理傷口。
之前在雪地裏做處理的時候,他就知道二皇子傷得很重,可是當清理完所有傷口之後,他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氣,這一身的傷,何止是嚴重,可以說是,現在還能活著,已經是上蒼保佑了。
頭部,胸膛,腰腹,這幾個地方的傷口,每一道都是險之又險,哪怕再深一分,怕是都撐不到官府的人過去。而除了這幾處完全說得上是致命的傷口外,左肩,右手手臂,右腿等地方,傷勢同樣嚴重,全身上下,大大小小的傷口,幾乎都快數不過來了。
若非親眼所見,李修齊絕不會相信,有人能在這種情況下生存。
這一整夜,他連合眼都不敢,清理完傷口之後,又小心的上藥,開了方子讓人煎了之後,強行給二皇子喂下去。
然而他所做的一切,也僅僅隻是能勉強吊住二皇子的命而已,他甚至不敢確定,能否讓大皇子堅持到宮中的禦醫過來。再者,即便禦醫過來了,最後結果也仍舊是未知數。
第二天,巳時末近午時的時候,宮中禦醫終於趕來了。
不出意外,李太醫也來了,畢竟是得到兩代帝王肯定的人。
然而隨行的人裏,那道身影,卻叫李修齊震驚不已。
“皇後娘娘……”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然而仔細確認之後,卻發現,那真的是當今皇後,他幼時曾有幸在宮中見過,雖然這麽多年過去了,容顏逝去,卻還保留著舊時的輪廓,一身風華,讓人側目。
禦醫來了,問過具體情況之後,便沒他這個半路出家的人什麽事了,終於鬆一口氣了,然而下一秒,他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眼前一片黑暗,緊接著便失去了知覺。
李修齊突然的情況把旁邊的人嚇了一跳,禦醫檢查過後,直罵他胡鬧,如此寒夜,他卻穿著這般輕薄的衣衫,不僅如此,這衣衫甚至還有些微的濕溽,這一夜下來,便是鐵打的人,也會挨不住染上風寒。
禦醫提筆開了方子之後,交給旁人,囑咐要好好照顧他,按時吃藥好好休養之後,便匆匆離去。
——
皇後坐在東廂的屋子裏,素來端莊鎮靜的臉上,不掩焦急擔憂之色。屋子裏每個角落都放了火盆,裏麵燒著上等的火炭,熱氣熏染整個房間,深冬的嚴寒滲不進半分,可她卻覺得心底一片冰冷。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瑀兒……保佑我的瑀兒……”她端坐在八寶椅上,手中的佛珠不停的轉動著。
另一邊,二皇子所在的屋子裏,幾名禦醫圍坐在桌邊,正商討著。
李太醫看了一眼在座的眾人,問道,“幾位有何想法?”
眾人麵帶遲疑,片刻之後,才有人說道,“殿下這般情況,我生平聞所未聞,不敢妄下定言。”
有了人帶頭,餘下的人也紛紛說了自己的看法,但結果都是大同小異,不曾見過,不敢下定論。
這些話,又何嚐不是李太醫心裏所想,若是換了一個人,他大可以將這些話明著說出來,畢竟他隻是醫者而非神人,可是受傷之人乃是今上的嫡長子,身份之貴重,由不得他說一個不字。
“殿下如今的情況十分不妙,若不能找出解決辦法,怕是……”李太醫話說及此便停下了。
接下來的話,不用說,眾人都心裏清楚。
若是二皇子有個什麽意外,他們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隻是,就像李修齊之前所歸納的一樣,二皇子在這樣情況下仍舊能幸存下來,本來就是上天保佑。然而上天的眷顧也就僅僅隻是這點,他雖活著,情況卻一直在壞的方向發展,這不是人力能夠阻止的,便是禦醫來了,也束手無策。
一群人商討了許久,也沒得出任何可行的辦法,卻不能就這麽耗著,畢竟皇後還在東廂等著,留了兩人在這邊照看情況後,餘下的人隻能硬著頭皮去東廂。
——
東廂房,侍女在門外稟告,“娘娘,李太醫等求見。”
話音才落下,便聽得屋內傳來迴複,“快宣!”竟是皇後親自吩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