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幾人呆愣了片刻之後,臉上的表情瞬間變得很難看,而後用方言狠狠將顧傾城罵了一頓,尤不解氣,又出言威脅。
誰想顧傾城好似不在意一般,相比他們幾人的勃然大怒,她眼底情緒依舊毫無起伏,仿佛什麽都沒發生一般,隻是投過來的眼神,輕飄飄的,卻叫人莫名的覺得壓力增大。
顧傾城又說了一句話之後,便不再理會這幾人,與楚臨風道別之後,起身離開了。
這倒不是她在退縮逃避,而是外出時間到了。她每天出來聽八卦的時間都是固定的,時間到了就離開,從無例外。
顧傾城帶著人離開了,卻留下一屋子好奇的人。若非幾個當事人臉色實在太難看了,估計都會有人忍不住湊過去問問,她到底說了什麽。
顧傾城走後沒多久,那幾人也灰溜溜的走了,餘下的人見沒樂子看了,也紛紛離開。
原本此事到此就該結束了,後來發生了什麽事,隻有當事人雙方知道。然而誰也沒料到,當時在場的人裏沒恰好有那麽一個能人,他雖然聽不懂雙方說的話,卻是將顧傾城的發音記了個大概,迴去之後找了人給翻譯了出來,聽完不由得感歎不已。
那也是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第二日便將顧傾城的話給傳了出來——
“都說狗咬了人一口,人不可能反咬迴去,我承認這話說得有道理。”
“不過,人的選擇又不是隻有那一種。換了是我,我就讓人打斷狗腿,拔掉狗牙,砍掉狗頭,扒了皮放了血,狗肉熬成湯之後,連著骨頭一起拿去喂狗。”
晉朝民風雖然開放,對女子的束縛並不是那麽嚴苛,但大多數女子的性格依舊是溫順的,偶有幾個奇葩,樣貌也都“與眾不同”,像顧傾城這樣身影嬌俏玲瓏,聲音好聽宛若天籟的女子,雖說看不見真實容貌,但是任誰看了也不會將之與那些女子中的奇葩聯係到一塊。
但是偏偏這樣一個看似無害的女子,卻偏偏說出了這樣彪悍的話來,且在說這話的時候,聲音毫無起伏,眼底一片平靜。這樣的反差未免太大,讓人覺得驚奇不已。
也正因為如此,在那個能人將這話傳出來的時候,眾人才會津津樂道,幾乎一夜之間傳遍了整個源縣的大街小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使得擇嫁傳言風頭快要過去的顧傾城又出了一次風頭,話題性再度爆表,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火了。同樣,跟此事有關的那幾個人也跟著名聲大噪,當然,是罵名,收獲的也隻有鄙視與嘲笑。
經此一事,幾人在源縣是徹底待不下去了,當天夜裏便收拾了東西連夜離開了源縣。
眾人原本以為,在發生了這樣的事以後,顧傾城即便心性再鎮定,到底也是個未婚(大霧)的姑娘,隻能是選擇避嫌,短時間內不會再出現在大眾麵前了。
出乎意料的事,第二天,顧傾城又準時出現在了茶樓酒館之中,一如舊日,點上一壺上好的清茶,也不喝,就這樣靜靜的坐在一旁傾聽,到了一定的時間,便會起身離開。
顧傾城這簡直鎮定過頭了,引得不少人好奇不已,倒是有不少人慕名而來,給茶樓酒館帶來了不少生意。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夥隻是在一旁悄悄觀察她,後來終於有膽大的人鼓起勇氣上前搭訕。
那人已經做好了顧傾城根本不理會他的準備,誰想她瞧著生人不近,實際卻是願意搭理人的,甚至偶爾還會主動說兩句。
這簡直就是意外之喜!
直到顧傾城離開,那人仍舊覺得有些不真實。周圍的人見此,不由得有些意動,不過卻沒人再得到這樣的待遇,至於原因,則因為清明詩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大家夥暫時沒心思想這事,而等他們騰出空閑來,顧傾城已經取消了這一戶外活動。
此事自此劃上句號,算是過去了,然而源縣上關於這事的故事,卻是經久流傳,又因為一些事,傳往更遠的地方,最終被載入史冊。
☆、第61章
源縣一年一度的清明詩會,乃是晉國文人最為向往的盛會。清明詩會的場地定在涇縣縣城以東約三裏遠的青陵山下,每年盛會開啟之時,恰逢山下那一大片桃李盛開,粉的白的花朵掛在枝椏上,清風拂過,卷起無數花瓣紛飛起舞,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
林間有數條小徑交錯縱橫,最終通向舉辦詩會的林園。
園林占地頗為寬廣,雖天下聞名,本身卻不曾有提名,是以,學子多以無名園稱之。除卻一年一度的詩會外,園林都是封閉的,不曾對外開放,隻留下平日裏打掃維護的仆人。如此大的一座林園,房屋需要維護修繕,還要常年保持纖塵不染,就需要一筆不菲的費用。而這筆錢並非是由書院或是官府出,而是以拍賣詩會請柬的形式籌集。
無名園占地雖廣,能容納的人數卻是有限,不提兩大書院的學子,從晉國各地趕來的學子人數也不少。既然做不到人人有份,隻能采取優勝略汰的措施,通過選拔的方式派出邀請函。其中,每年都會額外拿出五張請柬來拍賣,價高者得,以此來籌集修繕與維護園林的錢。
詩會的請柬,兩大書院便占據了三成,再留有一成給予朝廷要員,餘下六成,才是分給從各地趕來的學子的份額。按照慣例,學子們想要獲得請柬,需要參加琴棋書畫四項比賽,其中,單項比賽的前三甲可以直接獲得一張請柬,餘下的則按四項比賽綜合成績的高低分配。
兩大書院的請柬獲得方式則又是另一種。由兩大書院的山長與幾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各自出題,最終混在一起,抽簽決定當年的考題為何。
而今年的考題確認時間,就在楚臨風迴到的第二日。隻是,兩大書院的考題公布之後,卻是讓不少人目瞪口呆。
——兵法。
曆年來,兩大書院的考題雖有變幻,但其核心卻不曾改變,大多指定某一事物作詩,或是就某一時間作一策論,至今為止公認的最為出格的題目,也不過就那麽一道,以當日早膳為題作詩。據說當時題目公布的時候,根本沒人相信。
而這次的題目,瞧著倒是不比那道題滑稽,事實上卻更為離譜。
除去十年前陳國亡國一事,這片大陸上已然安穩了上百年,各國之間雖在邊境上偶有一些摩擦,卻都默契的不曾挑起戰事。在這樣的情形下,文人的地位空前的提高,相應的,武將的地位則一再降低,除去世襲的家族以外,已經很少有人鑽研兵法了。這種現象,並非隻發生在晉國境內,其餘幾國也不例外。
文臣武將。
晉朝在這一點上分得尤為明顯。
而兩大書院卻在這個文人的盛會上,給出了兵法一題,如何叫人不驚訝。
眾人以為出題人是心血來潮,卻不知不過是個巧合罷了。然而,不管題目如何,既然抽簽抽到了,不管多離譜,也隻能認了,斷然沒有反悔的道理。
——
白鹿書院。
李修齊拿著方才公布的試題迴到學舍,還未進門,老遠便喊開了。“宋成,宋承,我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十分好的消息。”嘴上雖然這麽說,但是臉上卻沒有一點高興的樣子。他一邊說著話,腳步不停的走向房門處,推開門後,毫不意外的瞧見了宋承鄞正端坐在窗邊練字。
“我說宋成,?
☆、第62章
顧傾城聞言一愣。
是啊,清明這樣的節日,怎麽能夠送禮呢?或者說,至少在現在所在的時空,是不會有人挑在這種時候送禮。可若是放到以前,就不一定了。她曾經聽一個同學說過,鄰居家的狗生了幾隻小狗,都能辦酒席的,
“無關節日,我隻是想給他送個東西,這樣總能行了吧?”她問。
柳紅掩嘴笑,“能行,能行。”
顧傾城斜睨她一眼,“那還不去準備,去晚了可不好。”
其實像這樣的舉國盛會,從開始到結束,無論是參與的還是純粹圍觀的,人數都不會少,早晚去差距都不大,不過源縣最近氣候晴朗,過了早晨,就會變得無比燥熱,顧傾城一點也不想在這種情況下身處擁擠嘈雜的人群中,這會讓人情緒變壞。
“我這就去。”柳紅笑著退了下去。
——
顧傾城帶著人到達會場的時候,周圍已經圍滿了來看比試的百姓,男女老幼俱有,不是爆發出叫好聲,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在看戲。
顧傾城從柳紅口中了解到,這也算是晉國的一種特色,士農工商的差距依然在,但是還沒有畸形到“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地步,這些文人之間的盛會,大多數時候都不會刻意遠離百姓。也因此,三足鼎立的局勢下,晉國的文化氛圍是最好的。
“嗯,知道了。”顧傾城淡淡說了一句,就帶著人從官府特意留出來的通道進入會場。
由於晉國文化氛圍好,對女子的限製也不是那麽嚴格,雖然朝中仍舊沒有女子做官,但類似的文化盛會上,曆來都不乏女子參與的例子,當然,他們參與不是為了跟從各地聚集而來的才子們爭搶名次,隻是為了博一個美名,增加出嫁的資本。
當然,也有人參與不是為了名,隻是想來看看,能否找到意中人,與榜下捉婿有異曲同工之妙。
是以,在顧傾城之前,已有不少女子前往會場。
照理說,她的出現應該不會引起多大的注意,但事實並非如此。
因為她在詩會開始的前幾天就出盡了風頭,源縣百姓近幾日茶餘飯後談論的事,十之八|九都與她有關,再加上她的裝扮,大多數女子出門在外都會配以帷帽,唯有她,僅以一塊輕紗遮住麵貌,雖叫人看不得真容,但那如畫的眉目,卻是遮不住的。
那雙眼,仿若會勾人魂魄。
總會叫人想起,傳聞中被帝王精心藏於後宮之中,不見其人隻聞其名的傾城美人顧淑妃,不知二者可否能相提並論。
但凡顧傾城走過的地方,百姓議論聲高漲,惹得原本已經身在會場內的人議論紛紛。
“外麵這是怎麽了?”
“我若是沒記錯的話,名聲最大的那幾個,早早便來了吧?”
“之前那幾位來的時候,也沒見這麽大的陣仗啊。”
“莫不是幾位先生來了?”
“先生們怎麽可能來這裏,曆年來,他們隻會在評定名次以及之後的詩會上出現。”
宋承瑀聽著這些議論聲,隻是微笑,卻不發表意見。在他看來,既然已經身在會場之內,現在最該關心的問題是接下來的比試,誰來了都一樣。
隻是,笑著笑著,他卻突然想起一個可能。這麽想著,他便抬頭看向會場入口,果然,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真的是你……”他低聲呢喃,神色有些莫測。
來人正是顧傾城,玉簪挽發,月牙白的交領襦裙,裙身上是精致而繁複的暗紋,腰間一條蒼青色的腰帶,勾勒出不盈一握的纖腰,明明該是翩翩佳人的氣質,卻生生在她身上變成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風骨。
不同於場上所有的女子,她一出現,所有人都淪為了陪襯。
不少人隱隱聽到,隔壁專為女子設立的區域內,傳來不屑的冷哼,或是意味不明的輕笑。
宋承瑀看著那個人目不斜視,款款而來,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心坎上,忽然便低下頭,露出意味不明的笑意來。
這麽多年來,他發現他越來越看不懂他的父皇了,從最初違背皇祖父的意思將這個女人納入後宮,到後來的盛世榮寵,仿佛隻要她願意,就是天上的星星也會給她摘下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他雖然並無喜愛的人,卻也清楚,真正喜愛一個人,是絕不會願意如此將她立於眾人之前,成為眾矢之的。比起這個女人,已死的容妃,反而更像真正得其寵愛的人。
而現在,他父皇竟然又將這個女人放出宮外,在這片土地上鬧出如此陣仗也不管。
或許不止他,這其中的所有知情人,怕是都看不懂,他父皇究竟在打算些什麽。
宋承瑀收起臉上的笑容,抬起頭來,便瞧見那人遠遠的對他輕輕點了一下頭,便尋了身旁的位置坐下。
他一愣,而後也微微點頭,算是迴禮。
場上的騷動,一直持續到比試開始。
當負責比試的官員宣布比試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便是場外的百姓,也紛紛停下議論聲,一個個伸長了脖子,想看看裏麵的情況。
今年的比試跟以往一樣,琴棋書畫,任選其一。
場內的大部分都是造有打算的,比試開始後,便安靜的等著輪到自己。
琴棋書畫,各有考場,雖相距不遠,卻有明顯的隔斷。
宋承瑀在畫的考場,而顧傾城在書。
源縣的清明詩會,宋承瑀已經是第四次參加了,前三次分別選了琴棋書三樣,雖不是每一個都奪了魁首,也是三甲之內,拿到詩會邀請函的。
無論是先生還是祖父,都跟他說過,他父皇的心思誰也猜不透,他若是想要那個位置,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總是沒錯的。
各個分會場內的學子一一上前展示才藝,由先生們評判,但是結果並不會直接給出,而是到最後揭曉。
除展示琴藝的學子外,別的幾項皆是安安靜靜的,氣氛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凝重,但輪到顧傾城上去的時候,便有低低的交談聲響起。
因為她並沒有去專為女子設立的會場,而是同這些學子一樣,參與比試。
被無數雙眼睛看著,她卻仿若未覺,目不斜視的走了上去,拂袖執筆,遠遠的瞧著她落筆於宣紙上的姿勢,竟是有幾分筆走龍蛇的感覺。
先不說字寫得如何,看美人執筆,也是一種享受,這是大多數學子的想法。
然而當顧傾城寫完收筆,轉身離開後,書童將她寫的字呈上去的時候,坐在上方的先生們當即驚唿出聲,也有連連叫好的,弄得下方的學子一頭霧水,猜測莫不是這美人的字寫得真有那麽好。
顧傾城寫完字後,便徑直離開了會場,惹得不少人議論她太過自信。
比試的結果於當天傍晚出來,琴棋書畫各有榜單,而最受人關注的,莫過於書這一項,而結果也讓眾人驚訝不已,因為宋傾晚的名字,赫然列在第一位。
誰想顧傾城好似不在意一般,相比他們幾人的勃然大怒,她眼底情緒依舊毫無起伏,仿佛什麽都沒發生一般,隻是投過來的眼神,輕飄飄的,卻叫人莫名的覺得壓力增大。
顧傾城又說了一句話之後,便不再理會這幾人,與楚臨風道別之後,起身離開了。
這倒不是她在退縮逃避,而是外出時間到了。她每天出來聽八卦的時間都是固定的,時間到了就離開,從無例外。
顧傾城帶著人離開了,卻留下一屋子好奇的人。若非幾個當事人臉色實在太難看了,估計都會有人忍不住湊過去問問,她到底說了什麽。
顧傾城走後沒多久,那幾人也灰溜溜的走了,餘下的人見沒樂子看了,也紛紛離開。
原本此事到此就該結束了,後來發生了什麽事,隻有當事人雙方知道。然而誰也沒料到,當時在場的人裏沒恰好有那麽一個能人,他雖然聽不懂雙方說的話,卻是將顧傾城的發音記了個大概,迴去之後找了人給翻譯了出來,聽完不由得感歎不已。
那也是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第二日便將顧傾城的話給傳了出來——
“都說狗咬了人一口,人不可能反咬迴去,我承認這話說得有道理。”
“不過,人的選擇又不是隻有那一種。換了是我,我就讓人打斷狗腿,拔掉狗牙,砍掉狗頭,扒了皮放了血,狗肉熬成湯之後,連著骨頭一起拿去喂狗。”
晉朝民風雖然開放,對女子的束縛並不是那麽嚴苛,但大多數女子的性格依舊是溫順的,偶有幾個奇葩,樣貌也都“與眾不同”,像顧傾城這樣身影嬌俏玲瓏,聲音好聽宛若天籟的女子,雖說看不見真實容貌,但是任誰看了也不會將之與那些女子中的奇葩聯係到一塊。
但是偏偏這樣一個看似無害的女子,卻偏偏說出了這樣彪悍的話來,且在說這話的時候,聲音毫無起伏,眼底一片平靜。這樣的反差未免太大,讓人覺得驚奇不已。
也正因為如此,在那個能人將這話傳出來的時候,眾人才會津津樂道,幾乎一夜之間傳遍了整個源縣的大街小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使得擇嫁傳言風頭快要過去的顧傾城又出了一次風頭,話題性再度爆表,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火了。同樣,跟此事有關的那幾個人也跟著名聲大噪,當然,是罵名,收獲的也隻有鄙視與嘲笑。
經此一事,幾人在源縣是徹底待不下去了,當天夜裏便收拾了東西連夜離開了源縣。
眾人原本以為,在發生了這樣的事以後,顧傾城即便心性再鎮定,到底也是個未婚(大霧)的姑娘,隻能是選擇避嫌,短時間內不會再出現在大眾麵前了。
出乎意料的事,第二天,顧傾城又準時出現在了茶樓酒館之中,一如舊日,點上一壺上好的清茶,也不喝,就這樣靜靜的坐在一旁傾聽,到了一定的時間,便會起身離開。
顧傾城這簡直鎮定過頭了,引得不少人好奇不已,倒是有不少人慕名而來,給茶樓酒館帶來了不少生意。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夥隻是在一旁悄悄觀察她,後來終於有膽大的人鼓起勇氣上前搭訕。
那人已經做好了顧傾城根本不理會他的準備,誰想她瞧著生人不近,實際卻是願意搭理人的,甚至偶爾還會主動說兩句。
這簡直就是意外之喜!
直到顧傾城離開,那人仍舊覺得有些不真實。周圍的人見此,不由得有些意動,不過卻沒人再得到這樣的待遇,至於原因,則因為清明詩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大家夥暫時沒心思想這事,而等他們騰出空閑來,顧傾城已經取消了這一戶外活動。
此事自此劃上句號,算是過去了,然而源縣上關於這事的故事,卻是經久流傳,又因為一些事,傳往更遠的地方,最終被載入史冊。
☆、第61章
源縣一年一度的清明詩會,乃是晉國文人最為向往的盛會。清明詩會的場地定在涇縣縣城以東約三裏遠的青陵山下,每年盛會開啟之時,恰逢山下那一大片桃李盛開,粉的白的花朵掛在枝椏上,清風拂過,卷起無數花瓣紛飛起舞,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
林間有數條小徑交錯縱橫,最終通向舉辦詩會的林園。
園林占地頗為寬廣,雖天下聞名,本身卻不曾有提名,是以,學子多以無名園稱之。除卻一年一度的詩會外,園林都是封閉的,不曾對外開放,隻留下平日裏打掃維護的仆人。如此大的一座林園,房屋需要維護修繕,還要常年保持纖塵不染,就需要一筆不菲的費用。而這筆錢並非是由書院或是官府出,而是以拍賣詩會請柬的形式籌集。
無名園占地雖廣,能容納的人數卻是有限,不提兩大書院的學子,從晉國各地趕來的學子人數也不少。既然做不到人人有份,隻能采取優勝略汰的措施,通過選拔的方式派出邀請函。其中,每年都會額外拿出五張請柬來拍賣,價高者得,以此來籌集修繕與維護園林的錢。
詩會的請柬,兩大書院便占據了三成,再留有一成給予朝廷要員,餘下六成,才是分給從各地趕來的學子的份額。按照慣例,學子們想要獲得請柬,需要參加琴棋書畫四項比賽,其中,單項比賽的前三甲可以直接獲得一張請柬,餘下的則按四項比賽綜合成績的高低分配。
兩大書院的請柬獲得方式則又是另一種。由兩大書院的山長與幾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各自出題,最終混在一起,抽簽決定當年的考題為何。
而今年的考題確認時間,就在楚臨風迴到的第二日。隻是,兩大書院的考題公布之後,卻是讓不少人目瞪口呆。
——兵法。
曆年來,兩大書院的考題雖有變幻,但其核心卻不曾改變,大多指定某一事物作詩,或是就某一時間作一策論,至今為止公認的最為出格的題目,也不過就那麽一道,以當日早膳為題作詩。據說當時題目公布的時候,根本沒人相信。
而這次的題目,瞧著倒是不比那道題滑稽,事實上卻更為離譜。
除去十年前陳國亡國一事,這片大陸上已然安穩了上百年,各國之間雖在邊境上偶有一些摩擦,卻都默契的不曾挑起戰事。在這樣的情形下,文人的地位空前的提高,相應的,武將的地位則一再降低,除去世襲的家族以外,已經很少有人鑽研兵法了。這種現象,並非隻發生在晉國境內,其餘幾國也不例外。
文臣武將。
晉朝在這一點上分得尤為明顯。
而兩大書院卻在這個文人的盛會上,給出了兵法一題,如何叫人不驚訝。
眾人以為出題人是心血來潮,卻不知不過是個巧合罷了。然而,不管題目如何,既然抽簽抽到了,不管多離譜,也隻能認了,斷然沒有反悔的道理。
——
白鹿書院。
李修齊拿著方才公布的試題迴到學舍,還未進門,老遠便喊開了。“宋成,宋承,我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十分好的消息。”嘴上雖然這麽說,但是臉上卻沒有一點高興的樣子。他一邊說著話,腳步不停的走向房門處,推開門後,毫不意外的瞧見了宋承鄞正端坐在窗邊練字。
“我說宋成,?
☆、第62章
顧傾城聞言一愣。
是啊,清明這樣的節日,怎麽能夠送禮呢?或者說,至少在現在所在的時空,是不會有人挑在這種時候送禮。可若是放到以前,就不一定了。她曾經聽一個同學說過,鄰居家的狗生了幾隻小狗,都能辦酒席的,
“無關節日,我隻是想給他送個東西,這樣總能行了吧?”她問。
柳紅掩嘴笑,“能行,能行。”
顧傾城斜睨她一眼,“那還不去準備,去晚了可不好。”
其實像這樣的舉國盛會,從開始到結束,無論是參與的還是純粹圍觀的,人數都不會少,早晚去差距都不大,不過源縣最近氣候晴朗,過了早晨,就會變得無比燥熱,顧傾城一點也不想在這種情況下身處擁擠嘈雜的人群中,這會讓人情緒變壞。
“我這就去。”柳紅笑著退了下去。
——
顧傾城帶著人到達會場的時候,周圍已經圍滿了來看比試的百姓,男女老幼俱有,不是爆發出叫好聲,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在看戲。
顧傾城從柳紅口中了解到,這也算是晉國的一種特色,士農工商的差距依然在,但是還沒有畸形到“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地步,這些文人之間的盛會,大多數時候都不會刻意遠離百姓。也因此,三足鼎立的局勢下,晉國的文化氛圍是最好的。
“嗯,知道了。”顧傾城淡淡說了一句,就帶著人從官府特意留出來的通道進入會場。
由於晉國文化氛圍好,對女子的限製也不是那麽嚴格,雖然朝中仍舊沒有女子做官,但類似的文化盛會上,曆來都不乏女子參與的例子,當然,他們參與不是為了跟從各地聚集而來的才子們爭搶名次,隻是為了博一個美名,增加出嫁的資本。
當然,也有人參與不是為了名,隻是想來看看,能否找到意中人,與榜下捉婿有異曲同工之妙。
是以,在顧傾城之前,已有不少女子前往會場。
照理說,她的出現應該不會引起多大的注意,但事實並非如此。
因為她在詩會開始的前幾天就出盡了風頭,源縣百姓近幾日茶餘飯後談論的事,十之八|九都與她有關,再加上她的裝扮,大多數女子出門在外都會配以帷帽,唯有她,僅以一塊輕紗遮住麵貌,雖叫人看不得真容,但那如畫的眉目,卻是遮不住的。
那雙眼,仿若會勾人魂魄。
總會叫人想起,傳聞中被帝王精心藏於後宮之中,不見其人隻聞其名的傾城美人顧淑妃,不知二者可否能相提並論。
但凡顧傾城走過的地方,百姓議論聲高漲,惹得原本已經身在會場內的人議論紛紛。
“外麵這是怎麽了?”
“我若是沒記錯的話,名聲最大的那幾個,早早便來了吧?”
“之前那幾位來的時候,也沒見這麽大的陣仗啊。”
“莫不是幾位先生來了?”
“先生們怎麽可能來這裏,曆年來,他們隻會在評定名次以及之後的詩會上出現。”
宋承瑀聽著這些議論聲,隻是微笑,卻不發表意見。在他看來,既然已經身在會場之內,現在最該關心的問題是接下來的比試,誰來了都一樣。
隻是,笑著笑著,他卻突然想起一個可能。這麽想著,他便抬頭看向會場入口,果然,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真的是你……”他低聲呢喃,神色有些莫測。
來人正是顧傾城,玉簪挽發,月牙白的交領襦裙,裙身上是精致而繁複的暗紋,腰間一條蒼青色的腰帶,勾勒出不盈一握的纖腰,明明該是翩翩佳人的氣質,卻生生在她身上變成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風骨。
不同於場上所有的女子,她一出現,所有人都淪為了陪襯。
不少人隱隱聽到,隔壁專為女子設立的區域內,傳來不屑的冷哼,或是意味不明的輕笑。
宋承瑀看著那個人目不斜視,款款而來,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心坎上,忽然便低下頭,露出意味不明的笑意來。
這麽多年來,他發現他越來越看不懂他的父皇了,從最初違背皇祖父的意思將這個女人納入後宮,到後來的盛世榮寵,仿佛隻要她願意,就是天上的星星也會給她摘下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他雖然並無喜愛的人,卻也清楚,真正喜愛一個人,是絕不會願意如此將她立於眾人之前,成為眾矢之的。比起這個女人,已死的容妃,反而更像真正得其寵愛的人。
而現在,他父皇竟然又將這個女人放出宮外,在這片土地上鬧出如此陣仗也不管。
或許不止他,這其中的所有知情人,怕是都看不懂,他父皇究竟在打算些什麽。
宋承瑀收起臉上的笑容,抬起頭來,便瞧見那人遠遠的對他輕輕點了一下頭,便尋了身旁的位置坐下。
他一愣,而後也微微點頭,算是迴禮。
場上的騷動,一直持續到比試開始。
當負責比試的官員宣布比試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便是場外的百姓,也紛紛停下議論聲,一個個伸長了脖子,想看看裏麵的情況。
今年的比試跟以往一樣,琴棋書畫,任選其一。
場內的大部分都是造有打算的,比試開始後,便安靜的等著輪到自己。
琴棋書畫,各有考場,雖相距不遠,卻有明顯的隔斷。
宋承瑀在畫的考場,而顧傾城在書。
源縣的清明詩會,宋承瑀已經是第四次參加了,前三次分別選了琴棋書三樣,雖不是每一個都奪了魁首,也是三甲之內,拿到詩會邀請函的。
無論是先生還是祖父,都跟他說過,他父皇的心思誰也猜不透,他若是想要那個位置,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總是沒錯的。
各個分會場內的學子一一上前展示才藝,由先生們評判,但是結果並不會直接給出,而是到最後揭曉。
除展示琴藝的學子外,別的幾項皆是安安靜靜的,氣氛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凝重,但輪到顧傾城上去的時候,便有低低的交談聲響起。
因為她並沒有去專為女子設立的會場,而是同這些學子一樣,參與比試。
被無數雙眼睛看著,她卻仿若未覺,目不斜視的走了上去,拂袖執筆,遠遠的瞧著她落筆於宣紙上的姿勢,竟是有幾分筆走龍蛇的感覺。
先不說字寫得如何,看美人執筆,也是一種享受,這是大多數學子的想法。
然而當顧傾城寫完收筆,轉身離開後,書童將她寫的字呈上去的時候,坐在上方的先生們當即驚唿出聲,也有連連叫好的,弄得下方的學子一頭霧水,猜測莫不是這美人的字寫得真有那麽好。
顧傾城寫完字後,便徑直離開了會場,惹得不少人議論她太過自信。
比試的結果於當天傍晚出來,琴棋書畫各有榜單,而最受人關注的,莫過於書這一項,而結果也讓眾人驚訝不已,因為宋傾晚的名字,赫然列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