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姣連說沒關係,她喝完水,李金便讓王氏帶小姣迴家去。
王氏遲疑了一下,就去拿鑰匙。
楊小姣看看天色,還不到中午,再想想他家的情況,連忙說道:“不用迴了,在這裏挺好,我又不是外人,你們不用跟我客氣。”
夫妻倆堅持要帶她迴家。這時正好有人來買燒餅。夫妻兩人忙去招待客人,暫時放下這事。
燒餅出鍋,夫妻兩人又招待小姣吃燒餅。楊小姣推卻不過,便拿起一個燒餅嚐了嚐。這燒餅做得味道不怎麽樣。麵有些酸和硬,烤得火候過了,有些糊。怪不得生意一般。她站在這裏一個時辰也沒幾個人來。要知道這裏可不比桃花鎮,來往的客流這麽多。
王氏也看出了點什麽來了,便不好意思地解釋道:“我們老兩口以前都不做這個,我兒媳婦賣這個,後來……家裏出了點事,我們沒辦法就接過這個攤子。”
小男孩一聽到娘親,神色更加呆滯,斷斷續續地道:“娘親,跑。爹也不迴……”
王氏大聲製止他,隨即又不好意思地衝楊小姣笑笑。
楊小姣也沒多問,她去洗了洗手,擼起袖子上去幫忙。
“我家也是賣燒餅的,我來幫你們一會兒。”兩人先是推辭,後來見楊小姣堅持,又聽說她家也賣這個,便同意了。
王氏趕緊將身上的花圍裙脫下,係到楊小姣身上,“你這身衣裳可不便宜,可別弄髒了。”楊小姣也覺得穿這身衣裳賣燒餅有些不合時宜,不過,她事先又不知道會遇到這種情況。
楊小姣熟練地活麵揉麵,她看看案板還有些蔥和碎肉,便切了一些,做了一種蔥花餅和肉餅。
麵還是那種麵,但賣相卻好了許多,外麵烤得焦黃酥脆。燒餅擺出來後,就有人陸陸續續地來買。
蔥花餅兩文一個,肉餡的四文一個,比桃花鎮剛好貴了一倍。
第一鍋很快就賣完了,接著是第二鍋,後來楊小姣做一鍋就賣一鍋。到晌午時,半盆麵都用完了。
夫妻倆先是驚訝再就是狂喜,最後看麵都沒了,更是一臉不可思議。
“我們往常都要賣到天黑的,小姣你真是太了不起了。”楊小姣笑笑,謙虛了一下。說她從小就跟她爹一起做燒餅。
李金又張羅著要迴家,楊小姣說道:“李叔,你迴去弄些麵來吧,拿到這裏活。咱們再賣一下午。”夫妻倆想了想,便依言而行。
麵拿來後,楊小姣一邊活麵一邊跟他們說了做燒餅的一些小竅門,麵的軟硬,火的大小控製等等。
兩人一臉不好意思地道:“這哪好意思,你把吃飯的本領教給我們,你自家怎麽辦?”
楊小姣笑道:“我們離這麽遠,不幹事的。再說這也不是什麽看家本領。多揣摩就能領會的。”
新活的一盆麵很快也賣完了。收攤時,夫妻倆臉上的愁苦一掃而光,滿麵喜色,對楊小姣愈發親切熱情。他們一定要讓她去家裏吃飯。
楊小姣看了看天色,王氏忙打消她的顧慮:“你不用擔心,家裏有住的地方,我家侄女在胡家做工,晚上就住我家,你們擠一擠不礙事的。”
楊小姣想了想,也就答應了。
李金和王氏推著東西,楊小姣牽著小男孩的手,四個人一路說著話往家走。
這頓晚飯吃得很簡單,但也很溫馨。李家夫妻倆對她極為熱情周到。晚飯後,楊小姣也見到了王氏的侄女,名叫王雙兒,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圓圓臉,麵色有些發黃,十分愛笑,一笑起來就露出一對可愛的笑渦。兩人倒是頗為投緣。楊小姣大她幾個月,王雙兒便叫她小姣姐姐。
吃過晚飯時,楊小姣便雙兒來到她的房間,一看不由得失望,她的房間是一個小小的隔斷間,裏麵隻有一張窄窄的木板床。
就在這時,楊小姣就聽見外麵有人敲門,王玉花出去開門,然後又叫楊小姣出去,原來竟是楊大爺找來了。
楊老頭看看小姣,長舒口氣道:“你大娘見你久久不迴,就有些擔心。你人生地不熟的,生怕你出了事,剛好她記得地址,我就試著找來了。”
楊小姣既感動又自責,連忙向楊老頭道歉:“是我不對,臨走時也沒說清楚。”
李金夫妻倆也頗為自責,說自己沒想周全。
楊老頭坐了一會兒,便起身要走,他看向小姣:“你是住這兒,還是跟我迴去,我趕了驢車來的。”
楊小姣想想那張木板床,決定還是跟楊大爺迴去。
第二天,從醫館迴來後,楊小姣又去了北市。
夫妻倆看到她來自是高興,兩人搓著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楊小姣便問他們有什麽事。
王氏斟酌著說道:“小姣啊,我昨晚和你伯商量了一下,就想問你願不願意在我們這兒烙燒餅。當然,我們也知道你呆不長,沒事的,你能來幾天算幾天,工錢嘛……”
楊小姣忙道:“不用提工錢了,我有空就來幫你們的忙。”
李金連連搖手,正色道:“你若不要工錢,我們也不好意思讓你白幹。隻是俺們的生意你也知道,所以也開不了多少……”
楊小姣稍想了想,便道:“那這樣吧,我先幫你們幹著,等我臨走時,你們看著給我拿點盤纏就行。”到時可以根據生意好壞給來工錢,這樣更公平。而她除了看病外,也有大把時間,既掙了零花錢,又怕了李家的忙,一舉兩得的事。
夫妻倆對視一眼,也對小姣的這個提議十分滿意。
從這日起,楊小姣就開始在李氏燒餅攤幫忙。
她越熟悉這裏,就越覺得驚喜。這兒的客流太大了。在桃花鎮時,除非逢集時客人才會多些,平常就那麽一些鎮上的熟客。任你翻出什麽花樣,也沒多大用處。但在這裏不同。楊小姣被激發出了野心和幹勁。
李家燒餅從這日起開始花樣翻新,不但有蔥花餅、蘿卜絲餅,白菜餅、雞蛋餅、肉餅、野菜餅等等,還有各種果漿味的。餅一鍋鍋的出來,客人一波一波的來。從早到晚,三個人忙得團團轉。王氏收錢收到手軟。
沒過兩天,楊小姣觀察到客人總是問能在哪兒喝水,還有人總抱怨逛得太累,沒地方歇腳。她便說服李金燒了幾桶開水,用最便宜的茶葉泡了,擺在攤子前,上麵寫著免費喝茶,反正也費不了什麽錢。另外又設了幾個凳子供行人歇腳。那些人逛累了,渴了,便坐下來歇歇腳,喝口水,當然了,他們不好意思白喝白歇,往往臨走時都會買幾個燒餅帶走,這也使得李家的燒餅生意更加紅火。
隨著白日越來越長,洛城的夜市也開了。三個人一商量,便決定擴大攤位,白天賣燒餅,晚上賣麵條和餛飩。因為人手不夠用,王雙兒也不去胡家幫工了,也來攤子上幫忙。
王雙兒手腳勤快,又很靈活。什麽東西一教就會,是楊小姣的得力助手。
楊小姣每日早出晚歸,過得忙碌而充實。她有好幾日沒看見周玉音了。倒是有時會碰見周季明。
這天,楊小姣正在攤前忙碌,雲鳳章帶著鬥笠又出現了。
“一碗餛飩。”他溫聲說道。
楊小姣假裝沒認出他,不過,盛餛飩時多給了幾個。
他吃完餛飩也不走,靜靜地看著楊小姣忙碌。
王雙兒被他看得發毛,便悄悄對小姣說道:“小姣姐姐,那個人怎麽那麽像壞人,他該不會盯上你了吧。”
楊小姣笑著安撫她:“不會的。放心吧。”
以後的每晚,雲鳳章都會來攤子上吃麵或是吃餛飩。等到收攤時,他便跟著楊小姣一起走迴楊家。
兩人迎著春風,踏著月色,不快不慢地走迴去,到了老楊家,他也不上去,隻是站在街角看著她進門。
日子就這麽平靜地過下去,他沒提答複的事,楊小姣也暫時不去想。
他們誰也沒想到,平靜很快就被打破了。
☆、第三十六章 風起
事情的起因是這的:有一天晚上,雲鳳章跟往常一樣來攤子吃餛飩。吃完了,他還故意去多加一碗湯,趁這個功夫,他悄聲問道:“過幾天咱們一起去花會吧?牡丹花開得極好。”楊小姣早就惦記著這事了。李金夫妻也讓她去看看,畢竟來洛城一趟,不看花會等於白來似的。
可是跟他一起出行……楊小姣不由得想起上次被圍攻的事了。
雲鳳章笑了笑,說道:“沒事的,我有辦法讓人認不出我。”
“好。”楊小姣爽快地答應了。
雲鳳章心滿意足地迴到坐位,慢條斯理地喝著湯,每喝兩口就看一眼楊小姣。
突然,一個像公鴨一樣難聽的聲音尖銳地響了起來:“嘎,這不是雲鳳章嗎?你竟然在這裏吃餛飩?”
楊小姣一看就認出了這人是那天街上被“擲石盈車”的張美辰。
張美辰後麵還跟著一大群人,雲鳳章故意粗著嗓子說:“你認錯人了。”但張美辰不依不撓,趁他不注意伸手掀開了他的鬥笠。
這時,嘈雜喧鬧的夜市猛然安靜了下來。
李金和王玉花夫妻倆也呆住了。
王雙兒更是愣在原地不動。
人群嘩啦一下全圍了上來,把李氏燒餅攤擠得水泄不通。
張美辰咋舌:“竟然真是你。”
隨即他的利眼迅速掃過攤子的每一個人每一樣東西,似乎在尋找著什麽。
這時張美辰身邊的人有人驚訝叫道:“我認得那個穿綠衣服的姑娘,她就是那天跟雲鳳章一起下車的那個!”
張美辰的目光刷地一下轉移到楊小姣臉上,盯著她看了片刻,嘿嘿怪笑兩聲。
然後,他湊到雲鳳章麵前,賤賤地笑道:“原來你的眼光這麽差,這樣的姑娘本公子可瞧不上,我府上的丫頭都比她——”
雲鳳章方才還是雲淡風輕,聽張美辰這麽一說,立即勃然大怒,一拳揮過去,把張美辰打得趔趄了幾步。
眾人頓時傻眼,這麽俊美的公子竟然在鬧市公然打人。
張美辰也傻眼了,他捂著臉,張大嘴巴瞪著雲鳳章。
他們以前也有過數次衝突,但雲鳳章從來都不拿正眼瞧他。
他身後的家丁侍衛嘩啦一下湧了上來,這時,忠伯和雲齊也不知道從哪冒了出來,麵無懼色地擋在雲鳳章麵前。雙方靜靜地對峙著,氣氛十分緊張,一觸即發。
其他人看熱鬧不嫌事大,但周圍的小商販們就有些慌了,生怕自己的攤子遭殃。李金夫妻倆更是一臉緊張,畢竟事情是在他們攤子上發生的。
楊小姣硬擠出來,對雲鳳章說道:“這裏是鬧市,不要鬧得太厲害,會誤傷旁人的。”
雲鳳章看了看小姣,又看了看周圍,緊抿著嘴,拱拱手,對張美辰十分勉強地擠出一句:“抱歉,剛才手滑。”
眾人低聲竊笑。
楊小姣對張美辰道:“你嘴滑,他手滑,我看就此扯平了吧。你們做為洛城的兩大俊美公子,是多少少女的夢中人。怎能做出當街打架這樣有辱斯文的事來?”
眾人哄然大笑。連張美辰身邊的人也不禁跟著笑了。
張美辰眨巴著眼睛,驚詫地看著楊小姣,隨即開懷大笑:“哈哈,想不到你還挺有眼光的。衝你這份眼光,我收迴方才的話,你比我的丫頭強多了。既然如此,我就原諒他了。”雲鳳章又要發怒,楊小姣急忙拉拉她的袖子。
雲鳳章側臉看著楊小姣,隻好按捺住怒氣,硬邦邦地說道:“你記住了,她比你家所有的人都強。”
張美辰也不生氣,隻是賤兮兮地瞅著雲鳳章笑。
看熱鬧的人頗有些不過癮,但旁邊的小攤販們卻暗暗鬆了一口氣,同時又用欽佩的目光看著楊小姣。
楊小姣驚詫的同時又不覺鬆了一口氣。
張美辰不但沒走,反而大模大樣地坐下來吃了兩碗餛飩。
其他人也紛紛點了餛飩或是麵條。
楊小姣他們又重新忙碌起來。
圍觀的人還沒散去,但場麵平靜許多。
這一場風波意外發生,意外消弭。
王氏遲疑了一下,就去拿鑰匙。
楊小姣看看天色,還不到中午,再想想他家的情況,連忙說道:“不用迴了,在這裏挺好,我又不是外人,你們不用跟我客氣。”
夫妻倆堅持要帶她迴家。這時正好有人來買燒餅。夫妻兩人忙去招待客人,暫時放下這事。
燒餅出鍋,夫妻兩人又招待小姣吃燒餅。楊小姣推卻不過,便拿起一個燒餅嚐了嚐。這燒餅做得味道不怎麽樣。麵有些酸和硬,烤得火候過了,有些糊。怪不得生意一般。她站在這裏一個時辰也沒幾個人來。要知道這裏可不比桃花鎮,來往的客流這麽多。
王氏也看出了點什麽來了,便不好意思地解釋道:“我們老兩口以前都不做這個,我兒媳婦賣這個,後來……家裏出了點事,我們沒辦法就接過這個攤子。”
小男孩一聽到娘親,神色更加呆滯,斷斷續續地道:“娘親,跑。爹也不迴……”
王氏大聲製止他,隨即又不好意思地衝楊小姣笑笑。
楊小姣也沒多問,她去洗了洗手,擼起袖子上去幫忙。
“我家也是賣燒餅的,我來幫你們一會兒。”兩人先是推辭,後來見楊小姣堅持,又聽說她家也賣這個,便同意了。
王氏趕緊將身上的花圍裙脫下,係到楊小姣身上,“你這身衣裳可不便宜,可別弄髒了。”楊小姣也覺得穿這身衣裳賣燒餅有些不合時宜,不過,她事先又不知道會遇到這種情況。
楊小姣熟練地活麵揉麵,她看看案板還有些蔥和碎肉,便切了一些,做了一種蔥花餅和肉餅。
麵還是那種麵,但賣相卻好了許多,外麵烤得焦黃酥脆。燒餅擺出來後,就有人陸陸續續地來買。
蔥花餅兩文一個,肉餡的四文一個,比桃花鎮剛好貴了一倍。
第一鍋很快就賣完了,接著是第二鍋,後來楊小姣做一鍋就賣一鍋。到晌午時,半盆麵都用完了。
夫妻倆先是驚訝再就是狂喜,最後看麵都沒了,更是一臉不可思議。
“我們往常都要賣到天黑的,小姣你真是太了不起了。”楊小姣笑笑,謙虛了一下。說她從小就跟她爹一起做燒餅。
李金又張羅著要迴家,楊小姣說道:“李叔,你迴去弄些麵來吧,拿到這裏活。咱們再賣一下午。”夫妻倆想了想,便依言而行。
麵拿來後,楊小姣一邊活麵一邊跟他們說了做燒餅的一些小竅門,麵的軟硬,火的大小控製等等。
兩人一臉不好意思地道:“這哪好意思,你把吃飯的本領教給我們,你自家怎麽辦?”
楊小姣笑道:“我們離這麽遠,不幹事的。再說這也不是什麽看家本領。多揣摩就能領會的。”
新活的一盆麵很快也賣完了。收攤時,夫妻倆臉上的愁苦一掃而光,滿麵喜色,對楊小姣愈發親切熱情。他們一定要讓她去家裏吃飯。
楊小姣看了看天色,王氏忙打消她的顧慮:“你不用擔心,家裏有住的地方,我家侄女在胡家做工,晚上就住我家,你們擠一擠不礙事的。”
楊小姣想了想,也就答應了。
李金和王氏推著東西,楊小姣牽著小男孩的手,四個人一路說著話往家走。
這頓晚飯吃得很簡單,但也很溫馨。李家夫妻倆對她極為熱情周到。晚飯後,楊小姣也見到了王氏的侄女,名叫王雙兒,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圓圓臉,麵色有些發黃,十分愛笑,一笑起來就露出一對可愛的笑渦。兩人倒是頗為投緣。楊小姣大她幾個月,王雙兒便叫她小姣姐姐。
吃過晚飯時,楊小姣便雙兒來到她的房間,一看不由得失望,她的房間是一個小小的隔斷間,裏麵隻有一張窄窄的木板床。
就在這時,楊小姣就聽見外麵有人敲門,王玉花出去開門,然後又叫楊小姣出去,原來竟是楊大爺找來了。
楊老頭看看小姣,長舒口氣道:“你大娘見你久久不迴,就有些擔心。你人生地不熟的,生怕你出了事,剛好她記得地址,我就試著找來了。”
楊小姣既感動又自責,連忙向楊老頭道歉:“是我不對,臨走時也沒說清楚。”
李金夫妻倆也頗為自責,說自己沒想周全。
楊老頭坐了一會兒,便起身要走,他看向小姣:“你是住這兒,還是跟我迴去,我趕了驢車來的。”
楊小姣想想那張木板床,決定還是跟楊大爺迴去。
第二天,從醫館迴來後,楊小姣又去了北市。
夫妻倆看到她來自是高興,兩人搓著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楊小姣便問他們有什麽事。
王氏斟酌著說道:“小姣啊,我昨晚和你伯商量了一下,就想問你願不願意在我們這兒烙燒餅。當然,我們也知道你呆不長,沒事的,你能來幾天算幾天,工錢嘛……”
楊小姣忙道:“不用提工錢了,我有空就來幫你們的忙。”
李金連連搖手,正色道:“你若不要工錢,我們也不好意思讓你白幹。隻是俺們的生意你也知道,所以也開不了多少……”
楊小姣稍想了想,便道:“那這樣吧,我先幫你們幹著,等我臨走時,你們看著給我拿點盤纏就行。”到時可以根據生意好壞給來工錢,這樣更公平。而她除了看病外,也有大把時間,既掙了零花錢,又怕了李家的忙,一舉兩得的事。
夫妻倆對視一眼,也對小姣的這個提議十分滿意。
從這日起,楊小姣就開始在李氏燒餅攤幫忙。
她越熟悉這裏,就越覺得驚喜。這兒的客流太大了。在桃花鎮時,除非逢集時客人才會多些,平常就那麽一些鎮上的熟客。任你翻出什麽花樣,也沒多大用處。但在這裏不同。楊小姣被激發出了野心和幹勁。
李家燒餅從這日起開始花樣翻新,不但有蔥花餅、蘿卜絲餅,白菜餅、雞蛋餅、肉餅、野菜餅等等,還有各種果漿味的。餅一鍋鍋的出來,客人一波一波的來。從早到晚,三個人忙得團團轉。王氏收錢收到手軟。
沒過兩天,楊小姣觀察到客人總是問能在哪兒喝水,還有人總抱怨逛得太累,沒地方歇腳。她便說服李金燒了幾桶開水,用最便宜的茶葉泡了,擺在攤子前,上麵寫著免費喝茶,反正也費不了什麽錢。另外又設了幾個凳子供行人歇腳。那些人逛累了,渴了,便坐下來歇歇腳,喝口水,當然了,他們不好意思白喝白歇,往往臨走時都會買幾個燒餅帶走,這也使得李家的燒餅生意更加紅火。
隨著白日越來越長,洛城的夜市也開了。三個人一商量,便決定擴大攤位,白天賣燒餅,晚上賣麵條和餛飩。因為人手不夠用,王雙兒也不去胡家幫工了,也來攤子上幫忙。
王雙兒手腳勤快,又很靈活。什麽東西一教就會,是楊小姣的得力助手。
楊小姣每日早出晚歸,過得忙碌而充實。她有好幾日沒看見周玉音了。倒是有時會碰見周季明。
這天,楊小姣正在攤前忙碌,雲鳳章帶著鬥笠又出現了。
“一碗餛飩。”他溫聲說道。
楊小姣假裝沒認出他,不過,盛餛飩時多給了幾個。
他吃完餛飩也不走,靜靜地看著楊小姣忙碌。
王雙兒被他看得發毛,便悄悄對小姣說道:“小姣姐姐,那個人怎麽那麽像壞人,他該不會盯上你了吧。”
楊小姣笑著安撫她:“不會的。放心吧。”
以後的每晚,雲鳳章都會來攤子上吃麵或是吃餛飩。等到收攤時,他便跟著楊小姣一起走迴楊家。
兩人迎著春風,踏著月色,不快不慢地走迴去,到了老楊家,他也不上去,隻是站在街角看著她進門。
日子就這麽平靜地過下去,他沒提答複的事,楊小姣也暫時不去想。
他們誰也沒想到,平靜很快就被打破了。
☆、第三十六章 風起
事情的起因是這的:有一天晚上,雲鳳章跟往常一樣來攤子吃餛飩。吃完了,他還故意去多加一碗湯,趁這個功夫,他悄聲問道:“過幾天咱們一起去花會吧?牡丹花開得極好。”楊小姣早就惦記著這事了。李金夫妻也讓她去看看,畢竟來洛城一趟,不看花會等於白來似的。
可是跟他一起出行……楊小姣不由得想起上次被圍攻的事了。
雲鳳章笑了笑,說道:“沒事的,我有辦法讓人認不出我。”
“好。”楊小姣爽快地答應了。
雲鳳章心滿意足地迴到坐位,慢條斯理地喝著湯,每喝兩口就看一眼楊小姣。
突然,一個像公鴨一樣難聽的聲音尖銳地響了起來:“嘎,這不是雲鳳章嗎?你竟然在這裏吃餛飩?”
楊小姣一看就認出了這人是那天街上被“擲石盈車”的張美辰。
張美辰後麵還跟著一大群人,雲鳳章故意粗著嗓子說:“你認錯人了。”但張美辰不依不撓,趁他不注意伸手掀開了他的鬥笠。
這時,嘈雜喧鬧的夜市猛然安靜了下來。
李金和王玉花夫妻倆也呆住了。
王雙兒更是愣在原地不動。
人群嘩啦一下全圍了上來,把李氏燒餅攤擠得水泄不通。
張美辰咋舌:“竟然真是你。”
隨即他的利眼迅速掃過攤子的每一個人每一樣東西,似乎在尋找著什麽。
這時張美辰身邊的人有人驚訝叫道:“我認得那個穿綠衣服的姑娘,她就是那天跟雲鳳章一起下車的那個!”
張美辰的目光刷地一下轉移到楊小姣臉上,盯著她看了片刻,嘿嘿怪笑兩聲。
然後,他湊到雲鳳章麵前,賤賤地笑道:“原來你的眼光這麽差,這樣的姑娘本公子可瞧不上,我府上的丫頭都比她——”
雲鳳章方才還是雲淡風輕,聽張美辰這麽一說,立即勃然大怒,一拳揮過去,把張美辰打得趔趄了幾步。
眾人頓時傻眼,這麽俊美的公子竟然在鬧市公然打人。
張美辰也傻眼了,他捂著臉,張大嘴巴瞪著雲鳳章。
他們以前也有過數次衝突,但雲鳳章從來都不拿正眼瞧他。
他身後的家丁侍衛嘩啦一下湧了上來,這時,忠伯和雲齊也不知道從哪冒了出來,麵無懼色地擋在雲鳳章麵前。雙方靜靜地對峙著,氣氛十分緊張,一觸即發。
其他人看熱鬧不嫌事大,但周圍的小商販們就有些慌了,生怕自己的攤子遭殃。李金夫妻倆更是一臉緊張,畢竟事情是在他們攤子上發生的。
楊小姣硬擠出來,對雲鳳章說道:“這裏是鬧市,不要鬧得太厲害,會誤傷旁人的。”
雲鳳章看了看小姣,又看了看周圍,緊抿著嘴,拱拱手,對張美辰十分勉強地擠出一句:“抱歉,剛才手滑。”
眾人低聲竊笑。
楊小姣對張美辰道:“你嘴滑,他手滑,我看就此扯平了吧。你們做為洛城的兩大俊美公子,是多少少女的夢中人。怎能做出當街打架這樣有辱斯文的事來?”
眾人哄然大笑。連張美辰身邊的人也不禁跟著笑了。
張美辰眨巴著眼睛,驚詫地看著楊小姣,隨即開懷大笑:“哈哈,想不到你還挺有眼光的。衝你這份眼光,我收迴方才的話,你比我的丫頭強多了。既然如此,我就原諒他了。”雲鳳章又要發怒,楊小姣急忙拉拉她的袖子。
雲鳳章側臉看著楊小姣,隻好按捺住怒氣,硬邦邦地說道:“你記住了,她比你家所有的人都強。”
張美辰也不生氣,隻是賤兮兮地瞅著雲鳳章笑。
看熱鬧的人頗有些不過癮,但旁邊的小攤販們卻暗暗鬆了一口氣,同時又用欽佩的目光看著楊小姣。
楊小姣驚詫的同時又不覺鬆了一口氣。
張美辰不但沒走,反而大模大樣地坐下來吃了兩碗餛飩。
其他人也紛紛點了餛飩或是麵條。
楊小姣他們又重新忙碌起來。
圍觀的人還沒散去,但場麵平靜許多。
這一場風波意外發生,意外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