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宮裏怕是派了不少人去榮王府打探消息,隻是榮王府戒備森然,太後的人肯定是無功而返,這個時候寧夏要是再不給點有利的東西出來,今天三個人進宮,怕是有人得見了血她才能出宮去。
“解釋?”又是兩聲冷笑,太後靠著軟墊,居高臨下的看著寧夏“榮王妃不提,哀家倒是真的忘了;壽辰當日,榮王妃爭風吃醋,陷害謝家小姐不成,反倒是自食惡果;還真會給皇家長臉!”
話一落,太後的視線轉向了寧夏身後的兩個丫鬟“讓你們多多督促王妃的行為,卻沒想到,離宮不過幾日,便是連基本的都給忘記了,既然不懂得如何督促王妃行事,留你二人還有何用?來人,仗斃!”
仗斃!和北宮榮軒同樣的話,決定著秋怡、冬沁二人的命。
兩個丫鬟不敢求饒,隻得重重的磕了一個響頭;寧夏的頭依舊在貼在冰冷的地上,聽到有人朝二人走去時,咬了咬牙,抬起了頭“太後且慢,且聽兒臣一言,若聽完之後還要處罰兒臣,兒臣毫無怨言。”
救?不救?這是昨晚寧夏想了一整晚的事。
秋雨下了一整夜,寧夏也想了一整夜;昨日的事,表麵上看是謝雅容和北宮榮軒在逼她,可是往深了想,太後如何又沒有逼她?
在王府她沒有立足之地,在宮裏她沒有棲身之所,想逃,四周都是眼睛她無處可逃;想活,就得表明立場,至少得讓對方知道她的立場。
想了一夜,考慮了一夜,本來是準備隨便提兩個小人物出來的,可是為了保命,為了不給炮灰王爺添禍端,她隻能鋌而走險,把北宮榮軒放在太後身邊的人給指出來。 女配要革命:.
考慮清楚之後,寧夏抬頭直直的看向太後“今日兒臣之言,隻可太後一人知曉,若太後聽後還要責罰於兒臣,兒臣無話可說。”
淩厲的眼神掃來,寧夏挺直的脊梁直冒冷汗,垂於袖中的手緊握成拳,真怕上方的再次開口,依舊是要取冬沁、秋怡的命。
良久之後,太後揮了揮手,身後的麽麽帶著宮人們都退了出去,殿中隻得寧夏和太後二人時,太後朝她招了招手“上前一步說話。”
“是!”
叩了一禮,寧夏起身走到太後跟前,在她無情的目光下,跪到了她的腳邊“壽辰前夕,兒臣潛入攝政王書房之時,見著了兩個人,一個是守禦所千總承運統,一個是總兵千卓……”
話尚且沒說完,太後一巴掌就直接甩了過來。
這一巴掌甩過來,太後小指上的金護甲刮到臉頰,寧夏明顯感到一股熱流從耳根的處慢慢的滴了下來。
...
☆、0043:欲動劇情
寧夏的話還未說完,便是被太後給甩了一巴掌,這一巴掌,將她臉上劃出一條甚長的口子,血,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好大的膽子!”
一聲怒斥,太後一腳踹到寧夏胸口,將她踹倒在地“才嫁入榮王府幾日,便是開始對付起哀家來了?你還真當北宮榮軒能讓你反了哀家不成?”
忍著臉上的痛,忍著胸口的痛,寧夏咬著牙,再次跪到太後跟前“太後稍安勿躁,且聽兒臣細言。”
寧夏是在冒險,可是這個險,她不得不冒!
為了她自己,為了炮灰王爺,為了秋怡、冬沁……
“那日兒臣潛入書房之時,攝政王正與二人協商軍糧之事,承運統提議將漕糧扣下一半運入他處,而千卓負責尋人四處生事,到時漕糧進京不足稅,百姓又得增加糧稅,如此一來,暴民生事,再有人於民間造謠,說是皇上年歲太小,不足以執掌朝綱……”
這些事,都是書上有發生的。
承運統,守禦所千總,官職從五品,統率漕運軍隊,領運漕糧,是北宮榮軒放到太後身邊的奸細,很受太後重用。
千卓,官職正二品,鎮守邊區的總兵,是北宮榮軒放到太後身邊的奸細,亦是很受太後重用。
這二人在北宮榮軒謀反之時功不可沒,或者說,這二人是推翻了太後的關鍵所在。
太後將這二人置為心腹,自然不會懷疑!可如今寧夏把這二人提了出來,隻會有兩個結果:
第一,
太後暫且留下她一命,派人去仔細調查。
第二,
太後不相信寧夏,今日不僅是冬沁、秋怡的死期,隻怕她寧夏也會留在這宮中了!
寧夏的冒險,換來太後的震怒這是必然,那一腿踹的她差點兒沒喘上氣;跪在太後腳邊,寧夏這次是從心底發生的一種恐懼“兒臣當日亦是難以置信,誰不知道那二人乃太後所用?一時激動,被他們發現的兒臣所在,雖然當時兒臣借著輕功逃了出去,卻也因此中了毒,這些日子無論如何也用不上內力,昨日情急,便想尋逍遙王相助一二。”
如今她是真的用不上內力,此時拿這做借口最為恰當;再加上昨日她尋炮灰王爺的事太後必然是知曉的,今日將此事一並抬了出來,也就不怕太後再作懷疑。
太後目光陰桀的看著寧夏,此時她就跪在腳邊,雖是故作鎮定,卻也掩蓋不了她額頭冒出的密汗。
想到寧夏所說的那二人,太後的目光越加的陰沉;“來人!”
陰冷的一聲‘來人’,讓寧夏的身子沒由的一顫;下一刻,她的心裏緊緊的揪了起來。
“冬沁、秋怡沒得規矩,各領30大板!若是再犯,決不饒恕!”
三十大板,那可是實木加鐵邊的厚實板子,那兩個丫頭領這30板子,受的了嗎? 360搜索 . 女配要革命 更新快
殿外,冬沁、秋怡忙跪了下來“謝太後!”
謝恩領罰的兩個丫鬟下一刻就被人壓到了長凳上,重重的板子啪啪的落下,聽的殿內的寧夏甚是緊張。
“兒臣代兩個賤婢謝太後不殺之恩!”重重的叩了一個響頭,隨著她的動作,耳下的傷口,豔紅的血滴到了大理石平鋪的地上。
這一頭叩下去,太後沒應聲,沒喊起。她就這麽繼續叩首跪著。
殿外的板子聲傳了進來,一板子接著一板子,讓她不由的閉了眼。
太後這是在提醒她,也是在警告她,今日之事太後會去查,如若發現有假,她的下場,可不是挨板子那麽簡單!
太後肯去查,並非她聽信寧夏一麵之詞懷疑那二人,而是因為她想借著這個機會讓寧夏明白,哪怕寧夏是真的對北宮榮軒動了心,哪怕寧夏是真的有了二心,太後說要她的命,也是一瞬間的事情!
...
☆、0044:由衷的恐懼
終於,殿外的板子在響了三十聲之後停了下來,寧夏叩頭的地方,血已經滴了一小攤。
“今日時辰也不早了,榮王妃便在宮中留下與哀家多說說話。”
淡淡的說了一句,殿外的宮人便魚貫而入;冬沁、秋怡咬牙進了殿來,遠遠跪下“多謝太後不殺之恩。”
“榮王妃這些日子怕是沒調養好身子,你二人伺候王妃迴安蘭殿去休息一晚,明日再迴府去。”
“兒臣告退!”
起身時,寧夏從懷中掏出一方粉色的絲巾,將地上的一小攤血給擦幹淨了,這才跪安。
“嗯,去吧。”說罷,太後朝身邊的麽麽說道“傳話下去,說是榮王妃今夜在宮中用膳,叫禦膳房多備些榮王妃以往愛吃的東西。”
“是!”麽麽立馬垂眼應聲是;寧夏又是福了一禮“兒臣謝過太後恩典!”
麵子功夫做到了,該走的,也得走了,不然留在這裏,隻會討人煩。
看到寧夏轉身走來時,秋怡眼底閃過一抹痛色,兩個丫鬟在寧夏走近時,也顧不得自個兒身上的傷,扶著寧夏出了殿門。
寧夏一走,皇後接過麽麽遞來的茶水,輕嗅了嗅茶香“新曬的貢菊倒是味道不錯。”
“那可不。”麽麽淺淺一笑,看了看地上還有血印的地方“這可是新上貢的,皇上試了之後直接就讓人送了過來。”
“皇上有心了。”
放下杯子,太後眼底閃過一絲狠戾;她兒子才10歲,卻是有人想要她兒子死!
嗬,不管寧夏所說的是真是假,有個人,卻是永遠不會放棄皇位!
安蘭殿,和上次來時一樣的的冷清,殿裏隻剩下兩三個粗使宮女,就連個端茶遞水的人都沒有。
“王妃,您且忍忍,這傷若是清理不好,隻怕是會留了疤。”
一道傷從耳下一直拉到了顴骨,秋怡眼裏有些濕潤,想到王妃是為了救她們而挨了這一巴掌時,便直接跪了下去“都是奴婢們沒用,王妃為了救奴婢們,接二連三的受傷。”
秋怡一跪,冬沁也跟著眼框帶淚跪到一旁;看到兩個丫鬟的自責,寧夏搖了搖頭“起來吧,先出去,我想一個人靜靜。”
從永和宮到安蘭殿,這一路上她都感覺太後的眼晴一直在看著她,陰桀的目光,就像是一條吐著信子的蛇,那種隨時會纏上來咬你一隻的寒意,讓寧夏手腳不由的冰涼。
王府很危險,皇宮依舊危險;北宮榮軒要她的命,太後何嚐不會要她的命? . !
她想逃,逃到一個能讓她大口大口喘氣的地方;她想一個人呆會兒,一個人放心大膽的害怕,放心大膽的喘氣。
北宮榮軒和謝雅容昨日在逼她,目的就是為了讓她心理不平衡;按原主的性子,今日進宮被太後罰了,迴府之後北宮榮軒再來一示好,原主還不更恨太後?更恨小皇帝?
所以,當初原主背叛太後,一半也是因為太後心太狠!
太後,這個女人絕對是無情的,除了小皇帝能讓太後心軟,其他人在她心中,隻是一花一葉,一牲一畜;她想要取誰的性命,便取誰的性命!
想到方才心中生出的恐慌,寧夏雙手還不由自主的緊緊握著。
兩個丫鬟看到寧夏神情不對時,想要開口說些什麽,這時,一個人從外走了進來。
“聽聞安國尋我?”
...
☆、0045:我不走
淺淺的一句話,淡淡的一個聲音,讓寧夏的雙眼瞬間一亮,看著來人,寧夏直接站了起來“你來了……”
昨天尋他,如何也尋不到;今日到了宮中,想來他應該會在,果不其然,他終於是來了!
進得殿中的北宮逸軒一看到寧夏臉上的傷時,好看的桃花眼閃過一抹陰沉,揮了揮手,與兩個丫鬟說道“你們去外殿候著便好,本王有事與安國商議。”
兩個丫鬟相視一眼,最後將視線轉向了寧夏,看到寧夏點頭時,這才應了聲是,出了內殿,將殿門同時關上。
“怎麽迴事?”
“你去了何處?”
二人同時開口,他的話有些陰沉,她的話有些急燥。
天知道她為什麽一看到他就好激動?隻想見到他,隻想感覺到他的存在;或許同是炮灰命,她覺得兩個炮灰湊在一起,才能讓她覺得自己還是活著的?
“坐下,我給你上藥。”
拿了一瓶藥,北宮逸軒那雙勾人的桃花眼鎖著她臉上的傷“今日才迴京便聽說你在尋我,本想去王府見你,卻聽說你進了宮。”
“今日才迴京?”順從的坐到椅上,寧夏不解的問道“皇兄去了何處?”
“雲閑需要普陀散做一種胭脂,那日去的晚了,沒有尋到;他給了我一個地址,若是我七日內能將普陀散給他尋來,他便不再提你完璧之事。”
淺淺的話,就像是在說著無關緊要的事,寧夏卻是聽的雙眼發酸。
“解釋?”又是兩聲冷笑,太後靠著軟墊,居高臨下的看著寧夏“榮王妃不提,哀家倒是真的忘了;壽辰當日,榮王妃爭風吃醋,陷害謝家小姐不成,反倒是自食惡果;還真會給皇家長臉!”
話一落,太後的視線轉向了寧夏身後的兩個丫鬟“讓你們多多督促王妃的行為,卻沒想到,離宮不過幾日,便是連基本的都給忘記了,既然不懂得如何督促王妃行事,留你二人還有何用?來人,仗斃!”
仗斃!和北宮榮軒同樣的話,決定著秋怡、冬沁二人的命。
兩個丫鬟不敢求饒,隻得重重的磕了一個響頭;寧夏的頭依舊在貼在冰冷的地上,聽到有人朝二人走去時,咬了咬牙,抬起了頭“太後且慢,且聽兒臣一言,若聽完之後還要處罰兒臣,兒臣毫無怨言。”
救?不救?這是昨晚寧夏想了一整晚的事。
秋雨下了一整夜,寧夏也想了一整夜;昨日的事,表麵上看是謝雅容和北宮榮軒在逼她,可是往深了想,太後如何又沒有逼她?
在王府她沒有立足之地,在宮裏她沒有棲身之所,想逃,四周都是眼睛她無處可逃;想活,就得表明立場,至少得讓對方知道她的立場。
想了一夜,考慮了一夜,本來是準備隨便提兩個小人物出來的,可是為了保命,為了不給炮灰王爺添禍端,她隻能鋌而走險,把北宮榮軒放在太後身邊的人給指出來。 女配要革命:.
考慮清楚之後,寧夏抬頭直直的看向太後“今日兒臣之言,隻可太後一人知曉,若太後聽後還要責罰於兒臣,兒臣無話可說。”
淩厲的眼神掃來,寧夏挺直的脊梁直冒冷汗,垂於袖中的手緊握成拳,真怕上方的再次開口,依舊是要取冬沁、秋怡的命。
良久之後,太後揮了揮手,身後的麽麽帶著宮人們都退了出去,殿中隻得寧夏和太後二人時,太後朝她招了招手“上前一步說話。”
“是!”
叩了一禮,寧夏起身走到太後跟前,在她無情的目光下,跪到了她的腳邊“壽辰前夕,兒臣潛入攝政王書房之時,見著了兩個人,一個是守禦所千總承運統,一個是總兵千卓……”
話尚且沒說完,太後一巴掌就直接甩了過來。
這一巴掌甩過來,太後小指上的金護甲刮到臉頰,寧夏明顯感到一股熱流從耳根的處慢慢的滴了下來。
...
☆、0043:欲動劇情
寧夏的話還未說完,便是被太後給甩了一巴掌,這一巴掌,將她臉上劃出一條甚長的口子,血,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好大的膽子!”
一聲怒斥,太後一腳踹到寧夏胸口,將她踹倒在地“才嫁入榮王府幾日,便是開始對付起哀家來了?你還真當北宮榮軒能讓你反了哀家不成?”
忍著臉上的痛,忍著胸口的痛,寧夏咬著牙,再次跪到太後跟前“太後稍安勿躁,且聽兒臣細言。”
寧夏是在冒險,可是這個險,她不得不冒!
為了她自己,為了炮灰王爺,為了秋怡、冬沁……
“那日兒臣潛入書房之時,攝政王正與二人協商軍糧之事,承運統提議將漕糧扣下一半運入他處,而千卓負責尋人四處生事,到時漕糧進京不足稅,百姓又得增加糧稅,如此一來,暴民生事,再有人於民間造謠,說是皇上年歲太小,不足以執掌朝綱……”
這些事,都是書上有發生的。
承運統,守禦所千總,官職從五品,統率漕運軍隊,領運漕糧,是北宮榮軒放到太後身邊的奸細,很受太後重用。
千卓,官職正二品,鎮守邊區的總兵,是北宮榮軒放到太後身邊的奸細,亦是很受太後重用。
這二人在北宮榮軒謀反之時功不可沒,或者說,這二人是推翻了太後的關鍵所在。
太後將這二人置為心腹,自然不會懷疑!可如今寧夏把這二人提了出來,隻會有兩個結果:
第一,
太後暫且留下她一命,派人去仔細調查。
第二,
太後不相信寧夏,今日不僅是冬沁、秋怡的死期,隻怕她寧夏也會留在這宮中了!
寧夏的冒險,換來太後的震怒這是必然,那一腿踹的她差點兒沒喘上氣;跪在太後腳邊,寧夏這次是從心底發生的一種恐懼“兒臣當日亦是難以置信,誰不知道那二人乃太後所用?一時激動,被他們發現的兒臣所在,雖然當時兒臣借著輕功逃了出去,卻也因此中了毒,這些日子無論如何也用不上內力,昨日情急,便想尋逍遙王相助一二。”
如今她是真的用不上內力,此時拿這做借口最為恰當;再加上昨日她尋炮灰王爺的事太後必然是知曉的,今日將此事一並抬了出來,也就不怕太後再作懷疑。
太後目光陰桀的看著寧夏,此時她就跪在腳邊,雖是故作鎮定,卻也掩蓋不了她額頭冒出的密汗。
想到寧夏所說的那二人,太後的目光越加的陰沉;“來人!”
陰冷的一聲‘來人’,讓寧夏的身子沒由的一顫;下一刻,她的心裏緊緊的揪了起來。
“冬沁、秋怡沒得規矩,各領30大板!若是再犯,決不饒恕!”
三十大板,那可是實木加鐵邊的厚實板子,那兩個丫頭領這30板子,受的了嗎? 360搜索 . 女配要革命 更新快
殿外,冬沁、秋怡忙跪了下來“謝太後!”
謝恩領罰的兩個丫鬟下一刻就被人壓到了長凳上,重重的板子啪啪的落下,聽的殿內的寧夏甚是緊張。
“兒臣代兩個賤婢謝太後不殺之恩!”重重的叩了一個響頭,隨著她的動作,耳下的傷口,豔紅的血滴到了大理石平鋪的地上。
這一頭叩下去,太後沒應聲,沒喊起。她就這麽繼續叩首跪著。
殿外的板子聲傳了進來,一板子接著一板子,讓她不由的閉了眼。
太後這是在提醒她,也是在警告她,今日之事太後會去查,如若發現有假,她的下場,可不是挨板子那麽簡單!
太後肯去查,並非她聽信寧夏一麵之詞懷疑那二人,而是因為她想借著這個機會讓寧夏明白,哪怕寧夏是真的對北宮榮軒動了心,哪怕寧夏是真的有了二心,太後說要她的命,也是一瞬間的事情!
...
☆、0044:由衷的恐懼
終於,殿外的板子在響了三十聲之後停了下來,寧夏叩頭的地方,血已經滴了一小攤。
“今日時辰也不早了,榮王妃便在宮中留下與哀家多說說話。”
淡淡的說了一句,殿外的宮人便魚貫而入;冬沁、秋怡咬牙進了殿來,遠遠跪下“多謝太後不殺之恩。”
“榮王妃這些日子怕是沒調養好身子,你二人伺候王妃迴安蘭殿去休息一晚,明日再迴府去。”
“兒臣告退!”
起身時,寧夏從懷中掏出一方粉色的絲巾,將地上的一小攤血給擦幹淨了,這才跪安。
“嗯,去吧。”說罷,太後朝身邊的麽麽說道“傳話下去,說是榮王妃今夜在宮中用膳,叫禦膳房多備些榮王妃以往愛吃的東西。”
“是!”麽麽立馬垂眼應聲是;寧夏又是福了一禮“兒臣謝過太後恩典!”
麵子功夫做到了,該走的,也得走了,不然留在這裏,隻會討人煩。
看到寧夏轉身走來時,秋怡眼底閃過一抹痛色,兩個丫鬟在寧夏走近時,也顧不得自個兒身上的傷,扶著寧夏出了殿門。
寧夏一走,皇後接過麽麽遞來的茶水,輕嗅了嗅茶香“新曬的貢菊倒是味道不錯。”
“那可不。”麽麽淺淺一笑,看了看地上還有血印的地方“這可是新上貢的,皇上試了之後直接就讓人送了過來。”
“皇上有心了。”
放下杯子,太後眼底閃過一絲狠戾;她兒子才10歲,卻是有人想要她兒子死!
嗬,不管寧夏所說的是真是假,有個人,卻是永遠不會放棄皇位!
安蘭殿,和上次來時一樣的的冷清,殿裏隻剩下兩三個粗使宮女,就連個端茶遞水的人都沒有。
“王妃,您且忍忍,這傷若是清理不好,隻怕是會留了疤。”
一道傷從耳下一直拉到了顴骨,秋怡眼裏有些濕潤,想到王妃是為了救她們而挨了這一巴掌時,便直接跪了下去“都是奴婢們沒用,王妃為了救奴婢們,接二連三的受傷。”
秋怡一跪,冬沁也跟著眼框帶淚跪到一旁;看到兩個丫鬟的自責,寧夏搖了搖頭“起來吧,先出去,我想一個人靜靜。”
從永和宮到安蘭殿,這一路上她都感覺太後的眼晴一直在看著她,陰桀的目光,就像是一條吐著信子的蛇,那種隨時會纏上來咬你一隻的寒意,讓寧夏手腳不由的冰涼。
王府很危險,皇宮依舊危險;北宮榮軒要她的命,太後何嚐不會要她的命? . !
她想逃,逃到一個能讓她大口大口喘氣的地方;她想一個人呆會兒,一個人放心大膽的害怕,放心大膽的喘氣。
北宮榮軒和謝雅容昨日在逼她,目的就是為了讓她心理不平衡;按原主的性子,今日進宮被太後罰了,迴府之後北宮榮軒再來一示好,原主還不更恨太後?更恨小皇帝?
所以,當初原主背叛太後,一半也是因為太後心太狠!
太後,這個女人絕對是無情的,除了小皇帝能讓太後心軟,其他人在她心中,隻是一花一葉,一牲一畜;她想要取誰的性命,便取誰的性命!
想到方才心中生出的恐慌,寧夏雙手還不由自主的緊緊握著。
兩個丫鬟看到寧夏神情不對時,想要開口說些什麽,這時,一個人從外走了進來。
“聽聞安國尋我?”
...
☆、0045:我不走
淺淺的一句話,淡淡的一個聲音,讓寧夏的雙眼瞬間一亮,看著來人,寧夏直接站了起來“你來了……”
昨天尋他,如何也尋不到;今日到了宮中,想來他應該會在,果不其然,他終於是來了!
進得殿中的北宮逸軒一看到寧夏臉上的傷時,好看的桃花眼閃過一抹陰沉,揮了揮手,與兩個丫鬟說道“你們去外殿候著便好,本王有事與安國商議。”
兩個丫鬟相視一眼,最後將視線轉向了寧夏,看到寧夏點頭時,這才應了聲是,出了內殿,將殿門同時關上。
“怎麽迴事?”
“你去了何處?”
二人同時開口,他的話有些陰沉,她的話有些急燥。
天知道她為什麽一看到他就好激動?隻想見到他,隻想感覺到他的存在;或許同是炮灰命,她覺得兩個炮灰湊在一起,才能讓她覺得自己還是活著的?
“坐下,我給你上藥。”
拿了一瓶藥,北宮逸軒那雙勾人的桃花眼鎖著她臉上的傷“今日才迴京便聽說你在尋我,本想去王府見你,卻聽說你進了宮。”
“今日才迴京?”順從的坐到椅上,寧夏不解的問道“皇兄去了何處?”
“雲閑需要普陀散做一種胭脂,那日去的晚了,沒有尋到;他給了我一個地址,若是我七日內能將普陀散給他尋來,他便不再提你完璧之事。”
淺淺的話,就像是在說著無關緊要的事,寧夏卻是聽的雙眼發酸。